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景觀設計表現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有助于快速記錄靈感,積累設計素材
設計強調的是創作靈感,而這種靈感往往是瞬間出現的,具有偶然性、突發性和即時性的特點,只有通過手繪的方式才能夠將這些稍縱即逝的靈感記錄下來,可能手繪圖略顯粗糙,但是不能否認它在設計表現方面的快速性和有效性。縱觀國際上著名的設計師,無不是將手繪作為自己的主要設計表現手段。通過對學生徒手設計表現能力的訓練,學生可以通過手繪的方式將自己頭腦中對于設計任務的想法和構思進行勾勒,并用簡潔生動的形式體現出自己的創意理念和設計思路。同時,徒手設計表現形式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將自己所看所想的東西記錄下來,不斷的為自己積累設計素材,提高自身的設計水平。
2、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與形象思維能力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項創造性的藝術,要求學生必須具有足夠的空間想象力與形象思維能力,只有將二維圖形轉化為三維空間,在頭腦中對項目進行充分的構思和空間構成,才能創作出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園林景觀設計作品。對學生進行徒手設計表現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空間的認知能力、場景構建能力以及形體表現能力。同時徒手設計表現也是手、腦、眼共同配合的過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審美水平,是對美術功底的全面提升,可以說這種訓練對學生來說無論是在設計方案的構思還是設計圖的表現能力上都有很多好處,有利于學生職業的發展。
3、是電腦繪圖的必要補充
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并深入到各行各業中,也為園林景觀設計行業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不可否認電腦效果圖比手繪圖的質量更高、效果更好、更具真實性,但是電腦效果圖將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且過于程序化和模式化,缺少了一些人性化和生動性,如果需要進行調整也會大動干戈,甚至要重新出圖。而手繪圖的特點是消耗時間少、出圖速度快,生動自然,更便于修改,在實際工作中具有廣泛的用途,尤其是在方案未落實的階段,大量的電腦出圖將會增加人力和資金的投入,相對而言手繪圖更為經濟。
4、徒手設計表現探討設計方案的最有效手段
很多學生在接觸到電腦制圖后,被電腦繪圖軟件的強大功能所吸引,認為只要掌握電腦制圖能力就足夠了,不需要再進行徒手設計表現的訓練,這種想法是非常不正確的。可以說徒手設計表現是園林景觀設計的語言,通過線條、色彩的配合將自己的構思理念形象化、具體化,是對設計方案最直接最快速的表達,是與他人交流想法、探討方案的最有效手段。尤其在今后工作中,在與客戶探討設計方案時,通過手繪可以快速將客戶的要求和意圖快速表現出來,明確設計方向,減少因為理解不當而出現的設計失誤,對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戶滿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提高學生徒手設計表現能力的有效途徑
1、加強對徒手設計表現教學的重視
徒手設計表現對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設計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對徒手設計表現課程的重視。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專業,屬于非藝術類專業,大多數學生都是沒有美術基礎的,是需要在學校的教學活動中進行系統的學習。比如從基本的素描學習透視關系,從靜物描寫中學習色彩構成,并逐漸安排寫生練習,到能夠對頭腦中的設計思想用手繪的形式加以表達,通過不斷的練習中積累經驗。這就需要學校在課程設置上要科學合理的安排,才能讓學生的徒手表現能力得以循序漸進的提高。
2、強化學生基礎訓練,提升專業素質
在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以現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為基礎,而掌握一定的徒手設計表現能力是對設計人員的基本要求。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一定要強化學生的徒手設計表現的基礎性訓練,而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基礎理論知識,比如透視原理、幾何構成、色彩運用、光影組合等等,同時還要求掌握園林制圖的規范和相關的行業標準,使用圖例要準確。通過對學生強化基礎訓練以及繪圖流程的規范化,培養學生徒手設計表現手法,強化學生對形體的把握,加強空間尺度感,使徒手設計表現能力能夠更好的為表達設計理念服務。
