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花卉市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進市場,各式各樣的花花草草映入眼簾,有的枝繁葉茂,個子卻不高,有的花朵鮮艷,枝葉卻稀少,有的個頭小小,價錢卻很高,還有的看來嬌嫩,實際卻堅強。
葉君雯拍了拍我,指指那邊的杜鵑花說:“那朵怎么樣啊?”我向她手指的方向看了看說:“太大了!要小一點!”她點點頭,拉著我向前跑了一段路。
這時我發現了一個有點像雜草的東西掛在竹竿上,我便上前去,用手摸了摸,一聞:“哇!好臭!”營業員見了,走過了,笑盈盈地說:“這是可以凈化空氣的,買一個吧!”我搖了搖頭,問葉君雯:“要不要買一個放在學校?”葉君雯不同意,搖著手說:“不行,沒地兒掛!”我想了想,也是。
關鍵詞:展臺;陳列樣式;顧客體驗
中圖分類號:F71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225-02
哈爾濱花卉大市場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園林花卉科研、推廣、交流和集散中心。哈爾濱花卉市場由哈爾濱市城管局城綠辦管理。新址室內大量增加原址沒有的南立面玻璃幕墻用量,光線能自然射入市場。占地面積10公頃,建有2座花卉展廳、20棟溫室和1棟倉儲用房,設置320個交易展位,營業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花卉大市場建有專用于培育各類花苗和存放設施設備的蔭棚18棟,溫室9千余平方米,倉庫1萬平方米。
一、以木本和草本植物為銷售對象的綜合性商鋪
調研店鋪:花心思園藝
該店鋪是經營草本花卉植物、小型木本花卉植物以及多肉類植物的綜合性花卉商鋪,主要以零售為主,也有批發業務。該商鋪運用互聯網營銷,極大地拓展了商鋪的銷售渠道。
1.商鋪展室內部條件及空間設計、布局情況
商鋪處于市場中心區域,擁有良好的天然光源,以散射光為主。在商鋪的后面左側及右側放置展臺,在中間區域的左側也放置了一個低位展臺。商鋪空間利用率較高,顧客活動空間也較為適中,留有4條顧客活動過道,方便顧客進店觀賞和挑選。
2.商品展臺樣式、結構、顏色、擺放物品狀況
在商鋪展臺的左側放置了立式3層鐵架結構展臺,長約6米,寬約0.5米。展臺刷有白漆,每一層的外沿留有一定距離的小孔,以便懸掛其他物品。第一層放置小型草本類花卉植物,將小型草本植物花卉中生長較高的盆栽花卉擺設在第二層。店家考慮到花盆材質易碎的特質以及顧客流動性大的特點,在第二層的外沿部分加了立面防護欄,避免滑落弄傷顧客,該展臺安全性較強。
3.商品售賣植物種類及相關物品服務
顧客購買該店的花卉植物盆栽較注重具有藝術感的設計,店家根據植物形態進行有選擇性設計化組合,吸引顧客觀賞以致發生購買行為,選擇具有美好寓意象征意義的盆栽。
二、以木本植物為主要銷售對象的商鋪
調研店鋪:龍勝花卉
該商鋪主要以大型木本花卉為主,價位根據盆栽大小而定。該商鋪銷售情況一般。零售及批發業務均有涉及。
1.商鋪展室內部條件及空間設計、布局情況
商鋪長約6米、寬為5米,占地面積約為30平方米左右。商鋪的空間利用較高。木本植物盆栽按照從矮到高的順序從頭到后平鋪排列。由于高密度的木本植物盆栽擺放以及木本植物自身的植物體木質部發達、莖堅硬、高大直立、樹冠較大等外部植物形態等因素,故顧客活動空間較小,較難進入觀賞。木本植物的外形特點,故店家無展臺設置。
2.商品售賣植物種類及相關物品服務
該商鋪的木本花卉植物為植物和花盆組合販售,該店的花盆種類較少且價格較高,但店家會提供相應的有償性輔助工具方便顧客購后使用,部分木本花卉植物盆栽在植物體上還配有飾品掛飾以裝飾,也有土壤的搭配組合販賣。店內木本盆栽采取普通的盆栽栽植方式,在商鋪內直接落地擺放,安全性極高。木本花卉植物未開花時主要是以葉子為主,呈現出不同色階的綠色,顧客購買大型木本花卉植物主要是為裝飾室內環境,增加觀賞情趣等,因其帶有美好的文化寓意特性,也成為顧客購買的主要原因。
三、以草本植物為主要銷售對象的商鋪
調研店鋪:安妮花卉
