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危重癥患兒的護理

危重癥患兒的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危重癥患兒的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危重癥患兒的護理

危重癥患兒的護理范文第1篇

1臨床資料

46例危重兒中,男28例,女18例,年齡6 個月~13 歲,平均年齡2 歲1 個月,其中42 例病情好轉,停止輸液后拔管。3例患兒自行拔出,1例因死亡終止輸液。置管時間1 天~62 天,平均置管16 天。發生阻管9 例,穿刺部位皮膚紅腫11例。

2物品準備

ARROW 4F ×13 cm 小兒雙腔靜脈導管1 套,內有深靜脈穿刺針, 注射器, 導引鋼絲, 擴張器, 深靜脈導管等。消毒包1個, 內有小紗布5 張, 無菌洞巾1 張, 持針器和針、線、手術剪刀, 另準備20 ml 一次性注射器1付, 2%普魯卡因1支, 無菌手套2雙以及消毒用的2%碘酊、75%酒精,備10u/ ml肝素液1瓶。

3穿刺置管的操作

3.1與消毒:患兒去枕平臥, 臂部墊一薄枕, 腿外側伸直,局部常規消毒鋪巾,用肝素液沖洗中心靜脈導管。

3.2穿刺點選擇:穿刺點定位在腹股溝動脈搏動內0.5cm處,用5 ml 注射器抽取2 %普魯卡因作局部皮膚和皮下浸潤麻醉, 穿刺方向為針尖對準臍部方向, 針軸與皮膚呈15~30 度角, 在進針過程中, 觀察有無回血以便及時判斷針尖是否己進入靜脈,靜脈通暢后置入“丁”形導引鋼絲,退出穿刺針,用擴張器擴張皮膚及皮下組織后, 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抽吸見回血并將管內空氣抽盡,再注入2~3ml肝素液,最后縫針固定,貼上3M敷料。

4置管后護理

4.1常規護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定期局部消毒并更換敷料, 每周2 次, 肝素帽接頭應防止滑脫, 嚴格無菌技術操作,每日用10u/ml 肝素液2ml 沖洗2 次,并正壓封管,防止管道凝血。(1) 為長期保持導管通暢,在輸注酸堿藥物之間用生理鹽水沖管。先輸乳劑,后輸非乳劑。輸注刺激性藥物及粘附性強的藥物前后用生理鹽水沖管。從導管抽血標本后應立即用生理鹽水沖管。阻管的處理: 一旦發生阻管, 及時用尿激酶0. 5ml(4000u/ml) 推入導管內, 保留4 小時后將管內尿激酶全部抽出。(2) 局部感染占中心靜脈導管有關感染的19 %, 穿刺部位紅腫者用2 %碘酊、75 %酒精消毒局部后涂擦百多幫。

4. 2注意事項:中心靜脈置管的患兒,應加強巡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對煩躁不安者予以約束帶,防止自行拔出留置針,確保輸液通暢及置管安全,對嬰幼兒,注意大小便污染穿刺部位,如疑為污染, 應及時消毒穿刺部位和更換3M 敷料, 還應觀察穿刺有無紅腫,患兒體溫是否正常,導管是否通暢等。

危重癥患兒的護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危重癥;新生兒;低血糖;營養支持護理

新生兒生長發育、維持生理功能、組織修復都離不開營養。研究表明,危重癥新生兒由于機體處于應激狀態,原發疾病影響腸胃道功能,導致營養攝入受到不良影響,使得患兒機體的抵抗力和修復力都明顯下降[1]。因此,相關研究人員建議對新生兒進行合理的營養支持,為了確保危重癥并發低血糖新生兒的健康,提高患兒的護理效果,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0例危重癥并發低血糖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探索分析危重癥新生兒并發低血糖的營養支持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60例危重癥并發低血糖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患兒日齡均為出生5min-10d之間,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患兒,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體重為1.75kg±0.5kg(1.15kg-2.6kg);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體重為1.78kg±0.6kg(1.18kg-2.6kg),2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對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臨床護理,包括對患兒原發疾病的對癥處理,并依據患兒的具體情況盡早開奶,合理評估患兒的病情,依據血糖水平給予口喂、鼻飼10%葡萄糖注射液或與母乳的混合溶液。護士需要做好這一階段的觀察和記錄工作,并注意保暖工作。研究對觀察組患兒則在此基礎上進行營養支持護理,營養支持護理主要包括:①腸內營養護理;②腸外營養護理;③血糖指標、病情的動態監測;④預防感染。

