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用力抱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Abstract: Medicare regulatory agencies require designated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reimburse immediately and take the rate of immediately reimburs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operation agreement to assess. Using PDCA to predict, control and evaluate the rate of immediately reimbursed is accord with the regularity of immediately reimbursed management, also has the role of stressing effectiveness and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關鍵詞: PDCA;出院即報;醫保管理
Key words: PDCA;immediately reimbursed;health insurance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8-0302-02
0 引言
隨著醫保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各級醫保管理機構對定點醫院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實施即報,并將出院即報率作為合作協議的一項重要內容來考核,意義重大。
出院即報的理想狀態就是床頭結算,一切即報的準備工作都在患者出院前完成,做法如下:病房醫務人員在his系統中,于患者出院前1日(或前2日)作預出院登記,然后醫院的醫保審核員根據預出院患者名單必須在患者出院前審核完畢,并在微機上做上標記,醫保科核算人員隨即根據醫保審核員的審核結果按照有關政策計算報銷金額,也在微機上做上標記并記錄報銷金額和注意事項,財務科結算人員打印發票,核對付款金額是否與醫保核算人員的計算報銷金額是否一致,只有完全一致的情況下才給予結賬。真正讓患者看到的就是,患者出院時,拿著醫護人員下達的出院通知單到住院處結賬,醫療費用及時報免,多退少補,整個過程沒有時差,沒有等待,真正做到即報。
PDCA[1]是質量管理中[2]的一種方法,運用PDCA來預測、控制和考核出院即報率,既符合即報管理工作本身的規律性,也具有講究實效、解決問題的作用。
1 第一階段:計劃(Plan)
1.1 制定即報管理各項指標的計劃 結合各科室即報管理實際情況,分析即報管理的現狀,每個臨床科室即報管理取得的成就給予肯定,同時客觀的分析其間出現的問題。
各臨床科室的醫保專管員是即報管理過程控制的關鍵人,而查找即報管理中存在的缺陷的過程也是重新審視自身工作的過程,沒有過硬的職業素養和道德底線是無法完成這項工作的。為了使糾錯過程更為客觀公正,除了需要科室醫保專管員的參與,還需要科主任、護士長以及醫保科成員在政策和能力上的大力支持,以謀求這項工作順利開展和客觀公正。
各項指標的計劃:
①病人在院期間是否存在冒名、掛床或其他實施確定的違規行為。接診醫護人員嚴格核查身份,冒名、掛床行為堅決杜絕,醫保專管員日常工作中定時、不定時巡視或探訪病房,注意病人的動向,并以專管員的身份告知其有關政策和臨時離院的相關手續。②病種是否符合報銷范圍。嚴格執行病種報銷目錄,對于超出范圍的,同時又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將病種上報醫保科,醫保科將溝通有關管理部門后整理成標準,便于臨床科室對照執行。③限制藥使用前要寫明原因,不符合限制藥使用條件的患者自費,及時履行知情同意的義務,并簽立自費通知單。④大型檢查如彩超、CT、核磁等,檢查前要寫明原因,考慮檢查結果的陽性率,并在拿到報告后作仔細分析,同時查看介入治療的出院病歷是否填寫《特檢特治審批表》,應用血液、蛋白制品的是否填寫《血液、蛋白制品應用審批表》,并報醫保科簽字同意。⑤醫囑、藥品、檢查和治療與收費一致、數量相符,長期醫囑不能通過臨時醫囑一次性收費。⑥新增診療項目、新增藥品、耗材是否及時審批為醫保項目,這些項目應及時上報醫保科,醫保科限時做出回復。⑦網絡、系統定期維護,保持暢通。在醫保的日常管理過程當中,常常會碰到意想不到的情況,如參保單位未及時繳納醫保費、醫保卡信息有誤、電腦故障等非人為原因造成出院患者不能正常結算,在諸多的造成不能及時結賬的原因中,堅決杜絕主觀因素,減少客觀因素。