此商鋪以販賣草本植物花卉蝴蝶蘭為主,還提供有償性質的盆栽設計選擇,可以將顧客選取的不同種類蝴蝶蘭進行創意設計后,種植在顧客購買的花盆中。這種服務的提供為商鋪增加額外的收入。本店售賣的蝴蝶蘭價格適中,低至三五元,高到30元價位不等。
1.商鋪展室內部條件及空間設計、布局情況
該商鋪室內布局較好,顧客擁有較大的活動空間。該商鋪的展臺分布在商鋪的四周,將廉價的盆栽貼價放置商鋪前進行促銷。這樣的空間安排,利用低價吸引顧客流,促使顧客進店觀賞或購買的欲望。側面展臺的設置,有利用于使顧客對于商鋪販賣的花品一覽無余。
2.商品展臺樣式、結構、顏色、擺放物品狀況
展臺的設計采用4層梯狀式的鐵架結構,并配以木條板作平面支持。每個展臺長約5米,寬約0.5米,占地面積大概在2.5平方米左右。展臺并無藝術設計,無涂漆裝飾,樣式簡單。每層能擺設60盆左右的花卉植物,花卉擺放較為安全,沒有簡單的護欄防護掉落設置。底層則擺放相關的貨物包裝紙箱等用品。
3.商品售賣植物種類及相關物品服務
每盆使用普通的花盆用以盆栽,組和盆栽配有簡單的飾品掛件進行裝飾,使整盆花卉在原有的花卉生物學美感上,增添設計元素。
四、以多肉植物為主要銷售對象的商鋪
調研店鋪:綠海水培花卉
該商鋪是以水培和多肉類微景觀為特色經營的商鋪。商鋪經營項目有微景觀和水培花卉藝術性裝飾的盆裝和箱裝為主,還提供DIY制作玻璃容器栽植植物微景觀的特色服務。
1.商品展臺樣式、結構、顏色、擺放物品狀況
左側的展臺長約5米,寬約0.5米,占地面積在2.5平方米左右。展臺大致有四五層左右,因為展臺豎面設計的區間分隔是帶有藝術性錯置分布的,并鑒于微景觀和小型水培植物的空間占用小,且盆景內部又極具藝術設計感,觀賞性、趣味性、設計性極強,吸引很多顧客進店參觀瀏覽。展臺是立式鐵架結構,并刷有白漆,每一層的外沿留有一定距離的小孔,以便懸掛式盆栽的固定和工具的整理和放置。形式各樣的微景觀瓶景和水培花卉內部設計色彩斑斕、趣味橫生,故展臺采用素樸的白色外漆涂刷,相得益彰,符合基本的藝術設計和構圖美感。在雜物區前的展臺,其豎面設計的區間分隔同樣是藝術性錯置分布,每層空間較大,可以放置較大一點的玻璃容器栽植植物。
2.商品售賣植物種類及相關物品服務
顧客購買玻璃容器栽植植物微景觀和水培植物,一是因為其極高的情趣性和觀賞性,可以裝點室內環境;二是因為其生態習性有利于室內空氣的凈化以及室內環境的調節。
四、結論
本文從花卉商鋪內的各個角度進行分析來探究這些因素對于展臺陳列樣式是否存在影響。
通過選取4個樣本商鋪進行分析,哈爾濱花卉市場室內商鋪的展臺普遍存在著設計簡單、樣式單一的特點,僅僅考慮了擺放貨物物品和減少空間占用的角度,很少有商鋪將展臺進行造型化設計和藝術加工。大多數商鋪都是根據商鋪的長寬度和空間分布情況來定制店內所需的展臺大小。
除經營木本花卉植物商鋪外,一家店鋪展臺選用的是帶有較為簡單藝術構造的展臺,其余兩家則是直接采用鐵架焊接的展臺。幾乎所有的商鋪都沒有考慮到展臺藝術構造和陳列樣式對于銷售業績和顧客觀賞的作用。具有簡單藝術設計感展臺的商鋪會比沒有藝術設計感展臺的商鋪,銷售業績會高一點。
(1)草本花卉植物展臺樣式有高有低、簡單整齊。經營草本花卉植物展臺的商鋪一般都采用3至5層左右高的展臺進行陳列展示。鑒于草本花卉植物體積小,占地面積小,易于擺放和管理的特點,被調研的草本花卉植物商鋪都采取平鋪的擺放方式,簡單整齊。
(2)木本花卉植物展臺不設置,擺放密度高。木本花卉植物的外形體積較大、不宜舉高等特性因素。由于具有一定的高度,以及樹冠大的特點,故平鋪擺放則略顯密度較高。
(3)多肉花卉植物展臺色彩素雅、錯落有致。商家根據經營植物的特點,選用色彩素雅的展臺搭配,很好地襯托出多肉花卉植物盆栽生動有趣。擺放臺錯落有致的設計,增加了觀賞者的興趣。
五、存在問題
調研店鋪存在著安全隱患的問題。很多商鋪未考慮到設置防護欄等安全因素。若遇客流量較大時,再加上設置的顧客活動空間相對狹小的情況,很容易發生危險。
部分分層的展臺采用的是玻璃板作為平面支撐,雖然可能在整體觀賞上,會顯示出展臺干凈整潔,但是若上面放置重物或發生碰撞擁擠等混亂情況,再加上玻璃制品易碎的特點,很有可能會有碎裂等情況發生。某些商鋪的展臺陳列上并未合理地規劃空間,降低了空間利用率。
六、解決對策
