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院后勤對臨床的服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2(a)-0143-04
Motivation, risk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ocialized management of hospital logistics
CHEN Gang1 LI Yuhuan2
1.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of 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 Beijing 102211, China;2.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f 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 Beijing 102211, China
[Abstract] Hospital logistics run through the whole medical service and provide powerful guarantee and support for the medical work. While serving the clinical work in the form of supply system, hospital logistics own a wide service scope and "large and all-inclusive" service facilities, which produce a huge logistics team. As the medical and health reform carrying forward, the drawbacks of the "hospital-derived society" structure have shown up gradual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 (short as "our hospital"),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ain the motivation of hospital logistics socialization and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in advance, meanwhil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Socialized management of hospital logistics should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hospit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s for clinical work,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hospital, and eventually make the patient-oriented medical services come true.
[Key words] Hospital logistic; Socialized management; Risk factor; Countermeasure
t院后勤是醫院建設的重要組成,為醫療、科研、教學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開展優質醫療護理工作不可或缺的條件[1]。醫療、護理、后勤的工作齊頭并進,才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患者對醫療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不再是單一的治療疾病的場所,已經逐步成為優勝劣汰的競爭性行業[2]。我院于2011年啟動臨床績效考核管理,實施優績優效的分配制度,極大地提高了醫療服務的能力和質量。但是,后勤管理仍是短板,缺乏標準化和規范化,機構臃腫、效率低下,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保障質量不高,嚴重阻礙著醫院的發展。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優勢在于使服務專業化,降低運行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有效促進醫院后勤改革發展。我院在總結和借鑒其他醫院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每一環節存在的風險性,事先制定出一套應對措施,逐步推行醫院后勤社會化服務,確保醫療工作穩定和發展。
1 根據我院實際情況對后勤實行社會化動因進行分析
1.1 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分析
目前,全院職工765人,合同制職工343人,他們大部分集中在后勤崗位。長期以來,人力資源處要設置專人定期為合同制職工錄入考勤、核算工資、績效、組織相關培訓、上交社保,簽訂合同等。遇到工傷,要及時協助辦理工傷理賠等。由于后勤合同制職工流動性大,人力資源處為保證各科室工作的連續性,時常要面臨緊急招工的任務。這些工作不僅瑣碎,還與醫院外的許多社會機構相關聯,人力資源處要耗費較多的時間、人力、精力去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是醫院管理的核心環節,要將人力資源處的工作人員從各種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專心致力于建立與醫院發展戰略相一致的人力資源發展部署,推行后勤社會化服務無疑勢在必行。
1.2 醫院后勤在傳統管理體制下存在的弊端
1.2.1 人力成本支出大 后勤工作繁雜,崗位設置多,造成職位虛設、機構臃腫。每崗設專職人員,缺乏一專多能型人才、工作量少,人浮于事。后勤員工的經濟收益包括工資、績效、保險,平均每人每年人力成本支出約為5.9萬元,而市場調研結果是同級別醫院實行后勤外包后人力成本的支出約為4.08萬元/人。醫療要要發展,后勤要減員、降耗、增效,其根本出路在于后勤服務社會化。
1.2.2 服務成本支出高 后勤服務涉及面廣,維修成本在醫院支出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后勤維修工人專業維修知識及技能老化,不能切實提高設施、設備的維修再利用率。另外,不及時到一線巡視,致使設施、設備得不到合理的維護和保養,加速其老化和更新,這些都會增加醫院的支出成本。部分科室(以電話維修、器械維修、基礎設施維修等為例)提供給臨床科室的是不計成本的公益,得到的服務越多,補償就越多。供給制的保障服務容易造成臨床及后勤職工節約意識淡薄,資源浪費現象嚴重,甚至出現即使能維修再利用的設施、設備也被報廢重新購置。
