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應用技術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確立以“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為主導的建筑學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依據針對要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基本定位,中原工學院就優化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依據做了多方面的探究,主要可歸納為“國外相關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啟發”、“國內建筑學院校經驗的推廣”和“主要用人單位的意見和建議”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國外相關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啟發
我國在“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方面,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但可以借鑒國外一些比較好的既有經驗。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國的培養方法:德國“應用技術型”大學一般學制三年,學生畢業時既能獲得學士學位證書,又可獲得專業技能證書。德國的這類學校通常規模不大,開設的專業也不多,但各有特色。這類學校的學生既有從普通中學錄取的,也有從中職學校錄取的,有工作經驗的人也同樣享有入學資格。這類大學有將近一半的教師都是“雙師型”的,學校在招聘教師時,除了有學歷、學位方面的規定外,還要求教師具有某項專業技能的資格證書。他們的教師除了在校教書外,同時還是各大企業的高級工程師。這些來自企業最前線的教師們能夠把工作實踐中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問題帶入到學校的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二)國內建筑學院校經驗的推廣國內一些院校的建筑學專業正在積極向“應用技術型”方向轉變,并取得了成果。
1.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校主動融入區域產業發展向“應用技術型”方向轉型,關鍵是讓學生學到真才實學,畢業后能有更好的工作。建筑學專業的相關學校也可以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動融入區域產業發展的思路來實現學生更好地就業。這方面的代表是河南省駐馬店市的黃淮學院,黃淮學院在辦學過程中積極推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并主動融入駐馬店市的區域產業發展,其建筑學專業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學生的畢業論文多數為設計作品。此外,學校還為學生搭建了實習實訓、協同創新、社會服務、創新創意創業教育等4個平臺,全方位、立體式地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校在學生的應用技術型能力培養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探索的經驗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充分肯定。
2.注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訓練
拓寬學生的就業面建筑學專業的畢業生,大多從事與建筑設計行業相關的工作。近年來,由于許多院校競相開設建筑學專業,再加上我國的建設市場逐漸平穩,建筑學專業的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因此,盡可能地拓寬就業面也是優化建筑學人才培養方案應該考慮的問題。根據一些院校的經驗,學校在培養學生綜合設計能力的基礎上,可以加強學生模型制作及計算機軟件應用能力方面的培養,從而使一部分學生畢業后可以去模型制作公司工作,也可以到專業公司從事方案草圖、建筑效果圖與漫游動畫制作的工作,通過對建筑學相關領域實踐項目的培養,促進畢業生就業面的多元化。
3.專業教育應與執業注冊建筑師制度相結合
我國從1995年開始實行注冊建筑師考試制度,也就是說,建筑設計從業人員必須取得執業資格證,注冊建筑師考試的相關要求也為建筑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優化建筑學人才培養方案時,應注重學生在校期間獲得注冊建筑師的基本訓練,教學內容與注冊建筑師的教育科目、內容對接,增加各工種的專業知識,注重技能與實踐應用的結合,為學生畢業后參加工作和參加注冊建筑師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以“設計院”為代表的用人單位的意見和建議
建筑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進入建筑設計院和事務所等設計單位工作。一般的設計工作,通常包括建筑方案設計和建筑施工圖設計,在如今高度商業化的設計行業,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大多都有明確的人員分工。而傳統的建筑學人才培養方案,往往側重于學生方案設計能力的培養,忽視和削弱施工圖及相關設計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時,可以適當加強學生施工圖設計能力的培養,盡可能拓寬知識面,這是對設計單位專業人士的首要建議。其次,當前的設計工作中計算機已經成為建筑師非常重要的工具,建筑設計院或者事務所已經不再有“描圖員”這一崗位,建筑師們也很少再用丁字尺和三角板繪圖設計了。未來計算機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和深入,隨著新的建筑概念和設計方式的產生及轉化,建筑業從業人員需要學習更多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因此,在建筑學教育領域,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在培養手繪基本功的同時,加強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是對建筑學專業的基本要求。
