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計劃

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計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計劃

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一、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年終工作開展的情況

1、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扶貧項目建設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2013年度10戶陜南移民分散安置及32戶陜南移民集中安置的審計手續及后期管理,安置點農戶現已入住。通過部門項目的實施,項目村農田水利、人畜飲水、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夯實,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增強,32戶127人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為抗旱救災工作夯實基礎;同時,加強與上級對接溝通,積極協調爭取項目資金,經過積極爭取,整村推進建設項目正在緊張有序的組織實施中。

2、扶貧到戶貸款工作成效明顯。一是明確目標,創新小額信貸工作機制,健全制度,積極申報小額貼息到戶貸款,精心做好2013年度政府貼息到戶貸款的申報,使我鎮的小額信貸工作在有了新亮點。二健全工作制度,我鎮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分管副鎮長為副組長兼工作站長,財政所,扶貧辦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并制定了確實可行的工作方案;三是認真做好貸前調查,盡可能掌握各農戶的家庭人員,收入及貸款用途等情況,排除屬于民政救濟和低保、信譽不好的農戶;四是嚴格審批,快速有效做好政府貼息到戶貸款發放工作。五是突出重點,以有發展前景的村組為契機,樹立建設好扶貧到戶貸款示范村。

3、加強勞動力轉移培訓,提高勞動技能,為勞務輸出奠定基礎。2013年計劃完成勞動力轉移培訓600人次。爭取到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已組織完成引導性培訓12期1500人次。

4、社會掛鉤扶貧不斷深入,“大扶貧”工作格局正在形成。一是各級掛鉤扶貧單位高度重視扶貧工作。今年,我鎮共有8家縣級單位參加掛鉤扶貧聯系我鎮貧困地區掛鉤扶貧工作。一年來,各級掛鉤扶貧單位和領導積極為貧困村出謀劃策,向貧困地區捐贈款物,有力地支援了貧困地區發展。二是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幫扶項目。通過協調,促進了我鎮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

5、“十二五”扶貧開發規劃編制工作按期完成并組織群眾實施。通過廣泛調研,實地查看,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的要求,充分尊重貧困村群眾的真實意愿,圍繞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統籌安排,精心組織,順利完成了“十二五”扶貧開發規劃編制工作。“十二五”期間,我辦將針對不同貧困村類型,采取不同的扶貧方式。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行開發式扶貧,對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實行搬遷扶貧和勞動力轉移培訓扶貧。在今后工作中,將重點推進以下四大工程促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一是計劃在全鎮完成整村推進項目,在幫助群眾改善基礎設施;二是在產業方面,大力培育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優質食用菌種植60萬筒,創收280萬元,中藥材種植200畝,烏雞養殖510戶26500只。完成了10戶陜南移民分散安置任務;三是爭取加大實施陜南移民扶貧搬遷項目,實施農村危房改造30戶;四是完成貧困地區勞動力引導性培訓50人,技能性培訓130人。

6、加強項目資金監管,發揮資金最大效益。我辦嚴格按照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切實加強扶貧項目資金的管理。財政扶貧資金堅持專戶運行、專帳核算,專人管理,封閉運行,嚴格執行縣級財政報帳制。嚴格按省、市、縣批復的項目組織實施,做到資金到項目、管理到項目、核算到項目、檢查到項目,按項目實施進度核拔資金,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確保項目按時按質按量完工。

7、各項中心工作落實到位。一是按縣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切實抓好核桃、烏雞、中藥材扶貧掛點聯系工作,掛點聯系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二是普法與依法治理、平安單位創建、維穩、檔案管理等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統一思想,完善措施,切實加強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一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扶貧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創業致富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好落實。二是建立工作責任和績效考評制度,把扶貧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的主要內容,將扶貧開發工作落實到村組明確到項目,考核到個人,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配合抓、全鎮上下共同抓的工作格局。三是完善了掛鉤扶貧工作機制,把掛鉤扶貧工作情況作為領導干部為民辦實事和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促進扶貧開發工作的順利開展。

