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婦聯工作感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剖宮產;連續助產護理服務;初產婦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2(a)-014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continuous midwifery care service for cesarean section rate of unipara.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300 cases of unipara giving birth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2 to August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continuous midwifery care service, and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and delivery 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0.00% vs 40.00%),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Continuous midwifery care service; Unipara
近年來,由于受到產婦自身、社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在我國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雖然剖宮產能夠幫助產婦順利分娩,但是也具有出血量多、并發癥多等缺點,不利于改善產婦預后[1-2]。因此,該文對該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收治的300例初產婦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來該院分娩的初產婦30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150例。對照組患者最大年齡36歲,最小年齡22歲,平均年齡為(28.3±4.1)歲,平均孕周為(40.4±2.5)周,順產相對禁忌指征:15例胎位異常、30例相對頭盆不稱、20例妊娠期高血壓、25例軟產道異常、12例前置胎盤;觀察組患者最大年齡38歲,最小年齡23歲,平均年齡為(28.4±4.2)歲,平均孕周為(40.3±2.6)周,順產相對禁忌指征:16例胎位異常、31例相對頭盆不稱、22例妊娠期高血壓、26例軟產道異常、14例前置胎盤。兩組在順產相對禁忌指征以及孕周等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φ兆 所有初產婦均行陰道試產,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心理護理、分娩護理等,并將剖宮產設備和急救設備準備好。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則運用連續助產護理模式:①評估風險。相比較正常順產產婦而言,具有順產相對禁忌指征產婦的分娩風險較高,所以產前風險評估尤為重要。護理人員應該將產婦的體質、性格以及年齡等作為基本依據,對產婦進行全面、客觀、詳細的風險評估,對產婦在分娩時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困難以及意外事件等進行綜合評估,并將預估作為基本依據,做好相應應對措施。②生理支持。助產士從第一產程開始就應該陪伴在產婦身旁,直到結束分娩。助產士應該將產程進展作為基本依據,適當給予產婦技術指導,第一產程宮縮間隙時,助產士應該指導產婦適當休息,必要的情況下,還應該適當進食,恢復體力;第二產程時,助產士應該指導產婦正確運用腹壓與子宮收縮相配合,并且通過轉移注意力或者深呼吸的方式,使分娩疼痛得到緩解;第三產程,順利娩出胎兒后,應該對產婦的生理指標和臨床表現變化進行密切關注,一旦發現異常,立刻告知醫生,及時采取有效處理措施,比如腹部按摩、幫助產婦改變等。③心理支持。一是信息支持,分娩的過程中,助產士應該及時告知產婦當前的分娩進展,并且為產婦介紹分娩流程,告知產婦下一步采取的措施以及可能出現的不適、疼痛等,使產婦能夠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積極配合護理;二是情感支持,助產士應該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多與產婦進行溝通和交流,告訴產婦分娩全程均有助產士陪伴,如果有任何疑問,應該及時與助產士進行溝通和交流,并且鼓勵和引導產婦通過傾訴來緩解負面情緒和釋放壓力。同時,還應該適時對產婦的狀態進行引導,必要的情況下,應該握住產婦的手,對產婦的額頭進行撫摸,幫助產婦擦汗等,并且還可以運用眼神、手勢等給予產婦安慰和鼓勵,穩定產婦情緒。③將產婦的分娩情況作為基本依據,及時給予產婦針對性支持,助產士應該盡量保持鎮靜,運用堅定溫和的語氣將分娩情況告知產婦,并且讓產婦指導可能轉為剖宮產或者運用一些干預措施,叮囑產婦不要擔心和害怕,穩定產婦的情緒,從而有助于分娩的順利進行。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剖宮產和順產情況進行觀察,并分別計算剖宮產率和順產率。同時,觀察兩組的產時出血量和第一產程時間,并運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兩組的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對該次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
2 結果
2.1 兩組剖宮產和順產率對比