二、合理設計,構建以“應用技術型”人才為主導的建筑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措施
(一)優化“建筑設計”課程的編排計劃
建筑學是一門古老而傳統的學科,長期以來,建筑設計課程形成了一整套的教學手段和教學體系。但針對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特點,學校應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注重學生特長的培養,加強學生應試能力(參加注冊建筑師考試)和快速設計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課程的內容應由淺入深、由易而難,循序漸進,其他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應緊緊圍繞建筑設計主干課的知識點展開教學,形成不同的課程系列。
(二)加大實踐課程的教學力度
建立創新的培養方案體系建筑學“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側重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建筑師執業訓練真正地落到實處。建立創新的培養方案體系,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縮短學校學習與實際工作之間的距離,可以在不降低要求的前提下,適當壓縮理論課的學時數,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并以此為依據來合理、有效、適當地分配基礎課與專業課、必修課與選修課的比例。在具體的編排中,可以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穿行,從而體現理論課中有實踐應用,實踐課中有理論指導,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相互滲透,相輔相成。
(三)拓寬知識面
增加新領域技能的培養針對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特點,學校應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增加學生施工圖設計能力的培養,以適應設計院工作的需求,此外,還應與其他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結合起來,真正學以致用,融會貫通。
三、結語
教學要以滿足不同專業的實際需要,以適度和夠用為原則.由重視體系完整的學科導向,向重視社會需求的專業導向轉變;由重視考試成績的應試導向,向重視數學應用的能力導向轉變.注重傳授數學的思想方法與數學精神,把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素養放在首位,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2簡化理論,突出思想方法
在內容上突破課程體系,刪去過難、過繁及不實用內容,簡化理論,突出思想方法.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強化學生應用能力.針對學生專業特點選擇適當的實際應用問題作為切入點,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注意問題的開放性與可擴展性.如在給物理相關專業講授微分方程概念時,可以設置這樣的實際背景問題:列車在平直的線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駛,當制動時列車獲得加速度-0.4m/s2,問開始制動后多少時間列車才能停住,以及列車在這段時間內行駛了多少路程.通過此題的求解過程完全可以講清楚微分方程的階、解、通解、特解和初始條件等一系列概念.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到一個數學分支的產生是源于特定的應用,了解了數學的廣泛應用性.這樣既掌握了概念,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3增加實驗課時,淡化特殊技巧的訓練
目前,社會上對于地方高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看法不一。為了了解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和家長們對于高校轉型的真實想法,我們對他們做了一份關于應用技術型大學定位和教育理念的調查問卷。從調查結果來看,對于應用技術型大學的定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甚至是一些社會人士都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調查發現,當問及“你覺得應用技術型大學在教育方面相較改革之前會有什么不同?”這一問題時,超過60%的調查對象堅信應用型大學在教育上更側重理工科;33%的調查對象認為它是專門為培養理工類人才的新型大學;僅有3%的調查對象將它理解為引導大學生將其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的大學。通過分析以上數據,不難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或社會人士對于應用技術型大學的定義、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養有一個狹隘的認識。但事實上,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的目的就是希望地方高校能將自身的教育與地方經濟支柱產業相結合,期望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大學畢業生,能夠更快地適應社會。
