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村公路勘察設計

農村公路勘察設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村公路勘察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農村公路勘察設計范文第1篇

一、各項交通工作進展情況

(一)系統謀劃,重點突出,狠抓落實,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躍上新臺階

20*年上半年,市交通局認真貫徹執行市委政府提出的構建大交通戰略部署,把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系統謀劃交通事業發展,突出抓好重點工程建設,狠抓農村公路建設督查和督辦,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1-6月累計完成地方交通固定資產129237.*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1.7%,比上年同期增長238%,占全省十六個州市地方承建項目總投資432800萬元的29.86%。其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3796萬元,占完成投資數64.83%;路網改造項目完成投資1552萬元,占完成投資數1.2%;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完成投資41762萬元,占完成投資數32.31%;農村客運16個站點建設完成投資452萬元。占完成投資數0.35%;水運項目是思茅港碼頭改建和3個渡口改造,累計完成投資1675萬元,占完成投資數1.3%。已完工56個項目516.3公里,其中:以工代賑項目5個51公里,地方自籌建設項目44個324.3公里,通達工程6個98公里,通暢工程1個43公里。

1.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⑴磨黑--思茅高速公路項目。公路全長64.265公里,開工里程45公里,總體開工面達65%,沿線折遷面達90%,完成當年投資51901萬元,累計完成投資105917萬元。已完成路基開挖土石方385萬立方米,路基填方85.11萬立方米,橋梁樁基澆筑1256棵、墩柱212棵、蓋梁28道,擋土墻等支砌工程7.4萬立方米,隧道累計進尺3*4米,二次襯砌1502米。

⑵G214線瀾滄至惠明公路項目。公路全長53.68公里,是我市打造“綠三角”旅游環線公路的重要路段。已完成當年投資16925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5100萬元,完成路基土石方5325821立方米,占合同工程量的100.8%(另外完成改河土石方335056立方米/197*9立方米,占合同工程的170%);設計填方24*880立方米,現已完成1667771立方米,占合同工程量的69.3%;軟基換填設計為72403.67立方米,完成1*247立方米,占合同工程的148%。

⑶思瀾二級公路二期工程項目。思瀾二級公路二期工程路線全長80.92公里。完成當年投資14970萬元,累計完成77337萬元。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完成級配碎石底基層78公里,完成水泥穩定碎石基層78公里,完成透層78km,稀漿封層78公里,瀝青下面層72公里

(4)瀾西(勐梭)公路。路線全長55.6Km,項目建議書、工可已獲省發改委審批。目前該項目前期各項工作已基本完成。土地預審已批復,正在辦理用地手續;土地勘測定界完成并通過評審;地質災害評估已評審經省國土廳備案登記;礦產壓覆評估已評審;水土保持方案已評審;環境影響報告表已評審;林地可研究報告完成并通過查驗;初步設計已通過評審,施工圖設計已完成,目前正在進行招標準備工作,預計7月底完成招標工作。

(5)碧云大橋項目。已完成《項目建議書》編制,并經省發改委批復;編制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通過評審;水土保持方案通過評審;環境影響報告表已完成并批復;《通航凈空尺度和技術要求論證研究報告》已完成。現正在進行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工作。

2.農村公路建設形成大干快上大好格局

農村公路建設是全市“十一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和亮點,20*年上半年,農村公路在建項目272項,當年完成投資43889.056萬元。

⑴省級計劃項目。全市省級計劃在建項目11項,435.3公里,當年完成投資4692.6萬元,累計完成投資5113.6萬元。

⑵農村公路通達項目。農村公路通達項目在建工程31項,457.8公里,當年完成投資13610.52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3225.94萬元。

⑶農村公路通暢工程項目。通鄉油路工程在建項目7項,252公里,當年完成投資6916.226萬元,累計完成投資9631.226萬元。

⑷地方組織建設的農村公路項目196項,1864.58公里,當年完成投資16277.81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1599.82萬元。

⑸以工代賑項目7項,109.1公里,當年完成投資264.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927萬元。

⑹農村客運站點建設項目。20*年上半年在建項目16項。20*年下達計劃15項,當年完成投資452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827萬元。

⑺土卡河、白云、南北渡口3項改造項目,當年完成投資75萬元,累計完成投資75萬元。

⑻思茅港碼頭改建項目1項,20*年上半年完成投資160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1600萬元。

3.認真組織固定資產建設項目申報工作

完成了路網改造地方重點項目、路網改造一般項目、縣鄉公路建設項目、通達工程建設項目、通暢工程建設項目、人口較少民族項目、國省道干線項目和水運、站點等項目的上報工作

(1)省網改造項目:20*年路網改造預下達6個項目(134公里、1座橋),省預算內補助資金3860萬元。

(2)油路項目:20*年上報8個項目,281公里。已下達5個項目,155公里,補助資金620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車購稅40萬元、國債6160萬元)。