3、加強課程實踐訓練,提高徒手設計表現能力
課程實踐訓練是提高徒手設計表現能力最為有效的途徑,而臨摹優秀的手繪作品是其中常用的教學手段,尤其對于繪圖功底較差的同學來說,臨摹是快速入門的最佳方式。學生在手繪模擬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徒手設計表現能力,還可以學習其中的設計思想,加強對設計方案的理解,可謂一舉多得。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要多與教師和其它同學交流,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實現優勢互補,從而在徒手設計表現課程實踐中快速提高自己的表現能力和繪圖手法。另外,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將理論知識融合在課程實踐過程中,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的設計能力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
4、與電腦繪圖教學相結合
實際上,徒手設計表現能力與電腦制圖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徒手設計表現是電腦繪圖的重要補充,電腦繪圖同樣需要設計者具有美術基礎,才能準確的把握空間關系、色彩關系以及審美標準,從而制作出優秀的效果圖。所以說我們在強調重視徒手設計表現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對電腦繪圖能力的培養,畢竟這是當前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和必備技能。在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將兩者有機融合在一起才是科學的方法。比如在設計方案的初期,主要是整體創意和概念方案,這時以徒手設計表現為主,而當方案確定后,以手繪圖為基礎,再用電腦繪圖進行方案深化和細節表現。
三、結束語
關鍵詞:新媒體;景觀設計;新媒介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6-0055-02
前言
如果有人問,現如今最有潛力的藝術語言是什么?我想答案一定是新媒體,隨著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已經滲透到與藝術有關的各行各業之中,不管是在攝影攝像,還是音樂和繪畫,甚至是網絡之中,都能發現它的身影,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現如今,快速的科技發展拉近了全球的距離,人們利用信息通訊技術進行的交流將更為廣泛和便捷,這也促使信息更加快速的傳播。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現在人們的信息輸入也從原來的文字信息,慢慢轉變進入了讀圖時代。新媒體因為具有科技含量高,互動性強,傳播性廣,信息易接受,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等諸多的優點,儼然已成為這個時代的寵兒,逐漸地影響了我們日常的生活。
1研究背景
現今,一方面,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和進步縮短了信息傳送到時間和距離,人們利用信息通訊技術進行的交流將更為廣泛和便捷,這些都促信息的交流更加頻繁。另一方面,科技的進步,在推動信息社會的發展方面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們的信息輸入從原來的文字信息,慢慢轉變進入了讀圖時代,新媒體已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在它的高速發展直接影響著城市景觀,這個我們生活的主要的環境空間,憑借著其對科技的高度敏感,不可避免的受到數字技術的影響和沖擊。當前的景觀設計表達,在信息化社會中已明顯感到不足,接受群體也因表達方式的單一而受到限制,景觀設計急需要新鮮的血液來刺激景觀設計的發展。
2什么是新媒體
新媒體這個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1967年,是當時的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CBS)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先生于(P.Goldmark)提出的。新概念這個詞是有相對性的,新媒體時代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絡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如今的新媒體是運用各種高科技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多種渠道,向用戶提供信息的,嚴格來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媒體。