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公司流動資產管理

公司流動資產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司流動資產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公司流動資產管理

公司流動資產管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中小企業;資產管理;問題;對策

1中小企業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1.1有效的資產管理是中小企業生存的基礎

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大部分中小企業因管理能力和經驗的缺乏,無法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靈活應對來自各方的風險。資產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首要課題,決定了企業能否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的盈利能力。有效的資產管理能合理配置中小企業的有限資源,幫助初創期的企業防范基本的資金風險和意外風險,是中小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

1.2高效的資產管理是中小企業發展的保障

相較體量較大的企業而言,中小企業往往面臨更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高效的資產管理一方面有助于中小企業提升資產運營效率,以更加靈活的姿態,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逐步提升自身的資產質量;另一方面有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在企業尋求發展時期,能以較小的資金成本迅速擴大資產規模,從而在行業站穩腳跟。

2中小企業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2.1流動資產管理指標應用時缺乏靈活性

一方面,在流動資產管理指標使用上,大部分中小企業依托自身使用的財務軟件預設指標進行分析,即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等幾項常用周轉率指標。該組指標雖適用性較廣,但在特殊行業、特殊業務的影響下,可能不具備適用性。如在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的使用上,賒銷率較低的零售行業和賒銷率較高的商貿企業均選用營業收入報表數作為分子,分母直接采用應收賬款年初年末平均數;在存貨周轉率的使用上,部分中小企業存在原材料用于投資、抵債等情況時未對存貨周轉率進行調整,而存貨周轉率較高的企業評價存貨管理時容易忽視存貨減值的影響等;在流動資產周轉率的使用上,一些建筑類中小企業在合同履約成本進行對資產流動性分類時也經常存在界定不夠清晰的情況,影響周轉率指標的準確性等。另一方面,波動性流動資產配置指標的使用較為缺乏。大部分中小企業因財務管理水平有限,在周轉率指標數據分析中未考慮季節性和周期性因素的影響,且較少引入波動性資產配置指標進行分析,導致對波動性流動資產和穩定性流動資產配置存在不足,影響了流動資產的使用效益,增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2.2非流動資產僅注重采購管理

作為企業的長期資產配置,大部分中小企業在非流動資產管理上存在基本的管理制度,但主要側重事前控制,即采購管理。然而,部分企業在采購決策過程中仍存在可行性分析不足的問題,比如許多企業存在未將后續維護成本、處置成本等因素納入分析數據的情況。尤其對于技術服務類中小企業而言,成立初期需采購較多無形資產并投入研發。在研發過程中,一些企業因使用不當或系統缺陷,產生了較高的后續維護成本。而這類企業如果在采購之前因可行性分析不足,未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權責,有可能因此造成整體成本過高,且影響了公司正常運營,從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流程控制和資產處置環節,中小企業普遍對非流動資產管理存在制度缺失和財務處理不規范等問題。如在固定資產管理上,許多中小型制造企業固定資產需要修理時,車間工人不看說明書直接維護,導致設備損壞;對車間生產績效評價指標以盈利性指標為主,未將設備維護情況納入考核;處置設備時無基本權責分離,導致企業資產流失等。在無形資產管理上,經常存在研發支出資本化和費用化界定不明確,財務人員未對更新較快的技術調整會計估計,以及未及時對尚未達到可使用狀態的無形資產做減值測試等問題。

2.3忽視表外資產管理

部分中小企業雖處于行業發展初期,規模不大,但仍具備很強的競爭力。這種競爭力來源于該類企業對行業核心資源的掌控。此類核心資源可能是企業的組織資源、企業品牌和商譽、客戶資源、人力資源等,因屬于表外資產,容易被管理者忽視,缺乏相關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一些技術和人員集中的行業,很可能在沒有任何管理制度控制下,因一兩名關鍵技術人員流失,導致核心資源外流,從而喪失競爭優勢,甚至導致企業經營失敗。

2.4整體資產配置與戰略規劃不一致

在整體資產配置上,一些中小企業存在資產配置與戰略規劃不一致的情況。常見的如一些商貿企業或小型制造企業在創立初期將資金配置在非流動資產上,而對存貨面臨的減值風險未采取基本的財產保險措施。與此同時,一些成長迅速的企業在急需融資擴張時卻因資產規模不夠遇到瓶頸等。

3完善中小企業資產管理的對策

3.1對流動資產管理指標進行個性化調整

一方面,在周轉率指標的使用上,應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進行個性化調整。首先是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率較高的企業應當選用賒銷收入作為分子,考慮現金折扣后的影響,保證口徑一致;生產性企業和周期性明顯的企業計算該指標時,分子應該考慮季節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的影響,從而體現營運期間真實的回款效率。其次是存貨周轉率。應當考慮用材料投資或抵債等特殊業務對指標的影響作出調整;結合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利潤率進行交叉分析,有條件的話通過存貨平均占用期進行深入分析;充分考慮存貨減值的影響等。最后是流動資產周轉率。深入分析企業資產的流動性,準確匹配資產類別,提高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另一方面,財務人員需提升專業水平,多學習最新的準則和管理會計知識,優化企業財務分析指標,將流動資產和企業經營周期充分匹配,提高流動資產營運效率。

3.2完善非流動資產流程管理及績效管理

對非流動資產建立預算管理,并將充足的可行性分析作為決策的前置要求,建立對比方案后進行采購。改進非流動資產流程管理。操作人員進行充足的崗前培訓后方可操作設備,維修時優先選擇專門的售后人員進行維修,無條件時由培訓后的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手冊進行,對設備進行定期保養和不定期檢查。財務人員一方面加強賬實核對監管,注重資產清查,并對差異及時監督并落實;另一方面提升資產保全意識,關注非流動資產的減值情況及財產保險是否在保,防止意外風險。技術類中小企業財務人員還需加強對無形資產的法務知識和財務知識學習,有利于企業資產的確認和保全。對于閑置的非流動資產,資產使用部門應與財務部門聯合評估、分析后,考慮是否采用處置方案,通過轉售增加資金周轉。資產處置應經過多管理部門審批后方可執行,保證處置信息透明。將非流動資產管理納入績效管理。采購資產的價格、質量,以及合同條款是否合理,納入采購部門績效考評中,確保責任落實。設備使用情況納入車間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績效考評指標。

3.3對表外資產建立相應管理制度

中小企業應對自身競爭力作出評估,確定自身的競爭優勢,并對自己的優勢資源進行分級管理。建議可以將優勢資源分成核心資源、重要資源和一般資源三級。其中屬于核心資源的,應建立具體的管理制度并安排專人負責。如核心資源為組織資源、客戶資源、關鍵技術的,應確定保密層級,與涉密人員簽訂保密協議并明確違約責任等;如核心資源為人力資源或關鍵技術人員的,可以考慮通過簽訂服務期協議、競業限制條款或者期權方式保障人員穩定性;屬于重要資源的,可通過第三方擔保或保險等方式轉移風險;屬于一般資源的,可通過普通的內控機制,如建立權責分離等手段進行風險防范。

3.4根據戰略規劃及時調整資產管理制度

大部分中小企業雖然不具備戰略制定部門,但管理者對于企業的總體戰略仍有一些大致規劃。在制定資產管理制度并執行的過程中,應保持和總體戰略規劃相匹配。處于初創期的中小企業,戰略規劃一般以發展為主。中小企業投入規模較小,經營風險較大,資產管理制度應以抗風險為主要目的。此時相較于采購非流動資產,選擇租賃方式有助于提升企業財務彈性。同時還應對重要資產采用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如倉庫注意通風防火防盜、確保財產保險有效性等。處于成長期的中小企業,戰略規劃一般以發展為主,同時會為迅速占領市場,需要擴大企業規模。此時,企業可以隨著融資的增加逐步配置一些非流動資產,并完善相應管理制度,在提升規模效應的同時,能為后續籌措資金快速擴大規模奠定良好基礎。一些處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中小企業,戰略規劃一般以保留市場份額和提升利潤率為主。資產管理制度應側重保障資產利用效率,采購管理應考察資產性價比,流程管理應強調資產運營效率,注重盤活閑置資產和做好處置流程監管。