(3)新增西部通鄉油路項目:20*年上報13個項目,497公里。預下達12個項目,457公里,中央投資車購稅補助資金18280萬元。其中,單獨上報的上允(曼蚌)—大山公路40公里未下達計劃。

(4)人口較少民族項目:20*年上報1個項目,林街—漫灣鎮公路,46公里,計劃未下達。

(5)國省道干線項目:1、省道218線*段(0538線)已下達給省公路局資金5000萬元,已于20*年7月20日開工建設;2、省干線西盟(勐卡鎮)至那妥壩公路已下達20公里1000萬元資金。

(6)國邊防公路項目:孟連至南段公路78公里,1627萬元資金已下達,由省公路局實施,已開工。

(7)口岸公路:那瀾至思茅港公路10公里,已下達補助資金374萬元。

(8)通達工程:20*年上報123個項目,1274公里,新通建制村132個,補助資金12740萬元,已全部預下達。20*年上半年追加20*年通達計劃376公里,現已全部下達。

(9)農村客運站點項目:20*年上報20個,已預下達15個,補助資金300萬元。

國家對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尚未完全正式下達。

4.水運規劃建設扎實有效

針對我市水資源十分豐富,瀾滄江、紅河、怒江三大水系縱貫全市,瀾滄江上已建成150萬千瓦的漫灣電站和135萬千瓦的大朝山電站、裝機585萬千瓦的糯扎渡電站正在建設,總裝機220萬千瓦的12個中型水電站預計2010年前建成投產,電站庫區形成后,我市境內庫區水路總里程610公里,通過庫區水運,可通大理、版納、紅河、臨滄四個州市,在全省范圍內具有其它州市無法比擬的水運優勢,是我市構建大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水運發展將成為全市運輸業發展的一大亮點,我局超前謀劃全市水運發展規劃建設。前已完成崖羊山電站、龍馬電站、居甫渡電站、戈蘭灘電站、土卡河電站、土卡河碼頭、泗南江電站、威遠江電站7庫1河水運建設項目《建議書》評審工作,現進行修改上報審批階段。同時,完成思茅港碼頭改造1600萬元,完成土卡河、白云、南北3渡口改造總投資75萬元。

(二)統籌兼顧,強化管理,協調推進,努力提高公路管養效率和水平

20*年上半年,市交通局認真貫徹全省交通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的觀念,大膽創新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積極推進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鞏固公路“三亂”治理成果,遏制超限超載,強化路產路權管理,公路管養效率和水平不斷提高。

1.公路養護工作取得實效

堅持管養并重。省管公路進一步推行市場化養護改革,境內24條省管公路2313公里,著力抓好大修油路、水毀搶修、水毀修復、綠化工作。地方公路進一步探索管養機制,重點抓好日常養護、水毀搶修、水毀修復保通工作,納入全市管理養護公路里程16318公里,其中省道21公里,縣道4305公里,鄉道9752公里,村道2241公里,好路率中,一般縣道達55%、重點縣道達60%、鄉道達40%、村道達30%。

2.繼續鞏固公路“三亂”治理成果

我局對全市公路上設立各類站點進行檢查、抽查。檢查交通部門設收費站5個、超限運輸檢測站4個,所有站點均為省政府批準設置,站點設立規范,公示內容齊全,執法規范,無搭車檢查和收費現象,治理公路“三亂”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3.超限超載治理工作邁入長效機制

按照市政府治超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結合實際開展工作,切實加強對治超工作的組織協調。深入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大力規范運輸秩序。經省政府批準設置4個治超檢測站,213線*同心檢測站、323線景谷檢測站、江城大過嶺檢測站和思茅老街子檢測站治超工作平穩開展,治超工作步入長效機制階段。

4.加強路政管理,維護路產路權

全市各級路政管理部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標語等各種宣傳手段和各種會議、培訓等多種形式,開展公路交通的有關法律、法規宣傳,進一步清理整頓“以路為市”、非法占用路產、路權的不法行為等工作。共發生路政案件250起,其中省管公路178起,查處178起,查處率100%;地方公路72起,查處68起,查處率94.4%。辦理路政行政許可審批321件;檢測超限運輸車輛324112輛,其中處理超限運輸車輛84433輛,收取超限賠補費309萬元。

(三)加強管理,嚴格監督,規范市場,交通行業管理穩中有進

在交通行業管理上,堅持依法行政,嚴格監管,持續促進全市道路、水路運輸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促進交通行業發展穩中有進。

1.加強道路客貨運輸管理,促進道路運輸業持續發展。

進一步加強道路運輸結構調整,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圓滿完成20*年春運旅客運輸工作。春運期間共出動客運車輛65811車次,包車1421車次,共運送旅客1195824萬人,客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18%。上半年,完成客運總量638萬人(含旅游客運量80.8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3%,完成貨運量632萬噸,同比增長12.5%。

