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大學生的消費情況

大學生的消費情況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的消費情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學生的消費情況

大學生的消費情況范文第1篇

【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觀 消費情況

一、研究當今大學生消費模式的背景

在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在校園里,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各有不同,處在同一個“屋檐”下的這個群體,自然會呈現出多種經濟狀況,有人花錢如流水,有人卻節衣縮食。隨著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生活方式和消費文化觀念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種變化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新時期對大學生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二、現狀調查與分析

(一)調查的性別、年級、家庭情況介紹。

在接受調查并返回問卷的228名同學中,男生所占比率為50.88%,女生為49.12%,男女比例比較均衡。其中,大一學生的比例為75.44%,大二、大三學生的比例分別為18.86%、5.26%,大四學生占0.44%。大多數同學來自城鎮鄉村,家庭經濟情況稍差,部分同學來自大中小城市,經濟情況較好。總體來說,參與調查者的性別、年齡比例均衡,確保了調查的普遍性與真實性。

(二)分析。

1.大學生消費水平

在月平均消費的調查中,生活費低于300元的占2.63%;300-500元之間的占7.89%;500-1000元之間的占33.77%,1000-1500元之間的占37.72%;而1500元以上的為17.98%。從數據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近83%的同學月消費不超過1500元,而有33%的同學月消費在500-1000之間。我們可以得出,我校的生活花費,500-1500元還是被大家所認可的一般水平。所以大部分的同學消費水平還是比較適中的。

2.大學生消費來源

大學生的消費資金主要從哪里來呢?通過調查發現,在生活費來源方面,基本上所有的同學要依靠父母,只有少數的同學的資金來源于各方面的困難補助,獎學金,助學金等,還有一部分來源于勤工儉學或兼職補貼日常開銷。由此可見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但來源趨向于多元化。但是生活費里不包括學費,住宿費等,要是加上這些“巨款”,我相信來自父母的資金比例將更高。因此,可以說,大學生基本還是一個純消費者。

3.大學生飲食消費

從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出,我校學生在飲食方面支出居400元以上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占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恩格爾系數較高,這也許是這一群體的特點。這與我們學校的物價水平以及個人飯量有關,從側面或許反映了我校食堂飯菜定價略高及學校餐館飯店的定價偏高的問題。

4.大學生通訊消費

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大學生幾乎人人一部手機,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他們通信月支出在50元以下和50―100元的分別達到27.63%和56.14%,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者每個電話都很短。既是考慮到目前的手機普及率,大家這方面的消費還是比較合理的,這可能與在校生平時時間緊張有關。

5.大學生娛樂和學習消費

通過調查,大學生大多數都會在娛樂方面進行適當消費,相比于飲食消費略低,但也占了不少的比重。相應地,在學習方面的消費也比較均衡。不過有少部分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消費遠遠小于娛樂消費,希望這種重娛樂輕學習的現象不要得以蔓延。

6.大學生消費計劃

綜合分析調查問卷,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學生儲蓄觀念薄弱,基本沒有消費計劃。對于資金的支出具有很大的隨機性,沒有宏觀的安排,更無詳細的打算。大多數同學都坦承自己是“月光族”,很容易出現“經濟危機”。只有少部分同學對自己的資金有簡短的計劃,并且有記賬的習慣。 部分同學還存在超前消費的情況,一般這些消費都是用在促銷品及服飾上。也有少部分同學傾心于新型的電子產品,采用超前消費的方式進行購買。

(三)調查小結。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了解我校大學生消費狀況以及消費趨勢。大學生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較大,這主要是因為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校多數學生只是純消費者,基本上沒有收入來源,如果在大學期間沒有學會科學合理的理財方式。開學的時候拼命花錢,到了學期末就四處舉債,這樣的大學生在踏入社會后又如何能面對更多的風險與挑戰?大學時代彈指即逝,學生應當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學業上,不必過分追求物質享受。而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輕視了這一點,認為學生消費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更沒有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提示。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看出我校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于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消費的因素中,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其次注重于品牌,因此可以說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所以大學生消費觀念還有待提高,而引導大學生走向正確的消費的責任還任重道遠。