公司流動資產管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投資 籌資 有機配合

一、投資和籌資總量的綜合決策

1.投資規模決策

企業投資規模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的投資總額。企業一定時期的投資規模是由企業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決定的。從理論上講,根據企業具有的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機,只要投資收益為正,投資規模就可以無限膨脹,只有投資收益為零時投資才顯得無必要。應根據投資項目的邊際收益率與籌資的邊際成本率的關系來確定最佳投資規模。當投資項目的邊際收益等于無邊際自己成本率時的投資規模可以使企業獲得最大收益,當然在實際中,由于投資項目往往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只能選擇內容收益率從上方趨勢近于資金成本率的那一個項目為止。

2.籌資規模決策

確定了企業投資規模也就確定了企業籌資規模。根據在上述最佳投資規模確定的理論,最佳籌資規模就是滿足最佳投資規模的籌資量。最佳籌資規模僅是一種理論上的表述,在實際上,籌資規模則可能與理論籌資規模存在差異。企業增量籌資規模與其現行的投資規模有密切的關系,即企業現行規模也是制約企業籌資規模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也可能出現企業現行投資規模大于最佳投資規模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實際投資和籌資規模均容易達到最優。總之,實際籌資規模要盡可能地滿足最佳投資規模的需要,要在斷的籌資和投資活動中逐漸逼近最優。

二、投資結構與籌資結構的綜合決策

1.投資結構與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的關系

企業將資金投放于不同資產會產生不同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一般而言,資產的流動性越大,風險水平越低,相應的盈力能力也越低.資產的流動性越小,風險水平越高,相應的盈利能力也高。

2.籌資結構與籌資成本和風險水平的關系

企業從不同渠道籌集資金會產生不同的資金成本和承受不同的風險壓力。資金成本與風險水平資存在著反比關系,一般而言,資金成本越高風險水平越低。就具體的籌資來源來看,所有者權益的安全成本最高。但風險最低,或者沒有財務風險;短期負債的資金成本越低,但相應的還款壓力最大,風險最高;而長期負債的資金成本和風險則居中。

3.投資結構與籌資的綜合決策

投資結構具有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與籌資結構具有的成本水平相配合,構成了企業的總和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由于投資結構和籌資結構均有穩健和基資金之分。因此,兩兩組合可以得到如下的四種策略:

穩健的投資結構與穩健的籌資結構相結合的管理策略:該策略在投資結構上要求充分保持資產的流動性,盡可能減少長期資產的投入,特別穩健者,甚至經營所需的固定資產都采用租賃的方式取得。在流動資產中,則盡可能壓縮存貨等變現能力差的資產,增加現金或接近于資產類的資產。結果是使資產的盈利能力相應降低。這種策略的風險雖然低,但相應的盈利能力也極低。激進的投資結構與穩健的籌資結構相結合的管理策略:該策略在投資結構上要求最大限度地增加資產的與盈利能力,不懼風險,其風險主要依靠消減負債占總資金來源的比例控制。在這種策略中,即使投資出現失誤,其風險也能受到有效的遏制,因為權益資本可以防止風險的擴大。因此,該種策略是盈利能力和風險均居中的管理策略。穩健的投資結構與激進的籌資結構相結合的管理策略:該策略在投資結構上要求保持資產的流動性以控制風險,在籌資結構上則要求盡可能用低資金來源滿足投資的需要。由于資產的流動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籌資風險的擴大,因此,該中策略的風險也屬中等。但是籌資成本的節約是有限的,對盈利的貢獻一般不如投資盈利能力大,因此,該種策略的盈利較采用第二種管理策略的為低。激進的投資結構與激進的籌資結構相結含的管理策略:該策略,不但要求投資結構有最大的盈利能力,而且還要求籌資的的資金成本最低,更為激進的,甚至相當大部分的長期資產的資金倆源都靠流動負債來解決。這樣,該種策略承受的風險就極大,一旦環境有變,激進的投資結構不能為企業帶來相應的收益,風險就會迅速放大,從而導致企業失敗或破產,因此,這種收益高成本低的策略盈利能力最高,但風險也最大。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決定著企業資本成本的高低,其中主要的有:總體經濟環境、證券市場條件、企業內部的經營和融資狀況、項目融資規模。總體經濟環境決定了整個經濟中資本的供給和需求,以及預期通貨膨脹的水平。總體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反映在無風險報酬率上。顯然,如果整個社會經濟中的資金需求和供給發生變動,或者通貨膨脹水平發生變化,投資者也會相應改變其所要求的收益率。具體說,如果貨幣需求增加,而供給沒有相應增加,投資人便會提高其投資收益率,企業的資本成本就會上升;反之,則會降低其要求的投資收益率,使資本成本下降。如果預期通貨膨脹水平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投資者也會提出更高的收益率來補償預期的投資損失,導致企業資本成本上升。

證券市場條件影響證券投資的風險。證券市場條件包括證券的市場流動難易程度和價格波動程度。如果某種證券的市場流動性不好,投資者想買進或賣出證券相對困難,變現風險加大,要求的收益率就會提高;或者雖然存在對某證券的需求,但其價格波動較大,投資的風險大,要求的收益率也會提高。企業內部的經營和融資狀況,指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大小。經營風險是企業投資決策的結果,表現在資產收益率的變動上;財務風險是企業籌資決策的結果,表現在普通股收益率的變動上。如果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大,投資者便會有較高的收益率要求。

融資規模是影響企業資本成本的另一個因素。企業的融資規模大,資本成本較高。比如,企業發行的證券金額很大,資金籌集費和資金占用費都會上升,而且證券發行規模的增大還會降低其發行價格,由此也會增加企業的資本成本。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長期資金籌集來源的構成和比例關系。短期資金的需要量和籌集是經常變化的,且在整個資金總量中所占比重不穩定,因此不列入資本結構管理范圍,而作為營運資本管理。在通常情況下,企業的資本結構有長期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構成。資本結構指的就是長期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各占多大比例。在資本結構的研究中提出的理論還有:理論、信號傳遞理論,等等。各種各樣的資本結構理論為企業融資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可以指導決策行為。但是也應指出,由于融資活動本身和外部環境的復雜性,目前仍難以準確地顯示出存在于財務杠桿、每股收益、資本成本及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融資決策還要依靠有關人員的經驗和主觀判斷。

三、流動資產結構和流動負債結構的收益與風險

1. 流動資產管理的兩種策略

流動資產管理策略就是確定企業流動資產總量和流動資產內部各項目結構的策略。其主要可以分為穩健性管理策略和激進性管理策略兩類。

流動資產管理的穩健性策略:這種策略不但要求企業流動資產總量要足夠充裕,占總資的比重大,而且還要求流動資產中的現金和有價證券也要保持足夠的數量,占流動資產'總額的比重大。這種策略的基本目的是使企業流動能力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使之能足以應付可能出現各種意外情況。流動資產管理的激進性策略:這種策略不但要尋求最大限度削減流動資產,使其占總資產的比例盡可能地低,而且還力圖盡量縮減流動資產中的現金和有價證券,使其占流動資產的比重盡可能地小,特別激進者甚至還要求盡可毛地縮減存貨。這種策略的基本目的是試圖通過削減流動資產占用量來提高企業的盈力能力。

2.流動負債管理的兩種策略

流動負債管理策略就是關于用何種來為所流動資產籌集資金的策略。它與流動資產管理的策略一樣,可分為穩健性管理和激進性管理兩類策略。

流動負債管理的穩健性策略:這種策略不但主張最大限度的縮小企業資金來源中的短期負債的數額,用發行公司長期債券或從銀行獲取長期借款的方法來籌集所需要的資金,而且更穩健者還試圖以權益資金來代替長期負債,及流動資產所需要的資金除少數定額負債外均有權益資金來提供。這種穩健性策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回避風險。當然如果權益資金來取代流動負債可以使企業流動比率趨于無窮大,即財務風險趨于零;用長期負債代替流動負債,在長期負債未到期前,也可是流動比率增大,減少了不能到期長還債券的風險。但是,這種穩健性策略,會是企業的資金成本增大,利潤減少;如企業用權益資金來代替負債,還會使企業喪失財務杠桿利益,使權益資金收益率降低。在權益資金既定的情況下,減少負債會減慢企業的發展速度;而增加權益資金來追求企業發展,優惠稀釋現有股東權益。因而,這種穩健性流動負債管理策略一般而論并不是一種理想的策略,它只適用于權益資金有多余,并找不到更加投資機會企業。

