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物化學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實踐時間:xx-7-13——xx-8-26
一、 實踐目的:
在現實社會中鍛煉自己,實踐一下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學一些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為以后能更好的適應工作做準備。挑戰一下自己的性格弱點。
二、 實踐要求:
了解如何組建、帶領團隊。發現一些團隊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何協調團隊內部利益,解決團隊內部和外部矛盾。
三、 實踐單位簡介:
石家莊華興科技工程學校是一所職業類的學校,其前身是51178技校。是專門給部隊培養人才的。后來改成了一所中專。專門給中國移動、中國銀行、豐田汽車和長安汽車座定向委培。主要招收初高中應屆畢業生。
四、 實踐內容:
我的職務是招生話務員。工作很簡單,就是拿著印有今年初高中應屆畢業生姓名和聯系電話的單子一個個的打電話。工作時間:
上午、7:30——11:30
下午、2:30——5:30
晚上、7:00——9:30
其中上午和晚上上班的前半個小時要跳半小時的舞。一是為鍛煉身體,另外就是讓我們收收心吧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中午為了盡快讓我們醒過神來,要進行半個小時的“擊鼓傳花”游戲,傳到誰那里誰唱歌。另外每天晚上下班了還要要開會進行工作總結。
五、 實踐感想:
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改變,中專類學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招生困境,國家在努力普及高等教育,各本科及大專類院校都在擴大招生規模,而開始于八十年代末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生源減少。中專類學校正面臨著重新洗牌。現在我國的教育也有了商業氣息,中專類學校搶生源競爭相當激烈,商場猶如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一個團隊想有較強的戰斗力就必須要團結,優略互補,發揮團隊的優勢。一個好的領導也十分重要,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不無道理。團隊里每一個成員都在維護并爭取更多的個人利益。而且成員們又根據他們的個人愛好和興趣形成了一些非正式組織,這些組織往往會助長一些不良風氣,這些不良風氣甚至威脅到組織目標的實現。
六、 實踐結論及建議:
管理者需要關心團隊成員,了解他們的心理,定時糾正不良風氣。注意成員們的情緒變化。
七、 實踐總結:
雖然這次社會實踐只有短短四十三天,卻讓我從中領悟了許多東西,這些東西會讓我受益終生。工作的時候要專心,全力以赴的完成本分工作。不能太在乎自己付出多少,盡量多做事,做有用的事。自己的努力一定會得到回報的。不管怎樣,重要的是工作的成效和業績,這是領導最關心的。
【關鍵詞】臨床生物化學;生物化學檢驗;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4-0256-02
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實驗是生化基礎實踐技能,由生物化學、分析化學、臨床醫學等多種學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門獨立學科,也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作為醫學檢驗的主干課程之一,內容與臨床醫學專業及醫學檢驗專業,如微生物、細胞生物學等有關,其內容較多,具有一定抽象性。我校通過對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實驗課的教學進行積極的探索,探討其改革與實踐思路,現報告如下。
一、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課程及應用特點分析
(一)學科交叉,涉及多門學科理論
近幾年,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與不斷發展,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在醫學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且與醫學檢驗、微生物學等多門學科相交叉,聯系性較強;由于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涉及科目多,教學內容較多,加之近幾年微生物、細胞生物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新疾病、新技術、新理論不斷出現,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教師教學帶來了困難大的困難。傳統教學在此方面更注重知識性講解,學科相對獨立,缺乏對新儀器、新知識的講解,不能滿足當前對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的要求。
(二)實踐性強,重應用性
由于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是一門視度綜合的應用性學科,對學生的實踐性及實驗操作性要求強交,尤其是這幾年,檢驗儀器的不斷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檢驗項目由過去單一項目的檢測發展到現在多項目聯合檢測,檢測內容也由過去簡單的基本定性技術,或半定量到現在的微定量、超微量檢測,細胞生物工程技術、基因工程技術、分子生物學工程、微生物學工程等在臨床已得到廣泛應用,其對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專業學生的專業性及儀器操作性,專業知識的應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
二、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教學改革與實踐初探
(一)教學觀念的改革
臨床科學的不斷發展,對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專業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不僅要求具有較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應具有較強的應用實踐能力,這為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學的改革須從教學觀念改革入手,由傳統的知識性傳授轉為技能性發展。教師的角色由教變為導,學生學習也應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吸取、運用中來。