兩組均順利完成分娩,對照組剖宮產例數60例,剖宮產率40.00%,順產例數90例,順產率60.00%;觀察組剖宮產例數30例,剖宮產率20.00%,順產例數120例,順產率80.00%;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順產率較高,且剖宮產率較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073、8.773,P
2.2 兩組各項臨床指標對比
對照組第一產程時間(388.54±55.34)min,產時出血量(205.62±33.82)mL,護理滿意度(90.11±5.63)分,觀察組第一產程時間(350.12±46.09)min,產時出血量(150.42±24.62)mL,護理滿意度(98.72±2.07)分,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第一產程短、產時出血量少,且護理滿意度評分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834、9.772、8.063,P
3 討論
分娩作為比較特殊的一個過程,往往合并著比較復雜的情感體驗,這些負面情緒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緩解,會對分娩的順利進行產生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初產婦,所以良好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3-4]。對于產婦來說,分娩期間需要引導與表達情感體驗,雖然常規護理也能夠給予產婦心理安慰,但是不能連續性進行心理安慰,即是產婦發生異常情緒也不能立即干預,護理干預人員也不確定,因為干預缺少連續性,促使產婦形成負面情感,若不能得到及時引導與表達,不能順利進行分娩。產婦在分娩的時候需要一定生理支持,常規干預護理措施沒有連續性,因此臨床研究中適合應用連續性護理。臨床研究資料表明,初產婦在分娩時運用連續護理模式,給予產婦生理支持,不僅可以使產婦的體力得到節省,再給予產婦心理支持,還能使產婦的情緒得到穩定,并且在分娩的過程中發生變化時,及時給予產婦針對性分娩配合,能夠為分娩的順利有序進行提供有效保障[5-6]。同時,有報道顯示,產婦順產的順利與否在一定程度上與自身的身心狀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只要能夠穩定產婦的身心狀態,就能使順產的不順程度降低,確保順產的順利進行[7-8]。對于存在順產禁忌的產婦來說,可以有效改善禁忌,如軟產道異常和相對頭盆不對稱等,只要產道開口順利與子宮收縮游離可以顯著改善產婦預后,大部分時候可以依據按摩與改變來改善產婦前置胎盤與胎位異常現象,依據改善產婦情緒可以改善妊娠期高血壓,此外,分娩時,給予產婦積極的心理暗示,能夠使產婦的心理調節能力和自身信心增強,再加上助產士全程陪伴產婦,給予產婦合適、持續的外界支持,能夠使產婦的情緒狀態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對縮短產程、減少出血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9-10]。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的剖宮產率為20.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0.00%,并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第一產程時間短,說明連續助產護理服務運用在初產婦分娩中對提高順產率和改善產婦預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這一結果與馬春遠等[11-12],剖宮產率為13.16%,第一產程(8.55±1.38)h等研究報道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臨床上給予初產婦連續助產護理服務,可以為產婦提供適合、連續的身心支持,不僅可以縮短產程時間,穩定患者身心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降低剖宮產率,改善產婦預后。
[參考文獻]
[1] 溫穗文,成金煥,黃旭君,等.初產婦孕期體重管理及助產士連續護理模式對妊娠結局影響的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4,24(4):4037-4039.
[2] 李秀麗. 責任制助產對初產婦分娩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全科護理,2015,14(9):804-805.
[3] 邱慧,馮素文. 個體化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依從性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5,53(4):137-139,143.
[4] 陳丹極. 孕期體質量管理及助產士連續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 現代醫藥衛生,2015,15(9):2347-2348.
[5] 欽裱.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過程的影響[J].中外醫療, 2013, 32(9):161-162.
[6] 羅玉媚,利偉江. 連續助產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剖宮產率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3(7):56-57.
[7] 宋玉娟. 連續助產護理對初產婦剖宮產率影響的前瞻性研究[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17(5):248-249.
[8] 李紅霞.產科護理新模式對降低剖宮產率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3(12):51-52.
[9] 黎秋妹,葉巧梅,周志云.助產士產前門診對初產婦焦慮抑郁情緒和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9):103-104,106.