三、解決措施

(一)大學生自身方面。

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很多事物要靠大學生自己去判斷,自己去選擇。外界信息很容易左右大學生的判斷能力,為了讓自己有更獨立的判斷事物的能力和適合自身狀況的消費觀念、理財技巧、大學學習節奏,都需要一個很強的自我認知。大學生應該積極地參與到學校和社會開展的一些相關課程學習中,通過多種途徑增長自己的理財、消費、投資等的知識。大學生只有在堅實的知識基礎上,才能更好地指導自己做出合理的行為;同時,大學生應對自己的大學生涯有個合理的規劃,要積極完成學校布置的學業,對自我認知上應做到“完整性、特征性、目的性、辯證性。”

(二)家庭方面。

國際教育基金會在 《培養心情與人格―人生基本目標教育》一書中提到:“家庭是人格的熔爐,潛移默化地‘傳授著’誠實、忠誠、信任、自我犧牲、個人責任和尊重他人等美德,更為根本的是,它是愛心和人際關系的學校,是學習愛的奉獻以及相關的人際交往技巧等基本能力的最佳場所。家庭中蘊含著使道德和人際能力自然成長的活躍機制,那就是由家庭里子女、手足、夫妻和父母等角色組成的機制。”模仿是人最初的能動反映,父母長輩等大人一直是小孩學習效仿的榜樣。因此,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環境,應以身作則,合理消費,在家庭創建一個健康的消費觀念。

(三)學校方面。

各大高校,應該注重對學生在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的培養,針對該方面教育的缺乏,學校應該制定一套完善的教育方案,開設相應課程,并加強實踐教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開展更多的關于這方面的比賽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投資理財的積極性;老師也應加大這方面的研究,在引導學生的時候提出的意見才能更切實可行。

(四)社會方面。

從社會大環境來說,國家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反對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大力倡導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大學,作為大學生日常活動的主要地方,學校領導應樹立并弘揚正確的消費觀,對改善社會風氣、樹立社會正氣、凈化社會消費環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進而優良的社會風氣也為優化大學生的消費環境創造了條件,這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就會趨于理性化。

參考文獻:

[1]黎明.90后大學生消費行為分析[J].現代物業?現代經濟,2012,11.

[2]閆纓,任意.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分析和引導[J].昆明大學學報,2004,1.

[3]施應玲.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調查及分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4.

[4]秦云,祝志杰.大學生消費心理及消費原則淺論[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

[5]彭錦霞.大學生消費狀況分析[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4,3.

[6]李巍.當代大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探析[J].重慶社會科學,2006,1.

[7]張迪.當代大學生消費現象透視及消費心理研究[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07,1.

[8]劉瀏.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及消費心理研究[J].理論與改革,2009,6.

大學生的消費情況范文第2篇

[關鍵詞]課外閱讀;消費支出;性別差異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9-0150-03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人類文明傳承的重要方式,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增長。當代大學生在掙脫了應試教育的羈絆后,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課外閱讀作為大學生自由學習的重要手段,不僅可以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鞏固所學專業知識,還可以開闊視野、增加內涵、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了對當代大學生課外閱讀情況有比較系統的了解,我們對浙江省杭州下沙高教園區的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文主要針對大學生用于課外閱讀的消費支出情況進行分析探討。

1 調查基本情況

用于本文分析的數據來自對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11所高校學生的隨機調查。本次調查采用一對一訪錄式的問卷調查方法,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收回396份,其中有效問卷384份。樣本數據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從表1可知,在384份有效問卷中,男生190人,占49.48%;女生194人,占50.52%;城市學生120人,占31.25%;鄉鎮學生60人,占15.63%;農村學生204人,占53.12%。

2 大學生課外閱讀消費支出的現狀分析

課外閱讀消費支出是指大學生用于訂閱報紙、雜志、購買紙質圖書、電子媒介資料和網絡學習卡等方面的支出。大學生課外閱讀消費支出受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個人消費行為習慣和學習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本文僅從性別角度分析來自城市、鄉鎮和農村的大學生在課外閱讀消費支出方面的差異。

2.1 大學生每月總消費支出情況

學生家庭經濟狀況是影響大學生課外閱讀消費支出的主要因素之一,“每月消費總額”不僅可以直接反映大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還可以間接體現大學生的個人消費行為習慣。我們對大學生的“每月總消費額”的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知,在接受調查的384名大學生中,每月消費在600元以下的有44人,占 11.5%;每月消費在600~800元的有168人,占43.8%;每月消費在800~1000元的有136人,占35.4%;每月消費在1000元以上的有36人,占9.3%。