2、全面推行貧困村首扶制度,增強扶貧開發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農村扶貧工作不斷變化的新情況,在國家扶貧開發方針政策的指導下,按照“收縮戰線、集中力量、突破難點,切實加快貧困人口的脫貧步伐”的工作要求,瞄準貧困村組和貧困自然村,以貧困農戶為扶持對象,把扶貧整村推進、易地扶貧等項目安排在最貧困的村,增強扶貧開發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嚴格管理制度,加強項目資金管理。以優化財政扶貧資金效益為著力點,按照《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規范扶貧項目資金管理。一是規范項目申報和審批程序。二是嚴格實行資金項目公示制。在項目村設立扶貧項目永久性公示牌,對項目建設內容、資金性質、資金額度等進行公示,實行陽光操作,有效遏制了截留、挪用扶貧資金現象,確保了扶貧資金真正用到扶貧項目上。三是嚴格實行財政扶貧資金專戶儲存、專人管理、封閉運行和縣級回補報帳制,嚴防出現資金滯留、挪用、虛列支出現象,確保了資金運行安全。四是實行項目建設承包合同和廉政合同“雙合同”管理制度。五是實行項目定期檢查和竣工驗收制度。在項目建設中組織人員定期檢查項目建設進度和工程質量,按照項目建設進度撥付資金。項目建設結束后,實行縣、鎮、村三級竣工驗收制度。逐步建立以績效為導向的扶貧資金分配激勵機制。七是切實加強項目后續管理,健全完善項目建后管理制度,保證了項目效益。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通過整村推進、易地扶貧、科技產業扶貧、小額信貸、富余勞動力培訓轉移、社會掛鉤等扶貧工作的開展,扶貧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二是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促進農民增收。三是整治村容村貌,村風、民風明顯提升。四是切實解決民生問題,促進了農村和諧穩定。一年來,通過扶貧項目的實施,解決了260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完成全年計劃數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是我鎮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極為薄弱,投入的資金相對不足,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遇到自然災害時返貧率高,扶貧難度越來越大,扶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據調查測算,我鎮農民人均純收入低,占全鎮農業總人口的57%。三是群眾廣泛參與的力度還需要不斷加大。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發動群眾參與選擇項目、參與實施項目、參與監督管理項目。五是資源整合有差距,典型示范作用不明顯。由于各部門的項目資金有不同的投向,整合項目資金,集中力量幫扶貧困村的難度較大,整合的力度還不夠,扶貧項目的亮點不突出,示范作用不明顯。

三、下步主要工作計劃

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計劃范文第2篇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1883”為你整理了這篇金融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一、全縣金融總體情況

2020年10月末,全縣各項存款余額465.53億元,較年初增加56.08億元、增長13.70%,存款同比增長9.35%;各項貸款余額443.75億元,較年初增加80.19億元、增長22.06%,貸款同比增長23.19%。存貸比95.32%,新增存貸比142.98%。

疫情期間落實省市關于支持中小微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加大對民營企業信貸支持力度。累計解決企業融資需求達17億元。通過專項再貸款為全縣3家民生保供企業(東升食品、云峰農業、牧原農牧)提供1.08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撥付財政貼息資金127.6萬元。持續開展各項金融業務。截至10月末,全縣“稅融通”累放4.52億元。“4321”新型政銀擔業務在保戶數142戶、擔保責任余額5.05億元。“勸耕貸”累計為全縣650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貸款3.7億元。續貸過橋資金助力122家企業周轉貸款4.24億元,周轉8.57次。重點推進上元家居新三板掛牌,省股交中心掛牌14家。全縣實現直接融資10億元。2020年新增金融網點2家,截至目前全縣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達103家。扎實推進金融扶貧。截至11月13日,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1289戶、5897萬元,存量1937戶、8711萬元。同時指導承貸銀行及鎮村嚴格執行風險預警方案,防范逾期風險。

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計劃范文第3篇

扶貧開發工作是2006年市政府承諾為群眾辦24件實事之一,具體到我縣就是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在我縣西部六個重點貧困鄉鎮75個重點貧困村范圍內開展10個村進行面上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40個增收項目,新建24個富民小區,使75個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一年來,我們采取了加強調度、細化工作程序、明確操作規程、建章立制等措施,克服了今年我縣貧困地區遭受了旱災的困難,年初制定的扶貧開發重點鄉鎮人均增收300元以上的目標能夠實現,預計今年我縣貧困鄉鎮的農民平均收入將達到3000元以上。,

我縣今年的扶貧開發工作有如下特點:一是扶貧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今年我縣有10個貧困村享受全省面上插花貧困村的扶持政策,每個村享受省市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的扶持標準,此項扶貧資金達500萬元;扶貧龍頭企業貼息資金20萬元;市里確定我縣西部六個重點貧困鄉鎮今年有24個富民經濟小區的計劃指標,如果通過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除享受市政府正常的獎勵性補貼政策外,每個小區還可以多享受到3萬元的補貼,此項扶貧資金達72萬元;今年我縣有1500萬元的小額貼息貸款指標,此項市財政將拿出100余萬元的貼息資金;市里派駐我縣的27支黨政機關幫扶工作隊、76家企業幫扶工作隊幫扶我縣的75個貧困村。由此可以看出,今年我縣的扶貧工作力度之大是歷年所沒有的,僅財政扶貧資金的投入將達到600余萬元。二是扶貧項目最多。今年我縣通過面上插花貧困村整村推進扶持、扶貧龍頭企業貸款貼息、貧困戶小額貼息貸款、沈陽市黨政機關定點幫扶、貧困鄉鎮扶貧富民小區加大補貼標準等措施扶持的增收項目達到200余項。三是扶貧開發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最多。由于我們缺乏扶貧開發管理工作經驗,在落實政策中遇到了鎮村領導重視不夠,項目規劃未經科學論證,執行計劃的隨意性,也有未按規劃操作的現象,扶貧項目實施中未按要求進行民主討論,公告公示等。四是扶貧效益最好。雖然今年遭受比較嚴重的旱災,但是在扶貧政策的推動下,我縣扶貧開發重點鄉鎮開展的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發展畜牧養殖項目等增收措施,發揮了效益,實現了大災之年我縣六個扶貧開發重點鄉鎮人均收入增長的好勢頭。