充分開辟農村客運市場,進一步滿足農民出行和農村集散物資運輸更新營運客車48輛,實現村村通車率42%。嚴格審核和認定客運線路和班次,共審核認定了市際69條,98個單開班、80個對開班、284輛客車,縣際57條、217個單開班、81個對開班、317輛客車。圓滿完成換發新版市際客運“標志牌”和《許可證明》305個,共發放綠色通道冷卻證1414張。

群策群力積極推進市場秩序規范管理。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使思茅城區掛靠經營的101輛公共車簽訂了相關管理協議,納入了正規的經營管理軌道;在多個相關部門的共同配合下,引導企業采取多種經營方式推進依維柯“得意系列”客運車輛全部(共14輛)平穩退出市場。

2.深入開展水路運輸管理工作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突出重點,堅持長效管理與專項整治相結合,抓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通過加強對重點水域、重點船舶、重點時段進行有效監控,嚴防死守,維護好水上交通航行秩序。在“春運”、“五一”、“六月安全月”、“汛期”結合渡口渡船專項整治、水運行業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專項治理整頓活動開展安全大檢查,查隱患糾違章,落實整改。全市海事部門上半年開展安全大檢查中,共出動檢查人員230人次,車輛85輛次,船(艇)33艘次,檢查船舶512艘次,共發現隱患43項,除3項正在落實整改,其余已按規范及安全要求整改完畢。

3.積極推進公路規劃勘察設計工作

加強設計質量管理,注重創新,認真抓好公路規劃設計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一是抓好重點項目的勘察設計工作:抓好瀾惠公路的后期技術服務,確保工程質量;抓好瀾西三級公路、思瀾公路三期工程的開工前技術準備工作;完成省道218線(0538線)*段瀝青路面改造工程四個合同段施工圖設計;抓緊瀾滄至勐阿公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用新的思維和理念抓好景寧公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勘察設計工作。二是完成了農村公路及其他項目勘察設計相關工作:完成兩山經濟帶976公里公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包裝”;完成全市農村公路油路796公里設計18個項目;完成農村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8個項目;完成思茅農場二隊至萬掌山茶廠及木乃河至龍塘兩條旅游公路7.2公里勘察設計;完成思茅機場環線公路全長3公里路面大中修勘察設計;完成孟連縣城東風橋等獨立橋梁3座共141.64米勘察設計。

4.加強公路工程質量監督檢查

上半年我市公路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工作,認真履行質量監督職能,狠抓參建單位的質量管理行為、施工現場質量控制、關鍵工程工藝和工序的檢查,完成了各項監督任務。對20個竣工項目進行驗收,涉及9條瀝青路,3條彈石路,7條路基改造和1座橋建設。完成18個項目法人資格審查。

5.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認真抓好行業生產安全管理。重點是抓好元旦、春節、五一及雨季的行業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早布置、早安排、早檢查、早落實,明確各級各部門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定期不定期開展安全生產綜合大檢查。1—6月份全市行業共發生事故13起,死亡4人,受傷1人,經濟損失59.6萬元,同比事故起數下降23.1%、死亡下降33.33%、受傷持平,經濟損失下降71.2%。未發生3人以上死亡重特大事故,通過安全隱患排查,使水路、公路建設、公路養護安全生產工作保持了良好態勢。

6.繼續加強交通戰備工作

深入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堅持以軍事斗爭和應對重大突發事件交通保障需求為牽引,強化服務、應急、應戰一體化建設,緊緊抓住國家加強國防公路建設的機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做好協調工作。一是抓好國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爭取到孟連—南段78公里四級油路鋪裝項目,已開工建設。二是搞好江城—農富口岸的油路鋪裝,對二官寨-七號界碑、農富口岸-三號界碑公路改造驗收。三是積極申報雪林邊防油路改造項目。四是調整完善了交通戰備應急預案,和交通戰備運輸保障隊伍。

(四)轉變職能,改進作風,依法行政,為交通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教育活動,扎實推進“四項制度”建設,轉變職能、改進作風、依法行政,樹立形象,為交通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一是抓學習搞活動定方案,結合“解放思想大討論”教育活動開展,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把“解放思想大討論”教育活動開展出水平、出成效,努力提高交通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理論思維能力和解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做到學習與提高相結合,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二是結合“四項制度”建設抓好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結合各自實際,在上級的基本制度指導下,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四項制度”,并通過嚴格執行,進一步規范了機關和下屬單位的工作作風和窗口行業形象。繼續抓好開展交通行業創建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窗口、文明運輸線活動,開展學先進、趕先進活動,推進交通系統文明行業建設。三是結合奧運會安保工作認真抓了交通系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和群眾上訪及群體性上訪的相關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及采取的措施