2.2 大學生每月課外閱讀消費支出情況

根據調查,大學生用于訂閱報紙雜志、購買紙質圖書、電子媒介資料和網絡學習卡等方面的“課外閱讀消費支出”如表3所示。

從表3可知,在接受調查的384名大學生中,每月課外閱讀消費支出在50元以下的有116人,占 30.2%;在50~100元的有126人,占32.8%;在100~150元的有108人,占28.1%;在150元以上的有34人,占8.9%。

2.3 大學生課外閱讀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分析

利用表2和表3資料,分別計算來自城市、鄉鎮、農村男女生的“平均每月總消費支出”和“平均每月閱讀消費支出”,進而算出“閱讀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如表4所示。

從表4可知,從平均每月總消費支出的絕對額來看,全部大學生平均為785.42元,其中城市女生最高,為每月838.46元;農村女生最低,為每月744.44元。從平均每月閱讀消費支出的絕對額來看,全部大學生平均為82.81元,其中城市男生最高,為每月95.24元;鄉鎮男生最低,為每月75元。從閱讀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指標來看,全部學生的平均比重為10.54%,其中最高的是城市男生,為11.76%;最低的是城市女生,為9.17%。對比表4中的各行數據,可以發現:

(1)當代大學生用于課外閱讀的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普遍不高。調查顯示,有68%的學生表示大學期間用于課外閱讀的消費支出低于中學;有24%的學生表示與中學持平;只有8%的學生表示大學期間的課外閱讀消費支出高于中學。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學圖書館擁有豐富的圖書資料和網絡學習資源,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免費而便利的學習條件;另一方面是進入大學以后,許多學生覺得在學習上的壓力明顯下降,課余時間大多熱衷于交際和娛樂,讀書則呈現出功利化傾向,自由學習和自主閱讀的動力不足,導致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和消費支出都會減少。

(2)來自城市、鄉鎮和農村的大學生在課外閱讀消費方面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從總消費支出來看,城市女生最高,但她們每月閱讀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卻是最低的;農村女生的總消費支出最低,但她們每月閱讀消費支出總消費支出的比重卻與最高的城市男生十分接近,比最低的城市女生相對要高出26.17%。我們分析,來自城市、鄉鎮和農村的大學生在課外閱讀消費方面存在的這種性別差異,主要與他們升學前的學習環境有關。城市女生家庭條件較好,加上她們天生愛美,喜歡打扮,導致了她們的總消費支出較高。但由于城市女生中學時期的學習環境優越,課外閱讀條件與大學相差不大,她們在進入大學以后,對課外閱讀消費的心理需求不會很大。而農村女生家庭條件相對較差,受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的影響,她們在大學里的總消費支出相對較低。但農村女生在進入大學以后,學習環境發生很大變化,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她們經常會感到知識面不廣,缺少興趣和特長,這時候沒有了高考升學的壓力,女生特有的自尊心會讓她們想方設法去彌補自身的不足,這無疑會導致農村女生在課外閱讀方面的消費支出增加。就男生而言,由于他們的人生價值取向不同,在課外閱讀消費方面則與女生具有完全相反的表現。從表4中可以看出,城市男生在課外閱讀方面的消費支出比農村男生相對要高出10.31%。根據我們的調查,有73%的城市男生表示最喜歡購買和閱讀的是政治人物和科普知識類書籍,而有69%的農村男生表示對專業書籍和教輔材料更感興趣。

3 思考與建議

閱讀是人類最普遍和持久的學習方式,大學時期是通過閱讀獲取知識的重要階段,課外閱讀對大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起著重要的導航作用。當代大學生由于學業和就業壓力,對于課外閱讀的目的存在偏差,功利性閱讀現象明顯,從眾心理強,選擇能力差。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循序漸進,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閱讀教育體制和有效的導讀機制。大多數學生反映,大學里圖書浩如煙海,不知道應讀什么書。大學生閱讀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方面應該發揮積極作用,學校可以通過開導讀講座和開設導讀課程,鼓勵學生讀好書。

其次,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引領作用,提高學生自由學習和自主閱讀的積極性。學校應以團委、學生會牽頭組織成立各種讀書協會,定期舉辦各類讀書活動和讀書比賽,開展讀書交流會。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感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還可以讓他們認識更多志趣相投的同學,滿足他們交際娛樂的愿望,激發他們更為濃烈的閱讀熱情。

此外,大學生應該端正態度,淡化功利心理,改正閱讀方法。大學生自身的努力是改進課外閱讀狀況的根本,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和忙碌的學習生活,大學生應克服浮躁心理,加強自我管理,增強主動學習的意識,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努力使自己通過閱讀獲得心智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黃曉明,等.武漢地區大學生課閱讀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界,2010(4).