1.2 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 即報管理涉及醫護、醫技、項目收費等諸多科室,要全面查找并糾正即報管理中的問題相當困難。這就要求醫保專管員與醫保科等有關部門的人員通力協作,逐項調查即報管理的重點環節;將實際即報率與控制標準進行對比,繪制出對比分析表;重點分析有利差異與不利差異的根源,運用SWOT方法來判定問題是否由于制定的標準不符合客觀情況所致,或是因不合理的控制措施所致,進而采取相應的糾偏措施。
1.3 找出影響出院即報管理上升的關鍵 影響出院即報管理上升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也有主次之分。其中那些醫保科經常指出而臨床科室屢教不改的內容,應當認為是影響出院即報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以重要性原則及成本績效原則為出發點,基于即報管理中問題原因的分析確定問題根源所在,重點處理主要問題,以取得良好的管理績效。
1.4 制定措施和計劃 查明主要原因以后,針對引起本年度醫保患者出院即報率上升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并根據控制計劃認真落實每一項控制措施。通過上述各項措施對出院即報管理中實際執行結果,基于過程分析,查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具體分析這些缺陷產生的原因。
2 第二階段:執行(Do)
執行階段主要是執行措施和計劃。這一階段是具體實施上一階段的控制目標和控制措施的過程。在實施過程中,需提前采取機動性的措施及時應對各類突發問題。該階段的控制措施對整個醫保患者出院即報管理的作用舉足輕重,整個PDCA循環能否順利進行關鍵在于該階段的執行效果。鑒于此,所有參與控制管理的部門必須通力協作,進一步改進自身的工作方法,為實現控制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執行過程中,應實行責任制管理,層層落實控制任務,從而順利達成計劃指標。
3 第三階段:檢查(Check)
檢查階段主要是檢查執行結果。這一階段的工作是對制定的各項控制措施和計劃指標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并關注最終的控制效果。可對比檢查實際指標與計劃指標的實施情況如果科室出院即報率在某月份突然下降,并且嚴重偏離,則立即查明導致即報率降低的因素,同時制定相應的糾偏措施,確保順利達成控制指標;若科室某月份出院即報率大幅度上升,也需要查明緣由,在一定范圍內將其控制措施進行推廣。
4 第四階段:處置(Action)
4.1 總結經驗,鞏固成績,納入標準 由于臨床科室在實際出院即報管理過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而在制定即報率標準時又不可能對未來進行完全的預測。因此,對于某一科室超過或低于即報率標準時,應對其進行具體的分析,找出差異的原因,以便于今后對標準進行修改。
4.2 遺留問題轉入下期 對于遺留問題,可轉入下一個循環予以解決,并作為下一個循環解決的主要問題,防止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這樣,隨著一個PDCA循環結束后,再將其轉入下一個循環。經過不斷循環,使控制醫保患者出院即報管理的工作能不斷進行,不斷總結經驗,彌補不足。
參考文獻:
[1]Mary Watson-The Deming Management Method[中譯本《戴明的管理方法》,臺灣天下文化出版社,1997.
【關鍵詞】藥品;管理;安全
為保證住院患者在緊急情況下用藥及時,臨床各科室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點,儲備了不同種類的藥品,其中包括部分急救藥品、少量常備藥品以及毒麻精神一類藥品,是臨床藥品供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對其管理不當,將會帶來一些安全隱患。美國的一項調查指出,在給藥錯誤導致死亡中的70%是可以預防的。英國一項為期五年的研究表明,59%的醫院用藥錯誤與護士有關[1]。在“患者十大安全目標”中,目標一、二、三、五、九、十都與藥學有關。特別是目標二“提高用藥安全”,貫穿于整個醫療過程中;目標九“主動報告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其中也包括有藥品不良反應及藥品不良事件,與藥學的關系就更為密切了。我院加強對藥品的管理以及對護士進行藥學知識的規范化培訓,以保證護士在臨床上為患者用藥過程的安全。
1建立健全藥品管理的組織體系