1.3觀察和評定指標

觀察分析2組患兒經過護理后的效果,將護理效果依據患兒的病情跟臨床癥狀分為痊愈(患兒的血痰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病情得到控制治愈出院)、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血糖有所改善,病情得到好轉)、無效(治療前后未見變化),總有效率=痊愈率+改善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2組危重癥并發低血糖新生兒的各項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 P

2 結果

通過不同方式的護理后,觀察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為96.7%(29/30),對照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為(19/30),2組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危重癥新生兒并發低血糖時常常會存在腸胃道功能障礙,這會對患兒攝入營養造成不良影響,研究表明,如果這部分患兒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將會產生一系列的過激反應,嚴重者將會導致患兒出現永久性的腦損傷,危及患兒的生命,可見,對危重癥新生兒并發低血糖時需要采用合理的護理措施進行處理,從而確保患兒的健康。

臨床上常規的護理方法一般采用口喂、鼻飼等方式將葡萄糖溶液與母乳混合溶液進行喂食,由于患兒原發疾病的影響,正常攝入營養功能較弱,導致患兒從這種方式獲得的營養無法完全供應身體所需,導致護理效果不佳[2]。研究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營養支持護理,其關鍵包括:①腸內營養護理,目的在于提高新生兒的喂養耐受力和抵抗力,并降低吸入性肺炎、小腸結腸炎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具體需要依據患兒的身體情況(胎齡、體質量、吸允能力等)進行,一般采用5ml/kg-10 ml/kg ,10%葡萄糖溶液進行口喂或者鼻飼,并嚴密觀察患兒的反應,確保無不良反應時方可持續進行,如果患兒出現不良反應(例如嘔吐、腹脹等),需要采用混合喂養或者母乳喂養方式;②腸外營養護理,通過靜脈營養補充等方式保證患兒酸堿平衡、補充必要的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嚴格控制輸液速度,一般控制為6(kg?min)- 8 mg/(kg?min)靜脈滴注,24 h維持勻速輸注(10%葡萄糖溶液),促進患兒康復,在進行靜脈營養補充時,需要嚴密監測患兒的血糖指標,頻次為1次/h,以便及時發現和糾正患兒的低血糖癥狀;③血糖指標、病情的動態監測,研究表情,新生兒低血糖癥往往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因此容易被誤診或漏診,護士需要高度重視這一現象,動態監測患兒的血糖指標,同時嚴格觀察患兒的病情變換,一旦出現異常,需要及時告知醫生進行合理處理;④預防感染,危重癥新生兒由于病情嚴重,患兒自身的抵抗力較差,院方需要做好預防感染護理,可以通過盡量的降低探視的次數,并做好保護和隔離工作,對患兒日用品進行徹底消毒等方式,避免患兒受到感染危害。

本次研究對我院收治的60例危重癥并發低血糖新生兒采用常規護理和營養支持護理進行對比護理,根據研究結果,通過不同方式的護理后,觀察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為96.7%(29/3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6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46,P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危重癥新生兒并發低血糖需要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重視進行營養支持護理,以確保患兒的健康。

【參考文獻】

[1]楊敏.新生兒低血糖36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10,

20(6):97-99.

