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機合作社如何發展

農機合作社如何發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機合作社如何發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農機合作社如何發展

農機合作社如何發展范文第1篇

關鍵詞:農機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管理模式;構建

中圖分類號: F71 F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3)-10-47-1

最近幾年來,農機專業合作社有了良好的發展,為農村建設和農業的發展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然而,其中還存有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缺乏相應的機制與規范化的管理模式。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農機專業合作社正常的發展。如何做好農機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管理,對農業發展和農村建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應在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全面了解自身狀況的基礎之上,構建一套農機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管理模式對其各個方面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模式能夠有效解決農機專業合作社存在的問題。

1 做好計劃方案,有效運用資源

1.1設定方案的注意要點

做好相關的設計方案使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要想保證計劃方案能夠科學合理地進行,首先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目的有方向地開展設計;其次是為完成農作物在播種前、生長階段以及成熟收成時期的作業任務,就需要農機專業合作社把相關機械操作應用到農田中,可增加農作物的產量,繼而提高了的農民的收入;再次是農機專業合作社要具備保質保量、一定的經濟負擔,根據農機的性能,妥善安排作業強度;最后要按照農民的相關標準,采取設立作業合同的方法。

1.2設定方案的措施

根據計劃方案應用時間,可有長期方案與短期方案。讓二者有效整合,緊密聯系,就形成了農機專業合作社計劃方案機制。在設定方案的時候,在綜合其影響因素如作物種類、耕地范圍、播種方法、經營模式、機械化程度等方面的基礎上,按照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數量、機械型號、經濟剩余等情況,制定長期方案,如年度方案、五年作業方案。

2 加強機務方面規范化管理

2.1農機使用

2.1.1農機進行農田作業的時候,其運作要與相關技術相符,禁止不按操作規章進行機械運作,設置作業質量檢測機制,確保農機能夠按時完成其規定的工作量。

2.2.2對最近采購和維修過的農機,要根據操作規章開展試運轉的測試,并記錄技術檔案信息,在檢測技術狀態良好之后,才能用于生產。

2.2.3根據農機作業方案,在農機作業之前劃分作業區域,設置好作業路線,并對作業人員開展有關的培訓。

2.2.4按照實際情況,有效編制農機,合理分組,體現較高的作業效率。要保證農機沒有質量方面的問題,其各項指標都能滿足農業技術的要求。

2.2農機維修

2.2.1農機合作社要設立農機技術維修保養管理制度,根據農機各項參數確定其保養周期,達到技術保養的要求,讓待用的農機始終處于完好狀態。

2.2.2維修農機時,盡量做到不泄油、不滴水、不跑氣、不漏電,對一些殘渣進行清理,密封好柴油箱口、汽油箱口等,確保其性能完好。

2.2.3要做到農機的定期修理工作,要保持其能夠靈活地進行操作、運轉、升降,防止其松動、變形、生銹、鈍刀等。

2.2.4設置油料倉庫、配件倉庫和農機存放倉庫,配有保養室,并保持干燥整潔,設有相應的防火、防潮設施。

3加強財務方面規范化管理

3.1財務預算管理

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財務預算在農業生產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按照生產目標,確保在達到農業生產對資源的要求量的同時,考察資源的使用是否合理。財務預算的設計方案,要根據設計預算的規定,把去年的工作量作為前提,設置今年的定額標準,再設置作業成本預算。

3.2成本管理

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成本管理是為了激發合作社成員的熱情,在確保工作質量的基礎上,對正常生產各流程進行有效管理,達到用較低的耗費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先是完成成本管理的安排工作,例如設定開支范圍、樹立成本核算的目標等;二是設立成本核算任務,如油料支出、維修支出、工作人員出勤率等,最終降低了作業的成本費用。

4 加強勞動方面管理規范化管理

農機專用合作社作為用農機進行生產的單位組織,應該設定勞動部門,調解好勞動分工和協作,有助于建設正常的生產秩序,使其有預算地進行生產、不斷增加勞動效率和管理水準。

5 結論

基于以上論述,要想構建一套有效的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管理模式,就必須先做好設計規劃方案,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運用,加強農機專用合作社機務、財務、勞動等方面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證其規范化,科學合理地對現代農機合作社進行管理。

參考文獻

[1]劉青云,陳曉青.淺析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J].南方農機,2012(5).

