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旅游經濟現象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社會經濟與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在不斷影響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態度與意識,并且科技的進步極大的縮短了人們的工作時間,帶來了更長的閑暇時間,這使得休閑正在以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這種背景下,鄉村休閑旅游成為人們閑暇選擇的重要途徑之一,這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本文從鄉村休閑旅游為視角,以實證分析的方法,對當前我國休閑旅游經濟的發展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進而尋求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
鄉村休閑旅游;旅游經濟;休閑需求與供給
休閑旅游產業是工業化社會高度發達的產物,并且發展到目前為止,休閑業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支柱產業,在其社會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推動力的作用.而從國內來看,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各種先進科技不斷運用于各領域的生產中,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閑暇時間不斷增多,這給人們提升生活質量提供了基礎支持,使人們對生活質量的提升有了新的認識與更高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鄉村休閑旅游獲得了蓬勃發展的契機,逐漸成為鄉村經濟發展中除農業生產之外的重要產業.休閑參與經濟創造,并且其不僅帶動消費,而且調節再分配,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是農村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高級階段.因此對農村休閑旅游經濟的發展進行深入的分析,對于促進我國鄉村休閑旅游經濟與新農村建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1中國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的條件
從我國鄉村休閑旅游的市場需求來看,鄉村休閑旅游市場逐漸形成,并且在新農村建設的推動下,農業經濟正在與旅游經濟實現一體化.首先,對市場機遇進行分析可知,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為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基礎推動力,并且我國當前城市職工的假日需求強勁,閑暇時間供給充足,這給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提供了持續的動力.此外,我國城市都市圈逐漸成熟,這也給鄉村休閑旅游提供了支持,因為相關研究表明,中國城市市民出游范圍中80%集中在距離城市500公里以內的范圍,15~50公里范圍的出行游客占24%,15公里以內占37%,而且15公里以內的休閑出行多集中在周末.其次,從居民休閑出行范圍的分布來看,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經濟具有巨大的客源市場.這是因為超過80%的市民在出行時選擇就近休閑,并且有超過50%的出現游客具有觀光休閑目的性,而其中民俗、生態等休閑旅游逐漸發展成為新的休閑旅游形式.從我國鄉村休閑旅游資源來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具有多樣性的鄉村自然景觀與農業景觀,此外還包含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這些都為我國發展鄉民休閑旅游經濟提供了優越條件.我國地域廣闊,跨越不同的氣候區域,形成了具有氣候層次性的農業分布模式,這給鄉村休閑旅游的非同質性提供了有利條件.農村地區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以及社會資源為鄉村開展休閑旅游提供了豐富的旅游資源.從地區分布來看,我國西部地區具有豐富的林地與草地資源,以及典型的氣候資源,比如新疆的光熱資源等,西部地區的生物資源也是其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的重要優勢資源.此外,西部地區的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資源、宗教文化資源(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等同樣體現了西部地區鄉村旅游資源的優勢與特色.對于東部地區而言,其休閑旅游資源與西部地區具有顯著的差別.東部地區休閑旅游資源更多的體現在歷史資源、民耕文化資源、國家政策資源、水資源、經濟資源等方面,具有便利的交通條件,為這些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提供了交通支持.
2中國鄉村休閑旅游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建議
2.1鄉村經濟發展滯后由于鄉村經濟發展的基礎因素的存在,雖然近些年來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發展取得良好效果,顯著提升了農民收入水平,不斷縮小了城鄉“二元結構”,但鄉村經濟發展現狀仍然遠遠滯后與城市經濟,這給鄉村休閑旅游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首先,城鄉居民在可支配收入方面存在顯著差距極大的制約了鄉村休閑產業的發展《.中國統計年鑒》的統計數據顯示,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率從1978年時的2.36,發展到1990年時的2.20,再到2000年的2.79,2012年的3.1,2013年的3.03,由此可見,雖然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例在進入2010年后開始呈現穩定趨勢,但城鄉差距依然很大,這顯然不利于農村休閑旅游產業開發.其次,城鄉社會的“斷裂現象”發展得到不斷糾正的同時,“鄉村主義”的觀念仍然存在與多數城市居民思想之中,他們認為鄉村休閑旅游是城市人對農民經濟水平提升的一種方式,是城市反哺農村的行為.但從鄉村休閑旅游的市場本質來看,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品交換,休閑旅游產品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與精神享受的同時,帶來了自身經濟的發展,這體現了經濟發展的本質規律.綜合來看,鄉村經濟發展滯后造成農村居民收入水平較低,進而使得他們沒有進行鄉村休閑產業開發的資金支持、動力與條件.并且城鄉見經濟發展的差異也造成了教育差異與文化差異,這也制約城市居民參與鄉村休閑旅游與消費的因素.
2.2鄉村休閑產業開發投入不夠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發展意識等因素導致用于鄉村休閑旅游資源開發的投資與精力十分有限,缺乏整體規劃,發展模式單一、投資模式單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夠、未形成有效的產業鏈等問題,是目前困擾我國鄉村休閑旅游經濟發展的難題,也具有普遍性.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的消費群體具有一定的固定性特征,多為附近200公里以內的出行游客,一旦休閑旅游產品缺乏層次性、系統性與可持續性,將會在長期范圍內影響客戶群體休閑消費的需求和欲望,最終使休閑旅游業陷入衰落.從目前的實際現在來看,由于投入力度不夠,引發了連鎖反應,比如產品開發深度與廣度不夠,產業鏈過窄過短,區域范圍內的交流合作不夠,為形成突出的核心企業等.
