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光伏行業趨勢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目的:探討銀杏葉提取物對抗青光眼術后視功能恢復的干預效果。方法:選擇了37例抗青光眼術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給以口服維生素類藥物,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銀杏葉提取物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1個月為1 療程,連續3個療程。觀察記錄所有患者用藥前、后的最佳矯正視力、視野、眼壓、視覺誘發電位。比較兩組患者病變改變的差異性。結果:①兩組患者視力提高在計數資料上差異無顯著性。但在計量資料上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②治療組治療后視野、視覺誘發電位均有改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結論:銀杏葉提取物毒副作用小,具有保護視神經,提高視功能作用。
關鍵詞: 青光眼; 銀杏葉提取物; 視功能
Effect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on Recovery of Visual Function After Anti-glaucoma Surgeries
WENG Meng-shi, GAO Mu-jie, JIANG Bo
(Maoming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Maomi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on recovery of visual function after anti-glaucoma surgeries. Method: A total of 37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anti-glaucoma surgeries, was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vitamin treatments only.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both vitamin and Ginkgo biloba extract at a dosage of one tablet three times per day for a period of three months. The difference in pathological changes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by recording both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results including optimal visual acuity, visual field, eye pressure and P-VEP of all patients. Result: ①With respect to improvement of eyesight, there was no appare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terms of enumeration data. Treatment group however significantly showed better result than control group in term of metric data; ②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visual field and P-VEP. Conclusion: Ginkgo biloba extract with a minor side effect is functional in protecting the optic nerve and improving visual function after glaucoma surgery.
Key words: Glaucoma; Ginkgo biloba extract; Visual function
據統計約三分之一的青光眼患者控制眼壓后視功能繼續受損[1],我科近年來對抗青光眼術后患者,應用銀杏葉提取物進行干預治療。保護視神經,提高視功能,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經我科確診為原發性青光眼患者37例(診斷標準為1987年全國青光眼協作組制定[2]),由高年資主治醫師根據房角情況行小梁切除術或虹膜周切術。手術治療后24h眼壓曲線各時間點眼壓均≤2.99kPa(21mmHg),持續隨訪3個月,眼壓無升高者入選。
1.2 分組與給藥方法:將上述病例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18例(30只眼)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9例(16只眼)、慢性閉角型青光眼5例(7只眼)、開角型青光眼4例(7只眼);治療組19例(30只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9例(14只眼)、慢性閉角型青光眼6例(9只眼)、開角型青光眼4例(7只眼)。治療組18例中男8例,女10例,年齡26~72歲;對照組19例中男7例,女12例,年齡30~70歲。治療方法:兩組病例均給以口服維生素類藥物。治療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銀杏葉提取物商品名:銀杏葉膠囊,湖南麓山天然植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Z20026290,每片含銀杏總黃酮醇苷4.2mg,含銀杏萜類內酯10mg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1個月為1 療程,兩組患者均連續服用3個療程,3月后隨訪。
1.3 檢查項目:眼部檢查:用藥前及用藥后,檢查最佳矯正視力、視野、眼壓、P-VEP。①視力以對數視力表為標準,視力在4.0 以下者,按0(無光感),1.0(光感),2.0(手動)、3.0(指數/50cm)、3.3 (0.02)、3.6 (0.04)、3.8(0.06)、3.9(0.08)分級,視力提高大于2行以上者為有效,視力上下改變小于1行者為穩定,視力下降大于2級者為無效。②視野: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野缺損范圍的百分比。③視覺電生理P-VEP:記錄P100波潛時(ms)及P100波振幅(μV)。