[2]蔣秋新.農機合作社安全生產管理之探討[J].中國農機監理,2012(9).

農機合作社如何發展范文第2篇

當前,在黑龍江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在土地運營模式方面大體有三種。

第一種形式,是農機合作社為農民進行代耕、代種、代收等服務,但土地仍在農民手里,播什么種什么農民自己決定。這種形式,既沒解決土地規?;瘑栴},也沒解決農民組織化問題。

第二種形式,是合作社將農民的土地租過來,合作社進行耕種。這種情況農民與合作社是契約關系、合同關系,合作社搞得好壞和農民沒有關系。這種形式雖解決了土地規?;岣吡撕献魃绲男?,但還是沒有解決農民組織化問題。

第三種形式,是近年來黑龍江探索的一條路子,就是吸引農民把土地交給合作社,還要使農民真正成為合作社的主人。那如何吸引農民將土地入社,使農民真正在合作社當主人呢?我們感覺有這么幾條:

一是合作社與農民之間一定要建立起一種利益關系。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讓農民跟合作社融合在一起,讓合作社和農民之間形成一種利益關系,要按一定的利益關系進行分配。去年,黑龍江省克山縣仁發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民在土地上獲得的收益每畝達到了700多元,今年到現在已達到了500多元。農民從土地上獲得的收入明顯比自己種植提高了。農民認識到土地入社的好處,土地入社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在克山縣眾多農民合作社中,沒有一戶農民是強迫入社的,所有的農民都是自愿把承包的土地交給合作社的。

二是在廣泛吸收農民土地入社的初始階段,許多農機出資人擔心農民入社多了會影響出資人的收益。但實踐證明,農民在土地入社得到效益的同時,并沒有影響到出資人的利益,相反出資人獲得的回報更高了。

農機合作社如何發展范文第3篇

農機的機遇無處不在。

特別是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漸變的進程中,農業機械化愈來愈顯示出強勁的助推作用,同時,也證明了,現代農業的一個很重要的標志,就是機械化的推廣和應用,在中國田野上耕耘了無數年的農業機械再一次迎來了機遇期。

思于先,行于前。

2010年7月5日,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這個綱領性的文件對中國農機化和農機工業的發展在短時間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兑庖姟吠ㄟ^四個“著力”、一個“加大”,構建出了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工作重點和清晰思路。四個“著力”、一個“加大”即著力推進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著力促進農機、農藝、農業經營方式協調發展,著力加強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提高農機工業創新能力和制造水平,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這個總體構架下,可以看出,農業機械正在由市場的個體化需求向復合型、組織化轉變,特別是各種形式的農業產業化合作組織在全國的風起云涌,更讓農業機械有了一個打“組合拳”的良機。

《意見》也明確了導向,字里行間所闡明的內涵是,要創新農業機械化服務組織形式,大力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培育發展一批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示范農機合作社,帶動大型、復式、高性能農機和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把農機服務組織上升為市場需求主體。

地處中原的河南,是一個農業大省,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河南農村,農業組織由小到大,經歷了一個艱辛的歷程,更不用說具有特殊功能的農機專業服務組織了。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河南的農機專業服務組織由萌芽到蓬勃的分水嶺應該在2007年。這一年的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次在濟源市召開了“全省農機社會化服務現場會”,對河南省農機社會化服務實踐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對大力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做了全面部署,并要求各地不斷創新農機服務組織,積極發展農機合作社、農機作業隊、農機協會、農機大戶等,這次現場會,為農機專業服務組織的蓬勃發展拉開了序幕。