(二)保持與專業醫學機構的聯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實踐經驗,可選拔優秀的教師到醫療條件、技術條件較好的醫學院和醫院進修,或參加短期培訓,增強臨床檢驗經驗,尤其是微生物、細胞生物臨床研究經驗豐富的醫學進修,掌握最新臨床成果,才能更好地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與本市或省內相關專業醫院保持聯系,通過與臨床檢驗醫師的溝通,了解最新微生物臨床信息,及時對課本知識進行更新,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高創新性的綜合性人才。
(三)教學實驗課程的改革
改變傳統課堂為主的知識傳授性教學,增加更多實驗教學課時,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實踐操作,提高檢驗操作技能。對本專業相關檢驗儀器進行更新,添置新儀器設備,使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教學與臨床需求更為貼近。
采用實驗室模擬教學方法,在實驗課程上模擬臨床檢驗過程,加強學生準確取樣、檢驗、數據處理分析等方面訓練。學生須真實、準確記錄檢驗結果,嚴禁杜撰實驗結果,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通過對所得數據進行模擬質控方法進行統計分析,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以豐富學生檢驗經歷。
(四)明確教學要求,完善學生考核管理
改進考核管理辦法,將學生期末成績由理論考試與實驗考核兩項考核結果組成。日常檢驗實踐成績根據學生檢驗報告進行評定。教師在實驗考核前宣布考核細則,考核內容包括實驗操作的每個步驟,甚至包括實驗結束試管的刷洗的評分;學生自行準備實驗器材,編寫方法學實驗設計,教師審核過后自行配置試劑,并進行實驗,做出實驗結果報告。通過理論成績與實驗成績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能力進行測評可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同時對可培養學生嚴謹的實驗態度,扎實的操作基本功。
總之,當前臨床檢驗學的不斷發展,為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不斷豐富教師學生相關理論知識,提高實驗操作能力,才能培養具有高創新性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羅艷紅,鄧益斌,黃躍斌等.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實踐教學改革[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1,2(33):100-101.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驗;綜合教學體系;復合型;藥學人才
生物化學是以化學原理和化學方法,對生命物質化學組成與結構中化學變化開展研究的基礎科學。生物化學具有極強實踐性,可以使藥科學生根據分子水平了解生物組成,為藥學課程學習和知識擴展打好基礎。培養復合型人才是我國對藥學人才培養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基礎。生物化學實驗綜合教學體系以科學的教學方法、模式,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學,進一步優化實踐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1生物化學實驗綜合教學體系的結構
醫藥工業為高新技術產業,是核心知識密集型產業,醫藥工業發展需要大量藥學復合型人才的努力。培養復合型人才既要有綜合課程、教學計劃,還要有配套教材、教學大綱。要科學設置教學體系,才能做好復合型人才培養,設計不同課程組合,才能實現最佳課程體系設計[1]。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要秩序漸進,也要分步驟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實踐教學,藥學教學中把生物化學與實驗結合在一起,把生物化學教學科學計劃,將生物化學中的細胞生物、分子生物、遺傳、生理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結果結合到實踐教學之中,由不同層次與不同分支、不同內容結合在一起,反映出生物化學學科研究成果,為藥科學生建立起生物分子結構和功能的思想方法,指導學生學會運用發展性的思維,循序漸進把生物化學實踐從基礎、提高、綜合到最后的創新性研究等層次學習。指導教學過程中,把不同實踐的教學內容在不同教學時期安排,把綜合實習和科研究實踐、化學實驗等時期綜合在一起,而低年級學生要先掌握周實驗基礎生物實驗技能,了解生物化學基本方法與技能,逐漸鼓勵學生提高科研興趣。通過綜合性實驗來提高學生實驗技能與設計、思考能力。高年級學生要由實驗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通過學生自主性的設計,通過導師指導,完成藥學研究,培養科研究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2]。
2生物化學實驗綜合教學的教學內容
培養學生專業基礎知識與思考能力,就要改進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學習理論基礎時,加強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藥學專業與醫學、理學、工學等多種學科相關,包涵了很大的知識量,所以,大多學習都要靠學生自學完成,教學主要是將各學科進行綜合,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藥物案例學習,掌握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由被動向主動學習轉變[3]。生物化學教學以實踐為主,在實踐教學中既要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要注意增強理論教學。注意擴展學科動態知識,使學生能了解更完整的生物化學理論知識,實驗多以驗證實驗和提高實驗為目的,加強學生實驗的基本技能,這些都是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重要內容。通過分光光度、電泳、色譜及離心等技術的指導應用,實現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4]。加強學生的科研思維導入、創新研究實驗性教學等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性進行實驗,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和查資料,通過自主實驗來設計和準備,安排好實驗時間,教師只給予適當的幫助與指導,學生通過自主實驗掌握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提出“茯苓價值與提取工藝”這一研究課題,限時1個月時間,學生自己查找關于茯苓的資料,與教師討論選擇實驗方案。在實驗室實驗后,教師為學生提供藥品與實驗儀器,學生自己獨立實驗,找出實驗結果,最后上交實驗報告。通過實驗的過程,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培養了實驗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5]。