[10] Malcolm.Pregnancy body continuous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midwife mode affect mothers pregnancy outcome[J].General nursing,2013,22(9):23-25.
[11] 馬春遠,李靜,鄧艷濃. 初產婦參與分娩過程護理模式對分娩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16(3):16-18.
[12] 林海燕. 連續性助產模式對初產婦產痛、分娩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 臨床護理雜志,2015,12(5):34-36.
很榮幸參加這次由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市婦聯舉辦的全市中青年女干部培訓班。我也十分珍惜這次短暫的學習機會,毎天按時到校,毎節課都認真聽、認真記,五天集中學習,時間雖短,內容豐富,黨校的老師、市婦聯的領導從女性干部教育培訓的實際出發,緊緊圍繞X四中全會、市委市政府重大發展戰略、認真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職業女性如何處理好事業與家庭的關系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這次集中學習不但開闊了社野,同時也增長了知識,可以說是受益匪淺,意義頗深。體會有三:
一是領導重視。
通過這次全市中青年女干部的開班,不但體現了黨委、政府對婦女干部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對婦女干部政治上的成長寄予了更多的厚望;
二是授課內容新。
本次培訓班安排的課程,都緊緊圍繞X四中會會精神,并結合女干部工作實際,通過多媒體演示境界,深入淺出對各個課程進行了精彩的講解,特別有親和力的趙利主席幽默風趣的語言,生動形象的圖片來解讀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讓課堂氣氛活躍,使學員在輕松快樂中掌握了知識;包老師通過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事例對新媒體時代的輿情應對和媒介素養進行講解。她們的講解也讓我深深感悟到了,一名黨員領導干部,無論在什么崗位、無論職位的高低,只要心里裝有百姓,百姓永遠都會是我們工作上的支持者。
三是壓力增大。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作為我這個X后的一名領導干部,經過鄉鎮、機關多個領導崗位的鍛煉,在工作中積累了一些實踐經驗,但是面臨的新挑戰就是知識危機,原有的知識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通過這次學習,深感自身知識的不足,在新時代要強化創新意識、與時俱進、放開手腳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只有堅持終身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通過這次培訓后,為更好促進工作,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練內功。
我作為婦聯機關的一名領導干部,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只有通過學習來積累知識,練好內功,特別是認真研讀關于婦女兒童權益方面相關的法律知識、政策法規,才能更好地維護她們的合法權益,真正當好全區婦女群眾的“娘家人”。
二是強素質。
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在工作實踐中不斷鍛煉自我,增強自信,調整心理,磨煉意志膽識。就像米主席講到的,女性應具備雙性化優勢:既應具備女性的細致嚴謹,周到謹慎,體貼溫柔的特質,同時又要有男人勇敢果斷,執著堅毅,豪爽大度的風范;