危重癥患兒的護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手足口病(危重癥型);救治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3-0240-01

我科2009年1月-2010年9月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兒46例,年齡在2個月-4歲,男27例,女19例。死亡4例,在1歲左右。現將救治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病例

1.1患兒,男,11個月,因發熱,皮疹,伴嘔吐,易驚2天,發紺半天以手足口病(危重癥型)收住。入院時T36.8℃,HR165次/分,R42/分,BP128/70mmHg,SPO282%(吸氧下),一般情況差,神清,精神極差,手足可見散在紅色皮疹,咽充血,口唇及四肢發紺,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濕性音。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入院后立即給米力農改善循環,甘露醇脫水,抗病毒,對癥支持治療。患兒病情危重,精神萎靡,呼吸困難,立即給面罩加壓給氧,缺氧中毒征無改善,面色青紫,鼻扇、。BP92/47mmHg,立即氣管插管,氣囊加壓給氧。導管口涌出大量粉紅色泡沫痰。面色青紫,SPO260-70%,抽氣樣呼吸10-20次/分,給抗休克處理,給多巴胺改善循環,呋塞米利尿,激素等治療無好轉,心肺復蘇,搶救無效死亡。死于呼吸循環衰竭,肺出血。

1.2 患兒,男,4歲,咳嗽發熱7天,發現手足、臀部皮疹3天就診。入院時T38℃,HR130次/分,R38次/分,BP105/66mmHg,一般情況差,神志清楚,煩躁,激惹、驚厥2次,對周圍人群反感及恐懼,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咽充血明顯,雙肺呼吸音粗。雙下肢肌張力增高,嘔吐,咽拭子培養EV71陽性 6.15×104拷貝,大便EV71陽性。確診為手足口病(重癥),經過積極的救治護理,1周后,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癥狀消退病情痊愈出院。

2 救治

2.1 搶救危重癥手足口病,嚴密觀察生命體征指標:體溫、精神狀態及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受累情況。

2.2 迅速建立2條以上靜脈通路,根據循環、血壓的變化可用山莨菪堿,米力農,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酌情用利尿劑。保護重要臟器功能,維持內環境的穩定。

2.3 出現神經系統受累,降低顱內壓給予甘露醇0.5-1g/kg/次,4-8小時1次,靜脈給免疫球蛋白,總量2g/kg及糖皮質激素:甲基強的松1-2mg/kg/d,氫化可的松3-5mg/kg/d,地塞米松0.2-0.5mg/kg/d,1-2次。2.4出現心率、呼吸衰竭時,認真監測呼吸、心率、血壓和血氧飽和度,出現呼吸功能障礙時可使用機械通氣。維持血壓穩定的情況下,限制液體入量,防止肺水腫及肺出血。

3 護理

3.1體溫持續高熱主要與病毒有關,及時給物理降溫,鎮靜止驚,水合氯醛,安定,苯巴比妥鈉,退熱藥等處理。保證患兒攝入充足的水分,給予易消化和營養豐富含有維生素的清淡飲食。

3.2保持口腔、皮膚清潔,避免受涼而使病情加重或復發。及時更換汗濕的衣服,并適度保暖。避免并發呼吸道感染。

3.3加強護理 當休克出現時頭肩部抬高20度-30度,以利于顱內血液回流,保持中立位。嚴密觀察神經系統情況。當有腦疝前期癥狀時給平臥,避免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暢。

3.4注意呼吸、循環情況,有急性肺水腫,如咔粉紅色泡沫痰時應將氧氣濕化瓶中加入30%酒精,間歇吸入。

3.5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注意呼吸機管道、胃管、尿管是否脫落、通暢。觀察病情進展速度,定時監測血糖。繼發嚴重感染時應用有效抗生素。做好隔離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3.6心理護理 督促家長定時通風換氣,保持病室空氣新鮮,環境舒適,空氣流通,溫度、濕度適宜。盡量使患兒安靜以減少氧的消耗。

3.7做好健康教育,讓家長了解病情及治療過程,以取得最佳配合,并給予支持和安慰,減輕其緊張和恐懼心理。

4 結果

從大量普通病例中識別出重癥,積極監護和治療重癥。防止進展成危重癥。危重癥及時生命支持,出現嗜睡、易驚、煩躁不安、抽搐、肢體抖動或無力,癱瘓,呼吸淺促,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環不良者,收入PICU救治以便及時進行恰當處理。

5 討論

在治療危重癥手足口病時,重點在于病情的觀察,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內,3歲以下的嬰幼兒。

參考文獻

危重癥患兒的護理范文第4篇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rsing measures for

pediatric emergency patients

WANG Li

(The Pediatric Center of Shiyan People's Hospital, Shiyan, Hubei Province 44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nursing measures for pediatric emergency patients. Methods: The data of th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and thei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Results: Of 1 436 patients, pneumonia was found in 458(31.89%)cases, night visit in 434 (30.22%)cases and onset in autum in 457(31.82%)cases. Twenty-six cases died. Conclusion: It is only to take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strengthe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ritical cases, and intensify medical safety so as to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children and promote their recovery early.

