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老年人常見疾病及護理

老年人常見疾病及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年人常見疾病及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老年人常見疾病及護理

老年人常見疾病及護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慢性疾病;社區護理;衰老

隨著醫學科學的迅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斷增加,在近幾年里,超過85歲人口數量將增加1倍,而老年患者中患慢性病的比率也會增加[1]。2009年2月由衛生部公布的《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居民兩周患病的疾病結構在過去的十年間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慢性病的比例由39%增加到了61%,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群的2.5~3倍。

1 老年人常見慢性病的特點

老年人患病時易出現與疾病無直接關系的異常改變,其中多以情緒異常、精神不振為首發癥狀。老年人常常患多個臟器的疾病,而他們之間又相互影響,既增加了病情的復雜性,又造成了治療和護理上的困難。正常情況下,各臟器的功能維持的較好,但如果有一個臟器出現病變,就可能同時影響到其他臟器功能的改變,甚至造成衰竭[2]。

1.1  反應遲鈍、主訴少:隨著衰老,老年人的神經系統和全身應激反應遲鈍,敏感性下降,對疼痛不敏感,所以發病隱蔽,患病后又缺乏典型的癥狀和體征,因而主訴不多,當出現明顯癥狀時,往往已十分嚴重。

1.2  病程長、病情重、恢復慢、并發癥多:由于老年人起病隱蔽,當癥狀明顯時,病情已經發展到嚴重的程度,同時老年人多臟器功能低下,病程長,也使老年人恢復慢,一般很難恢復到患病前的健康狀況。老年人機體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并發癥如長期臥床易并發褥瘡、墜積性肺炎、骨質疏松等,而這些并發癥往往成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2 老年人常見慢性病的社區護理要點

2.1  教會老年人自我監測和觀察:自我監測和觀察是早期發現疾病的一種重要手段。可早期發現某些疾病的早期癥狀而及早就醫,防止病情惡化。如教會老年婦女對陰道異常分泌物的量、顏色和氣味觀察,或是早期發現痰中帶血、大便異常等情況而及早就醫。另外我們還可以教會他們一些自我檢查的方法,如查乳腺腫塊:面對鏡子雙手下垂,先看乳房的大小、高低、兩側是否對稱。然后雙手叉腰觀察乳房皮膚有無改變,最后仰臥于床上,雙手平壓乳房的各個部位,仔細檢查有無腫塊,從而發現乳房的早期病變及早診斷治療。對患有高血壓的老年患者要定期檢測血壓,按時吃藥,把血壓控制在穩定的水平。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飲食,定期測血糖[3]。

2.2  經常對社區老年人進行健康講座:社區護理強調的是通過社區對老年慢性病的社區管理手段如定期測血壓、測血糖,定期開展慢性病知識講座。幫助老年人掌握慢性病的防治知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監控危險因素,達到預防老年人慢性病的目的。臨床調查顯示,通過管理可使老年人慢性病的發病率下降55%,它主要強調的是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主要內容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①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個人衛生:良好的個人衛生是預防疾病發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每天定時排便、勤換內衣褲、熱水泡腳、每天早晚堅持刷牙做到“3個3”即每天刷牙3次,3 min/次,飯后3 min之內刷牙等,每天早晚定時開窗通風,同時健康的飲食也是減少老年人患病的重要方面。老年人在飲食方面應做到定時定量,粗細糧搭配,低鹽低脂,多進食蔬菜、水果和粗纖維食物。②保持愉悅的心境:愉快的心情對預防老年人常見疾病的發生是非常有效的。幫助和教育老年人,心理上要善于自我排解,妥善處理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可以讓老年人結合自己的愛好、興趣,找一些有益于提高身心健康的事來做做,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還可以通過擴大社會交往來改變自己平淡刻板的生活方式,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③控制吸煙:長期大量的吸煙可引發多種慢性疾病,煙齡越長,吸煙量越大,吸煙年齡越小,對健康的影響就越大。結合老年人易患心血管疾病、癌癥的特點,在社區廣泛開展拒絕煙草的健康教育宣傳,以降低吸煙率。對吸煙指數超過400以上的重度吸煙者要定期檢查。④消除超重和肥胖:長期攝入的熱量超過身體的消耗,就會有過多的熱能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有資料表明,當BMI超過24時,與肥胖有關的疾病如高血壓、心血管病、糖尿病、痛風病的發病率、死亡率會迅速增加,而體重下降5%~10%,這些疾病的發病率即可相應地減少。因此,恰當地進行營養指導,維持合理的飲食習慣,就能減輕各系統臟器的負擔,減少老年疾病的發生[4]。