二、外語專業就業現狀分析——以英語專業為例
根據我國目前整體發展需求來看,理工科類的學生就業情況總體一直好于文科類的學生。從最近幾年看,英語專業畢業生越來越趨于飽和,畢業生供過于求,導致其就業越來越困難。究其原因主要三點:第一,很多學校盲目擴招,一些學校不具備培養高素質的英語專業人才的條件,開設的課程也不足以滿足社會工作需要,于是導致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在求職應聘時的認可度降低。第二,傳統的英語專業畢業生往往只具備單一的外語技能,已經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人才市場對這一類型畢業生的需求日漸減少。第三,很多英語專業的學生自身就業觀念僵硬死板,對沒有就業有一個全面、理性、正確的認識。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0%的英語專業學生期望自己將來從事高收入行業,而待遇優越的工作又沒有能力去勝任,顯得眼高手低,無所適從。但是,通過對常熟理工學院2011年至2014年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進行仔細分析,該專業學生近4年平均就業率幾近百分之百。其中,英語專業畢業生從事外貿和服務行業的人數逐年遞增,從事傳統教師職業的人數逐年遞減。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越來越多的英語專業畢業生開始在其他行業找尋就業機會,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外語專業的就業前景和方向——以英語專業為例
英語是國與國之間交流的一座橋梁。在國際會議、論壇、學術研討會和國際商務談判中,外語無處不在。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迅速發展,特別加入WTO以后,我國更加積極廣泛地融入國際社會,與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活動日益頻繁,使得我國對英語人才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大,為英語專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國際化,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已經呈現多元化的態勢,工作崗位從傳統的教學領域已經慢慢延伸到金融、IT等領域。因此在語言專業的人才培養方面,應用技術型大學不應像清華北大那樣偏重語言學這樣理論性很強的內容,而是應將重心放在對學生語言的實際應用的培養上,因為“應用型大學要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直接服務于生產或其他社會實踐”,只有這樣英語專業學生才能在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普遍不理想的狀況下脫穎而出。例如,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在專業翻譯機構、新聞出版社、高級酒店賓館、旅游公司、涉外企業、政府涉外部門等行業或部門從事翻譯、駐外記者、外文編輯、商務洽談、導游、涉外公關等工作。在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隨機挑選的100名學生就業選擇的調查時發現僅有20%的大學生希望畢業后能夠成為教師,有近65%的大學生想要從事商務或翻譯類工作,另外還有10%的大學生對自主創業充滿熱情。
四、結語
1)在有關數字技術的專業研究過程中人們將數字系統簡稱為數字技術,它主要是將音頻、視頻和一些數據信號從信號的起源編制到接收采用數字技術的一種系統。而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數字電視則是將原有電視系統的數字化的功能。數字電視的技術按電視信號傳輸的方式可被分為地面無線數字電視、衛星數字電視和有線數字電視三種,它們都具有現代彩色模擬電視所無法達到的功能,其中最為突出的功能是信號質量的大大提高。因為數字電視在對數字信號進行處理時不會引起信號的劣化,它可以通過糾錯和整形等不同手段對信號進行還原設置,使受到的圖片質量和聲音音效與發端基本保持一致,給人們準確獲取信息帶來便利條件。另外,有線數字電視的儲存率大大增加,往往可以容納大量電視節目,而且數字電視的多功能、多信息特點大大擴展了其服務,開拓了人們的眼界。
2)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我們已經知道,數字電視能夠將傳統的模擬電視信號經抽樣后轉化成以二進制數表示的數字信號,該信號經計算機等處理之后能夠形成一種可以用于監控的數字化廣播系統。在生產過程中采用這種技術,可以達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功能,科學家將該技術有機的融入到當代生活中,推廣了它的應用功能。比如,采用數字技術可以使電視擁有比原始模擬電視更高級的功能和性能,電視圖像的質量大大提升,甚至達到演播室的效果。其次,數字技術還有雙向互動的功能,將觀眾很好地帶入到電視的情形之中,增加了他們的感染力。另外,數字電視技術還被廣泛地應用到國外的許多數字技術中,將電視技術推向一個嶄新的時代。
