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護理專業的挑戰

護理專業的挑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專業的挑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護理專業的挑戰

護理專業的挑戰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涉外護理 口語教學 護理英語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按照我國發展的需求,在高職院校中開展涉外護理英語口語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一項新的挑戰,將專業知識英語不斷融入到專業知識的教學當中,利用英語口語的形式進行描述。涉外護理專業英語主要分為這樣的幾個階段:(1)鼓勵學生克服自身的心理能力,要將先張開嘴列為第一項任務;(2)將學生在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讓學生在學習英語口語的過程中的“要我說英語”逐漸的轉變成“我要說英語”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3)將專業的英語知識與護理專業的教學相結合,在以后的臨床實驗學習中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1高職開展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所遇到的問題

高職院校開展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是為了更好的教育教學,將教學的重點全面貫徹到實際當中。護理專業在實踐過程中對護理專業英語更是要不斷的進行練習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專業在實踐中不斷地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英語的學習興趣,從這樣的教學方式中調動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加深。

1.1涉外護理教學的開展中教學目標不明確

涉外護理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方式是現在最為常見的,也是最容易犯的錯誤,使教學沒有目標去追尋。在開展護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式的不完善也是一項最嚴重的問題,教學任務更是沒有更好的規劃,例如在護理專業中講述專業知識時,專業的知識所涉及的方面在教學中老師只是將這樣的詞匯或者知識一筆帶過,沒有將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體現出來。從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就能看出教學的問題,教學的重點是什么,教學所要實現的目標又是什么,這些目前都沒有更為明確的詮釋。

1.2護理專業在英語口語的教學上沒有適合學生教學方式

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在口語的教學上沒有合適的教學方式,利用現有的教學方式繼續對學生展開教育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沒有更好的發揮出來。在教學方式上,教學的重點和教學的主要任務都應當在實際的教學中表現出來,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將這樣的教學方式沒有考慮進去,只是利用最傳統或者現有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不能滿足新的教學需求,在教學的任務下更加不能直接體現出教學的重點。在英語口語的教學方式上,更是沒有體現出對英語口語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表現出來,口語是一門經常要練習和發聲訓練的一門語言,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卻往往將這項重點內容忽略了,迫使教學方式的落后和不完整。

1.3護理英語中所存在的問題

護理英語在教學英語專業時本身就具有嚴重的問題,在實際中發現護理英語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的問題都是在專業英語與實際中不符。在專業英語中一些英語教學沒有與實際中的護理英語相關,總是講述一些與護理專業以外的英語,英語教材的選擇本身就具備嚴重的問題。

2將高職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并進行實踐

將高職院校的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不斷的與實際相結合,讓護理專業英語不斷的在實際中得到應用,解決對專業知識迷茫問題,并且對口語的表達能力上也有更好的提升。

2.1涉外護理教學任務中明確教學目標的解決措施

護理專業的英語口語教學應當具有針對性很強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形成時就決定了一切的教學計劃都要本著教學目標的方向前進,使教學在完成上能更加完整。護理的專業英語口語教學是一項特殊的英語教學方式,在專業英語口語上更是要制定出一個教學目標,目標要對教學中的訓練情況和語言表達情況進行重點教學,使專業英語能在實際的應用中有更好的提升空間。教學的任務更是要遵循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進行講述,將重點內容放在教學任務中,要明確的指出哪些的重點的教學內容,并且將重點內容在教學的任務中對學生進行更加細致的講解,從而使學生對教學目標更加明確。

2.2護理專業在英語口語教學方式上的應對措施和解決辦法

護理的專業英語口語教學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案,所教學的內容都要跟著教學的任務走,使口語在教學上能有更好的鍛煉。專業英語口語的教學方式應當遵循英語口語上的練習和訓練,從這樣的教學方式中不斷的加深對護理專業英語的印象,是英語能更流利的表達出來。措施是英語口語在教學上應當不斷隨著社會的發展進行,使教學的英語能貼合實際中的應用,使護理的專業英語更能適應國際化。

2.3護理英語更能適合護理專業的學習

專業英語中所講述的英語知識都是些專業術語,護理中的專業術語在用英語進行交流中是最重要的。

護理專業的挑戰范文第2篇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專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3-0243-02

國際社會認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超過10%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超過7%,即可視為老齡化社會[1];目前,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超過1.53億,占總人口的11%以上。預計到202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人,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養老服務和保障等面臨巨大挑戰。