困繞我市公路建設強勢推進,主要存在建設資金需求、技術管理需求、施工能力需求三大矛盾。建設資金需求矛盾內因來自于公路建設規??涨霸龃?,外因來自于物價上漲過快,通貨膨脹,國家銀根緊縮,政策區域性傾斜較大等;技術管理需求矛盾來自于當前公路建設等級普遍提高、設計理念較新等因素;施工能力需求矛盾來自于當前工程量猛增,施工隊伍能力參差不齊等因素。針對全市公路建設存在的主要矛盾,我們將建立健全保障支撐體系。

㈠建立目標責任機制。今年,全市農村公路建設任務更加繁重,已下達與省政府簽訂的通暢工程計劃612公里、已預下達和變更油路項目253公里,合計865公里。通達工程1640公里。在市縣兩級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基礎上,市局同局屬各科室、事業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責任任務。同時推行項目前期工作、招投標工作、質量監督工作,實行分級負責,全市重點基礎建設項目和橫跨州市的公路項目由市交通局負責;各縣(區)內的農村公路項目由各縣(區)交通局負責。

㈡建立上下聯動機制。為確保農村公路建設高質量、高速度推進,兩級交通局加強上下聯動,整合資源,履行職能。市局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監督檢查和指導,對建設任務重的縣,市局處級領導實行掛鉤包干,開發公司派總工、總監協助,負責掛鉤縣農村公路建設監督檢查和指導協調工作,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重點工程領導小組和局科室職能合二為一,做好對農村公路建設指導和服務工作。要求各縣交通局要做好農村公路建設的反饋工作,該上報的要及時上報,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㈢建立完善投融資機制。完善投融資機制,市交通局負責項目的統籌規劃和主渠道資金爭取,在爭取國家補助的同時,積極開展銀行對公路建設的貸款支持,今后根據需要和可能,進一步爭取銀行對交通建設的支持額度。同時要求各縣(區)交通局要千方百計地開展融資工作,擔負起縣級政府配套資金落實工作,確保配套資金及時到位。

農村公路勘察設計范文第2篇

關鍵詞農村配電網;勘察設計;分析

中圖分類號TM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671-(2012)041-0160-01

10.4 kV低壓配電線路的勘察設計

低壓電網簡稱低網,其勘測、設計是決定低網結構的重要環節。農村低壓電網的設計深度要求雖然不高,但工程量很大,繁瑣復雜,關系著幾億農戶、十億農民的利益,關系著農村經濟發展,關系著供電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當前,農電技術力量相對比較薄弱,縣級供電公司應事先組織培訓,明確低網改建勘測繪制方法和要求。

通過勘察、測量和設計,提出每個自然屯、村、寨的實際地理和自然結構平面圖及其低壓網絡結構圖;如果工程需要,對山區村寨還應提出線路結構剖面圖。在自然屯、村、莊、寨的實際地理、自然狀況結構的平面圖上,采用統一圖例,標明其自然狀況,房屋、道路、自然構筑物、樹木、溝渠、洼地、沼澤、河塘、橋梁,國家及省級工程以及交叉跨越物的實際方位和情況,尤其對可能發生洪水沖刷地帶要重點標清;在低壓電網結構圖上,標明線路實際走向、桿型結構、二相四線、三相二線,以及單相兩線的互長、交叉跨越、桿高、桿號以及導線型號等。低網應按統一的定型設計,來確定各種桿型結構所需要的組合元件;三相接線應以放射式及回路并聯為宜,相對增大導線截面積,縮短供電半徑。在線路剖面圖上,要標明線路走向上的地質標高和弛度變化設計數據。

完成勘察、測量、設計,確定低網結構方案后,提交縣供電公司業務主管經理或工程技術專責人審批。認真做好有關技術資料的整理和保管,以鄉鎮為中心,建立一套完整的低網技術檔案,為以后的生產管理、用電管理,尤其低網線損理論計算積累第一手資料。

進行負荷分布調查和負荷計算,為確定配電變壓器容量、確定配電變壓器安裝位置和選擇配電裝置準備技術依據。配電變壓器應盡量設在負荷中心或靠近大負荷,負荷應盡量均衡地分布在三相上。在有可能的條件下,盡量把三相負荷矩趨于相等。結合配電變壓器的無功容量(一般為15%),對負荷性質進行分類,確定無功補償容量和無功補償方式,隨機隨器就地解決無功補償問題,使整個低網的功率因數cosφ達到0.8及以上;容量在

100 kVA及以上的配電變壓器及網絡,要采用跟蹤補償的控制方式,提高補償效果。根據農村實際村落的建設結構,提出以下建議性的布線方案:

當自然村房屋為一趟或兩趟結構時,兩趟房之間距離大于

50 m,且小于80 m時,加裝接戶桿;采用裸導線架設的線路距房屋距離要大于15 m。

當自然村房后為三趟以上結構時,可在垂直于幾趟房屋方向上配出三相四線制主干線,再以兩趟房一條分支干線來考慮

布線。

要盡量不采用一趟房一條分支干線路,一面引下接戶線的布線方式,必須采用時,要采取防止電桿向一面傾斜的措施。

對于房屋分散且不規則分布的自然屯,可結合實際采取放射式布線。對距自然村較遠又不值得單設配電變壓器的分散住房,要以距變臺最短的路徑配出;對分散且分片的住房,可選用單相小容量配電變壓器分供。

對于原來―臺大容量配電變壓器供電的鄉、鎮、屯,應考慮由幾臺小容量配電變壓器分片供電的布線方式。

2農村10 kV架空配電線路的設計

10 kV配電線路負荷著十幾個、幾十村、屯的低壓電網。一般鄉、鎮只有1-2條10 kV配電線路,比較發達地區為3-4條10 kV配電線路。

實踐證明,凡是有10 kV變電所的鄉(鎮),配出10 kV線路條數較多,線損小,供電質量好,綜合電價低;反之,線損大,供電質量差,綜合電價高。當前,多數地區是2-3個鄉(鎮)內一個10 kV變電所供電,且由一條10 kV配電線路向一個鄉(鎮)供電。制約了農村電網的經濟運行。

1)網架設計。應積極貫徹國家電力公司下達的[1993191號《農村電網建設改造技術原則》的規定。①農網建設與改造,要注意整體布局的網絡結構的優化,應把農網建設納入電網統一規劃,注重環網和手拉手網架建設;②農網線路供電半徑一般應不超過下列要求:供電線路不大于0.5 km;10 kV的山路不大于

15 km,35 kV線路不大于40 km;110 kV不大于150 km;③在供電半徑過長或經濟發達地區要增加變電所的布點,以縮短供電半徑,長遠目標為一鄉一站,以保證供電質量,滿足發展的需要。線路供電半徑在負荷密度小的地區,保證電壓質量和適度護制線損的的提下,可適當延長;④電網建設與改造同調度自動化、配電自動化、變電所無人值班、無功優化結合起來;應無條件的也應在結構布局、設備選擇等方面予以考慮,以逐步實現電網自動化;⑤改造后,電壓質量、線損率等技術指標應達到要求。農網主變壓器容量與配電變壓器容量之比應采用1:2.5,配電變壓器容量與用電設備容量之比宜采用1:(1.5-1.8);⑥農村配電變壓器臺區應按“小容量、密布點”的原則建設改造;⑦城鎮配電網應采用環網布置,并網運行的結構。鄉村配電網以單放射為主,較長的主干線或分支線裝設分段或分支開關設備,應積極推廣使用自動重合器或自動分段器,并留有配網自動化的余地。

2)路徑、桿位、導線、金具和絕緣子等的選用應認真執行電力行業標準《架空絕緣配電線路設計規程》及國家新頒布的有關技術規程、規范,達到技術先進,安全可靠和節能的目的。

路徑、桿位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①應按照路徑短,轉角少,適應于發展,符合于城鎮和鄉村的發展規劃;②應盡量少占農田,運輸交通方便,便于施工安裝、巡視

檢修;③應盡量避開洼地、沖沏地帶以及易被車輛碰撞等處;④應盡量避開有爆炸物、易燃物和可燃液體和氣體的生產廠房、倉庫、貯罐等;⑤當遇到大跨越,應采用加強型耐張桿結構,當線路跨越公路或弱電線路時,要按其規定予以加強和保證相互

距離。

電桿宜采用符合國標準《環形預應力混凝土電桿》規定的定型產品中的圓型電桿,農村選10 m及以上,城鎮選12 m及以

上的。

金具應采用國家定型產品,非標準金具必須熱鍍鋅。

在空氣污穢地區,絕緣子應采取增加絕緣的泄漏距離或其他防污措施。當海拔超過規定時,應增加絕緣于片數,滿足絕緣的要求。

農村公路勘察設計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農村公路;施工;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90-0190-01

0引言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國家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來促進經濟增長,重點加強了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紐帶是公路,因此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公路工程項目[1]。所以,在新形式的推動下,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也日益得到了完善和提高,社會在進一步的發展中,我們更應該探索適合我國情況的公路施工質量管理方法,這樣可以保證我國農村公路施工的質量,而且還有利于我國農村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的長遠發展。

1 影響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的因素

1)農村公路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公路工程建設有一個復雜的過程,在施工的前期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做,例如,有立項、論證、審查和勘察設計等工作,在項目開工前沒有對項目進行充分的了解和詳細的籌劃,這樣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公路工程施工的質量問題,有的會有大量的返工,嚴重的就會造成這個項目失敗[2];