對于不同植物特性的盆栽花卉植物,設計搭建符合他們生長規律的專用型展臺。選用結實耐用的固定型輕質材料板用作展臺平面支撐,一來可以避免盆栽擺放過多而造成的擠壓碎裂,二來可以避免意外發生時造成的不必要的危險。在展臺平面板邊緣處設置藝術感防護欄,在起到安全防護作用外,也增加了藝術美感。合理分布展臺上的空間布局,擺放組合出具有藝術設計構圖的盆栽陳列樣式。
將展臺進行藝術化、色彩化的噴漆加工,或者圖畫不同的形狀樣式,進一步吸引顧客前來駐足觀賞。改造原本單一直立式結構,在不妨礙空間的基礎上,可以借鑒錯置等園林設計原則。設計展臺的結構和色彩時,要遵循與盆栽花卉植物和諧的統一性、比例的協調性、均衡的穩定性與動感、節奏與韻律等花卉應用原則。在實際的展臺陳列樣式和藝術設計上要充分利用各種空間;要充分體現設計的靈活性;充分展示植物材料各方面的綠化美感;有效地柔化、綠化室內建筑物,塑造更人性化的生活空間;能在較短時間內形成景觀,符合現代化城市發展的需求和效率。
故設計出較為理想化的展臺結構。將展臺分為左右兩側,左側擺放木本花卉植物盆栽,并在底面做好三重的護欄板用以防護。考慮到木本花卉植物盆栽高度及體積的大小,所以,將左側都設置為擺放木本花卉植物盆栽的空間。右側上半部分,擺放草本花卉植物盆栽。設置為錯落有致的平面支撐板,并在每層加上防護欄防護。考慮到草本花卉植物盆栽的高度不同,所以空間設置大小不同。在右側下方設計了三層抽屜,用來放置體積較小的多肉花卉植物盆栽。由于多肉花卉植物盆栽體積較小,可以擺放較多的數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南京花卉西市場;觀賞植物;消費額;消費者;調查
1引言
花卉產業屬現代農業,是高投入、高技術含量、高效益、高風險的產業。它不僅具有商品的所有特征,還具有農副產品的鮮活特性 [1]。隨著反腐倡廉力度的不斷加大,花卉產業以往較為依賴的公務消費近兩年明顯減少,普通市民的日常用花消費成為花卉市場的銷售主體,因此花卉市場的發展需要積極地轉型和改變。
本文基于消費者的角度對南京花卉西市場春節期間銷售的觀賞植物進行了專題調研,對該市場觀賞植物的種類、消費者的消費額、消費年齡以及消費者對植物的偏好等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進建議。
2研究內容和方法
2.1研究內容
南京花卉西市場由南京園林植物租賃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立,位于南京市清涼門大街178號,占地10000m2,有9個展廳,大約有100家攤位,主要銷售各種觀花、觀葉、觀果、盆栽和吊掛植物,是目前南京市區規模最大的專類花卉市場,是最貼近普通居民生活的花卉市場,因此選取該花卉市場作為本研究的對象。
本次調研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對南京花卉西市場春節期間銷售的觀賞植物進行調查,對銷售植物的種類、消費額、消費者年齡以及對植物的偏好等進行調查。
2.2調查時間
本文調查研究分為6次進行,分別選擇工作日、周末和節假日對南京花卉西市場進行實地考察,調查時間分別為2013年12月5日9:00~11:30、2013年12月20日9:00~11:30、2014年1月3日13:00~15:00、2014年1月25日10:00~13:00、2014年2月18日8:00~10:00、2014年2月28日13:00~15:00,調查了南京花卉西市場春節前后銷量從低峰期到高峰期再到低峰期的一個過程。
2.3調研方法
2.3.1 問卷調查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南京花卉西市場消費者的年齡段、消費者的職業、消費者對植物種類的偏好以及他們用于購買花卉的預算進行調查,在南京花卉西市場中隨機發放調查問卷,讓消費者回答相關的問題,完成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出調查表75份,其中有效表格為69份。同時通過拍攝照片,記錄南京花卉西市場的現狀和植物的銷售情況。