2008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又在焦作市召開了“全省農機服務組織建設現場會”,總結了焦作市推進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的經驗,強調把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機服務組織創新的重點,加快了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橫向輻射。

2010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在信陽市召開了“全省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現場會”,總結了信陽市以合作社為依托、推進土地流轉的經驗,進一步確立農機合作社在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中的主導作用,提出了“上規模、上水平、上效益,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三上一提高”的指導思想,促進了農機合作社建設檔次的提升。

那么,作為農業大省,時刻承擔著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責任,在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道路上,農機合作組織究竟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又有著怎樣的發展態勢?

記者:河南省農機專業服務組織,特別是農機專業合作社,在農村深入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下,迅速興起,蓬勃發展。在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推動土地流轉,推進勞動力轉移,發展規模農業,確保糧食安全,造就新型農民等方面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河南的農機專業服務組織在目前呈現的發展狀況如何?

張開倫(河南省農業機械管理局局長):河南作為全國農業的一個重要省份,圍繞創新農機化發展方式,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采取了積極有力的推動措施。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推動下,各地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做好引導工作,農機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農機組織化、規?;?、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是發展速度不斷加快。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公布實施后,我們積極引導農機服務組織改造完善,進行工商登記注冊,發展農機合作社;動員農機戶聯合起來,整合現有農機資源,組建農機合作社;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投資興辦、領辦農機合作社。當年,工商登記注冊農機合作社500余家。到2008年底,發展到1068家,實現了翻一番的目標。2009年底,發展到2400余家,再次翻了一番多。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省農機合作社發展到3050家,入社農戶3.4萬戶,服務農戶338萬戶,年農田作業量7228萬畝次,社均2萬畝以上。焦作市和鄭州新密市實現了農機合作社區域全覆蓋。信陽市、濟源市、鶴壁市建設了一批起點高、規模大、機制好、裝備設施先進的農機合作社。

二是創建渠道不斷拓展。各地本著多元創辦、形式多樣的組建原則,依靠能人領辦、鼓勵企業牽手、引導社會力量投資,多渠道推進各具特色的農機合作社發展。起初,各地重點在領辦人上求突破,堅持選有能力、有實力、有積極性的人員當帶頭人。瞄準農機大戶這個抓手,發揮他們的帶動力;瞄準村干部這個抓手,發揮他們的影響力;瞄準農村能人這個抓手,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引領農機合作社發展。隨后,一些企業開始牽手農機合作社,農機生產、流通、維修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參與農機合作社建設,發揮了行業優勢,拉長了產業鏈條。近年,不少務工有成人士回鄉創建農機合作社,由于他們資金雄厚,增強了農機合作社融資能力、發展實力和運行活力。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農民集資、企業牽手、工商資本注入的多元化投入創建機制。

三是服務模式不斷創新。農機合作社在開展社會化服務的過程中,以實現合作社與農民的雙贏為目標,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在開展農機跨區作業、訂單作業的基礎上,廣泛探索土地承包、土地托管、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承包新模式,開展規模經營,發展穩固的農機作業市場,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農機合作社承包、托管土地200多萬畝,社均660畝。息縣金寶農機合作社流轉土地1萬多畝,農機作業服務面積達5.6萬畝。泌陽縣李奎益民農機合作社、郟縣紅偉農機合作社、洛陽興煙農機合作社對周圍成千上萬畝煙田實行機械化生產作業承包。鶴壁市一些農機合作社與農業萬畝高產創建相結合,大規模實行機械化作業服務。沁陽縣恒運、科有農機合作社,武陟縣鳳祥農機合作社分別到黑龍江、吉林承包土地1.2萬畝和6000畝。