2)農村公路質量監督職責不明確。農村公路有面多線廣的特點,質量監督的難度較大,更因為個別項目實施當中,未能明確質量監督的責任主體,造成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的真空,直接影響了農村公路的工程質量;

3)農村公路質量監督不到位。農村公路的質量和施工規范、原材料的控制有很大的關聯。因為質量監督部門的監督水平和責任心的問題,對工程施工規范沒有很好監督,對原材料的使用沒有嚴格控制,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

2 加強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的措施

1)重視農村公路的前期工作。農村公路在前期階段,要充分調查了解,了解項目的社會經濟效益,了解項目的工程地質條件,合理確定技術標準,科學選用技術指標。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對較簡單項目可采用簡易設計,但設計必須行業標準、規范、規程工程等的規定;

2)明確監督職責。我國基本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推行“政府監督、建設單位負責、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質量保證體系。政府監督是公路工程質量保證體系中極其重要的質量監督環節之一。農村公路由于點多面廣,且項目規模不大等原因,質量監督環節往往容易受到忽視,或者是監督主體不明確。按照責任劃分,農村公路的政府監督的職責,應由縣級交通主管部門負責,由縣交通主管部門組建農村公路質量監督小組,設專職人員承擔本轄區內的農村公路質量監督工作,人員必須滿足工程管理和質量管理的要求。主要任務是規范建設、施工、設計的過程中,對施工過程的工程質量進行監管;

3)把握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農村公路項目雖然施工相對簡單,但對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也非常重要。首先要嚴把四道關:一是來把原材料關。原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源頭,原材料質量合格與否,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必須堅持對原材料先檢驗后使用的原則,堅持材料樣品必須具有真實性,取樣必須具有廣泛代表性和科學性。對檢驗不合格的原材料,堅決要求施工單位在規定期限內清除出場,保證所用原材料費符合規范的設計要求;二是要嚴把施工機械化關。機械化施工是保證農村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在工程招投標階段,就要設定條件在,具備一定機械設備條件的施工單位才能參與投標。施工中,嚴把機械進場使用關,嚴格履行投標文件中的承諾,確保農村公路施工機械足額進場施工;三是嚴把施工工藝關。農村公路建設主要內容是路面工程。如水泥混凝土路面要把好水泥穩定粒料基層的水泥含量,基層厚度和密實度,彎沉值等,拌和工藝、碾壓工藝;面層混凝土的混和比和水灰比,強度、厚度、寬度、平整度,拌和工藝、運輸工藝、攤鋪工藝、振搗工藝、{面工藝、鋸縫工藝和養生工藝等。施工工藝符合公路工程施工操作規程要求,才能有效保證工程質量。四是要嚴把管理責任關。注重抓各參建單位的工作質量。抓建設單的工作質量。建設單位加大管理力度,制訂符合本項目的規范化管理實施方案;加大對監理工作質量和施工單位工程質量的監管、檢查力度。抓監理單位的工作質量。重點檢查監理對工程實體質量、原材料質量、中間轉序的控制,對質量問題的跟蹤處理結果。抓施工單位管理。工程開工前,重點檢查施工單位的資質等級、人員資格、實際進場人員和機械設備與投標承諾的符合情況匯報;施工自檢體系建立、各項崗位質量規范、質量責任、考核辦法的制訂情況。

3 結論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也處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中,各項經濟體制建設也步入了相應的運作階段,要加強公路施工中的質量管理,這樣就要求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因此,必須嚴格做好公路工程施工中各個環節的質量監督工作,同時還要做好質量檢驗工作。目前,我國的政府部門和施工單位以及監理單位都對農村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引起了充分的重視,現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施工前的準備,施工過程的管理和質量檢驗的工作,各個部門都針對實際情況采取了一系列的科學有效的措施來加強質量控制的力度,讓我國的公路施工質量管理再創新的成效。

參考文獻

[1]付艷波.淺談公路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工程質量管理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3(1):96-98.

農村公路勘察設計范文第4篇

關鍵詞:公路設計;保護環境;工程造價;充分利用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untry road characteristics, analyzes the problems that need be paid atten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pe design,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in the country road design.

