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多媒體教學體會

多媒體教學體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多媒體教學體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多媒體教學體會

多媒體教學體會范文第1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multimedia teaching application effect in maternity teaching. Methods: To select 70 cases in the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2013 students as teaching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principle to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group, each group has 35 cases, the two groups hav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gender and age, p> 0.05, has comparability.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receives traditional teaching. Multimedia group plus multimedia teaching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basis.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wo groups of students in improving learning interest, enhance ability, improve problem-solving skills, improve the condition observation ability and theory test average score after semester. Results: Multimedia teaching group' average sc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Multimedia teaching has good effects and worth to promote.

關鍵詞: 婦產教學;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學

Key words: maternity teaching;multimedia teaching;traditional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19-0267-02

0 引言

多媒體技術對教學有積極影響,能為學生提供比較理想的教學環境[1]。我們選取本院2013婦產科臨床學生70例作為教學對象,對部分學生進行多媒體教學,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背景資料 選取本院2013婦產科臨床學生70例作為教學對象,學生中女生41例,男生29例,學生年齡為20~25歲,平均年齡為21.3歲。根據隨機原則將學生分為傳統教學組和多媒體教學組,每組35例,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方面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傳統教學組接受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組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外加多媒體教學。具體為在日常教學中使用幻燈機、電腦、投影儀等設備代替傳統黑板板書進行教學。比如在介紹婦女一生中各時期的生理特點時,使用播放影片的形式,讓學生清晰明了地看到各個生理時期變化的細節。在介紹助產過程時,讓學生觀看真實助產過程的影片,使其直觀地學習助產的每個要點和具體操作。同時學生還可以在多媒體機房上網進入醫學數據庫檢索各種教學相關文獻和最新研究進展。學期學習結束后對比兩組學生在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病情觀察能力和學期理論考試平均分方面的差異。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4.0 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p

2 結果

教學結果顯示學期學習結束后,多媒體教學組在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病情觀察能力和學期理論考試平均分方面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

教學結果顯示學期學習結束后,多媒體教學組總滿意度為97.14%,傳統教學組總滿意度為82.86%,多媒體教學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傳統教學組,見表2。

3 討論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其應用也遍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這種技術正在對人類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變革。多媒體技術對教學也產生積極的效應,能為學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2-4]。

多媒體技術最早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被應用于課堂教學,這種技術主要是對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綜合運用,因此也被稱為多媒體組合教學或電化教學。90年代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多媒體計算機已經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使用地位。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象等特點,具有許多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特別寶貴的特性與功能[5]。

在現代社會多媒體技術一般以計算機為中心,把語音處理技術、圖象處理技術、視聽技術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語音信號、圖象信號先通過模數轉換變成統一的數字信號,通過這樣的處理,計算機就可以很方便地對它們進行存儲、加工、控制、編輯、變換,還可以查詢、檢索[6]。

多媒體技術也被廣泛引入臨床醫學教學實踐中,臨床醫學教學實踐性極強,內容復雜,學習任務較重,傳統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覺得學習枯燥、沉重進而產生厭學的情緒,對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極為不利。對媒體教學融合了文字、圖像、動畫、影片等信息,形式豐富,趣味性強,形象直觀生動,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可以很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將多媒體教學引入婦產教學的實踐中,發現該教學方式具有諸多優點。第一,內容豐富,形象生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教學中盡管會使用一些道具模型,如盆骨模型、胎兒模型,但是很難模擬真實解剖結構。此外文字的描述也無法真實地再現產程、接產等過程。多媒體教學可以播放各種婦產臨床內容,使學生真實、清晰地了解相關知識和操作[7]。第二,有效緩解課時少教學內容多的矛盾。婦產教學任務較重,而課時往往有限,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得不壓縮課程內容或加快講課速度,這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在得到老師的許可后可以拷貝課件等學習資料,對課堂上沒有立刻理解的內容下課后再次播放,直到完全理解教學內容為止。此外,傳統教學由于時間有限教師往往不能一次性回答學生所有問題,造成問題越積越多。使用多媒體教學后,學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班級聊天室等工具向老師、同學詢問不明白的問題。及時解決難點、疑點,有效提高了學習質量。第三,教學內容具有時代性,緊跟科學前沿。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多接觸前沿科學研究,自己動手檢索文獻資料,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8]。

我們選取本院2013婦產科臨床學生70例作為教學對象,對部分學生進行多媒體教學,結果顯示學期學習結束后,多媒體教學組在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病情觀察能力和學期理論考試平均分方面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多媒體教學組學生對教學滿意度較高,說明多媒體教學效果良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旭明.淺談如何提高婦產實驗教學質量[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3,11(09):74-76.