2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現狀分析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與數字化技術已經成為科技發展的主流,它們的迅猛發展引導著整個技術領域的進步,而數字技術作為這一改變的主旨,對其發展有著更重要的作用。伴隨著世界電視廣播的大眾化,數字電視在結合傳統電視的功能后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獲取信息的主要工具。然而,根據2006年有關居民使用數字電視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已有數千萬人將數字電視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他們提出了許多數字電視的不足之處,這引起了廣大業內人士的重視。以下是科研人員對當代我國數字電視技術發展的現存問題分析:
1)由于我國數字技術起步較晚,而且整個國家處于發展中狀態,這些國情都表現了我國的數字電視產業不可能一步到位。眾所周知,數字化技術的開展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目前我國還沒有足夠的資金供該領域使用,這就導致在對原先電臺設備進行更換時進程受阻,電視節目資源緊張的局面也不免會發生。
2)數字電視本質上屬于雙向電視網絡,而將現有的單項網絡改為雙項網絡的成本較高,并且難度過大,我國目前技術還未成熟,實現數字電視技術仍存在較大困難。
3)我國各方面技術仍未成熟,數字電視的標準還未被很好的定位,科研人員在生產過程中無法把握數字電視的進程和發展方向。另外,國內有關數字電視研究的工作人員不夠專業同樣影響著數字電視的發展。
3改進電視數字技術的有效措施
數字電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我國當代數字電視技術發展中存在的諸多不足,相關管理部門必須加大管理力度,爭取改變這種落后狀態,以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以下是針對上面陳述的問題提出的幾點建議。
1)提高我國的整體經濟水平,為數字電視技術奠定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數字電視技術要想得到快速發展,首先必須要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這樣才能保障發展過程中設備和技術的更新不會受阻。國家在日常工作中要合理安排集體財產,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開銷,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中,以提高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使人們的生活得到保障。
2)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工作人員是否擁有較高的專業素質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好壞。數字電視也不例外,操作人員高超的技術會大大提高數字技術的功能,并使其質量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相關工作部門必須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強對業內人士專業素質的培養,多開展有關數字電視技術發展的講座和活動,增加他們自身的工作意識,以此來提高數字電視的技術,使我國的數字化水平得以提高。
4小結
【關鍵詞】非親緣性臍血移植;HLA配型;HLA測序技術;HLA-SBT;臍血
ClinicalApplicationofHLASequencinginUnrelatedUmbilicalCordBloodTransplantation
AbstractFromJune1998toJuly2004,Guangzhouumbilicalcordbloodbankprovidedunrelatedumbilicalcordbloodfor54patientstomorethan21transplantationcenters.HLAsequencing-basedtyping(SBT)wasusedtore-analyzetheresultsofHLAantigensandallelessoas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HLAallelesandGVHD.Theinformationabout48outof54patientswasobtainedafter6monthsoffollowup.SBTwasusedtoidentifyHLA-A,B,DRB1allelesin48patientsreceivedtheunrelatedumbilicalcordbloodunits,andtheobtainedresultswerecomparedwiththeresultsofHLA-SSPLowResolutionTyping.TheresultsshowedthatthedifferenceofGVHDincidencebetweenlessthan2mismatchedHLAsitesandlessthan3site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Intheresultsfromsinglefactoranalysisandhigh-resolutiontypingofHLA-A,BandDRB1alleles,themismatchbetweenHLA-BandHLA-DRB1alleleswasfoundtobeasignificantfactorfortheoccurenceofGVHD.ItisconcludedthatSBTplaysanimportantroleinumbilicalcordbloodtransplantation,andtheincidenceofGVHDishigherinthetransplantationwithHLA-DRB1allelesmismatching.
