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強電改造方案

強電改造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強電改造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強電改造方案

強電改造方案范文第1篇

1.改造原理

目前,數控系統種類繁多,按數控系統的性能價格比分為:經濟型數控系統、標準型數控系統、全功能型數控系統和特殊型數控系統四大類產品。

經濟型數控系統也稱簡易數控系統(simplenumericalcontrolsystem)。其特點是價格便宜、精度適中、功能簡化、針對性強,比較適用于老設備技朮改造和產品更新。

標準型數控系統的特點是功能較全,價格適中,適用于中檔的數控機床,應用較廣。

多功能型數控系統的特點是功能齊全,價格較貴。適用于加工復雜零件的大中型機床以及FMS、CIMS中使用的數控機床。

特殊型數控系統適用于各類特種加工機床,如:電加工機床,超精加工機床等。

依據經濟實用原則。對中小型車床的改造廣泛采用步進電機驅動的開環控制系統。用經濟型數控系統改造后車床的控制原理如圖1所示。改造后的車床可以自動車削圓柱面、圓錐面、端面、球面、螺紋等。

2.改造方案

結合生產實際,依據工藝要求和被改造車床的完好程度,可采用不同的改造方案。

對實際役齡較短,零部件完好,精度尚未降低,導軌刮花可見或實際役齡較長經修復后達到精度要求的機床可作如下改造。

安裝脈沖編碼器將主軸的轉速與進給量聯系起來。將原機床的刀架拆除換成電動刀架實現自動換刀。將原機床的掛輪系統、進給箱、溜板箱、絲杠、光杠拆除,換成由步進電機、齒輪減速裝置和滾珠絲杠組成的進給傳動系統。縱向步進電機及齒輪減速裝置安裝在拆除進給箱處的床身上。滾珠絲杠支座可安裝在原絲杠的安裝基面上,螺母支座安裝在縱向拖板上。縱向進給傳動示意圖如圖2所示。橫向步進電機及齒輪減速裝置安裝在縱向溜板上橫向絲杠尾端處。滾珠絲杠安裝在原絲杠位置,并對原絲杠支承部位、螺母座部位以及原空間尺寸進行加工。注意橫向滑板與齒輪減速裝置是否碰撞,若碰應采取措施。橫向進給傳動示意圖如圖3所示。

二、經濟型數控系統的選擇

目前,國內生產的經濟型數控系統有多種類型。經濟型數控系統主要包括數控裝置、坐標軸驅動(或伺服)系統、主軸驅動系統、刀架及輔助功能的強電控制與驅動系統、接口等。

經濟型數控裝置有步進電機驅動的開環數控裝置、直流電機驅動的半閉環數控裝置和點位式經濟型數控裝置三種。對于數控車床改造一般選用步電機驅動開環數控裝置。選擇時主要考慮以下性能:CPU類型、用戶容量、控制軸或聯動軸數、設定單位、插補類型、編程尺寸及編程標準,G、M、S、T、F功能、刀具補償功能、間隙補償功能及循環功能、顯示方式及顯示信息的形式、絕對編程、增量編程、程序輸入方式以及報警、診斷等。根據需要選擇相應的性能。

步進電機驅動單元的性能參數主要有:步進電機性能參數及安裝尺寸,控制箱與電機的接線型式等。系統的快速進給速度、空載起動頻率,靜態轉矩,系統升頻降頻時間,起動矩頻特性、起動慣頻特性、運行矩頻特性。

驅動電路的型式主要有:高低壓驅動電路、斬波驅動電路、調頻調壓驅動電路、細分驅動電路、電流檢測型功率放大電路等。不同的電路型式、其工作性能不同,根據加工需要合理選擇。

刀架控制與驅動系統主要考慮刀架型式(如四位或八位電動刀架,或轉塔六位刀架等),定位精度及重復定位精度,換刀時間、刀具選擇時刀架的轉向、夾緊力,刀桿尺寸及裝夾刀具結構型式等性能參數。

強電接口及弱電接口、主要根據工作需要選擇。如工件自動夾緊,加工螺紋時,選擇強電接口;主軸的脈沖編碼器與數控裝置的接線,程序輸入接口等選擇弱電接口。

國內生產的經濟型數控系統的類型主要有:BCK2─001,BKC2─005,GWK─1A/Ⅱ/Ⅲ,JWK─20T,BKC2─8A,GSK─928,2385─1T等系列產品。廣泛應用在數控改裝及老產品車床改型中。在選擇時,除性能參數外,還要考慮其外型,安裝形式等因素。結合設計計算選擇合適的經濟型數控系統。

參考文獻:

[1]李福生.實用數控機床技術手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2]龔炳錚.機電一體化技朮應用實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4.