[2]李長東,張為遠.婦產科臨床教學中聯合應用討論式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J].繼續醫學教育,2012,05(10):37-40.

[3]李焱,周浩.《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課堂教學方式的心得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23(12):172-173.

[4]羅華麗.典型病例教學在婦產科教學的應用[J].中國醫療前沿,2012,18(08):89-90.

[5]李文婷,蔡浩.把多媒體教學引入婦產教學中的幾點體會[J].科技資訊,2008,27(07):149.

[6]王風云.探索婦產實訓課改革,提高婦產科學教學質量[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06(12):64+66.

多媒體教學體會范文第2篇

一、多媒體教學的現狀

“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關鍵是改革,改革才是教育的根本出路。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集投影、幻燈、錄音、錄像、電視、語言實驗室和多媒體計算機等多種媒體實施教育,將為教育帶來一場深刻的革命。

近年來,現代教育技術雖然在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中得到較好的應用和發展,但是,多媒體計算機深入到課堂教學還只是停留在某個研究活動的點綴階段,它對教育改革產生的整體作用離我們還較遙遠。主要原因在于實現多媒體教學的條件不夠和多媒體教學的模式還沒真正形成,致使多媒體教學研究不能全面深入下去。

二、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習的興趣,讓語文課堂“活”起來

一切學習活動包括語文學習活動在內都應該有濃厚的興趣伴隨。作為教師應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認真去研究、敏銳地捕捉,我們就會擁有多種激發語文學習興趣的手段和方法。那么擺脫那種以知識灌輸為能事或以支離破碎肢解教材為樂事的課堂教學狀況,是指日可待的。

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呢?語文教學要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多媒體計算機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充分顯示出其優勢。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CAI課件創設情境,營造一種再現課文情境的氛圍,讓學生在聲音、圖形、文字的效果下,學會理解作者的思想和運用文字的技巧。如學習劇本《奴隸英雄》(節選),如果只是講讀劇本,能調動八九歲的小學生多少情感的投入?但放一段演出錄像,整個氣氛又將怎樣?記得當我為學生播放《斯巴達克》時,學生對古羅馬的奴隸的悲慘生活就有了切身的體會,再來理解文本的內容就容易多了。

2.運用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生動的、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贊嘆、驚奇的奇異的過程。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一切學習活動包括語文學習活動在內都應該有濃厚的興趣伴隨。語文知識具有抽象性,有的教材內容學生很難理解,不容易把握教材的深刻內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單憑語言的表述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這就是語文教學難點。在解決語文教學難點時,學生的思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這時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難點突破,會使學生思維升華,激發創作的火花。實踐證明,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一些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運用多媒體分步驟、有層次地展現給學生,并結合教師的科學點撥,能使學生產生靈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效提高創造能力。如在學完《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后,我先啟發學生想象圓明園昔日輝煌的美景以及圓明園被毀的歷史過程,鼓勵學生自由展開想象和聯想,激活思維空間。學生可以自由結組,組內成員之間、小組之間還可以相互討論,形成小組討論結果。最后我讓學生觀看現實的視頻資料,從影片中感知自己的想象,同時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愛國之心,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三、多媒體教學網絡體現語文教學規律,實現課堂教學的“大語文教育思想”

多媒體教學體會范文第3篇

[摘 要]:本論文對多媒體教學與常規教學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及實驗教學的有效整合問題上,給予了詳細的闡述。

[引 言]:隨著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設備已進入了學校,相應多媒體教學也進入了實用和普及階段。利用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可以由淺入深、深入淺出地化解知識難點,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但是,常規教學也有其特點和優點,也有多媒體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們應如何正確處理多媒體教學與常規教學的關系,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正 文]:

對于一堂新授課來說,初用多媒體教學的教師(包括我自己當初),總是把每堂新授課都設計成完整的多媒體課件,并去追求一種外表的華麗以及絞盡腦汁地如何把自己的課件做成“震憾人心”的效果,投影儀和實物展臺也想盡辦法要用上去,覺得這樣才象多媒體教學,并且把一些本來用真實實驗很好說明物理概念或規律的實驗也做成了動畫,取而代之了真實的物理實驗,甚至把習題課的每一道題目和解答都做成了幻燈片等等。其實,這是多媒體教學的誤區,成了一種多媒體教學滿堂灌的“新模式”,即“電灌”。

其實,如果這樣做,教師也是非常辛苦的,我通過調查表明,90%以上的學生根本不歡迎這種教學,甚至有些學生對這種多媒體教學產生一種恐懼感。因為這樣做,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探究問題,再加上有些課件中不恰當的或與教學無關的內容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如不必要的聲音和gif動畫等),這樣勢必造成視覺和聽覺的污染,干擾學生的思維,破壞課堂教學的連續性,以至于有些學生對多媒體教學越來越不歡迎。

目前,中學物理實際教學課堂中還是普遍存在對多媒體教學和常規教學的關系處理得不當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現將我幾年來從事多媒體教學與常規教學整合的一些做法和體會淺談如下:

一.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教學的整合

在多媒體設備未進入課堂之前,我們很多教師都深刻的體會到:有些物理概念和規律對學生來說確實很抽象,因此對我們的教學增大了難度,學生對這些物理概念和規律在短時間內很難理解,同時教師也感到比較吃力,雖然教師想了很多辦法,但教學效果卻一般。如簡諧運動圖象的教學,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應的教學,一些物理過程進行的太快或太慢問題的教學,一些微觀或肉眼看不見的物理過程的教學,電場和磁場里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規律的教學等等。現在,我們有了多媒體設備,這給我們帶來了施展教學技能的自由空間。

對于上述問題,我們應如何來處理?

首先,我們教師自己要把物理概念和規律吃透,要善于去分析教材和挖掘教材,分析概念的講解應如何自然地引入與得出,如何把概念和規律講得形象、直觀、易懂,特別是抽象的概念和規律。如果這步做得不夠,即使有了最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有高超的多媒體技術,也不可能上出一堂優秀的、高質量的課來。

其次,盡可能想辦法或創造條件把一些物理概念或規律用常規教學講解好,不要過分依賴多媒體。因為這樣做,有利于教師自己對如何教學物理概念和規律理解的更深、更透。

最后,對于有些物理現象和規律,確實對學生來說太抽象難懂了,或在課堂上難于看見或根本看不見的物理現象,或物理過程進行的太快的現象。此時恰到好處的借助多媒體,才能取到應有的效果。

如簡諧運動圖象的教學,學生很容易把簡諧運動的圖象和軌跡混淆,并且不易理解圖象的物理意義及反映的物理量。課本上是用頻閃照相的方法來講解的,但發現用這種方法,學生學習的效果只是一般,因為彈簧振子振動的太快了,不方便研究,這種頻閃照片留下的只是一些瞬間靜態位置。為了使教學效果更好,我用Flash軟件把水平彈簧和豎直彈簧振子的振動做成了頻閃照相定格模擬的動畫,即在動畫中做了一個彈簧振子振動的動畫和在振子旁邊設置了一個位移—時間坐標系,動畫演示時,振子每隔1/8個周期就頻閃一次,然后振子停下,接著把所得的照片勻速地移動放進坐標系中相應的位置,用同樣的方法,直到完成一個周期,此時再把坐標系中不同時刻的振子照片用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就得到了振子振動的(正弦或余弦曲線的)圖象。用這個動畫來模擬演示,可形象揭示過程的中間狀態,以利逐步進行研究。這樣,簡諧運動的圖象教學就變得非常的形象和直觀,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非常好。

又如電磁振蕩現象,它是根本看不見的物理過程。此時我設計了一個動畫,這個動畫是電磁振蕩和單擺類比的模擬,在電磁振蕩的過程中,單擺也在同時擺動,我把電容器極板所帶電量類比成單擺擺球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振蕩電流類比成擺球的速度,電容器極板間的電場強度類比成擺球擺動的加速度,電場能類比成重力勢能,磁場能類比成擺球的動能,在這個動畫中,還同步作出了電磁振蕩的i—t、q—t的圖象和單擺振動的s—t圖象。這樣,學生對電磁振蕩現象就理解的非常好,同時也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了如何用類比法學習物理新知識。