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面上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

按照2006年遼寧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抓好2006年扶貧開發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遼扶貧辦發[2006]14號文件精神,今年我縣享受省市扶持的面上貧困村的數目為10個,這10個村農戶總戶數為4279戶,人口數為16019人。結合貧困村的實際,我們計劃實施項目總數為33個,參與項目戶數3469戶,受益人口11917人,項目的參與率為81%。項目總計投入資金1415.5萬元,其中省財政補助資金總計250萬元,市財政配套資金總計250萬元,信貸資金總計310萬元,農民自籌資金總計580.5萬元,社會幫扶資金25萬元,預計效益達1665萬元,預計參與項目的農戶人均增加收入可以達到1300元以上。計劃實施的項目分別為:雙臺子鄉轉山子村養牛及萬壽菊種植項目、雙臺子鄉胡家燒鍋村養牛、家禽飼養及萬壽菊種植項目、秀水河子鎮長崗子村的辣椒生產項目、秀水河子鎮三家子村的辣椒及萬壽菊生產項目、葉茂臺鎮四官堡村的棚菜項目、葉茂臺鎮榛子街村養鵝項目、包家屯鄉大三家子村養豬及萬壽菊種植項目、臥牛石鄉李家卜村棚菜及萬壽菊種植項目、臥牛石鄉邢家屯村養牛項目及萬壽菊種植項目、四家子蒙古族鄉四家子村棚菜項目等。

截止目前,此項目穩步推進,各村正在開展計劃及項目的落實工作。其中,7個特色產業項目的萬壽菊栽植、辣椒生產、菜籽生產項目均已經完成;8個養殖業項目已經啟動并運行良好;3個棚菜生產項目均正在施工;5個貧困勞力培訓項目進展順利;10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總之,據目前統計情況,計劃實施的33個項目中,均處于完成或正在運行中。近期我們將進行驗收,并下撥扶貧資金。

2、認真落實好市里確定的24個扶貧富民經濟小區,40個增收項目工作

按照市里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我縣西部六個重點貧困鄉鎮今年有24個富民經濟小區的計劃指標,如果通過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除享受市政府正常的獎勵性補貼政策外,每個小區還可以多享受到3萬元的補貼,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我縣扶貧開發重點鄉鎮的富民小區今年達到43個,其中種植業22個,畜牧業21個,目前已經竣工23個,其中種植業完成5個,畜牧業完成18個,其他的都是正在建設中。計劃開發的40個增收項目,截止目前,通過面上插花貧困村整村推進扶持、扶貧龍頭企業貸款貼息、貧困戶小額貼息貸款、沈陽市黨政機關定點幫扶、貧困鄉鎮扶貧富民小區加大補貼標準等措施扶持的增收萬壽菊種植、辣椒種植、地膜花生、菜籽等項目達到17大項,196小項,其中種植業項目9個,總規模達113042畝;養殖業項目8項,牛、羊、生豬等養殖規模達135507頭,禽類鵝、蛋雞等養殖規模達190742只。經過一年的扶貧開發工作,預計到2006年底,各貧困鄉鎮人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75個貧困村村人均收入增加400元以上。

3、定點幫扶工作隊情況

2006年駐我縣的市黨政機關定點幫扶工作隊由原來的26個調整到27個,幫扶我縣31個貧困村,有利的推動了我縣扶貧開發工作的順利開展,截止目前2006年救濟性投入資金總計21.53萬元,公益性投入28.26萬元,開發性投入135萬元,協調資金93萬元。今年市里又增派沈陽商業局系統的76家企業定點幫扶我縣的75個貧困村現已有47家企業同村對接,為貧困村脫貧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