3生物化學實驗綜合教學的過程和結果
藥學人才培養要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既要重視知識傳授,也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把生產實踐與科學研究結合在一起,實現產、學、研為一體的教學模式,使我國傳統知識培養發生改變,加強了實踐能力、素質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6]。將想法變為行動,由行動取得結果,這些都需要科學合理的教學和考核,教師為學生講解實驗的原理和實驗的過程,檢查學生對實驗過程中的重點問題掌握情況,指導學生培養預習習慣和自學的能力。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巡視,與學生主動積極的交流,為學生講解實驗現象,糾正學生不良操作習慣,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以此,提高教學效果[7]。實驗考核具有重要的作用,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考核也要進行綜合評定。既包括生物化學實驗,也有對實驗原理、操作、實驗步驟的考核,考查學生的實驗報告,確定報告書寫和結果、討論等部分的質量。還要注意考核學生平時的成績,例如:出勤、課堂表現等方面[8]。總之,我國藥學人才培養要制定生物化學實驗綜合教學體系,師生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培養復合型藥學人才,實現醫藥行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旗,丁青.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保障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1(1):29-31.
[2]郭恒俊,高崢,李菡,等.深化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J].實驗室科學,2011,14(3):32-34.
[3]黃儒強,李娘輝,尤蓉,等.生物工程本科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初步探索[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19-21.
[4]徐文俊,譚茂玲,謝貞建,等.生物化學實驗綜合能力量化考核實踐與探討[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28(8):89-92.
[5]魏春華,蘇燕,閆巧梅.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獨立設課的實踐[J].當代醫學,2015,21(2):163-164.
[6]夏金鑫,丁啟龍.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中的一些問題與解決思路[J].當代醫學,2012,18(10):29-30.
[7]王玉琨,辛春艷,何煒,等.復合型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幾點舉措[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10):819-821.
生物化學實驗是一門實踐課,是以培養學生利用生物化學相關理論知識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的學科。生物化學實驗課的講授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生物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本人在從事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發現生物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存在可改善的空間,下面從幾方面進行探討,希望能為日后生物化學實驗課程的改革提供參考。
1增加實驗課的預習環節
1.1實驗課預習的必要性
生物化學實驗的授課對象覆蓋臨床、口腔、預防、護理、影像、檢驗等醫學專業學生,其中相當部分學生是文科生。學生,尤其是文科生,在理論課程的學習上通常只記憶一些生物化學專業名詞以應付考試,對推理性的知識也多數是單純的記憶。大部分生物化學實驗內容是在相應理論知識講授結束后進行,雖然實驗原理已經在理論課中涉及,但是在針對某個具體實例時,理論與實踐常常難以對應。課程結束后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記憶程度降低,且實驗課前自覺學習實驗原理的學生比例較小。因此,大部分學生不理解實驗原理,以致于沒注意到實驗的各種細節。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學生無法從實質上掌握實驗步驟。所以,實驗原理的講解是實驗課程的重點內容。而實驗原理的講解,要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方能達到最大效果。為增加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應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提前學習實驗課程內容。
1.2以實驗課預習報告的方式督促學生完成實驗課的預習
實驗課預習報告已經納入很多高校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效果都得到了提升。成都學院(成都大學)生物產業學院對生物化學實驗的考核體系制定如下:實驗預習與課堂提問量化考核(占實驗成績10%)、實驗操作技能與實驗基本素養量化考核(占實驗成績10%)、學生實驗報告成績量化考核(占實驗成績60%)、實驗教學理論知識考查(占實驗成績20%)。該校實施此評價體系以來連續6屆學生參與該項問卷調查,參與率高達96%,對實驗綜合能力量化考核平均滿意度均達到95%;尤其對實驗預習與課堂提問考核滿意度最高[1]。內蒙古師范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及天津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對實驗課考核體系進行了摸索,得到如下的評價體系:實驗課程成績=平時表現(10%)+預習報告和實驗報告成績(30%)+實驗操作考試(30%)+實驗理論考試(30%)[2]。從這個公式中看到,兩校把實驗課的預習環節提升到了一個比較重要的地位。雖然實驗預習報告占總評的比例與上述第一個高校略有不同,但是對預習報告的重視程度在三個學校中均有體現。針對我校學生以記憶為主的學習方式,我們更應該將學生填寫預習報告加入教學的環節。