1.4 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的相關分析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病例治療前后視力療效計數比較(表1) : 應用卡方檢驗對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有效率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治療組和對照組差異無顯著性(X2=4.74,P>0.05)。
2.2 兩組病例治療前后視力療效計量比較(表2):應用配對t 檢驗對治療組和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患者視力提高程度優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治療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顯著性。
2.3 兩組病例治療前后視野改變分析(表3):顯示了兩組患者治前后視野缺損范圍的百分比。應用配對t檢驗,治療組視野缺損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
表1 兩組病例視力療效計數比較(略)
表3 兩組病例治療前后視野改變分析(略)
2.4 對治療組進行治療前后的視覺誘發電位P-VEP檢測,治療前6只眼表現為P100波形熄滅者治療后有3只眼恢復了波形其余24只眼治療前后的P100波潛時和振幅變化見表4。視覺電理P-VEP 的P100波潛時和振幅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P< 0.01)。
表4 觀察組24只眼治療前后P-VEP改變(略)
2.5 兩組治療前后眼壓及直接檢眼鏡下眼底無明顯變化。治療組患者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無1例因不良反應需停止用藥。
3 討論
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etinal ganlion cells RGCs)的慢性進行性丟失是青光眼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學特征。一般認為,高眼壓、缺血等原發性損傷因素首先引起損傷敏感性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崩解死亡,崩解產物致使躲過原發損傷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進入凋亡程序而最終丟失。它是青光眼患者視神經病變進展的最主要原因。現提出了視神經保護的概念,通過藥物干預增加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對毒性環境的抵抗能力,促進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生存,減少損失,使視功能得以保存。人們開始尋找安全高效的保護視神經藥物。
銀杏葉系銀杏科銀杏屬植物銀杏的葉,含黃酮類(約20余種)、萜類、酚類,有益微量元素和17種氨基酸等有效成分。銀杏葉提取物其有效成份含總黃酮和萜類(銀杏內酯,銀杏苦內酯),最初用于神經元變性疾病的治療,特別是以繼發性神經細胞損害為特征的神經系統病變,如Parkinson病、Alzhiemer 病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4]。在理論上它很可能具有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保護作用。動物實驗證明銀杏葉中的銀杏糖苷具有抗氧化作用,抑制自由基產生并清除自由基,對抗細胞膜脂質過氧化作用, 抑制自由基誘導的神經細胞的凋亡, 對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視網膜結構和功能損害具有保護作用[5,6]。銀杏葉特有的萜烯?銀杏苦內酯能特異性對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炎癥反應,減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提高神經血流量,抑制谷氨酸誘導引起的興奮毒性,從而達到保護視神經的作用。
借鑒于銀杏葉提取物在心腦血管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已得到廣泛應用, 且已取得良好的神經保護效果。我們對抗青光眼術后患者,應用銀杏葉提取物進行干預治療。本組資料顯示:治療后視力、視野、視覺誘發電位均有改善。視力改變在計數資料上差異無顯著性。但在計量資料上, 治療組在視力、視野的療效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組內比較視力、視野、P-VEP差異有非常顯著性;兩組病例視野缺損范圍的百分比偏大,是由于兩組病例中多數開角型青光眼患者是以管狀視野就診。治療組患者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無一例因不良反應需停止用藥。因此,我們認為銀杏葉提取物來自于植物,毒副作用小,具有保護視神經,提高視功能作用。
表2 兩組病例視力療效計量比較(略)
參考文獻:
[1] Brubaker R F.Delayed functional loss in glaucoma.LⅡ Edward Jackson Memorial Lecture[J]. Am Ophthalmol,1996,121:473-483.
[2]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青光眼學組. 原發性青光眼早期診斷的初步建議[J]. 中華眼科雜志, 1987,23:127.
[3] Ahlemeyer B,Krieglstein J.Pharmacological studies supporting the therapeutic use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for Alzheimer’s disease[J].Pharmacopsychiatry,2003,36(Suppl1):S82-41.
[4] Beal MF. Bioenergetic approaches for neuroprote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J]. Ann Neurol,2003,53(Suppl 3):S39-48.