Keywordsunrelatedumbilicalcordbloodtransplantation;HLAmismatch;HLAsequencing;HLAsequencingbasedtyping;umbilicalcordblood
HLA高分辨分型技術不僅可以對HLA血清學配型起到積極的校正作用,對研究哪些HLA等位基因相合可以明顯減弱GVHD,哪些等位基因不相合可以耐受等方面以及制定相對個體化的HLA配型策略都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在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中,HLA測序分型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在預防GVHD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采用以測序為基礎的HLA分型技術(HLA-sequencingbasedtypingHLA-SBT)對可隨訪的48例非親緣性臍血移植病例HLA配型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探討HLA-A/B/DRB1等位基因匹配程度對非親緣性臍血移植GVHD的影響。
材料和方法
臍血來源
臍血樣本全部來自廣州臍血庫,臍血分離、冷凍、保存以及相關檢測參考相關文獻[2]。
移植供受體選擇
54例非親緣性臍血移植供受者樣本及隨訪資料由國內21家移植中心提供,其中6例待隨訪,選擇48例非親緣性臍血移植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移植受者一般情況見表1。Table1.Generalcharacteristicsof48UCBTrecipients(略)
急性移植抗宿主病(aGVHD)的預防
48例移植病人均采用環孢霉素甲基強的松龍方案預防aGVHD。
移植供/受體的DNA提取
移植供/受體DNA提取均采用G&TDNA提取試劑盒。
HLA-SSP分型
采用OneLambda公司的HLA-SSP分型試劑盒、PE9700PCR儀進行分型,采用OneLambda公司提供的HLA分型格局表判讀結果。
HLA-SBT分型
應用ABIPRISM3100型測序儀進行分型。DNA4μl與PCRMix(Forensic公司提供)16μl混合,再加入金牌酶0.3μl進行擴增反應。PCR條件如下:95℃10分鐘;96℃20秒,60℃30秒,72℃3分鐘,36個循環;4℃forever。取PCR產物5μl在2%瓊脂糖凝膠中電泳,確定是否擴增。向PCR產物中加入3μlExoSAP-IT,進行消化反應:37℃20分鐘,80℃15分鐘。消化后產物與SequencingMix混合后,進行測序反應:96℃20秒,60℃2分鐘,共25個循環。測序反應產物用NaOAc/EDTA去除多余的SequencingMix,并用100%及80%EtOH沉淀和純化DNA。加入15μl甲酰胺,置于ABTPrism3100測序儀中進行電泳。利用MatchTools及MTNavigator軟件對電泳結果進行分析,得出HLA高分辨配型結果。
統計學分析
數據用SPSS10.0統計軟件包處理,行chi-squaretest分析。結果
PCR-SBT技術分型
48例非親緣性臍血移植供受者HLA-A/B/DR采用PCR-SBT技術分型全部成功,SBT分型結果在低分辨水平(HLA基因型星號后2位數)與SSP分型結果完全一致。48例非親緣性臍血移植供受者中,HLA等位基因6/6相合4例(8.3%),5/6相合37例(77.1%),4/6相合7例(14.6%);HLA等位基因亞型匹配5/6相合5例(10.4%),4/6相合16例(33.3%),3/6相合19例(39.6%),2/6相合8例(16.7%),未發現HLA等位基因亞型配型全相合病例。
SBT分型結果與GVHD發生率
48例非親緣性臍血移植供/受者HLA等位基因分型結果中,HLA等位基因匹配6/6、5/6和4/6位點相合的移植受者GVHD分別發生4/4例、18/37例(48.6%)和5/7例(71.4%),統計分析(chi-squaretest),HLA匹配程度與GVHD發生率之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48例非親緣性臍血移植受者中,植入33例,HLA等位基因亞型匹配5/6相合的2例移植病例均未發生GVHD,而4/6、3/6、2/6位點相合的移植病例GVHD發生率分別為54.5%(6/11)、91.7%(11/12)和75.0%(6/8),統計分析(chi-squaretest),HLA等位基因亞型不合位點不多于2個和HLA不合位點不少于3個的病例GVHD發生率具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P<0.05)。在HLA-A等位基因亞型分型結果中,HLA-A等位基因亞型匹配0/2、1/2和2/2相合病例分別為11、28和9例,GVHD發生率分別為27.3%(3/11)、57.1%(16/28)和55.6%(5/9),統計分析未發現HLA-A等位基因亞型匹配完全相合與不完全相合GVHD發生率具有統計學顯著差異(P=0.061)(表2)。Table2.RelationshipbetweenHLAmismatchandoccurrenceofGVHDin48UCBTrecifients(略)