1.3預習報告的內容
實驗課預習的主要內容為實驗原理,所以預習報告內容的設計要圍繞實驗原理。并且,實驗預習報告不能只讓學生簡單的寫出該實驗的原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多數只會照抄,同樣達不到理解實驗原理的效果。因此,實驗預習報告的內容應該包括一些實驗原理延伸出來的問題。如在“分光光度計的使用”這一實驗課中,主要讓學生明白朗伯比爾定律:單束光通過一定濃度的溶液時,光被吸收的程度與溶液的厚度和濃度呈正比,即A=εCL。(公式中A表示吸光度,ε表示吸光率,C表示溶液濃度,L表示溶液厚度)。相應地,針對該公式,可以設計如下幾個問題:①分光光度計的比色杯分1.5cm和1cm兩種規格,實驗時是否需要統一規格,為什么;②兩種不同溶質的溶液是否能同時在分光光度計中進行測定。第一個問題是針對公式中L,溶液的厚度在實驗中的體現就是比色杯的厚度。第二個問題針對公式中的ε,這個數值與溶液的溶質種類有關,不同物質的溶液ε值有差別。解答這兩個問題之后,即對朗伯比爾定律的理解更進一步。對其它實驗,我們仍可以設計此類問題來加深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
2改善教學工具
目前,我校生物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工具仍是傳統的黑板,這對實驗步驟的講解十分不利。生物化學實驗步驟涉及若干實驗儀器的使用,教師在演示的過程中首先要講解儀器的構造。然而,往往只有少數接近儀器的學生可同時聽到教師講解及看到儀器的內部結構,結果大多數學生不明白實驗步驟的具體實施。另外教師在講解實驗步驟的過程中會穿插一些注意事項,穿插的結果導致相當部分的學生無法將實驗步驟從頭至尾銜接起來。以上兩個主要教學中遇到的障礙可以通過改善教學工具來克服,多媒體教學就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佳方法。直接把儀器的內部及外部構造圖放置于課件PPT中,如此,所有學生都可以看到實驗所用儀器的結構。而在實驗步驟講解環節中,則可將實驗步驟的演示過程制作成VCR,邊放映邊講解,這樣有利于學生在了解整個實操作流程的同時又能了解實驗各步的注意事項。
3增加實驗課堂中的形成性評價
目前,我校的生物化學實驗課程沒有設置課末考試,實驗報告成績就是學生實驗課程總成績。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實驗報告中無法體現,并且相當部分學生的實驗報告內容雷同率高,因此要增加實驗報告以外的課堂形成性評價才能更全面反映學生對實驗內容的實際掌握情況。所增加的形成性評價內容針對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實驗原理的理解力、學習態度以及實驗素養等方面。每堂課通過日常觀察、課堂提問、實驗考核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程評價。日常觀察的項目包括:遲到早退與否,著裝規范與否,實驗記錄如實與否,團隊合作,實驗細節注意與否,實驗儀器愛護程度等。課堂提問主要是檢查學生對實驗內容的預習情況,采取隨機選擇的方式,以保證每堂課課前大多數人自覺預習。實驗考核最能反映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動手能力,占形成性評價的比重較大。以下詳細描述實施過程:考核的對象以抽簽方式決定。利用抽簽的隨機特點,提高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考核的內容包括實驗原理的理解及實驗儀器的操作。抽簽考核之前,由教師解答學生疑問。抽簽開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考核情況給予學生合格或不合格的評定,不合格的學生可以選擇補試,放棄者其總評成績在實驗報告成績的基礎之上減掉適當分值。形成性評價還重在反饋,反饋應該穿插在實驗課程課堂教學的全程。及時反饋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本堂課內容的正確理解,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習慣及較高的科研素養。
4開放生物化學實驗室
開放實驗室是學生的第二課堂,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提高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基本策略[3-4]。本人在生物化學實驗的教學活動中做過簡單調查,調查對象為2014級護本2班及4班,調查結果顯示,40.00%以上的學生希望我校實行生物化學實驗室開放制度,并有意愿在生物化學實驗室開放之后進行實驗。開放生物化學實驗室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幫助,對于生物化學開放實驗室的管理細節,這里只做簡單探討。首先,實驗材料的準備。開放實驗室的實驗內容應該更貼近生活,而生物化學實驗在實際中應用最多的領域是檢驗,因此可選擇現實生活的物品進行相關物質(營養成分)的含量檢測、性質鑒定。其次,儀器的管理。生物化學儀器設備必須在教師的監管下方可使用,管理人員自然出自對口部門。借鑒我校已有的開放實驗室的經驗,在接待學生方面,采取預約制,有意愿做實驗的學生先與開放實驗室的管理人員聯系,管理人員統計人數后再安排適當時間開放實驗室,并在實驗之前準備所需材料。教學改革一直在進行,雖然改革的內容在變,但是改革的目的不變,那就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學會通過利用專業知識的基本原理,掌握時展所需技能。而實踐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實踐中深化基礎知識的理解并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生物化學實驗作為實踐課,它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生物化學實驗課的教學方法至今已經有很好的積淀,但并不意味要停止改革的步伐,相信經過全科室及我校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生物化學實驗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一定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徐文俊,譚茂玲,謝貞建,等.生物化學實驗綜合能力量化考核實踐與探討[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28(8):89-92.