在蘇州市高新區鹿山路199號的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特斯”)的大樓里,記者見到了在加拿大創立阿特斯的瞿曉鏵。
“做事要在戰略選擇上有所為,有所不為,把為和不為掌握好了,做對了事情,有時候幸存者就是成功者。”瞿曉鏵談及阿特斯取得的成績時說。“有所不為是2010年前后,我們堅持走下游不走上游的方針,把上游的事情留給上游的專業企業去做。還有一個是有所為,我們在走國際化,以及在走下游方面,我覺得我們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作為最早一批進入光伏行業的企業,在經歷了光伏行業“兩頭在外”、“擁硅為王”、“雙反”等大起大落之后,阿特斯的確是“幸存者”中發展較好的一家企業。
由于國內市場的蓬勃發展以及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一些戰略,近年來光伏行業明顯復蘇回暖,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不論是在上游的硅材料,還是中游的電池、組件等產品的生產,以及下游終端電站市場的開發,都形成了許多大型企業,在市場上占據相當的份額,產生了許多的行業巨頭。
光伏行業的寡頭化趨勢已經有些初露苗頭。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隨著領跑者計劃和分布式光伏的不斷推行,這疑似的寡頭化趨勢是否會繼續?
一月份,《能源》雜志記者走訪了光伏行業處在第一陣營的數家企業,拜訪了幾位行業內的專家和研究者,對光伏行業現在的狀況和今后的趨勢進行了討論。
艱難寡頭路
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到之后的歐美“雙反”,光伏行業經歷了幾番行業洗牌,包括尚德、賽維在內許多曾經的巨頭倒下了。伴隨著國內光伏市場的興起和國際市場的變化,行業的逐漸回暖,從上游到下游逐漸又形成了一批光伏巨頭,占據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在多晶硅方面,2015年全國產量排名前十的企業產能總計達到17.7萬噸,產量約為15.3萬噸,分別占全國總產能、產量的93.2%、92.7%。
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前十家硅片企業2015年總產能達到42GW,產量達到36.14GW,約占全球全年總產量的59.9%。十家企業中大陸地區占據9席,中國臺灣占據1席,最大的一家保利協鑫總產能和產量達到15GW,約占全球全年硅片總產量的24.9%。
電池片、組件等產品的情況也大致類似,數據上,光伏市場各個環節的集中度可見一斑。不可否認,光伏行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存在幾家大型企業,占據著市場上絕大部分的份額。但是,似乎離所謂的寡頭仍然有很遠的距離。
“總體來說,我認為光伏行業遠遠沒有到寡頭的局面,而且這個行業也很難形成這樣的局面。”彭博新能源光伏分析師劉雨菁告訴記者。“一個寡^市場,它有兩個主要的條件,第一個是市場的進入壁壘比較高,這可能來自于技術壁壘、對超高額投資的需求以及政策保護;第二個如果是寡頭市場,每家企業會有一個產量與價格的決定權。但現在很明顯,企業并不是一個價格的決定者,而是一個價格的接受者。一定程度上,企業還是很被動的。”
從光伏的全產業鏈來看,各個環節的技術和資金門檻并不一致,上游硅材料的門檻無疑最高。目前,硅材料的市場集中度也是最高的,國內硅材料一半以上來自自產,協鑫占據了很大的一部分。盡管硅材料領域的門檻很高,市場的集中度也非常高,但是也沒有達到寡頭壟斷的階段,仍然有較大的市場空間,還有一些小企業甚至新進入者。
劉雨菁介紹,在光伏市場不理想的時候,市場集中度確實會提高,比如在2012年,或者接下來2017至2018年,多少都會有這樣一個趨勢。在低價的環境下,許多小企業的利潤會變薄,迫不得已會選擇暫時退出市場。但是一旦市場轉好,比如在2014年、2015年的時候,光伏企業可以說是蜂擁而至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光伏行業的許多環節門檻并不高,企業重新入場便很容易。
在組件環節,根據統計數據,全球主要的17家組件企業總產量為36.1GW,所占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56.9%。截至2015年底,全球光伏組件產能達到99.8GW,產量卻只有63.5GW,許多已經停產的產能隨時可以釋放。
在組件行業,從技術、成本、質量上的發展來看,前四五家企業之間的競爭還是很激烈的,企業之間仍然會出現此消彼長、你進我退的情況。隨著市場的變化,也會有許多的產能重新進入市場。