4、做好產業化扶貧和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增加農民收入。

根據遼扶貧辦發[2006]9號文件精神,2006年我縣申報擬認定第二批省級扶貧龍頭企業一個——遼寧紅樹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申報擬享受扶貧貸款貼息企業七家分別為:沈陽清宇鵝業屠宰廠、沈陽中迪色素科技有限公司、沈陽華奧牧業有限公司、法庫縣八虎山酒廠、沈陽巴爾虎山酒業釀造有限公司、法庫縣宏潤肉禽加工廠、遼寧紅樹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我縣深入貫徹實施新階段扶貧開發戰略部署,用信貸扶貧資金扶持龍頭企業,進而帶動貧困戶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截止目前,六個扶貧開發重點鄉鎮勞動力轉移達2.9萬人次,勞務輸出實現人均增收占農民增收的三分之一。

5、扶貧小額貼息貸款發放情況

我縣的扶貧小額貸款貼息工作以前由信用社獨家操作,縣級扶貧部門基本沒有發揮作用,運行中出現了錢貸出去了,真正需要貸款的貧困戶發展項目卻很難得到,也就沒能發揮扶貧的效益,貧困鄉村發展扶貧項目時,由于缺乏溝通,也會出現貸款困難的情況,由于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信用社對扶貧貼息貸款的運作由于貸款補貼標準很難把握等因素也不十分滿意。我縣今年有1500萬元的扶貧貼息貸款指標,市里出臺了“貸貼兩條線,暗補變明補”的扶貧貸款貼息政策,并制定了管理辦法及審核辦法,使可操作性更強,極大地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我縣的扶貧貸款真正發放到貧困戶發展項目,截止目前我們圍繞富民小區、富民增收項目、面上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等項目的參與農戶發放貸款,達801.58萬元,,據不完全統計,計劃需要發放金額達2400余萬元,現在正在穩步推進,計劃將在十二月末完成全年的任務。雖然在運作中存在貧困戶貸款難、貸款周期過短等問題,但是,采用這種運作方式,還是能夠真正發揮扶貧貼息貸款的作用,推動貧困戶脫貧的。

2007年扶貧開發工作計劃

1、認真學習、深入貫徹國家、省、市有關扶貧開發的政策、法規及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指導,落實責任,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全力推進扶貧攻堅工作。

2、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根據貧困戶致貧原因,制定相應的措施,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政策和辦法,拿真招、見實效。

3、做好扶貧項目的申報工作。加強項目庫的建設,不斷提高扶貧項目管理水平。

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計劃范文第4篇

關鍵詞:扶貧開發;扶貧困境;扶貧系統;扶貧機制;貧困差異;保障機制;監督職能;扶貧績效;共同富裕

中圖分類號:F3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101(2013)04-0100-04

貧困是全球性的社會難題,消除貧困是人類面臨的共同任務(王永平,袁家榆,2008)。隨著我國扶貧工作的不斷深入,貧困面不斷縮小、貧困人口持續減少,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河北省是國家級貧困縣數量相對較多的省份之一,截至2010年,有39個貧困縣,扶貧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基于對河北省扶貧困境的分析,構建了扶貧系統機制,并提出加快貧困地區脫貧的具體對策,以期實現“十二五”期間消除絕對貧困,大幅度減少相對貧困,最終實現城鄉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

一、河北省扶貧困境

隨著河北省扶貧工作的不斷深入,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面臨諸多問題。

(一)貧困人口規模依然龐大

按照1 196元貧困標準,2010年河北省有350萬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為6.3%;按照1 500元的貧困標準,農村有560萬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為10%。并且,河北省的52個扶貧開發重點縣中,位于與首都接壤的張家口、承德、保定市有25個(其中20個為革命老區縣),貧困村2 804個,貧困人口154萬人,占河北省貧困人口總數的42%①。可見,河北省的貧困人口規模較大,且較為集中,扶貧任務較重。

(二)脫貧難度大

1. 貧困程度深且返貧壓力大。目前,河北省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壩上高寒地區、太行山、燕山、恒山深山區和黑龍港干旱鹽堿區。這些地方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弱、貧困人口自身文化水平偏低,貧困程度深。這些因素導致河北省扶貧開發成本高、脫貧難度和返貧壓力大。據張家口市扶貧辦統計,2009年該市因為遇到50年一遇的旱災,當年返貧人口高達25.96萬人。②

2. 致貧原因復雜。河北省既具有與全國其他貧困地區相同的自然條件致貧原因和特征,更因為自身環京津的地理位置有著特殊的——“奉獻、服務、以貧濟富”所帶來的政策性致貧原因③。由于致貧原因的復雜性,導致扶貧開發難度大。

(三)扶貧資金缺口大

對于河北省來說,由于國家扶貧開發重點在西部,中央分配到河北省的財政扶貧資金總量較少;同時作為農業大省,本身財力也十分有限,導致省級財政配套扶貧資金不足,且不穩定。以2010年數據看,中央財政扶貧資金總量為48 752萬元,省財政扶貧配套資金1.25億元,合計財政扶貧資金總量是61 252萬元,這只是西部省份如陜西省的53%。