1.2.3 主動服務意識淡薄 后勤服務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只有積極為臨床提供高效、優質的保障服務,才能確保臨床更好地服務于患者。落后的服務意識使后勤服務仍處于被動模式,與現行醫改主張的“走動式”服務相悖。缺乏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服務意識,“坐班”現象突出,坐等科室電話報修,哪有需求去哪里。有些報修任務往往涉及到后勤多個崗位,需要臨床科室一一打電話通知,而這些班組之間各自獨立,缺乏信息溝通和合作意識,存在相互推諉現象,服務效率低下,很難讓臨床科室及患者滿意。
1.2.4 后勤內部存在的不平等 一些在編后勤職工有地位優越感,工作積極性不強,指派同等級別的合同制職工到報修科室完成任務,工作上的歧視導致合同制職工滿意度下降,工作上相互攀比,由此影響到服務質量,不利于醫院的安定團結,更不利于后勤員工的個人成長、不利于醫院的整體發展。
1.3 “大鍋飯”的分配機制缺乏激勵效應
醫院對績效獎勵的分配實行的是“一院兩制”,即臨床科室實行績效考核,根據工作量、服務質量、患者滿意度等發放績效獎勵。而醫院后勤仍延續計劃經濟時代的分配機制――“大鍋飯”制度。績效辦公室根據后勤職工的總系數頒發院平均獎的80%到后勤部門,后勤部門再根據每名工勤人員的職稱系數發放。這種方法簡單粗放,沒有和服務質量、服務范圍、服務風險、服務效率緊密聯系。出現了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功過不清,賞罰不明,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導致后勤保障效率低下。
1.4 崗位人員配置不合理
臨床專業技術崗、管理崗、工勤崗是醫院的三大主要崗位。臨床科室是醫院發展的戰略環節,工作量大、風險高、專業技術性強,凝聚著醫院的核心競爭力[3],醫院的核心任務是醫療工作,崗位人員配置應以加強醫院的臨床隊伍建設為中心。2016年新編《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試行草案)》指出,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員占總編的28%~30%,其中行政管理人員占總編的8%~10%,工勤人員占總編的20%;衛生技術人員占總編的70%~72%。表1不難看出,臨床醫務人員及醫技輔助科室存在嚴重缺編,而醫院管理崗位和工勤人員嚴重超編。一方面,臨床醫務人員配置比例不足導致服務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工勤崗位超編,導致人力資源浪費,不能使人力資源價值發揮最大化。人員配置應遵循的原則是:按需設崗,精簡高效。
2 分析醫院后勤實行社會化的風險因素
醫院后勤實行社會化能夠強化核心競爭力、降低成本,整合資源,提高臨床績效水平。也會帶來風險。只有認真分析風險因素,強化風險管理意識,提前制定出應對風險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醫院后勤社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2.1 市場風險
當前后勤服務這個外部市場的總體發展不快,企業服務質量參差不齊,考核體系不完善,使醫院在選擇上存在一定風險[4]。外包企業是以追求最大利益為目標,會以壓低競標價格來吸引院方,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會通過降低人力成本為代價,勢必影響服務質量。在公開招標過程中,如果參與競標的公司較少,缺少競標形勢,也會使簽約后的外包公司缺少競爭意識,降低服務質量。有些企業缺乏對醫院工作的了解,部分員工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達不到醫院后勤服務的標準和要求,這就需要醫院在選擇外包服務項目上格外慎重[5]。
2.2 合同風險
在我國企業經營管理中,長期以來普遍存在重業務發展、輕法律文件的傾向[6]。醫院后勤服務外包需要簽訂合同,嚴謹規范的監管條款和服務協議可以約束合同雙方,起到雙向保護作用,并為日后的勞動爭議提供法律依據。作為醫院來說,必須處理好經濟效益與優質服務的關系,如果協議雙方中如有一方利益得不到保證,協議就可能中嗌踔兩獬,危機就不可避免[7]。
2.3 管理風險
醫院后勤服務實行社會化后,部分自管項目轉為托管。因為模式的改變,院方這部分的后勤服務將依賴于外包單位,醫院對后勤服務的直接控制能力相對削弱[8],如果醫院放任外包公司的“壟斷”而不參與監管控制,極易導致雙方目標差異的產生。
3 防范后勤社會化風險因素制定的措施
3.1 統一思想、全面動員
后勤社會化改革前召開全院動員大會,使職工明確醫療和后勤之間只有相輔相存共同進步才能有利于醫院的發展。讓醫務人員認識到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更好地去尊重后勤職工,強化協作意識。引導后勤職工樹立大局意識,以醫院發展為根本,積極配合醫院改革。使現有的后勤職工在激烈的競爭中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后勤員工中廣泛樹立 “優勝劣汰”的競爭思想[9]。打破傳統的供給制觀念,讓醫務人員認識到市場競爭的激烈性,樹立危機意識,才能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為之努力奮斗。醫院管理者多次實地走訪后勤的各個班組了解職工心聲,提出院方對后勤內部機構重組、人員縮編的方案,綜合考慮職工的訴求,反復修改,最終取得認同。
3.2 統籌規劃合理配置人力資源
改革之初的難點和重點是后勤人員的去向問題[10]。為順利做到科室重組“瘦身”、人員縮編,醫院擬定出相應政策。從服務內容、專業技能方面按需設崗,根據能力素質、日常表現等進行綜合評分競爭上崗,按崗定酬。在分配制度上,應更注重分配機會的均等,兼顧分配結果的相對公平,維持后勤員工群體利益[11]。人員安置分三步走:一是取消后勤職工返聘制度,勞動合同未到期的,根據法律規定給予經濟賠償;二是科室重組后,后勤在編職工采取雙向選擇就業,科室優先錄用一專多能人才。無科室留用的在編職工,醫院根據其實際能力統一分流至收發室、宿舍管理員等崗位。績效獎勵隨崗位、個人工作業績浮動;三是對合同制職工的安置,選擇優秀職工推薦給外包公司原崗留用,余下的職工因勢利導做好思想安撫,按勞動法給予相應經濟賠償,妥善緩解職工與院方之間的矛盾,做好外包前的交接、過渡,確保醫院的和諧、穩定,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3.3 構建實用有效的監管體系