雖然人們給新媒體總結了各種定義,但是有一點我們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新媒介的形態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改變的,并且還在不斷發展之中,現階段的新媒體主要有這幾個要素組成:(1)現階段主要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基礎上,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以網絡和通訊等作渠道的傳輸方式。如果說工業社會產生了傳統媒體,那么信息社會的產物就是新媒體了。(2)新媒體是一個復合體,它是由音、圖、字等等共同構成,所以比起傳統媒體形式來說,科技含量更高,互動性更強。(3)全天候和全覆蓋的特征,新媒體大多數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制約,可以隨時隨地接受任何信息。(4)新媒介的形態是社會和科技進步而進步的,所以他的創新性也更強。不管是在技術還是運營上與傳統媒體形式相比,更具有商業模式的創新。
3現有的景觀設計表達方式
傳統的景觀設計更注重功能和形式的結合,多數只能隨著四季的變化而變換,其可變化性不大,當你想要更改一小塊區域的一些元素,或配色時,一般的情況就是“大興土木”,所有的景觀實際幾乎全部要破壞重建。并且傳統的景觀設計中,如果你想讓一個外行人來了解一個設計的內涵,這估計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只有文字雖解釋的夠詳細太枯燥,如果圖文并茂,圖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并理解,局調查研究表明,男性與女性的讀圖能力就有很大差距,特別是與理性思維和空間思維有關的圖形,女性的識別能力是低于男性的識別能力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我們景觀設計表達的傳播,這種傳播方式是有局限性的。
4新媒體的優勢
首先,新媒體是強調影音文字信息的復合體,它是由聲音、文字、圖形、影像等等共同構成,比起傳統媒體形式來說,數字多媒體技術給城市景觀設計不僅帶來了技術上的支持,在外觀形態、色彩等方面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存在。數字多媒體技術支撐下的城市景觀設計,除了能滿足傳統傳統的景觀設計中的功能和形式的結合要求,還能夠給世人帶來無線的感官刺激。其中景觀設計中給視覺上的沖擊,讓人們感到新奇夢幻的景觀效果,就是數字多媒體技術中的智能控制系統制造出來的。人們在新型城市景觀設計作品中,視覺、聽覺、嗅覺、觸覺都能夠體驗到作品帶來的樂趣。就比如建筑師及藝術家烏士曼•哈克(UsmanHaque)的作品“喚起”,這個多媒體的數字化景觀裝置,被設置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墻面上。該景觀裝置可以通過觀眾觀眾的呼聲、驚叫聲都會對影像產生作用的聲音來改變影像自身的形態,來賦予教堂形態萬千的外衣,時而五彩繽紛,時而如夢如幻,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景觀體驗。其次它有全天候和全覆蓋的特征,新媒體大多數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人類社會的信息接收,是從最開始時的文字信息,慢慢轉變到圖文并茂,在轉化到視頻轉播的這樣一個過程。信息的接收也從小范圍傳播到特定區域范圍傳播,再到不限范圍的傳播。新媒體是的到來讓,時間、空間上的限制縮小,隨時隨地通過或聯網傳到任何一個地方。再者雙向互動性強,易被人們接受。一個新的多媒體景觀設計作品,一般情況下它不會只用一種交互方式,當一個人不認識文字的情況下他可以看圖片和視頻來了解;當一個人沒辦法用手去控制和操作度媒體來體驗時,他可以用肢體語言來控制,或只用聲音來控制,例如通過喊聲。由于其交互過程簡單直接,它比起傳統的電腦應用的人群更廣。最后新媒介的形態是不斷變化和擴充的,所以他的創新性也更強。不管是在技術還是運營上與傳統媒體形式相比,能夠創造更搞得經濟效益,所示更具有商業模式的創新。例如將商業廣告與景觀相結合,這樣既能為景觀空間帶來新奇和時代的氣息,又能夠給商家帶來與眾不同的廣告宣傳效果,可以說呈現出效果是雙倍的。正因為這種景觀形式的與眾不同,使得它的宣傳效果遠比傳統媒介更好。
5新媒體對景觀設計表達未來發展的影響
