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職業病的預防和危害

職業病的預防和危害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職業病的預防和危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職業病的預防和危害

職業病的預防和危害范文第1篇

關鍵詞:職業?。宦殬I危害;預防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223

1 前言

核電站核島安裝工程屬于勞動密集型工程,通過對防城港核電核島安裝工程的職業健康安全特點進行分析,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人數較多;(2)職業危害作業類型多,如探傷、焊接、保溫、混凝土打孔等;(3)作業環境復雜,受限空間、交叉作業多;(4)高強度作業時間較長,受上游條件影響趕工已成常態;

(5)南方地域性氣候,施工環境潮濕悶熱。

綜上所述,如不采取切實有效的預防措施,必然會增加罹患職業病的幾率。

2 核島安裝過程中存在的主要職業病風險識別

根據核島安裝工程的施工特點及地域特點,現對其職業危害因素進行分析。

2.1 生產過程

操作工序:打磨、切割、焊接易患塵肺、電光性眼炎、電光性皮炎、噪聲聾職業??;操作工序:包裹、填裝、鉚接 易患棉塵病、接觸性皮炎職業??;操作工序:探傷易患慢性外照放射病、內照射放射病;操作工序:打孔易患塵肺病

2.2 作業環境

各種作業各工種空間狹小、通風不暢易造成塵肺病、噪聲聾、有毒有害物質中毒。

3 職業病防治體系的建立

3.1 制定完善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防城港項目部按照國家法規標準規范并結合實際建立了包括職業健康責任制度、培訓制度、監督檢查制度、勞保防護制度以及應急預案在內的職業健康管理體系。

3.2 設置獨立的監管組織機構

通過設置獨立的監管組織機構從專業管理角度獲取資源,按照相應規章制度的要求,全方位、全視角對項目職業健康進行管理。防城港項目部HSE管理室作為項目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主控部門,對職業病預防管理實施管控。

3.3 職業健康檢查和檔案管理

通過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來排查和篩除職業病員工,主要包括崗前、崗中、離崗檢查,對檢查存在異常的積極采取醫療干預。

(1)崗前檢查。對進場新員工進行崗前職業健康體檢,建立新員工職業健康檔案,檢查項目應滿足職業健康檢查相關規定,新員工經職業健康檢查合格后方可從事本工種工作。(2)崗中檢查。所有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員工要按照職業健康檢查周期要求進行檢查。在崗期間檢查一旦發現有職業禁忌癥或者出現職業病的勞動者,立即禁止從事該工種作業。(3)離崗檢查。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員工,按照所從事的職業進行相應的職業健康檢查,離崗職業健康檢查檔案由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存檔、保管。

4 職業病預防措施

4.1 職業病的被動防護

(1)勞保防護用品的使用。為有效減輕職業危害,降低職業病發生率,首先需要配備專業的勞保防護用品,包括耳塞、口罩、工作服等一般勞保防護用品,主要使用對象為進入施工區域的所有人員;針對直接從事或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作業的人員,還需要配備活性炭口罩、專業防護面罩等特殊防護用品。勞保防護用品的普遍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保護作業人員,減輕職業危害,但只是一種被動防護,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職業危害因素。(2)危害因素的監測。監督檢查人員需要定期借助專用儀表器具對核島內各個區域內的噪聲、粉塵濃度進行定量監測,當超出規定標準限值時及時預警并迅速采取干預措施。(3)作業時間管控。防城港核電項目位于華南沿海屬于亞熱帶氣候,每年夏季廠房內悶熱潮濕,施工作業很容易引發中暑。為此防城港項目通過調整作息時間,適當延長正午休息時間,增強員工體質,降低患病風險。

4.2 職業病的主動預防

(1)工藝改進。為從根本上降低職業健康風險,減少職業危害因素,即從本質安全角度出發,通過采用新技術,新材料來取代落后的職業健康風險高的施工工藝,例如主管道焊接引入自動焊來取代人工焊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員勞動強度,縮短了作業人員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時間,降低了作業人員患職業病的風險,同時提高了勞動效率也提升了產品質量。(2)加強通風。核島內部較為封閉空間較為狹小,空氣流動性差,為改善核島作業區域內的空氣質量,必須采取強制通風措施,例如設置排風扇、風機等排風設備,另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將正式通風系統和臨時通風系統結合的方式來改善作業環境中的空氣質量。(3)使用環保型材料。隨著環境保護要求和標準的提高,核島安裝所使用的材料也必須符合節能環保要求,例如采購環保型油漆、環保型保溫材料,從材料的源頭上減少職業危害因素的產生。