KEY WORDS pediatrics; emergency; characteristics; nursing

為探討本院急診患兒臨床特點,以尋找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我院兒科收治的急診患兒臨床資料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月至9月我院收治的急診患兒1 436例,其中男性934例,女性502例,男女比為1.86:1,年齡0~14歲,平均年齡(6.8±2.1)歲。患兒住院2~8 d,平均住院(4.1±0.7)d。

方法

調查方法

通過醫院數據庫收集該期間急診患兒的資料。調查內容包括患兒性別、年齡、疾病構成、住院時間及發病季節等。最后診斷由具備兒童急重癥診治豐富經驗、中級以上的兩位醫師確診,合并≥兩種疾病的患兒,以第一診斷進行統計。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病種采用構成比表示,行χ2檢驗,P

結果

患兒發病資料分析

急診患兒中以肺炎為最多見,占總人數的31.89%,其比例明顯高于其他病種(P

急診患兒死亡情況及就診時間、發病季節特點

1 436例患兒中死亡26例,夜間就診434例,占30.22%,其中急、重癥患兒319例,占夜間就診患兒的73.50%(319/434)。從發病季節分析,秋季發病患兒相對較多,占總數的31.82%(457/1436)。秋季發病患兒中腹瀉286例,占秋季患兒總數的62.58%(286/457)。

討論

加強呼吸道管理

從本次調查結果可見,肺炎患兒占急診總人數的31.89%,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病種;重癥患兒102例,占7.1%(102/1436),占肺炎患兒的22.27%(102/458),所占比例較大。因此,臨床中應加強對急診患兒的呼吸道管理,密切觀察患兒肺部體征、呼吸狀況、心率、血壓變化以及肝臟動態變化等。重癥肺炎患兒往往有低氧血癥表現,患兒發生低氧血癥易引起酸堿失衡及水電解質紊亂。臨床中應加強血氣分析及電解質監測,輕度缺氧表現為煩躁、精神萎靡,應及時給予鼻導管吸氧;重度缺氧可出現呼吸不規則、意識障礙,嚴重時出現驚厥等,應給予高流量頭罩吸氧,必要時給予氣管插管,以維持患兒呼吸功能[1]。

加強對危重患兒識別

急診中危重患兒較多,本次調查中,危重癥患兒569例,占39.62%(569/1436)。現代醫學認為,護士提供緊急救助的決策對危重癥患兒的存活有著關鍵的影響。因此,在臨床護理中應加強對危重患兒的識別,多與患兒家屬溝通交流,詢問了解患兒病史等,以獲得有用的信息,提高決策正確性。同時,應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一旦有異常情況發生,及時告知臨床醫師,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有效救助,降低死亡率[2]。