多媒體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他對景觀設計的影響也隨之增加,多媒體技術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景觀設計之中,城市景觀設計的視野也因此變得更加的寬廣,除了延續傳統精髓、為人們服務的特點,設計師自身的奇思妙想再也不用受到傳統技術的限制,景觀設計的作品形式開始多樣化、智能化,設計作品更具有表現時代、景觀設計從屬于自然到屬于社會的本質得到充分的彰顯。另一方面,計算機制圖軟件技術的提升,各種制圖工具、設計表現軟件的產生,使得設計效率大大提升,并且景觀設計變得更為精準且易于修改。在設計之初的調研工作中,數字多媒體技術的作用更是必不可少的,設計信息的收集、存儲、傳輸、處理以及圖片音像的處理,這些都需要運用到數字多媒體技術。這使得設計能夠更好地掌控設計,并且設計的質量夜得到極大的提升。結語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景觀設計在人們生活中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信息化的今天,未來景觀設計,除了傳統景觀設計中對于功能的要求以外,還應該更加的人性化設計。在滿足功能的同時,還需要與滿足人類精神的需求,設計作品應該更加貼近大眾,從他們的位置出發。新時代的景觀設計作品,要具有多種表達方式,能同時滿足各個人群的使用和需求。在設計元素的運用中,可以運用現代科技仿生設計,模擬自然景觀的一些規律和現象,既可以降低對自然的壓力,又可以改善環境周圍環境。這些都是未來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和基本要求。設計始終是為人服務,過分的強調技術,而擯棄傳統,無疑會導致主次不分,形成“技術之上”的觀念。面對著迅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我們必須意識到其危險所在,對于信息社會的虛擬的自然,我們更不能放棄我們真實的,必須依賴的健康景觀。無論使用什么都要有一個度,過之而不及,不然一些弊端也也就會隨之產生,這就需要我們正視科學技術,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才能夠使數字多媒體技術更好的為城市景觀設計的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王英姿,陳躍濤.畢爾包融合數碼的城市景觀帶來的設計啟示[J].山西建筑,2007.5,13(13)
[2]李曉鋒.傳統建筑學與信息技術學的整合與再生[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04.12,21(4)
[3]黃智冠.多媒體介入當代景觀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學位論文,2010.6
[4]解慶鋒.發揮新媒體優勢—提高跨文化交流效果[J].科技傳播,2009.9
[5]朱潤.數字媒體藝術的表現特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研學位論文,2009.4
[7]圣彥,盧訓令,秦奮,景觀可視化的研究進展[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2,35(4)
關鍵詞:手繪草圖 景觀設計 設計素養 審美 藝術美感
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普遍運用于各類設計行業中,給設計行業帶來了一場歷史性的革命。各種繪圖軟件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描繪設計表現圖的方法,豐富了表現技法,充分展現出計算機繪圖的優越性,進一步推動和加快了設計事業的發展。表現圖的繪制出現多樣化、專門化的趨勢,設計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制作出模擬真實場景質感和光影效果的表現圖,甚至可以制作出給人以身臨其境感受的三維動畫來體驗空間效果。然而,設計的過程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這種藝術思維能力和創作的靈感是任何先進的機器所不具備的,也不可能被某種現代技術所替代。因此在很長時間內甚至永遠,計算機不可能完全代替手工研究設計。
毫無疑問,手繪表現能力的增強有利于挖掘計算機繪圖的潛在能力,表現手段也更為靈活多樣,而計算機輔助設計在觀念上改變了以往的表現概念,傳統的手工繪制表現和現代的計算機繪圖各有千秋,手繪和電腦如何優勢互補、藝術與科學如何完美地結合以產生新的表現形式成為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景觀繪畫不同于藝術創作,總的來說藝術創作更加強調的是“感覺”“神韻”在主觀上表現個人的情感以及對事物的理解,以此來反映出一個藝術家對自然審美傾向的追求,自由發揮的空間更大,更不受束縛。并且以繪畫的最終效果作為終極目標。而景觀中的繪畫則更看重空間上的“形似”,客觀的反應現實景觀效果,以及設計師對景觀的認知。因此,它的畫面會受到設計形式,設計風格以及設計要求等諸多方面的共享與制約。當然好的景觀繪畫作品同時也是一幅獨立的藝術作品。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作為一門藝術形式,手繪的訓練又能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名設計師的藝術修養,提升其藝術審美能力,激發其創造出具有藝術美感的優秀設計作品。
在一段時間手繪方面經驗的積累和探索下,我談幾點個人在景觀繪畫上的一些看法,僅供參考。