[2]何玲華,周瓊.“80末”大學生閱讀狀況――來自地方綜合性大學人文課堂的報告[J].中國大學教學,2009(3).

大學生的消費情況范文第3篇

Abstract: A sampl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injuries of students in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and the statistics from the survey were analyzed. The survey shows significantly high injury rate among the students,and the causes are discussed. More interestingly,the survey shows that some particular parts of our body are more vulnerable to injuries and in some specific way we can avoid these injuries. The data from the survey are really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reduce injuries afterwards. This article is about in-class injury of students and i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cause of injurie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possibility of reducing or avoiding injurie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well-being,relieving their stress,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關鍵詞: 學生;體育課;運動損傷;調查;分析

Key words: students;PE class;sports injuries;survey;analysis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5-0216-02

0引言

運動損傷是指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發生的損傷,它的特點在于體育運動項目,運動技術動作,鍛煉者的身體情況,場地措施等情況和人體所發生的損傷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高校體育運動中損傷時有發生,不僅影響學生身體健康,學習和生活,嚴重的將造成殘疾死亡。高校體育的目的是促使大學生身心健康,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和增強體制.因此,體育教師必須十分重視運動損傷給學生帶來的危害,了解運動中易發生損傷的項目,過程及預防措施,并能及時進行必要的處理。在體育教學中結合運動技能的特點傳授有關運動生理,運動解剖和醫學方面的知識及科學鍛煉身體的手段方法。重視運動損傷的預防,掌握預防損傷的方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將損傷的發生率控制在最底限度。從而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和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此,本文將對西安體育學院二本專業學生運動損傷情況作了調查,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對運動損傷的發病規律,特點及原因進行調查,找出防傷的方法和措施,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一點啟示與幫助。

運動損傷在高校體育教學、訓練及課外活動中時有發生,并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本文對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運動損傷進行了調查與研究,以探討學生運動損傷的發生特點及一般規律,這對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增強學生體質,減少身心上的痛苦,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等均有重要意義,并為學生運動損傷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1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西安體育學院06級人體科學系、社會人文系學生5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平均年齡20歲。

1.2 研究方法①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有關運動損傷方面的文獻資料,并進行總結,了解其總體情況,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②問卷調查法:采用統一印制的運動損傷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發出調查表50份,收回40份,回收率80%。③數理統計表:兩樣本率的比較和卡方檢驗。④觀察法:觀察學生的訓練,比賽和課外活動。

2結果與分析

2.1 運動損傷的發生情況

在所調查的人員中,受傷人數及損傷率見表1。

從表1可查看出,40人有損傷者占85%,同時對男女損傷率是否存在著差異進行檢驗,結果兩樣本率比較P>0.05,即從總體發病率上看是完全一樣的,不存在差異,但總的發生率達85%。說明學生損傷率較高,值得引起我們大家的重視,有必要查找一下損傷的原因,常發部位及規律,以提出防傷的措施,達到較好的教學和訓練效果。

2.2 運動損傷歲季節變化的規律通過調查及大量資料表明,不同季節學生的受傷情況不盡相同,學生的損傷情況與季節的變化有著明顯的規律可循,即運動損傷呈現出時間的雙波峰期,即4,5月份和9,10月份,是損傷發生較多的季節。

原因分析:主要是季節的影響和4,10月份處于運動競賽期所致,半年損傷高峰出現的小雙波峰說明,每學期初因學生體力相對不足,易引起損傷。經過一個恢復期后體力逐漸上升,損傷相對減少,隨后到4,5月份由于競賽期的到來損傷加大,下半年即學期初與上同,但到11,12月份由于季節的轉換,天氣變冷,肌肉的粘滯力增大,如果準備活動不充分,損傷同樣增大,而整個曲線圖中的低谷中逢學生的假期。

2.3 運動損傷常發部位及損傷種類調查發現,運動損傷就發生部位而言不盡相同,具體分布情況見表2。

表2說明,運動損傷常發部位在肘、膝、踝,其次是大腿、小腿、足。

原因分析:肘、踝、膝從生理學和解剖學的角度來看屬各關節及牽連的解剖結構,擔負著多種生理功能,倘若曲伸,磨檫,旋轉超過起生理限度,尤其是受到疾病、外力、沖出、擠壓時,極易致傷。特別是在足球運動的諸多運動中,踝關節在跳躍運動中能引起軟損傷也是顯而易見的,而這些損傷多因場地不平,違反規則,動作粗野等引起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加強體育道德教育,使學生自覺的遵守比賽規則并注重加強學生自我保護性教育,以便防止損傷和避免損傷。