流動負債管理的激進性策略:這種策略主張盡力擴大利用流動資產籌集所需資金,并盡可能尋求資金成本最低的資金來源,試圖將流動負債作為資金的唯一資金來源。很明顯,這種激進行策略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潤。在滿足企業各種假定的條件下,這種籌資策略的確為企業獲取最大利潤。但是,利用該種策略即使能讓企業獲取最大利潤,也不一定能使企業股東財富最大化,因為當流動比率過低時,企業風險就很大,企業風險過大,就勢必對股票市場的投資人的投資積極性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一個企業的流動負債管理策略既不能過于保守,也不能過于激進,而應在兩者之間尋找一種適合于本企業的折中方案 。上市股份公司還應特別注意方案選擇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以促成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四、 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綜合決策

如果將流動資產管理和流動負債管理的穩健性與激進性的兩種策略,其兩兩組合起來,可以得到流動資金管理的四種策略:穩健性流動資產管理和穩健性流動負債管理的策略,穩健性流動資產管理和激進性流動負債管理的策略,激進性流動資產管理和穩健性流動負債管理的策略,激進性流動資產管理和激進性流動負債管理的策略。上述四種策略會對企業的流動比率、流動資金凈額產生不同的影響。流動比率除了用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來表示外,還可用如下兩種比率來表示:動資產流動比率、現款償債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比率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的流動能力,這一比率值越大,流動資產的流動能力就越強,就越有能力為應付各種意外況提供資金保證。現款償債流動比率是衡量企業在不將其他資產變現或不取得借款的情況下,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這一比率值越大,企身償債能力就越強,不能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就越小。

顯然,在上述四類流動資金管理策略中,第一類由于主張盡力增加現金和有價證券在流動資產中的比重,故會有較大的流動資動流動比率;另外,再由于強調最大限度地縮小流動負債在資金來源中的比重,故會有較大的現款償債流動比率。且由于現金和有價證券的增長與流動負債的減少同步發生,故會使得現款償債流動比率于流動資產流動比率。在這種流動資產大幅度高于流動負債的情況下,企業流動資金凈額也將會產生較高的正值。相反,第四類張最大限度地縮小現金和有價證券在流動資產中所占比重,故資產流動比率較低;以及由于盡力利用短期借款為流動資產籌集資金的方法,故其現款償債流動比率也較低,甚至會低于流動資產比率。在一方面削減流動資產和另一方面增加流動負債的情企業流動資金凈額必會加速減少,甚至會出現負值。第二、第三類流動資金管理策略則介于最穩健與最激進之間,總的來說,第二類策略的流動資產流動比率大,但現款償債流動比率相對較小;第三類策略的流動資產流動比率小,但現款償債流動比率相對較大。這兩類折中策略的流動資金凈額情況如何,要視具體情況才能定下來。

參考文獻:

[1] 公司投資策略.熊楚熊[M]海天出版社 2002.1

公司流動資產管理范文第3篇

(一)中小型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

1.固定資產管理現狀。一部分企業采取了制度管理方式,制度清晰明確,但缺少實物操作的規范和落實。如缺失定期與不定期的盤查、合理與必要的檢修和維護,發現缺失和閑置的資產未及時上報處理。這些都給固定資產的管理帶來了隱患,企業不能及時掌握固定資產的狀況,也不能達到固定資產的優化配置。

2.流動資產管理管理現狀。中小企業流動資產管理是企業經營的重中之重。既然是流動資產,企業就應該從流動的角度來衡量資產的有效性。比如對流動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缺乏完善的制度和科學的決策機制,常常用短期資金投向長期項目,使資金回籠緩慢,造成資金鏈斷裂;存貨沒有合理的定額儲備,往往造成積壓或短缺;對應收帳款方面缺乏對客戶的信用等級管理,造成壞帳和呆帳,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益。

3.無形資產管理現狀。有些中小企業管理者認為只有專利、商標、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才是無形資產。前幾項企業沒有,不必管理,而后者土地使用權就是在用的,更沒必要管理,所以到現在中小企業中對無形資產管理皆是空白。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現在企業中的無形資產的內涵和外延也隨之有了變化,而包括經濟、技術、法律、人力資源諸多方面,涉及到企業內外綜合的全面管理。因而企業加強無形資產的管理,也是企業生存之本,競爭之源。

(二)中小型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認識,放松管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一部分企業領導沒有真正認識到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領導的工作重心側重于經營上,放松了國有資產的管理,對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認識不夠,片面理解為僅僅是要看住資產、堵住漏洞、管住人事、不讓流失就是最大的目標,而對于國有資本如何增值卻很少問及,更談不上發展戰略、資源配置。

2.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一是企業資產管理混亂,存在制度不完善或制度執行不嚴和不規范的情況。國有資產的購置、處置、出售沒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請主管部門審批,使國有資產的產權變動脫離國家監督,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二是資產運營質量不高,流動資產不流動,存貨積壓,應收賬款比重過大,資金周轉緩慢,以至企業經營運轉缺乏保障,造成資產閑置。三是財務管理不規范,會計核算不準確,沒有建立和完善申請采購制度、盤點清查制度、處置制度,導致國有資產帳實不符、閑置、廢棄等現象時有發生,把累計折舊作為調整利潤的杠桿,降低了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益。

3.內審制度缺失,監督力度不夠。內審制度在中小企業中還未建立健全,使資產管理監督缺失,企業對所有資產也未能做到清楚明白。外部監督力度也有待于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往往依據企業報告的財務報表對國有資產進行監督,這雖能反映資產的價值狀況,但不能及時發現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無法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完整。

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一)加強各項資產管理,實現最大效能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的定義明確了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那對于資產管理就不能僅僅停留在看住資產,防止其丟失、損壞、流失的工作上。而是要根據生產經營的需用,加強對各項資產的管理,實現其保值增值。國有企業要嚴格規范資產管理的購買審批、日常維修、出租抵押、報廢處置等相關制度。包括:首先,對流動資產的管理主要是盤活流動資產存量,合理增強其流動性,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既要保證企業經營的需要,又不能因安排過量而浪費。企業應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盤點、抽樣等方法檢查賬、賬相符,賬物相符并嚴格控制流動資產的領用及消耗。其次,固定資產管理要做好在用、閑置資產的登記管理工作,做到帳實相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方式,對其進行核實,摸清家底。對在用固定資產應制定資產保養維修計劃,不斷提高在用資產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對閑置、積壓的資產應采取合理的調劑制度,或出租出售,使這些資產變現或增值,充分發揮其效用。再次,國有企業應加強對品牌、商標、專利、專有技術、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的管理。不斷打造和培育主業品牌建設,維護和提升企業品牌的認可度。

(二)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并落實

中小型企業應該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制訂適合本單位資產管理的相關制度,并貫徹落實到日常工作中。

1.資產管理制度應貫穿于資產的各個階段

(1)建立健全資產采購階段的管理制度。企業應建立資產采購審批制度,合理安排采購計劃。現階段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社會日新月異,企業資產無論是長期資產還是流動資產,在選用與采購要綜合考慮企業長遠的發展,能夠跟上技術的進步,以免造成存貨積壓,機器設備落后,嚴重影響企業經營運轉。(2)建立健全資產使用階段的管理制度。企業購入的資產投入使用后,往往是“三天新鮮”,在以后的使用中沒有嚴格的檢查、維護、修理等相關制度,只要能用就不停止,致使資產使用壽命縮短,提前報廢,或是能用就用,造成安全隱患。企業應建立健全資產的檢查、維護制度,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的方法對資產進行盤點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排除隱患,發揮資產使用的最大效能。(3)建立健全資產處置階段的管理制度。對于閑置和報廢的資產處置,企業應建立資產處置的審批制度,制訂資產處置的操作細則以及財務審核制度。嚴把資產“出口”關,最大限度的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2.強化和完善資產管理中的財務制度

(1)強化資產管理中的財務制度,使之對資產管理更加有效,現代的財務不單單只是對資產量化的記錄,而是對資產經營運轉及產生的收益的管理。流動資產的周轉率、固定資產的收益性、無形資產的價值,這些指標準確及時的來源都離不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2)完善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對資產進行時時跟蹤管理,對經營中出現資產盈余與損失及時處理,保證帳、卡、物一致,及時發現資產運營中的問題,提高資產利用效果,合理調配,發揮效用。(3)嚴格按照財務制度正確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額。合理有計劃的計提折舊是更新固定資產,保障企業長遠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企業應制訂合理規范的資產折舊制度,避免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將其作為調整各期費用的杠桿,從而來調節利潤,影響企業長期發展。