首先,我認為設計表現及手繪草圖是景觀設計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表現能力的強弱會直接影響到設計思維。在方案設計階段,手繪草圖依然是最為傳統,最便捷的一種“視覺語言”的表達方式。這是計算機制圖所無法企及的。當景觀規劃進行到設計初期時,往往需要大量的思維性草圖來進行討論,這種表達方式是作者靈感的瞬間閃現,有時寥寥幾筆就能生動的刻畫出設計構思的精髓。在運用手繪表現方案草圖時,狀態松弛自然,而電腦表現圖的局限性也在于此 ,除非運用動畫模式,才能體現出生動性,但是高額的成本和過長的時間限制了其應用。而這些方面恰恰是手繪草圖所擅長的,即成圖時間短、花費成本低、表現效果生動、調整改動靈活。在大量的草圖和材料數據匯集后,方案成果也就應運而生了。它不但要在各方面達到一種初步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要將設計師最鮮明、最有特點的設計理念和意圖,用最簡練、明確的方式表達清楚。
第二,景觀繪畫能夠彌補電腦操作的局限性。從目前的設計形式來看,電腦效果圖大量涌現,深入人心,雖然電腦效果圖是高科技的產物,特別是后期渲染可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因此受到各界人士的追捧,但到目前為止,電腦效果圖還只是理性的創作,與手繪效果圖相比,缺乏生動性,缺乏靈感,缺乏藝術的靈魂。而景觀繪畫是一種設計語言,比電腦表現更生動、更直觀、跟快捷。能將大量設計構思以快速手繪的方式迅速、準確的表達出來,轉換成可視的形象呈現在紙面上,恰恰能夠彌補電腦表現的局限性。景觀手繪畫,尤其是草圖作品反映的絕對是理性加感性的藝術內在世界,所以說手繪是記錄景觀設計師靈感的最好方式。當然手繪也是設計師選擇作圖方式中最困難的一種,需要不斷探索和訓練。
第三,景觀繪畫也是素材搜集的重要方式。現場的繪畫以及對資料的臨摹不僅能夠加深對實地,現場或某些資料的第一印象和感性認知,同時也能強化對形態,樣式,風格,色彩等方面的理解,分析和研究。通過觀察身邊各種現實的景觀并將其記錄下來,可以掌握其結構特點和層次穿插,也作為備用資料而儲備起來。通過景觀繪畫收集素材,積累形象語言,獲得感性知識,不僅能加深對素材的印象,而且可以鍛煉造型能力、審美能力。這些綜合能力的培養對設計師的成長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畫的過程也是分析的過程,設計的過程,也是提高對現場尺度,材料的應用效果,造型手法認識的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四,景觀繪畫是設計靈感的尋找與再現。對設計靈感的追尋是每一位設計師都十分渴求的。但是靈活而又發散的思維方式是捉摸不定的。它常常呈現出一種模糊和無序的狀態下。這時就需要我們運用手繪的技巧快速地捕捉到頭腦中那些一閃而過的靈感火花,并快速地記錄下來,沿著靈感的軌跡一直發散下去,為設計方案尋找到更多的出路。紙上繚亂的草圖線路是頭腦中初步設想在圖像語言上的表現,并通過“腦—眼—手—圖”形成四位一體循環的思考過程,我們可以通過草圖的方式尋找靈感的火花,并不斷地變化、深入直至構思方案的明朗。所以一份滿載著設計靈感的草圖將會有力地推進設計向縱深發展。
對于景觀繪畫而言,作者還是要具備良好的設計素養與審美水平。如何選擇最佳的透視角度,組織最佳的光線投影,營造最佳的環境氛圍,本身就是藝術創作的過程。也是使視覺自身得到進一步深化的過程。畫者應當以自己的藝術語言去闡釋設計,表現設計,創作出一幅幅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引起觀者共鳴的藝術作品。
手繪效果圖是專業的語言,與電腦制圖相比,它效率高、表現力強,所以它不是計算機所能代替的,是不能丟棄的。手繪技法應該繼續保持和發展下去,并且更應側重手繪草圖、創意表現分析圖等方面的經驗積累。另外,設計師與計算機繪圖者交流的媒介亦在于草圖,這是必不可少的。隨著人們的審美水平、文化修養的不斷提高,直接用草圖交流創意的時期已為時不遠了。因此,手繪的藝術特點和優勢決定了在景觀設計中的地位和作用,其表現技巧和方法帶有純天然的藝術氣質,在設計理性與藝術自由之間對藝術美的表現成為了設計師所追求的目標。設計師的表現技能和藝術風格是在實踐中不斷地磨練和積累中成熟,所以對技巧妙義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是表現技法走向藝術成熟的基礎,手繪表現的效果能達到形神兼備的水平,是藝術賦于環境形象以精神和生命的最高境界,也是藝術品質和價值的體現。
地域的人文特征和自然特征是影響地域文化產生的兩大因素。其中自然特征是指構成人類社會中的生產資料的綜合體,這是人類賴以發展和生存的基礎、自然特征主要包括某一地區的水文條件、氣候條件。土壤環境、地質地貌以及動植物等,長期在某種環境中生活的人們會受到這些自然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不同的自然特征會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地區內價值觀念、等的形成。在地域文化中人是創造者,產生地域文化的根本原因是人類為了適應不同的自然環境進而產生了不同行為。正是由于世界各地都存在著不同的地域文化,世界才會更加豐富多彩。自產生之日起,地域文化就隨著歷史的演進和時間的推移逐漸發展和完善。