三是轉角色。
繆志紅:2015年年初,省委宣傳部、省婦聯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通過電視、網絡尋找和各級組織推薦,挖掘和宣傳群眾身邊的“最美家庭”。“最美家庭”不設門檻,有感人事跡的家庭,都可推薦或自薦。如此“接地氣”的評選標準,很快引起社會關注,掀起發現美、收獲美、傳播美的熱潮。尋找最美家庭活動,猶如一顆投入湖心的小石子,在平靜的湖面上蕩起一圈圈波紋,四個月里全省共有200萬戶家庭參與各類尋找活動。7月14日,我省表彰了50戶“江蘇最美家庭”,同時啟動了“最美家庭講好家訓”萬場巡講活動。
《莫愁》:咱們省婦聯是想通過“最美家庭”巡講團走進鄉村、社區、學校、企業、機關、道德講堂及市民廣場,將“最美精神”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到千家萬戶。這是為了放大尋找“最美家庭”活動成果,發揮“最美家庭”榜樣示范力量,突出群眾的參與和互動。請您就此談談萬場巡講活動有哪些特色。
繆志紅:我們“最美家庭講好家訓”萬場巡講活動主要特色有三點:
一是部署有序,“最美巡講”列入規定動作。省婦聯將“最美家庭講好家訓”萬場巡講定為尋找“最美家庭”、傳播“最美精神”的重要舉措。省委宣傳部在制訂2015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時,將萬場巡講活動作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專門列出。從啟動“最美家庭講好家訓”活動以來,各級婦聯舉全力推進,多市成立巡講活動領導小組,明確巡講任務,建立巡講師資庫,突出全媒體宣傳,因地制宜、各展特色地組織開展“最美巡講”,充分展示和傳播各地“最美家庭”的道德魅力。
二是形巧意深,“最美足跡”遍布各地,融入群眾。為了讓“最美家庭”的事跡為更多群眾所知、所學,各地將這種“最美課堂”送進了村、社區,送進了機關、企業、軍營,甚至送進了女子監獄、收教所等特殊場所,同時也送進了道德講堂和學生課堂。“最美家庭”事跡巡回報告被基層群眾美譽為“流動的‘最美課堂’”。在各級各地的“最美講堂”上,既有“最美家庭”自己講述好家風好家訓,又有巾幗志愿者以文藝形式演繹“最美家庭”的美德故事,還有村、社區干部點評尋找過程,群眾發表觀摩感言,更有愛心人士結對幫扶有困難的“最美家庭”,給予困難家庭吸納就業、幫助治病等扶助。“最美講堂”講述的是群眾身邊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更加吸引了群眾的參與積極性。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全省各級婦聯組織“最美家庭”巡講11782場,其中,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舉辦7284場,各級機關單位舉辦1466場,企業開展1696場,、武警部隊、監獄和收教所開展98場,學校開展1238場,直接或間接影響1000余萬群眾。
三是影響廣泛,“最美精神”引發共鳴,帶動實踐。“最美家庭講好家訓”每場巡回報告會宣講的故事,均來自各地群眾層層推薦出來的典型家庭,力求用最樸素、最貼近群眾心靈的語言講述好“最美事跡”。各級婦聯組織在每期的巡講會上,都會邀請黨政分管領導到場,富有感染力的形式、深刻的內涵、感人的事跡,受到各級黨政領導的關注與肯定。在尋找“最美家庭”及“最美家庭講好家訓”萬場巡講活動中,各級婦聯干部作為參與者和組織者,自發撰寫心得體會文章。省婦聯組織開展了“與‘最美家庭’同行”主題征文活動,收到來自各地的稿件400余篇。這些征文記錄著“最美家庭”尋找和宣傳過程中群眾的真感情、真感悟,也記錄著群眾發現美、接納美、學習美的愿景,深深地感染并激勵著婦聯人繼續前行,凝聚起越來越強大的美德正能量。
《莫愁》:“最美家庭講好家訓”在群眾中影響力如何呢?