醫院后勤項目外包后,管辦分開,只有與承包方間進行有效的溝通,持續動態地進行監管,以形成一個良性的監管機制,才能使外包項目的結果與院方的期望之間達成共識[12]。在醫院內構建二級監管體系,由后勤管理部門肩負一級監管職能,制定出每周、每月的檢點。每個工作日定時巡視院內環境和重點服務崗位,發現問題[13]。監管內容包括:(1)監管外包崗位的實際人數,防止外包公司為追求經濟利益降低人力成本。(2)根據工作標準、工作流程檢查外包服務的實際運營情況。(3)檢查外包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現場指正,定期復查整改效果。(4)與外包公司共同制定意外事件應對流程,使外包服務人員能夠有效應對各項意外事件的發生。模擬場景考核服務人員對意外事件處理能力。(5)不定期對各部門節能、節水、節電及辦公耗材節約等情況進行檢查,并在適當范圍內公布。(6)檢查外包職工接受專業培訓情況,檢查院內相關醫療專業知識培訓落實情況。以衛生保潔為例,除接受職業培訓外,還要參加院方組織的基本醫療常識培訓、消毒隔離培訓、針刺傷發生后的緊急處置及上報等。要求外包公司及醫院相關培訓科室有培訓計劃、有授課記錄、有培訓簽名。由醫院綜服辦、工會、院辦、醫務處、護理部及院感辦組成二級監管部門,每月對后勤外包服務部門聯合檢查,對服務質量、存在問題反饋給后勤管理部門及外包公司。委托團委每月匯總患者及醫務人員滿意度調查表,納入績效考核。醫院有必要通過制定規章,根據本醫院的具體情況建立一套切合實際的獎懲辦法[14],作為年終對公司及個人的獎懲依據。后勤社會化后,醫院對后勤服務的直接控制能力被弱化,必須加強對后勤社會化的監督與管理,才能保證后勤社會化服務的工作質量[15]。2015年醫院成立后勤“一站式”服務中心,納入后勤管理部門,發揮醫院、公司、患者、臨床之間的橋梁作用,附加監管職能,實行24小時值班制。患者及醫護人員只需撥打一個電話,就能滿足綜合報修、膳食、保潔等服務需求[16],還接待患者及醫院職工對后勤服務部門的投訴電話。后勤管理部門要不定期自查、院管理部門定期抽查:各班人員在崗情況、電話記錄、任務落實情況、問題反饋記錄等。
3.4 結合崗位風險,逐步推進醫院后勤外包服務計劃
外包供應市場發展過程中,競爭力較強的外包項目是保潔、綠化、洗滌、保安、物業、餐飲等服務崗位。我院后勤崗位主要分三類:一是后勤管理崗位,涉及醫院的資產清點、賬務核對、物資申領、成本核算,是后勤的核心管理部門。二是技術崗,包括水、電、氣、暖的供應,基建維修、電器設備的維修等。在技術崗中配電室、鍋爐房、氧氣站等是醫院后勤的關鍵崗位,是醫院重要的醫療保障部門,直接關系到醫院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三是服務崗,如保安、保潔、園林綠化、洗衣房、電梯服務等。服務崗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對從業人員的年齡、資質等級的需求較低,以合同制職工居多。管理崗和技術崗大多是醫院在編職工,流動性小,主人翁意識、責任意識更強,有強烈的歸屬感。醫院本著先易后難逐步過渡的原則,首先在后勤服務崗實行社會化服務,待外包市場成熟、醫院社會化服務運行順暢后再逐步實行技術崗、管理崗的外包服務,由點到面。
3.5 外包服務公司的遴選及合同簽訂
醫院后勤工作具有醫療背景的特殊性,比社會上類似工作要求高得多,必須要有可靠的專業公司,最好是專門針對醫療行業的公司,確保質量和安全。醫院成立以分管院領導、醫院紀委、財務、審計及所涉及的臨床科室等職能部門相關人員參與組成的招標評審委員會[17]。
公開招標,從10家外包公司中認真選擇。對公司的資質、規模、從業年限、服務項目、服務質量、管理隊伍等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和對比,嚴格審核,從中選出三家信譽度較高的公司,服務內容、服務品質相似,確保一家公司因故退出簽約而影響到醫療服務保障的連續性。通過后勤服務公司公開競標,建立醫院后勤市場競爭模式,逐步推進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幫助醫院把一部分后勤業務委托給服務好、質量優、信譽高、價格合理的專業服務公司[18]。簽約合同要醫院法律顧問、醫院審計科嚴格審核,注明合同雙方的責、權、利,付費方式,服務標準、服務流程及規范、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有效方法等。結合崗位要求,界定外包崗位員工的條件,包括年齡范圍、學歷、受教育程度等。要嚴格限定外包職工的工資底線、相應保險,確保長久合作和服務質量。
4 總結
醫院后勤實行社會化是優化人力資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既可降低人力成本、運營成本、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又能集中資源和精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在與外包公司的合作中,他們不僅僅是產品提供者,整個醫院運營中的治療管理、服務改進等工作都需要他們參與[19]。讓后勤的優質服務提升醫院在非核心業務上的管理水平和服務品質,幫助醫院能夠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 助力其實現在醫療行業市場的綜合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醫院后勤社會化要提高專業化管理,采用標準化流程,實行精細化服務。后勤外包精細化管理的精髓就是標準化的質控流程加精細化的表單[20],要建立信息化系統,信得過、靠得住,讓醫院各個部門密切相關。后勤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醫教研服務,一定要圍繞最終目標來統籌布局。后勤社會化是醫院長遠發展的要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成為醫院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21]。
[參考文獻]
[1] 朱萌.聯合委員會國際部評審對醫院后勤管理的推動作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19):147-150.
[2] 古展群,方寧,麥東行.淺談醫院的環境形象建設[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24(4):314-315.
[3] 陳剛.我院持續改進臨床績效考核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185-188.
[4] 包曉信,張群仁,裘興駿.淺析現代醫院后勤社會化發展趨勢[J].中國衛生資源,2014,17(2):114-115.
[5] 趙陽.醫院后勤服務外包的風險管理及應對措施[J].中國醫院,2014,118(9):68-70.
[6] 申奎.醫院后勤服務外包風險及對策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20):3184-3186.