在主管副院長的領導下,由醫務科、藥劑科、護理部組成檢查組,定期對病區藥品管理進行監督檢查;科護士長每月檢查一次;做到層層把關,有檢查有督促,將檢查發現的問題現場反饋給科室,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并進行追蹤直至該問題得到解決為止。同時要求各科室設立1名藥品質控員,選派臨床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工作認真負責的護士擔任,其職責是負責科室藥品的安全管理,并對科內護士進行藥品使用流程的培訓指導與考核,達到人人規范用藥,個個參與管理的目的。根據藥品管理相關制度進行科內的自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完善藥品管理規章制度
制度是規范行為的準則,沒有制度不成規矩,只有系統完善的藥品管理制度,才能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工作中嚴格遵守藥品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根據醫院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藥劑科先后編寫了三期《患者安全用藥手冊》,其內容分別為:“常用注射劑配伍禁忌表”、“靜脈滴注時應減慢滴速的藥物”、“防范或減少用藥患者跌倒的管理辦法”等,并下發到各科室,要求科室組織全體醫護人員認真學習,用于指導臨床醫療護理工作。
3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
3.1增強法制觀念,依法執業護理部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護理工作核心制度》等,舉辦相關“案例分析”報告。提高大家的風險意識,強化責任心,教育護士依法行護,用法律來規范護理行為,依法維護自己權利和尊重患者的權利[2]。在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制度”。
3.2組織培訓與考核隨著醫療專業技術的快速發展,新藥品種類的不斷增加,為保證患者的安全用藥,提高廣大護理人員的藥學知識迫在眉睫,為此,護理部每年組織一次全院性的藥學知識講座,邀請藥劑科的主任、藥師進行授課,課程內容豐富,緊扣臨床,如:“藥物不良反應的報告及處置流程”、“化療藥物滲漏的處理”、“使用高危藥品的注意事項”等,為保證參學達100%,采取一課六講的形式,授課完畢進行理論測試,發給院內學分,作為年終對科室和個人的考核依據。
4規范病房藥品管理
藥品按其給藥途徑分為口服藥、注射藥、外用藥,根據藥品作用的不同,分類定點、規范整齊存放,并標明藥品的名稱及規格。
4.1口服藥品的管理因為部分口服藥品的包裝不是獨立的,在使用領取后存在混放的情況,不易辨認其失效期,存在安全隱患,為保證藥品的有效期,全院統一所有的常備口服藥,分別設置“1號瓶”和“2號瓶’,“1號瓶”作為該藥品的使用瓶,“2號瓶”作為備用瓶,其效期以最先放入的藥品效期為準,這樣既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又保證了藥品的有效期。
4.2注射藥品的管理病房內的藥品不斷使用,又不斷領取補充,就存在同一包裝盒內藥品失效期不相同的情況,容易出現藥品失效。全院統一標準,在藥品包裝盒正面的“左上角”注明不同的失效期及其相應數量,在“右下角”標識“左進右出”,即“進出”,要求護理人員按序取用。
4.2.1毒、麻、精神1類藥品的管理嚴格執行“五專”管理,各科室必須按照醫院制作的“毒、麻、精神一類藥品使用登記冊”上的要求客觀、規范填寫,內容包括:日期、床號、姓名、年齡、身份證號、臨床診斷、藥名、規格、批號、使用劑量、使用方法、執行者簽名,若有殘余量銷毀,應填寫:殘余劑量、銷毀者簽名、證明人簽名。需要備毒、麻、精神一類藥品的科室,建立“毒、麻、精神一類藥品交接登記冊”,填寫的內容:日期、班次、藥名、規格、領入(數量、批號)、使用(處方、安培),按要求班班交接,做到帳物相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2.2高危藥品的管理使用紅底黑字表識“高危藥品”字樣,定點專柜放置,有目錄清點,相同藥品如:10%濃氯化鈉注射液與10%氯化鉀注射液等容易混淆,應分開放置,并標“看似”、“聽似”標識,提醒護士以免取用時弄錯。在使用過程中必須雙人查對,輸注時在輸液瓶旁掛“高危藥品”標識提醒,嚴格執行輸入速度,避免滲漏,注意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并做好記錄。
4.2.3冰箱內藥品的管理有學者調查研究發現:溫度每升高10℃,藥物降解反應速度可增加2-4倍,未按規定溫度儲存的藥品,每升溫10℃,其有效期將減為原來的1/4-1/2[3]。所以必須根據藥品的存放溫度調試好冰箱溫度,以確保藥品的質量。
病區藥品的管理是最后一道管理的關口,關系到藥品的質量和患者的用藥安全。藥品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及身體的健康,只有加強監管督查,才能保證藥品質量及醫療安全。因此加強對其進行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護士用藥錯誤原因分析及對策[J].吉林醫學,2011,32(11):2276.