2.3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經濟的宏觀策略從國家宏觀層面,各級地方政府積極引導、扶持與鼓勵具備鄉村休閑旅游優勢資源的鄉村開展休閑旅游產業,按照“有基礎、有資源、有積極性”的原則建設休閑旅游的重點村鎮,以試點模式引導其他鄉村休閑業發展,進而形成區域規模,構建特色休閑產業鏈.對于具有資源優勢與休閑產業的鄉村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改善目前松散的狀態,突出市場導向,迎合市場需求,引入科學機制,深層次挖掘休閑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基層政府要重視鄉村休閑旅游經濟,組建開發團隊,創新觀念,突出鄉村生態與農家特色,打造鄉村品牌,形成品牌效應.
2.4促進鄉村休閑旅游經濟發展的措施目前我國鄉村休閑旅游業的發展模式體現出單一模式、分散投資、分散經營的特征,這種模式不具有可持續性,因此需要以市場為主導,培育新型發展模式,比如“A+B+C”模式,即“吸引中心+利潤中心+文化中心”模式.圍繞市場需求,在傳統休閑旅游產業的基礎上創新開發衍生產業,構建新型優勢產業體系,要體現特色差異,比如地區特色農村文化產業、農業活動產業、銀色產業、自駕產業、休閑房地產業、溫泉產業、鄉村娛樂產業、農林漁業、療養健身等產業體系.此外,要重視農業的多功能統籌,引導休閑需求,培育休閑市場,建立城鄉休閑接軌體制,重視鄉村的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突出城鄉休閑差別與鄉村特色,實現可持續發展.
3中國鄉村休閑旅游經濟發展實踐———以溫州市為例
3.1溫州市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的優勢溫州鄉村休閑旅游的雛形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時,鄉村農民創辦的農民特色餐館,為城市消費者提供吃農家菜、住農家房服務.隨著城市居民鄉村休閑需求的不斷增加,逐漸發展成為集田園觀光、農業采摘、農業娛樂、農業生產體驗、鄉村餐飲、鄉村住宿為一體的現代鄉村休閑產業,為溫州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截止2014年底,溫州市全年共接待游客6578.4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81億元,其中農家樂占據37.65%的份額,鄉村休閑性質旅游占據57.21%的份額.從鄉村休閑旅游資源上看,截止2014年,溫州市具有79個鄉村旅游特色村,426個鄉村旅游特色點,參與經營鄉村休閑旅游的經營戶高達3700多戶,由此可見,溫州市鄉村休閑旅游事業蓬勃發展.溫州市鄉村休閑旅游經濟的蓬勃發展一方面得益于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政策,另一方面得益于溫州市豐富的鄉村休閑旅游資源.從溫州市旅游局內部資料《溫州市鄉村旅游數據統計表》得知,溫州市鄉村旅游類型主要包括城市依托型、景區依托型、村寨依托型及其它類型,其中景區依托型占據主導地位,這與溫州市突出的自然景觀資源具有極大的關系.此外,村寨依托型不斷發展,其在溫州市鄉村旅游經濟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一方面是因為溫州市本身具備豐富的村寨休閑旅游資源,另一方面也與溫州市政府對村寨投入力度具有直接的關系.溫州市具備獨特的文化資源,這使得溫州自古以來具有“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換做小杭州”的美譽.溫州文化資源中最具有代表意義的是楠溪江古村落文化、泰順廊橋文化、永嘉森林文化以及蒼南古村落文化等,這些均能夠體現溫州市與眾不同的休閑文化形式,具有休閑旅游也開發的特色優勢.溫州市在鄉村自然環境方面同樣具有優勢資源,比如雁蕩山風景、楠溪江水風景、田園風光(楊梅林、茶園、竹林、梯田等)以及漁村風貌.除此之外,鄉村宗教及歷史文化資源亦十分豐富,比如大若巖陶公洞、包公殿、江心寺、周宅祠巷天主堂等,以及“永嘉四靈”、謝靈運、劉基等.豐富的民俗節慶活動也給溫州市鄉村休閑旅游增添了風采,比如泰順的“百家宴”、泰順提線木偶、攔街福、澤雅“造紙”、楊府爺、點柚燈、溫州鼓詞、永嘉昆曲、甌劇、瑞安藤牌舞等.此外,溫州鄉村民俗中不可忽略的還有特色飲食文化,比如“吃重五棕”、“菖蒲酒”、“草頭湯”、“送節宴”等.這些具有典型的溫州鄉村特色的休閑文化只有在溫州鄉村親身體會才能感受其魅力.
3.2溫州市鄉村休閑旅游經濟發展的貢獻首先,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帶動了溫州市地方經濟的發展,無論是全年接待游客數據,還是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數據,近些年來均呈現穩定增長趨勢,且增長率維持在15%左右,明顯高出溫州市地方經濟年增長率,這說明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給地方經濟做出了顯著的貢獻.其次,鄉村休閑旅游經濟實現了溫州市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總體上來看,第三產業的產值上升勢頭較猛.鄉村休閑旅游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包括農業結構調整、養殖業快速發展、新型農業綜合開發等.再次,鄉村休閑旅游經濟的發展擴大了溫州市的招商引資、提高了就業率.鄉村休閑旅游產業開發還使得溫州地區民俗文化、古村落等具有地區特色的文化形式與建筑獲得了持續穩定的投入,保護了民族文化,并提高了利用水平.最后,鄉村休閑旅游推動了地方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尤其是交通設施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所引發的連鎖反應改變了當地的產業結構,帶動了三大產業的共同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是休閑、旅游與農業融合的產物,是農業多功能拓展和延伸的表現,體現了現代農業多元化發展的思路,無論是在新農村建設還是在城鎮化建設中,鄉村休閑旅游經濟均展現出了強勁的經濟勢頭,豐富了地方經濟發展模式,尤其是對農業發展而言,提升了農業的附加值,這具有積極的經濟價值與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姜玉輝.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研究———以長沙市鄉村旅游發展為例[D].廣東海洋大學,2014.6.