[7] 葛鋒.醫院后勤社會化問題的思考[J].醫院管理論壇,2014,31(9):59-60.
[8] 曹凡.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風險及控制[J].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3,24(2):75-77.
[9] 李延年,趙鐵.后醫改時期醫院后勤社會化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醫院管理,2014,34(4):77-78.
[10] 王青,張櫻越,彭彥輝.積極探索社會化服務模式 提高后勤工作管理水平[J].現代醫院,2015,15(9):134-135.
[11] 蔣國彪,.醫院后勤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體會[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1,24(10):20-21.
[12] 戴小亞,文志林.醫院后勤外包服務動態監控體系的建立和應用成效[J].中國衛生資源,2013,16(6):402-404.
[13] 朱永松,甘寧.醫院物業外包管理的服務、成本與風險控制[J].中國醫院,2015,19(1):64-65.
[14] 唐曉東.新醫改下公立醫院加強績效管理的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0,30(1): 15-18.
[15] 楊葵英,駱少敏.發揮物業管理協調辦公室職能確保醫院物業化管理目標的實現[J].現代醫院管理,2010,8(6):61-63.
[16] 朱萌.創建一站式醫院后勤管理服務模式的探索[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9):152-155.
[17] 曹鈺,王晨光.醫院后勤社會化管理改革的探討[J].交通醫學,2013,27(4):422-424.
[18] 彭運松.關于加強醫院后勤管理的一些思考[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3,18(7):23-24.
[19] 吳菲,汪兆平.文化融合決定后勤社會化成敗[J]. 中國醫院院長,2013,12(21):86-87.
[20] 唐蔚蔚,柴建軍,李巖,等.北京協和醫院后勤外包質量控制體系建設探討[J].中國醫院,2014,18(4):61-63.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4(a)―172―02
現代醫院后勤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需重視醫院后勤管理的發展和創新,循序漸進推動后勤社會化進程的發展。醫院后勤管理水平已經直接影響了現代醫院正常運行和醫院的經濟效益。因此,就如何提高醫院后勤管理水平,談一點體會和想法。
1 后勤人才建設是現代后勤管理的重要前提
現代化的醫院要求有高標準的專業管理,首先要重視醫院管理人才的培養。人的素質決定起點的高度,以往后勤就是醫院的大雜院,其他崗位勝任不了的人員或者一些某種原因的人安排不了其他科室,都塞到后勤部門,造成后勤科室落后、臃腫,轉變成醫院的包袱,這種消極影響由來已久,不是簡單的三五天就能轉變這種陳舊觀念和做法。要轉變觀念首先要轉變后勤管理者自己和醫院管理者的觀念,后勤管理隊伍目前看,存在三個問題:一是缺乏醫學知識;二是缺乏工程技術知識,三是缺乏精通專門管理專業的人。現代化的醫院要求三者都要具備,才是合格的現代化醫院后勤管理人才。因此要從這三點中來探討人才隊伍的建設。
1.1 提高后勤管理干部的專業技術水平
現在多數醫院采取醫療專業人員改行或者在后勤技術工人中提拔的辦法來配備后勤管理人員,這在我國改革前期是個不錯的模式,也能較好地滿足中小醫院的管理需求,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對醫院后勤管理的高標準要求也越來越顯得格外重要,大中型醫院首先在改革的浪潮里遇到了原先沒碰到的阻力和矛盾,尤其在最近公共事件發生后醫院后勤的快速應急機制受到了挑戰。這些都要求一個合格的后勤管理干部在掌握后勤保障的有關技能、知識外,還應掌握基本醫學知識和管理知識,而要達到這個要求,最簡單有效的辦法便是在醫學院校開設醫院后勤管理專業,系統地培養和培訓專門的高級醫院后勤管理人才,從而迅速提高我國醫院后勤管理隊伍的素質與水平。另外,還需要通過繼續脫產教育和培訓等手段,對現有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術水平的繼續教育。不出現管理水平斷層現象,確保醫院后勤管理的穩定持續發展。
1.2 加強現有崗位人員技能培訓
隨著社會高科技自動化的普及應用,后勤設備的現代化水平得到大幅的提高,服務對象及環境的變化,對后勤管理人員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都迫切要求后勤管理人員要轉變態度,與時俱進,加大對高科技知識的學習教育力度,提高科學技術水平。采取多種形式“送出去、請進來”,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作為醫院后勤管理者,應該鼓勵員工參加各類技術培訓、進行等級及職稱考試,給予學習費用報銷和獎勵支持,讓這些人快速成長為各行的“專家”。為醫院的穩定運行發展做好保障。
2 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后勤管理其特點是工種多、技術強、攤子大、范圍廣,要保證醫院后勤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就必須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做好監督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有條可依,有規可做。
2.1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作為現代特別是大型綜合性醫院,如果沒有健全的制度,那么后勤工作就很難井然有序地進行,全院的運作就會出現在崗不做事的推諉現象。我院就修訂了較為完整的后勤各項工作制度、崗位職責及操作規程,明確各自的職責。每月召集班組長開小會,做好自查工作,公布各小組的遵守完成情況,介紹全院后勤運行狀況、全院的總體狀況,使其各個工種明白在醫院的位置,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責任感和榮譽感,實行各班組長負責制,全面提高和改變后勤人員的服務觀念,建立一個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團隊。每年醫院評比中都能獲得優勝獎,獲得了醫院領導和臨床的肯定和好評。