2.3.2現場訪談
在調查的過程中,通過與銷售店鋪的老板、店員、消費者3類不同群體的交談,請3類群體敘述他們對銷售植物種類、價格、售后服務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議,做好訪談記錄,作為調查問卷的補充。
3調查結果與分析
3.1從銷售植物的種類分析
南京花卉西市場銷售的植物可以分為觀花類、觀葉類、觀果類。花卉市場里各類觀賞植物琳瑯滿目,本文重點調查了南京市花卉西市場內讓人印象深刻、銷售較多的30個植物品種,其中觀花類植物22種,觀葉類植物4種,觀果類植物4種,其中觀花類植物根據花色又可分為紅色系15種、黃色系3種、藍紫色系2種和白色系2種。
3.1.1觀花類植物
在調查中發現,開花為紅色的植物品種非常多,人們買的最多、最喜愛的也是紅色的花卉。該市場中紅色系花卉分為大紅色、粉紅色和紫紅色,大紅色觀花植物有杜鵑、玫瑰海棠、貼梗海棠、鶯歌鳳梨、仙客來、紅掌等;粉紅色的花有山茶、大花蕙蘭“福娘”、大花蕙蘭“愛神”、勿忘我等;紫紅色的花有仙客來、蝴蝶蘭、大花蕙蘭“紅霞”、大花蕙蘭“紅梅”、大花蕙蘭“紅酒之戀”等。黃色系觀花植物品種不多,主要有吉利黃星鳳梨、炮仗花、君子蘭等。藍紫色系觀花植物種類也比較少,主要是瓜葉菊和矮牽牛。白色系觀花植物主要是水仙和大花蕙蘭“冰川”。
3.1.2觀葉類植物
觀葉類植物有大型和小型兩類,大型觀葉植物主要有發財樹和龜背竹,小型觀葉植物主要有虎皮蘭、吊蘭。大型觀葉植物體型龐大,對環境的改善和美化作用顯著,一般企事業單位、酒店賓館、大型會場購買的比較多,加上發財樹名稱的好彩頭,更加受到企業主的喜愛。小型觀葉植物攜帶方便,放置在室內能夠起到點綴環境的作用,此外這類植物價格不高,容易被普通消費者所接受,銷售量一向較大,更容易受到普通市民的青睞。
3.1.3觀果類植物
觀果類植物在花卉市場中的占比較小,主要的種類有枸桔、朱砂根、乳茄、佛手,春節期間的銷售量比平常大,節日期間家里擺放幾盆掛著累累碩果的植物,整個房間的節日氣氛頓時濃烈起來。乳茄、佛手的異形果實給人以奇特、新奇的感受,在花卉市場中,這樣的異型果不多,十分吸引人眼球,尤其得到少年兒童的喜愛,他們看見這些異型的果實忍不住想要去觸摸,更有甚者央求著父母買下。
3.2從消費者的訴求分析
3.2.1消費額
該花卉市場的人均消費額不高,在被調查的市民中,70%以上平均每年購買花卉消費額在0~100元之間,相對于南京的經濟發展水平,這一數值相對比較低。這一現象一方面歸因于工作忙碌,沒有時間打理和養護植物,因此只看不買。另一方面由于消費觀念的原因,很多人舍不得將收入花費在精神消費上面。此外一些高端花卉的價格較高,普通消費者承受不起,比如造型蝴蝶蘭和大花蕙蘭,一盆動輒幾百元。以上這些是制約消費者購花消費額的主要原因。
3.2.2消費者年齡
在調查中發現,60%的消費者年齡集中在16~30歲,30%的消費者在31~50歲,10%的消費者在50歲以上。數據顯示,中青年是購買的主力,他們有經濟基礎,追求生活質量,注重生活情趣。31歲~50歲的市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花的精神需求度降低,一些人是春節期間才購買植物裝飾室內環境,另一些人是因為人情送禮的需求而購買。50歲以上的市民之中絕大多數是退休老人,他們有大量的時間經常去花卉市場溜達閑逛,但是由于消費觀念的限制,花錢購買植物的人較少,花費的金額相對較低,花卉愛好者之間多通過交換、饋贈、播種、繁殖等途徑獲取植物。
3.2.3消費者對觀賞植物的偏好
(1)消費者對觀賞植物種類的偏好。通過調查統計看出,喜歡觀花類的植物的市民占所有市民人數的60%,觀花植物外觀美麗,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并且,它還能用于室內外裝飾、美化環境、改善環境并豐富人們生活。有些花卉還具有花形奇特,形態微妙,色彩艷麗,氣味芬芳等特點。無論哪個年齡段,喜愛觀花植物的人都是最多。