二、對物理實驗教學的整合

物理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實驗科學,由于中學實驗儀器和時空的限制,有不少實驗很難演示和觀察,特別是一些比較抽象學生難于理解的物理現象,如果利用計算機模擬這些過程,輔助物理課堂教學,必定會取得較好的效果。這樣既可提高課堂效率、增大教學容量,又可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因為計算機物理問題的形象模擬過程,可以起到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思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概念及理解物理規律,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充分利用其顯示復雜圖形和動畫的能力。那么,如何用多媒體來整合常規的實驗教學呢?我覺得對物理實驗教學,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在實驗教學中哪些實驗是需要用多媒體來展示或模擬?

以下這些情形覺得用多媒體展示或動畫演示效果會較好:

①抽象的物理問題,如電場線、等勢面、磁感線的模擬,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應機理的動畫模擬等等,這樣可把物理問題變抽象為形象。

②微觀物理問題,如原子結構,原子核的衰變、裂變和聚變的模擬等等,這樣可把物理問題變微觀為宏觀,既形象又直觀。

③太快的動態物理過程(包括肉眼可見或不可見的物理過程),這些問題往往不方便定格研究,如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兩個分運動的規律,可把它做成定格頻閃模擬動畫以利于逐步研究,還有簡諧運動、分子熱運動和波動問題的模擬等等。

④太慢的動態物理過程,利用動畫可加快物理過程的進行,如天體運動等。

⑤圖象復雜的教學內容,如電學、光學課時畫圖例,而采用多媒體顯示圖象的功能,這可使本應花好幾分鐘的內容可在幾秒鐘內顯示于學生眼前。

⑥實物展示不方便的實驗儀器的原理介紹,如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原理及其讀數方法,把它們做成相應的動畫加以放大,這樣可很方便地面對全體學生講解,所有學生都看得非常清楚。實踐表明,這有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它們的原理及其讀數方法。

2、如何處理多媒體模擬實驗與實物演示實驗的關系?

利用多媒體,可把圖象、動畫和聲音,動、靜結合的物理過程直觀的顯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置身于一個生動、活潑的環境中,使有些乏味、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變得直觀、主動鮮明。那么,是不是實物實驗就顯得不那么重要或不必要了呢?

我們知道,雖然多媒體可模擬任何物理實驗,但這必竟是模擬實驗,物理情景也是模擬的,模擬成分重。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結果必須由真實實驗來驗證,因此在計算機模擬演示過程中,教師輔于真實的物理實驗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通過實物演示實驗,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實驗技能。因此實驗盡可能用實物來演示,要必要的話,然后再輔于模擬實驗進行逐步研究,這樣才能恰如其分地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手段,不管現在還是將來,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全部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

說明:

多媒體教學體會范文第4篇

【關鍵詞】 中醫皮膚病學 多媒體教學 體會

《中醫外科學》課程是中醫學院各系部均開設的臨床教學課,實踐性強,其中皮膚病學內容以形態學為主。教學中,學生對于各種皮膚病、性病的皮膚損害特征的感性認識是他們掌握各種皮膚病癥的基礎,如果僅有文字描述,再生動的描述都只能給學生留下較少的印象,難以達到本學科教學的目的。長期以來,突出形象直觀教學是皮膚科教師所不斷追求的效果,特別是中醫皮膚病中醫證型部分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教學效果的提高是目前教學實踐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可以做到圖像、文字、影像和聲音等多種信息同時作用于學生的感覺器官,具有集成性、交互性,信息量大,反饋及時的特點,是當前皮膚性病課學時相對壓縮,內容增多,感性認識差的情況下一種較好的適應于現代教學發展的新方法,為使學生系統掌握中西醫皮膚病的基礎知識和常見的治療方法,為今后參加皮膚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我教研室根據教學的新要求,在制作與應用多媒體教學中作了一些工作,積累了一些體會和經驗,現與同行交流如下。