繆志紅:各地“最美講堂”上,講述的真實故事,分外打動人、鼓舞人。在現場,時常可見觀眾不停抹淚的場景,很多觀眾用手機錄音、攝像,說要回家給孩子講講“最美家庭”的故事。一位女性在觀看了根據最美家庭事跡創作的《婆媳情》等節目后說:“說的是家鄉話,唱的是民間曲,演的是身邊人,都是響當當的榜樣,值得我們好好學一學。”
“最美家庭講好家訓”萬場巡講已成為“群眾演、群眾說、群眾評、群眾學”的“最美課堂”,其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一場場巡講滋潤千家萬戶,最大限度放大了“最美家庭”的榜樣示范效應,感召更多的家庭努力向善、爭做“最美”。在我們開展的“與‘最美家庭’同行”主題征文活動中,一位投稿人寫道:“對照最美典型,我們會很容易發現自身的不足和短處,在感動的同時,要真誠地學習家庭美德、踐行家庭美德,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學習,一點一滴地改變,努力將自己的家庭也建設成為最美的和諧家庭。”
《莫愁》:繆主席,請您談談下一步工作打算。
繆志紅:“最美家庭”系列活動已經列入全省《構筑道德風尚建設高地行動方案》,在設計上會更加注重發揮婦女兒童之家的吸鐵石作用,社會發動力度也會更大。我們下一步主要工作是:
一要抓常態。繼續以全省兩萬多個婦女兒童之家為陣地,以群眾為主體,堅持不懈地抓家訓巡講,繼續開展“接地氣”的活動,繼續吸引廣大婦女和家庭踴躍參與、從中受益。
二要抓覆蓋。將尋找“最美家庭”、“最美家庭講好家訓”萬場巡講活動從有形陣地向網絡陣地延伸,充分發揮微博、微信、微電影等新媒體的傳播作用,推動尋找“最美家庭”、萬場巡講等活動進入立體宣傳的“微時代”,吸納一批年輕女性、職業女性、知識女性積極地參與其中。還要注重固化延展已有的巡講成果,將“最美家庭講好家訓”萬場巡講活動打造成我省構筑道德風尚高地的“最美名片”。
無論社會怎樣變化,家庭的基本功能沒有變,對社會和人的發展的作用沒有變,家庭建設更加不容忽視。正如所言:“不論時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家庭建設是全社會的責任,不僅需要政府、社會對家庭提供有力的社會支持和幫助,更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為之付出。我用“經營家庭”來闡述這個問題,是說家庭建設猶如經營企業或其他組織一樣,關系到每個成員的切身利益,如果經營不好,就有“破產”“解體”的危險。尤其對未成年的孩子來說,家庭幸福感會大打折扣,潛在的不利影響將伴隨其終身。與其陷入夫妻沖突、分道揚鑣的糾結中,不如在如何經營家庭和怎樣提升家庭生活能力上多動動腦筋、多下點功夫。
經營好家庭,履行法定責任是底線男女從結為夫妻的那天起、父母從有了孩子那天起,就承擔起了法定的責任和義務。無論遇到怎樣的家庭事件,依法做夫妻,共同支撐家庭生活;依法做父母,履行對孩子的撫養教育義務;依法做兒女,對長輩盡孝的責任都不可推卸。熟知法律常識、恪守責任底線,才有家庭的良性運行,也才談得上弘揚家庭美德的高尚。
經營好家庭,維系良好關系是關鍵 家庭的本質是家庭關系,無論是夫妻關系還是親子關系都關系到家人的幸福、家庭的存亡。夫妻之間在結婚前各有自己的家庭環境、父母影響的烙印;親子之間有不同的成長背景、有代際觀念和行為的差異。維系彼此良好關系的關鍵是承認、接納和包容這種不同和差異,在心理上把家庭當作一個彼此相互融合的有機整體,把家人看作是與自己相依存的共同體。無論大人之間還是大人與孩子之間,以尊重對方的獨立人格為前提,相互愛戴、相互扶助、相互學習,家庭的功能才得以良性發揮。
經營好家庭,學習持家技能是保障 我們對離婚案件的調查顯示,近六成原告自述離婚是因為“家庭生活瑣事”。或許這未必是直接導致離婚和家庭沖突的唯一原因,但缺乏處理家庭生活瑣事的能力,無疑是影響家庭生活幸福最具有普遍性的“短板”。家庭生活中的家務勞動、子女教育、家人關系、生活理財等等都不是無師自通的,需要學習,需要在生活實踐中感悟、不斷修煉。把家庭生活瑣事處理好,生活井井有條、家人和睦相處才有保障。
**區總人口52萬人,其中18歲以下兒童8.2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5%,我區城鎮有5萬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農村有47萬人口,占人口總數的90%。2002年**撤市設區。近年來,**的綜合經濟實力始終保持在河北省的領先地位,2004年全區財政收入達到15.97億元。今年1—11月份,實現財政收入25.1億元。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同步發展,我們在狠抓經濟建設的同時,以貫徹落實省、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計劃》為主線,圍繞公民道德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星級文明家庭創建為切入點,以家長學校為主要陣地,以提高民族素質為目標,大力加強家庭教育工作,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齊抓共管,不斷探索新時期家庭教育的新特點、新規律、新方法、新途徑。目前全區家庭教育知識普及率達到90%,有力地推動了精神文明及和諧社會建設,我區先后被評為河北省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單位、“雙合格”活動示范縣。
一、建立組織,完善措施,確保對家庭教育工作的領導。首先,按照省、市統一部署,結合我區實際,制定了《**區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計劃》。