人口老齡化是21世紀中國面臨的最大人口挑戰[2]。目前,我國需要照料護理的老年人越來越多,而老年護理方面的人才卻嚴重匱乏,直接制約著老年護理的發展。因此,老年護理人才隊伍建設就成為護理教育在“銀色浪潮”下所面臨的嚴峻挑戰與現實問題。老年護理最早出現于美國,1900年成為一個獨立的專業;1961年設立老年護理專科小組;1966年成立美國護理協會老年護理分會;1975年頒發老年護理專科證書,《老年護理雜志》創刊;1976年提出發展老年護理學。瑞典在90年代初期就建立了健康護理管理委員會。日本從1961年開始實行全民健康保健,1973年開始65歲及以上的老人醫療費用全部由政府承擔。從美、日等發達國家以及我國香港地區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內容中可見,對老年護理專業人員的素質和培養內容均有較高要求。

一、我國目前狀況

我國老年護理教育研究不僅起步較晚,而且數量也相對較少。這與我國各層次護理院校開設老年護理學課程較晚有關。在高等院校,老年護理學于20世紀90年代才陸續被列為必修課程[3];為滿足老年人的醫療保健服務需求,老年護理教育的研究必將進一步的增加、擴展與深入。老年人對醫療、保健、護理以及生活服務的需求大大超過其他人。據調查,65歲以上老人的兩周患病率是一般人群患病率的2~9倍,達46.6%;我國目前患癡呆的老年人口已高達600多萬人,每年還有大約30萬老人加入這個行列[4]。1999年中華護理學會正式成立“老年護理專業委員會”,在過去的20世紀里我國老年護理學科發展非常緩慢。

二、方法

1.調研。我們主要針對老年護理專業方向需要開設課程設置情況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研:①調研組。主要對樂山、眉山兩地的綜合醫院和老年病專科醫院進行了現場調研。調研的單位包括:樂山市人民醫院、樂山市老年病醫院、樂山市中醫院、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眉山市人民醫院、眉山市中醫院、樂山市福利院、眉山市福利院、樂山市民政局、樂山市衛生局、眉山市民政局、眉山市衛生局等10余家綜合、專科醫院、相關行政部門。②調研對象。主要是:樂山市、眉山市區內各級醫院的護理部主任或副主任、臨床醫師、相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等;護理專業畢業生與在校生;全省同類院校相關專業同行。③調研方法。進行實地訪談、信函調研、電話訪談、問卷調查,召開專家訪談會與專業指導委員會等。

2.調研報告形成。調查樂山、眉山地區等十余家醫院,對老年護理的需求情況是100%,都需要老年護理專業方向的護士。經了解,目前四川省尚未開設有老年護理及相關專業的學校。通過調研了解醫院用人的素質與能力要求以及用人單位對我校護理專業方向(老年)開設必要性及課程設置的意見;形成調研報告;交由各教研室討論、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討論形成正式報告。①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的意義。樂山市早在1996年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據統計,截止到2009年末,樂山市60歲及以上老齡人口為58萬,占全市總人口(350萬人)16.6%。其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達到5.7萬人,90歲以上老年人8789人,百歲老人342人,最高年齡達110歲,純老年人家庭人口5萬余人。隨著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我市養老服務機構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為滿足日益增長的老人健康及醫療護理需求,各種養老機構,如福利院及老年護理院等應運而生,贍養老人由家庭模式向機構養老模式的轉化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社會需求的迫切程度日益加重。養老服務業對從業人員有較特殊的要求,特別是對需長期照料的老人,要求管理和服務人員具備相當的醫療、護理知識。從事老年護理的專業人員將是擁有龐大的數量的社會崗位群體。②老年護理專業的地方需求。樂山市人口有300多萬,而65歲及以上人口40多萬,占12.24%,老年人對醫療、保健、護理以及生活服務的需求大大超過其他人,醫療衛生方面的人才匱乏問題十分突出,對樂山市各種產業的建設以及健康和諧的發展都產生了相對的制約作用。老年護理人員成為緊缺型人才,特別是老年護理教育明顯滯后,老年護理專科護士的培養幾乎是一項空白;對于地方需求而言,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開展。養老服務業對從業人員有較特殊的要求,特別是對需長期照料的老人,要求管理和服務人員具備相當的醫療、護理知識。根據我院2013年、2014年專業調研統計,樂山、眉山兩市護理人才缺乏,特別是老年護理人員及高級護理技術人才缺乏。樂山、眉山兩地市護士缺編數6930左右(按“十二五”全省醫療機構床位、人員配置規劃)。調查、統計顯示:樂山、眉山兩地市需要一批高層次的技能型護理人才(見表1)。③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形成。目前,我們已經擬定了老年護理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服務地方經濟護理行業的發展,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能運用本專業的知識方法,會本專業操作、技能,具備較強的專業應用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適應國內外護理事業發展和衛生服務需求,能在國內或國外各級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健康保健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專業建設