在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地域文化會對不利于自身發展的文化因子移除,對外來的有益于自身發展的因素進行吸收,進而完善自己的文化底蘊。地域文化在發展中表現出的特點主要有歷史傳承性、形態穩定性以及文化獨特性等,它的形成需要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和相對穩定的社會自然和環境。地域文化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對的,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間會相互滲透、交流、融合、借鑒、發展與聯系。如果某個地域的地域文化無法同其他文化相互交流,自我封閉,那么它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變化,逐漸喪失其原有的生命力。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的教訓,盡管許多文化曾經輝煌一時,但最終還是走向沒落。地域文化只有以包容與開放的姿態同不同文化進行交流,才能推動自身的發展和進步,適應時代的變化,充分展示其獨特的魅力。
二、園林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的關系
設計是園林景觀設計表現思想內涵的主要手段,在設計時要對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進行充分的考慮,以滿足人們對社會生活、生態環境、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豐富人們的精神和和物質生活。園林景觀的設計目的就是為了給人們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品質。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將當地的地域文化巧妙地融合進園林景觀中。
1.地域文化是園林景觀設計的源泉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門建立在人文藝術和自然科學基礎之上的學科。園林景觀設計的方法和對象會隨著不同的地域而改變,地域文化能夠為園林景觀設計提供大量的素材,從而使設計充分體現出當地的文化、風俗習慣、歷史文脈以及風土人情等等。只有對地域文化進行深刻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地域文化進行挖掘、理解和吸收之后,設計師在設計園林景觀時才能對地域文化內涵有更好的體現。在設計園林景觀時,只有深刻了解地域文化發展以及產生的過程,了解自然環境和人類自身的互動關系,然后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才能在設計中充分詮釋設計理念。園林景觀的設計師要從構成地域文化的要素中尋找設計靈感和素材。
2.園林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二者相輔相成
園林景觀設計的最終表現形式就是實際的景觀,這種表現力為發展和再現地域文化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地域文化中的文化理念和人們生活的精華都可以通過其進行表現。設計師必須將地域文化和現代的文化理念有機結合起來,將歷史性與時代性融合在一起,讓游人能夠從園林中體味到歷史、體味到文化以及時代精華。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現為3種形式。首先是形似。
形狀是地域文化以物態的方式存在,它具體的形式特征和形態凝結于園林景觀設計中。主要表現手法有點睛、再現等。其次是神似。“神”是一種看不見的東西,它游離在園林景觀設計之外,是通過園林景觀反映出的文化、價值觀念、心態、審美意識等等,是一種深層次的文化體現。這種“神”可以通過提煉地域文化中的精髓和夸張手法的運用而表現出來。人們在這種園林景觀中能夠更真切地體會文化的意境。第三是形神兼備。這種表現方式是對上述兩種手法的綜合運用。園林景觀設計能夠形神兼備,使地域文化更加突出主題內容,形、神交融于園林景觀設計中。
三、地域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意義
現代的城市形象越來越趨向于統一,沒有了地域特色。城市中的園林景觀也失去了色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加入地域文化特色,能夠促進特色城市的建設。現代文明迅速發展,傳統文化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在逐漸褪色。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加入地域文化特色能夠將地區的文化精髓挖掘出來,讓現代建筑與歷史文化相融合,讓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相融合,最終讓傳統文化在這種融合中得以繼承、發展和進步,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生命力。這種有內容、有歷史、有情感的園林景觀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四、地域文化必將回歸于園林景觀設計中