4.3 職業健康文化建設

職業健康文化建設主要集中在職業健康的知識性、制度性和行為性建設等三個方面。(1)知識性建設。首先通過科普宣傳讓所有員工對職業病和職業健康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后通過培訓教育讓其進一步深入了解職業病的形成原因和病因的外在癥狀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員工在掌握了這些關于職業病及職業健康的基礎知識后,對改變其對職業病及職業健康的認識將有非常積極的作用。(2)制度性建設。通過建設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制度來規范人的行為,提高人的素養,提升員工職業健康安全意識,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轉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構建良好的職業健康文化氛圍。(3)行為性建設。職業病預防及職業健康文化建設的落腳點最終體現在人員的行為上,唯有具體的行動才能把各項具體要求和措施落到實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對偏離的次標準及時進行糾正,對表現優異的及時給予肯定,從正反兩個方面來促進職業健康文化建設。

5 職業病預防取得的良好績效

防城港項目部針對職業危害施工活動積極采取各種有效的職業病預防措施,并在執行過程中不斷進行完善,整體執行效果良好,自2012年一期核島安裝開工至2016年工程結束未發生任何職業病危害事件。

職業病的預防和危害范文第2篇

【關鍵詞】職業??;防治;監管

1.我國職業病的現狀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所定義的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國現今職業病患病人數眾多,職業病防治前景不容樂觀。

1.1職業病的特點

職業病的產生就是在工作過程中長期接觸致病因子而導致的疾病,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反之則越糟糕。不少上班族一開始針對職業病了解不多也并不在意,采取不理會政策,到最后往往悔之已晚。職業病最大的特點則在于從事類似工作的人群,大多數都會患病,而不是極個別。

1.2患病人數多,形勢日趨惡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的最多的職業病就是塵肺,其次危害性較大的就是職業性放射性疾病,包括在醫院放射科工作的醫生和實驗室接觸放射源的人員易患這種疾病。以建筑工人為代表的農民工群體在炎熱的夏季極容易患上中暑、脫水等職業病?,F如今,職業病的種類也在增加。人們在所從事的工種中接觸到致病的物理因子或化學因子,也容易患上職業病。

2.職業病的防治

2.1三種預防方式

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工作單位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通過改變環境來減少外界因素對人體的傷害,從根本上起到預防作用;與此同時,各工作單位還必須加強對員工進行定時的身體檢查,一旦發現職業病的跡象,便馬上開始治療,另給予其一定的經濟補貼,或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給予患病職工以補償,從而減輕職業病帶來的人身傷害和經濟傷害,也給予他們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慰藉。在此基礎上,對于已經患有職業病的人群進行全方位的治療以及后續的康復性治療,盡力幫助他們擺脫疾病困擾。

2.2職業病的治療

現如今我國對于職業病的治療還存在一些不足,因為這些職業病在治療上都存在著一些困難,根治的能行更是微乎其微。不過科技越來越發達,醫學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專家們也都在嘗試著用研制一些新型藥物去預防職業病,還有更多高科技的儀器去治療職業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現象都會有很大的改善。

3.職業病防治的監管體系

3.1國家政府的監管政策

我國在2011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同時,政府也出臺了《工傷保險條例》,維護職業病患者的切身利益。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重要性認識還不足,一味地強調經濟發展,相關法律法規沒有落實到位。由于在招商引資方面把關不嚴,導致許多未經職業病危害評估的企業開工投產,導致大量勞動者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的前期預防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個別政府在職業病鑒定和治療方面監管、督促力度不夠大,以至于部分塵肺患者到了跨省開胸驗肺的地步。從政府監管的角度看,地方衛生監管中關于職業病的監管體制尚未完全建成,部門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還不夠健全,監督執法人員不足,檢測執法手段和設備落后,信息渠道還不夠暢通。

為改變這一現狀,各地政府都建立了勞動衛生研究所,為職業病的預防、檢測、治療提供了保障。我國也將持續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來規范勞動衛生的各個方面,讓人們能夠預防職業病,患病后能夠治好,患病后能得到補償。