[3]林其駿.機床數控系統[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4]機床手冊編委會.機床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6.

[5]顧冠群,萬德均.機電一體化設計手冊.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6]張新義主編.經濟型數控機床系統設計.機械工業出版社,1993.

[7]張建民,唐水源,馮淑華.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強電改造方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建筑物 設計 能耗

一、前言

既有建筑結構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改造的內容,否則費工、費時、費材料,失去了對既有建筑物改造的意義,回到拆建的老路上去了。結構改造設計方案的確定對業主的決策是十分重要的,在結構改造設計的方案擴初階段,應該整體分析既有建筑結構在抗震、強度、耐久性等方面的鑒定報告,通過對既有建筑物竣工圖的閱讀、現場勘察、分析工程改造的內容,來確定工程改造的可行性以及對改造提出限制性要求等問題。

二、建筑物改造結構設計應考慮的問題

1. 有建筑結構是否要進行抗震加固及抗震加固方案。熟悉既有建筑物竣工圖紙、現場勘察、分析對既有建筑物的鑒定報告,按照《建筑抗震鑒定標準》及《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等現行規范、規程要求進行抗震計算分析,并滿足其要求的構造措施。特別對于有屋頂增層、層間增夾層以及進行結構構件托換的改造工程必須根據新增結構與既有建筑結構的連接方式(剛接、鉸接等)確定合適的計算模型進行抗震計算分析。

2. 根據給水排水、暖氣通風、強電弱電等專業改造的內容來確定結構加固改造方案。既有建筑物的改造很大一部分投資是對設備的改造,設備的改造包括原有設備系統更新換代及增加大量的新的設備系統。

3. 根據建筑使用功能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增加的內容來確定結構加固改造方案。建筑使用功能改變包括既有建筑樓地面使用功能的改變及既有建筑樓地面改作樓、電梯間;建筑使用功能的增加主要包括屋頂增層、層間增夾層以及新增落地結構。樓地面使用功能的改變及屋頂增層,要考慮裝飾荷載及活荷載的改變,盡量考慮拆除原建筑飾面,新裝飾面層采用輕質材料,換用輕質墻體材料等來抵消功能改變而增加的設計荷載,否則要確定結構構件的加固方案。既有建筑樓地面改作樓、電梯間、層間增夾層以及屋頂增層必須考慮對既有建筑結構在抗震性能方面的影響。既有建筑樓地面改作樓、電梯間、層間增夾層及屋頂增層的傳力構件利用既有建筑結構的構件傳力時,要考慮既有建筑結構是否要加固及加固方案,要驗算地基基礎的承載力及沉降的均勻性,地基計算可考慮地基上層壓縮固結后承載力的提高。新增落地結構要考慮對既有建筑在不勻均沉降方面的影響以及對既有建筑在抗震性能方面的影響。若新增落地結構與既有建筑結構的基礎距離較近,一般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基礎較好,樁底端置于對既有建筑地基影響范圍以下的持力層或置于堅硬基巖上,樁護壁采用現澆鋼筋硅護壁,必要時加強護壁剛度及護壁施工工藝要求,以減小施工過程中對既有建筑地基基礎的影響;若增落地結構與既有建筑結構的基礎距離較遠,可采用獨立基礎、條基等基礎形式,但此時若基礎持力層埋置較深,開挖基坑放坡時要考慮對既有建筑結構柱的穩定性,基坑放坡土的側壓力對柱的影響,柱周邊土揭除時柱的長細比等因素。根據增落地結構面積大小,選取與既有建筑結構分縫或相連接的方案,要連就要連牢,要分縫就要徹底分開。增落地結構與既有建筑無論是連接還是分開,均應考慮基礎持力層應力的相互影響,驗算二者的沉降差異,以便采取相應的結構設計及施工方案。