2.2 加強后勤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
制定規章制度以后,關鍵是要抓落實和執行。要組織有關人員學習、掌握后勤保障規章制度。把學習規章作為后勤干部職工在職培訓的重要內容,以培養他們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的自覺性。要把每一項規章制度的執行職責落實到科室和個人,對制度執行的情況進行監督和考核,獎優罰劣,要狠抓主要制度的落實,切實做好堅守崗位,對一線的水電維修和供氧、供氣部門的值班人員嚴禁脫崗,對違反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嚴肅查處。要強化責任制,對臨床一線反映的問題和故障要及時加以解決,確保設備設施的完好和水、電、氧、熱的正常供應。
其次,要對制定的規章制度本身做好監督,在日益快速發展的醫療事業上,發現制度在執行中遇到與實際沖突混亂的,要盡可能做好修改。制度的制定也要有前瞻性、廣泛性、針對性和淘汰性。可以出門參觀同級別或者更高級別的醫院,擴寬思路和眼界,學習和借鑒他們的好的制度和管理經驗,取長補短,也是做好管理制度工作最快捷有效的途徑。
3 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提高服務質量
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醫院作為特殊服務行業,其服務對象是患者。因此,基于對生命的珍惜和尊重,醫院所有職工和所有部門,都應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一切從患者的實際出發,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為患者排憂解難。醫院后勤管理人員要牢固樹立醫院后勤管理的整體觀念、服務觀念、法紀觀念、效益觀念及社會化觀念,并根據醫院后勤工作的特點,積極主動服務于臨床,及時為臨床醫療排憂解難,也讓使用科室更方便、放心。
轉變了觀念,直接體現在服務質量的提高,原來的推諉、懶散等陋習都在轉變觀念后一去不在,對患者、對臨床的服務質量也出現了根本的轉變,事事有人負責、事事有結果以及跟蹤后續。最大的收獲是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醫院得到了更高的社會評價。
4 循序漸進推動后勤社會化進程
改革開放的深入加速了后勤模式的改革,醫療服務市場門檻的降低,積極引進后勤服務社會化進程,適時引入專業公司,如被服洗滌、保潔運送、電梯維保、各類垃圾處理等逐步由相關的專業公司負責,專業化程度及服務質量明顯提高,人員費用大幅度降低。通過一系列的計劃及降耗措施,切實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國有醫院的競爭力。
[關鍵詞] 醫院;后勤管理;人才建設
[中圖分類號] R197.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6(c)-131-02
醫院后勤工作的服務對象是醫療臨床一線工作人員和就醫的患者,是整個醫院正常工作的保障體系。醫院后勤涉及物資供應、全院的供電、供水、供汽、供暖、設備維修、房屋修建、營養食堂、職工食堂、車輛運輸、衣物洗滌、電梯、電話及污水污物處理、環境衛生、綠化美化、集中浴室等工作, 工種多、技術強、范圍廣,大至基建維修工程,小至一針一線,包羅萬象。隨著醫院先進技術和管理不斷引進,患者多樣化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后勤工作涉及的層面越來越廣,近年來醫院后勤管理逐步走向社會化,在新形勢下作好醫院的后勤工作,需要不斷深化以下幾方面:
1 完善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職責
后勤管理是對保證醫療一線的后勤支持系統的綜合管理,其對象包括物資、后勤設備、基本建設和后勤服務自身,要根據各班組的工作特點,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制度和崗位職責,才能科學管理。因此修訂完善的后勤各項工作與考核制度,獎勤罰懶,才能不斷提高管理水平[1]。做到在落實醫院后勤工作過程中有據可依,有理可循,明確各自的崗位職責,樹立一切從醫療工作需要出發,主動服務于臨床一線,服務于病患者的意識和觀念,增加自身的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
2 加強后勤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醫院應十分重視選派有敬業精神和后勤管理經驗的人才充實到后勤領導崗位。其次,醫院應把后勤人員的職稱、考級問題等納入正常考核工作范圍,只有充分關心他們的切身利益才能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第三,要重視增強后勤群體的凝聚力:一方面要形成一種尊重后勤人員勞動的輿論傾向;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后勤職工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目前,各個醫院后勤職工的工資標準普遍偏低。同時要妥善處理好后勤人員與醫務人員的人際關系,和諧關系是影響后勤系統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提高職工素質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采取“寓教于文,寓教于樂”等多種形式,如定期組織后勤職工外出參觀學習,進行有關法律、經濟、生活等方面的講座[2];二是加強崗位培訓,加大對后勤職工培養教育力度,提高科學技術水平,鼓勵員工參加各類技術培訓、進行等級及職稱考試,采取多種形式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提高后勤管理人員的工作技能;三是醫院后勤每個職工必須增強“一體化”服務意識,以整體利益為重,顧全大局,服從全局,否則會“一步走錯,全盤皆輸”。而后勤職工要增強“一體化”服務意識就必須不斷樹立信心實現自我加壓,在工作中做到八個字:主動、熱情、耐心、周到,這是服務藝術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總務后勤優質服務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3 實施科務會制度,加強與各班組、醫療科室間的溝通與聯系
每周召集班組長與各專業公司召開科務會,傳達上級和醫院工作的指示和決議,討論科室工作計劃,小結近期工作,布置今后任務,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由各班組長與相關專業負責人以點帶面,向下傳達會議要求,做到事有人管,活有人干。
