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大學生網絡詐騙原因

大學生網絡詐騙原因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網絡詐騙原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學生網絡詐騙原因

大學生網絡詐騙原因范文第1篇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安全意識

1調查目的、方法和對象

11調查目的

通過此次調查了解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安全意識現狀,為開展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相關教育提供對策建議。

12調查方法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大學生基本信息、上網基本現狀、網絡交友范圍、網絡交友目的、網絡交友道德規范、對網友信任程度、網絡交友面臨主要問題等方面展開調查。共發放問卷450份,收回450份,得到有效問卷40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率889%。

13調查對象

2016年10月,以沈陽醫學院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采用分層抽樣的方式,分別抽取本科(含專升本)大一至大五5個年級的臨床、預防、口腔等專業學生共314人,??拼笠恢链笕?個年級的護理、康復等專業學生共86人。男生127人,女生273人。

2調查結果

21大學生上網的基本情況

(1)大學生接觸網絡時期趨于低齡化。據本次調查表明458%的學生初中開始接觸網絡,343%的學生小學開始接觸網絡,僅有201%的人表示上高中或大學以來才接觸網絡。可見,大學生接觸網絡時期早,以小學、初中為主,接觸網絡時期身心還不夠成熟,對網絡世界充滿好奇。

(2)大學生接觸網絡時間長,以即時通訊為主。據統計,有848%的學生每天平均上網時長超過2小時,近乎一半的人上網時長大于4小時。而且上網者以即時通訊、休閑娛樂者居多,分別達到803%、658%。說明大學生上網時間長,而這些時間多被用來獲取資訊,休閑娛樂。網絡使大學生放松的同時,也對大學生的身心產生了影響。

22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現狀

(1)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對象以熟人為主。大學生網絡交友對象中交往最多的是同學,達467%,其次是朋友達385%,而網友僅占33%。說明大學生更傾向于與認識的人或周圍的人交流,傾向于與同齡人進行交流和溝通,這不僅帶給大學生更多的安全感,也有助于他們更快地獲取同齡人的經驗,獲得更快的成長。[1]當然,以陌生網友為交往對象的人中,一些人格外需要社會和家人的關注,他們除了對網友新鮮好奇外,也可能由自身封閉的性格引起。

(2)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原因廣泛。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原因多為找到興趣相投的朋友和打發無聊時間,分別達到39%和355%。擴展人脈占比215%,尋求幫助占比12%,以及其他原因。說明大學生在網絡中會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來培養共同的愛好,提高自身修養;也會通過網絡社交工具與同學朋友聊天以打發無聊時間。當然許多內涵修養良好的大學生在網絡的交往平臺中憑借自身優勢找到了知心朋友,既滿往需求又增強了交往自信。[2]

23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談及你認為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面臨哪些問題時,最突出的問題是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差,占比661%;599%的人表示網絡交友存在個人信息真假難辨,471%的人表示擔心財產安全,446%的人表示網絡交往存在道德缺失現象,僅有305%的人提到擔心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面對安全問題,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的推動者,應以自身安全的保障為基礎,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及具有最基本的辨別真假信息的能力;對于自身財產,做到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電信詐騙、掃描二維碼等有可能泄露賬號密碼的服務果斷拒絕;對所交網友有不道德的行為及人身安全可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可通過老師,家長或同學的幫助,果斷解除網友關系,以保障自身安全為主。

(1)大學生網絡交往遵守道德規范面臨挑戰。871%的人認為有必要遵守道德規范,這正是促M網絡人際交往和諧發展的動力。有96%的人表示說不清,他們不清楚遵守道德規范的利弊,在一定條件下,他們可能會突破自身道德底線,成為不遵守道德規范的人,因此,遵守道德規范是每一個大學生進行交友之前所具備的必要條件。僅有29%的人認為沒必要遵守道德規范,對于不遵守道德規范的人,有必要進行教育指導,通過提高自身素質,改變行為觀念來降低網絡交友中的不道德現象,最大限度地提高網絡社交的和諧與安全。

(2)大學生對所交網友信任度不確定者比重大。網絡人際信任,是指在具有一定風險的網絡環境中,信任主體對信任客體產生的一種積極的信念和期望。[3]當然對網友的信任程度由多方因素決定,而建立網絡人際信任是網絡交友長期存在的根本。在本次調查中,由于大學生交往對象多為同學朋友等熟人,所以持信任態度的人較多,占比302%,而對于純粹的網友,沒有見過面的通過附近的人、搖一搖等社交軟件功能所加好友持不信任態度的占比266%。然而大多數人選擇不確定是否信任網友,可見,在網絡人際信任危機的背景下,網絡人際信任的建立需要通過教育、自我素質的提升、網絡監管來保障網絡交友信息安全可靠。