4. 施工方案的確定。建筑物改造工程的施工內容包括既有建筑樓地面、屋面面層的拆除,墻體內外飾面的拆除,非結構構件、結構構件的拆除及加固,增加結構及構件,水、暖氣通風、強電弱電等設備的安裝等。既有建筑物的存在,使得工程施工方案不同于一般新建工程,確定施工方案時應全面考慮對既有建筑物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先拆除既有建筑物的樓地面、屋面面層以及墻體內外飾面來卸荷,再對既有建筑結構進行加固,增加結構構件,然后再拆除非結構構件及結構構件。由于非結構構件及結構構件的拆除通常是局部的,非結構構件通常是結構的外荷載,而結構構件的內力是相互影響的,所以非結構構件及結構構件的拆除順序不當會引起既有建筑結構構件內力的重分布,影響結構構件的承載力,甚至使結構計算模型與實際不符,嚴重者導致結構構件承載力局部失效,各個擊破,危及整個既有建筑結構的安全。因此設計文件中應注明非結構構件及結構構件的拆除時間及順序,要求使用的工具及方法。先選取受力較小及對既有建筑結構受力影響較小的構件進行試拆除,取得施工經驗并達到設計預定的要求后,方可進行正式拆除。應進行施一「期間對既有建筑結構及新增結構在豎向及水平方向位移、內力檢測,以驗明結構計算模型的可靠性,并確保結構安全及施工安全。各專業設備的安裝必須在對既有建筑結構加固后或加固過程中進行,各工利,相互配合,設備安裝不應影響結構加固及結構構件的增加,各設備孔洞盡量利用原孔洞,不能利用時應在設計階段各專業相互配合,提前考慮,不得隨意開洞。

5. 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國內外技術的交流,以及改造工程市場的需求,用于改造工程的新技術、新材料不斷出現并應少月二J二工程實踐,如結構粘結材料、結構加固高強輕質材料、體外預應力的應用,抗震耗能機構,輕質圍護材料的應用,新的施工工藝的應用等。改造工程方案及擴初設計一階段就要注意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及工程應用情況,選取合適的新技術新材料,以使得改造工程經濟、省時的實施。

三、結語

改造工程與新建工程相比,結構設計難度大,工程施工復雜,特別是設計上要考慮的問題較多。要考慮既有建筑結構現狀,盡量不損傷既有建筑結構;要考慮新增結構與既有建筑結構的連接方案,考慮新增結構的傳力路線以及整個結構的計算模型;要考慮施工方案,方便施工,以及施工過程中保證既有建筑結構的安全、施工安全。

參考文獻:

強電改造方案范文第3篇

1.1新疆地區電網發展現狀解析

新疆地區在“疆外送電”戰略的推動下,實施了電網改造,尤其是在農網改造方面獲得了相當好的的成績,基本形成了以66KV為主要支撐,并以0.4KV與10KV配套發展的供電格局。多數變電站都積極運用微機保護,并廣泛應用了S9之上的節能配變,電網的信息化與自動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經過改造,新疆地區電網綜合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與現代化的智能型堅強電網建設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缺乏66KV環網電源,且高能耗主變仍廣泛使用,配電變壓器漏油現象突出,在電網改造過程中,存在有部分0.4KV線路四線不到位。加之網架基礎薄弱等因素的影響,新疆地區用戶供電穩定性難以得到充分保障。

1.2智能型堅強電網建設思路

電網用戶類型多樣,既有商業用電,又有城鎮、農村的居民用電,這就要求電網的供電能力與供電安全性與穩定性堅強、可靠,基于此,建設智能型堅強電網便成為了推進“疆外送電”戰略高效實行,提高新疆地區電網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智能化與堅強是智能型堅強電網的兩大重要基礎,即在電網建設改造過程中,應依托通信技術與智能手段,堅強網架,實現電網的各項業務電力信息與業務信息等的統一綜合化,促進電網智能化水平的全面提升?;诖耍陆貐^在智能型堅強電網建設中,應從當地供電基本特點出發,結合用戶的用電需求,遵循“試點先行”的建設思路,選擇部分地區建設部分示范工程,并著力解決該地區電網建設中通信系統完善性缺失,網架的堅強性缺乏等問題,重點加強電網的互動化、信息化等功能建設,加強先進技術投入,優化電網的布局與結構,從而打造出電耗低、供電安全穩定的新疆地區智能型堅強電網。