(2)消費者對觀賞植物顏色的偏好。67%的被調查者喜歡紅色的花,占比最大。紅色代表熱情,奔放,給人一種喜氣洋洋的感覺。年輕人喜歡紅色,因為他充滿熱情和活力;中老年人喜歡紅色,因為他們的傳統觀念覺得紅色喜慶。喜愛花色為黃色的人其次,占總人數的17%。黃色給人以輕快、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感覺,被調查者中年輕人和老年人均有。藍紫色的花比較少見,通常只有年輕人比較喜歡。在中國文化中,白色的象征意義與紅色相反,白色是枯竭而無血色、無生命的表現,象征死亡、兇兆。自古以來親人死后家屬要披麻戴孝辦“白事”,要設白色靈堂,出殯時要打白幡。因此老年人特別忌諱這樣的顏色,不喜歡白色的花。然而,白色的花也有人喜歡,白色在西方文化中寓意公正,純潔、端莊、正直,年輕人是購買白色花的主力。
4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4.1引進新優品種,提高植物品種豐富度
由于大部分的人還是喜歡紅色的花,因此花卉市場依舊是紅色的花居多,黃色、藍紫色等顏色的花相對較少,白色的花就更加難見。銷售者們不敢嘗試引進新優品種,每年銷售的都是固定的種類,顏色新穎、造型奇特的花引入花卉市場的較少,更新頻率較低,消費者容易審美疲勞,消費的欲望和消費額也會隨之降低。
銷售者可以利用人們對新事物感到新奇、嘗鮮的特點,引進適合南京氣候的新優植物品種來吸引顧客,也可以改變花卉的形式,由單一的植物品種銷售轉變為插花式組合盆栽銷售,或者通過彎壓、綁扎等工藝制作插花成品提高觀賞效果,從而增加銷量和銷售額。
4.2改變經營觀念,降低花卉成本
實力比較雄厚的經營者可以考慮建立自己的花卉生產基地、溫室大棚等,一方面可以避免“受制”于人,銷量好的品種可以及時加大生產以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還可以降低植物的成本,提高植物銷售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提高銷售量和銷售額。不但如此,經營者還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更換種植的品種,市場反應力也更加敏銳。
4.3開拓網絡銷售渠道,解決運輸難題
在調查中發現,運輸成為讓很多消費者苦惱的問題,尤其是春節期間,如何將購買的植物運回家成了個大問題,普通小汽車根本裝不下高大的植物,也容易損傷植物的葉片和花果。而花卉市場用于送貨的卡車數量很少,根本滿足不了春節期間的購買需求。
南京花卉西市場目前雖已建立企業網站,但僅僅用來宣傳和廣告,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網上銷售。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網絡購物,南京花卉西市場的經營者們應該與時俱進,開通網絡銷售平臺,并可利用瓦楞紙箱等包裝送貨上門,這種銷售方式對于非本地消費者或距離較遠的消費者十分便利。
4.4增加專業技術人員,拓展專業知識
花卉產業的規模和專業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從調查中發現,該花卉市場專業技術人員很少,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技術的創新和科技的推廣,從而導致產品質量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同時從調查中也了解到,很多店主與店員對自己所銷售的植物不夠了解,經常誤導消費者從而造成惡性循環間接影響植物的銷量。
南京花卉西市場的經營者可以招聘相關專業或者有種植經驗的技術人員,提高銷售人員的專業素養,及時解答消費者的問題,有利于植物銷量和銷售額的提高。此外,經營者們應該經常參加全國各地的大型花卉節或花卉博覽會,多與專業人士交流,拓寬知識面和銷售渠道。
2014年7月綠色科技第7期參考文獻:
[1] 李紅,陳闖.南京市花卉產業流通領域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江蘇農業科學,2011(39):540~544.