3對策建議

31提升大學生網絡交友素質和對交友的理性認識

個人素質的提升是網絡交友安全的前提。網絡人際交往不受時間、空間、地域所約束為開放性、虛擬性、隨意性的新型交流方式,尤其網絡社交工具QQ、微博、微信等的迅速發展,使其交往形式、時間、內容也更自由。然而有些人卻正是因為網絡人際交往的這些特點,而變得更加不安分,為尋求刺激而進行網絡欺詐,這需要端正大學生的網絡觀,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內進行人際交往。

32進行網絡安全相關教育,開展選修課程

高校開展網絡安全相關教育,開展選修課程是網絡交友安全的關鍵。學校有必要開設網絡安全方面選修課,使大學生在校期間輕松舒適地學習了解各種形式的網絡安全問題,降低網絡交往引起的安全問題。

33加強社會監管,促進網絡安全發展

加強社會監管是大學生網絡交往安全的有力保障。為此,政府要加強社會監管,使網絡能夠為廣大網民提供清新文明的正能量的一個平臺;同時社會監管機制需嚴厲打擊利用網絡進行詐騙行為,進一步強化監管機制,利用法律合理治理網絡環境,呼吁網絡安全,為廣大上網群體提供安全和諧的網絡環境。

4結論

隨著大學生作為用網的主要群體,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已成為必然趨勢,提高大學生的網絡交友安全意識迫在眉睫。為此要通過提升大學生自身素質,學校積極的教育引導,社會建立更完善的監管體制,來共同促進網絡安全發展,為大學生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吳全會,劉貴寶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的現實意義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8):81-83

[2]孫洪靜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的特點及影響[J].教育研究,2015(6):96-98

[3]董淑超大學生網絡人際信任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4

[4]CNNICCNNIC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432640html

大學生網絡詐騙原因范文第2篇

摘 要:通過分析大學生網絡犯罪的基本特征與對其自身發展的影響,進而研究大學生網絡犯罪的經濟分析,同時對防范大學生網絡犯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行探討。

關鍵詞:網絡犯罪;經濟分析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1)01-0244-01

1 大學生網絡犯罪的特質分析

1.1 大學生網絡犯罪的基本特征

網絡犯罪顧名思義是通過網絡這個新興的環境內實施犯罪的。而如今,網絡犯罪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例如利用計算機編程進行對網絡進行攻擊,對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造成危害,就如計算機病毒?;蛘呤抢镁W絡作為犯罪工具對其他網絡資源進行破壞,例如網銀詐騙。再者是利用網絡作為平臺,散播一些物品。

依賴計算機技術與網絡平臺的支持是網絡犯罪的主要特征,這也是網絡犯罪這種智能型犯罪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征之一。而依照犯罪的犯罪的程度不同,對計算機技術要求也有所不同。網絡犯罪,對于大學生這些接觸較新科學技術的群體無疑充滿著好奇與刺激。大多學生都出于對法律意識的淡漠與忽視,而發生網絡犯罪。比如網絡游戲,活在虛擬的社會里,通過游戲,獲得更多的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滿足,謀取利益。也有一些是通過某些網絡渠道,獲得經濟利益,而繼續游走于邊緣進行網絡犯罪。比如,計算機病毒的編寫,網站的制作,并進行散播。由于沒有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而犯罪。

1.2 網絡的虛擬性對大學生的影響

首先從價值觀角度來說,大學生的年齡一般在二十歲左右,處于對社會形成自己的認識和對自身定位的階段,這個時期比較希望體現自身價值,而如果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希望投機取巧獲得更多的利益難免游走于法律邊緣而進行犯罪,而網絡平臺屬于虛擬化,為其犯罪提供了較好的隱蔽性。

再者從道德觀的角度來說,道德本來就屬于比較空泛的概念,完全依靠人民的傳統習慣和社會輿論維系,當今大學生群體標新立異,對于大眾和社會觀點也較為漠視。特別是在網絡這種虛擬環境中,本就跟現實身份脫節,也從根本上使人忽略道德約束和自我意識和行為的衡量,網絡文化的多元化也使大學生產生困惑。

最重要的是,網絡環境的虛擬性給人們生活帶來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依賴網絡,網上銀行,網上購物,網上交易,為犯罪分子提高了更多利益與機會,而人們對于網絡犯罪的忽視與淡漠,以及現實中法律對于網絡犯罪的滯后性,也增加了犯罪者在實施犯罪時的冒險與僥幸心理,從而忽略了對現實社會帶來的危害性。

1.3 網絡犯罪成本低風險小而收益大

網絡犯罪的成本是基于網絡平臺,計算機網絡技術,成本較低,一般掌握一定的網絡基礎知識,便可在網絡操作中游刃有余。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利益刺激對大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相當大的誘惑。網絡犯罪風險比現實生活風險更小,成本更低,也是大學生網絡犯罪的原因之一。