1.專業課程體系:積極開發基于護理工作過程和職業標準、立足學生終身發展的課程體系,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形成“知識、能力、素質三線并進,基本護理、專科護理、綜合護理能力三能合一”的大專業、小方向課程體系。

2.專業課程設置:專業改革與建設的核心是課程。①增設了高職老年護理方向課程模塊,包括了老年心理健康、老年營養與食療、老年護理(含老年用藥)、老年康復、老年口腔護理、老年照護等6門課程,共計200學時,加上原專業課程模塊中老年護理學和老年精神護理共264學時和老年方向課程見習、臨床老年護理集中實習等。②修訂確立了綜合醫院和養老機構兩段式(醫院8個月、養老機構1個月)畢業頂崗實習;與峨眉山市養老院、樂山市老年病專科醫院、上海東海老年護理醫院等簽訂合作協議,確保老年護理專業方向學生的順利實習。③增加人文課程,提高人文素養。采納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家意見,增加了護士人文修養、護理禮儀與護患溝通等人文課程,2個模塊共計64學時;從而形成了突出老年護理專業方向特色的人才培養課程設置。

四、專業團隊建設

老年護理師資水平直接影響老年護理教育的發展。師資水平提高離不開團隊建設,專業團隊建設是提高教師教學整體質量的主要途徑之一。我們組建了老年護理專業教學團隊,配備有專業主任,鼓勵專業教師外出學習、提高,不斷提升專業教學能力。

專業的改革與建設關系到高職高專院校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也關系到學校能否滿足學生擇業的需要從而吸引更廣泛的生源以保持專業的相對穩定性。通過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能力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將護理教育理念、高職高專教育改革理念和課程理論與具體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實現轉變觀念、鍛煉教師、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社會的目的,這是本課題研究的出發點和最后歸宿。我們通過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能力建設,培養出醫院用得上、能從事老年護理的專科護士;同時,也加快了我院老年護理專科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并為本地區老年協會在職人員、養老院管理人員、養老院護工提供多種形式的老年護理繼續教育培訓活動基地。

參考文獻:

[1]李法琦,司良毅.老年醫學[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

[2]翟德華.當前我國民營養老機構人力資源短缺的經濟學分析[J].老齡科學研究,2014,(1).

護理專業的挑戰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調查分析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在就業方面是否存在差別以及影響就業的因素。方法:以2013屆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108名畢業生為研究對象,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從在校情況與自身能力、大學英語水平以及畢業走向3個方面進行比較,并通過統計學方法整理數據以了解其對本專業學生專業方向及就業情況的看法。結果:在校情況方面護理與涉外護理學生對自身專業的滿意度差別不大;涉外護理學生大學期間已具有就業規劃的人數遠超于護理專業;在英語水平方面護理和涉外護理的學生在雅思、托福報考率,CET-4、CET-6通過率方面差異不大;護理專業學生對其專業的滿意度高于涉外護理的學生。在畢業走向方面大部分護理和涉外護理學生認為招聘時用人單位對于自身能力最為關注。結論:在校情況及英語水平對于護理和涉外護理的學生就業方面有一定影響,并且兩個專業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在就業情況方面沒有具體差別。

關鍵詞 護理專業;涉外護理;就業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36

Nursing and foreign nursing student specialized direction and employment status research

ZHANG Jie

(Nanto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Nantong22600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alysis of cleavage and foreign-related care in the area of employment,as well as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factors.

Methods:This study session will be 2013 foreign-related care and care for the 108 graduates of the study and take the form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school from the situation and their own capacity,the University of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graduation t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areas,and through statistical method of dat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stud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and the view of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Results:In case with foreign students in nursing care for their professional satisfaction,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similar.Foreign students during the university has been nursing a disproportionate number of employment planning in the nursing profess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In the English level of nursing care and foreign students in the ielts and toefl examination,CET-4,CET-6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assing.For the professional nursing students than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affairs.In the graduation to most nursing care in foreign students think recruitment and when unit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for the most attention oneself ability.

Conclusion:The in-school and English proficiency for foreign nursing care and employment of the students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and two student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but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the area there is no specific difference.