從扶貧資金的需求情況看,基于新階段扶貧開發的實踐,西部地區一千人左右的村脫貧,扶貧資金、整合資金在500萬元左右,河北省要使一個貧困村整體脫貧,不包括村的基本建設,僅就發展產業來說,至少需要投入二三百萬元。而實際扶貧工作中,河北省平均每個村的財政扶貧資金投入不足50萬元。可見,河北省扶貧資金供給遠遠低于扶貧開發的需要。扶持力度不夠,基礎設施投入嚴重不足,也是返貧的因素之一。

(四)扶貧主體單一,社會其他主體參與有限

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最核心的經驗是政府主導(唐睿,肖唐鏢,2009)。雖然河北省“四幫一”社會化扶貧工作效果顯現,但是幫扶主體狹窄,主要集中在省直部門、大專院校、大型企業和經濟強縣四方面,其他社會各界參與度不高,沒有建立起廣泛、穩定的社會幫扶渠道。以中直單位對河北省的幫扶為例,2007—2009年對河北省貧困地區投入和引進資金分別為2.43億元、1.2億元、1.16億元,可見幫扶資金規模不斷萎縮④。

(五)扶貧效果不顯著

1. 相對貧困日益嚴重。河北省經過扶貧開發工作的開展,雖然貧困縣人均收入不斷提高,貧困人口不斷減少,但相對貧困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并有不斷嚴重的態勢。具體表現為:一方面,扶貧重點縣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間的差距不斷加大;另一方面與河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如表1所示)。

2. 社會服務扶貧基礎薄弱。基于財政扶貧資金的有限性,河北省按照“基礎建設靠行業、入戶項目靠財政、擴大規模靠信貸、增力提效靠幫扶”的原則,將整村推進的水、電、訊、校、醫等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交給行業職能部門負責。但由于行業職能部門資源的有限性,以及監督機制的缺位,導致基礎設施與公益事業建設投入嚴重不足。

基于上述可知,河北省“十二五”期間的扶貧工作任重道遠。

二、扶貧系統機制的構建

“十二五”期間,河北省要在消除絕對貧困的基礎上,大幅度減少相對貧困,并最終實現城鄉共同富裕的目標。面對上述扶貧任務以及各地區所處貧困的差異性,要實現脫貧的三層次目標,就需要對現有的兩輪驅動扶貧機制(劉娟,2010)進行完善與創新:建立多元主體參與機制、三層聯動扶貧機制、實施保障機制、績效評估與反饋機制在內的扶貧系統機制。通過該扶貧系統機制,將解決溫飽與鞏固溫飽并重,加快發展與縮小差距并舉,進而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縮小貧困群體與其他社會群體收入差距,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縮小貧困地區與其他地區整體性差距,最終實現城鄉共同富裕。扶貧系統機制總體框架如圖1所示。

基于扶貧系統機制實現“十二五”期間的三層次目標,多元主體參與機制是動力,扶貧瞄準機制是關鍵,三層聯動扶貧機制和實施保障機制是核心,績效評估和反饋機制是基礎。在三層聯動扶貧機制中,包括啟動機制、培育機制、發展機制。其中,啟動機制與消除絕對貧困目標相對應,主要通過整村推進機制等注重改善貧困地區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該層機制的實施應由政府主導;培育機制與大幅度削減相對貧困相對應,主要通過教育與科技扶貧機制、參與式產業化扶貧機制等保障機制的實施,實現對貧困地區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的培養,提升貧困人口素質與能力,其中政府扶貧的主要職能應由主導轉變為引導,通過社會力量動員機制實現社會多元主體參與扶貧;發展機制與實現城鄉共同富裕目標相對應,在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上,主要運用市場機制提高配置效率,激發脫貧地區與人口的內在發展活力與潛力,使脫貧人口完全能夠自我發展,政府在此階段的扶貧職能應進一步由引導轉變為調控,主要通過宏觀調控政策制定與監督職能實施,實現脫貧地區與脫貧人口持續穩定發展。

從河北省貧困地區的發展現狀看:一方面,可以針對各地區和人口貧困程度不同,運用扶貧瞄準機制,針對不同地區和人口采用三層聯動扶貧機制中的不同層次的扶貧機制實現脫貧目標;另一方面,對處于絕對貧困狀態的地區和人口,可以依次通過啟動機制、培育機制、發展機制實現脫貧目標。此外,對于老弱病殘等不具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仍然需要通過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機制的運行實現脫貧目標。