強化醫療安全意識

危重癥患兒的護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危重型甲流;兒童;氣胸;護理

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人群普遍易感、傳染性強、傳播快、潛伏期短、發病率高的特點,不但影響成人,而且對兒童的危害很大,特別是出現重癥病例時可危及生命[1]。尤其合并氣胸,對護理及呼吸道管理要求更高。我科于2013年7月7日收治1例危重癥甲型H1N1伴右側氣胸患兒,經過兩周的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患兒康復出院。現將護理過程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患兒,男,2歲,體重11kg,因熱發熱3天,咳嗽2天,氣喘1天,經外院使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有所好轉。于2013年7月7日出現精神差,嗜睡,無頭暈、頭痛,無嘔吐、腹瀉,仍發紺,急轉我科。入院查體:體溫38.9℃,脈搏179次/分,呼吸59次/分,血氧飽和度79%,神志清楚,精神差,嗜睡,呼吸急促,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口唇發紺,鼻翼扇動,口腔黏膜光滑,咽部充血,雙側扁桃體II度腫大、表面充血、未見膿點、皰疹,三凹征陽性,雙肺呼吸音低,對稱,可聞及密集細小水泡音及哮鳴音,心率179次/分。血氣分析:PH7.28,PCO257mmHg,PO258mmHg,HCO3-26.8mmol/L,BE-0.9mmol/L,SPO286%。末梢血糖:11.6mmol/L。入院后予呼吸機輔助呼吸、“甲強龍”抗炎平喘、“奧司他韋”抗病毒、霧化吸入等治療。急查胸片提示右側氣胸,右上肺團塊狀影,雙肺炎。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為患者行胸腔置管引流術,予持續胸腔閉式引流。血常規(六分類):白細胞總數21.23*109/L,嗜中性粒細胞總數18.10*109/L,嗜中性粒細胞比例85.34%。降鈣素原0.09ng/ml,血氨72.0umol/L。甲型H1N1流感DNA檢測:甲型H1N1流感病毒陽性。確診為甲型H1N1流感病例。

2 結 果

經呼吸機輔助呼吸,持續胸腔閉式引流,抗感染,化痰,抗病毒等對癥治療及護理,兩周后康復出院。

3 護 理

3.1 采取有效的消毒隔離措施

3.1.1 患兒置單間負壓隔離病房,保持負壓病房的正常運轉,禁止堵塞回風口。調節室溫22-25℃,濕度55%-65%。

3.1.2 進入隔離病房的醫務人員必須戴N95口罩,穿工作服、隔離衣或防護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嚴格按照清潔區、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的劃分,正確穿戴和脫摘防護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衛生與保護。

3.1.3 患者使用后的體溫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干燥保存。血壓計、聽診器專人專用,每次使用后用75%的灑精擦拭消毒。防護眼鏡無可見污染時,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班更換。有可見污染時,應及時更換。使用后的防護眼鏡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劑浸泡30分鐘后,清洗晾干備用。不斷強化隨時消毒的意識。所有使用的物品盡量采取一次性物品,使用后置專門隔離醫療垃圾桶按感染性垃圾處理。所有使用后布類用雙層黃色塑料袋包裝并注明傳染病人使用標識,送洗衣房集中消毒、清洗處理。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濕擦各種物體表面、濕拖地面。清潔完畢后對清潔用具(抹布、拖把等)進行清潔消毒。消毒劑的溶度為含有效氯500mg/L,浸泡時間為30分鐘。

3.2 機械通氣護理

3.2.1 取舒適的,床頭抬高30-40°,頭偏向一側以防誤吸 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增加胸腔內壓力活動,如咳嗽、屏氣等。

3.2.2 保持呼吸道通暢,遵醫囑予霧化吸入 吸痰前先聽診并做好充分的氣道濕化,使痰液稀釋易于吸出;并提高吸入氧濃度10%-15%,以防缺氧;吸痰時注意約束患兒肢體;加強無菌操作原則,吸痰時盡量由兩名護士協作,一名護士負責吸痰,另一名護士則濕化氣道、固定好氣管插管、并進行面罩加壓給氧;吸痰完畢,用75%酒精消毒呼吸機末端及氣管插管端,然后連接上,繼續呼吸機輔助呼吸。注意避免吸痰管污染,若可疑污染者應立即更換吸痰管;必要時使用密閉式吸痰管。

3.2.3 加強呼吸機管道的護理 使用一次性呼吸機管道,每周更換一次,妥善固定管路,避免管道滑脫、扭曲、反折。每班交接氣管插管的深度,固定導管的膠布有潮濕者應立即更換。及時處理管道及集水杯內的冷凝水,并使集水杯處于最低位置,冷凝水不可隨意丟棄,應倒在1000mg/L含氯消毒液的消毒桶中。呼吸機濕化罐每天更換一次,注意濕化溫度及濕度,溫度保持在37°C左右,濕度維持在55%-65%之間。及時添加濕化水,避免過度濕化及呼吸道燙傷。