同時,調查表明損傷常發部位決定了損傷的性質和種類,損傷種類見表3。

表3顯示,以肌肉拉傷的最多,占23.5%,查材料表明損傷種類與損傷的項目和部位有明顯的關系,在體育運動中,由于準備活動不當,某部肌肉的生理機能尚未達到適應運動所需的狀態,訓練水平不夠,肌肉的彈性和力量較差,疲勞或過度負荷,使肌肉的機能下降,力量減弱,協調性降低,錯誤的技術動作或運動時注意力不集中,動作過猛或粗暴,氣溫過低溫度太大,場地器械的質量不好等都可以引起肌肉拉傷,由此可見,要注意加強屈肌和易傷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練習,使屈肌和伸肌的力量達到相對平衡,這是防止肌肉拉傷的有效措施。對西安信息技術學院大一年級學生進行運動損傷調查,并對損傷的發生率、損傷的原因進行比較研究,進一步分析學生運動損傷的分布特征、防治狀況,擬提出重點干預措施。西安信息技術學院新生運動損傷發生率及平均損傷發生人次均高于二~三年級學生。學生上課、意外事故是損傷的高發場合和主要原因;肌肉拉傷發生率最高;治療多采用中藥及理療等手段,治療效果良好,體育教育管理部門應制定完善的體育課學習的學生保健政策,加強對體育專業新生體育安全意識教育,強化運動損傷知識傳授,改善醫療條件。

2.4 運動損傷發生的場合由于運動者機制所承受的負荷不同,導致了不同場合運動損傷的發生率有所不同,見表4。

此表說明,多數損傷發生在比賽中其比例占40.52%。其次是上課時,占31.62%。而損傷發生在操場中為最少52.70%。經過檢驗,比賽、上課與其他三項相比損傷率有顯著的差異。這說明比賽中負荷大且犯規動作的學生在疲勞在粗野的動作下易發生損傷。

2.5 運動損傷的原因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眾多,除了主觀因素外客觀及外界條件也是引起損傷的重要原因如表5所示。

此表說明,學生局部負荷過大是發生損傷的首要原因,占22.3%。其次是教學或比賽中過度疲勞及動作粗野分別占17%和14.9%。將負荷過大與教學或比賽疲勞的百分比進行X的平方檢驗后發現P〉0.05。而負荷過大與動作粗野進行檢驗后發現,P〈0.05,差異具有顯著意義。究其原因發現,學生肌肉力量較差。普遍身體素質較低。在教學或比賽中運動量較大。一旦超過肌體的承受能力便造成損傷。故在教學或訓練中應該注意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例外,調查發現急性損傷多于慢性損傷,其中能夠經常堅持鍛煉和訓練的占23.7%。不能正常進行的占61.9%,能局部運動的占14.4%。損傷病愈的占70.6%,有合病的占29.4%。從校醫院反饋信息說明現療的傷員中有60%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學生

3結論

①春秋兩季即4,5月份和10,11月份是運動損傷發生較多的季節。②損傷發生的場合以教學與比賽較多,其次是課外鍛煉、訓練和早操。③運動發生的部位以膝、踝、手、肘較多,其次是大腿、小腿、足。④損傷的性質以肌肉拉傷為主,其次是擦傷,韌帶損傷,脫臼等。⑤損失的原因主要是局部負荷較大,其次是教學或比賽中過度疲勞和動作粗野,準備活動不充分和場地問題多。⑥損傷引起的功能影響以急性的為多,不能照常訓練和局部運動的占多數。

4建議

4.1 加強防傷教育新生在剛開始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應樹立起正確對待運動損傷的思想。增強防范觀念采取防范措施

4.2 加強全身的身體素質訓練由于局部負荷過大是損傷的主要因素而教學和比賽又是損傷的主要場合,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和教育,同時注意培養同學們正確的體育道德觀念。

4.3 提高學生對準備活動重要性認識準備活動的作用在于提高樞神經的興奮性,促使達到適宜的水平。特別是冬季植物的情況,同時是肌肉的粘滯性下降,彈性增強有利于防止損傷的發生。

4.4 加強易傷的部位的訓練與保護如進行劇烈運動或比賽時要戴護踝、護膝、護腕加強關節。特別是踝關節力量訓練提高主要關節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5 加強場地器材的保護與管理預防因場地與器材的導致運動損傷。

參考文獻:

[1]黃有基,管文光.學生運動損傷調查與預防.安徽體育科技,1989,(1).