3.2企業層面的管理

目前尚有不少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如煤炭、化工、防治和建筑業等)不重視職業衛生防治工作,沒有切實履行國家規定的職業病防治責任,對從事易受環境影響而患病的職工沒有給他們購買合格的勞保用品,讓他們得到有效的保護。另一方面,為節約成本,更快地將勞動力投入使用,企業職工沒有進行上崗、在崗的職業健康培訓和定期體檢。由此一來,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變得不到保護。近年來,隨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國家制定的勞動保護制度也相應發生了改變。企業的勞動保護制度也在逐步完善,職工的切身利益也將得到保證。

3.3人員因素

現如今,職業病患病的重點人群是農村進城務工的流動勞動者,他們文化水平低,預防職業病的意識薄弱。而且,企業為節省培訓成本,很多務工者都未經過培訓便上崗操作,以至于成為職業病的高危人群。企業的培訓不到位,特別是未使全部職工掌握其崗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對自身健康的影響。由于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文化程度低,對企業對于職業病的相關公告或警示內容不一定理解并引起關注。并且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在患病之后不懂得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此,勞動者缺少職業病防護相關知識的培訓,應該是勞動者掌握職業病危害知識水平較低和患病率極高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4.職業病防治對策

4.1政府層面

我國政府應當對職業病防治工作實行領導責任制,將其作為年度區域業績的考核項目。主要領導要對職業病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若發生職業病爆發等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問責。在對企業工作的監管方面,政府部門可以采取相應措施要求企業組織學習職業病防治法,加大對職業病防治法的宣傳力度,同時采取措施加強職工對職業病的認識,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此外,當地勞動保障機構要逐步加強對企業用工合同的監管力度,防止企業在勞動合同上做手腳。并且應派代表常駐企業,積極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并為廣大職工提供咨詢和力所能及的幫助。

4.2企業層面

企業方面除了需要大力宣傳法律知識之外,還應該從自身的問題做起。企業應進行技術革新,淘汰落后的生產技術和設備,積極探索治本之策,加快推進產業技術升級。依靠科技進步,有效開發高科技技術,減少人工作業時間。

4.3人員層面

提高衛生人員素質,是解決問題的又一重要途徑。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職業病的防治與檢測能力也在大大加強。社會上也應該加大對衛生服務人員的培訓, 幫助那些已經患有職業病的病人早日重獲健康。在醫療衛生機構設立咨詢點,解決他們的疑問。定期進行職業病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定期舉辦法律知識講座,宣傳職業病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增強勞動者法律意識和職業病防治意識,使廣大勞動者能夠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對于企業領導的培訓同樣刻不容緩,讓他們了解職業病防治的重要性,明確作為企業負責人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在社會的監督下,履行自己的職責。

5.結語

本文對我國的職業病防治監管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既看到了我國在法律制度的監管方面和社會的扶持力度的缺陷和不足,也展望了未來我國對監管體系的完善和社會各界對職業病的關注情況。隨著我國醫療衛生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職業病的患病比例將持續下降,社會對于職業病的關注也將會逐步上升。 [科]

【參考文獻】

職業病的預防和危害范文第3篇

1、用人單位是防治職業病的第一責任人。

2、預防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

3、預防職業病,保障職業健康。

4、正確認識和使用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5、保護勞動者健康是用人單位的法定責任。

6、為了您的健康,請遵守職業安全衛生警示標識。

7、正確使用和維護職業病防護設施。

8、關愛農民工,防治職業病。

9、工作場所應當符合職業衛生要求。

10、職業病人依法享受職業病待遇。

11、認真學習貫徹《職業病防治法》。

12、職業病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

13、保護勞動者健康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14、職業病是可以預防的。

15、防粉塵,戴口罩。

16、防噪聲,戴耳塞。

17、保護員工健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18、遏制職業病,預防最關鍵。

19、保護勞動者健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20、遵守職業安全衛生規程,杜絕不安全的操作行為。

21、參加工傷保險,保障職工權益。

22、保護農民工健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23、防治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