2 大學生網絡犯罪的經濟分析

眾所周知,經濟是人類活動的基礎,犯罪的驅動力無非是利益。我們不妨從經濟分析來看大學生網絡犯罪。

2.1 犯罪的成本

犯罪成本的研究基于研究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動機與目的以及希望獲得的更大經濟利益。第一,大學生網絡犯罪的直接成本體現在犯罪過程中所投入的時間、物質以及勞動等方面,這也是網絡犯罪不可避免的成本花費。第二,網絡犯罪的機會成本體現在犯罪分子實施犯罪被判刑后喪失人身自由而導致其不能再從事其他行為所付出的代價。第三,網絡犯罪的處罰成本體現在,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所支出的成本。最嚴厲的一種制裁方式便是刑罰,犯罪人為此可能會失去自由、財產損失甚至是生命,而處罰成本也在犯罪成本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犯罪人犯罪的決策結果直接受處罰成本的高低而決定。

結合網絡犯罪來看,網絡犯罪的犯罪成本用公式可以表示為:

網絡犯罪成本直接成本+機會成本+法定刑*查獲幾率+社會附加成本。

2.2 犯罪的收益

犯罪分子通過實施犯罪使國家、社會和當事人遭受直接或間接損失所獲得的利益便是犯罪收益。犯罪的收益也在犯罪人犯罪的決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也是直接犯罪因素。當犯罪人預期的犯罪成本小于犯罪收益時,犯罪人才有可能實施犯罪,而且犯罪的成本越小,犯罪的收益越大,犯罪人進行犯罪的可能性也越大。反之,犯罪成本大于犯罪收益,犯罪人實施犯罪的可能性減小。

3 大學生網絡犯罪的防范

3.1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大學生處于對社會和自身的認識階段,需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個人道德修養,同時讓大學生了解真正的現實社會與虛擬網絡平臺的差別,在今后自我成長與定位的基礎上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自律的能力。

3.2 網絡法律的健全

而我們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網絡法律體系,并切實可行的實施,使得網絡犯罪不再是無法可依。將網絡平臺合理化,嚴格化與技術化,加強網絡不良信息的過濾,是防治網絡犯罪渠道的手段。

參考文獻

[1]馬紅杰,王志武.關注網絡犯罪[J].人民公安,1999(4):12.

[2]陳小杉.網絡犯罪成本與控制的經濟分析[J]. 零陵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10).

[3]肖祖平.信用卡犯罪的經濟分析[J]. 山東公安??茖W校學報,2003,(9).

[4]譚天瑤.論青少年網絡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對策[J].法制與社會,2009,(8).

大學生網絡詐騙原因范文第3篇

Abstract: Network loa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faced with risks such as invalid electronic contract 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oan risk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oan risks from three aspects: "strengthen supervision on bad network loan", "strengthen the popularization of network loan knowledge to students " and "strengthen the college students funding system and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P鍵詞:校園網貸;風險;風險防范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loan;risk;risk prevention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21-0172-02

1 大學生網絡借貸的背景

在沒有任何擔保的情況下,校園里的大學生通過提交有關身份資料的方式,就可以向有關的網絡平臺獲得一定數額的貸款。在獲得這些貸款之后,校園里的大學生經常會用于購買筆記本、蘋果手機等數碼產品,再通過兼職的方式償還所獲得的貸款。除此之外,也會出現在繼續資金的情況下,大學生向有關的網絡平臺進行借款。因而,在校的大學生向網絡平臺進行借款,其原因有兩類:一類是因為經濟拮據,無法支付相應商品的貨款,即我們所謂的“窮”;另外一類是因為急需用錢,如家里出現變故,需要使用較大數額的資金,即我們所謂的“急”。[1]2016年7月,云南某高校的學生因沉迷網絡進行賭博,利用本宿舍舍友多位同學的身份信息向網絡平臺進行了數次借款,前后共借款達數十萬元,因為到期無法償還借款,其和家人受到借貸公司多次的催款,甚至是威脅,該學生幾次想要跳樓自殺。[2]而后,通過將身份證放在胸前,然后自拍,將此種方式所拍的“照片”作為信用抵押給借貸平臺從而獲得貸款,也就是所謂的“裸條”。“裸條”借貸事件引起了各大媒體的關注,再次將網絡借貸推向了公眾的視野。校園網貸通常分為三種類型:其一是針對在校大學生的購物平臺,其最大的特點在于能夠分期購物;其二是網絡借貸平臺,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助學或者幫助大學生創業;其三是電商提供的信貸服務,如京東白條。[3]校園網絡借貸所引發的社會高度關注,始終都繞不過一個問題:校園網絡借貸該如何進行監管呢?