〔2〕李強.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實證研究———以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為例[J].農業經濟,2012(12).
〔3〕焦豫.鄉村旅游經濟增長與“三農”發展關系的實證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4(24).
〔4〕張潔.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12.
【關鍵詞】南京;鄉村旅游飯店;發展策略
一、鄉村旅游飯店的概念鄉村旅游飯店是伴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而興起的,最初源于法國。就目前來說,對鄉村旅游飯店的定義,業界還沒有給出統一的解釋。一般認為它是聚集在鄉村地域空間內,有獨特的自然環境、極具特色的人文環境和經營管理方式的、為顧客提供食宿及其他服務的商業性企業。目前中國鄉村旅游飯店,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由大都市中遠郊區由旅游企業集團提供的度假村,客源市場定位中高端休閑度假旅游者和部分會議團體旅游者。第二種是家庭旅館,農戶將自己家中閑置房屋出租給旅游者,提供特色農家菜,使其能更好的了解鄉村生活。
風俗民情。
二、南京鄉村旅游飯店基本現狀
1向標準化,規范化發展。近兩年來,南京鄉村旅游發展迅猛,繼2009年發放2000萬鄉村旅游券,2010年又舉辦鄉村旅游月,無論是度假村,抑或是家庭旅館或私營農莊都在此期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鄉村旅游飯店很難用星級飯店的標準來衡量。隨著南京市鄉村旅游步入轉型升級新階段,鄉村旅游由觀光型,向觀光和休閑度假型并重轉變。南京市旅游局制定并下發了“南京鄉村度假酒店標準(試行)”,按照標準化、制度化發展的要求,在綜合效益、旅游交通、基礎設施、旅游游樂、旅游購物、餐飲住宿等方面,對鄉村度假酒店進行了規范和評比。
2.總體數量充裕。各區分布較為均衡。據不完全統計,南京鄉村旅游飯店約為500家。以此同時,每年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從數量上來說,可供消費者選擇的余地還是比較大的。從分布上來看,南京8個區縣中由于雨花區離市區較近,鄉村旅游點多數只提供餐飲服務,能同時提供住宿和餐飲的鄉村旅游飯店較少。而在其他7個區縣中,見圖l,以高淳縣和江寧區最多,剩下的5個區,除建鄴區略高外,數量基本持平,出現這種分布的原因主要是和各區縣與市區的距離以及經濟發展速度相關聯。
1 4 l
63.接待人次及收入逐年上升。南京作為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心城市的都市效應明顯放大。隨著南京鄉村旅游資源整合力度及知名度的增強,鄉村旅游迅猛發展,鄉村旅游飯店的接待量及收入也在逐年上升。從表1中可以看出,無論是接待量還是收入都保持著逐年上升的趨勢。
即使期間遭受自然、經濟、政治等外部環境的影響,年均增長率基本保持著22%左右。三、南京鄉村旅游飯店存在的問題1.消費單一,產品雷同。從南京市農林局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消費者在鄉村旅游飯店的支出以餐飲為主。客房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又往往差強人意,使得客人在鄉村旅游飯店留宿少之又少。其它各項收入都欠佳,消費項目較為單一。而從南京鄉村旅游飯店提供的菜肴上來看,農家菜的品種缺少變化,菜肴更新速度慢,即便個別推出新的菜式,也很快被別的店家抄襲。不僅如此,娛樂項目也存在很大的雷同性。南京2010鄉村旅游月活動向游客推薦26家鄉村旅游飯店典型代表中,見表2,除個別推出一些新興的項目諸如真人cs,游艇外等活動外,14家提供垂釣項目,約占總數的54%,其次為簡單農事項目,諸如采摘等。對游客來說,如出一轍,缺乏個性化。2.基礎設施有待提高。鄉村旅游飯店的發展有賴于鄉村旅游的發展,特別是一些基礎設施的完善,諸如,道路、停車場等。從目前南京鄉村旅游發展的狀況來看,游客前往鄉村旅游飯店的方式多以自駕為主。對于沒有私家車的游客來說,去到這些地方往往需要轉乘多次公交,而且一般這類公交車的發車間隔以及運營時間往往不盡人意。而即便是有私家車的游客,如果是在周末或旺季去到鄉村旅游飯店,停車又經常成為難題。停車場的容量有限,導致有些車子在場外隨意停放,產生的垃圾廢物不能及時得到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村的生態環境。據南京鄉村旅游飯店周邊居民反映,近兩年的噪音等污染比前些年嚴重很多。
3.季節差異較大,無序競爭涌現。從人們的出游習慣上來看,一般鄉村旅游多發生在春季與秋季,因此鄉村旅游飯店往往在這兩季節的接待量達到頂峰,而在冬季以及夏季門庭冷落,造成資產設備的閑置浪費。雖然南京市組織了悠游四季的活動,如夏季江寧區的橫溪西瓜節,冬季浦口養生保健游等,使該地區這一情況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總體上來說,南京鄉村旅游飯店在淡季的營業不是非常理想。在客源下降的情況下,有些管理不規范的地區就會出現互相降價的不正當競爭。這種不正當競爭的出現,會從某種程度上擾亂鄉村旅游飯店正常的市場秩序。
4.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南京鄉村旅游飯店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員大多為當地居民。而這些人員在經營管理方面只是憑經驗進行,沒有受過系統的培訓,素質不高,有時會做出一些只顧現實既得利益,犧牲長遠發展的行為。
有關鄉村旅游飯店的食品安全問題以及環境污染問題這兩年層出不窮,對發展鄉村旅游以及相關產業的質疑也是此起彼伏,其實追根究底還是相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存在缺陷。
5.品牌意識較差,宣傳不夠到位。近幾年南京鄉村旅游品牌建設卓有成效,諸如江心洲的葡萄節,橫溪的西瓜節,以及高淳的螃蟹節等,但與之配套的知名鄉村旅游飯店卻屈指可數,至今尚無知名品牌的鄉村旅游飯店或連鎖度假村,也很少能在媒介上看到有關南京鄉村旅游飯店的廣告推薦,除了南京市旅游局網站出現的一些簡單介紹,游客很難發現相關的有用信息。
四、南京鄉村旅游飯店發展策略