Key wordsNursing profession;Foreign nursing;Employment

隨著國際醫療市場對護理人員的需求激增,護士短缺現象也突出地擺在國人面前[1]。我校設有護理學和涉外護理兩個專業方向,按照削枝強干的教改理念,本著寬口徑、厚基礎、精專業的思想,在2012年級共同課程的基礎上,三年級學生根據發展要求選擇專業方向。學院積極開展課程體系改革,在保持傳統專業理論和技能培養的優勢基礎上,突出人文

社區護理理念和計算機英語能力。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充分吸取國內外先進經驗,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培養學生既能掌握現代護理學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公共英語、護理專業英語以及涉外護理知識,又能掌握中醫辨證施護、整體護理,具有一定的醫學、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和知識,畢業后從事涉外護理、護理臨床、護理科研、護理教育、護理管理、社區護理、專業外文編輯翻譯出版等工作的高素質國際型護理人才。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選取南通大學2013屆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共108名,將其隨機分為護理組53名及涉外護理組55名進行比較。

1.2研究方法從護理與涉外護理兩個專業的實際情況以及參考各種文獻資料,制作調查表,并進行問卷調查。所有研究對象(108名)每人1份,要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收齊調查表,進行數據錄入。根據調查結果,進行數據統計。 結合所得數據情況進行數據分析,提出護理及涉外護理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情況、影響因素、解決方法等。

2結果(表1)

3討論

3.1在校情況及自身能力方面表1結果顯示,(1)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對自身專業的滿意度相似,對所學專業比較滿意。(2)兩個專業學生在獲得獎學金方面以及在校擔任職務情況方面也相差不大,說明兩個專業學生在學習能力上沒有具體差別。(3)涉外護理專業有61.82%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已有了初步的就業規劃,而護理專業學生僅30.19%,存在差異,客觀說明涉外護理學生在專業以及就業的選擇上有明確的方向性。(4)大部分的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學生認為在教學形式上兩個專業并不存在具體差別,所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目前我校涉外護理教學開展的并不成功,有待改進。

從護理專業和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就業率來看,我校護理專業和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就業情況良好,護理專業的學生在招聘工作時存在一定的優勢,但是“涉外”護理學生的優勢與護理專業學生相比較并不明顯。從以上的統計結果分析來看在自身能力方面涉外護理畢業生在大學期間已有就業規劃的人數遠超過護理專業學生,而在畢業走向方面有一大部分的涉外護理學生認為所簽單位并不符合原就業理想。從此結果可看出,由于國際上護士嚴重短缺,出國就職、出國深造機會很多,而且我國加入WTO后國內對高職護理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2],所以高等護理人才的出路、前景是非常廣闊的,與此同時多方面的情況或報導使涉外護理學生對自身就業的規劃性和方向性強于護理專業的學生;但是在實際就業時涉外護理學生也存在不理想情況,首先是在學生方面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后有許多出國深造、進修,甚至出國就職的機會,而她們的英語水平無法滿足需要,她們在學校學習的大部分是基礎英語,專業英語掌握少,口語和寫作絕大多數只停留在啞巴英語的水平,應用能力普遍較低;其次是從市場需求方面,大多數涉外護理學生還是選擇在國內就業,而國內市場缺少的多是高等護理人才,除了外賓病房或外資醫院,通常對“涉外”沒有明確的需求,所以也就造成了實際與理想脫節的現象[3,4]。

3.2英語水平方面表1結果顯示,(1)有49.06%的護理專業學生認為大學期間英語水平有所提高,而涉外護理僅23.64%,存在明顯差異,說明涉外護理學生對自身英語水平的要求或期許比護理專業學生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涉外護理教學并沒有滿足或提高涉外護理學生的英語水平。(2)在大學CET-4,CET-6通過率以及報考雅思、托福方面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差不多,沒有具體差別。(3)有76.36%的涉外護理學生認為雙語教學對自身的英語水平并沒有提高,從側面反映我校雙語教學開展不成功。這說明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英語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首先:教師教學方面的原因是合格的涉外護理人才的培養在英語教學上應主要體現出兩個目標:一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具備護理專業綜合英語知識技能;二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具有用英語口語進行涉外交際的能力。但目前的現狀是英語教師雖然有豐富的英語知識,卻缺少護理方面的知識和臨床經驗,而具有豐富的護理相關知識的教師對于英語方面的應用有所欠缺,所以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培養造成了制約和不利影響[5,6]。從學生的角度分析,大部分學生英語(尤其是口語和護理專業英語)方面水平亦參差不齊,而隨著雙語教學的開展,大量醫學詞匯的輸入,對于原本醫學英語基礎不扎實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很重的負擔,久而久之學生便會產生畏難和厭倦的情緒,雖然護理理論知識能夠很好掌握,但是醫學英語卻沒有得到提高,所以雙語教學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護理專業和涉外護理專業學生英語水平方面也不會有具體的差別。

總之,護理專業、涉外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方向應以市場為導向,突出專業英語特色。英語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有賴于上級教育部門、學校關心指導與監督以及教師的努力與學生的配合。只有這樣英語教學改革才會成功,護理、涉外護理專業才會有更大的市場競爭力。

3.3畢業走向學校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英語運用技能的培養。進行專業英語教學,英語教師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讓專業知識滲透到英語教學之中[2]。表1結果顯示,分別有22.64%,23.64%的護理和涉外護理學生有出國深造的打算,對于這部分的學生應以雅思考試理念來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強化基礎英語教學 。要到國外深造、移民,目前最熱門的莫過于雅思考試,英語教學以雅思考試理念為指導,強化基礎階段教學,這是符合市場需要的,因此從適應畢業生畢業走向方面努力對畢業生就業具有很現實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昕.本科護士雙語教學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13):1243-1244.