把家庭教育納入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以及全區兒童發展規劃之中,明確把家庭教育工作作為新時期三個文明建設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之一。各鄉鎮、村也都制定各自的計劃,明確了本地的家庭教育任務、目標,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把家庭教育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其次,成立**區家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由主管副書記戴征為組長,區政府副區長劉會榮、婦聯主席盧雙云、教育局局長段煦寧為副組長,區教育局、婦聯、共青團、司法局、民政局、計生局、衛生局等13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家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婦聯,辦公室主任由區婦聯副主席董淑艷擔任。區家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專門會議。同時,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區財政每年都撥付專款,為全區家庭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第三,加強督導檢查。出臺了《**區家庭教育工作檢查評估方案》,每年對全區家庭教育情況進行一次檢查評估,定期召開家庭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研討會和家教工作推進會,及時總結經驗,找出差距,提出問題,總結表彰。從領導上、組織上確保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促進了家庭教育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方向發展。最好的原創免費公文站
二、創辦家長學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一是健全家教網絡。區成立家長學校總校,各鄉鎮、村分別建立了婦聯牽頭的家長學校。各學校分別建起了教育部門牽頭的家長學校。目前,全區123所中小學、幼兒園,建立家長學校110個,占89.4%;16個鄉鎮婦聯全部建立了家長學校,497個村中建立家長學校的有433個,達87%。在全面推進家長學校建設的同時,為提高辦學質量,我們根據**實際,重點培樹了小集鎮、于北村、**第一實驗小學等各個類型的示范家長學校10個,第一幼兒園等親子教育示范園3個。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使家長學校真正做有場地、有教師隊伍、有教學安排、有特色活動,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二是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制定下發了《家長學校管理辦法》、《家長學校教學指導綱要》,并印發了《家庭教育讀本》、《家庭教育實用教材》等專門教材,使家長學校的管理更有針對性、指導性、科學性。各類家長學校依據《管理辦法》,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了教學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學校與家長聯系制度、先進獎勵制度等規章制度,規范了辦學形式,做到了有組織、有教師、有教材、有計劃、有檔案資料、有工作總結。完善了一冊(學員花名冊)、二本(老師備課本、活動記錄本)、三卡(孕婦、嬰幼兒登記卡、老師登記卡、家長兒童情況登記卡)、四上墻(家教領導小組成員名單上墻、職責上墻、教學安排上墻、學習心得上墻)。三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組建了由三個方面人員組成的教師隊伍,即由在校教師中的教學骨干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由離退休教育工作者和熱心家教的志愿者組成的專職教師隊伍;由法律、衛生工作者和家教專家組成的業余教師隊伍。為提高教學水平,我們一方面選送骨干教師到國家、省級院校進行深造。另一方面,請家教專家到**對教師進行培訓,定期組織家教調查報告、論文的征集及交流活動。為保證教學質量,完善了教師工作制度,要求教師必須做到“四認真”,即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聽取意見,認真做好總結。四是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根據不同學齡段的學生家長安排了不同教學內容,分別辦班,分層施教,并做到因材施教。設立了新婚夫婦班、爺爺奶奶班、單親家庭班等系列家教班,形成了統攬0—18歲年齡段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網絡。在教學內容上,針對不同家庭的實際需求,除配合學校的成才教育外,還將法律、衛生、科普等內容引入家庭教育之中,使家長的知識水平與時代相適應,增進與子女的溝通,推動家庭教育工作主動順應新形勢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需要。在教學形式上,除集中授課外,引入了參與式教學。