“寡頭的局面可能短時間內還無法形成。”瞿曉鏵對《能源》雜志記者說。“寡頭之間會形成一種不必言說的聯盟,形成對市場的一種控制,我認為這一點在光伏行業還看不到。隨時會看到一些新的技術,以及新的企業冒出來,原來可能不在前十名里,現在進入到前十名中去。”
在技術和資金無法形成足夠高度的時候,光伏行業必將會有眾多的參與者,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即使是在進入門檻頗高的硅材料環節。
高門檻多晶硅
多晶硅作為光伏行業的最上游,最開始是屬于“兩頭在外”局面中的一頭。隨著光伏市場的變化,“兩頭在外”的局面得到明顯的改觀,國內多晶硅產量在2015年達到16.5萬噸,連續五年居全球首位。
國內多晶硅生產方面,江蘇中能硅業(保利協鑫全資子公司)2015年產量達到74000噸,排名第一。而且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國萬噸級企業由2015年初的3家增加至2016年的7家,且幾乎滿產運行。
“2016年,隨著德國公司Wacker在美國田納西州的2萬噸多晶硅項目投產,瓦克的多晶硅名義產能達到了8萬噸;而公開信息顯示協鑫將有新的產能在2017年投產,同時,技術改進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產能提升;未來的‘多晶硅老大’將呈現你追我趕的趨勢。”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李夢媛博士對記者說。
相比硅片、電池片、組件等環節,硅材料的資金和技術門檻都是最高的,前期的設備投入巨大。同時多晶硅的產線開始使用之后,整個的運營維護也需要非常高的技術含量。但是,即便是有如此高的門檻,除了現在已有的玩家,上游多晶硅還有新的玩家在進入,比如說東方希望集團。
東方希望由民營企業家劉永行于1982年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集農業和重化工業等為一體的特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總部位于上海浦東的東方希望,年產值近700億元,并躋身中國企業500強。“資料顯示,東方希望在新疆昌吉建造的3萬噸多晶硅基地預計將于2017年投產,多晶硅生產規模的整體規劃達到了12萬噸。”李夢媛向記者透露。
事實上多晶硅產品并不局限屬于制造業,它更像是化工產業。德國公司Wacker就屬于老牌的化工企業,他們在多晶硅的提純以及其他工作上具有很大的優勢。東方希望同樣具備相當的化工背景,東方希望在2006年進入化工行業,產品涉及水泥、熟料、甲醇、二甲醚、聚氯乙烯、PTA等。而且現在進如多晶硅市場的投資成本比前些年低了很多。東方希望在新疆本身就有很多冶金的產業,同時新疆的電又特別便宜,多晶硅提純加工的用電支出將大大減少,所以他的切入點十分聰明。
國內的大多數多晶硅產業幾乎都不具備化工背景。早期開始做多晶硅的一大部分人是做電子系統出身,后來發現原材料奇缺,于是便進入原料的環節。包括多晶硅的設備,也是以前做半導體的人來做多晶硅,從比較偏物理的方面去做多晶硅。于是,相比做化工出身的企業,這些企業在前期知識的儲備就明顯處于弱勢。
“現在國內有17家多晶硅廠在正常生產,其中7家萬噸級企業幾乎都在滿產運行,未來仍有繼續擴張的戰略,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競爭力穩步提升。然而,受多國產業政策變動的影響,2017-18年的光伏下游應用市場將進入調整期,對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萬噸規模以下的多晶硅企業如何控制并降低成本,維護市場占有率,提高自身競爭力,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李夢媛說。“整個多晶硅上游,我們判斷萬噸以下的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因為如果公司本身體量小,就無法充分體現出規模化效應,成本控制自然就沒有其他的公司做得好。”
近幾年市場整體轉好,在國內產能不到20萬噸的情況下,還需要從國外進口大概十幾萬噸的多晶硅才能滿足整個的需求。一線的廠家仍然在擴充產能,而且較晚進入的玩家也具備相當的市場競爭力。
“現在排在第一、第二的企業,由于都是全球布局其產量,在全球銷售組件和電池。誰跟原材料接得近,我們才能布局到哪里,并不是說非得在國內買。由于產品的全球化,采購也將是全球化,全球化布局的市場就造成了原材料不可能被一家兩家企業所壟斷。”晶澳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孫廣彬對記者說。
相比多晶硅在技術資金上的高門檻,中游的許多產品在技術和資金門檻上就低了許多。作為中國企業最早切入的一塊,經過幾輪的大浪淘沙,F在又呈現出怎樣一種生態呢?