2016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和中國銀監會辦公廳聯合了《關于加強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著手對校園網絡借貸進行監管。在社會高度關注校園網絡借貸的情況下,從法律角度分析大學生網絡借貸所存在的風險顯得尤為重要。在明晰大學生網絡借貸存在巨大風險的前提下,如何引導大學生對校園網絡借貸進行風險防范更是重中之重。

2 大學生網絡借貸的風險分析

在校大學生作為網絡借貸的主體,其在網絡借貸中的角色可以分為兩類:

①大學生作為網絡借貸中的出借人。網絡借貸出借人主要涉及以下法律風險:首先,網絡借貸所涉及的資金交易,均簽訂的是電子合同,因而網絡借貸出借人面臨著電子合同的合規性的問題。依據《合同法》第33條,出借人和借款人雙方所簽訂的合同應當具有確認書。此外,電子合同的合規性問題還體現在是否按照法律規定的形式生成,是否存在電子簽名或者手寫簽名,是否明確了借貸雙方主體;其次,網絡借貸中出借人所擁有的債券的合法性的風險。依據《民法通則》、《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對于出借人的債券的合法性作了相關的規定,同時對于所約定的利息也應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再次,網絡借貸中出借人面臨著個人隱私被泄露的風險。在網絡借貸平臺中需要借貸雙方將相關的個人信息提供給網絡借貸平臺,因而可能存在網絡借貸平臺將出借人的個人信息泄露給其他人的情況;最后,因為網絡借貸平臺的特殊性,網絡借貸的出借人通過平臺所的類似于資產證券化的借款,可能被認定為非法公開發行證券的行為。[5]

②大學生作為網絡借貸中的借款人。網絡借貸的借款人可能面臨著以下風險:首先,大學生作為網絡借貸的借款人,可能存在被詐騙的風險。網絡借貸平臺管理不夠規范,缺少風險的應對機制,對貸款詐騙分子難以識別;其次,大學生作為借款人可能因為經濟問題而被強迫接受利息較高的貸款,遠超過銀行同期利率,對于尚未有經濟收入的大學生而言是有害的;再次,在履行完相關的貸款手續之后,因在校大學生并未有收入來源或者僅有很小部分的收入,因而在還款日期到來時難以按期償還,很多學生被迫接受利滾利,最終導致借款數額巨大;最后,由于網絡借貸平臺要求提供相關的身份信息,因而同樣存在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6]

3 大學生網絡借貸的風險防范

大學生面對各種網絡借貸的風險,做好風險防范至關重要。2016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和銀監會辦公廳共同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對于大學生網絡借貸風險的防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①對于不良網絡借貸應該加大監管力度。網絡借貸平臺的確為大學生理財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但是因為p2p等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不夠,因而出現了上述部分的風險。因而,對于網絡借貸風險的防范,首先應當從加強對網絡借貸平臺的借貸開始,即要求應出臺對網絡借貸平臺尤其是高校大學生比較集中的校園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規定,同時網絡借貸平臺的經營應在各個環節符合相關法律的規定。

②對在校學生應加強網絡借貸方面知識的普及。很多大學生在網絡借貸方面的知識尤其風險防范的意識基本為零,很多大學生因為網絡借貸而面臨各種問題,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價,就是因為對于網絡借J方面的知識缺乏,尤其是法律方面的知識的缺乏。

③加強大學生資助體系和征信系統的建設。如前所述,大學生進行網絡借貸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因為“窮”;二是因為“急”。因此,加強大學生資助體系的建設十分必要。此外,大學生之所以能夠“拆東墻,補西墻”地進行網絡借貸,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征信系統的建設不夠完善,因而加強大學生征信系統的建設也十分必要。

④加大學生消費觀教育力度。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文明的消費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深入開展“三愛”“三節”等主題教育活動,培養選樹勤儉節約、自立自強方面的先進典型,營造崇尚節約的校園文化環境,幫助學生養成文明、健康的消費習慣。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關心關注學生消費心理,糾正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在生活消費、人際消費、娛樂消費等方面,教育學生不盲從、不攀比、不炫耀,引導學生合理消費、理性消費、適度消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幫助學生科學制定消費計劃,結合實際,量入為出。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系,合理支持、適當控制學生的消費支出。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勤工儉學,通過誠實合法勞動創造財富,培養節儉自立意識。

參考文獻:

[1]方進普,王為仕.淺談校園網貸風險分析[J].科研,2016(12):00149-00149.

[2]鄭焱,寧景雨,王志生,等.校園網絡借貸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研究[J].商情,2016(19).

[3]包艷龍.“校園網貸”發展情況調查與分析――基于金融監管視角[J].中國金融家,2016(5).

[4]包艷龍.“校園網貸”發展情況調查與分析[J].征信,2016,34(8).