臨床醫生分析治療過程,考慮患者腎功能狀況進行性下降與抗感染治療用藥有關,第4天停用頭孢呋辛,但考慮到患者目前感染尚未完全控制,所以請藥師參與治療,調整抗感染用藥方案。藥師建議:頭孢呋辛0.75g+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靜滴,每12小時1次,繼續監測患者病情及腎功能變化。
結 果
治療中患者感染癥狀進一步減輕,腎功能指標逐漸逆轉,調整用藥方案第4天后,患者呼吸平穩,痰量減少,體溫37℃以下;血常規:WBC8.5×109/L,N72.9%。腎功能:BUN17.4mmol/L,Cr150.5μmol/L,UA404μmol/L。基本恢復至入院時的水平。
討 論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由于其毒性低,對于腎功能正常的重癥感染患者,適當增加劑量也是臨床治療中的有效措施之一。
但老年人由于心輸出量減少,腎動脈硬化,腎基底膜增厚等退行性變化,使有效腎單位數量明顯減少,導致腎清除功能減退。
【關鍵詞】 鷓鴣 馴養繁殖 經營利用
1 鷓鴣馴養繁殖及產品經營利用規模
項目建設規模與目標:項目總經營面積10畝,計劃總投資50萬元。項目建成后,初步形成鷓鴣種禽1200只、年產18000只商品鷓鴣的特種養殖規模及相應的生產場區等配套設施建設,總建筑面積約1740平方米。
2 馴養繁殖及其產品經營利用種類、技術和相關相片
(1)馴養繁殖及其產品經營利用種類:鷓鴣。
(2)馴養繁殖及其經營利用技術。
2.1 馴養繁殖場所、相關設施的基本情況
項目位于安徽省東至縣大渡口鎮新豐圩村,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是池州市的西北門戶,與歷史文化名城安慶市隔江相望,毗鄰國家級濕地升金湖旁,生態環境優美,臨江傍湖。企業現有經營土地面積10余畝,是集農、禽為一體的高科技養殖場,適合馴養養殖野生動物。
2.2 資金投入和員工管理情況
項目總投資50萬元,建設投資30萬元,流動資金20萬元。日常工作人員4名,其中獸醫1名、生產技術人員2名、管理人員1名。
3 技術措施
3.1 種源購置和配置
公司于2011年3月12日與河南修武縣隆鑫養殖場簽訂購銷協議,購買鷓鴣種禽1200只,雌雄比例為1:3。后續種源主要靠科學研究與馴養、人工控制繁殖衍生,輔以適當的優良品種購進。
3.2 飼養管理技術
(1)建廠選址:選擇背風向陽、排水方便、溫暖干燥、環境清幽、水電交通設施完備的地域建廠,飼養規模8000只以上,距居民區1000米,便于衛生消毒和防疫。
(2)飼養方式:4周齡前鷓鴣離地網養;4-12周齡中鴣平養或離地網養,雌雄混養;12周齡后,按1:3-4的小群分籠飼養。性成熟種鴣,可籠養一對種鴣,鴣舍外設運動場。籠養面積按0-1周齡70只/平方米;1-4周齡50只/平方米;4-12周齡10只/平方米。中鴣附設運動場所。
(3)日糧及營養:每日分早、中、晚三次喂養,禽類配合飼料輔以蛆、雜草、籽實、水果、樹葉、昆蟲,按適量比列配置喂養兩次,青飼料一次。
4 飼養管理要點
4周齡前雛鴣,飼養在保溫育雛器內,溫度保持在28-35攝氏度,4周齡后溫度保持在22-28攝氏度。雛鴣出殼后12小時之后給水,加入千分之三高錳酸鉀進行飲水和開食,第二天添加適量的雞蛋、魚肝油和維生素B。3日齡后進行斷喙,使上下喙吻合。
90日齡至產蛋前,采用半露天或室內飛翔訓練,對鷓鴣進行調教。飼喂配合飼料和全價顆粒料,并保證充分飲水。進行分群飼養,采用育肥料干喂、濕喂等方法進行飼喂,供給全面營養。鴣舍適宜溫度保持在18-25攝氏度。鴣籠飼養密度每平方米12-16只為宜,籠高30厘米,每天要保證采光和燈照時間20小時,飼養至80日齡體重可達0.6公斤。
5 疾病防治措施
鴣場衛生防疫和消毒:外來人員未經消毒禁止進入生產區,確需入場,必須更換衣物和鞋帽,經紫外線消毒后,方可入內。場內不可飼養其它禽類和在外購買家禽入場。定期清理糞便和垃圾并運送場外做無害化處理。進出口設消毒池,進出車輛要嚴格進行消毒。定期滅鼠、蟑螂、蒼蠅等有害昆蟲。每3天更換消毒池內消毒液,每周對飼養場所進行全面消毒一次。
關鍵詞:肺癌晚期患者;保守治療;護理干預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in Conservative Role
BAI Ya-li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Tianjin City First Central Hospital,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i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 influence as well as the related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advanced lung cancer patient health condition, I choose to accept the treatment of 98 cases of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each patient and conditions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advanced lung cancer patients were fully appropriate, increase the compliance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and disease fighting confidence. ConclusionAppropriate,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selection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has a positive impact.