[2]嚴辰松.與時俱進,培養外語復合型人才[J].中國外語,2004,1:67-70.

[3]王錦倩.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狀況和護理教育改革趨勢[J].中華護理教育,2004,2(2):51-54.

[4]蔣基昌,周琪范.中醫藥院校本科涉外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及教學改革探討[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0(2):101-103.

[5]余薇,陳文松.涉外國際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9):784-786.

[6]溫茂興.涉外護理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6):69-71.

護理專業的挑戰范文第4篇

關鍵詞:男護生;職業生涯規劃;專業思想

近幾年來,作為未來護理隊伍主流的本科護生難就業、就業難已成為一個日益突出的社會問題,而本科男護士作為護理隊伍中的一支新秀在參加招聘、就業時往往由于其在護理工作中的優勢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但不少男護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往往發現理想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相差較大,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一片茫然,最終從護理工作崗位上流失。為此,對濱州醫學院本科在校男護生進行了調查,以了解他們早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改進措施,以期為高校本科男護生的職業生涯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調查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

濱州醫學院護理學院2006~2008級76名在校本科男護生,年齡19~24歲,其中一年級29名,二年級31名,三年級16名。

2.調查內容與方法

參考相關資料自行設計調查問卷,正式進行調查前進行了預試驗,經反復修改后定稿。調查內容包括男護生基本情況、家庭支持度、職業生涯規劃情況等3個大項。

采用問卷調查法,由調查員經統一培訓后向被調查對象解釋調查目的、意義和填寫方法,采用無記名方式,由被調查者獨立填寫完成。共發放問卷76份,收回有效問卷72份,有效率為94.74%。問卷回收后用Excell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用百分率表示。

二、調查結果

1.家庭對護生所從事專業的支持度

調查顯示,65.28%的家長支持護生所學專業,16.67%的家長表示“不支持”,另外18.06%的家長則表示“無奈”。

2.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知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第一志愿填報護理專業的僅占29.17%,高達70.83%的護生為“調劑志愿”;選擇護理專業前對護理專業“了解”的只有16人,占22.22%,“不了解”護理專業的占50%,認為“護理等同于打針”的占27.78%;30.56%的護生認為男性從事護理專業“被親戚、朋友看不起”、16.67%的護生認為“性格容易被同化”、還有52.78%的護生認為“收入低,難以養家糊口”;對于畢業以后的打算,表示“會從事護理工作”的有19人,占26.39%,表示“先干著再說”的占55.56%,表示“很快就會轉行”的占18.06%。以上數據表明,男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知度不容樂觀。

3.護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情況,見表1

表1所示:對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知道”的僅占59.72%;對護生個人而言,“大一”即對畢業后有較清晰的打算的僅有13人,占18.06%,“大二”開始有所打算的有19人,占26.39%,有28名,占38.89%的護生“大三”才對畢業后有較清晰的打算,另外還有16.67%的護生選擇了“其他”;自我職業生涯規劃方面,“有,非常清晰”的占27.78%,“比較清晰、但沒有長期規劃”的占30.56%,“從來沒想過”的有5人,占6.94%;29.17%的護生認為早期職業生涯規劃“非常重要,44.44%的護生認為“比較重要”,8.33%的護生認為早期職業生涯規劃“一點不重要”。

三、討論與分析

1.加強專業思想教育

肯定、積極的專業思想是推動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內在動力,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良好開端。本調查顯示,護生的專業選擇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依從性,高達70.83%的男護生報考護理專業是“非第一志愿”,僅22.22%的男護生在選擇護理專業前“了解”護理專業,27.28%對護理專業的認識僅僅局限在“打針”方面。這些都是護生對護理專業認識的偏差,甚至扭曲。新入學的護理專業男生,心理還不成熟,專業思想還不穩定,有的甚至想轉專業。對此,高校的應對措施是將學校、專業的宣傳工作向前延伸,突出護理專業特色。學生入校后及時給予正確指導和引導,通過講座、討論、個別談話、主題班會、網絡、電視、報刊等各種媒介和途徑使學生深入了解護理專業,在不同的年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專業觀。在基礎年級,加強護生對本專業培養目標的認識,增強其學習護理專業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目標并使其初步了解將來所從事的職業,為制定個人職業目標打下基礎。在臨床年級,根據學校實際和社會需求,針對男護生開設有特色的護理專業課和專業方向,如重癥監護、手術室護理、精神科護理、康復護理方向等,以提高男護生的專業認同感,增加其就業時的籌碼。