地域文化不僅是見證了歷史的發展,也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結晶。現階段,現代文明對地域文化帶來巨大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新的思維方式和觀念使人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對地域文化進行思考。地域文化在發展和傳播方式上也有了更加多樣的選擇。科技、文化、自然以及經濟等因素相互制約也相互促進,園林景觀設計師需要在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況中為地域文化找到一個平衡點,從當地實際出發,設計出符合廣大人民群眾要求的園林作品。
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是決定設計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而設計理念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人性化原則。設計具有人性化也就是說設計師尊重了當地的地域文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文化的發展形態最終必然走向多樣化,而不會趨同。以人為本應該也必須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首要原則,地域文化也必將回歸于園林景觀設計中。
Abstract: Any design requires a design idea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dea needs to be systemic. The idea itself is a system, which includes conception, conception and expression skills. Only by decoupling the three subsystems, and analyzing each subsystem in-depth and then linking them into a harmonious and unified whole, can the idea of a system be established. Thus the scientific, reasonable landscape can be created which is suitable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fe.
關鍵詞: 構想;景觀;元素;設計
Key words: idea;landscape;elements;design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17-0326-02
1 景觀設計與系統性
景觀設計涉及學科廣泛、內容眾多、問題復雜。景觀設計的構想應針對地形設計、空間設計、綠化設計、道路及鋪裝設計、水體設計、設施設計、廣場設計、裝飾設計、與人類的關系設計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系統地研究景觀設計的立意、設計構想、分析過程以及表達技巧,從而建立系統性的景觀設計。
笛卡爾的唯理論幾乎成為了近論研究的標準方法。其特點是分析、解剖,把復雜事物分解為相對簡單的進行研究后,再把簡單的合成復雜的。這種思路是建立在系統思想完全對立的“可分”與“可加”的基礎上的。目前,很多設計者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對設計方法進行研究,對設計方法系統的元素進行分解研究,以期望達到對設計方法各要素的深入了解從而獲得系統的設計方法。要系統的建立設計構想,我們就要運用這種“可分”、“可加”的系統思想,先針對構想系統下的子系統進行研究,再分析子系統與子系統,要素與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系統地闡述構想的建立。
2 構想的系統性
構想是一個系統,它包括設計的立意、設計的構思、分析過程以及表達技巧。無論是立意、設計構思還是分析過程都是構想的要素,都是構想的子系統。要想系統的建立設計構想,必須先針對其子系統進行剖析與解讀,深入了解每一個子系統后,再將其按照一定的邏輯性組合成設計構想這個整體。
3 構想的系統元素
3.1 立意 設計的立意要有價值,要用專業的語言來表達。立意在景觀設計中是設計總意圖的創作和設計師造景思想的表現。立意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整個設計的中心內容,是景觀創作的主題和核心,好的設計在立意方面多有獨到和巧妙之處。立意要有一定的標準與準則。立意要充分考慮到設計的功能與目的、實用與經濟、形式與風格、形象與含義。
立意要有設計依據。立意的設計依據要充分考慮到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活動行為的需求、意想中的質量以及意想中的關系。在景觀設計中我們要依據任務分析的結論、功能分析的結論、設計者的喜好以及文化含義的考慮。立意可以從許多角度出發,例如生態角度、地方風情角度、歷史文化角度、技術材料角度等等。