[2]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7,(4).

[3]陸美琳.高校學生常見運動損傷色調研與預防.體育與科學,1997,(7).

[4]張文青.體育專業學生嚴重損失的現狀與分析.四川體育科學,2003,(1).

[5]程偉.大學生運動損傷調查分析.宜春學院學報,2004,(3).

[6]陸文龍.對大學生運動損傷的分析與研究,2004,(4).

[7]程麗平,邰崇禧.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規律的調查與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

[8]賴炳森,杜光寧,古文東,黃峰.體育專業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2,(6).

[9]韋李.籃球運動踝關節損傷及預防[J].柳州師專學報,2003,(2).

[10]朱鵬屏.體育舞蹈運動損傷的特點及防治[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3,(10).

[11]王愛莉,張俊英.普通高校學生運動損傷的規律及預防[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

[12]劉勇.踝關節韌帶損傷因素與防治[J].中國臨床康復,2003,(4).

[13]李亮.對師專體育系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1998,(2).

大學生的消費情況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大學生 消費結構 消費觀念

作為在物質豐富年代里成長的當代大學生們,其消費取向和行為受到時代和社會發展潮流的影響,具有鮮明的群體特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消費行為、消費結構和消費觀念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大學生消費現狀,分析其消費心理與行為特點。本次調查以南京某大學的大一至大三學生為總體,采用偶遇抽樣的方式,抽取樣本進行問卷調查。實際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88份,有效回收率為94%。其中男生98名,女生90名,男女人數基本持平。

一、大學生的消費水平

通常,一個人可支配的金錢數目決定了其消費能力,而消費能力對其消費取向又有著一定的影響。本研究對大學生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錢數目、消費的大致情況及消費觀念進行了了解。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88名大學生中,月可支配金錢數目位于800―1000區間段的人有93人,占到了49.5%;在1000―1500區間內的也有53人,占到了28.2%,即被調查的大學生的月可支配金額主要集中在800―1500的區間內。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用的主要來源是父母,尚未實現自立自主。研究發現,98.9%的大學生仍是依靠父母的資金供給,依靠自己能力兼職或依靠獎助學金的還在少數。

而相應的月末生活費剩余情況(見圖1)則是16%的人有較多剩余,50%的人有較少剩余,24.5%的人恰好差不多用完,8%的人經常在月末出現經濟危機。通常認為,當一個人可支配金額多的時候月末剩余通常也會比較多,而調查發現,月末生活費剩余情況與個人的可支配金額兩者在95%的置信度下相關系數僅為0.154,是一種弱相關關系。

二、大學生的消費結構

為進一步細致地了解大學生消費結構的具體情況,筆者對大學生的基本消費結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統計。統計結果顯示,被調查的大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是比較有集中趨勢的,即大部分的大學生的消費都處于同一水平上,在飲食、學習、通訊、休閑娛樂、電子產品、護膚品等方面的情況大致是趨同的。

1、飲食消費

每月基本的伙食費大致處于在350-500間的有41.5%,加上落在區間相鄰的左右兩端的達到了92.6%。但也存在個別的極低消費和極高消費,分別在250以下和600以上。需要說明的是,答案的設計并未按照等距的原則來設置,而是結合具體情況做了不等距的劃分,具體見表1。

2、學習消費

考量大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消費時,由于考慮到可考量因素太過多元化,故采取了兩個指標即詢問參加培訓班的意愿與最舍得花錢購買的書籍。統計結果顯示,當問到最舍得花錢購買的書籍雜志時,選擇專業書和用于考證或考試的各種輔導書的學生占到了總體比重的62.3%,說明大學生在消費書籍雜志時傾向于花更多的錢在學習方面。

而在被調查的188名大學生中,上過各種培訓班的人有39名,占總數的20.7%,雖然比重不是特別的大,但聯系到培訓班的費用往往是很高昂的,動輒上千,且樣本數目相對于整個總體而言畢竟在少數,其中就有20.7%的人參加過培訓班,一定程度上反映當代大學生對于學習的消費是很不吝嗇的,準確說,是很大方的。