1 充分發揮中醫皮膚病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兩種主要思維形式,皮膚病學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實踐性,在對皮膚病的描述、命名、診斷和鑒別等方面都離不開形象思維,形象思維在皮膚病學及其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傳統的中醫皮膚病學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較抽象,特別是對皮膚病的中醫證型特點,學生只能對書上的描述死記硬背,難以進行鑒別診斷,學生的理解程度達不到理論所要求的深度,往往覺得索然無味,極易產生厭學情緒。而多媒體技術集三維動畫、視頻、音頻技術于一體,采用全視角方式,以藝術的形式來描述和展示課程內容,直觀、準確、極富動感。我們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后,將同種疾病不同的皮膚表現以及不同部位的同種皮膚病采用多幅圖片進行播放,使得抽象教學成為直觀教學,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習興趣。通過教學課件展示的大量皮膚病圖片資料,學生如同親臨其境看到病人實際病況,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有助于鞏固學生的綜合臨床思維能力。同時,使教師教學更形象化、具體化,可解決單用語言不易表述清楚的內容,有助于突出重點和難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助于教師將中醫皮膚病專業知識結合臨床和自己的實踐經驗,向學生進行傳授,針對性強。

例如既往為了加深學生對白庀(銀屑病)的認識及對治療方法的體會,總是抽象講授皮膚各層關系或操作的注意事項等,而銀屑病的三大特征如果僅用板書或圖片講解,同學很難掌握,但是通過多媒體的配合,利用動畫的形式清楚地把皮膚各層次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地呈現出來,以及光鏡和電鏡下的病理形態完整的呈現出來,學生在頭腦中很容易建立從正常的局部解剖到疾病的演變過程,并掌握銀屑病中醫證型的分型特點、病理解剖特點、臨床表現與病理解剖的內在聯系等重點和難點內容,使中醫皮膚病的死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易懂易記。授課老師此時適當的指點也可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加強學生的理解,使抽象、復雜的內容具體化,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牢固,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在不斷的實踐總結過程中編制了多套皮膚病性病典型病例的CAI課件和Power point,融知識味性于一體,先讓學生看圖識圖討論圖,通過圖片資料對比,讓學生自己辨認皮疹,學會描述,正確使用術語,了解中醫證型的分類特點,提出診斷及鑒別診斷,并制訂出合理的治療方案,最后由老師加以總結和點評,對同學易發生錯誤的方面進行重點講解。通過這種病例學習,使中醫皮膚病的講授內容更生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識,有利于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我們的實踐表明,多媒體教學增強了學生的臨床實習熱情和興趣,是深受廣大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

2 多媒體教學中需注意的一些問題

隨著多媒體教學的開展和普及,我們發現由于對多媒體認識的不足以及對多媒體技術掌握不夠,一些教師未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有的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簡單地把教材內容未進行合理的歸納總結和精練,直接制作成課件,形式較單調枯燥,“多媒體課件”演變為教材的“電子版”。一些教師制作的 “多媒體”課件僅僅停留在應用Microsoft PowerPoint這樣的電子幻燈片格式。例如“濕瘡”電子幻燈片,僅是流水帳式的羅列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如定義、濕瘡類型的臨床特點、診斷與鑒別診斷以及濕瘡的治療等,或者添加一些臨床圖片,總體課件制作尚處于較低水平。有的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時坐在電腦前,輕點鼠標,僅僅是按部就班的講授大綱規定的內容,許多學生難以在短短的2、3個學時內接受這些相對枯燥的內容,學生的熱情與主動參與性不高。有如一些教師認為多媒體教學僅是一種講授工具,而未能發揮多媒體在其它方面的應用,在編制試題庫方面,編制的計算機試題庫還停留在傳統的試題文字的儲存、組合等層次,未嘗試編制以人機對話的模式對學生進行各個方面的綜合考核測試。