調查同時顯示,16.67%的男護生認為從事護理行業性格容易被同化,說明男護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目前,雖然男護士在臨床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就業中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但男性從事護理工作的社會認同感較低,男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同感也較低,這樣就可能會使男護生在性別上的優勢較難發揮。已有的護士職業形象強化了其職業女性化的觀念,這對男護生和男護士的培養極為不利,故應進一步完善護士職業形象,淡化其女性化特征,在教學中積極進行相應改革,改變專門針對女性撰寫的教科書、語言等,增設相應的課程如心理學、精神病學等,進一步完善護士職業文化。

護理專業是即具有挑戰性也是面對壓力的工作,對護理本科生的專業教育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護理專業的熱愛,采用各種形式進行教育,如優秀護士的事跡教育,5.12系列活動教育,組織學生提早進入醫院,從中感受護理專業的責任與偉大。護理專業觀的教育不僅要強調其積極的一面,同時也要讓學生了解護理專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對護理專業有全面、客觀、理性的認識。

2.加強護生職業生涯教育

調查顯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是影響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和離職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調查顯示,男護生有強烈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愿望,但大多處于觀望階段,缺少實質行動。目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中國還處于“拓荒”階段,尤其在醫學院校,近兩年才開始啟動,主要形式是講座、職業生涯課程、提供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等。過于重視畢業前夕的指導而忽視學生求學整體過程中的指導,職業生涯設計教育開展并不全面,缺乏相應的法律、制度、資金、機構和人員保障。在護理教育過程中,如何讓護理專業男生在情感上接受并熱愛護理事業,幫助他們樹立職業思想,加強職業道德和自我修養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本次調查了解到,絕大部分學生都認識到今后就業形勢嚴峻,并且對未來所從事的職業十分迷茫,歸根到底是沒有一個好的早期職業生涯規劃,部分學生期望通過考研等途徑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有極少數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初步規劃。因此,在護理教育領域開展早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已成為必然趨勢。

3.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多方協作,幫助男護生形成良好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1)個人方面。男護生個人應學會正確評估自我,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前提和基礎。通過科學的認知方法和手段對自己形成全面的認識。發現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并及時化解。同時,男護生還應強化護理職業意識,樹立科學的護理職業生涯理念,在學好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休息日、寒暑假等時間不斷實踐所學知識,參加有益的職業訓練,如“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義診活動、臨床見習實習活動、校園創業活動等,一方面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學有所用,另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綜合實力,贏得家人、患者、社會對自己的認可和尊重,更重要的是不斷豐富自己的職業生涯經歷。

(2)學校方面。幫助男護生正確進行職業分析,使其確定合理的職業目標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核心。職業生涯教育應突出其“生涯教育”的特色,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規范教育內容,轉變教育觀念,變就業指導為生涯輔導,豐富教育載體,提供越來越多的實踐機會。同時加強和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將專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融合、滲透于日常的生活和教學活動中去,保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順利、有序開展。并使其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最終培養男護生具備護理職業所需要的綜合素質,這是其根本所在。

(3)家庭方面。調查發現:目前在就業求職的過程中,對護生影響最大的是父母。家長應加強對護理職業的認識,徹底摒棄“護理=女性”的觀念,應給予護生充分的理解與支持,為其提供寬松、向上的家庭氛圍,鼓勵護生“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

綜上所述,男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各方協調一致,共同協作。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時刻與社會的發展進行信息溝通,社會也要為男護生步入社會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和指導平臺,高校與社會的協調是男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 法淑春,莫春梅.從事護理工作的男性[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4,23(9):405-406.

[2] 孫強.對我校本科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探討[J].遵義醫學院學報,2008,31(5):557-559.

[3] 萬美玲,王惠珍,劉宏華,等.護理本科生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9,24(1):15-17.

[4] 高玲玲,張美芬,張英華.試論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全程教育[J].中國護理管理,2009,09(3):60-62.

[5] 殷雷,李小萍.專業生涯規劃與專業成長[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0):778-779.

[6] 張雪霞,朱丹.淺析護生職業態度的影響因素與培養對策[J].護理研究,2006,20(4A):919-920.