戰略抉擇
光伏行業是一個創造首富的行業,在短短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光伏行業使數位企業老總迅速積累起財富,尚德的施正榮、漢能李河君,以及賽維彭小峰、英利苗連生都因為正確的戰略獲得成功。但是這些輝煌都沒有持續下去,尚德、漢能、賽維以及英利都或多或少的由于戰略決策的失誤而走下神壇。
企業應該怎樣定位,又該采取怎樣的戰略?這些問題不僅對新成立的企業至關重要,也決定著一家巨頭企業的生死存亡。
對于處在第一陣營的組件企業,他們為什么能夠走到最前列?劉雨菁分析認為有三點成本的控制做的好的原因。
第一點,企業的內部成本控制。這與企業自身的研發能力是正相關的,通常企業發展的越好,其研發能力,研發的資金也會更多,最終的成本控制會做的更好。
第二點,自2015、2016年以來,走在前面的企業一直在不斷擴張上游電池片的產能,盡量去減少他們的外購成本。
第三點,企業越來越多的在海外開設產能,比如說在東南亞,或者說中東等其他一些地方。因為這幾家大型企業不僅僅是在中國市場,在歐美等市場也有大量的業務。所以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可能也預見到了,中國之后的需求增長在放緩,會提前布局海外的市場。
事實上,在海外增設產能有諸多的好處。一方面可以開發拉丁美洲、非洲、東南亞等地的市場,另一方面可以躲過懲罰性關稅,可以說是一箭雙雕。
中國的光伏行業應經越來越多的遠離粗放式的擴張,在戰略上,對于技術、質量以及市場的開發上,處于第一陣營的企業相對更加的穩健。
“阿特斯在2009年以后,一直堅持的就是幾點。第一是技術先導,第二是國際化,第三是商業模式。在商業模式上我們主推的是向下游走,渠道為王,終端為王。自2009年開始,我們就開始進入下游的太陽能電站的開發。”瞿曉鏵談到。
2001年創立的阿特斯是最早一批進入光伏行業的企業,借助歐洲和美國極大地需求,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在業內是被認為最為穩健的光伏企業。雖然阿特斯的主要制造基地和研發基地在中國,但是其團隊一直有著很強的海外背景。在下游的電站開發、電站建設團隊上,阿特斯在全球在很多地方布局。“我們項目團隊總經理幾乎都不是中國人,只有一個,在美國那個新任命的是一個中國人,但是也是美籍。”瞿曉鏵告訴記者。
“晶澳只做電池和組件。不論是硅片、電池片,還是組件都有很多種產品,一家企業不可能把所有產品都做好。晶澳只能在其中的某幾個產品上,認為在全球我們是最好的,但也有些產品還沒有達到最好。所以企業只能在局部的產品,和局部市場做得很好。”孫廣彬告訴《能源》雜志記者。
孫廣彬同時也指出,由于市場對產品的需求,企業在不同的市場會形成一個合理的社會大分工,各取所需。小企業可能在做分布式,特別是一些分散的分布式市場做得很好,中型企業在一些小規模電站,包括扶貧電站和集成性電站上,有一定的發展。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則表示:“在未來,光伏產業的整合與優化會更加明顯。優秀企業占據更多的市場空間,擁有更強大的市場地位和產品、服務優勢,這是產業走向成熟的必然。在整個能源體系中,光伏占比明顯太低,光伏市場的未來空間還非常大,無論規模大或者小的企業待發掘的市場機會都很多。”
“戰略選擇無對錯,有人會選擇上游,有人會選擇下游,有人會選擇全產業鏈,只有時間的對錯,不是永遠只有一種模式。”瞿曉鏵說。
的確,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第一陣營的組件企業都十分看重國際化,不論是阿特斯,還是天合、晶澳等企業。此外,協鑫則是唯一一家形成了全產業鏈的企業。
分布式風口
光伏下游電站的開發方面,在政策的推動下,經過一段時期大型地面電站的迅猛發展之后,變得越來越細分。除了逐漸放緩的普通地面電站,領跑者計劃和分布式光伏逐漸受到重視,而在其中分布式光伏無疑是最受矚目的一個市場。
十三五電力規劃中提出,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光熱發電500萬千瓦。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容量606萬千瓦,顯然在接下來較長一段時間里,分布式光伏都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且是更加靈活的市場。