四是規?;潭炔粩嗵岣摺3醪浇y計,全省農機合作社固定資產總額90多億元,社均300多萬元。入社農戶由起初的社均6戶左右增加到11戶之多。社均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大型機械25臺,社均年農機服務總收入87萬元。商城縣“高科農機農藝服務專業合作社”,固定資產達到1.2億元,并建成了占地100畝、使用面積2萬平方米的鋼構架智能溫室育秧工廠,年育商品化秧苗可供100萬畝大田需要。今年首次投入運行,就提供商品秧苗40多萬畝。??h“鶴飛農機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3000多萬元,一次性購置聯合收割機110臺、大型拖拉機60臺。新密市“洋林農機專業合作社”,固定資產1070萬元,在年完成農田機械作業服務3萬多畝的同時,年開發生產生物質燃料3.5萬噸,設立下伸服務點26個,吸收300多農民就業。

記者:在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的過程中,肯定遇到了很多困難,諸如農民的認識問題以及技術指導等問題,在這方面,河南省積累了哪些主要經驗?

張開倫:尊重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是發展農機合作社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農民是發展農業機械化的主體,因而也是發展農機合作社的主體。為此,我們一是堅持“自發、自愿、自主建”和“民辦、民營、民受益”的發展原則,按照“指導不決策、扶持不包辦、服務不干預”的工作要求,準確把握農機管理部門的職責定位,努力做到積極引導,熱情服務,強化指導,推動發展。堅持用政策去引導,用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用政策吸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農機合作社建設行列。注重深入基層去調研,去發現,發現苗頭積極培育,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不搞“強組強合”,不搞“拉郎配”,不搞行政指令盲目發展,不搞不講效益的形式主義。強化指導服務,實行定點列名指導制度,幫助農機合作社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法律規章,建立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增強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組織對農機合作社法人代表、財會人員、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切實幫助協調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使合作社發展建立在牢固的基礎上。

二是加強政策扶持,樹立扶持農機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業、扶持農民的觀念,加大扶持和鼓勵力度,使農民群眾入社無疑慮,辦社有動力,發展后勁足。首先,2007年,省農機局從部門預算中調整資金200萬元,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農機合作社建設機庫棚和強化信息維修手段給予扶持。今年,調整為省財政直接預算,資金達500萬元。2008年至今,省政府從國家獎勵糧食大省資金中安排7850萬元,對農機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給予機具獎勵;其次,農機購置補貼優先扶持農機合作社發展,并從去年起,取消對農機合作社購機補貼數量的限制,實行多購多補,促其發展壯大;其三,省工信廳、財政廳、農業廳、省政府金融辦、人行鄭州中心支行、河南銀監局和省農機局,聯合組織農機銀社對接活動,并制定扶持農機合作社發展的相關政策,從財政、金融等方面為合作社發展創造條件。今年省財政安排預算1000萬元,用于農機合作社貸款貼息;其四,各地工商部門積極落實農機合作社免費登記注冊政策。新密市對農機合作社建設用地實行備案制度,開封縣委、縣政府等要求各鄉鎮為農機合作社用地提供便利,使合作社迅速形成發展熱潮。

三是抓好示范帶動,針對農業生產、特色經濟發展實際,培育樹立不同組織形式、服務模式的典型。對推動經濟發展、適應區域產業發展要求,示范、影響、帶動力強的典型,在政治上熱情鼓勵,政策上實行傾斜,資金上加大扶持,業務上強化指導。在創建模式上,各地重點總結推廣了農機大戶強強聯合的創建經驗,充分利用了現有農機資源,克服了啟動資金不足的難題;推廣了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依托的創建經驗,充分發揮了其資金和基地優勢,穩固了作業服務市場;推廣了以農機制造、維修、銷售企業為依托的創建經驗,發揮了行業系統優勢,拉長了產業鏈條。在經營服務模式上,重點總結推廣了博愛縣喜耕田農機合作社“噸糧承包、各算各賬”的土地托管模式,以農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推進土地流轉;推廣了信陽市“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推進規?;⒓s化經營,推動農機合作社上檔升級。