1.飯店產品設計突出南京特色,平衡消費金額。對于占據消費份額較大的餐飲部分,鄉村旅游飯店可圍繞當地物產情況以及南京特色來設計菜品。諸如江心洲的江鮮,六合的活珠子等。并根據不同客人的口味對菜式加以調整創新。此外,鄉村旅游飯店建筑設計所力求的鄉土氣息不能忽視。但同時要結合地域文化、傳統習俗,既要高于當地傳統的民居建筑,又要善用本地特有的建筑元素。
南京的鄉村旅游飯店可著眼于南京的特色,比如雨花石文化展示,南京民間藝人的剪紙等作品,這樣使得內部環境更加貼近生活,也宣傳了南京的文化,特別的居住環境,也是吸引客人留宿的一種方法。至于游客消費有限的附加服務方面,可以通過優化土特產包裝,注冊商標,實現品牌化來提升。同時增加除垂釣這些傳統項目外的一些新興項目,諸如拓展活動等,來刺激游客的消費,提高飯店總體收入。
2.借助政府宏觀政策的支持,改善相關基礎設施。南京政府近兩年對鄉村旅游扶植的力度比較大。鄉村旅游消費券和鄉村旅游月的活動都極大帶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鄉村旅游飯店要積極和政府合作,借助政府的力量對一些基礎設施項目,采取融資和集資的方式進行改造提升。便捷消費者到鄉村旅游飯店的通路,增加公共交通的班次等。對一些水電氣等較難解決的基礎設施問題,要積極向相關部門反映,協調好整體規劃和施工,避免后期改造對環境造成的二次干擾。
3.在淡季采取力度較大的優惠措施以及主題活動。
針對淡季客源較少的情況,可以借鑒一些商場的促銷活動方式,實施比如“滿就送”,會員積分,抽獎等促銷活動。
對消費金額滿一定額度的客人發放禮券,鼓勵客人下次來飯店消費。對經常消費的???,辦理會員卡,針對消費的累計金額進行積分回饋,年終發放飯店白有品牌的土特產。抑或是在淡季進行一些消費抽獎的活動。此外,增加一些主題活動,可以在夏季推出一些納涼晚會,冬天舉行篝火晚會。這類促銷活動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吸引客人,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縮小淡旺季的差別。
4.加強鄉村旅游飯店從業人員的培訓。南京市旅游局雖然出臺了有關鄉村度假酒店標準,但對從業人員的規范和培訓尚未正式啟動。可以通過各區縣的相關部門組織定期的集中強化培訓,培訓內容以行業標準,業務技能和管理技能等為主。在培訓結束后可以進行考核,對達到要求的人員頒發資格證。此外,鄉村旅游飯店業主也應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對自己的員工進行相關業務培訓,培訓課程以產品知識為主,適當輔助一些文化禮儀方面的知識,有利于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
5.開拓網上直銷模式。加強行業合作。鄉村旅游飯店不能僅僅依靠南京市旅游局網站的簡單介紹,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建立自己的網站,與官方網站建立鏈接,實現b2c的銷售模式。現在更多的散客愿意通過網絡預先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情況。通過自有網站,可以滿足客人產品查詢,預訂等一系列需求。鄉村旅游飯店則可以通過網上的意見反饋,更直接地了解客人的真實想法,改進自己的不足。在穩定散客客源的同時,還應加強與旅行社等行業組織的協作,爭取人數較多且穩定的短線nip,游客,使飯店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通過團隊中游客的口口相傳,達到擴大飯店在外地的知名度的目的。
五、結語
在宏觀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自身努力下,南京鄉村旅游飯店無論是大規模的農莊或是農戶經營的小型家庭旅館,如果可以在突出特色,加強培訓,推廣新型銷售模式等方面多做一些努力,今后的發展的空間也許會更大一些。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和湘西地區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湘西地區旅游觀光的外國游客日益增多。這使得規范和完善湘西地區旅游景點的英語標識成為刻不容緩的工作。
在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和國家旅游局《中國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引下,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大湘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戰略構想,以提升大湘西地區旅游發展的產業競爭力,實現其跨越式發展。此構想的提出,將使湘西旅游業發展上升至一個新臺階,同時對湘西地區旅游基礎設施的完善和軟實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規范和完善湘西地區旅游景點標識提供了政策支撐。
一、旅游景點翻譯的原則及相關理論
根據黃忠廉先生提出的的變譯理論,譯者應根據特定條件下特定讀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減、編、述、縮、并、改等變通手段進行翻譯活動。漢斯?威米爾提出了“翻譯目的論”三大原則,即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實原則。而在景點翻譯中,最主要的原則是目的原則,且目的原則是目的論的首要原則。翻譯目的論注重的不是譯文與原文是否對等或譯文是否完美,而是強調譯文應該在分析原文的基礎上,以譯文預期功能為目的,選擇最佳處理方法。即譯者必須能夠針對特定翻譯目的選擇特定的翻譯方法或策略。旅游翻譯應該是文化的使者,應該以傳播中國文化為己任,以旅游者為導向的同時,向外國游客介紹景點情況,傳遞旅游景區相關信息,讓國外普通旅游者在旅游景區游覽時能夠讀懂、看懂、聽懂。目的原則就能很好地實現譯文文本的這種交際功能,從而推動國內旅游業發展。
二、旅游景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
(一)語法錯誤
旅游景點翻譯的譯文必須規范,符合語法規則。這是翻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走訪湘西州旅游景點的過程中發現了諸多的語法錯誤。舉例如下:
例(1):“游湘西,奔乾城。”(乾州景點)
分析:譯文是“Travelingin Xiangxi,firstchoiceis Qianzhoucity.”在此翻譯句中,first作為序數詞,必須被限定。因為序數詞本身已經代表了唯一。同時,在此句中,first前面并沒有具有限定功能的詞,如:my,your。所以first前面必須加定冠詞the,即thefirstchoice。所以正確的翻譯應為:Travelingin Xiangxi,thefirstchoiceis Qianzhoucity.
例(2):“乾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兩百多年前?!保ㄇ菥包c)
分析:譯文是“ThehistoryofQianzhoucantracebacktomorethan4,200yearsago.”在此句中,實際上應該使用被動,因為乾州的歷史是被追溯到的。而此句用的是主動。此外,譯句中末尾的ago也應去掉,才符合語法規則。因此,此句的正確翻譯應為:Thehistoryof Qianzhoucanbetracedbackto4,200years.
(二)用詞不當
例(1):“游湘西,奔乾城”(乾州景點)
分析:譯文為:“Qianzhou County,a must see in your tour to west Hunan.”其中“must”雖可以充當名詞表示“絕對必要的事情”,但其后接的“see”只能做動詞,所以此處屬于用詞不當,正確翻譯應為“Qianzhou County,amustviewinyourtourtowestHunan”。
例(2):“北門巷”(鳳凰景點)
分析:譯文為“BeimenRoad”?!氨遍T巷”即指北城門方向的小路,有其對應的英文表述,但此處用拼音直譯,屬于用詞不當,正確翻譯應為“NorthernAlley”。
例(3):“博物館入口”(鳳凰景點)
分析:此句譯文為“Ancientexhibitionenter”。在此句中,博物館直接譯為“museum”會更合適,“Ancientexhibition”不夠規范,而其后“enter”是動詞,不符合“入口”的翻譯,應改為相應的名詞形式“entrance”。所以正確翻譯應為“MuseumEntrance”。
(三)表達方式漢化,邏輯關系混亂
在翻譯過程中由于中西思維方式及文化的不同,出現很多用中文思維去翻譯,引起詞不達意或信息表達與目的不符的現象。舉例如下:
例(1):“日本人恕不接待”(鳳凰景點)
分析:譯文是“Japanesedoesnotreceive”。原句所要表達的是酒吧“不接待日本人”,而譯文所表達的意思為“日本人不接受”,此句不僅在語法上不完整,且譯文所表達的意思與表達的目的完全相反。所以正確的譯文應為“Japanesearenotwelcome.”。
例(2):“入口”“出口”(乾州景點及鳳凰景點)
分析:景點中譯文為“wayin”和“wayout”,此處存在明顯的中式翻譯,對于外國游客來說,這種表達方式是十分費解的。正確的譯文應分別為“Entrance”和“Exit”。
例(3):“寄寓”(乾州景點)
分析:景點譯文為“JianBozan’sLodgingApartment”。Lodging常用其復數形式lodgings,指臨時租借的房間或宿舍。Apartment通常指占用或居住時間較長的成套房間。對于一個旅游景點來說,我們現在所說的寄寓一般是用于參觀以及紀念偉大人士的,所以此處正確譯文為“theHistoricalResidenceofJianBozan”。
(四)同一旅游景點名稱存在多種翻譯形式
在旅游景點翻譯中,同一旅游景點應采用統一的翻譯形式。因為采用多種翻譯形式翻譯當地專有名詞易使外國游客感到困惑與誤解。舉例如下:
例(1):“寄寓”(乾州景點)
分析:“寄寓”在第一處翻譯為:“WartimeResidenceofJianBozan”,而在第二處翻譯為:“JianBozan’sLodgingApartment”。
例(2):“乾州古城”(乾州景點)
分析:“乾州古城”在第一處翻譯為:“QianzhouAncientCity”,而在第二處翻譯為:“TheAncientCityofQianzhou”,在另一處翻譯為:“QianzhouCounty”。
例(3):“胡家塘”(乾州景點)
分析:“胡家塘”在第一處翻譯為:“HujiaPond”,而在第二處翻譯為:“ThePoorofHuFamily”,在另一處翻譯為:“HujiaLake”。
(五)書寫錯誤
旅游景點翻譯的譯文必須拼寫無誤,書寫規范,這是實現其傳播功能的基本要求。但是在走訪過程中發現湘西旅游景點翻譯存在一些拼寫錯誤的問題。舉例如下:
例(1):“游湘西,奔乾城”(乾州景點)
分析:“游湘西,奔乾城”此處的翻譯為:“Wellcometoexperience!CometoQianzhou,gettoabrightfuture”。在此句中,welcome存在明顯拼寫錯誤,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旅游景點的形象。
例(2):“殘疾人專用”(鳳凰景點)
分析:“殘疾人專用”在鳳凰景區的翻譯為:“Doformedmanuse”。在此句中,Deformed被錯誤地拼寫成Doformed,并且此處翻譯亦不恰當。Deformed帶有歧視色彩,此句使用Disabled將更為恰當妥帖。
三、加強湘西旅游景點翻譯質量的對策
1.政府在促進旅游業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針對湘西州旅游景點英語翻譯存在不足這一現狀,一方面,旅游局應招賢納士,聘請專業翻譯公司為湘西州旅游景點進行翻譯。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雙語導游的培養,將湘特的文化傳遞給外國游客,也為湘西州旅游走向國際化奠定基礎。2.在旅游業的發展中,旅行社和景區商戶亦是不可忽視的主體。兩者應樹立國際化意識,加強自身學習,以應對湘西旅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需要。例如,進行簡單英語會話的學習、供售景點雙語地圖、為外國友人提供雙語卡片、提高各種商品服務質量、且對商品進行英語補充說明等。以此提高湘西州旅游景點英語應用水平,推動湘西州旅游的國際化發展。3.根據市場調查,湘西英語翻譯人才嚴重匱乏,而位于湘西地區的吉首大學是一所英語實力較強的的綜合性大學。因此,可考慮在吉首大學設立針對湘西地區旅游景點進行翻譯研究的翻譯中心,以加強景點翻譯的準確性和權威性;也可注重加強對雙語導游人才的培養,為湘西州旅游事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人才儲備。4.游客在旅游事業建設中的貢獻和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因此相關部門要認真對待游客對旅游景點翻譯的批評意見,對有創建性的意見及建議給予肯定和一定的獎勵,不斷完善景點的英語標識翻譯,實現景點文化有效的傳播,提升景點形象。