我們認為提高課件的制作水平,使CAI課件變得生動和形象非常重要,完善的資料庫和熟練的軟件應用能力是課件制作的關鍵。主講教師獨立制作完整、精美、高水平的課件需掌握多個軟件的應用,如Flash,3Dmax,Photoshop等等;平時在臨床實踐中應重視收集相關資料以備用,多利用數碼相機拍攝臨床、病理照片。要善于從網絡、圖書、錄像、動畫中獲得相關資料,獲取各種先進的醫學信息。我們發現教師注意利用自身的臨床實踐及在醫療、科研方面的優勢,編寫好有自身特色的教案結合多年診療經驗進行講授非常受學生歡迎,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靈活運用編制技巧將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和組織成多媒體課件,是成功的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但另一方面,有些教師為了使多媒體課件更加豐富多彩,有聲有色,花了過多的精力對課件進行包裝,除文字、圖象外還從版式、色彩、聲音和動畫等多方面進行編排,往往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注意力未集中到學習重點和難點的關注上,本末倒置。有的教師為了追求課件內容的豐富,制作時使用的圖片量太大,在有限的學時內,教師只能象解說員一樣,機械地解說圖片上的內容,學生沒時間進行分析、整合進而儲存,當傳送到大腦的信息量超過大腦接收限度時,大腦不僅不能完全接收這些信息,還受到這些信息的干擾,沒有消化和理解的時間,最終還是影響了教學的實際效果。認識到這些誤區并采取對策預防很有必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雖然起主導作用,但是學生才是認知活動的主體,不可自己一個人唱獨角戲,只管擊鍵講解,師生很少交流。中醫皮膚病多媒體授課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的交流非常重要,特別是中醫四診、證型等內容,較粗象、籠統,非常需要包括語言、表情以及眼神的交流和專業的講解,這些交流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反應和感受、控制講授速度、活躍課堂氣氛,也有助于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主動學習。因此,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不能忽略了傳統教學中一些很好的方法和手段,應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結合運用。

多媒體教學體會范文第5篇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高等數學 課件 不可替代 圖文聲并茂 教學質量 滿堂灌

為提高等職業院校高等數學的教學質量,構建新型教學模式,將多媒體教學引進高等數學課堂,為此體會到了多媒體教學不可替代的優勢,同時也感到了其中的不足。

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有著傳統教學不可替代的優勢: (1)隨著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大容量存儲器的使用,使CAI系統能夠存儲大量的數據、檔案資料、程序、教學軟件;CPU運算速度和存儲器讀寫速度的提高,使CAI信息的讀寫時間縮短,能夠及時提供教學信息。幾乎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都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教學效率。(2)多媒體教學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靜為動,把平時教師說不清道不明,學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識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夠很好地突破難點。例如創建生動的表象后使定積分、二次曲面等抽象、陌生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3)一改古板的數學教學模式,使教學內容與形式多樣化,教學面貌煥然一新。傳統的課堂教學,通常是: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筆就完成了。引入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學內容與表現形式多樣化。實踐中不僅可以運用圖形、文字及各種動態形象表達內容,還可以通過聲音模擬進行教學,集圖、文、聲于一體,提高了教學的質量。(4)多媒體教學強化了先進教學方法的可傳播性,使每一位合格的青年教師采用優秀的多媒體課件都能上出精彩的課來。

將多媒體教學引入高等數學課堂,這一突破傳統的做法,有著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但經過多次親身實踐、公開課的座談、學生抽樣調查都表明,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存在著不足之處,這除與學生水平有關外,還存在著其他若干問題。

1、過分依賴于電腦,不寫板書,失去師生間的交流。

多媒體輔助教學代替了板書內容,板書技能是教師運用黑板,以凝練的文字、語言和圖表等傳遞教學信息的教學行為方式。在教學中,教師科學正確的利用板書,可以充分協調師生雙邊活動,使學生的思維與教師的傳授保持高度一致;可以鞏固學生的感知量,突出課堂的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只是一味的運用多媒體顯示一晃而過的內容來代替必要的板書,不會給學生留下太深的印象,沒有記筆記和思考的時間。教師將所要上的內容順序設計成課件,上課時只需按鼠標,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教師被控制在電腦前,成了手控電腦的解說員。教師總要想方設法將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演變成了"電腦+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成了“教案搬家”式。正像一位有名望的文科教師聽完我的定積分課件公開課所說的那樣“像這樣都提前做好了,所有的文字圖像一按一解說,我也能講成這樣”,可見教師的個人魅力完全被掩蓋了,失去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也沒了上課的波瀾起伏,真成了“近距離遠程教育”。