(三)資產管理應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企業管理者應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增強長遠意識和責任意識,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明確職責,積極規范和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杜絕資產管理中的違法違紀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確保企業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努力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率。同時,做好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也是財務工作人員和每位員工的責任。加強學習、了解國有資產管理法律、規章制度,落實國有資產管理的措施和辦法,全面提高思想認識、政策水平、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增強職業道德,不斷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水平。使國有資產管理真正做到: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權責結合、責任到人。這是做好資產管理的基礎。健全的資產管理制度有利于明確人員職責、權限,以良好的秩序保證資產管理的科學合理性,不斷實現資產管理的優化配置,合理利用。

(四)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加大外部審計的力度

公司流動資產管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流動資產融資策略  風險中性世界 

    The Choice Of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actics In The Risk-neutral World

    ——the Appliance In Chinese Economy   

    Abstract

    Currency assets are the assets which are deposited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during the course of manag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currency assets management can influence company’s profitability and anti-risk ability directly.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actics in the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heory. They are the rash advance type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actic, conservative type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actic and medium-sized type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actic. These three kinds of tactics use different percentage of long term or short term capital to catch the best way of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In these three kinds, rash advance type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actic is full of risk, but it is also most profitable. And the conservative type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actic is oppose to it, and medium-sized type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actic is in the middle of them. After making the definition of entire risk-neutral world, we can exclude the influence of the risk to the choice of current assets financing tactics. And then we can get the best model of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actics in the environment without risk. It seems that the rash advance type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actic is best. But this model can not represent the real world, so we change the definition, and make the definition of finite risk-neutral world. In this world, risk starts to make influence to the choice. The advantage of rash advance type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actic starts to become narrow.  At last, the hypothesis of the risk-neutral will be canceled. Biding the current china economic circumstances, we will get the tactics fit current china economic. The conservative type currency assets financing tactic is best.

    Keyword: current assets financing tactics, risk-neutral world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理論回顧···················································1

    (一)   流動資產概念與特性···································1

    (二)   傳統流動資產融資理論——三種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類······2

    (三)   風險中性世界概念發展回顧······························4

    (四)   風險中性概念定義······································5

    第三章  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的對于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新認識·········5

    (一)   完全風險中性世界的假設································5

    (二)  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選擇的影響·········6

    1、  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析··························6

    2、  保守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析··························7

    3、   適中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析··························7

    (三)   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理性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選擇·········8

    第四章  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的對于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新認識········8

    (一)   有限風險中性世界的假設·······························9

    (二)   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選擇的影響········9

    1、   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析·························9

    2、   保守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析························10

    3、   適中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析························10

    (三)   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理性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選擇·········10

    第五章 在目前中國經濟環境下策略的選擇·····························11

    第六章 總結及局限性分析···········································12

    參考文獻··························································13

    第一章   緒論

    融資,即資金的融通。本文所涉及的融資是狹義上的融資,即資金的融入。融資管理是整個財務管理三項核心內容之一,另外兩項分別是投資管理和分配管理。在這三項核心內容中,融資是整個企業的資金運作的起點,并且通過融資獲取所需的資金是整個企業能夠正常開展生產活動和經營活動的前提。因此,融資策略的選擇對于一家企業的經營業績,甚至是生死存亡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在現代經濟體系中,公司的資金主要來源有通過公司內部積累資金、以股本方式融資和以債務方式融資等,捐贈收入等項目來源并不穩定,本文不將其作為主要來源之一。從另一角度上看,資金融通可分為長期融資和短期融資。長期融資包括普通股融資、優先股融資和長期負債融資、融資租賃方式等;短期融資主要有商業信用、商業票據、短期融資券和短期借款等。本文以第二種方式,即以長、短期融資來將其劃分。

    流動資產是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短期置存的資產,是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流動資產有著周轉速度快、變現能力強、形態多樣化等特點。流動資產的管理水平高低會直接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如何采用合適的融資方式來對流動資產進行融資也是公司一項必須要解決好的課題。

    在目前中國的經濟環境下,尋找到一種合適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重要性更是愈發凸顯。我國目前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在流動資產的管理能力存在不足。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樣的,既有傳統體制固有的問題,也是由于一定程度上對于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研究不發達的緣故。

    本文將采用風險中性的假設來逐步推導,試圖尋求一種適合風險中性世界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并逐步延伸,尋求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流動資產融資方式。

    綜上所述,本文將結合中國國情和風險中性理論,來深入研究流動資產融資理論,以尋找出合適的資產融資策略。

    本文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上述引言部分是對本文研究的內容、目的、意義的介紹;其次是理論的回顧,這部分將對國內外傳統理論研究進行介紹——三種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類,此外,也將對在金融衍生產品定價中得到廣泛運用的風險中性假設的理論進行介紹;第三部分是進行完全風險中性世界假設,進而推導出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的對于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新認識;第四是放開假設條件,進而假設出一個介于完全風險中性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有限風險中性世界;第五部分是結合中國實際情況來尋求合適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最后是對本文所得出的結論作出概括性的總結和對本文的局限性進行解釋。

    第二章   理論回顧

    流動資產概念與特性

    流動資產是指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短期置存的資產。這些資產可以在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內循環一次,即可以在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流動資產包括現金和各種存款、存貨、應收及預付款項、短期投資等等。

    流動資產的定義和所包括的項目,便使得流動資產擁有以下幾點主要特性。

    其一,是周轉速度較快。在定義中就可以看出流動資產一般可以在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其二,是變現能力較強。這在流動資產的諸項內容的構成中可以看到,現金項目自不必多談,存貨等項目可以通過銷售變現。其三,形態多變。流動資產往往從貨幣形態開始逐步通過供應、生產、銷售等環節,經由多種形態如實物形態、債權形態等最終回到貨幣形態。

    這三項特性,其源頭還是在于流動資產的“高流動性”上。流動資產顧名思義,其流動性在所有的資產中最高,這點在會計報表中也可以輕易看出,資產負債表中將各項資產按其流動性從高至低排列,而流動資產囊括了其上方的諸項資產。但是,強勁的流動性固然為企業的財務安全提供了保證,但是根據財務學中“流動性往往與盈利能力呈負相關”的原理,流動資產也是所有資產中盈利能力較薄弱的。持有過度的流動資產,將會使得公司盈利能力不足,而過度持有固定資產則會使公司財務風險激增。現代流動資產理論真正研究的重心在于在抗財務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兩者之間權衡。

    (二)   傳統流動資產融資理論——三種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類

    在斯蒂芬·A·羅斯所著作的《公司理財》一書中,對傳統的流動資產融資的策略做了總結。在傳統流動資產融資理論中,斯蒂芬·A·羅斯認為流動資產可分為永久性流動資產和臨時性流動資產。永久性流動資產是指公司的營運循環跌至谷地時,公司依舊持有的流動資產,投入其中的資金是長期的。而與之相對,臨時性流動資產是指會隨著營運循環中季節性和循環性波動而變化的流動資產。

    在現實的經濟環境中,由于銷售水平的長期上升趨勢,因而往往對于總資產的需求從整體上也不斷上升。因此推演出對于一家成長中的企業,其總資產需求量隨著時間而表現出有長期上升趨勢、并且圍繞著這種趨勢有季節性變動和不可預測的逐日逐月波動。

    可以將之形象的刻畫成下圖:

    如圖2-1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總資產需求曲線呈波動向上,并且這種波動趨勢無任何規律可尋。在總資產需求曲線的波動向上的過程中,有一條向上的波動區間,在這一區間的下限以上部分,就是臨時性流動資產,在這一下限以下部分,就是由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構成的永久性資產。在圖2-1中,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被嚴格區分為上下兩部分,事實上這兩部分都是永久存在的,并無明顯界限的,只是固定資產在短期內不會上升,而永久性流動資產會隨著經營業績的上升而逐步上升。

    在如何解決流動資產融入資金的問題的實質是資本收益與財務風險之間的權衡,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三種不同的融資策略——保守型融資策略、進取型融資策略和適中型融資策略。