Key words: country road design; protec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st; make full use

中圖分類號: F54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為盡量降低工程造價,橋涵設計利用原有結構物為設計原則。設計時應對原有構造物進行調查及檢測。比如,老橋涵能通過加固等手段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的。就盡量對原有結構物加以利用,如確實因改線、老結構物嚴重損毀、而不能達到泄洪要求等原因必須新建時,再考慮新建。本文根據筆者多年來設計的經驗,對縣鄉公路的勘察設計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1.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這是所有道路設計的根本出發點同樣也適用于平原地區縣鄉道路的設計 縣鄉道路級別相對較低,其主要目的是服務于當地群眾,設計時應注意這些細節的把握 從群眾的實際利益出發。設計中應遵循安全性、服務性和地區特性的原則。

2.少占耕地、少拆遷

平原地區人口密度較大,土地資源有限,人均土地面積較少,可利用土地資源非常珍貴,在路線設計時應做到少占田地并盡量不要占高產田地和經濟作物田地。建設拆遷,即減低了道路工程造價,也大大降低了因拆遷帶來的政府工作難度。

3.環境保護

在國家經濟繁榮發展的大環境下,現有縣鄉道路的數量及規模已遠遠不能夠滿通需求。在這種情況下,縣鄉道路的新建項目也隨之增多。與山區區道路建設相同,平原地區新建道路的實施,也勢必會造成自然環境的破壞,進行道路設計時要注重這方面的考慮。建筑物對路線工程的影響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農村面貌日新月異,加之農村資源的大量開發許多地區興辦工廠、城鎮、農村建筑物也急劇增多。路線選擇時往往受到這些建筑物的限制,所以外業勘察時應詳細了解各建筑物的類別、性質和權屬,綜合考慮路線方案。

4.加強設計階段的調查研究工作

現場勘查時縣鄉公路設計的重要環節。其目的主要是對擬定的路線方案進行核實以確定總體方案和主要控制點。如發現擬定的方案確實存在問題時,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和認真科學的態度,通過實地考察比較后作出合理修改,以達到既能利用有利地形,又能滿足使用要求、節省工程投資的目的。

5.正確選用技術指標

對于縣鄉道路而言,應根據地形特點正確劃分設計段落。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的靈活采用各項技術指標。確保線形的均衡性連續性及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既不盲目地追求高標準。也不輕率地采用低指標。 應避免以降低技術指標作為減少投資的作法、不盲目追求長直線、力求彎道半徑要大。

6.政府長期規劃對路線工程的影響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各級政府對城鎮農村未來發展都有著長期的建設規劃。這些長期規劃對縣鄉道路設計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路線選擇時不能單純的從設計角度出發,不與政府規劃相結合而盲目的開展設計工作,只會徒勞無功。

7.路面結構的確定

在路面結構設計時,還應對公路是否要行重車及超重車進行分析。因為農村公路的結構相對較弱。超重車的通行將使路面結構產生較大變形。致使路面產生瞬時破壞會出現一輛超重車的通行而破壞整條路的狀況。設計時可對通行車輛提出限重要求。若有超重車通行的情況。則在路面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這一因素達到設計滿通需求的目的。

8.縣鄉道路工程造價控制

影響縣鄉道路工程造價的主要方面包括路面工程數量和占地拆遷。對路面工程數量的控制,應做到結合業主要求,調查預測未來交通量,并根據當地筑路材料資源選擇經濟合理的路面結構方案。設計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分段設計,特別是舊路改建項目,路線較長時各路段的舊路狀況均不相同。因此設計時應針對不同路段進行分類設計。避免造成設計浪費。應盡量做到少占地、少拆遷。占地拆遷不僅提高公路造價,還給工程實施和政府工作帶來困難,降低工程項目的可行性。

9.充分利用舊路

在農村公路中原有舊路一般為砂石路面或瀝青路面,舊路具有一定的強度,因此合理利用原有道路的強度,將有效減小結構厚度。降低工程造價。在進行設計時,要全面調查舊路現狀,搞清楚舊路面的結構情況,測量舊路的彎沉。根據掌握的舊路強度情況,將舊路而分別作路面基層、底基層使用。對老路的取舍控制點眾多,使得老路路線資源十分寶貴因此盡可能利用原有路線范圍、僅作局部調整是比較符合項目實際現狀的處理方案。對于不滿足一級路標準的線形,盡可能的利用老路。有時情況較為復雜,即使線形不滿足要求也不適合對其進行調整。 總體來說,以下幾種情況可以利用老路:

①當老路沿線形成建筑群。經濟發達、廠房眾多、人口密集時改線的拆遷量大、工程規模大、影響面廣且實施困難。

②當老路存在大中橋互通等重要控制點時,改線需對這些控制點進行改造,工程規模大,影響面廣,實施困難。

③對于局部某些路段能滿足本次改造的通行能力時可對老路完全利用,或僅對路面進行改善和優化,不需改線新建。

10.充分利用原有結構物,合理布設橋涵

為降低工程造價,橋涵設計以盡量利用原有結構物為設計原則設計中應對原有構造物進行調查和檢測。如老橋涵能通過加固等手段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盡量對原有結構物加以利用。確實因改線、老結構物嚴重損壞、不滿足泄洪要求等原因必須新建時,才考慮新建。在橋涵改建時,要考慮到將來路面等級的提高,盡量提高標準小橋涵要與路基同寬。特別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中,一定要充分凋查確保涵洞調查資料的準確、可靠避免將來返工造成損失。老橋的改造方案一般分為直接利用、加寬改造和拆除新建三種類型。