通過調查和走訪,筆者對湘西地區旅游景點漢英互譯的現狀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總結了其不足之處,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中國的許多旅游景點都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內涵和顯著的地方特色。因此,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地的魅力湘西,在旅游景點的翻譯過程中不僅要考慮中西方在語言淵源、語言結構以及語言思維方面的差異,而且要與當地的人文特色和民族文化相結合。從而使譯文能夠在信、達、切的基礎上,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獨有的地方特色,傳播民族色彩濃厚的湘西文化。為湘西旅游發展國際化戰略提供良好的語言載體和文化通道。
(作者單位:1吉首大學國際交流與公共外語教育學院;2吉首大學國際交流與公共外語教育學院)
關鍵詞:體驗經濟;休閑旅游;需求開發;營銷創新
由于社會發展的腳步不斷加快,使得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加快,從而導致了人們面臨和承擔的壓力也日漸增加。因此,在日漸加重的快節奏、高壓力城市生活中,休閑娛樂活動成為了人們緩解各種身心壓力的主要方式,這便給休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發展機會和方向。但如何在體驗式經濟的時代形式下,開發人們對休閑旅游的大量需求,不斷創新休閑旅游的營銷模式,仍然是休閑旅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對體驗經濟形式下的休閑旅游開發與營銷進行分析。
1.體驗經濟形式下的休閑旅游形式分析
體驗經濟即是指以服務為宗旨、以商品為途徑為消費者提供精神體驗回憶的一種經濟交易方式,由此可見,體驗經濟主要消費產品體驗與回憶。目前,體驗經濟已逐漸發展為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形式,并且其發展速度十分迅猛。隨著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依附于服務行業之上的體驗經濟也得到迅速發展,并且逐漸成為當前經濟市場中強有力的競爭產業。在消費者對商品的使用條件得到滿足后,其對其他一些諸如商品文化、消費品位等附加因素也引起了高度重視,這便給體驗經濟發展提供了極大商機。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是旅游事業不斷開發的不竭動力,由此可見,旅游經濟屬于體驗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使得旅游經濟在體驗經濟形式下具有其自身特殊特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其在對商品質量關注的同時對商品使用情感也提起了高度重視,因此在當前的旅游消費中,情感需求是消費者主要考慮的因素。由于旅游消費形式的日漸多樣化,使得人們對旅游消費方式和形式的要求不斷提高,人們日漸重視旅游與自身個性相結合的方式,這便充分體現出旅游產品自身特有的特色。
體驗旅游經濟具有的經濟價值與其他商品經濟價值一樣,從體驗經濟定義可得出體驗消費是一種商品與服務相結合的消費形式,以消費者為中心并為其創造體驗與回憶為宗旨。由此可見,無形服務與有形商品相結合來為消費者提供特色體驗與回憶的消費方式,日漸成為當前體驗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更反映了體驗旅游的經濟價值,是在原有商品經濟價值上產生的服務附加值,而這正是旅游事業經營的經濟效益來源。
2.體驗經濟形式下的休閑旅游營銷模式分析
體驗休閑旅游最關鍵的價值為能夠讓消費者在體驗過程中得到情感滿足,因此在體驗休閑旅游企業中主要使用感官式營銷方案,其能夠利用消費者的觸覺、聽覺視覺等感官,來為消費者創造一個完全符合其感官要求的休閑旅游體驗。除此之外,還使用情感式、思考式、關聯式等營銷手段,其中情感式營銷手段,主要是通過在休閑旅游消費方式中加入某種情感,如崇敬、自豪等,以消費者內心情感得到觸動,從而引導消費者進行消費;思考式營銷手段,其主要利用消費者的思考能力,來設計充滿誘惑和驚奇的休閑旅游消費廣告,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關聯式營銷手段,其主要是指利用消費者的情感、思考以及感官等綜合因素來進行營銷的方法。
另外,由于體驗旅游不僅具有一般旅游的特征,還具有體驗旅游自身的特征,因此將兩者進行有效結合,能夠給消費者體驗休閑旅游的同時,還可給其留下印象深刻的體驗回憶,從而極大地刺激休閑旅游的消費,為休閑旅游企業增加經濟效益。
3.體驗經濟形式下的休閑旅游開發與營銷分析
3.1盡可能滿足消費者精神需求
在消費中,消費者獲得的體驗是消費者價值取向、消費動機、個性需求的主要導向,因此如何開發合理的旅游消費方式使消費者獲得滿意的旅游消費,是體驗旅游事業面臨的重要問題。由于消費者對旅游消費的要求不僅僅是視覺的享受,還要求旅游消費方式要集時尚、潮流與趣味等因素于一身,甚至還要求體現出其階層與身份等。因此,體驗旅游事業應不斷開發個性化的休閑旅游消費方式,制定具有新意、新鮮感的休閑旅游方案,以不斷吸引消費者眼球,從而引導其進行消費。同時體驗旅游企業還應不斷加強自身的服務水平,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從而才可使自身企業形象和社會效益得到不斷提升。
3.2充分尊重消費者個性化差異