四是不斷創新完善運行機制,將農機合作社制度建設、運行機制完善放在與增加裝備設施投入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軟件、硬件兩手抓,實現持續發展。指導農機合作社依法辦事,按照法律規定實行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結合實際建立健全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三會”制度。指導農機合作社以章辦事,按照全國《農機專業合作社示范章程》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加強財務管理,搞好成本核算,針對不同的組建方式,完善利益分配制度,正確處理好積累與分配的關系,建立良好的內部積累和風險保障機制,保持資金狀況良好,最大限度地增加成員收入。全省經工商登記注冊的農機合作社,基本都做到了制度上墻、人人皆知、共同遵守。引導農機合作社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息、技術服務等設施設備。引導農機合作社依法經營、規范運作、誠信服務,有力地增強了可持續發展的內在活力。

記者: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蓬勃發展,農機服務組織的內涵及表現形式也將發生新的變化。依你看,在未來的實踐中,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張開倫:我個人認為,可能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一是組織形式趨向實體化。當前,從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覆蓋面來看,尚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從市場需求和政策取向來看,短期內,農機專業合作社仍呈加快發展之勢。從長遠看,農機服務組織將進一步趨向實體化。農機合作社組織發展初期,主要從聯合起來闖市場,提高農機利用率出發,組織形式以松散型聯合為主,農機專業合作社也可以以“帶機入社”為主要合作形式。隨著工商資本的注入,獨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農機作業服務實體將加快發展。隨著一批農機專業合作社實力的不斷增強,為追求效益最大化,將向綜合經營實體組織發展。隨著農機服務市場競爭的加劇,農機大戶面對政策取向和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也將會改變組織經營方式。

農機合作社如何發展范文第4篇

一、注重和具體實際相結合

1、搞好管理工作與廣大農機大戶的結合

在日常管理中與廣大的農機大戶和農機手形成整體合力,以促進基層科的整體推進,保證管理科的整體質量,變被動管理為主動合理,做到管理、發展兩不誤。

2、搞好與農機合作社的結合

農機合作社是現在農業生產出現的新型組織,它為整合農村農業機械,進行大規模的生產作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基層管理科為加強農機合作社的建設和龍頭作用,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加強協調溝通,積極協調農機具的調度。,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為合作社的建設提供堅強的后盾。在就是大力發展新的農機合作社。對于廣大農機戶來說,有要求成立合作社的,應派專人幫助他們準備有關材料,辦理有關手續,盡量減少農機戶的工作量。三是大力扶持農機合作社。在生產過程中向他們推廣新的機具,保證把先進的農機具應用到農機作業當中,提高農業的機械化水平。

3、積極搞好企社共建工作

“企社共建”是近年來農機部門探索出的新路子,它對于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和農機企業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進作用。它是農機生產或經銷企業與農機專業合作社本著“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真誠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各自發揮其優勢,開展“結對子”活動。通過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以推動農機合作社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通過企社共建”帶動了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全面提升了農機化水平和社會化服務水平

4、搞好管理工作與農機培訓和農機市場的結合。隨著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農機方面的專業人才,針對農機發展新的特點。在新形勢下,采取各種形式,堅持“以農為主,面向農村,服務社會”的方針,為基層培養農機專業人才,來適應新形勢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二、加強關鍵環節管理

1、按市場要求配置資源。建立健全農機基層管理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抓好基礎工作建設,推動農機化自身建設,進一步提升管理科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