2.新疆地區智能性堅強電網建設路徑探討

針對新疆地區的通信系統缺乏完善性以及設備技術水平偏低等電網發展現狀,新疆地區在建設智能型堅強電網過程中,可從如下方面著手:

2.1樹立適度超前理念,優化設置配電變壓器

在新疆地區的智能型堅強電網的建設中,要樹立適度超前的理念,合理利用資金,實現電網的少損多供、經濟安全,避免重復性建設。例如,在進行設備選型中,目前多數使用的是S9型配電變壓器,在智能型電網建設中,要求淘汰66KV變電站中的高能耗主變,此時便可選用S13的配電變壓器,代替原有的能耗較高的配電變壓器,降低能耗,實現智能化電網的“節能環保”的目標。但若運用S13配電變壓器全部代替該地區正在使用的S9型,則是一種過渡超前,不但達不到提升設備技術水平的目的,還會造成資金的浪費,與智能型電網“經濟高效”的目標相違背。同時,在配電變壓器的設置中,要根據其負荷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確定合理的設置方案,如單臺或者多臺設置等。通常而言,設置多臺配電變壓器主要用于電力負荷有較大波動的地區。此外,在配電變壓器的布置實踐中,樹立“減少電壓與電能損失率”為基本目標,結合實際,合理采用多點布置方式,實現節能降損,尤其是對于供電范圍較大以及用電負荷密度大的區域,在配電變壓器的布置過程中,應優選多點布置方式。

2.2加大關鍵技術投入,提高電網的智能化水平

新疆地區在進行智能型堅強電網的建設過程中,要積極加強技術創新,加大電網關鍵技術的投入力度,提高電網的信息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建設過程中,可根據實際,加大對輸電技術、電網信息數字化技術以及數字化變電站技術的應用,克服電網通信系統不完善的缺陷。具體如下:

2.2.1電網信息數字化技術。智能型電網具有數量與種類繁多的信息需求,要求通信系統的信息質量較高。這就要求電網信息系統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因此,要加強智能型電網信息系統的數字化技術的投入,如運用先進的數字化測量裝置,對輸配電線路以及變電站實施信息數字化測量,并通過光纖,實現變電站信息等的數字化傳輸,充分保障電網信息通信系統中信息的質量,使系統更加完善。

2.2.2輸電技術。隨著電網負荷的改變,電網的的功率潮流也會隨之變化,影響著電網供電的穩定性與可控性。因此,在智能型電網的建設實踐中,要積極加強交流輸電技術的投入,提供電網的傳輸能力。如,故障電流限制技術等。同時,為確保電網的智能化與自動化水平,在智能型電網建設中,還可積極運用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發揮其可靈活調節潮,能耗低等優勢,實現電網建設堅強可靠的目標。此外,在智能型堅強電網建設中,還可積極運用數字化變電站技術,建立集信息管理與綜合控制等于一體的變電站系統,提高其自動化水平。除此之外,新疆地區的智能型電網建設中,還需以高壓或者特高壓電網等骨干網架,實現各級電網的協調發展,加強高壓網架的構建,并積極構建縱橫交錯的主網架,堅強網架,著力解決當前新疆地區網架薄弱的問題,最終以控制為主要手段,通過骨干網架建設,電網的智能化建設等方式,積極打造新疆地區的智能型堅強電網。

強電改造方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強電;施工;安全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45-0165-02

1 強電與弱電的區別

電子類人們習慣分為強電(電力)和弱電(信息)這兩個部分。這兩部分有著很大的關系和區別,一般來說強電的處理主要對象是能源(電力),其主要特征是有著高電壓、大電流、大頻率,其主要特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能量損失。弱電的主要處理對象主要是信息的傳送和控制,其主要特點低電壓、小電流、小功率、高頻率,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信息傳送的效果,如信息傳送的保真度、速度、廣度、可靠性。弱電的主要工程包括電視工程、通信工程、消防工程、保安工程、影像工程和為上述工程服務的綜合布線工程。弱電是針對強電而言的。強電=(380/220)、高壓不管。