2.3  對社區老年人進行運動的指導:適當的運動所帶來的好處是所有藥物都不能替代的,是延緩衰老、維持獨立性、提高生活質量的有力措施。通過適當的運動來改善機體的生理機能,但要注意運動的量和強度。老年人由于年歲已高,生理機能衰退,運動量不易過大,以免造成損傷,需采取動作輕柔的運動方式,如打太極拳、慢走、騎自行車,做體操等。走路或騎車20~30 min,每周至少3次就可以改善心臟功能、保持肌力和減少因年齡造成的骨質丟失。通過運動可使老年人的大腦皮層充分休息,接觸更多的新鮮空氣和陽光,使老年人感到心情舒暢、食欲增強、睡眠良好、體質增強,從而減少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發生。

3 參考文獻

[1] 夏泉源.社區常見疾病護理[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9.

[2] 吳  毅.慢性病的社區康復治療與規范化管理[J].中華醫學會第十一次全國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2009,23(1):6.

老年人常見疾病及護理范文第2篇

1調查對象

在2014年8月,選取我校2011級五年制護理專業兩個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一班40人為實驗班,二班43人為對照班,學生年齡為18~20歲。老年護理在第四學年第一學期開設,總學時為36學時,此時學生已學習過醫學基礎課、基礎護理和部分專業課。

2方法

2.1傳統教學法

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法,教師通過大量的數據、事實講解現階段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發展趨勢、帶來的社會問題及應對措施和學生作為社會人及職業人(準護理人員)對維護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老年護理的熱情。

2.2多元教學法

實驗班采用多元教學法,包括真實情境教學、影片賞析、案例教學。

2.2.1真實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法是使學生處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運用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活動和情感,加強有意識的理性學習活動的教學方法。在教授“老年人的健康評估”這部分內容時,安排學生到正規養老院首先參觀養老院的環境、設施,了解老人入住情況及養老院護理人員的現狀;然后利用老年人健康評估表(打印好的)去收集資料,兩人一組評估一位老人的健康狀況,并適當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最后按護理程序寫出對此位老人的分析和這次實踐學習的體會。

2.2.2影片賞析

“老年人心理護理”和“老年癡呆的護理”兩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復雜,課前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觀看電影《我們倆》。這部電影描述了一位獨居老人與租房學生從相識、產生隔閡、互生情感最終又分離的故事,反映了一位孤寡老人的心理變化和心理需要。課堂上針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維護和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進行討論。讓學生觀看日本電影《明日的記憶》,這部電影描述了一位中老年男性從最初的記憶障礙到智力認知功能減退,最后發展成老年癡呆的過程。通過觀看影片,使學生直觀地了解了老年癡呆患者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內心世界及如何護理這類老年患者。

2.2.3案例教學

課前教師把老年人常見健康問題、安全用藥問題、常見疾病護理問題等發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同宿舍的學生為一組)為單位圍繞一個問題收集資料并進行討論。在課堂上,每組選一位代表對本組的問題進行解答,本組其他學生進行補充,有疑問的學生可舉手提問,由本組學生回答,教師做最后的闡述總結。

2.3評價方法

老年護理考核內容包括兩部分,一是出勤率、課堂表現和實訓報告(40%),二是期末考試成績(60%)。對兩班期末總成績進行比較。

3討論

3.1多元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我校五年制學生是初中畢業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較差,老年護理在第四學年開課,單一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易出現曠課、玩手機現象。采用多元教學法,學生感覺新穎、有趣,知識理解變得容易,再加上課堂表現與考核成績掛鉤,促使學生課前認真準備、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課后及時書寫實訓報告,從多個環節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課堂上的違紀現象大大減少,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2多元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老年護理課程中健康評估、日常生活和常見問題、健康教育、常見疾病護理與基礎護理、臨床護理內容有較多相似的地方,學生易產生學習倦怠。通過臨床案例分析、影片賞析、真實情境教學法,使學生用不同方式獲得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最后學生以書寫實訓報告的方式總結整個學習過程和本次課應掌握的內容,培養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3.3多元教學法有利于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老年人常見疾病及護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老年人; 帶狀皰疹 ;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6-0469-02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忙于工作和生活,大多數人對健康意識認知薄弱,從而處于一種亞健康狀態。特別是老年人,抵抗能力下降,對健康的認識不夠,因此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在健康意識中已經是核心部分。