3、通訊消費

手機是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機不離手,拇指經濟在大學生的催動下蓬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大學生在通訊方面的消費自然是我們研究的一個重點。統計結果表明,手機消費在當代大學生的消費中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數學生的月手機消費甚至占其月生活費的八分之一。

除了手機,網絡也是現代通訊的重要途徑,當然,大學生上網的目的遠遠不局限于通訊。為了解大學生平均每月消費在網絡上的金額,我們僅簡單詢問了一月網卡費用,發現大多數人的上網費用并不多,在35元以下的占有56.9%。

4、數碼消費

上網需要電腦,我們發現,在被調查的188名大學生中,電腦的擁有率已經高達85.6%,同時,在被調查者中,大一的學生有75名占總人數的39.9%。這些數據說明電腦已經比較普及,而他們所擁有的電腦的價位最高的是在8000以上,有27.6%;而7000―8000的也占到了23.8%。兩者合計51.4%,說明大學生的電腦價位普遍較高,具體見圖2。

5、娛樂消費

休閑娛樂方面,大學生消費的主要趨向是聚餐,其次是KTV,其他諸如郊游、影院、健身等則相對少了很多。畢竟聚餐是群體性的,既可以交流感情,又大多是AA制,比單獨個人花費的要少,說明大學生消費時還是比較理性的。同時大學生旅行的頻率并不高,大多是半年或三個月一次,與放假時間相對吻合。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在休閑娛樂方面消費時仍是相對理性的。

三、大學生的消費觀念

與此同時,我們還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進行了調查,涉及戀愛消費、請客消費、超前消費、理想消費等方面。

1、戀愛消費觀

人們常說,大學里的愛情是相對純潔的,不會如踏入社會后的愛情那樣世俗而現實,但也不乏有諸如“長期飯票”之說,也不少聽見戀愛中的人抱怨著錢不夠花,那么大學生對于戀愛消費到底是持有怎樣的態度呢?調查發現,188名被調查者中有122名認為戀愛后可以在原來基礎上多消費一些,也有12名學生表示花再多也沒有關系,36名學生認為花多花少無所謂,只有17人認為不應該有變化即不贊成在戀愛上多做花費(見圖3)。可見,大學生普遍認為戀愛消費是可以接受并且是應該的,只是要量力而行。

2、應酬消費觀

作為社會的小小縮影,大學里請客吃飯也是很平常的事情,而究竟大學生是否會經常作請客消費?消費的是多或少呢?調查結果顯示,基本上過生日或拿獎學金等時候,大學生傾向于做出請客消費,雖然有40.4%的人回答會視情況而定,但不排除可能性,只有10.6%的人回答不怎么請客,請客會花費很多的占到了15.4%。

3、超前消費觀

隨著思想和觀念的多元化,超前消費也逐漸為人們所接受。信用卡的數量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增漲著,大學里隨處可見某某銀行推銷某某信用卡的推銷點,大學生的錢包里花花綠綠的信用卡耀眼奪目,刷卡消費已成為時尚,卡奴也從新興名詞成為深入人心的一種現象。大學生是時尚的追隨者,其超前消費亦不甘于人后。針對大學生是否超前消費、是否理智地超前消費,我們設計了三個連環的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53.2%的大學生擁有一張以上的信用卡,而使用信用卡進行超前消費的并不多甚至很少,對于信用卡使用的基本知識,如還款期、到期還款利息、年費等知識完全了解的僅25%。

此外,我們還設計了一個詢問大學生超前消費的態度問題,當問到已經身無分文但朋友邀請去游玩時會怎么做, 只有8%的人表示會當即找朋友借錢;問到發生經濟危機時傾向于怎么做時,有78.7%的人表示會找父母要,只有1.6%的人表示會用信用卡預支。表明大學生在超前消費方面也是理性的。

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我們調查了大學生們心目中理想的合理的消費狀態,發現35.6%覺得應該按照計劃消費,50%的人則希望每月都有盈余以供支出,事實上,有記賬和計劃消費習慣的人僅42.6%。見表2。

四、結語

通過對抽樣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從頻次、頻率、內容等方面描述了目前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和消費觀念的現狀和特點,研究發現:當代大學生進行消費時主要的金錢來源仍然是父母,說明大學生還是比較依賴于父母,未能完全自立。總的來說,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結構是比較合理的,消費也比較理智,不簡單地作出高消費、亂消費的判斷,即大學生基本上具有理性消費、兼顧時尚前衛的消費心理。消費狀況存在基本生活消費向營養型、質量型方向發展,表現出學習消費的比值將大幅度上升、休閑及娛樂消費呈現多樣、人際交往消費成本昂貴等特點。與此同時,由于當今社會的復雜性,以及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心智還不完全成熟等因素,不良的消費觀念和行為也依然存在。因此,開展大學生的消費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形成理性的消費方式必然成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李磊、黃建陵: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與特點透析――以湖南省高校大學生為例[J].消費經濟,2007(2).