    保守型融資策略采用了溫和的策略,認為公司的穩健重于盈利,因而不僅以長期性資金(如股本、長期負債等長期融資)融入固定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更是以永久性資金融入臨時性流動資金。只有部分的臨時流動資產通過臨時性資金(如短期借款、短期有價證券等短期融資)融入。

    如圖2-2。

    進取型融資策略則是走到了保守型融資策略的對立面,只采用部分長期資金來融入固定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剩余的固定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以及全部的臨時型流動資產都采用短期資金來融入。該種經營者往往將公司的利潤置于第一位。

    如圖2-3

    適中型是以上兩種方法的折衷,以短期資金來融通臨時性流動資產,而用長期資金來融通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

    如圖2-4

    這三種不同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體現了三種不同的經營者價值觀,很直白的體現了三種融資方式。但是其間的高下,并無法直接通過以上直觀的表述得出,要結合確實的環境來得出。

    以下,我將引入風險中性概念來進一步進行解釋。

    (三)   風險中性世界概念發展回顧

    風險中性定義始見于金融領域,主要用于對期權、期貨的定價。風險中性假設和風險中性概率在赫爾的《期權、期貨和其它衍生證券》等關于金融衍生產品的書籍中常有出現,風險中性概率在Darrell Duffie的“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中有所描述,風險中性和風險中性概率在宋逢明著的“金融工程原理—無套利均衡分析”中也對進行了一定的分析。風險中性最初是在Black-Scholes 微分方程[注1]中出現。   

    Black-Scholes 微分方程是用于為期權或與期權相似的擁有選擇權的投資項目的定價或估值公式而被廣泛應用。在Black-Scholes 微分方程中沒有任何與投資風險偏好相關的變量,在該方程中出現了以下變量:股票的當前價格、股票價格方差、期權規定的執行價格、執行時間和無風險利率,這些變量都獨立于風險偏好,這是因為與投資者風險偏好密切相關的股票預期收益率這一關鍵變量已經在方程的推導過程中消除。從而在對期權進行定價時,任何一種風險偏好都對期權的估值不產生影響了。

    [注1]  Black-Scholes方程的公式為;

    其中Ct為t時刻看漲期權的價格;St為股票t時刻價值;X為股票的執行價格;

    N(d2)為風險中性世界中期權的執行可能性,X·N(d2)為執行價格乘以支付執行價格概率;St·N(d1)·表示以下變量:風險中性世界中當執行時股價高于執行價時,該變量等于股價,其他情況下都為0。為股票價格波動的標準差;

    rf為無風險利率,T為執行時間。

    ,。

    約翰·赫爾:《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產品》第11章,第216頁,(華夏出版社)

    在此以后,該方程還額外提出了一個假設:所有的投資者都是風險中性的,這個世界就是風險中性世界。在風險中性的世界中,我們就可以用任意的收益率來代替預期收益率,進一步我們可以用無風險利率來替代證券的預期收益率。此后,有學者證明把在風險中性世界中求出的Black-Scholes微分方程解放到風險厭惡世界中時也是有效的。在風險中性的世界中,投資者的預期收益率為無風險利率,投資世界的風險中性假設便是指世界是風險中性的,世界是風險中性的便蘊涵著:投資者的預期收益率為不要求風險補償的無風險利率。

    以上是風險中性在衍生證券定價領域的基本理論框架。此后,Hull從實用角度(1993),Wilmott、Howison和Dewynne從微分角度(1995)對衍生證券定價進行了進一步的論述。使得風險中性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但其使用范圍依舊被局限于金融產品及其衍生產品的定價領域。

    (四)   風險中性概念定義

    風險中性在之前的Black-Scholes 微分方程在期權等衍生證券的應用的介紹中已經基本給出了基本描述:

    風險中性是指投資者對于任何投資項目不考慮這一項目所包含的風險,不要求風險溢價,只要求無風險回報率的情況。

    所有投資者都是風險中性的世界被稱為風險中性世界。

    風險中性世界是與現實的經濟環境不同,現實的經濟經濟環境被認為是風險厭惡世界。在現實的風險厭惡世界中,投資者并不會無視風險。對于風險厭惡者往往會規避高風險的項目;而風險偏好者也不會只要求無風險回報率,他們會根據不同的投資項目中所包含的風險程度,要求不同的風險溢價,以尋求風險補償。

    本文所采用的風險中性定義與在衍生產品定價中采用的定義并不完全相同。并且在此后的論述中,將不再涉及金融衍生產品的定價問題,僅僅借用風險中性及風險中性世界的定義進行進一步分析。

    第三章     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的對于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新認識

    在對原有傳統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類和風險中性世界進行介紹后,本文將通過一系列假設來進行進一步分析。

    (一)   完全風險中性世界的假設

    在對風險中性世界的概念進行介紹后,我在此處定義一個更為具體的“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以方便此后的分析,并且區分下文我將定義的“有限風險中性世界”。

    對于“完全風險中性世界”,本文作出以下假設:

    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所有投資者沒有風險溢價,對于任何一種投資都要求相同的投資回報率,而無論其風險高低。

    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沒有風險厭惡或偏好的行為,即投資者不僅不會因為風險的上升而要求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并且對任何的項目都會進行相同的投資,而不會選擇拒絕進行投資。

    市場是無摩擦的,資金的融通沒有交易成本,即融資的唯一成本是對于資金供給者的投資回報,即股利和利息。

    資金的融入沒有時間間隔,即無論長期融資還是短期融資都可以在作出融資決策后,將立即獲得所需資金。

    發行股票或債券沒有準入門檻。

    不存在政府,即沒有政府的市場干預與任何稅收問題。

    在此處,對于“完全風險中性世界”的假設非常苛刻,與現實經濟環境有著巨大的差別,但是對于簡化討論過程有著重大的幫助。

    在對完全風險中性世界進行了假設之后,實施上排除了以下幾點因素:第一,風險對于企業的影響。第二,不符合完全競爭市場假設的因素。在進行了如此的假設之后,我們可以看到,對于一項投資項目的價值的影響僅僅被限制在了流動性方面,這樣就有利于我們簡化對于問題的討論。

    (二)   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選擇的影響

    在對“完全風險中性世界”進行了定義之后,本文將對市場對于公司采用的對于流動資產的融資策略的選擇的反應進行分析與論述。

    1、   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析

    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本文首先對于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進行分析。在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中,如2.2節所述,企業往往通過冒險的手段,不僅以臨時性資金融入臨時流動資產,更是以臨時性資金融入固定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只有部分的通過永久性資金融入。

    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里,通過4.1節的定義,我們可以發現,在這樣一個風險中性世界中,融資成本只只取決于流動性,即長期資金的融資成本高于短期的融資成本。這樣的話,如果其他條件不發生改變,則盡量采用臨時性資金會貌似會更有利。

    但是,采用臨時性資金短期融資是否會對其他因素產生影響呢?從目前主流的財務學中來看,將會對公司的價值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劃分為償債能力和獲利能力以及營運能力、發展能力等等。流動資產的融資策略一般不會對企業的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產生重大影響,因而真正受到影響的因素是償債能力和獲利能力。以下將從這兩方面開展分析。

    償債能力分為長期償債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之分。考察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權益乘數和已獲利息保證倍數等;考察短期償債能力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等。長期償債能力主要與企業的長期經營有關,而對于短期負債和剛性債務的償還多與短期償債能力相關,因此本文所指的償債能力為短期償債能力。

    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由于本文對其的假設條件1:所有投資者沒有風險溢價,對于任何一種投資都要求相同的投資回報率,而無論其風險高低;和假設條件2:沒有風險厭惡或偏好的行為,即投資者不僅不會因為風險而提高要求的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并且對任何的項目都會進行相同的投資,而不會選擇拒絕進行投資。因而,企業的破產風險被大大的降低了。當企業面臨財務困境時,由于假設4:資金的融入沒有時間間隔,即無論長期融資還是短期融資都可以在作出融資決策后,立即獲得所需資金;和假設5:發行股票或債券沒有準入門檻。公司即便風險已經很大,依然能夠從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上融通足夠量的資金。特別是假設2,由于在這個完全風險中性世界里,投資者不會因為一家企業的風險而選擇規避。這就保證了企業無論面臨何種財務困境,都能夠輕松融到資金而度過難關。在這樣的一個完全風險中性世界里,任何的一家公司無論其規模大小或經營業績和蘊涵著的風險,都沒有因償債能力被逼至極限而破產的可能。因此,在這樣的一個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所有的企業的償債能力都趨向于無窮。