帶狀皰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毒,他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病毒性皮膚病,較少發生于兒童,12歲后隨年齡增加而發病率遞增,60歲以上老年人發病率可達7‰。老年人的機體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所以當潛伏病毒被激活,就容易發病[1]。病毒初次感染人體后在體內大量增殖,形成病毒血癥,散布全身,導致人體發生水痘。水痘愈后病毒可持久地潛伏于脊髓后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中,至成年后由于機體免疫力下降及理化因素刺激,潛伏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經節發炎及壞死,產生神經痛。同時,再活動的病毒可沿神經軸突至支配的皮膚細胞增殖,于是此神經節支配的皮區出現一串帶狀的皰疹,所以稱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一種常見皮膚病,中醫稱“蛇盤瘡”“蜘蛛瘡”,以皮膚出現集簇皰疹,呈帶片狀。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最容易感染。此病癥狀不典型,容易延誤病情,產生并發癥[2]。

1 護理措施

1.1 疼痛的觀察:老年人往往有多種疾病并存,在觀察疼痛時要認真仔細,注意疼痛的部位、時間、程度、性質及有無伴隨癥狀,特別要注意和老年人其它常見疾病的疼痛相鑒別,如心絞痛、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等,要熟悉有關疾病的疼痛特點,如心絞痛是心前區壓榨、悶脹痛,急性膽囊炎是右上腹部持續脹痛,急性胰腺炎是上腹部隱脹痛,觀察時要認真聆聽病人對疼痛程度、性質、時間的表述,同時注意觀察病人的全身反應,如面色、表情、態度、聲調、姿勢等以判斷疼痛程度,注意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還應了解輔助檢查的變化,以明確診斷,避免誤診、漏診。

1.2 疼痛的護理

(1)局部皮膚的處理:水皰未破潰者用生理鹽水清潔局部皮膚,予75%乙醇溶液消毒,用無菌注射器抽吸皰液;水皰已破潰者用生理鹽水清潔皰疹部位破損皮膚,周圍用75%乙醇溶液消毒。在皰疹皮損部位根據皰疹面積采取無菌方紗并用黃五酊溶液局部濕敷,可緩解疼痛,溶液以濕透方紗層且不滴水為好,保持濕潤和清潔,每4h換藥1次,連續7天為1個療程,保持局部周圍皮膚清潔干燥。用藥后注意觀察藥效及局部皰疹變化。

(2)藥物治療止痛:遵醫囑給予生理鹽水注射液100ml加入注射用阿昔洛韋025g靜滴,30gtt/min,Q8h,及時給予止痛劑如顱痛定和消炎痛及神經營養藥,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B12,疼痛影響睡眠者用鎮靜催眠藥如安定片5mg口服,以保證患者睡眠,促進受損的神經組織的修復。在給予鎮痛藥時,注意觀察藥物的療效有無副作用,防止成癮和意外。

(3)心理疏導與健康教育:老年人帶狀皰疹病程較長,疼痛突出,常有猶如電擊樣疼痛,痛癢難忍,纏綿不休,往往難以入睡,患者非常痛苦,護理人員應主動安撫患者,告知患者本病產生疼痛是由于病毒侵犯神經所致,可出現在皰疹出現之前,也可與皰疹同時出現,并可持續到皰疹消退以后。但疼痛大部分是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及各人痛感耐受差異,加之病人對疾病不了解,護士應加強與病人溝通,把疾病知識、病情發展及治療結果等告訴病人,使病人對該病有一個認識,消除各種顧慮,提高對疼痛耐受力,疼痛會隨之緩解[3]。

(4) 我們根據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和文化修養,尊敬和愛護老年患者,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多與患者溝通,針對不同文化層次的老年患者,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老年人帶狀皰疹的特點,引起疼痛的原因,重視患者的主訴,耐心向其講解帶狀皰疹的病因、發病過程、治療方法,從而消除其思想顧慮及恐懼感,同時教會患者運用放松療法緩解疼痛,幫助老年患者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療和護理。