24、防治職業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

25、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

26、安全裝置和防護設施是預防職業危害的有效手段。

27、女工和未成年工享受特殊保護。

28、關愛員工,防治職業病。

29、學習貫徹《職業病防治法》,依法維護勞動者健康權益。

30、學習、宣傳《職業病防治法》,維護勞動者健康權益。

31、了解職業病危害是勞動者的權利。

32、防粉塵,戴口罩;防噪聲,戴耳塞。

33、勞動者應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

34、防治職業病危害,促進經濟發展。

35、保護勞動者健康,構建和諧社會。

職業病的預防和危害范文第4篇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市場經濟轉型時期,這就對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新要求也需要對應全新的措施與模式。職業健康和生產安全是處于生產勞動一線的廣大勞動者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只有保障勞動者的安全權益,才能激發勞動熱情,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企業必須承擔職業衛生主體責任,為員工構建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的工作環境,保障員工健康。本文主要針對做好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對策;職業病預防

職業衛生是保護社會生產力和勞動者權益,為企業安全生產和職工健康服務的重要工程,是企業順利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是生產經營工作的必然需求。企業在從事生產過程中產生或形成了各種職業危害因素,直接危害勞動者的健康,因此必須加以預防。

1 企業職業衛生管理現狀

職業衛生工作是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維護職工健康的重要內容。新職業病危害的不斷出現,職業病發病形勢日趨嚴峻,經濟欠發達地區經費投入不足,都使得職業衛生管理工作不能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1.1 認識上存在誤區

一個問題的發生往往是人們意識與認識沒有到位,國內諸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片面地將自身經濟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會重視職業病的危害。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通常會相應地降低“門檻”,對職業衛生審查不嚴格,致使一些沒有經過職業病評價的項目開工生產。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時明明知道該項目有一定的職業危險,且該地區目前還不具備消除危害的措施,但是還是義無反顧地引進,這種狀況使得一些地區出現很多沒有經過職業病危害控制的項目投入生產,從而導致職業病危害進一步地擴大。

1.2 用人單位刻意回避職業危害

如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方面,沒有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不能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更有甚者不愿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導致職工不知其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應急處理措施。同時,也沒有對職工尤其是對進入企業的農民工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不能使其充分掌握預防職業危害的有關常識以及注意職業危害預防以及自我防護。少數企業已知職業危害因素超標嚴重,而采取崗位輪換、短時間辭退職工的辦法,隱瞞職業危害,逃避職業病防治責任。對于受職業危害而發病的職工,用人單位不愿提供發病人員的職業史、危害因素接觸史以及職業衛生和健康監護等相關資料,給職業病的診斷、鑒定設置重重障礙,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1.3 企業職工自我保護意識淡漠

部分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職,明知工作場所有毒、有害,但置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顧,企業配套的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不使用,甚至有的將防護設施拆毀,自愿在有毒有害環境中拼命加班加點,以犧牲個人健康甚至生命為代價,追求工效與工資,一旦發病后悔莫及。

1.4 職業衛生工作監管不到位

就像前文所說,部分地區政府部門對于職業衛生的重視程度不足,相比于學生衛生、食品衛生來說,職業衛生的監督力度顯得微乎其微。官方數據表明:我國職業病危害檢測覆蓋率僅為11%。此外,在監督企業職業衛生工作時,由于衛生部門自身權力的限制,往往會造成對違反規定的企業懲罰力度不足,沒有起到警示作用等問題,從而致使職業衛生部門在執法時無法做到“有法必依”,嚴重地削弱了職業衛生部門的公信力。

2 如何做好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

企業在生產的過程當中,要受到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作業環境等相關因素的影響,而企業員工的身心健康也會因此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所以,所有企業都要給予其足夠的重視與關注,加強企業相關負責人對于該方面法律法規的學習,強化其職業衛生的管理力度,切實維護企業員工的身心健康,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1 健全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需要制定與健全內部的職業病防治管理機制,并且要掌握管理制度的每個流程,深入企業生產第一線,了解每個生產線中的工序與崗位都會產生什么樣的職業病與危害,之后再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結合現有法律法規,制定出屬于企業自己的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只有與企業實際相結合,才能夠使其可以在實際工作中得以運用。