“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其分散、分享和個性化特c和光伏的分布式屬性結合之后,會不會對能源行業趨于寡頭壟斷、市場范圍向優質企業傾斜的情況產生改變?這是我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首席光伏產業研究員紅煒談到。
事實上分布式光伏有許多的細分,大體可以分為屋頂光伏和光伏農業。屋頂光伏又分為工商業屋頂和戶用屋頂,光伏農業則分為種植和養殖,養殖又分為地面和水面。但是不管在哪個細分市場,分布式光伏想要真正成為下一個風口,還有許多的難題需要解決。
首當其沖,如何獲取屋頂資源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怎樣找到一種獨特的商業模式,依靠制度去獲取電站,這方面和大型地面電站完全不同。除此之外,融資、補貼、并網方面的惡難題也亟待解決。
高紀凡說,國際油價的連續下跌給光伏行業帶來波動,光伏企業的股票價格下降,行業對持續投入的信心受到一定影響,但他認為這些影響只是短期的。隨著未來油價的回升,全球有著節能減排、發展低碳再生能源的共同意愿,光伏行業的未來發展前途十分光明。
他分析說,目前在很多地區包括太陽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經大幅下降,達到了平價電力的水平,可再生能源競爭力會進一步提升。
他說:“從未來更長的時間來講,太陽能將成為全球最便宜的電力能源。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其同太陽能行業結合起來將構成一個智慧能源體系,在能源的生產,輸送和使用等各個環節效率將變得更高,能源互聯網的時代肯定會到來。”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于2014年6月在北京成立。作為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理事長,高紀凡介紹說,中國光伏行業經歷了過去兩三年的行業洗牌,已經走上了一個更加健康的發展軌道。2012年是中國光伏行業最艱難的時期。在中國政府的關心下,中國市場在2012年之后快速啟動,快速發展,2013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2GW,2014年也保持在該水平,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光伏企業特別是領先的企業在制造業方面能夠繼續發展,同時下游行業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中國光伏行業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規模都得到了提升。
談到日前美國裁定再次對輸美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反補貼關稅問題,高紀凡說:“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中國光伏企業產品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的裁定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中國光伏行業將積極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申訴和應對。”
高紀凡說,美國的裁定并不是按照中國的成本體系做出的,征收的“雙反”稅率太高,不符合實際情況,在產品的具體定義方面有不合法的情況存在。他說,“我們光伏行業將共同努力,可能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進行交涉,或者在其他貿易組織里申訴,盡力改變這些不合理和不合法的行為。”