三、加快貧困地區脫貧的具體對策

基于上述扶貧系統機制各個具體環節,針對河北省扶貧困境,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加以完善,以加快各貧困地區脫貧進程。

(一)扶貧主體多元化

河北省扶貧主體單一,社會主體參與弱,導致扶貧資金渠道狹窄,資金不足。一方面,政府應通過搭建完善的省、市、縣三級信息平臺,建立政府部門、社會力量和貧困農戶三者之間的信息互動機制,以使社會各界了解各地區、每個貧困戶的貧困狀況與需求,而目前河北省在這方面建設處于不足甚至缺位狀態。另一方面,政府部門應制定相關的扶貧激勵政策以吸引更多的社會主體參與到扶貧工作中,如允許扶貧主體參與扶貧對象(或項目)的選定、扶貧方案實施等。

(二)完善貧困戶信息檔案管理

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扶貧對象與資金的有效配置是扶貧效率提高的關鍵。2009年,河北省武強縣在建立貧困戶電子檔案、實施分類扶貧、(以年為單位的)動態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全省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進一步完善,使扶貧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為了進一步提高扶貧工作的時效性,應在逐村建立扶貧檔案的基礎上,將貧困戶的扶貧項目、進展以及效果等輸入貧困戶電子檔案中,開發有效的扶貧數據庫,對貧困戶及扶貧開發工作進行全程動態跟蹤。

(三)移民扶貧、參與式產業化扶貧必須以扶智為基礎

基于扶貧資源的有限性,過去包括河北省的很多地區將扶貧工作的重點放在以移民扶貧、參與式產業化扶貧等為基礎的經濟扶貧上。但由于人力資源素質低,其產出相對附加值低,導致脫貧程度低,相對貧困問題無法根本解決。為了擺脫這一困境,必須全方位地加強扶智工作,構建包括生產技術培訓、經營管理知識普及、義務教育加強在內的多層次扶智體系與長期穩定機制,以全面提升貧困人口的人力資源素質。

1. 基于義務教育基礎性,應重視義務教育的投入。雖然義務教育十分重要,但由于義務教育扶貧見效慢、直接效益不明顯,往往扶貧投入不足。基于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應增加對義務教育的專項財政投入,改善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學基礎設施和教育環境,并通過如“特崗計劃”等激勵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到貧困地區進行支教。

2. 為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具備獨立的“造血”功能,應將目前短期技術培訓轉向建立長期穩定的科技扶貧體系。科技扶貧的目的是,通過不斷的生產技術和市場經營相關知識的輸出,配合資金的投入,使貧困人口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能、管理方式與經營理念,提高項目的成功率與收益率。建立技術扶貧體系,在貧困地區廣泛建立常設機構:農村和科技機構之間的媒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為其提供長期、穩定的科技支撐。此外,為了使貧困人口最終具有自我發展能力,加強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十分重要。政府部門通過稅收減免等激勵措施,與各種辦學主體合作,為貧困地區人口人力資源素質提升搭建穩定、暢通的平臺,降低入學門檻,提供各種學習和培訓的機會,使他們能掌握一技之長,在市場經濟中具備一定的生存力與競爭力。

(四)積極爭取、拓寬扶貧資金籌資渠道

1. 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財政投入。一方面,以2011年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發改委把河北省太行山區、燕山地區列為新10年特殊類型貧困地區為契機,積極向國家爭取成立協調機構,制定“解決環首都貧困地區發展規劃”,設立環首都貧困帶發展專項資金,進一步加大國家財政對河北省扶貧工作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河北省應保證配套資金的足額、穩定,以使扶貧工作計劃順利實現。

2. 拓寬社會扶貧籌資渠道。目前河北省社會化扶貧工作大多由省內各有關單位來實施,社會扶貧資金籌集十分有限。基于河北省環京津的特點,應該積極爭取更多的中直單位、首都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大中專院校的定點扶貧與對口扶貧。此外,可以將社會扶貧主體擴展到全國各地,在全國范圍內獲取社會扶貧資金,這關鍵在于必須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平臺,讓全國各界能夠關注到貧困人口的貧困狀況。

3. 進一步創新融資渠道。為解決扶貧資金緊張,河北省探索出互助金、扶貧自立社、小額貸款擔保試點等多種融資方式。為了能夠廣泛、持續、穩定地獲取社會扶貧資金,可以充分利用“P2P(Peer-to-Peer)”個人對個人的小額信貸平臺進行社會融資。各界愛心人士通過小額信貸平臺將小額資金借給貧困人口,幫助他們啟動項目,當項目產生效益后再將啟動資金還給出借人,出借人又可以將資金提供給其他貧困人口,使這些資金循環起來,幫助更多的貧困人口。可見,建立“P2P”小額信貸平臺可以廣泛拓寬民間融資渠道。