同時采取觀看錄像、進行家教咨詢、請優秀家長介紹家教經驗、交流學習心得等形式開展教學工作。五年來,全區共組織大型的家教講座、經驗交流30場次,邀請屈開等國家級家教專家做報告達8場次,深入鄉鎮、村開展法制常識、嬰幼兒保健知識等巡回家教講座86場次。區第三中學家長學校教學形式力求多樣化,采取授課、專題報告、家長自學、專題研討、經驗介紹、個案分析等形式抓好家長學校的工作;**鎮家長學校在運用好自身家教資源的同時,注重家教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采取教師授課與家長現身說法相結合的方法。不僅邀請優秀學生家長講他們成功教育子女的方法、經驗和體會,還邀請在家教方面有教訓可借鑒的家長,講述他們在家長學校學習后的感悟和變化,使其他家長得到啟示和教育。這些做法充分體現了家長的主體性,發揮了家長的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形成了積極參與、樂學、善學的良好局面,實現從“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提高。最好的原創免費公文站
三、突出特色,注重實效,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實處。一是以宣傳為手段。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家庭教育在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宣傳它的不可替代性,提高全社會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對0—18歲的兒童家長,我們著力宣傳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學的教子方法,并選樹了韓春珍、劉久煥等家庭教育典型大力宣傳。針對部分農村家長依然存在的“樹大自然直”的錯誤觀念和獨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致使家教走入誤區的現象,引導他們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育子觀和成才觀。二是以家庭為陣地。在深入扎實的推進“搖籃工程”的同時,把家庭教育與“十星級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結合起來,突出“養教星”的評比,明確了嚴格的評比條件,開展了“家家議”、“家家評”、“家家學”、“家家樂”活動,豐富了“搖籃工程”的內涵,使家庭與家庭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改進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做到既重視孩子文化知識的學習,又重視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既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又重視他們的行為規范的養成。在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使孩子關心家庭、孝敬父母、尊敬鄰居,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良好習慣,形成健康心態、健全人格和自信人生。三是以農村為重點。我區以農業人口為主,盡管近年來我們堅持不懈的在農村開展家庭教育工作,但由于農民素質相對較差,視野不寬,與城區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為此我們將農村確定為“十五”家庭教育工作的重點,采取措施,分類指導,幫助不同類型的家庭掌握不同的教育方法。對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長,在文化、實用技術培訓的同時,引入家庭教育知識,提高他們的素質,使之能與子女平等溝通。對忙于生產經營疏于家庭教育的父母,側重于讓他們認識放任自流的危害。特別是以思想道德教育為重點,編寫了家庭教育明白紙、家庭教育知識小冊子等淺顯易懂的教材,適應農民家長的需求。四是以“雙合格”活動為載體。為增強家庭教育的吸引力,我們始終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以活動促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活動中以家長受教、孩子受益為衡量標準,面向社會,結合實際,把教育家長、兒童參與貫穿“雙合格”系列活動全過程。一方面,以孩子為主體,先后開展了兒童書畫展,展覽了一大批少年兒童的優秀圖畫。特別是爭創“五小”標兵活動和“我的成長故事”有獎征文活動,共收到征文4000多篇,有12篇征文獲唐山市優秀獎和特別獎,在各縣區征文中獲獎率最高。另一方面,以母親為主體,開展了“年輕媽媽讀書”、“優秀母親”評比等一系列活動。此外,以家庭為單位,先后開展了親子活動、家庭美德知識競賽、節約型家庭知識競賽、家庭風采展示大賽等活動。在開展“城鄉家庭互動”活動中,組織家庭條件優越的家長、兒童,深入到春蕾女童家中,了解她們生活學習中的艱辛,引導這些兒童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家庭教育更加具體化、生動化,提高家長素質、教學相長、親子互動的理念全部融入“雙合格”系列活動之中,營造了廣大家長“爭做合格父母、培養合格人才”的社會氛圍,推動了全區家庭教育工作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