高紀凡認為,此次裁定的背景是中國光伏行業在全球地位的提升。從市場份額來講,中國光伏行業在全球競爭中已經處于比較強勢的地位,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的貿易保護主義常態化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作為新興產業,太陽能多晶硅在未形成產能產生經濟效益之前,行業整體就面臨了一輪過度開發所導致的產能過剩,導致過去一兩年內多晶硅價格出現過山車式暴漲暴跌,嚴重影響了該行業的健康發展。經過發展初期的陣痛之后,近期多晶硅供應出現明顯緊張氣氛,產品價格持續走強,新一輪景氣周期已經到來。在多晶硅價格持續高漲的刺激下,上周南玻A、樂山電力表現出色,創下近期反彈新高。
光伏景氣自下而上 多晶硅持續漲價
中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多晶硅應用國,2009年全年我國多晶硅進口總量大概在2萬噸左右,2010年上半年我國多晶硅進口總量已經達到1.933萬噸,接近去年金年的水平。而這背后則是期內全球光伏市場的持續升溫,國內光伏廠商電池組件出貨量的爆發性增長,由此帶動對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旺盛需求。
光伏市場景氣開始由下游傳導至上游,多晶硅漲價近期突然加速,國際多晶硅價格重新攀上70美元/公斤。這是繼國際多晶硅價格2008年從510美元/公斤的高點回落到2009~40美元/公斤的低點之后,正式呈現強勁上攻態勢。光大證券表示,在年底前,市場沒有利空因素出現的幾個月中,多晶硅價格不會出現明顯回落。上游硅料廠盈利能力的提升將是中期趨勢:1、上游環節技術壁壘高,投入大,量產時間長,市場風險高。在產業鏈中理應享有較高毛利率;2、自2008年年中以來,由于預期產能過剩,多晶硅價格大趺,而光伏產業鏈其他環節的附加值保持穩定,造成下游毛利率顯著高于上游,出現短期繁榮。中長期來看,全產業鏈各環節盈利能力的合理化回歸應該是趨勢,上游廠家理應享有20%以上的毛利率。3、目前國家對多晶硅行業的準入標準提高,貸款也有限制。因此,未來的產業擴張將主要集中于既有的行業龍頭,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價格無序競爭的局面出現概率降低。
多晶硅進入最佳發展期
今年下半年,國內多晶硅企業迎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佳發展時期。目前,國內涉及多晶硅的廠商可分為四類:一是傳統廠商,如新光硅業、洛陽中硅、峨嵋半導體等。這些廠商具備多年生產技術經驗的積累,且奪得了市場先機,但其暫時的領先地位遠不牢固,而且在人才流失嚴重的同時同樣缺失多晶硅的先進核心提煉技術,并由于投資所限未能實現千噸以上規模經濟,二是傳統能源和能源設備國企,如天威保變、特變電工、東方電氣、樂山電力、銀星能源、航天機電等。這些企業介入多晶硅生產環節的時間較短,但它們實力雄厚,有比較明確的投資規劃和一定的下游渠道優勢,未來發展前景較為樂觀;三是民營下游光伏企業,如無錫尚德、江西塞維、江蘇中能、南玻A等這類企業因為有光伏產業鏈作為背景,且實力雄厚,機制靈活,企業執行力好,一旦光伏市場啟動,必將成為市場的寵兒;四是江蘇陽光、通威股份、航天機電等非能源企業。從行業經驗、技術工藝、還是從資金實力上,這類企業中水平較為參差,長期發展前景難以預測。
總體來看,在上述四類多晶硅制造企業中,第二、三類企業競爭實力較強,在下半年的多晶硅產業復蘇中必將當先受益。
【關鍵詞】光伏組件;封裝設備;趨勢;本土化
光伏組件封裝是組件生產的關鍵步驟,且在電池片生產流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光伏組件封裝通過密封處理能夠使電池的使用壽命更加持久,而且能增強電池的抗擊強度。
1、光伏組件封裝設備構成與用途
光伏組件封裝設備能夠應用于太陽電池組件封裝環節中。
其主要產品包括一下幾種:裝框機、打膠機、敷設機、焊接機、層壓機、組件測試儀等。甚至還包括激光劃片機、電池片分選儀等設備。
然而不同產品又有不同的用途:
①打膠機:通過對電池片灌注粘合劑進行封裝。
②敷設機:按照一定的層次將組件串、玻璃和EVA、背板等進行敷設。
③層壓機(單層):通過加熱使 EVA熔化,使電池、玻璃和背板三部分能夠粘接在一起來制成光伏組件。
④裝框機:能夠給組件安裝邊框,以此來增加組件的強度和使用壽命。
⑤分選儀:測試電池片參數,以對其進行分類。
⑥焊接機:將電池片焊接,串接成組件串。
2、光伏組件封裝設備發展現狀
按照目前的背景來看,我國的光伏組件封裝設備產業企業的數量有限,要想形成完全競爭態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下面為我國分布的一些企業和其產品的領域范圍做了一些簡單的介紹:
焊接機方面:有些廠家因技術積累等原因,所以能夠較早地涉足對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的焊接機領域。其中就有寧夏小牛太陽能、天津必利優科技等廠商。
組件測試儀方面:有些廠商依托高校研發優勢,形成了明顯的技術優勢。其中包括生產商包括上海赫爽太陽能科技、陜西眾森電能科技。
裝框機方面:在我國的此類生產廠家主要有秦皇島鑫美源自控設備、廊坊萬和包裝、營口金辰機械等49家企業。
河北羿珩太陽能科技和上海申科及秦皇島博碩光電,是目前我國的國內市場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幾大層壓機制造商。
其中,我國第一家專業制造光伏組件封裝設備的企業公司就是河北羿珩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近些年來,市場層壓機產一半左右的銷量都被該企業占據。
該公司還有許多成就如下:第一臺全自動層壓機、第一臺背開式層壓機、陸續研發成功了國內第一臺層壓機、第一臺大型層壓機、第一臺調壓式層壓機、第一臺全自動多層層壓機。
另外,以層壓機為主打產品的秦皇島博碩光電設備有限公司,把精加工和自動化作為該公司未來的的方向發展。
上海申科技術有限公司則是以計算機技術為特色,該公司設備的車間生產和機械加工能力嘗試采用電腦控制系統,目前已頗有成效。
3、光伏組件封裝設備發展趨勢
目前,國內一些主要的電池組件生產企業中,已經開始推廣實施了流水線生產模式,并且有將在未來引領行業發展的趨勢。封裝設備研發生產企業和組件生產企業不僅將常規組件封裝設備智能化,生產線自動化,而且還要會堅持不斷創新以此來滿足不斷發展的市場需求。這樣一來就有兩方面的意義,則是能夠使安裝型光伏組件單體得到更大面積的發展,再者,市場也會隨著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范圍擴大,因此也會增加對建材型或構件型的光伏組件的需求,同時也會需要用到更多的小組件,如:雙面組件、曲面組件、無邊框組件、透明或半透明組件、異形組件、結構特殊的組件。隨著時代的進步,新型電池和新材料的不斷涌現,對封裝技術也相應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封裝技術和封裝設備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是持續的課題。比如說,薄膜電池封裝的特殊要求就是一個需要封裝產業關注和跟進的重要方向。根據市場顯示的數據分析,國產封裝設備和流水線生產技術在我國大陸已經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對于向海外出口的貨物要想同時涉及到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封裝設備將在未來繼續向自動化發展。因為自動化生產能夠有效地減少了員工的使用,也就相應的少了員工薪水的支出從而降低了光伏組件生產成本。況且,自動化生產出的產品無論是在質量控制和產品 穩定性方面均優于人工操作的產品。
流水線生產模式已經越來越成為國內外光伏組件封裝行業的重要趨勢。我國內的光伏組件封裝設備行業也將在積極向由流水線發展看齊。自動化流水生產線與舊的模式相比而言,沒有了人工干預。而設備間的機械手自動傳送,更有利于促進生產自動化及整線生產效率的有效提高。因此,盡快促進設備自動化的實現已經成為光伏組件封裝設備制造商的共同愿望。
4、總結
在目前,全球的光伏市場格局仍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新興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爭取中。像東南亞地區、中東地區、非洲、南美洲等這種市場潛力非常巨大的地區,它們在光伏產品的這片區域仍處于空白狀態,于是這就為我國的封裝工藝技術、封裝設備、整裝流水線這一系列產品生產的出口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我國的組件封裝生產技術,可隨著這些地區應用工程的增多而向其地區轉移,從而實現本土化生產,強化我國封裝生產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