大學生網絡詐騙原因范文第4篇

關鍵詞:網絡社交工具;大學生;人際關系

一、大學生網絡社交工具的使用現狀

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接受新型網絡社交工具的能力較強,更喜歡選擇使用新型網絡工具。相較而言,對于傳統網絡工具,例如BBS,電子郵件等,大學生的使用率相對較低。方便同學與朋友間的聯系和獲取信息已經成為大學生使用社交網絡的最主要的目的,并且絕大多數人每天都在使用。由此可見,網絡社交工具已經滲透到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越來越多的人在慢慢地對網絡產生了依賴。大學生更傾向于與熟人交流,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對陌生人有所顧忌,對個人信息的透露有所保留,日常的學習生活、情感話題成為大學生交流的主要話題。與發雜的外界環境與社會關系相比,大學生思想比較單純,交流的話題也比較單一。

二、網絡交往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

網絡社交工具的進步與發展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觀念與思考及處理問題的方式,間接著影響著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網絡交往的自由、平等、隨意等特性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傾向使用網絡社交工具進行人際交往,尋找交流對象,但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大學生的現實中面對面的交往。[2]這有可能導致他們不能正確地使用社交工具,可能會對他們的學習乃至于以后的生活與工作產生不利的影響??偟膩碚f,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網絡社交利大于弊,有利于人際關系的發展。

三、大學生網絡社交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面對五花八門的網絡世界,他們無法做到堅持自我,抵御外界世界各種干擾的能力,很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很容易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不思進取、頹廢是阻礙大學生長遠發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有些大學生正是因為網絡的影響而荒廢了學業,所以網絡成為了他們人生發展的巨大障礙,能否正確使用網絡成為了網絡影響他們的關鍵問題所在。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在網絡中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私人信息,甚至在網絡中存在著很多的信息造假與網絡詐騙現象。大學生的網絡社交存在信任危機。網絡的廣泛使用減少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與時間。這可能會給他們的人際交往帶來不利的影響,畢竟網絡與現實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有些大學生在使用網絡交流時沒有任何障礙,但是,一旦需要進行面對面交流時他們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當今的網絡使用也應該把握好合理的“度”。[3]

四、對大學生網絡社交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如果能正確運用并使用社交網絡,則會對大學生的生活產生有利的影響,如果不能夠正確使用網絡,則會對于他們產生難以克服并避免避免的消極影響。針對大學生網絡社交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一)加強網絡教育管理隊伍的建設,正確引導大學生人際交往

一是要開設網絡技術、人際交往等相關學習課程,教授大學生正確有效的交往手段和方法;二是要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鼓勵大學生融入現實人際交往;三是要在不妨礙大學生正常交流需求的前提下,對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進行必要干預,提升大學生交友效率,確保其正常的發展方向。

(二)加強網絡社交工具的校園化

要營造良好的校園網絡社交環境,加強對校園網在校大學生網絡社交工具使用的引導和管理,注重對大學生的介入和疏導。以班級、系、專業或年級為主體成立QQ 群、飛信群、官方微博或人人網主頁,以輔導員和學生黨員、學生骨干為主要管理者,做到覆蓋班級、專業或年級全體同學,及時更新和學生需求的教學、學習、就業、社交信息,發揮正面引導優勢,使之和校園網一同成為學生獲取相關信息和教學資源的主渠道。要注重校園網和網絡社交工具的多維發展,不僅提供大量可供學生上傳下載的專業資料學習信息,同時利用便利快捷的平臺為在校生人際交往提供切實的幫助。使通過校園網和校園化網絡社交工具實現人際交往的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人際交往的相關內容,杜絕其他平臺產生的不良信息,營造校園網絡的文明氛圍,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五、結論

本文從科學技術哲學的角度來認識和了解現代網絡社交工具在大學生人際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從網絡社交工具的使用現狀入手,通過運用科學的社會調查方法,立足于實證,探索現代網絡社交工具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并對此做出系統地分析。

本文通過研究發現,現代網絡社交工具對于緩解當今大學生人際交往壓力,實現其平等、自由的人際交往,建立更加廣泛的人際關系,提高其交往能力都有積極的影響,但與此同時,由于對現代網絡社交工具的使用不當等原因,也對大學生現實人際關系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制定和規范網絡社交秩序的相關法律、法規,培養大學生的誠信意識,構建具有普遍意義的大學生網絡社交道德觀念和規范就顯得尤為重要。現代網絡社交工具的存在對當前大學生人際關系發展有諸多的有利因素,但它對其的不利發展也不能忽視。因此,研究現代網絡社交工具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對于引導大學生正確、合理、適當地運用網絡社交工具,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建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喬木.現代網絡社交工具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盧桂桃.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研究―以湖南城市學院為例[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0.