2 強電的用途

在電力系統中,36V以下的電壓稱為安全電壓,3kV以下的電壓稱為低壓,3kV以上的電壓稱為高壓,直接供電給用戶的線路稱為配電線路,如用戶電壓為380/220V,則稱為低壓配電線路,也就是家庭裝修中所說的強電(因它是家庭使用最高的電壓)。強電一般是指交流電電壓在24V以上。例如家庭中的電燈、插座這些小家電,電壓在110V~220V。家用電氣中的照明燈具、電熱水器、取暖器、冰箱、電視機、空調、音響設備等用電器均為強電電氣設備。智能化系統為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安全防范系統、通訊網絡系統、信息網絡系統、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等系統,以集中監視、控制和管理為目的構成的綜合系統;家庭內各種數據采集、控制、管理及通訊的控制或網絡系統等線路,則稱為智能化線路(也就是家庭裝修中所說的弱電)。弱電一般是指直流電路或音頻、視頻線路、網絡線路、電話線路,直流電壓一般在24V以內。家用電氣中的電話、電腦、電視機的信號輸入(有線電視線路)、音響設備(輸出端線路)等用電器均為弱電電氣設備。

3 電路使用標準

材料家裝水電施工強電線路需采用經過國家強制3C認證標準的BV(聚氯乙烯絕緣單芯銅線)導 線;一般不采用護套多芯線纜,如出現多芯與單芯線纜對接情況,必需對接頭處進行涮錫處理。強電材料采購遵循不同用途線纜采用分色原則,防止不分色造成后期維護不方便,具體表現在:零線一般為藍色,火線(相線)黃、紅、綠三色均可采用,接地線為黃綠雙色線。保證線色的統一分配有利于后期維護工作。

4 強電安裝注意事項

進行電源線接入施工時應避免電源線打結或電源線之間的相互纏繞成團。電源線應嚴格按顏色標準布線;如有少量連線無法按顏色標準布線,須使用相對應顏色的膠布在線的接頭處標記。電源線顏色標準:火-紅色 標記L、 零-藍色 標記N、 地-黃色 標記E。 插座、電源線的承載能力要與設備匹配。常用線的規格與最大承載電流對應關系: 1.5 平方:10A 、 2.5 平方:15A 、 4.0 平方:20A、 6.0 平方:30A、 10.0平方:60A。電線接頭處要牢固,用電工膠布密封時要包裹嚴實,對于多芯線注意不要露出毛刺。線路通電前測試:線路通斷測試。 線路通電后測試:測試電壓是否符合標準(火線零線之間電壓220V左右、零線地線之間電壓不大于7V)。帶負載測試:用插線板或小電器測試電源插口是否牢固、接線是否正確;然后再接入設備通電。UPS主機、電池、電池柜的正負極必須正確連接,確保串聯電池組電壓與說UPS明書的要求完全一致;UPS所有電源線接頭必須安裝銅鼻子,嚴禁直接接入接線柱。連接UPS電池組時要特別注意把握螺絲釘的擰緊程度,太緊則容易造成電池爆裂,太松則造成導電不良影響電池組的充放電。

5 強電的施工改造

在進行強電施工改造前應充分考慮各個功能區域的照明設備和需要的電器設備,并根據這些為依據初步計算用電線材。應采用質量好的銅芯護套及安裝接線盒,以免出現事故。

繪制各房間的電路分布圖紙,并將各種開關、燈具、電源插座標出準確的高度,為路線的走向和分支的路線。電源線應采用不同的著色,用來區別回路的不同。

最好將電源線外穿阻燃管材后再敷設。在可燃結構的頂棚外應設置電源開關,供必要時切斷電源之用。所有導線的接頭都應在接線盒內。

5.1配電方案

5.1.1強電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要求住宅低壓配電線路應裝設:短路保護、過負荷保護和接地故障保護3種基本保護。為了方便有效的實現這一要求,應在進線開關下設:照明、插座、空調等幾個支路,按各自負荷選擇分支開關,以防因支路故障或檢修造成全家停電及各支路間相互干擾給生活帶來不便。

5.1.2弱電

根據喜好,結合開發商預留情況,合理增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不同介質信號傳輸線分別走管,避免信號串擾。布線時最低能有一套活管(星型分布)線路,方便今后智能升級。