(五)建立農業保險制度以保障產業化扶貧的脫貧效果

雖然產業化扶貧是貧困地區與人口脫貧的有效途徑,但自然災害與市場風險導致該扶貧機制效果打折。建立農業保險制度可以有效解決自然災害與市場風險所帶來的脫貧阻力與返貧壓力,從而穩定和增加農民收入。2009年河北省武強縣及部分重點縣通過建立農業保險機制,對農戶奶牛、大棚等投保,幫助農民增強抗風險能力,就是對農業保險制度的初探。

(六)建立全面績效評估體系

基于大扶貧戰略,扶貧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提高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更應提升他們的綜合生活質量,形成城鄉共同富裕、和諧發展的局面。因此,貧困地區應結合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圍繞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人口素質、生活質量、民主法制、資源環境設計扶貧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這一評估體系要求貧困地區在全面開展經濟扶貧工作的同時,還要注重衛生扶貧等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建設在內的社會服務扶貧的深化。

基于該績效評估體系,一方面,將評估結果通過完善的信息共享平臺及時反饋給扶貧主體,形成有效的社會監督;另一方面,針對評估結果,以及對各扶貧項目的動態跟蹤,及時查找扶貧各環節的成功經驗與不足之處,以提高扶貧工作效率,促進貧困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永平,袁家榆.農村扶貧開發機制、資源整合與對策建議[J].改革,2008,(4).

[2]唐睿,肖唐鏢.農村扶貧中的政府行為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09,(3).

[3]劉娟.扶貧標準上調與扶貧開發機制創新[J].現代經濟探討,2010,(1).

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計劃范文第5篇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hxdz188”為你整理了這篇某村脫貧攻堅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某村脫貧攻堅工作總結

在鄉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和正確指導下,我村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部署,以黨建促脫貧,扎實開展“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工作。把精準扶貧作為扶貧攻堅方向,通過加強領導、強化工作措施,切實提升扶貧攻堅的工作成效。現將幾年來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村位于S343霍陳路南,邵白路橫穿中部,地理位置優越,屬一般貧困村。本村現有土地1.1萬畝、水面面積1500余畝、林地1000畝。下轄27個村民組、1040戶4310人、6個黨小組108名黨員;共有村干部及扶貧專干8人,年齡結構平均在50周歲以上。我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水稻種植和畜禽養殖等為主,產業比較單一。主要致貧原因為因病。

全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7戶356人,其中五保戶37戶40人,低保戶58戶85人,一般貧困戶102戶231人;已脫貧197戶356人,2014年脫貧24戶40人,2015年脫貧34戶48人,2016年脫貧10戶27人,2017年脫貧6戶20人,2018年脫貧54戶103人,2019年脫貧69戶118人。其中在校生家庭17戶21人。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

二、精準定位

2014年至今開展專項扶貧以來,按上級統一部署,在開展精準扶貧過程中,把貧困戶進行再次核查,做到精準定位,分類匯總,讓我們的扶貧工作真正做到精準扶貧。為了在全村角度更準確的定位貧困戶,我們通過村民小組代表會議民主選出新增貧困戶,再在村民小組長會議上,站在全村貧困戶的情況對比下,將所有貧困戶名單進行了逐一情況核對,并篩查出不符合條件的進行刪除,最終評定出我村貧困戶197戶,356人,并進行公示。