1.3 加強營養:機體抵抗力下降是老年人帶狀皰疹發病的主要誘因,食欲不振可引起營養不良而致皮膚壞死,愈合時易留下疤痕。因此要反復宣教加強營養的重要性,鼓勵患者進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高維生素,高蛋白,以無刺激軟質飲食為主,如粥、面、牛奶、雞蛋、魚肉、豆制品及新鮮蔬菜水果、湯類,避免辛辣刺激燥熱食物,如煎炒雞蛋、油炸排骨、辣椒等食物,忌發物類食物,如鵝肉、酒類等。對于牙齒脫落的患者,食物應切碎、煮爛,并勸患者細嚼慢咽,少量多餐,經常變換飲食種類。合并心絞痛、高血壓病者給予低鹽低脂飲食,避免飽餐,合并膽囊炎、胰腺炎疾病者給予低脂低蛋白飲食,合并糖尿病者,按糖尿病飲食進食。

1.4 加強基礎護理:老年患者入院后給予臥床休息,測T、P、R、BP并報告當班醫生,室溫不宜過高,光線稍暗,空氣新鮮。修剪指甲,勤洗手,避免皮膚瘙癢時抓傷造成皮膚感染加重病情,保持床單整潔,穿寬大棉質衣服,局部濕敷用藥后,藥液顏色可污染衣服,不易洗凈,多準備清潔舊衣服以準備隨時更換,污染的衣服及床單隨時更換。同時加床欄,注意安全,下床有人陪同。

1.5 出院指導:帶狀皰疹結痂脫落,疼痛緩解或消失,病人可出院,指導病人出院后注意飲食,食物宜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忌辛辣燥熱刺激及發物類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預防感冒,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有不適時及時到醫院就診,出院一周內給予電話隨訪以了解疾病的恢復情況。

2 結果

本組38例患者有32例痊愈出院,皰疹及全身癥狀消失,無瘢痕及任何后遺癥; 6例好轉出院,皰疹全部消失,其中有2例留有少許瘢痕及部分余痛,住院14~28天。

3 護理體會

由于老年人帶狀皰疹病程較長,部分病程長達6個月到1年,伴神經痛,容易產生悲觀、憂郁情緒,應多與其談心交流,使他們在心理上消除顧慮,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減輕患者痛苦;老年人缺乏帶狀皰疹疾病的知識,心理上易產生應激性反應,常出現焦慮,恐懼心理,應加以消除;老年患者生理功能衰退,機體免疫力下降,反應遲鈍,易致臨床癥狀不典型而延誤病情,產生并發癥。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由于情志內傷,以致肝膽火盛,或因脾濕郁之,濕熱內蘊,外感邪毒而發。治療上給予黃五酊溶液局部濕敷,顱痛定、消炎痛、止痛劑治療,達到消腫止痛、止皰、結痂的作用。黃五酊溶液局部濕敷可起到直接殺滅病毒,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使上皮細胞組織再造和修復功能,同時增強了機體的抗病能力,使病變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黃連性味苦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主治熱盛火熾引起的癰腫瘡毒、疔毒、耳目腫痛等[4]。五倍子性味酸澀寒,有斂肺降火,澀腸斂汗止血等功效,外用可治瘡疔腫毒,濕瘡流水,潰瘍不斂等,兩者合用與75%乙醇溶液混合浸泡外用有利于收斂止痛、抗病毒、止皰、結痂。做好疼痛的觀察和護理,按醫囑使用止痛劑和神經營養藥及鎮靜催眠藥,有助于消除思想顧慮,分散注意力,減輕痛苦,保證患者睡眠。避免辛辣刺激燥熱及發物類等易誘發或加重疾病的食物,加強營養可預防老年人帶狀皰疹疾病的發生,出院后一周內給予電話隨訪了解恢復情況,增進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 蔣華瑩.新一代計劃免疫管理信息系統設計[J].科技經濟市場,2006年03期

[2] 張東烜.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保障能力 [J].醫學研究雜志,2007年01期

老年人常見疾病及護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 老年性白內障; 手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5-59-02

老年性白內障是眼科常見疾病之一,是致盲和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我院從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兩種術式(閉合型小切口加入人工晶體植入和超聲乳化碎核)對98例(106眼)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實施白內障手術,取得顯著效果。同時,臨床護理對促進傷口的愈合、提高老年人視力、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98例(106眼),男36例,女62例;年齡61~88歲;單純性白內障65例,外傷性5例,白內障合并糖尿病14例,并發高血壓Ⅱ期8例;術前視力僅為光感72例,視力為0.1~0.3者26例。