5.2器件的選擇

為了防止故障以及電器的漏電,應選用漏電保護開關,這樣才能對全部線路進行好的保護。各支路按負荷選用不同值的C45N型單極空開,對各路進行過負荷、短路保護。這樣既可對全部線路、電器實現三種基本保護,又可降低開支。容易沾水的插座,應裝防水蓋板;對于安裝位置較低的插座,應選插孔有安全擋板的插座,因為現在插座多安裝在距地面30cm~40cm的位置,小孩很容易用手指或其他金屬接觸及帶電的插孔造成觸電,給家庭帶來不幸。

5.3施工要規范

在進行施工時一定要按安全規定進行施工,布線時、零線、接地線,一定要用不同的顏色,暗線全部應用PVC阻燃管。保護接零線一定要牢固在保護干線上,禁止將接地線、火線直接連起來接零線,以防用電事故的發生。接頭要可靠、規范,零線、保護接地(零)線的接頭應更可靠,插座上的相線、零線、保護接地線,不應接錯位。開關要接在相線上,螺口燈頭的舌芯接相線。廚房、衛生間等易受潮處的接頭,要用絕緣膠帶+防水膠帶,以防黑膠布受潮漏電。 穿線管內不應有接頭;家用電器的外殼不要接在水管、天然氣管、暖氣管等管道上。 強電和弱電平行間距不得低于50cm,交叉點必須呈90°直角,避免斜面串擾。

參考文獻

[1]嚴一稂.淺議強電弱電的區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5).

[2]劉沖礦加強電力調度節能效果顯著[J].化工礦物與加工,1982(2).

[3]楊子寧.淺析現代住宅的電氣設計[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1(1).

[4]溫玲.論現代住宅中電氣插座的布置[J].河北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學報,2001(2).

強電改造方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數控化改造;數控系統;伺服系統

機床數控化改造有多種方案,機床類型不同,改造的內容也不同,所以機床改造內容并非一成不變,而要根據實際情況選取合適的方式,以使普通機床數控化改造后的性能與新的同類數控機床相近或相同。同時,在機床數控化改造完成后,還應注意培訓數控機床的操作人員和編程人員,以使改造后的數控機床能夠盡快發揮作用。

1、改造數控機床的因素分析

數控機床的使用提高了機床加工生產的效率。普通機床進行數控化技術改造后可以實現零件加工自動化;其次,零件加工性能更加穩定安全更加可靠。這是由于經數控技術改造的數控機床的各主要部件經過長期工作,幾乎不會因刀刃變形而影響生產件的精度;再次,可以為零件生產廠家節約資金。與購買新的普通機床相比,普通機床的數控化改造一般可以節省一半以上的費用;最后,對于復雜的加工零件而言,改造難度越高,其功效提高的越顯著:且可不用或少用工裝,這樣不但節約費用,還可以縮短零件生產的準備時間。由于所需加工產品的尺寸誤差較小,精度要求高,不需要再進行修配。而數控機床由于實現了加工的自動化,計算機系統可以對刀具進行自動化管理,從而不會因為刀具的磨損而影響加工零件的精度與一致性;由于數控機床可以實現多種加工功能,因此可以加t出復雜的零件;由于實現了加工產品的自動化生產,數控機床的加工效率可以提高許多。計算機擁有強大的記憶和存儲功能,因而可以把所需的程序存儲下來,然后根據程序的規定自動去執行加工工序,實現加工的自動化;數控機床實現了多道工序集中完成,減少了頻繁搬運被加工的零件,當零件裝夾好后,可以實現多道工序的加工。

2、數控化改造的內容

2.1精度的恢復和機械傳動部分的改進

機床改造過程中首要任務是對舊機床進行類似于通常的機床大修,以恢復機床精度,達到新機床的制造標準。但是機床數控化后對機床精度的要求與普通機床的大修是有區別的,即整個機床精度的恢復與機械傳動部分的改進,都要為滿足數控機床的結構特點和數控自動化加工的要求來進行。數控機床的主軸驅動系統和進給驅動系統分別采用交、直流主軸電動機和伺服電動機驅動。這兩類電動機調速范圍大,并可無極變速,因此使主軸箱、進給變速箱及其傳動系統大為簡化。由電動機直接連接主軸或滾珠絲杠。目前數控機床進給系統中常用的機械傳動裝置主要有滾珠絲杠副、靜壓蝸桿蝸母條和預加載荷雙齒輪齒條三種。機床采用的導軌是新材料低摩擦因數的導軌,如滑動導軌、滾動導軌和靜壓導軌。