在HLA-B等位基因亞型分型結果中,HLA-B等位基因亞型匹配0/2、1/2和2/2位點相合病例分別為11、33、4例,GVHD發生率分別為72.7%(8/11)、45.5%(15/33)和50%(2/4),統計分析未發現HLA-B等位基因亞型匹配完全相合與不完全相合GVHD發生率具有統計學顯著差異(P=0.000)(表2)。在HLA-DRB1等位基因亞型分型結果中,HLA-DRB1等位基因亞型匹配0/2、1/2和2/2位點相合病例分別為16、25和7個,其GVHD發生率分別為25%(4/16)、64.0%(16/25)和71.4%(5/7)。統計分析發現,HLA-DRB1等位基因亞型相合與否與GVHD發生率具有強相關性(P=0.003)(表2)。在38例HLA-DRB1等位基因全相合病例中,HLA-DRB1等位基因亞型匹配0/2、1/2和2/2位點相合病例分別為16、18和4個,GVHD發生率分別為25%(4/16)、61.1%(11/18)和50%(2/4);經統計學分析,比較HLA-DRB1等位基因亞型相合與不相合與GVHD發生率具有顯著的統計學相關性(P=0.008)。
與GVHD相關的HLA等位基因亞型
在本回顧性研究中,HLA-A常見等位基因型為HLA-A*02、A*11和A*24,HLA-B常見等位基因型為HLA-B*15、B*40和B*46,HLA-DRB1常見等位基因型為HLA-DRB1*09、DRB1*12和DRB1*15(表3)。
Table3.HLA-A/B/DRB1matchingandoccurrenceofGVHDbyPCR-SBT(略)
剔除兩點不合的樣本,選擇受體與供體一個位點相合而另一位點不合的病例,比較其GVHD發生率。HLA-A*02、A*11和A*24基因型分別有19例、21例和13例;HLA-B*15、B*40和B*46基因型分別有20例、13例和14例;HLA-DRB1*09、DRB1*12和DRB1*15基因型分別有11例、10例和13例(表3)。經統計分析,HLA-A*11匹配與不匹配樣本GVHD發生率分別為28.6%和64.3%,HLA-B各等位基因型匹配情況GVHD發生率未見明顯差異,HLA-DRB1*12相合3例病例均未發生GVHD,而不相合的7例病例中有2例發生了GVHD。經統計分析(chi-squaretests)HLA-A/B/DRB1各個等位基因匹配程度與GVHD發生率未見統計學相關性。
討論
有研究表明,單個等位基因的不匹配(如白種人HLA-A*0201和HLA-A*0205亞型)可以引起嚴重的GVHD;也有報道DRB1等位基因不同與GVHD之間存在強相關性,而且DRB1不合與存活期縮短密切相關[2]。但是現在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等位基因不同與它的不相合是一致的,有些HLA等位基因的不相合是可以耐受的。在Nicholson等[3]對HLA-DP抗原的報道中,采用混合淋巴細胞培養(mixedlymphocyteculture,MLC)方法觀察到最強烈的MLR反應與DPB1*0301和DPB1*0201有關,低MLR與DPB1*0401和DPB1*0402有關。提高HLA基因分型的分辨率,有助于尋找HLA完全相合的造血干細胞供者,也有助于針對供、受間HLA差異程度制定相應的防治策略。因此,有人提出界定供、受者HLA相合的標準。找出究竟哪些HLA基因座位(及其產物)在決定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預后中起關鍵作用,哪些HLA(等位基因)型別不相合為臨床所容許,甚至可能對病例的預后有益[9]。本研究采用HLA-SBT方法對48例非親緣性臍血移植供/受體HLA等位基因亞型進行分析,HLA低分辨配型結果中,HLA等位基因匹配程度與GVHD發生率無顯著統計學相關性。對HLA-A、B、DRB1等位基因亞型分別進行統計分析發現,HLA-B和HLA-DRB1等位基因亞型完全相合和不相合的病例GVHD發生率具有非常顯著的差別。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本研究結果中,HLA不相合等位基因亞型不多于2個和HLA不相合位點不少于3個的病例GVHD的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顯著性(P<0.05)。