1.2 方法

本組98例采用兩種方式:(1)閉合型小切口加入人工晶體植入;(2)超聲乳化碎核。

2 結果

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檢查視力,術后第1天89%的患者視力>0.3,11%視力為0.2~0.3;術后5d有75%的患者視力>0.5,15%視力為0.4~0.6,10%的視力為0.2~0.4;術后3~6個月隨訪裸視力0.1~0.3者30例,占30.61%;0.2~0.4者42例,占42.86%,視力>0.4者24例,占24.49%;先提高后降0.2的2例,占2.04%。98例核無出血、無感染、無繼發性青光眼,半年隨訪良好。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術眼準備 包括視力、眼壓、色覺、光定位等檢查,術前1周滴抗生素眼液,每日3次;術前1d剪睫毛沖洗淚道;術前1h用1/10000L汞沖洗結膜囊及0.5%碘伏消毒術眼,并用無菌輔料封蓋,必要時快速靜滴20%甘露醇,速效散瞳等,術前充分散瞳是非常重要的,大瞳孔可使超聲乳化和注吸過程容易操作。

3.1.2 心理護理 大多數患者對手術有恐懼和緊張,甚至擔心手術意外。此時,護士應及時給予疏導解釋,并向患者介紹相同病種的成功病例,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幫助消除不良心理反應,保持良好穩定情緒,使患者以最佳狀態進入手術期。

3.2 術中護理

(1)手術取仰臥位,頭、手、身體盡量固定不動,然后檢查各種物品、醫療器械,保證使用中性能良好。(2)手術中要嚴密觀察患者心率、血壓及精神狀態,如有異常立即報告術者,給予及時處置,保證手術順利完成。

3.3 術后護理

(1)術后當日囑患者安靜平臥休息,減少頭部活動,不可揉眼、擠眼,避免低頭彎腰、用力大小便、大力咳嗽等,以防晶體移位、眼內出血、眼壓高、傷口裂開等并發癥,如術中出現眼壓高的患者囑其半坐位,并根據病情降壓治療。(2)手術后在做好患者心理護理同時,更要做好醫護溝通,要將觀察患者的術眼情況與醫生溝通,不要手術成功后就放松了人性化護理[2],嚴密觀察患者術眼情況,如有無紅腫、畏光流淚、出血、疼痛等癥狀,及時與醫生溝通,同時做好人性化護理,引導患者在飲食上以清淡、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及易咀嚼的食物為主,應禁煙酒,術后1d去除眼部敷料,待患者休息片刻后再檢查患者的視力、傷口變化,特別要嚴禁患者用手揉眼,以防止感染傷口。術后1周中患者頭部適當清潔,但禁洗頭。(3)要不斷增強護患溝通技巧,促進患者傷口愈合。術后術眼的護理同樣非常重要,如點眼藥水時動作要輕,藥物滴入準確,勿壓迫眼球,嚴格無菌操作。同時需患者配合,多講解術后自我護理的重要性,讓患者對醫護人員有一種信任感、溫暖感、成功感。(4)并發癥觀察與護理:老年性白內障手術并發癥角膜水腫多見,角膜水腫主要表現為內皮細胞減少、角膜厚度增加、透明度下降;有時合并條紋狀角膜病變,多由角膜內皮質損傷或術后炎癥反應引起[1]。患者主訴視物模糊和異物感,輕度水腫一般用抗生素或激素眼藥水局部治療,2~3d消退,個別嚴重者2周以上才能消退。除角膜水腫外,常見并發癥為虹膜睫狀體炎,多半由術中操作和患者本身條件引起,在治療上應增加激素眼藥水及散瞳藥物。

4 討論

老年性白內障是一種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影響老年人工作和學習的最常見眼科疾病,而白內障是眼科手術復明效果最好、最安全的一種眼病[2]。隨著醫療科學的發展,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手術的影響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白內障手術患者因對疾病缺乏認識、擔心手術效果、對手術畏懼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存在精神緊張、恐懼和不安。在本組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我們進行了良好的醫護和護患溝通,從心理護理著手,使患者從恐懼手術到安心接受手術。通過加強術后觀察及精心的術前、術中、術后護理,使患者順利地完成了手術,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所以,做好老年性白內障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是減少術后并發癥、確保手術治療成功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 嚴從鳳,宛翠秀. 白內障超聲乳化及人工晶體植入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 中華臨床護理,2006,4:20-22.