2.2選定數控系統

根據要進行數控化改造機床的控制要求,選擇合適的數控系統是至關重要的。選擇時,除了考慮各項功能滿足要求外,還一定要確保系統工作可靠性。一般以性能價格比來選取,并適當考慮售后服務和故障維修等有關情況。如選用企業內已有數控機床中相同型號的數控系統,對今后操作、編程、維修等都帶來較大的方便。伺服驅動系統的選取,也按改造數控機床的性能要求決定。若采用同一家公司配套供應的數控系統和伺服驅動系統,改造產品的質量和維修更容易得到保證。國產系統在目前市場上有各種經濟型和標準型數控系統供應。其中,經濟型數控系統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技術易于掌握及制造成本低等優點,系統性能相對較差,可靠性不高。

2.3伺服系統設計

伺服系統分為開環、半閉環和閉環系統三種。開環控制系統主要由驅動控制單元、執行元件和機床組成。閉環伺服驅動由執行元件、驅動控制單元、機床以及反饋檢測單元、比較控制環節組成。在普通機床的數控化改造中一般采用步進電動機和交流伺服電動機。交流伺服電動機調速方便,體積小,目前廣泛用于數控機床的傳動系統。與步進電動機相比, 其精度高、價格昂貴,考慮到改造本身是經濟型改造,因此一般選用步進電動機作為驅動裝置。檢測反饋單元一般用光柵、脈沖編碼器等。在選擇驅動裝置時,一定要考慮其運轉性能與電動機的匹配,同時也要考慮其接口數據與數控裝置接口數據的匹配。

前國內外的數控系統廠家,都開發了與自己系統配套的驅動器,如廣州數控適配da98 系列驅動器,華中適配hsv 系列動器,fanuc(發那科)本身開發了集成程度很高的多軸驅動器,所以一般優先考慮配套的驅動器。

2.4電氣系統的改造設計

在進行機床數控化改造時,原機床的電氣控制部分一般只能報廢,重新按數控化改造要求進行設計制作。數控機床的強電控制部分設計中要特別注意的是,數控系統各接口信號的特點和形式要相配,并且在設計過程中應盡量簡化強電控制線路。在電氣控制系統的改造設計中,應該遵循:機床在滿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設計方案力求簡單、經濟,不宜盲目追求自動化和高指標,力求控制系統操作簡單、車床使用與維修方便。機床中的主軸電動機、冷卻泵電動機、刀架電動機等均需系統自動控制。數控機床中電氣控制系統除了對機床輔助運動和輔助動作控制外,還包括對保護開關、各種行程、極限開關的控制, 以及在操作盤上所有按鍵、操作指示燈等的控制。改造后的電氣控制系統,不僅保留了機床傳統控制系統的優點,同時具有體積小、功能強、通用性和靈活性強、使用維護方便等特點。

3、結語

由于機床數控化改造有多種方案,機床類型不同,改造的內容也不同,所以上述機床改造內容并非一成不變,而要根據實際情況選取合適的方式,以使普通機床數控化改造后的性能與新的同類數控機床相近或相同。另外,在機床數控化改造完成后,還應注意培訓數控機床的操作人員和編程人員,以使改造后的數控機床能夠盡快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怀柔区| 巴林左旗| 漳州市| 平原县| 桐乡市| 德钦县| 嘉兴市| 柯坪县| 万山特区| 平远县| 鄂尔多斯市| 建宁县| 康马县| 阿荣旗| 寿宁县| 荥阳市| 九寨沟县| 调兵山市| 常德市| 正安县| 同德县| 杭锦旗| 固镇县| 蒙阴县| 河源市| 鹤峰县| 韶关市| 尼玛县| 华阴市| 云南省| 南和县| 长宁区| 北安市| 宝清县| 德保县| 自治县| 腾冲县| 屏山县| 云龙县| 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