2.2 加強宣傳教育

企業要大力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宣傳勞動者的權利和用人單位的責任與義務,結合本單位工藝流程、操作規程、管理規定等的學習,使勞動者認識到身邊的職業危害,認識到自己可能會患的職業病及不良作業方式和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轉變思想觀念,積極主動預防職業危害對人體的傷害,拒絕無防護措施的有害作業。同時,促使企業積極主動提供相職業病防護措施和設施,改善作業環境,保障勞動者健康。

2.3 加強生產現場管理

現場管理的好壞直接反映一個企業的形象和文化,直接影響員工的身體健康。除了要舍得在工藝設施上投資,加強工藝改造,減少跑、冒、滴、漏外,更應該關注職工的作業環境。比如通風、采光、采暖、浴室、更衣室、休息室等這些必備的設施必須健全,還應對職工進行定期體檢,及時發現職業禁忌狀況;要按照標準對職工配備相應的符合標準的個體防護用品和用具,督促職工在工作時正確佩戴和使用。職工健康體檢檢出職業禁忌證、職業相關疾病或職業病時,要將職工調離原崗位。

2.4 加強健康監護的監督管理

職業健康監護主要包括職業健康檢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等內容。職業健康檢查及評定必須由取得相應資格的衛生機構來承擔。職業健康檢查類別包括上崗前健康檢查、離崗健康檢查、定期職業健康檢查和應急健康檢查。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制度,依法落實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對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等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規定和要求,確定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的檢查項目和檢查周期。結合實際及時、妥善處理體檢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安排疑似職業病人診斷,做好職業病人的治療康復、定期檢查和妥善安置,確保職業病人的權益。

結束語

職業衛生管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企業應要加大工作力度,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職業衛生防治機構和管理體系,在隱患排查治理、職業健康監護、宣傳教育培訓和勞動防護用品等方面,全面提升企業的職業衛生的管理水平,保護員工健康。

參考文獻

[1]張敏,李濤,等.國家職業衛生示范企業評選標準解讀[J].勞動保護,2006(7):15-18.

[2]吳奇,楊德敏.我國職業衛生現狀及對策的概述[J].職業與健康,2005年8月第21卷第8期.

職業病的預防和危害范文第5篇

職業病危害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堵殬I病防治法》第十六條規定,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制定、調整并公布。

2002年3月原衛生部印發了《關于印發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的通知》(衛法監發200263號),對督促用人單位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申報、加強職業病危害評價和定期檢測評價、保障勞動者健康權益和預防控制職業病危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經濟轉型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更為多樣、復雜。為切實保障勞動者健康權益,國家衛生計生委會同安全監管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全國總工會對《目錄》進行了修訂。

二、《目錄》的修訂過程如何?

為做好《目錄》修訂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會同安全監管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全國總工會專門成立了修訂工作組,在工作調研、問卷調查、現狀分析以及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多次組織職業衛生、職業醫學、臨床醫學、衛生毒理、勞動保護、社會保障、法學等相關領域專家和企業、行業協會代表進行研討論證,廣泛征求各部門及各地意見,并赴廣東省深圳市進行了實地調研。根據各方面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完善。

三、《目錄》中的因素是如何進行遴選的?

《目錄》中具體危害因素的遴選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一)能夠引起《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所列職業病。

(二)在已的職業病診斷標準中涉及的致病因素,或已制定職業接觸限值及相應檢測方法。

(三)具有一定數量的接觸人群。

(四)優先考慮暴露頻率較高或危害較重的因素。

四、《目錄》與以往有何不同?

(一)對類別進行了調整。2002年的《目錄》按照危害因素性質和所導致的職業病進行分類,但各類危害因素之間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復。為避免這種交叉重復,本次修訂只按照危害因素性質進行分類,調整后的《目錄》將職業病危害因素分為粉塵、化學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等6類,而將原《目錄》中的“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腫瘤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等4類分別歸入上述6類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闸北区| 麟游县| 霍城县| 沭阳县| 辛集市| 泉州市| 桐乡市| 柘城县| 安多县| 大同县| 景宁| 海伦市| 屏东市| 高碑店市| 绿春县| 舒城县| 蒙自县| 怀安县| 兴国县| 上杭县| 永新县| 鹤庆县| 康定县| 仙桃市| 宁化县| 临夏县| 新绛县| 新野县| 潞城市| 桃园市| 苏州市| 财经| 阆中市| 黔江区| 铜鼓县| 东方市| 枞阳县| 河间市| 福州市|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