老年人常見疾病及護理范文第5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間我區380名老年人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24例,女性156例;年齡60-91歲,平均(69.1±7.2)歲,其中60-69歲者218名,70-79歲者124名,80-89歲者38名;職業:農民23名,工人103名,教師52名,醫務人員15名,企業職工91名,公務員67名,無業者12名,其它17名;文化程度:小學114名,中學及高中192名,大專及以上74名;婚姻狀況:喪偶68名,夫妻健在305名,獨身7名。

1.3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對以下幾方面進行調查和分析:①受試者一般情況:性別、年齡、婚姻狀況等;②受試者的健康水平:高血壓、心血管病、糖尿病等11種老年常見疾病史;③制定社區護理的需求問卷,包括疾病預防、疾病護理、健康促進三個方面,共23個條目;④采用GQOLI-74生活質量的綜合評定量表[1],內容包括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功能、社會功能四個方面,共74個條目,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調查問卷由經培訓的專業人員入戶發放,使用統一指導用語向受試者講解。調查表由受試者本人填寫。本次共發放400份問卷調查表,最終回收有效問卷380份,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5.0%。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我院數據處理中心專門人員進行,保證數據真實性與科學性。初步數據錄入EXCEL(2003版)進行邏輯校對與分析,得出清潔數據采用四方表格法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結果以p

2結果

2.1老年群體疾病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380名老年人中,患病者273名(71.8%)。其中患1種疾病165名,2種及以上108名。患病率最高的的前五名疾病是高血壓(125名)、關節炎(76名)、心血管病(63名)、糖尿病(46名)、白內障(19名)。

2.2社區老年人護理需求影響因素

表1社區老年人護理需求影響因素

2.3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評分

本研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平均(61.72±9.84)分,軀體功能平均(60.11±11.86)分,心理功能平均(67.31±12.62)分,社會功能平均(63.34±10.76)分,物質功能平均(55.76±13.52)分。

2.4社區老年人護理需求和生活質量間相關性

表2社區老年人護理需求和生活質量間相關性(r)

注:*表示P

3結論

3.1護理工作利用情況與影響因素

本調查顯示,社區老人的護理服務利用率較低。通過調查結果可知,380名社區老年人中273名患病,患病率高達71.8%。而患病率最高的前五位分別是高血壓(125名)、關節炎(76名)、心血管病(63名)、糖尿病(46名)、白內障(19名)。此類疾病與老人生活習慣有密切關系,也說明老人對于社區護理服務的需求較高。社區老人生活質量平均(61.72±9.84)分,這與國內外相關資料[2-3]的研究結果相近。該現象也說明老人有較高社區護理需求,但目前我區護理服務的狀況并不樂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區護理工作處于起步階段,社區服務站工作宣傳不充分,老人對于社區護理工作的性質、特點、方法、意義等缺乏深入了解;而社區老人對社區護理不接受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費用問題,老人對于費用考慮與平時經濟收入和消費習慣、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同時也可反映出老人對于護理工作認識的缺乏[4]。

3.2增強護理服務工作

3.2.1全面了解社區老人護理需求,針對性開展健康宣教 實施健康宣教工作,進一步提高社區老人健康意識與自我保健的能力,提倡科學、文明生活方式,可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本調查顯示社區老人主要患病為高血壓、關節炎、心血管病、糖尿病及白內障,因此,以社區為基本單位開展健康宣教是一項具有實際意義的干預對策[5]。

3.2.2增強對社區老人生活質量的檢測,對生活質量較差的老人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 特困老人與空巢老人屬于社區老人中的困難群體,護理工作人員應增強對該類群體的護理。可將該類老年人資料進行分開保存,讓護理人員心中有數,定期對老年人進行針對性護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阳东县| 加查县| 仙游县| 丽水市| 临西县| 肃北| 遂溪县| 连山| 武冈市| 白银市| 六盘水市| 新安县| 静乐县| 梅州市| 司法| 平顶山市| 丰台区| 左云县| 崇仁县| 大化| 阿城市| 纳雍县| 朔州市| 崇义县| 乐山市| 迁安市| 永泰县| 辽阳市| 江川县| 长宁县| 阿合奇县| 阜城县| 故城县| 中卫市| 棋牌| 岢岚县| 阿合奇县| 尼勒克县| 宜宾市|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