在開發體驗休閑旅游方案過程中,旅游企業應對每一位消費者的差異性進行具體分析,不僅要充分考查其文化素養、情感志趣,還要考查其社會背景等綜合情況,從而才能夠使每一位消費者的個性化差異得到充分尊重。在傳統營銷模式下,大部分休閑旅游企業較為注重所獲利益,而忽略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從而導致消費者的大量流失。而在體驗經濟營銷模式中,休閑旅游企業不僅注重利潤的獲得,同時還注重每位消費者的終身價值,放眼在消費者終身消費中獲取源源不斷的利益。由此可見,關系營銷是當前休閑旅游企業開發與營銷的重要手段,其以與消費者建立良好關系為途徑,從而獲得消費者的認同與消費。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體驗經濟的時代背景下,應不斷創新休閑旅游體驗方案,不斷開發休閑旅游消費需求,為消費者制定個性化休閑旅游計劃,充分尊重消費者個性化差異,盡可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從而不斷刺激休閑旅游消費,為休閑旅游企業增加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麗娜.城市女性休閑旅游特征與發展策略研究――以濟南市為例[J].才智,2013(08):347-348.
[2]閉紅.旅游產品營銷中的生態關懷――基于賀州休閑旅游發展之探索[J].中國商貿,2014(15):40-41.
1.風險管理理論概述
1.1風險管理的定義及特點
風險管理是指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實現對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的一種管理過程。風險管理的特點有:(1)針對性強,風險管理旨在針對可能或即將出現的風險開展的相關管理,側重于控制風險。(2)管理效果的不可預測性。在風險管理過程中,風險是否出現,具有不確定性,使得風險管理的效果具有不可預測性的特點。(3)預防性。風險管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預防風險的發生,提前作出相應的管理對策,從而更好地實現對風險的管理。
1.2風險管理的作用
在項目開發中,可能會出現不同的風險,通過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能夠有效地實現對風險的控制,進而將風險降至最低,推動項目開發工作順利開展。風險管理的作用主要有:(1)能夠減小風險產生的影響。在項目開發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將會給項目的開發工作帶來嚴重地影響,造成相應的損失,通過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能夠有效地減少風險產生的影響,進而降低風險造成的損失。(2)能夠推動項目的正常有序進行。通過對風險的管理,能夠減少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阻礙,從而更好地推動項目的正常有序進行。(3)提高生產效率。在風險管理當中,能夠提出相應的管理方法,這些管理方法不僅可以運用到風險管理方面,而且還可以為日常的生產管理提供借鑒,從而很好地提高生產效率。
2.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案例:湖南攸縣酒埠江旅游區開發項目
攸縣酒埠江旅游區是湖南省風景名勝區之一,其中酒仙湖更是國家AAAA級景區。旅游區東與江西萍鄉市接壤,南距炎帝陵80公里、井岡山120公里,西距南岳90公里,北距株洲120公里、至長沙160公里。岳汝高速、衡炎高速、國道106和醴茶鐵路構筑了通往景區的快捷通道,交通便捷,是一塊值得開發的風水寶地。近年來,攸縣縣委、政府加大了對旅游項目開發的支持力度,先后籌措資金26億元,用于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2013年,我縣游客接待總人數291.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74億元,其中,門票收入900萬元。在風險管理方面,酒埠江旅游開發項目重點從成本風險與運營方面進行了管理,對項目開發成本以及今后的成本回收、盈利等進行了分析,并制作了具體的分析文件,并作出了相應的管理方案,如《湖南攸縣酒埠江旅游景區開發總體規劃》,酒埠江旅游開發投資公司明確了風險管理的責任,這些具體的工作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了相應的管理,但是并沒有起到很好的風險管理效果。
2.1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的現狀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反映出我國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在風險管理方面,能夠很好地認識存在的風險,并在風險管理方面作了一些工作,重點體現在成本風險與經營風險這些層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整體項目風險管理方面,并沒有很好地從風險管理的各個環節去強化對風險的管理。在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方面,存在的風險不僅有成本風險、經營風險,還有項目開發過程中的工程建設風險、人員風險等,這些都應該納入到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當中。
2.2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2.2.1缺乏明確的風險管理主體
在上述案例中,開展了相應的風險管理工作,但是并沒有明確風險管理的主體,也就是由哪一個主體負責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工作。在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過程中,不僅有政府部門,而且還有開發商、承包商等,這些主體在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當中都負有一定的管理責任,但是在具體風險管理主體方面并沒有明確。
2.2.2未能規范風險管理的責任類型