    從獲利能力角度分析,當公司所需求的臨時性流動資產量一定時,在進取型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下,流動資產的融資成本就可劃分為用來融入部分固定資產和部分永久性流動資產的長期資金,和用來融入全部的臨時型流動資產和剩余的固定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的短期資金。設融資總成本為A;用來融入部分固定資產和部分永久性流動資產的長期資金的成本為A長1,用來融入剩余的固定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的短期資金的成本為A短1,用來融入全部的臨時型流動資產的短期資金的成本為A短2。于是就有 A=A長1+ A短1 +A短2。在這三項中,由于流動性越強,其盈利能力越弱,因而對于投資者來說,給出的臨時性流動資金的使用價格低于長期資金的使用價格。因此,在資金的來源無限的情況下,更多的使用臨時性資金的確使得資金總成本更低。此外,使用臨時性資金還有另一項優勢,那就是靈活性。從圖2-1中我們可以看到,臨時性流動資產的需求并不穩定,擁有臨時性的資金可以迅速根據臨時性流動資產的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從而省去了由于持有過量的流動資金而產生的融資成本。

    2、   保守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析

    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對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進行分析后,本文將通過對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和與其相反的保守型融資策略進行比照。

    在保守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中,如2.2節所述,企業不愿冒著資金短缺的危險,因而不僅是固定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以永久性資金融入,臨時性流動資金也有一部分是以永久性資金融入,只有部分的臨時流動資產是通過臨時性資金融入。

    從償債能力上來看,由于公司的一部分流動資產是以長期資金的方式融通,因而在一般狀況下較進取型流動資產擁有更高的安全系數。但是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如前文所述,資金在這樣的一個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是幾近無限的,因而同樣是抗風險能力是無限,因而事實上保守型和進取型在這個世界中的償債能力是相同的。

    再從獲利能力角度進行分析,保守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采用了更多的長期資金來達到融通流動資產的目的。設融資總成本為B;用于融入固定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的長期資金成本為B長1,用于融入臨時性流動資金的長期性資金的成本為B長2,用于融入剩余臨時流動資產的臨時性資金的成本為B短1。于是有B= B長1+ B長2+ B短1。在這三項中,很明顯,B的構成中,短期資金的比重遠遠低于A,(B短1< A短2<A短1 +A短2)。短期資金的比重下降,會引起融資總成本的上升。此外,在采用了保守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后,由于長期型資金是無法在短期內增減的,因此當處于如     圖2-2中所示的總需求最低點時,多余的資金將造成無謂的損失。因此,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保守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成本高于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

    3、   適中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析

    適中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介于保守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和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之間,以短期資金來融通臨時性流動資產,以長期資金來融通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

    在償債能力方面,適中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與以上兩種策略相同,抗風險能力都是趨于無限。

    在盈利能力方面,適中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融資成本介于兩者之間,設融資總成本為C,設用以融通臨時性流動資產的短期資金的成本為C短,用以融通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的長期資金的成本為C長。在適中型中的短期資金比例介于進取型和保守之間,(B短1< C短 = A短2< A短1 +A短2)。此外,由于適中型采用短期資金融通臨時型流動資產,因而不存在因為資金閑置而產生的無謂損失。因此,適中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盈利能力介于進取型和保守型之間。

    (三)   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理性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選擇

    在通過上文的分析之后,可以看到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里,由于企業可以通過不受任何限制地在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上獲取資金,因而無論采用何種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都沒有因為財務拮據而發生財務拮據成本甚至是破產的可能性,換句話說也就是其償債能力都趨于無窮。因此,在這樣的一種完全風險中性世界里,采用何種融資策略都不影響其償債能力。

    再從獲利能力上看,我們采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來分析,即RWACC,本文所定義的這種RWACC,不是以債務或股權來區分其資本結構,而是以長短期資金來劃分其資本結構。設以L代表長期資金,S代表短期資金,RL代表長期資金成本,RS代表短期資金成本。因此,RWACC可以改寫成:

    從這個公式中可以看出,由于RL>RS,因此使得S的比重增加,有利于使RWACC下降。在三種流動資產融資策略中,前文已論述指出:

    B短1< C短 = A短2< A短1 +A短2。因而,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選取了最多的短期資金作為其資金來源。其盈利能力最強。適中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短期資金比重其次,因此其盈利能力居中。保守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短期資金比重最低,因此其盈利能力最差。

    我們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可以進行進一步推論:應當在資本結構中完全采用短期資金進行融通。

    從公式,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令L=0,S=L+S,則公式變為 ,其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達到最低,等于短期資金成本。

    所以,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理性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是采用極端進取的理念,將全部資產——而不僅僅是部分的流動資產,都以短期資金融通。

    第四章   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的對于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新認識

    在對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進行了分析后,我們發現,在這樣一個世界中,可以無限制地融通資金事實上就意味著市場上的資金是無限量。這一假設與經濟學中的資源稀缺假設向左,因此,這樣的一個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此,我們就需要更改假設,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一)   有限風險中性世界的假設

    在對之前的完全風險中性進行了假設與分析后,本文將更改假設,使其有更大的適用范圍。

    對于“有限風險中性世界”,本文作出以下假設:

    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所有投資者沒有風險溢價,對于任何一種投資都要求相同的投資回報率,而無論其風險高低。

    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有風險規避行為,投資者雖然不會因為風險的集聚而要求更高的投資回報率,但是會選擇拒絕進行投資。

    市場是無摩擦的,資金的融通沒有交易成本,即融資的唯一成本是對于資金供給者的投資回報,即股利和利息。

    資金的融入沒有時間間隔,即無論長期融資還是短期融資都可以在作出融資決策后,立即獲得所需資金。

    發行股票或債券沒有準入門檻。

    不存在政府,即沒有政府的市場干預與任何稅收問題。

    這個“有限風險中性世界”與“完全風險中性世界”的最大區別就是:投資者不再是對于風險完全漠然了,雖然市場上依舊不存在風險溢價行為,但是投資者已經是風險厭惡的了,他們會規避高風險的項目。

    (二)   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選擇的影響   

    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對于不同風險的項目,投資者已經不再是毫無顧忌的進行同等投資了,因而在市場中不存在無限資金的情況了。因此,要對三種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進行重新分析。

    1、   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析

    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由于原先“完全風險中性市場”的第二條假設被打破,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分析已經改變。因此,本文將在這兩方面重新進行分析。

    從償債能力上看,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上對于不同風險的公司依舊不產生溢價,但是當公司的風險上升后,其能夠在市場上通過信用或股權融到的資金總額會下降。也就是,之前完全風險中性市場中的無限償債能力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不存在了。公司因無法償還到期資金而將發生財務拮據成本,更為嚴重的會導致公司的破產。采用了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由于其短期資金的總額超過了臨時型流動資產的總額,當短期資金到期需要償還時,發生流動資金不足以補償債務的可能性很高,此外有相當一部分臨時資金用以融通永久型流動資產或固定資產,這些永久型流動資產往往是由存貨、應收及預付款項等構成,這些永久型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的變現能力往往較差,即便成功變現也往往會產生較大的折價,公司的財務風險極大。

    從盈利能力上看,采用進取型的融資策略的融資成本中支付給投資者的部分,較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沒有發生很大變化。但是,由于財務拮據而產生的財務拮據成本的發生可能性大大增加。在拮據成本中,不僅有包括上文所提到的由于永久型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的強行變現而導致的折價損失,還有因為公司由于財務狀況不穩而導致經營者無心經營,員工對于工作產生懈怠和對公司的信任度下降等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原有的生產經營活動必然會受到影響。此外,對于生產經營需要有必要的流動資產,當被迫變賣流動資產以償還欠款時,就會由于如原材料等資產的不足而無法充分的發揮生產潛能,造成機會成本。此外,財務危機的發生,也對各利益相關者對于公司的信心產生打擊。