堅持與臨床、醫技科室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及時、有效地收集各科室的需求,將處理問題的意見及時反饋給相關科室。后勤工作人員要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應當高度認識后勤工作在整個醫院工作中“育人”的重要作用,在后勤職工特別是“窗口”職工中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3]。經常深入病房、門診和科室,了解臨床一線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各班組主動查房巡視,在第一時間解決臨床發生的問題,做到想臨床之所想,干臨床之所需。縮短與被服務者之間的心理距離,使醫患人員對后勤人員產生信任感和親切感。
4 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
4.1 引入物業管理公司
后勤社會化是解決醫院后勤運行高成本、低效率、低質量的必由之路。醫院后勤改革的好處是推動了后勤成本核算,促使能源節約,延長設施設備的使用壽命,而且后勤服務外包使本院職工崗位危機感陡增,促使后勤服務更加主動、優質和高效。由于醫院后勤管理涉及范圍廣,在一些適宜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的班組中,適時引進優勢明顯、服務優、信譽高的專業公司,將物業及配套設施管理、電梯維保、安保保潔、氧氣負壓站管理、各類垃圾處理等后勤服務項目均交給專業公司管理經營,后勤管理人員監督并協同其工作。
4.2 加強成本控制,做足精細化管理
4.2.1 洗衣房設備及附屬設施可以交給專業洗滌中心服務,被服的破損及報廢可由社會洗滌中心承擔,醫院只支付被服使用費,這樣可以節省設備的使用、維修費用,減少開支。服務公司提供后勤保障,醫院負責對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監督與質量控制。
4.2.2 環境綠化可以交社會綠化部門進行服務,從環境綠化工程,到日常管理,花卉培植和更新,醫院每年只需與綠化公司簽訂相關合同,院方只負責對環境綠化管理的監督,這樣節省了人工、肥料等費用的支出,有效減輕了后勤工作的壓力。
4.2.3 職工公寓可根據醫院現有條件,改善公寓設施,實行規范化的公寓式管理和服務,也可對進修科研人員開放,為醫院吸納人才提供條件。
4.2.4 房、水、電、暖氣維修成立物業維修組,與醫院簽訂常年維修管理合同。其職能是負責全院房屋、道路、設備的修理和保養,保證水道、電道、汽道、路道的暢通,做到發現問題就地解決,急活隨叫隨到,零活不過夜,保障醫院的正常運作。
4.2.5 交通保障采取定額承包的方式,減少醫院在車輛更新、維修保養、高速公路費、油料、保險、肇事貼付、車勤人員工資等方面的支出,有效制約了后勤物資使用中的鋪張浪費。
4.2.6 膳食服務采取市場經營的方式,增加主副食花色品種,改變售飯方式,提高售飯效率,整頓餐廳環境。
4.2.7 安防工作交給專業安保公司管理,安保中心派人負責醫院的警衛、消防、院內秩序等管理工作,與醫院簽訂防火、防盜、保安的常年合同。
4.2.8 后勤物資管理后勤物資進行信息化的管理,通過引入HIS系統、建立物資用品數據庫、對物品采購、出入庫、領用等各個環節進行科學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等方法,使庫管人員能隨時了解庫存的詳細情況,合理運用資金,調配采購數量、采購計劃,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產生人為差錯的概率,滿足庫房動態化管理的需要。
4.3 增強節支能力,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努力創建節約型醫院
加強水電設施的管理與維護,大力提倡使用節能產品,有效控制和節約利用能源,提高供水供電保障能力和節水節電效益。科學合理調配水電資源,有計劃地維修和改造陳舊老化的供電線路和供水管網。自覺節約用水用電,嚴格控制浪費,杜絕“常流水”、“長明燈”現象。要充分運用智能化管理手段,加強路燈、辦公區域、醫療區域等場所的照明管理,消除“常流水”、“長明燈”現象。嚴格執行夏、冬季空調使用規定,減少用電損耗,保證醫療、教學的水電使用[4]。做好各類水電數據的收集、整理和比較分析等基礎性工作,做好水電責任管理、計劃管理、安全管理,積極開展節約能源和水資源工作,建立節能組織,完善節約用水、用電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好創建節約型醫院的工作,積極開展節水、節電的宣傳教育工作,強化節能意識,樹立厲行節約的觀念,努力形成節約資源、勤儉辦事、反對浪費的良好風尚,并使之成為全院員工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切實降低醫院運行成本。
5 實施信息化的管理
醫院數字化是目前國家衛生信息化發展的重點之一,也是國內醫院現代化建設的新興熱點,沒有現代信息技術支撐的現代醫院后勤管理將面臨許多難以逾越的困難[5]。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資源,高度重視醫院后勤,保障信息化建設工作,依托電子信息平臺和網絡資源優勢,充分利用信息通道和反饋渠道,建立高效快捷的“信息走廊”,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為運行環境的全面優化提供有力的保障[6]。以醫院數字化發展規劃為依據,以計算機硬件為基礎,以醫院局域網絡為平臺,利用OA自動化辦公系統,通過對現有的工作流程進行優化升級,用信息化的手段對醫院后勤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將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
總之,醫院后勤管理是醫院管理鏈中的重要環節,醫院的后勤工作是全院工作正常運行的基礎和保障。科學合理地管理好后勤工作,能保障醫院的醫療、科研和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轉和健康發展,對提高醫院的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積極探索提高醫院后勤管理水平、創新后勤工作機制、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質量,為醫院實現科學、和諧發展提供堅強的基礎保障,是醫院后勤工作的關鍵所在,是為醫院可持續發展、面向現代化、國際化,建設和諧平安醫院提供保障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劉思洋,韓克芬.淺談醫院后勤管理[J].中國科技信息,2008,11:197-199.