在景觀設計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設計方案具體針對的使用者有什么樣的特征,從事什么樣的職業以及年齡范圍從而推測以及調研出使用者有什么樣的基本活動以及對此景觀的使用需求;什么樣的形式與風格能被受眾人群所接受并能良好的與周圍環境相融合;怎樣能有一個良好的空間關系,協調好各個活動區域之間的關系以及活動區域與流動空間之間的關系;如何賦予景觀豐富的內涵,使景觀的形象與文化含義完美的結合;怎樣在滿足設計標準和設計依據的同時使所設計的景觀更加經濟化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
3.2 構思 構思是在立意的基礎上對現實設計展開積極的思考。構思必須滿足兩點要求:一是不為造型損失功能不為功能損失造型;二是相同的立意可以用不同的手段來表達。景觀設計在構思階段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在功能方面需要依照及遵守相關的規范以及書籍。針對已有的文件或現有的空間測量,熟悉已有的空間同時評價現實空間與土建圖紙。空間中的分析是主要的目的。景觀場地的布局,功能分區以及各個景觀具體空間的設計。景觀場地的布局是根據氣候、交通、地形、人流等情況確定主要的景觀建筑以及景觀設施的位置以及將其他各個景觀要素布置在場地內最為合適的地方。空間是由物體和感知它的人之間產生的相互關系所形成的,在進行景觀空間設計時的前提就是找到發現符合場地特性的空間特性,并根據不同的空間形態對其進行劃分、排列、滲透、設計等,以創造好的景觀空間效果。在尺寸方面要考慮分析面積的大小、局部物體的長寬高等。不同的尺寸構成不同形狀、不同特點的景觀空間,景觀空間的形成是由尺寸直接制約著的。合適的尺寸影響景觀平面布局趨勢,尺寸是否考慮周全直接影響人們對戶外空間范圍和氣氛的感受。
3.3 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為了實現立意所采用的手段。其中包含了比例、尺度、平衡、和諧、統一與變化、韻律、突出重點等諸多要素。每個要素對表達技巧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設計表達是設計師向其他人闡述設計對象的具體形態、構造、材料、色彩等要素,與對方進行更深入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設計師記錄自己的構思過程、發展創意方案的主要手段。
在景觀設計中,我們要考慮比例與環境的關系,比例受它所處的環境的限制。明確比例是所有設計的評價條件,各物體之間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別。在尺度上我們要考慮到人與景觀的尺度關系、物與景觀之間的尺度關系、空間與空間之間的尺度關系等。在空間布局上要考慮平衡的關系,這其中包括對稱的、非對稱的以及放射的等等。整個設計要找到設計要素的共性達到統一和諧,所涉及到的要素包括植物的色彩層次、所運用的材料以及材料的肌理、景觀小品的形狀、景觀設計的整體寓意等等,整個構想要通過以上一系列的要素的共性把設計連接起來,再經過仔細的布置取得設計的統一性。
4 構想的系統元素之間的關系
立意、構思和表達技巧既是構想的獨立子系統,它們之間又存在著相互影響彼此關聯的不可分割的關系。表達技巧影響著構思,構思關聯著立意,每個過程都不是獨立產生的也不是獨立完成的。黑格爾說:“脫離人體的手不能說是人手。”這說明某些部分不能脫離整體,部分之和不等于整體的思想。在景觀設計構想的這個系統中,對局部問題的深入了解是必要的,但是對局部問題的過度重視往往會使我們忽略整體,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景觀設計的構想必須以系統論作為指導,強調其整體性,才能解決景觀設計這個總體系統中諸多元素之間的矛盾。景觀設計構想的三個要素都是構想系統的子系統,各個子系統之間又相互影響,彼此關聯。只有把這些子系統和諧統一在景觀設計構想的系統中,才能創造出科學合理的景觀構想,從而設計出適合城市發展,適應人們生活的景觀。
在系統論思想指導下展開系統性的景觀設計構想的研究,再用這種系統的景觀設計構想指導景觀設計,完成對景觀設計整體系統性的研究是必要的。用整體性觀點來探討景觀設計問題、研究系統性的景觀設計在景觀設計與實踐中具有普遍的、可操作的指導意義和與時俱進的社會價值,同時,它也是與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不斷發展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L?V?貝塔朗菲.一般系統論[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7.
[2]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第一版)[M].劉濱誼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3]劉蔓著.景觀藝術設計[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