    因此,事實上采用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融資總成本為:長期資金的融資成本+短期資金的融資成本+財務拮據成本。其中,長期資金的融資成本與短期資金的融資成本之和與短期資金占所有資金的比例成反向關系,而財務拮據成本與短期資金占所有資金的比例成正向關系。因此,在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融資成本不再簡單地與短期資金占所有資金的比例成反比。

    2、   保守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析

    相對于進取型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缺點的逐漸顯露,保守型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卻逐漸展現出其優勢。

    從償債能力角度看,保守型融資策略,由于其短期資金量少于臨時型流動資產量,因而其安全性較高。由于長期資金往往會轉換為存貨等不易變現的資產,而短期資金會以現金和短期投資的有價證券形式出現,因此速動比率和支付能力系數會較進取型高,因此其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遠遠小于進取型。

    在盈利能力方面,采用保守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在長期資金的融資成本與短期資金的融資成本之和上,依舊高于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但是,在因財務風險而產生的財務拮據成本上卻小于進取型。財務拮據成本是由于公司的不合理借債和過度借債產生,采用保守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其債務結構優于進取型,其長期資金比重高于短期資金。并且,如前文所述,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進取型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會極端地完全采用短期借款進行融資,而保守型策略的選擇者,在長期資金的籌集中,相當一部分會采用股本這一永久資金形式籌集,這就更進一步降低了風險。因此財務拮據成本小于進取型。

    3、   適中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分析

    適中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分析與,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相似,其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依舊是介于保守型策略和進取型策略之間。

    因此,本文在此就不再作更多的贅述。

    (三)   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理性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選擇

    在對三種融資策略進行了逐項分析后,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與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不同,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風險對于投資者開始產生影響,償債能力三種選擇策略不再相同,進取型的風險上升至三者中的最高,而保守型為三者中的最低。

    此外在盈利能力上,也無法簡單地用RWACC進行完全衡量,除了在作出融資決策時可明確預知的長短期融資成本外,還要加上由于財務風險而產生的財務拮據成本。

    正是由于“風險”這一變量的介入,使得原先在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作出的采用極端進取型融資決策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已經不再適用了。并且,何種策略最佳在有限風險中性世界中已經無法簡單作出。

    因為,融資總成本=長期資金的融資成本+短期資金的融資成本+財務拮據成本。流動資金所占的比重已經不再是完全風險中性世界中那樣永遠地與融資成本成反比,它與財務拮據成本呈正比。因此,無法簡單地得出結論。

    何種流動資產融資策略最為合適,要結合經營管理者對于可能產生的財務拮據成本的預期與其自身的風險厭惡程度,方能得出。

    第五章  在目前中國經濟環境下策略的選擇

    在對完全和有限風險中性世界的融資策略進行分析后,本文將回到現實的經濟環境中進行分析。在此,針對完全風險中性世界和有限風險中性世界的定義,本文對其現實世界進行分析:

    在“真實世界”中,投資者有風險溢價,對于蘊含著不同的風險的投資項目,要求不同的投資回報率。

    在“真實世界”中,有風險規避行為,投資者不僅會因為風險的集聚而要求更高的投資回報率,還會選擇拒絕進行投資。

    市場是有摩擦的,資金的融通有交易成本,即融資的成本包括對于資金供給者的投資回報,即股利和利息外,還有交易費用、稅收等。

    資金的融入是有時間間隔,長期融資和短期融資在作出融資決策后,無法立即獲得所需資金,要通過一定交易時間間隔,如談判時間等。

    發行股票或債券有準入門檻。

    存在政府,即有政府的市場干預和稅收問題。

    現實經濟環境并不符合任何的一條完全風險中性或有限風險中性的假設,風險中性假設的理想世界的徹底被打破引入了更多的將會影響決策的變量,其中發生了最為重要的改變就是風險溢價的被引入。

    風險溢價使得原先在分析盈利能力時,對于投資者不會因為風險增長而造成要求更高的回報率的假設被打破。當采用進取型流動資產融資策略時,其所蘊涵著的風險上升會導致資金提供者要求更高的風險回報率。債權人會提高借款利率,而股東會要求更高的分紅比例,以求抵補他們可能遭受的公司因無力償還債務而破產時,會帶來的損失。因此,公司由于大量地采用了短期資金進行融通而產生的較低的融資成本,會被資金提供者所要求的更高的回報率所縮小,甚至是抵消。因此,原先進取型融資策略在融資成本——也就是盈利能力上的優勢被進一步縮小。而其所可能遭到的財務風險并沒有因為融資成本的上升而下降,反而因對于利息或股利欲求的膨脹而雪上加霜。

    與進取型策略不同,保守型策略所遭到的風險溢價將會較小,因為其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遠比進取型來得小。同時,保守型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在抵抗財務風險方面的優勢并沒有喪失反而增大。

    最后,結合中國目前所面臨的現實情況,即社會誠信度較低、流動資產管理能力不足等客觀因素,保守型流動資產管理策略的優勢得到進一步體現。

    由于中國目前公司的誠信度較低,因而理性的公司應當采用相對較緊的信用政策,以求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因而在中國如果采用短期資金融資,就有可能要面臨更短的還款時限,和更多次數的進行借款。這對于一個有摩擦的市場是不利的,因為每次簽訂借款合同并不能及時履行,并且交易成本的介入會加大其財務成本。

    在另一方面,中國的流動資產管理能力往往較為薄弱,這也就意味著發生超出公司原先預期的情況時有發生。一旦出現超出原先預期,當短期資金到期,而流動資產中的非現金項目又無法按照原計劃轉換成貨幣形式時,財務危機就發生了。因此,比照發達國家的流動資產管理體系,中國薄弱的流動資產管理能力又加劇了風險。

    結合以上兩點,對于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式和流動資產管理現狀,本文作出以下結論:在中國,現在經濟狀況下,應采用保守型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

    第六章  總結及局限性分析

    本文采用了兩種風險中性假設來逐步分析流動資產融資策略。

    完全風險中性的假設,其適用范圍最為有限,但是在這樣的世界中得出的結論卻最為明確而又直接:采用極端的進取型融資策略,即完全采用短期資金融通所有資產,可以使得融資成本最低。這是由于在完全風險中性的世界中,公司的償債能力是無限的。

    有限風險中性的假設,將之前的完全風險中性的假設條件放寬成后,風險開始產生影響,進取型的融資成本優勢就被由于風險而造成的財務拮據成本而減小。

    最終,所有條件放開后,在目前中國的經濟環境下,由于社會誠信度較低、流動資產管理能力不足等現實情況,風險因素進一步加強。因此,采用保守型的流動資產融資策略更為有利。

    在本文的分析過程中采用了大量假設進行分析,這也就使得本文的結論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主要針對于風險對于流動資產融資策略的影響,而其他方面的因素被弱化了,可能導致本文結論的失真。另一方面,由于本文傾向于定性分析,而缺乏數據的支撐,使得本文結論與現實情況可能并不一致。

    參考文獻:

    1.斯蒂芬·A·羅斯:《公司理財(第六版)》,吳世農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第542頁至556頁

    2.約翰·赫爾 :《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產品(第三版)》 張陶偉等譯,華夏出版社出版,第204頁至第227頁

    3.陳文浩 :《公司財務》,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第323頁至第355頁

    4.劉忠、茆詩松  :“風險中性過程的非參數估計”,《應用概率統計》,2003年11月第四期

    5.陳道平 :“風險中性分析及其在衍生證券定價中的應用”,《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6 年第 3 期  第 22 卷

    6.廉誠雪,周國標:“非風險中性的期權定價”,《統計與決策》,2005年11月(下)

    7. 陳士欣 李 欣:“流動資產的質量與管理效率”,《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2期,2005年4月

    8. 尹海平:“企業流動資產管理策略初探”,《財會月刊,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中國識網編輯部郵箱 2000年18期,

    9. 喬世震:“西方存貨管理理論與我國實物流動資產管理模式之間的矛盾”,《廣西會計》, 中國識網編輯部郵箱 1997年 12期,

    10. Wanli Chen; Facul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2007; Australia:“An Invest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DSS) for Identifying Positive,Neutral and Negative Investment Opportunity Ranges with Risk Control in Stock Markets”,《第四屆電子商務國際會議論文集(Ⅱ) , 2004 年》,中國北京,清華大學現代管理研究中心