[2]金海,吳龍仁,金哲虎.淺談醫院后勤管理[J].吉林醫學,2007,28(13):1533-1536.
[3]蓋曉芳.淺談醫院后勤管理[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6,4(3):58-59.
[4]徐曉寧,劉業奇,耿志偉.醫院后勤管理須上新臺階[N].健康報,2009-11-27.
一、XX醫院后勤管理現狀
XX醫院始建于XX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類醫院,XX年被評為X級X等醫院。現有職工XXX人,副高以上XX人,中級專業人員XX名,設有臨床、醫技、行政職能、后勤等XX個科室,編制床位1XXX張,實際開放床位1XXX張,2008年全年實現業務收入XXXX萬元,門診量XX萬余人次,住院病人XXXX人次,合療報銷XXXX人,報銷合療基金XXX萬元,是全X醫療衛生的核心。近年來,醫院后勤部門在醫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有關科室大力支持下,克服了人員少、事情雜等困難,著力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努力降低運行成本,為醫院醫療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后勤管理是對保證醫療一線的后勤支持系統的綜合管理,工種多、技術強、攤子大、范圍廣,完善的工作制度是醫院后勤保障處于良好運行狀態的基本保證。我院修訂了較為完整的后勤各項工作制度、崗位職責及操作規程,明確各自的職責,同時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整個后勤管理過程中,結合后勤工作的特點,每周召集班組長開小會,針對當前的形勢,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感,增加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強調服務是企業的生命線;由各班組長以點帶面,全面提高和改變后勤人員的服務觀念,與時俱進,建立一個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團隊。
(二)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后勤服務質量。牢固樹立醫院后勤管理的整體觀念、服務觀念、法紀觀念、效益觀念及化觀念,并根據醫院后勤工作的特點,注重將實現醫院的目標和任務為己任,積極主動服務于臨床,及時為臨床醫療排憂解難,確保設備設施的良好運行。我們將后勤維修服務分為日常維修與預防性保養檢修:一方面,設立了后勤維修服務電話,24小時全天候值班,及時解決來自臨床及各科室的需求,做到迅速及時,件件有落實,一時無法解決的也有回音,極大的方便了各臨床科室,深受各科室的好評。另一方面,對設備設施建立計劃維修保養檔案,利于管理,職責落實到人,定期上門進行預防性保養檢修,提高設備、設施的使用年限,降低維修成本,也讓使用科室更方便、放心。
(三)強化規范運作,注重成本核算。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不斷完善,衛生事業體制改革的深入,醫療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醫院后勤也將通過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變過去的消費后勤為消費控制、消費管理,使醫院的消費投入達到價值提升和財產升值保值作用。我院后勤部門結合醫院目前的現狀及后勤工作的特點,在各項工作的實施過程中向計劃、規范、注重成本核算,控制費用支出,做好費用管理的目標發展。維修工作的計劃保養,物資倉庫計劃采購都在逐步進行中;在后勤物品供應上完善審批制度、規范維修材料領用,同時嚴把“采購、配發、報廢”三關,教育職工愛院敬業,認真管家理財,堅持勤儉節約,以有限的后勤資源保障盡可能多的醫療需求;嚴格控制庫存物品,后勤常用物品盡可能按計劃隨購隨用,避免物品積壓及浪費,必需儲備的物品儲備量控制在1周至1個月的醫院日常消耗量(如印刷品),降低庫存物品資金,逐漸向零庫存發展。經多方面的控制費用,近幾年后勤維修及各類消耗物資費用增長率大大低于醫院的營業收入增長率。
(四)降低運行成本,推動后勤化進程。在“小而全,大而雜”模式下合理調整班組工作及人員設置,解決了原工種設置過細,個別工作有時無人替代的問題;又兼顧了各班組間的銜接,方便臨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醫院為適應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速后勤模式的改革,積極引進后勤服務化進程,我院根據情況后勤人員只減不增,班組人員退休或視情辭退臨時工,適時引入專業公司,如被服洗滌、保潔運送、氧氣負壓站管理、電梯維保、各類垃圾處理等逐步由相關的專業公司負責,專業化程度及服務質量提高,人員費用大幅度降低。通過一系列的計劃及降耗措施,切實降低了運行成本。
二、XX醫院后勤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近年來,我院后勤管理部門為醫院經濟效益的提高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客觀的說,我院后勤管理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醫院規模擴大造成后勤人員短缺,維修不能及時到位,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人員技術有待提高,培訓工作滯后等,這些都影響和制約了后勤管理質量乃至醫院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在醫療市場激烈競爭的條件下,醫院后勤工作應適應新的形勢,更好的服務于臨床,提高后勤服務質量和效果,向管理要效益,并且盡力減少開支,積極組織創收,更好地提高醫院后勤管理效能。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著力加強培訓,提高后勤工作技能。隨著各類后勤設備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服務對象及環境的變化,人們對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都迫切要求強化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加大對后勤職工培養教育力度,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在繁忙的工作中,要鼓勵員工參加各類技術培訓、進行等級及職稱考試,采取多種形式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以人為本提高后勤員工的工作技能,一專多能,更好的完成后勤服務工作。