大學生網絡詐騙原因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大學生 網絡購物 問題 對策

一、大學生網購現狀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91億,互聯網普及率44.1%。其中在校大學生網絡購物規模達到600多萬人,占網民總數的10.9%??梢?,大學生群體已成為網絡購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文對湖北經濟學院在校學生網絡購物狀況進行了初步調查,被調查的150位同學有146位有過網購經歷,占比例97%;僅有4位同學沒有網購經歷,占比例3%。與CNNIC調查比例一致,大三、大四的學生網上購物的比例明顯高于大一、大二的學生。

1、大學生網購的商品類型

對大學生關于網購商品偏好的調查分析,便于更好地分析大學生的消費心理,也為商家的產品生產及售賣種類提供了現實依據。結果顯示,大學生在網上最常購買的商品為衣服鞋帽,其次為書刊及音像制品,另外在線沖值所占比例也較大。這些商品體現了大學生在生活、學習和文化娛樂等各方面的消費,同時也體現了大學生們對新鮮事物的追求。服飾類商品種類多樣,消費者能夠進行多家比較,價格也更低廉,滿足了大學生追求物美價廉的消費心理。同時,對書籍的大量需求是學生網購書刊的直接原因。大學生消費者最認同的是網上購書的書籍全面性,另外網上購書可觀的會員折扣及簡單的支付方式,也是大學生愿意消費的原因之一。

2、大學生網購的網站選擇

通過調查大學生網購的網站選擇,結合各大購物網站的優勢,可以更好地分析大學生的網購傾向。調查顯示,深受大學生歡迎的網站有淘寶網(89.55%),當當網(32.20%),拍拍網(19.12%)等。綜合來看,大學生在選擇網站時主要考慮商品性價比、商鋪信譽、運費、商品種類、支付方式及交易安全性等因素。

3、大學生網購的付款方式

大學生首選的付款方式是支付寶、安付通、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62.3%),其次是貨到付款(21.9%),第三是網上銀行(15.8%),而傳統的郵局匯款無人選擇。

第三方支付是指獨立于電子商戶和銀行,為商戶和消費者提供支付服務的機構。非獨立的電子支付依托電子商務平臺,如支付寶、財付通等;獨立的第三方支付保持中立,不直接參與商品或服務的買賣,公平公正地維護參與各方的合法權益,如銀聯網上支付。

另外,仍有部分大學生由于相對保守,覺得網絡支付要開通網上銀行太麻煩,更重要的是怕資金不夠安全,因此會選擇貨到付款的付款方式。而由于郵局匯款方式費時費力且異地匯款要收取手續費等問題,大學生一般不選擇此方式網購。

4、大學生網購的配送方式

如今可以選擇的物流方式有很多種,籠統的來說就是汽運、鐵路和飛機運輸,并沒有哪一種運送方式是最優的,因為不同的物流公司有其自身的優勢同時也存在不足。大學生主要選擇的物流運送方式是各大快遞公司如順風、申通、中通、韻達等。究其原因是因為快遞公司有如下優勢:一是迅速??爝f服務就是企業根據客戶的需求完成快件的快速傳遞,因此迅速是快遞的顯著特征之一,也是快遞服務質量的最核心的要素;二是準確??爝f公司按照約定的時間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及收件人,基本可以做到準確無誤;三是安全??旒诳爝f公司自身的網絡中封閉式保存,并利用精密的信息系統對快遞物品進行全程監管和控制,同時配備大型倉庫群、電腦中心、控制指揮中心、客戶服務中心、運輸工具、存放中心等,保證了快遞服務的安全性;四是方便。從本質上來說,快遞服務只是實現物品空間上的轉移,并不產生新的產品。它可以提供門到門的便利服務,節約快件的傳遞時限;五是網絡性??爝f服務有著高效的網絡組織和網絡覆蓋,它既可以依靠各種交通運輸工具如飛機、火車、汽車、船舶等物理網絡來實現,又可以在不同公司不同區域間通過合作來完成。此外,仍有小部分大學生基于保障性高而選擇郵政速遞的普通包裹配送方式。

二、大學生選擇網購的原因

1、商品豐富

網絡購物保證了消費者對商品選擇的多樣化要求。網上商城吸納了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商品,種類豐富,同一款商品還可以進行多家網店的對比,不受地域的限制,坐在電腦前就可以買到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商品,消費者只要動動鼠標,就可以迅速獲取商品的詳細信息,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篩選。

2、價格低廉

由于網上開店的綜合成本較低,許多大型購物網站提供租金較低的網店;有的網店可以根據顧客的訂單再去訂貨,不會因為積貨占用大量資金;網店經營又不需要水電、管理費等方面的支出;不需要專人看守,節省了人力方面的投資。而傳統的購物方式引導人們去傳統意義上的商場購買需要的物品,它們往往租金高、店面貴,從而商品的附加值都要消費者去買單。相比之下,網上買賣由于不需要租金,商品相關費用附加值較小,于是價格較低,剛好減少了資金仍然需要依靠父母的大學生的購物壓力,因此得到大學生群體的推崇。

3、快捷便利

網店的經營借助互聯網,經營者既可以全職經營,也可以兼職經營,不需要專人時時看守,營業時間也比較靈活。網店365天、24小時營業,無論刮風下雨、白天或晚上,只要有網絡且服務器不出現問題,就可以實現購物過程。加之網上支付方式、送貨上門等服務也給大學生們提供了許多便利,他們可以隨時在網上選擇自己需要的商品,節約了時間和精力。