3.2.4 做好口腔護理 每四小時用1.5%雙氧水及生理鹽水進行口腔沖洗,注意頭偏向一側,一邊沖洗一邊吸引,防止沖洗液誤吸,以達到清潔口腔防止感染的目的。

3.2.5 嚴密監測患兒的心率、呼吸的節律、頻率、深度、神志、瞳孔、末梢循環情況、皮膚顏色、體溫、血壓、血氣分析及相關檢查等狀況,每小時記錄呼吸機參數。根據血氣分析結果及時調整并記錄呼吸機的參數設置。

3.3 持續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 嚴格無菌操作,每天及時傾倒引流液及更換引流瓶。引流瓶應低于切口60cm,防止引流液逆流,保持管道通暢,定時擠壓導管;妥善固定導管,尤其翻身時應防止脫落。如有脫落,即用無菌凡士林紗布堵住傷口,立即報告醫生進一步處理。拔管前應先夾閉48-72小時,并嚴密觀察患兒有無胸痛、呼吸的頻率、節律、深度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予處理。

3.4 高熱的護理 嚴密監測體溫,發熱患者38.5℃以上:給予予布洛芬口服或酒精擦浴、冰袋等方法進行降溫,30-60分鐘后復測體溫。若持續高熱不退或超高熱時,該患兒也有嗜睡,可給予電子冰帽降溫,注意防止凍瘡,以降低腦組織代謝,保護腦細胞,減少腦實質損害。若出汗多,及時更換汗濕的衣褲,注意液體、電解質的補充,以防受涼、虛脫、電解質紊亂。

3.5 用藥的護理 合理地安排輸液順序;有計劃地保護血管;注意觀察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使用血管活性藥物時,應選擇粗大血管,防止外滲,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6 并發癥的護理 置胃管,保持通暢,防止腹脹及胃內物返流;觀察胃內容物顏色及量,如有出血現象等異常情況,報告醫生給予對癥處理。注意患兒排尿情況,如出現尿潴留,予持續留置導尿,并注意導尿護理,防止感染。

3.7 飲食護理 如病情允許,機械通氣時,遵醫囑予鼻飼流質飲食;拔除氣管插管前后6小時禁食,防止誤吸及加重喉頭水腫。撤除呼吸機6小時后,應先給予流質飲食,如無不良反應,可逐步給予半流質、清淡飲食。每次喂食量不宜過多,防止嘔吐及腹脹。

3.8 心理護理 甲型HINI流感是一種傳染病。患兒在ICU住院期間,在陌生的環境又離開父母,均會產生恐懼、分離性焦慮等心理。護士是他經常接觸的朋友。在護理過程中,應關心患兒,多與患兒交談,以促進患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達到互相理解和接受,并注意語言和舉止,給患兒留下良好的形象,以利于溝通。允許患兒表達自己的情感和不滿。當患兒哭鬧時給予玩具、色彩鮮艷的圖畫、或患兒心愛的玩具、物品及家人講的故事、唱歌的錄音帶等,以分散注意力,減輕患兒孤獨感,減少恐懼和病痛。病情允許時可多抱患兒,為患兒創造娛樂、學習和表現的機會,盡量減少住院對患兒的負性影響。同時做好家屬的心理護理,家屬對此病的害怕,擔心患兒的預后,應對家屬做好此病相關知識的解釋宣教工作,并安撫家屬。

4 小 結

小兒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早期為流感癥狀,與一般甲型H1N1流感患兒癥狀相似,但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加重,需及時地診斷處理,做好病情的嚴密觀察,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并對癥迅速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才是治愈兒童危重癥甲型HINI流感的關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始兴县| 双鸭山市| 大洼县| 阜新| 同德县| 沛县| 田林县| 漳浦县| 玉田县| 山西省| 班戈县| 神农架林区| 安国市| 古田县| 尉犁县| 石楼县| 宿迁市| 东明县| 凭祥市| 横山县| 河东区| 开鲁县| 彩票| 龙岩市| 镇宁| 满城县| 桐庐县| 北流市| 黎平县| 陆良县| 曲麻莱县| 玉龙| 黄龙县| 樟树市| 邵武市| 泰顺县| 榆树市| 通州区| 泸定县|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