護理專業的挑戰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職;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改革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護理服務對象、范圍和內容也在不斷地擴大,對于高層次護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優化護士隊伍結構。進一步增加大專層次護士比例,縮減中專層次護士比例。到2015年,全國護士隊伍中,大專以上學歷護士應當不低于60%;三級醫院中,大專以上學歷護士應當不低于80%,二級醫院中,大專以上學歷護士應當不低于50%”[1]。高職護理專業迎來了巨大歷史機遇期,同時也面臨重大挑戰。只有進一步加快高職護理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新型高職護理教育模式,突出護理專業特點,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大力培養臨床實用型護理人才,才能夠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醫學基礎課對高職護理教育而言,是職業技術課的必修基礎課程,怎樣建立職業基礎與護理職業技術課之間的橋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擺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問題。基礎醫學教育作為高職護理教育的基礎,其成敗直接決定了護士專業素質的高低,因此,高職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改革顯得尤為迫切。本文就高職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的現狀進行探討,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1高職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現狀

護理職業教育因其自身特點課程改革相對滯后,一些院校在不斷進行基礎醫學課程改革,但僅限于滿足學制要求而削減教學內容,總體上仍未擺脫“以學科為中心”的護理設課及教育模式,這種現狀越來越不適應高職護理教育的人才培養,直接影響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和專業辦學特色。目前,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具體問題如下:

1.1學時設置及教學內容

不同院校高職護理專業的基礎醫學課在學時設置及教學內容方面差異很大,對于同樣的培養目標,使用不同的課程設置,導致最終的教育效果大相徑庭。目前部分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仍然存在基礎課程與專業課學時分配不合理,基礎課負擔過重,課時數占總課時比例過大,學生專業課課時數相對不足,導致后續專業課程的開設受限。基礎課各課程多強調單科的系統完整性,知識過細、過繁,過于強化學科,課程體系仍采用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課程設置為本科或臨床專業的壓縮,內容局限于固定教材、大綱,與專業課程銜接不緊密,與護理學無關的內容較多,嚴重脫離臨床,更忽視了與其它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聯系,造成授課內容交叉重復,缺乏臨床實用性,專業針對性差。

1.2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以教學目的為前提、教學原則為指導,師生為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而共同進行的一種具有某種特定秩序的教學活動,是開展教學的紐帶和方式。為了趕進度,在有限的學時內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我國高職護理專業仍多采用以課堂、教師、課本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教師習慣“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種傳統的“滿堂灌”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教學方法,手段單一,沒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差,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職業素養及良好醫德的形成,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滿足社會對高層次護理人員的需要。

1.3使用的教材

教材編寫總體上不能適應護理專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課程內容針對性差,與護理實踐聯系不密切。護理專業以往多選用的是“供醫學、護理、口腔等專業使用”的通用教材。近年來,已經意識到這點,嘗試改編已有的基礎課教材,力求適用于護理專業,個別出版的教材增加了基礎與護理臨床的結合內容,但多數教材內容安排上缺乏層次;可讀性差,不利于學生的系統性自學和閱讀;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內容太多,具有自己獨特核心價值的內容較少,缺乏系統性;對職業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2]。教材與職業標準對接差,滯后于臨床,難以滿足臨床護理的要求。課程間缺乏橫向聯系,交叉重復,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1.4授課教師

多數教師缺乏護理的臨床經驗,而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在基礎醫學領域往往缺乏深厚的知識底蘊。高職護理院校逐年擴招,護生人數多,專業基礎教師的隊伍并沒有擴大;基礎課教師每天忙于教學而到臨床醫院進修學習和參加繼續教育學習的時間不足,造成理論與護理臨床實踐嚴重脫節,不能按照整體護理思維的框架教學,不能將臨床護理學的新進展、新方法、新技能充實于課堂教學上,跟不上臨床快速發展的需要,使教學滯后于臨床實際。

1.5實驗教學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的基礎醫學實驗室功能、結構單一,實驗教學依附于相應的理論課程,教學主要目的是解決認知問題,實驗課由各教研室負責,內容多局限于一些簡單的驗證、演示性實驗,課程間缺乏橫向聯系,“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普遍存在。多數教師實驗教學理念陳舊,仍采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使人體系統知識被人為分成的諸多學科所分割;實驗內容安排欠合理,多年來重復做固定的實驗;實驗課時安排偏少,只強調實驗課的開出率,學生動手參與實踐操作機會少,忽略了實驗課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這些均與高職護理教育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不相適應。

2高職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改革的嘗試

2.1學時設置及教學內容專業性強

我校以“必須,夠用”為原則對基礎醫學課課時進行調整,加強基礎學科之間、基礎與臨床護理學科之間的銜接與有機融合。以“基礎醫學知識專業化、課程教學內容系統化”為原則,尋求改革切入點,形成能力本位、淡化學科設置課程的基本思路。保證學生早期接觸臨床護理專業知識的同時,保留醫學基礎知識的系統性,為后續護理專業課程的學習做好理論鋪墊。