①直接利用,當老路橋面寬度、荷載等級滿足改造要求時,可對這些橋梁直接利用,此時需要縱斷面完全擬合老路線形:或只改善橋面鋪裝層,適當抬高縱斷面。

②加寬改造,當老橋上、下部構造適用狀況良好,平面線形適宜時,可對老橋適當處理后再進行拓寬改造橋梁兩頭路面做適當的挖除處理。

③拆除重建,當老橋使用狀況較差或存在其他條件不利于改造時,需要拆除老橋新建橋梁。此時考慮橋梁通航、泄洪、規劃等各方面的要求確定橋面高程,最好能結合兩頭道路的改造方案,實現對老路的最佳利用。

在建設資金十分緊張的農村公路建設中,應充分調查附近料源情況,就近利用周圍天然料源也可利用工業廢料(如粉煤灰)等資源這樣可大大降低工程造價。

農村公路勘察設計范文第5篇

2019年以來,**縣交通運輸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精準扶貧為中心,以打贏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戰、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以省交通運輸脫貧專項方案為指導,強化責任,狠抓落實?,F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層層壓實責任。

制定年度脫貧攻堅方案,局黨組定期召開脫貧攻堅會議,每半年至少聽取一次駐村工作隊的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脫貧攻堅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量化工作目標,層層分解任務,并把脫貧攻堅工作列入全局重點工作,一切圍繞扶貧謀劃工作,一切圍繞脫貧抓好落實。 

二、強化幫扶工作,助推脫貧攻堅。

近年來,我局先后選派44名優秀的年輕干部入駐**鄉、**鄉18個行政村組成扶貧工作隊,長期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局里又選派素質高、能力強的114名工作人員與幫扶工作隊組建幫扶組,分包兩個鄉360戶貧困戶;定期組織幫扶責任人培訓,使幫扶人員能夠熟悉掌握扶貧政策,提升幫扶工作實效,強化脫貧攻堅成果鞏固;為加強駐村工作隊跟蹤管理,局黨組組織人員不定期對駐村幫扶工作隊履職盡責和落實管理制度情況等情況進行督導,將督導情況和上級通報情況相結合,作為駐村幫扶人員在今后工作過程中職稱晉升、選拔重用的重要依據。除了加強督導外,我局又分別在張明鄉、湯莊鄉所駐村幫扶的18個村成立兩個臨時黨支部,黨支部書記分別由黨組成員擔任,各駐村第一書記擔任委員,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局所分包的18個行政村駐村工作隊積極入村開展工作,在幫助所駐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做好對貧困人口的幫扶工作,充分發揮了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各幫扶責任人對所分包的貧困戶采取電話回訪方式,密切關注貧困人口生活動態,及時解決困難。

三、持續推進交通運輸專項扶貧工作

(一)農村公路通村入組工程

按照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的工作要求,我局2019年新修建農村公路通村入組工程45.671公里,該項目投資3488.76萬元,涉及3個鄉鎮,58個行政村,101個自然村,15.5萬人受益。該項目的實施極大的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我局積極開展交通運輸脫貧攻堅農村公路通村入組工程謀劃工作,組織人員對道路進行了勘察設計等前期工作,確保通村入組項目如期實施。

(二)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

2018年初,結合我縣農村客運網絡情況,在原有15條縣鄉班線的基礎上,規劃新增19條班線,延伸班線3條。調整后全縣共有34條農村客運班線、252輛客車運營,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100%,惠及全縣24個鄉鎮(場、辦事處)573個行政村。2019年,為鞏固提升脫貧成效,隨著“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的開展、通村公路的不斷延伸,路網布局的不斷完善,我們對原有“村村通客車”線路做出了優化調整,在“村村通客車”運營線路的基礎上,道路已滿足通行條件的行政村、自然村,盡可能的延伸至村頭路口,讓老百姓出門見路,抬腿上車。同時“村村通客車”秉承“請乘客滿意,讓政府放心”的服務宗旨,實行在本鄉鎮范圍內上車一元的低價位及高質量的服務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稱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源县| 丹东市| 汤原县| 乌拉特后旗| 金堂县| 安塞县| 马尔康县| 芒康县| 铅山县| 建德市| 涟源市| 元氏县| 金溪县| 仁化县| 新干县| 永州市| 开江县| 古浪县| 古田县| 德化县| 无棣县| 石首市| 陆河县| 苍梧县| 子长县| 钦州市| 玉山县| 涿州市| 南皮县| 西华县| 安陆市| 额济纳旗| 清徐县| 本溪| 昭通市| 吐鲁番市| 昌宁县| 平原县| 西乌珠穆沁旗| 甘南县|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