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過程中,由于不同因素的影響,往往會導致不同的風險存在,如人動會導致人力管理風險,自然因素會導致項目開發受阻等。在這些不同的風險出現時,湖南婁底漣源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旅游項目中未能規范風險管理的責任類型,沒有很好地結合不同的風險,對需要承擔的相關責任類型進行規范,導致在項目風險出現之后,難以利用相應的責任類型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2.2.3風險管理實施流程不明晰
風險管理實施流程旨在出現風險時,按照相應的程序對風險進行管理,進而達到相應的管理效果。在湖南酒埠江旅游開發風險管理方面,并沒有很好地明晰風險管理實施流程,而只是對風險管理作了非常概括性的部署,在具體實施流程上往往難以得到實現。由于風險管理實施流程不明晰,不僅給風險管理實施帶來困難,而且還將會導致風險管理不全面、缺乏可行性等問題的出現,使得項目的開發受到相應的影響。
2.2.4風險管理監督力度不夠
在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方面,往往只是對相關的風險管理工作作出了相應的規定,但是在風險管理監督方面并沒有加大監督力度,在湖南酒埠江旅游景區開發項目中,并沒有加大對風險管理監督工作力度,而只是以職能管理的方式對風險管理情況進行監督,使得項目風險管理過程中,并不能全面地了解風險管理的具體進展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問題。
3.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的對策
針對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從這樣幾個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對策:
3.1明確風險管理的責任主體
在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方面,針對缺乏明確的風險管理主體的問題,可以通過明確風險管理的責任主體的措施予以解決。通過明確風險管理的責任主體,可以更好地推動責任主體開展相應的風險管理工作,在出現風險管理責任時,由該具體的責任主體承擔相應的項目風險。針對這一點,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過程中可以成立項目風險管理小組,由專業的風險管理人員成立項目風險管理小組,負責開展項目風險管理工作,承擔由此而出現的各種項目風險管理責任。
3.2構建風險管理的責任承擔體系
針對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中風險管理責任類型不規范問題,可以通過構建風險管理的責任承擔體系,用以規范風險風險管理的責任類型。一是制定項目風險管理的責任承擔制度。在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過程中,可以結合項目開發實際情況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制定項目風險管理的責任承擔制度,通過制度的方式對項目風險管理的責任予以明確,為項目風險管理的責任承擔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對項目管理中的各個主體的風險責任進行明確劃分。在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中,有很多參與主體,這些主體由于分工不同,從事的工作內容也不同,需要承擔的風險類型也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對項目管理中的各個主體的風險責任進行明確,如政府的風險責任主要是融資風險、開發商的風險責任主要是開發項目風險以及項目能否得到最終的實現的風險等,通過明確劃分各個主體的風險責任,從而根據這些不同的風險責任來追究相關主體的責任。
3.3采取多樣化的風險識別方法
在項目風險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風險種類有很多,需要對風險進行識別,從而提高項目風險管理的質量與效率。針對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防范方法單一的問題,可以采取多樣化的風險識別方法,從而對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快速識別,進而達到防范風險的目的。一是建立風險識別標準。可以在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方面建立風險識別標準,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類型進行統計,并以具體的數據、問題表現等對識別標準進行明確。在開展風險管理時,則運用這些識別標準進行衡量,以此來實現對風險的識別。二是構建風險反饋平臺。由于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的不可控性與不可預知性,隨時都可能會出現風險,針對這一點,可以構建風險反饋平臺,項目開發的各個主體每天都要對風險管理情況進行反饋,并將具體的反饋內容到平臺上面,進而對這些風險管理情況進行整體分析,從而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時進行識別。
3.4制定系統化的風險管理流程
針對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實施流程不明晰的問題,可以制定系統化的風險管理流程,通過具體的流程來推動風險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一是制作風險管理的實施流程圖。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方面,可以結合項目風險管理的各個環節,制作風險管理的實施流程圖,通過流程圖的形式表現出風險管理的具體實施流程。二是制定風險管理操作手冊。在政府融資開發旅游景區項目風險管理方面,可以制定風險管理操作手冊,風險管理的各個主體通過學習風險管理操作手冊進而掌握風險管理的具體管理流程,按照這些管理流程實施對項目風險的管理,從而將風險減小至最小的范圍內,為旅游景區項目的開發工作提供相應的保障。
3.5建立科學的監督機制,加大風險管理的監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