以上結果從兩方面給我們以提示:①HLA等位基因亞型水平的匹配對預防GVHD具有積極的作用;②一定存在某些HLA等位基因亞型,其相合與否對臍血移植病例來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耐受的。從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在HLA高分辨配型結果中,HLA-B和HLA-DRB1等位基因亞型匹配與否與GVHD發生率具有強相關性(P=0.000,P=0.003)。HLA-A等位基因亞型匹配全相合病例GVHD發生率(27.3%)明顯低于HLA匹配不全相合病例(59.4%)。這說明在非親緣性臍血移植中,采用高分辨方法進行HLA-B和HLA-DRB1配型可以明顯減弱GVHD的發生率。由于樣本數較少,因此對以上結論仍然需要進行隨訪分析。從本結果中可以推測,HLA等位基因匹配與否對非親緣性臍血移植者GVHD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臍血移植者GVHD的發生率低,究其原因可能與臍血中免疫細胞的抗原性低有關。因此,非親緣性臍血移植時對HLA采用高分辨分型是有必要的。本研究的另一個目的是試圖尋找出與GVHD發生密切相關的HLA等位基因型,但由于病例數較少,無法對HLA所有等位基因型在非親緣性臍血移植的作用進一步深入分析。我們選擇了HLA-A/B/DRB1位點中比較常見的亞型進行統計分析,從統計結果中我們未發現與GVHD具有明顯相關性的等位基因型。在本研究結果中,HLA-A*11等位基因相合病例的GVHD發生率(25%)明顯低于不相合病例的GVHD發生率(58.3%),由于病例數少,無法進一步分析HLA-A*11等位基因亞型對GVHD的影響。但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將來在移植前HLA復核時對HLA-A11采用HLA高分辨方法,可能會降低移植后GVHD發生率。雖然我們發現HLA-DRB1等位基因與GVHD發生率具有強相關性,但是我們未能找到與GVHD明顯相關的等位基因亞型,其原因也是由于病例數太少的緣故。
致謝:感謝中山醫科大學孫逸仙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婦嬰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安徽省立醫院、河南省腫瘤醫院、南方醫院、暨大華僑醫院、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北大深圳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佛山人民醫院和廣東省117醫院給予的支持和協作。
【參考文獻】
1SantamariaP,Boyce-JacinoMT,LindstromAL,etal.HLAclassⅡ“typing”:directsequencingofDRB,DQBandDQAgenes.HumImmunol,1992;33:69-81
2PetersdrfEW,LongtonGM,AnasettiC,etal.ThesignificanceofHLA-DRB1matchingonclinicaloutcomeafterHLA-A,B,DRidenticalunrelateddonormarrowtransplantation.Blood,1995;86:1605-1613
3LoiseauP,EsperouH,BussonM,etal.DPB1disparitiescontri-butetosevereGVHDandreducedsurvivalafterunrelateddonor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BoneMarrowTransplant,2002;30:497-502
4楊文莉.HLA配型在異基因骨髓移植中的研究進展.西安醫科大學學報,2000;21:611-614
5PetersdorfEW,AnasettiC,MartinPJ,etal.Tissuetypinginsupportofunrelatedhematopoieticcelltransplatation.TissueAntigens,2003;61:1-11
6HurleyCK.HLAdiversity:detectionandimpactonunrelatedhematopoieticstemcelldonorcharacterizationandselection.IntJHematol,2002;76(Suppl2):152-154
7MickelsonEM,PetersdorfE,AnasettiC,etal.HLAmatchinginhematopoieticcelltransplantation.HumImmunol,2000;61: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