4、群體認同感

大學生容易受周圍環境及同學的影響,存在著從眾的消費現象。很多消費品并不是他們真正的需要,而是因為不購買就沒有茶余飯后的談資,顯得與同學格格不入,這種相互攀比、跟隨購買的現象是為了滿足自身的虛榮心理,從而使群體成員感到獲得了某種身份感和歸屬感。

三、大學生網購影響因素及存在的問題

1、商家信譽度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誠信不僅僅是一種道德規范,也是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重要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更為重要。誠信是一切活動的前提條件,網絡是虛擬的,所以人們更加重視網店的信譽度。但是網絡購物由于采取非實物、非現場的購物形式,因此很容易出現商品的實際效果跟廣告宣傳有出入的現象,有的賣家肆意夸大商品功能甚至做虛假廣告,誤導消費者。購物網站良莠不齊,有些網站以低價推銷二手貨或殘次品,甚至售賣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三無產品,當商品描述失真被客戶發現,商家仍不予退換貨。還有不少人利用網絡進行詐騙,出現了買家付款后商家沒有按照約定發貨的情況。這些情況都導致了網購的不確定性,從而使大學生推遲或放棄網購行為。

2、交易安全

(1)互聯網安全問題。隨著Internet的高速發展,其開放性、國際性和自由性在增加應用自由度的同時,也使得安全性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開放性的網絡所面臨的破壞和攻擊也是多方面的。計算機網絡黑客的非法破壞對經濟秩序和國家信息安全都構成了嚴重威脅,如何保護企業和個人信息不被非法獲取和盜用已成為所有Internet參與者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

2010年,360安全中心的《2010上半年中國互聯網安全報告》指出,木馬、釣魚欺詐網站是中國網民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這些程序往往盜取消費者信息進行傳播,竊取消費者身份證信息、銀行卡密碼等個人隱私,給消費者帶來諸多問題,引起各種法律糾紛。

顯然,互聯網的安全問題如果不能保證,將可能導致網站方面遭受重大損失,網上客戶的信息安全也不能保證,網絡購物安全更是無從談起,久而久之就會直接影響網絡購物的發展。

(2)支付安全問題。網絡購物的實現離不開網上電子支付。電子支付包括在互聯網上進行的所有支付行為,如網上充值、繳費、購物等,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經濟等優勢,用戶只需要有可以上網的終端設備,便可以足不出戶地完成整個支付過程,支付費用也僅相當于傳統支付的幾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然而,這些優勢的建立,需要電子支付的工作環境是基于一個開放的系統平臺之中的,這就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安全上的隱患。

網上支付信息安全環節很多,易于被黑客入侵,黑客通過鍵盤記錄、釣魚網站、嵌入瀏覽器執行、屏幕錄像、偽裝窗口等各種途徑竊取用戶的銀行賬戶和密碼,然后進行資金的轉移。網上支付安全因此也成為影響網絡購物的主要因素。

(3)法律風險問題。網絡購物改變了傳統購物的運營模式,改變了銀行交易的過程和方式,但是目前政府有關法規中對于網上交易權利義務的規定很多都是不清楚的,缺乏相應的網絡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管理規則、實行條例和各項法規。因此,利用網絡簽訂的交易合同中也存在著相當大的法律風險。

由于網絡購物缺少法律的規范,以及采用電子方式所具有的非面對面性,行為各方當事人權責不清、權利義務不對等,目前網絡購物中欺詐現象嚴重,客觀上差生了大量糾紛,并且在糾紛處理中司法裁判容易產生隨意性,網絡購物安全問題堪憂。購買者因網絡購物與經營者發生糾紛后,要想維護自己的權利,同樣面臨著“三難”法律問題:責任主體確認難;確認管轄法院難;舉證困難。

以上存在的問題說明,亟待建立和完善國內和國際相關法規,以支持網絡購物的健康發展。

3、商品配送

網上購物在如何保證信息傳遞、交易和支付結算方面的問題已經通過各種信息技術得以解決,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物流配送環節不能使網上交易實現方便快捷高效等優勢,那么物流配送就會成為制約網絡購物發展的瓶頸。

網絡購物的一大環節就是商品的配送問題,把商品交到消費者手中就要靠物流公司。賣家要求物流公司價格合適、服務一流,買家要求物流公司快捷、迅速、安全,快遞公司難以在二者的要求間達到平衡,提供滿意的服務。又由于我國現代物流公司起步晚、水平較低,在網上實現購物活動后,沒有一個有效的社會物流系統對實物的轉移提供低成本、適時適量的轉移服務,另外,有部分快遞物品在遞送過程中由于天氣、運輸條件等客觀原因而無法保持原有物品的完好無損,或者有關快遞人員的服務水平不高,隨意拋擲易碎物品等主觀因素,都直接影響了消費者對于網絡購物的信任度,從而制約了網絡購物的健康發展。