大學生的消費情況范文第5篇

一、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

1.大學生的消費行為

(1)情感消費

大學生是社會中比較特殊的一個消費群體,他們沒有獨立的經濟收入,但是在消費中卻表現出時尚、新潮的消費特點,在消費過程中帶有更多的情感因素。他們不僅要求商品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還需要商品美觀、能夠滿足心理上的愉悅感。大學生對外界事物的理性認識還不夠,大多依靠感性認識,當外界事物對他們的情感產生一定影響時,他們就會跟著感覺做事。而且隨著大學生獨立性的逐漸增強,他們在消費時更多依靠直覺和情感,容易感情用事。

(2)形象消費

當前的大學生不再是只會學習的學生,他們追求時尚、感性、率性,在消費時容易出現沖動。在物質以及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大學生們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而且隨著社會就業壓力以及人力資源的緊張,大學生們不得不開始注重自己的形象,提高自己的形象魅力。

2.大學生的消費心理

(1)盲目消費

大學生的獨立意識逐漸增強,他們不愿在消費過程中聽從家長的安排,開始要求自我選擇,自己對消費性行為進行支配。大學階段的學生十分愿意交朋友,聚餐、出游等活動都需要經濟條件作為基礎,并且這些資金都能夠為自己的所支配,大部分大學生沒有收入來源,就需要依靠家長的幫助,但是這種突然由自己進行金錢支配,很多學生由于沒有計劃會出現盲目消費不理性消費的情況。

(2)虛榮、攀比心理

大學生在滿足了自身的物質以及心理需求后,需要獲得尊重需求,他們所做的各種努力就是為了獲得他人的尊重。在消費領域中,對物質生活的高欲望追求其實是一種炫耀的心理表現,而攀比心理是一種好勝心,在消費過程中相互攀比、追求時尚與流行。

(3)戀愛消費和超前消費

在大學生的戀愛過程中,攀比心理和虛榮心理也是比較強的,大學生認為戀愛不僅是甜蜜浪漫的,也是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做基礎的。而且當前社會消費觀念的轉變,使得大學生中出現很多超前消費、透支消費的現象。

二、引導大學生樹立合理消費觀念的途徑

1.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主要是由大學生的自身因素影響的,因此大學生應積極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對自己的消費行為做出科學的規劃,消費計劃要與自己的經濟能力相符合,并且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避免出現過度消費的現象。大學生在消費時應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僅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出現盲目攀比、虛榮等消費心理,很多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容易受到自己的情感的影響,盲目做出消費的決定,因此應在大學生中提倡文明消費的行為,避免不良消費現象的出現。同時,要引導大學生形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2.學校要加強大學生消費觀念的教育

學校應對當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以及消費心理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并做好教育工作,邀請專家進行教學指導,對學生的消費行為進行指導。對大學生的消費問題進行對比和分析,根據不同學生的消費行為進行科學的分析和個別指導,更好的了解學生消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掌握第一手資料,并對大學生的消費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同時,應將大學生的消費教育落實到具體的教育工作中,將大學生的消費問題作為長期的工作重點抓,教會學生自立,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輕家庭的負擔,同時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理念。學校可以加強與企業和社會的合作,為學生尋求更多勤工儉學的工作,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滿足自己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和良好的生活作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义市| 察隅县| 吴忠市| 平昌县| 浪卡子县| 柞水县| 英德市| 定兴县| 独山县| 镶黄旗| 阿拉善右旗| 晴隆县| 武宣县| 宝兴县| 洪湖市| 益阳市| 鹰潭市| 云南省| 枣阳市| 邹城市| 江北区| 贵溪市| 托克逊县| 崇仁县| 陈巴尔虎旗| 扎鲁特旗| 汉阴县| 昭平县| 尤溪县| 格尔木市| 巴东县| 镇沅| 湘潭市| 枣强县| 黄梅县| 景东| 望城县| 南丹县| 华亭县| 黑山县|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