2、速度過快,無足夠時間思考,限制學生思維。

常規教學中,在內容處理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轉換時,有經驗的教師總是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師生根據非預見性的互動,最終實現思維能力的培養。當學生按照預先設定的模式、思路、線索進行人機交互時,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深入思考,只能順應設計者的思維方式。原本需要教師講解、學生思考和動手操作的東西,課件越俎代庖代替了學生的思維與操作。這種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學生思維能力尤其是求異思維的發展,不利于鼓勵創新和數學素質的培養。

3、數學課件信息過多,人為增加課堂容量。

根據教學規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所以無論課件的功能多么完備,它仍然只能起輔助教學的作用。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想增加信息量,拓寬知識面,課堂大量采用多媒體課件,就會由教師“滿堂灌”變成高速的“機灌”,這樣就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由電腦取而代之,顯然這是不可以的。

4、忽視其它媒體的使用。

一些課上從頭至尾都只用多媒體課件,對其它常規媒體不屑一顧,甚至純粹以多媒體替代小黑板、掛圖、模型。多媒體固然有其他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但其它常規媒體的許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視。如投影的靜態展示功能、幻燈的實景放大功能、教學模型的空間結構功能等,是計算機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我們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讓多媒體與其它常規媒體有機配合,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

5、課件修飾過多。

多媒體課件完成了文本、圖片、聲音、動畫等基本對象的編輯后,還要對畫面布局、背景、配色方案等進行必要的修飾,使課件更生動、更精致、更能體現自己的個性設計和可操作性,以增強課件的感染力。但很多課件布局不合理,配色過多,背景太夸張,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效果。

雖然計算機輔助高等數學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但我們對這一新的教學手段沖滿希望,在探討計算機輔助高等數學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的過程中,提出如下改進建議:

1、重視傳授知識和形象思維的培養,更要重視探究過程和邏輯思維的培養。

多媒體課件以圖、文、聲、像、動畫傳遞信息,一切都形象化了,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就可能下降,而數學又是一門特別需要抽象思維能力的學科,抽象思維能力的削弱不利于數學的再學習,特別不利于高等數學的學習。很容易造成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培養的不足,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就受到抑制。所以一定要注意如何恰到好處地使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相輔相成。

2、使用課件要注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注重學生的思考和參與。

把多媒體和傳統教學相結合,既有板書,又有課件,盡量多地關注學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變化,用體態語言、面部表情及口頭提示等方式與學生交流教學信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忌機械、單純地操縱機器。調查表明,有90%以上的學生要求教師提出一個問題之后,自己先思考一會兒,再由教師在電腦上或黑板上給出答案,通過這種方式來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要多想用電腦來幫助學生學,而不是如何教。

3、選材要適合,提高教學效果。

《高等數學》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上多媒體課,有些地方適合用多媒體教學,如二次曲面的形態與方程的關系、定積分、二重積分的應用、立體幾何等用傳統的講述法或簡單的圖形就難以說明問題,采用動態的圖形演示就很直觀,使學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還能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得到刺激,從而最大限度地吸取信息,使課堂內容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圖文聲像并茂的動態傳播,增強感染力。某些定理和結論的推導就不適合多媒體教學而更適合采用傳統的講解演算方法,如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的推導、級數審斂法的相關定理等。只有選材適當,有所側重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功效,在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原理用直觀的圖形和動畫逐步展示出來,做到圖文并茂,動靜結合,有助于學生深刻領會其內涵與要點,這些方面是傳統教學很難實現的。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已越來越體現出它的優越性,但如何真正運用好多媒體,發揮它真正的輔助教學功能,還有待于繼續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多媒體教學的體會》,2002年《計算機教育報》第2期6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垣县| 南岸区| 信宜市| 鹤壁市| 读书| 江达县| 灯塔市| 鲁山县| 西昌市| 石林| 兴文县| 大化| 铁力市| 贵德县| 苏尼特左旗| 沐川县| 鄂温| 五常市| 漳平市| 海丰县| 兴义市| 康乐县| 新晃| 青海省| 西吉县| 澄城县| 景泰县| 阿勒泰市| 清徐县| 清远市| 德安县| 利津县| 磐安县| 纳雍县| 镇沅| 抚顺县| 尼勒克县| 应城市| 兴义市| 新野县| 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