三、幫扶成效

(一)產業扶貧

1、2016年發展產業7戶14人,財政獎補1.82萬元。

2、2017年發展產業88戶185人,財政獎補15.85萬元。

3、2018年發展產業138戶287人,財政獎補46.65萬元。

4、2019年發展產業172戶349人,財政獎補40.35萬元。

5、2020年產業摸底148戶290人。財政獎補54.59萬元。

(二)光伏扶貧

1、2018年光伏收益22600元,其中分配24人21900元。

2、2019年光伏收益30304元,其中分配24人30304元。

3、2020年光伏預計收益32000元,其中分配24人32000元。

(三)健康脫貧

1、2016年代繳醫療保險費238人28560元。

2、2017年代繳醫療保險費246人36900元,醫療報銷35人34.1萬元。

3、2018年代繳醫療保險費259人46620元,醫療報銷68人93.46萬元。

4、2019年代繳醫療保險費246人54120元,醫療報銷53人63.2萬元。

5、2020年代繳醫療保險費246人61500元。

截止目前共辦理慢性病證220人次。

(四)社保兜底

1、2018年代繳養老保險124人24800元。

2、2019年代繳養老保險122人24400元。

3、2020年代繳養老保險122人36600元。

(五)基礎設施建設

1、2019年在鄉黨委政府及鄉衛生院幫助支持爭取資金新建堯塘村衛生室及文化廣場。

2、2020年申請項目批復給我村新修陳潘路資金131.75萬元.新建瓜蔞種植基地300畝150萬元,每年為我村集體經濟增收約1萬元。

(六)就業扶貧

1、2017年貧困人口技能培訓獎補13人3250元。

2、2018年貧困人口技能培訓獎補24人6000元。

3、2019年貧困人口技能培訓14人4200元。

4、2020年貧困人口技能培訓13人3900元。

5、2018年-2020年發展公益性輔崗位34人次。

6、新型主體帶動:聯系霍邱思遠農業技術培訓學校到堯塘開展農業種養殖專班培訓新型農民15人。

截止目前,我村貧困人口參加所有技能培訓達135人次。

(七)危房改造

1、2014年危房改造新建1戶、補助資金1萬元。

2、2015年危房改造新建3戶、補助資金6萬元。

3、2016年危房改造4戶其中新建2戶、維修2戶共計補助資金5.2萬元。

4、2017年危房改造11戶其中新建9戶、維修2戶共計補助資金19.2萬元。

5、2018年危房改造53戶其中新建29戶、維修24戶共計補助資金72.4萬元。

6、2019年危房改造59戶其中新建38戶、維修21戶、包括殘疾、低保4戶共計補助資金99.2萬元。

7、2020年危房改造3戶、4萬6千元。

(八)教育扶貧

1、2016年寄宿生補助2人1000元、中信保4人2000元。

2、2017年寄宿生補助人500元、學前教育4人1600元、中信保8人4000元、雨露計劃1人1500元.

3、2018年、寄宿生補助4人2250元、中信保12人次6000元、2018年普高補助2人3000元、學前教育2人1600元。

4、2019年寄宿生補助10人次4562元、中信保17人次8500元、學前教育人400元、雨露計劃1人次1500元。

5、2020年寄宿生補助9人次4106元、中信保17人次8500元、雨露計劃3人9000元

(九)金融扶貧

1、小額貼息貸款累計放貸65戶155萬元。

2、2020年新增授信貸款 11戶46萬.

(十)旅游扶貧

1.2018年旅游扶貧帶動貧困戶10戶28人增收2萬余元.

(十一)社會扶貧

1、2018年俊遠養雞場贈送雞苗貧困戶10戶500只、貧困戶“三化”室內環境提升3戶7人(桌子、板凳、椅子、)堯塘村幫扶責任人為56貧戶贈送雞苗等錢物共計11200元。

2、2019年幫扶責任人為85戶送上油、大米、錢等,價值17000元.

3、2020年邵崗鄉向堯塘村195戶貧困戶贈送“三個一”防疫物資(1條毛巾、1瓶84、1塊硫磺皂)。

(十二)生態扶貧

1、2016年開發生態護林員崗位1人。

2、2018年開發生態護林員崗位1人 。

(十三)招商引資

2017年招商引資韓瑞新能源光伏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占地109余畝年光伏發電,計劃于2020年底全面投產后年產值達到上百萬元,可每年為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增加2萬元以上。

四、存在問題

(一)個別貧困戶存在“等靠要”思想。精準扶貧以來,出臺不少針對貧困戶的優惠政策,個別貧困戶不想通過自身發展而是想通過政府扶貧政策來增加收入,“等靠要”思想蔓延,而精神扶貧跟不上,導致脫貧工作存在一些困難。

(二)產業發展有障礙。村集體經濟收入薄弱,村內青壯年及有能力的人均外出務工,家中多是留守老人和兒童,加之農產品易受自然災害影響,價格不穩、銷路窄,產業風險高。

五、2021年工作計劃

(一)發展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

通過農戶發展產業,增加收入,實現穩定脫貧。擴大瓜蔞種植面積、調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確保除喪失勞動能力或長期外出務工的家庭外,在家每個貧困戶都有1個以上的產業;通過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

(二)夯實基礎設施,為脫貧攻堅創造有利條件

充分用好扶貧政策,完善本村基礎設施。著重解決好村莊入戶道路拓寬和硬化,水利建設、“五清一改”等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水县| 盐边县| 南乐县| 涞源县| 年辖:市辖区| 四会市| 临海市| 延川县| 南汇区| 远安县| 海丰县| 长寿区| 钟祥市| 呼玛县| 罗田县| 阿鲁科尔沁旗| 邹城市| 罗定市| 噶尔县| 嘉峪关市| 静海县| 壶关县| 河间市| 潜山县| 兰考县| 兴安县| 沂南县| 东台市| 余姚市| 张家港市| 玉林市| 新蔡县| 赣州市| 贵溪市| 辽宁省| 深州市| 香港 | 水城县| 铁力市| 姜堰市|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