    11. riskglossary.com :“Option Pricing Theory”

    riskglossary.com/link/option_pricing_theory.htm

公司流動資產管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中小企業;資產管理;發展

做會計的都知道,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是企業、自然人、國家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來計量收支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收入、債權和其他。企業經營是為了謀取經濟利益,而資產就是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資源中,能帶來經濟利益的那一部分。所以,資產的管理是一個企業正常運作的基本條件,如果公司資產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公司將節約更多的成本,更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一、資產的分類按照不同的標準,資產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

目前,我國會計實務中,綜合幾種分類標準,將資產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資產等類別。(一)流動資產: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一般包括現金及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等。(二)長期投資:指不準備在一年內變現的投資,包括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和其他投資。(三)固定資產: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機器設備、運輸設備、工具器具等。(四)無形資產:指企業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五)其他資產:指除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外的其他資產,如臨時設施和長期待攤費用等。資產是一個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必須具備的物質資源和條件。他們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因此,企業的資產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企業的資產管理包括流動資產的管理和固定資產的管理。

二、我國中小企業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流動資產的管理包括貨幣資金的管理、短期投資的管理、應收及預付款項的管理、存貨的管理等等。這里主要談談貨幣資金的管理。由于貨幣資金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收付最為頻繁,出現差錯的可能性也較大,因此加強貨幣資金的管理和控制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在過去的幾年,我們為強化資金管理,一方面推行資金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加強資金管理制度建設,使資金管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在資金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1、內部資金管理控制薄弱,存在多頭開戶,資金“跑、冒、滴、漏”的現象“:小金庫”屢禁不止;違反財經法規、紀律的情況時有發生。2、存放在基本存款帳戶以外的存款較多,存在大量的資金沉淀,資金的使用沒有達到高效運作,合理配置的目的,資金的利用效率仍有待于提高。3、存在資金運作的風險較高。有些單位在證券市場買賣有價證券或委托投資機構理財,風險較大,還有一些單位在高息誘惑下,在一些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高息存款,到期存款不能收回,造成損失。4、對大額資金的使用和流向控制不嚴,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和集團公司整體發展戰略的實施。尤其是少數單位以其現存部分閑置資金,盲目的對外投資,對外借款等,投資一些風險高、收益低、回收期長的項目,破壞了資金的良性循環,使企業背上了新的包袱。

三、企業各類資產管理分類

(一)流動資產,流動資產是企業的“血液”,它的流動和運動,反映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管好用活流動資金,加速流動資金周轉,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就我們中小企業來講,要加強流動資金管理,除了要像一般企業建立建全資金控制,強化日常資金管理外,更重要的是,盤活資金存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眾所周知,中小項目短則幾月,長者數年。項目時間跨度長,工程量大,占用的資金就多。因此,應注重資金需求量的預測,加快流動資金周轉,作好企業財務預算,注重分析債務結構,加速資金周轉。(二)長期投資,長期投資包括企業對外的投資,如購買的長期股權、債權等;還包括企業對內的投資。這就要求企業在形成經營決策時,要考慮是否以最小的投入而獲得盡可能大的產出。長期投資不僅要在投資前進行預測,最重要的,要在投資過程中,不間斷的監測投資預期收益。一旦發現有可能會造成虧損的情況,立即遏止。通過正確的投資決策,可以促進企業管理水平和決策能力的提高,減少失誤、減少資金的損失浪費。(三)固定資產,資產管理中的最直接的,最易見的就是固定資產,而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財務管理部門或是辦公室稽核部門要對每個部門所屬固定資產一一驗明正身、拍照備案、整理成冊,規范和完善資產管理,此舉使公司的資產現狀才能一目了然,而且杜絕了資產的流失與損壞,每個月或是每季度都要進行固定資產盤點與清理,做到帳與實相符,對企業負好責任。每個公司或企業的固定資產,都是要根據企業預算或是現實經營工作情況,陸續購置的多種機器設備,而這批固定資產,都是使用其員工賴以生存的資本。只有充分利用并保管好這些資產才能發揮資產的最大效能。為此,每年年初公司財務部或是成本控制中心都要組織有關人員開始全面清查賬內所有固定資產,他們深入到每一個廠點或部門,對照資產明細帳仔細察驗,對每一種設備的型號、現狀一一記錄下來,實地實物拍照,然后按照固定資產在每一個廠點的分布情況把照片整理成冊。并且公司規定以后每年的資產清查都要對照片看實物。只有通過這種清查辦法,才能提高各廠點領導對資產管理工作的認識,真正實現了誰使用、誰負責、誰保管負責的原則,為使固定資產在企業經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礎。尤其對于我們中小企業來講,固定資產,尤其是用于勘探的設備唱著“重頭戲”。(四)無形資產,由于無形資產是集經濟、技術、法律為一體的重要資源,因而其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法律上或契約賦予企業、或由企業創造并擁有的一種權利;其次具有價值,能給企業帶來長期收益,即企業超額獲得能力的資本化價值;再者它是一種特殊的資產形態,是一種具有資產特征與功能,但又不具有實體形態的資產。對此類資產的管理,我們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加強無形資產權益管理,防止無形資產侵權行為。.及時準確把握和運用優先權原則,享受優先權以增加商標注冊的成功機會。2.加強無形資產營運管理,利用延伸品牌價值,建立融資、擴張策略。3.加強無形資產評估管理,準確計量無形資產價值。4.加強無形資產創新與拓展,增強企業自主生產能力。創新是企業無形資產續存的生命力,拓展是對企業無形資產創新結果的進一步發展。只有不斷地創新與拓展,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五)其它資產,臨時設施及長期待攤費用管理,也應根據相關要求,嚴格執行。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勝利油田所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針對石油行業環境的新變化,勝利油田在管理上必須有所創新,構建一個科學的管理體系,特別是對資產管理的處理方法及時準確,才能在有財務預算的基礎上,有一個好的企業前進方向。

四、問題成因

企業的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資產。這些資產因其固有的特性,對企業的經濟價值在于其具有潛在的服務能力,這種服務潛能將隨著企業對固定資產的不斷利用而為生產經營帶來長期的經濟效益。企業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定存量的固定資產,在固定資產的管理中發現的最大問題就是出現了大量的閑置資產,究其原因,有如下幾方面。1、許多企業受計劃經濟思想的影響習慣爭投資、爭項目、爭資產設備,片面追求企業資產占有最大化,企業大量的投資未能形成可供有效使用的固定資產,不少資產處于長期閑置或半閑置狀態。2、設備更新速度加快,被淘汰的資產設備不少是未達到規定的資產折舊年限,而成為閑置資產。3、一些業務管理部門或人員決策失誤造成固定資產閑置。一些業務管理部門或人員在進行投資或購置時,由于沒有很好地與具體使用單位相結合,沒有經過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或出于個人動機,造成盲目投資或購置,使購置回來的資產(設備)不能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產生閑置。企業固定資產的閑置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加重了企業的債務負擔。一些企業向銀行貸款而建成的技改項目或購置回來的設備,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而成為不良資產,造成生產資金緊張,無力償還銀行債務,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再生產。其次,使企業維護保養難度加大,費用支出增高。閑置資產日常仍需要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仍需計提基本折舊,這大大加重了企業的負擔。第三,影響企業正常生產。大量閑置的資產占用企業的車間、倉庫,必然給企業正常生產帶來影響。第四,加大了無形損耗。資產設備出現閑置,隨著科技的進步,其技術性能會愈來愈低,特別是一些更新換代快的資產設備,企業只好將其降價出讓或報廢,從而造成國有資產貶值。綜上所述,企業要想發展,必須將閑置的資產盤活,提高其使用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收益。

五、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們總結,對于此類固定資產管理,除了以上的常規管理方法外,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满城县| 新蔡县| 正阳县| 德清县| 方山县| 万山特区| 南川市| 恭城| 齐河县| 福贡县| 衢州市| 阆中市| 富川| 禄劝| 即墨市| 郑州市| 鄂州市| 洪湖市| 郴州市| 松潘县| 宜君县| 新源县| 家居| 牙克石市| 永城市| 宣汉县| 纳雍县| 日喀则市| 苗栗市| 阜城县| 鄂托克前旗| 辽宁省| 黄骅市| 河东区| 茂名市| 秭归县| 怀来县| 留坝县| 武冈市|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