4、售后服務

售后服務,就是在商品出售以后進入消費領域,經營者仍繼續向購買者提供諸如送貨、安裝、維修、退換等勞務。其目的是為消費者對商品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咨詢,使商品充分發揮使用價值,進一步建立商家與消費者的良好關系,建立起商家信譽并促使消費者連續穩定的勾描商品,不斷擴大銷售。但是,有些商家認為商品賣出去,錢進來了就算了事,搞售后服務只是額外負擔,因而對售后服務隨便應付甚至推諉拖拉,個別從業人員缺乏專業資格,業務水平不高且態度惡劣,導致消費者在使用商品的過程中遇到不少麻煩,既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又使商家信譽受到影響。由于網絡購物的特殊性,非現場購物涉及環節多,又多為異地消費,消費者在網購時并沒有接觸到商品,不了解商品的實際情況,退換貨會造成一系列損失,遇到消費糾紛往往不能提供有效證據,造成維權困難。

四、大學生網購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完善立法、安全技術及物流配送系統

目前我國在涉及網絡交易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進行監管,網購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無法得到有效保護。對此,應該參照國際立法經驗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出臺并完善專門保護電子商務中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律政策。

網絡購物的順利進行依賴于電子商務系統及其硬件、軟件設備的正常運行,這就要求政府要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保證通信網絡安全可靠,保證電腦硬件、數據庫服務器絕對安全,防止黑客闖入網絡盜取信息,從網絡技術上確保交易網絡安全。

最后,政府應努力完善物流配送系統,建立一個符合我國國情的、專為電子商務設立的現代化物流配送體系,實現低成本、適時適量的商品轉移服務。完善物流組織網絡,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如公路、鐵路、水路及航空等交通運輸路線的建設。健全物流信息網絡,通過信息網絡傳輸實現實時跟蹤,實現物流信息的充分共享。同時,加快電子商務快遞人才的培養,不斷提高行業人員的服務水平。

2、加強對商家的管理

政府應該規范商家的網絡銷售行為。不少學者認為加強對網絡銷售者行為的規范是我國電子商務市場良性發展的重要前提,對于如何加強商家的管理,重點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加強對網店的監督,實行實名制度,對網店,名稱、注冊場所、經營范圍、負責人姓名、工作人員等事項進行規定,建立一套完善的申請、注冊、審批、管理制度;第二,幫助商家學習并遵守相關法律政策,禁止經營者虛假夸大信息,禁止未經允許披露消費者個人隱私,幫助網店經營者提高自身職業素質;第三,工商部門應加大網絡交易中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對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第四,同行業的經營者可以設計一些交易規則,維護公平交易;第五,有關部門應督促商家隨時整理庫存訂單,及時了解庫存狀況,與物流公司做好協調工作;第六,網店對于賣出去的商品特別是耐用消費品、高檔消費品應負責到底,該“三包”的設立“三包”,該退換的及時退換,并且在商品的使用過程中提供指導,幫助消費者順利使用。

3、倡導大學生理性消費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不僅關系到自身的成長,也對社會各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絕大多數大學生的經濟來源都源于父母,經濟獨立性差,大部分是第一次走出家門,走向獨立生活,自控能力不強。

學校不僅應該注意培養大學生健康網絡的觀念,加強學生網絡知識教育,進行網絡法律法規的普及工作,更要幫助大學生合理安排生活,用更多的專業知識和其他科學知識武裝充實大學生;政府要積極倡導理性消費的社會環境氛圍;家長應當堅持科學教育引導、監控子女理性消費;大學生自身應該增強獨立意識,勇于承擔起應肩負的社會責任與家庭責任,樹立健康合理的消費觀,堅持可持續消費、適度消費、理性消費,提高網絡消費自律能力:一是量入為出,適度消費。要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二是求實。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三是避免盲從。要避免盲目跟風,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通過多管齊下、全方位協調、通力合作,共同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性消費觀,引導大學生合理安排網絡消費活動。

【參考文獻】

[1] 趙群、徐霄峰:淺析大學生網絡購物現狀[J].世界家苑,2011(8).

[2] 陶丹:大學生網絡購物的調查與研究[J].中國商貿,2011(26).

[3] 張奕婧:網絡購物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前景展望[J].商業現代化,2011(10).

[4] 石軍剛:大學生的網購問題[J].新聞愛好者,201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州市| 麻栗坡县| 龙游县| 连江县| 垣曲县| 沿河| 宝鸡市| 启东市| 宕昌县| 南郑县| 中牟县| 宣汉县| 大同县| 义乌市| 余干县| 桂平市| 洛浦县| 图们市| 简阳市| 阿坝| 宣武区| 河南省| 苍梧县| 彝良县| 东台市| 巢湖市| 上饶县| 博爱县| 宜章县| 荆州市| 株洲县| 丹江口市| 庆云县| 烟台市| 萝北县| 克拉玛依市| 睢宁县| 根河市| 定襄县| 伊吾县|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