(二)著力鼓勵創新,科學實施管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醫院后勤類似一個小社會,機構設置林立,服務項目俱全,后勤隊伍龐大。在過去的工作中,只講保障,不講效果;只講供給,不講成本;只講待遇,不講質量,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為徹底改變這種局面、適應新的形勢,醫院后勤管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學習,改變觀念,增強創新意識。針對醫院后勤的特點和現狀重新熟悉,認真分析,實行分類管理和科學管理。要合理選擇項目,把能夠由社會承接的服務內容,先易后難,選擇性的交給社會,并逐步推進,最終實現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
(三)著力推進改革,積極鼓勵競爭。對醫院后勤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龐大隊伍和人員過剩,人浮于事,效益低下的狀況,必須用深化改革的辦法加以解決。首先是精減機構,并轉職能;二是深化人事改革,實行定編、定員、定責或以崗定薪,采取雙向選擇,競爭上崗,末位淘汰,實行競爭聘用下的待崗、轉崗或內退制度。激勵競爭,充分調動后勤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三是逐步裁減臨時工。將大量臨時工承擔的服務工作交給社會,臨時工隨轉,由社區服務單位采取新的用人機制,擇優聘用。
(四)著力控制成本,減低支出消耗。長期以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醫院客觀存在著消耗成本問題被忽略,注重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醫院真正意義上的經濟效益體現于醫院收入減去各項成本支出后的可利用資金。因此,作為醫院后勤管理人員應強化成本和效益意識,切實加大管理力度,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尋找后勤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只有增強成本意識、主人翁意識,才能從規章制度建設和轉換機制方面采取措施,強化管理。
一、注重醫院后勤人才隊伍的儲備與培養建設
人才的競爭在新時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凸顯,把人才歸為兩大類:職業技術性人才和管理方面人才。醫院后勤部門正需要全方位的管理型人才,也就是無論對專業技術還是醫院后勤管理都比較精通的多方位能手。所以醫院后勤部門在培養各方面人才的同時,不但要培養專業技能知識,更要對醫院后勤的管理知識與技巧進行專門的培養。
由于在醫院的傳統觀念中,醫院后勤部門只是起到一個次要的輔助作用,所以重視程度也不夠,導致目前醫院的后勤部門缺少專業的后勤管理骨干;對醫學知識不夠了解;專業素質并不能良好的適應醫院科技研發快速發展的現狀。使醫院的一線與后勤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溝通與協作溝壑。所以,醫院應該對后勤部門的人才培養與儲備方面足夠的重視起來,加強建設。
二、對于醫院后勤管理各項工作流程與制度的完善
醫院的后勤管理對于醫院的整體運作起到協調與統籌的安排,從醫療物品、設備儀器到基本日常維護、后勤服務等各個方面無不起到重要的作用。工作涉及范圍廣、種類多、對技術性要求高的特點使其更加需要一個合理健全的制度與政策,并加強對制度政策的監督。
醫院擁有一個合理健全的規章制度體系對于醫院后勤工作順利高效進行的一個良好的保障,同時通過規章制度中準則的制定也凸顯出了一個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由于后勤管理的工作比較繁瑣導致難以合理有序的進行,對于后勤工作的規章制度的科學合理規劃制定對醫院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有制度就要有監督,監督是保證制度有效進行的一個良好措施。目前雖然各大醫院都有自己的一套制度方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執行慢慢變得松散起來,在醫院的后勤管理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這種狀況。所以,對于規章制度,加強監督的落實與執行是關鍵,來保障后勤管理及工作的高效有序運行。
三、加強服務意識與質量的培養與建設
醫院屬于為人們排除病患的綜合服務機構,所以從上至下,以患為本的服務理念是一直被提倡與貫徹的。醫院的后勤部門作為醫院整體運營的統籌與協調部門,要對一線的臨床服務提供良好的環境與保障基礎。醫院的后勤管理成員要有一個整體的服務觀念,主動的為臨床服務提供良好的服務環境,有計劃、有目標的維護醫療設備,對醫療的硬件設施與軟環境進行定期的保養與維護,延長使用期限,將維修成本盡可能的縮小。同時要保質保量,使各個醫療部門能夠便捷、安全的使用醫療機械設施。
要加強與醫院各個部門科室之間的溝通,了解其需求與所面臨的難題,幫助其排憂解難,幫助醫院的各個醫療部門科室更好的為病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在堅守自己崗位的同時也要到位服務,對于工作疏忽以及觸犯規章制度一定要嚴肅處理。培養后勤管理部門的責任意識,對于醫院運行的基礎設施,如水、電、氧氣、供暖等要提供良好的供應補給。
四、對于醫院運行的成本核算要加強完善
新時期的醫院后勤已經不單單是勤雜工作,由于醫院運行的旁系分支部門及體系越來越多,醫院企業化、集團化、市場化使醫院后勤也逐漸成為了一個產業體系。醫院后勤統籌支配著具有經濟性質的工作,除了傳統的日常清潔與設備維護的生活后勤保障以外,對于醫院的收支運營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單純的消費部門轉變為對消費成本核算與控制管理的經濟體系。無論是對醫療物資的資金管理、物業管理還是設備成本與維護管理,后勤部門都需要有一個完善的成本統籌核算機制。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將醫院的物資采購維護與運營成本降到最低來達到盈利最大化,如果對醫院運營的成本有一個準確的核算并針對核算數據制定出一個良好的控制計劃與政策,那么過一段時間,后勤支出及維修費用的增長率會大大的低于醫院盈利收入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