[2]高亮,李詠蘭,鄭連斌,等.高等學校實驗課考核評價體系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5(5):248-249.
[3]王峰,魚靜.高校開放實驗室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320-322,368.
關鍵詞:醫學檢驗;專業實踐;評價體系
醫學檢驗對動手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在學校期間,主要依靠學校的實驗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本文以醫學檢驗主干課程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為例,探討醫學檢驗實踐能力評價體系建立的方法與過程。
一、資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以筆者學校2011級高職檢驗學生共159人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32人,女生127人。
2.研究內容和方法
(1)考核方法。考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為實踐技能操作,以某一生化檢測項目為目標,測試學生的專業動手能力,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50%;第二部為實踐技能理論考核為主,檢測項目的原理和結果以分析報告的形式呈現,主要考核學生檢測項目原理的掌握和對檢測結果的分析能力,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50%。考評小組由2位專業教師組成,學生隨機抽取考核的內容,平均得分為該學生的最后成績。
(2)考核安排。依據教學大綱,從臨床生物化學檢驗中選擇適合手工操作的綜合技能考核項目作為考核內容。將質控血清進行不同稀釋后進行編號,作為待測標本,并準備實驗所需的儀器和試劑,每個項目的試劑放在試劑托盤中,由學生自由根據考核項目獨立選取試劑托盤。學生抽取1份待測標本后進行考核,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從實驗設計到最后提交分析報告過程。
(3)效果評價。采用自行設計的考核表,并根據臨床要求,調整考核要點。主要內容包括:①技能操作。考核學生的動手能力,根據考核器材的選取是否正確、操作是否規范進行現場打分,滿分50分。②檢測原理。根據分析報告中是否正確寫出抽取項目的檢測原理進行打分,滿分15分。③檢測結果。分析報告上記錄的結果與選取的標本的濃度進行比較進行評分,滿分15分。④結果判讀。能夠根據檢測結果寫出相應的臨床意義及影響因素,滿分20分。
二、結果與分析
第一,技能考核時間安排在理論內容講授完之后,學生對考核內容的原理和結果判讀印象深刻,提交的分析報告中,這兩部分獲得較高的得分。
第二,技能操作部分通常安排在相應的常規實驗教學之后,學生對操作較為熟悉,因此在技能操作和檢測結果兩部分均能獲得較高的分數。
第三,技能考核時,排在后面的學生一般在旁邊觀摩、討論,為自己技能操作時提供了參考。
三、小結
隨著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的不斷發展,醫學檢驗涉及的領域不斷擴大,對醫學檢驗專業人才的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在專業理論的基礎上提高醫學檢驗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是實際工作的需要,更是醫學檢驗專業發展的需要。本文以臨床生物化學檢驗課程為具體案例,對學生專業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進行研究。通過分析臨床生物化學實踐項目考核結果,可清楚地看到筆者學校醫學檢驗專業學生整體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動手能力強,具有獨立完成基本檢驗項目的工作能力。這與日常實踐教學過程中觀察到現象相符合,說明建立的考評體系有效地評估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呂躍山,袁麗杰,陳英利等.醫學檢驗本科實踐能力評價體系的建立與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28).
[2]侯振江,李紅巖,王鳳玲等.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設置崗位需求調查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