2、創新農機化發展方式。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制定了相關政策,積極推動農村勞動力,這給農機基層管理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針對這一要求,我們可以按照理論和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方法,積極收集信息,避免農機管理的盲目性,實實在在為人民服務,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3、為農機駕駛員解決實際問題。在農忙時節要深入到村組,田間地頭,為他們及時排解一些機器故障,給予農機新技術和拖拉機配套機具以及水稻種植機械,收獲機械等農機的使用、保養等知識的講解。在農閑季節,要經常性的舉行農機駕駛員培訓,增強他們的駕駛技能。還要舉辦相關農機方面的法律、法規培訓班,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達到自覺守法、用法,提高農機駕駛員的整體水平。同時可以組建農機修理服務流動車隊,走鄉串戶為農機駕駛員排憂解難。在單位內部,要簡化辦事程序,實行車檢、證檢、技術檢測,噴漆、噴號等項目“一條龍”完成。在辦公設備上要不斷完善,實現自動化,使信息查詢、檔案管理、證照制作等方面的服務,能夠便捷、快速、可靠。

4、要有高質量的農機服務?;鶎愚r機單位,一定要深入調查研究,及時了解農民的需求和市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快農機化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實現農機化大規模作業。其次,在技術上推動。針對現在農村普遍缺少技術人員的現象,基層農機單位應加強對各村組的技術指導,要按照“農業部關于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重點技術的通知”的要求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農機節能技術、高效植保機械化技術及其它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技術等農機重點技術。要有重點地選擇適合本地區推廣的農機技術,努力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促進農機化發展,提高農機經濟效益,帶動當地經濟的蓬勃發展。

農機合作社如何發展范文第5篇

“沒有副業,老百姓也沒有啥來錢的道兒?!眳f力村黨支部書記劉海濤介紹。要想讓大家致富,協力村的發展思路必須轉變。自從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劉海濤就一直圍繞如何讓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進行思考和實踐。

“2010年,免耕種植技術剛剛在協力村推廣時,農民只把它當做新鮮玩意兒,看看熱鬧?!彪p遼市農機推廣站站長吳冠軍說。當然,對于這個地處沙土崗子的窮村來說,實施免耕技術的確存在著一定風險:一是沙土地漏水、露肥;二是耕地起伏不平,不利于集中連片耕作;三是免耕技術屬于新技術,在當地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對此,劉海濤結合實際進行認真分析與思考,做出的決定是鼓勵一部分人先嘗先試。

2010年的秋收時節,通過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免耕播種的示范田平均每公頃產量達到2萬多斤,增產效果明顯,試驗獲得成功。2011年,協力村把免耕播種技術進行大力推廣,在劉海濤的積極鼓勵下,本村農民張學文和許作鵬還分別帶領其他農戶,成立兩個農機合作社,走上了合作經營的道路。

談起免耕技術的好處,雙遼市農機推廣站的站長吳冠軍有著獨到的理解?!斑@種免耕技術對于雙遼來說是非常適合的。因為雙遼風沙大,且沙崗地居多,常年受干旱等自然災害侵襲。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免耕播種,是直接在壟溝底部施肥、覆土、點種,通過一次性的操作模式,減少干旱等自然災害的侵襲。同時,又可以減少機械、人工、物資等多方面近10%的投入損耗;利用合作社機械化、集團化作業,提高播種的精準度和出苗率,能達到增產20%的目的;秸稈全部還田,能夠增加農田的有機質含量,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蹦壳埃瑓f力村有1200公頃耕地實施了免耕技術,按照每公頃增產3000斤計算,總增產量達360萬斤,農民增收可達360萬元,人均增收2200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清市| 永兴县| 于田县| 柳州市| 湖口县| 九江县| 宽甸| 陆河县| 克东县| 六枝特区| 剑川县| 启东市| 天祝| 阳春市| 黎平县| 邵阳市| 汉中市| 铜陵市| 贞丰县| 马鞍山市| 白水县| 苏尼特左旗| 固镇县| 沙湾县| 广西| 五河县| 绍兴县| 海南省| 东辽县| 宿州市| 双辽市| 娱乐| 恭城| 岗巴县| 寿阳县| 藁城市| 文安县| 肃宁县| 安新县| 积石山|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