2.2教學方法多樣化

目前國外普遍提倡“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重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的有機融合”的教育理念,國內本科教育中進行了部分嘗試[3-5],國內高職院校也應根據班級人數、不同教學內容,適度引入多種形式教學方法來實施課堂教學,如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學法、實踐反思法、角色扮演、調查匯報、目標教學法、案例分析法、發現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自學輔導法等做法。我校嘗試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引導學生樂于思考、積極實踐,培養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并總結、歸納、運用所學知識,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3恰當選用、整合教材,編寫校本教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應根據高職護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選用針對性強與適應性好的教材,并在此基礎上,對教材進行再創作,充分體現護理專業特點,以利于學生形成整體護理的思維和學習方法及臨床綜合能力的培養進行知識構架。在整合教材的過程中,應淡化學科或課程意識,刪除重復的、不必要的理論內容,增加與護理工作密切相關的醫學基礎知識;通過相互滲透,使學生及早將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融會貫通[6]。為達到提升學生職業素質和為專業服務相結合,最大限度地體現護理專業特點,我校將基礎醫學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有機融合,將傳統的人體生理學、組織胚胎學與人體解剖學整合為正常人體結構與功能,將傳統病理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整合為病因病理學基礎,自編教材,在護理專業使用,效果良好。

2.4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提升教師素質

師資隊伍對于高職基礎醫學教育來說至關重要。為了使教學內容更貼近臨床,使學生了解最前沿技術、新知識、新技能,我校基礎課教師實行新任教師先實踐、后上崗、和教師定期實踐制度;老教師每年不少于一個月下臨床進修實踐;并安排基礎課教師定期聽護理專業課;定期組織聯合教研,教學相長。同時,不斷加強產學研結合,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實踐技能,并有計劃地組織落實教師培訓制度,讓教師不斷“充電”。采用自身培養和外出培訓相結合方式,不斷創造對外交流機會,鼓勵教師走出去,到國內外專業特色鮮明的院校進修交流學習。力爭培養一支任心強、教育能力強、業務水過硬的教師隊伍。

2.5實驗教學改革

2.5.1整合、優化實驗。打破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斷建立跨學科間相互融合、滲透,我校基礎醫學教學部將原有教研室的獨立實驗室進行重新合并重組,成立了綜合性的形態實驗室和機能實驗室。在現有實訓條件的基礎上,不斷整合和優化實驗項目,替換陳舊性實驗,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實驗及設計性實驗,并積極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開虛擬實驗。考慮生理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的學科實驗教學有極大相通性,將原有的課內實驗取消,進行實驗整合、優化,單獨為護理專業開設基礎醫學實驗技術課程,統一排課,提高設備、資源的綜合利用率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體現護理專業特點。

2.5.2加強實踐操作考核。為改變護生“重理論,輕實驗”的思想,我校將以往單純過程評價改為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由原來的實驗報告、出勤、提問、作業等評價成績,增加了期末實驗操作考核,部門統一組織,教師協作完成,考核項目如:基本常用手術器械識別、血壓測量、心音聽診、標本辨識等項目,有效提高了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總之,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改革是一項重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結合護理專業的自身特點,順應時代的發展,遵循全面發展、學以致用的原則,以培養高技能應用型護理人才為目標,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從學時設置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選用、教師培養、實驗教學等方面全面進行基礎醫學課程改革,建立適用于我國高職護理專業的基礎課程設課模式,才能充分滿足社會對高層次護理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EB/OL].(2011-12-31)[2016-02-01].http:///gzdt/2012-01/10/content_2040677.htm.

[2]金葉.擴招背景下的高職護理專業困境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18):63-64.

[3]王嵐,閆貴明,曹曉娜,等.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2):100-102.

[4]鄭金偉,葉菊風,李閃閃,等.國內護理案例教學法對學生理論成績影響的Meta分析[J].醫學信息,2015(43),78-79.

[5]李根亮,李韜,李曙波,等.醫科生對實驗教學中實施TBL教學法的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108-1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响水县| 永和县| 日土县| 资讯 | 正宁县| 和平区| 海原县| 萨迦县| 塔河县| 锡林郭勒盟| 广饶县| 弥渡县| 双江| 新沂市| 邯郸县| 金华市| 遂平县| 贵德县| 开原市| 津市市| 贞丰县| 盐池县| 遵化市| 闽清县| 江源县| 启东市| 鹤山市| 和平县| 贺州市| 梅州市| 南宁市| 嘉禾县| 革吉县| 易门县| 高陵县| 三穗县| 梁河县| 肇庆市| 杨浦区| 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