Key words: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近50年來許多國家都報道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增高,男性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女性發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由于早期癥狀不明顯,所以發現時一般都是中晚期,比較典型的癥狀是胸痛,還伴有全身乏力,消瘦及一些呼吸道并發癥,如咳嗽、咳血、痰液潴留、呼吸功能不全甚至呼吸衰竭等癥狀,發現后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但是對于病情嚴重的晚期患者,或是年齡偏高、身體狀況差、免疫力低無法承受手術及化療副作用的晚期肺癌患者,一般會選擇保守治療,因各種原因選擇保守治療的肺癌晚期患者則主要以咳血、疼痛、呼吸衰竭為主要癥狀;心理上則表現為對死亡的恐懼、生活的絕望,而出現焦慮、抑郁、多疑等情緒,針對這類患者應制定適合患者自身的護理干預,盡量減輕患者痛苦,延長生命,提高后期的生活質量。
1臨床資料
從2012年6月~2014年2月,針對本科室選擇保守治療的98例晚期肺癌患者不同的心理及身體狀況,根據每位患者的情況制定護理干預,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
2護理
2.1飲食及皮膚護理晚期肺癌患者多缺乏食欲,為保證其營養在充分了解患者飲食習慣的前提下,提供適合患者口味且營養價值豐富的食物,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的營養需求。
針對肌肉無張力,體質衰弱的長期臥床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每 2 h翻身一次,每天擦洗,按摩手足,并幫助患者采取舒適的,經常按摩受壓部位和骨突處,及時整理、更換潮濕被褥,防止褥瘡發生。
2.2呼吸困難的護理咳痰、咳血患者,鼓勵自行咯出,排痰困難者,遵醫囑給予霧化吸入, 3 次/d,霧化結束后給予拍背幫助其排痰,并叮囑休息睡眠時注意頭偏向一側臥位,以防痰涎窒息。呼吸衰竭患者給予 24 h持續面罩吸氧,一般流量給予6~8L/h,最大流量為10L/h,1~2 次/d血氣分析,必要時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對上機者觀察生命體征,以便及時調整各參數;并防止和控制感染,維持水與電解質平衡。
2.3疼痛的護理據統計87%晚期腫瘤患者都有癌性疼痛,它可以改變患者的情緒及心理狀態,從而出現對死亡的恐懼和絕望,甚至加重病情,因此解決疼痛問題對于晚期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臨終前的關懷治療影響很大。
非藥物控制:專家們認為這類方法對于40%患者是有效的。醫護人員面對癌痛的患者,應尋找各種有效方法,消除患者精神和肉體痛苦。
2.4心理護理選擇保守治療的晚期肺癌患者,一般都存在抑郁、焦慮煩悶、絕望、敵意、恐懼心理。疼痛本身極易引起焦慮和煩悶不安,另外,醫院陌生的環境、經濟負擔重等都是引起焦慮煩悶心理的因素。要幫助患者解除此種情緒,就必須從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出發,有針對性地做心理疏導工作,對待患者的心理波動給予安慰和理解,增進護患之間的感情,成為患者的傾訴對象。
晚期肺癌患者的思想負擔及壓力過重,加之已了解自己的病目前沒有治好的可能,只是在延長生命,極容易產生抑郁、絕望和恐懼心理,此時根據不同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脾氣性格,給以不同的疏導,指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保持平靜的心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加強自我積極暗示,防止消極暗示,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配合治療。
2.5臨終關懷在臨終關懷工作中,患者家屬的理解和配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與患者家屬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使其能保持相對穩定的心理狀態,做好配合工作,積極鼓勵和支持患者,無微不至地關心患者,使患者的心理得到最大的安慰,事實上支持性的家庭環境可提高癌癥患者的抗病能力。
另一方面,患者入院后,責任制護士及時幫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際關系,采取介紹責任醫生,護士,同室病友以及病區環境等措施,解除患者對環境的陌生感,幫助其迅速建立起良好的病友關系,促進病友之間相互安慰和支持,對晚期肺癌患者提高生命質量可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總之,根據晚期保守治療患者的具體情況責任制護理工作人員深刻理解責任制護理及整體護理的理念,不僅對晚期肺癌患者的機體進行護理,還應對該類患者的心理、社會關系和家庭生活狀況等進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的心理需求,給予最佳的護理干預,最終減輕患者的痛苦,延長生命,提高后期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