[2] 沈羅亞.關于發展上海花卉產業的調查和對策建議[J].上海農村經濟,2009(1):17~21.
[3] 周武忠.南京市民用花習慣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06(11):141~146.
[4] 張愛芳,林海城.肇慶市觀賞花卉市場的調查與分析[J].肇慶學院學報,2010,31(2):65~68.
[5] 陳志剛.北京市花卉市場的調查與分析[J].廣東科技,2008(10):47~51.
[6] 陶穎穎.煙臺市花卉市場調查――以祥和花卉市場和東方花卉市場為例[J].現代園藝,2012(5):15~16,66~67.
[7] 李素華.宿遷市年宵花的營銷現狀與建議[J].江蘇農業科學,2012,40(1):354~356.
[8] 孔海燕.世界觀賞園藝發展形勢分析[J].中國花卉園藝,2007(5):45~47.
關鍵詞:有益;食用;花卉;市場需求
1 花卉的開發利用
1.1 花卉飲料
近年來以花卉作原料制成的保健飲料已有幾十種,常見的有仙人掌飲料、菊槐綠茶飲料、玫瑰茄保健飲料、蜂蜜茉莉綠茶飲料、蘋果花飲料、月見草花保健飲料、飲料、葛花飲料、金蓮花以及其它花卉清涼飲料等。鮮花飲料在歐洲市場上十分暢銷,并因其極為顯著的保健美容功效在女性消費者別風行。從這點上來說,鮮花飲料又有類似于當今市場風頭正勁的功能飲料之處。
1.2 花茶
我國是茶之故鄉,沁人心脾的茶香飄溢海內外,花茶的作用功不可沒。除了人們熟知的茉莉花外,珠蘭花、白蘭花、玫瑰花、玳玳花、梔子花、桂花、柚子花、荷花、梅花等,都具宜人的芳香,是制花茶的良好材料。如用茉莉花作原料熏制的花茶,既能保持濃純爽口的茶味。最具特別的是桂花茶,既有茶的高味濃厚,又溶入了桂花的清香,飲之爽口。現在,歐美越來越多的商店把咖啡和茶產品從貨架上取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保健花茶,這種花茶幫助了很多人擺脫咖啡因癥群和茶癮。
1.3 花卉酒
以花釀酒自古有之,至今而不衰,如桂花酒、酒、玫瑰酒等。愛飲者稱之為酒中貴族的桂花酒,因其酒味甘醇可口,飯后能平衡神經,驅除體內濕氣而大受人們喜愛。北京葡萄酒廠生產的“桂花陳酒”暢銷1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港澳被譽為“婦女幸福酒”,在日本被稱為“貴妃酒”。
1.4 花卉糖制品及糕點
食用鮮花中富含高效生物活性物質,加工后食用亦可做成糖制品,還是制作糕點的重要原料和佐料。如梅花可制成蜜餞和果醬;桂花可制桂花糖、糕點、桂花醬;槐花可制作多維低糖槐花果醬等。
1.5 花粉
花粉是“地球上最完美的食物”,花粉食品也正在興起。目前,我國的花粉研究已經進入開發應用階段,部分產品已問世,如“活性花粉冷凍口服液”、北京的花粉酥點心、杭州的保健蜜等。花粉制品不僅能增進食欲、還能增強體力。
2 有益花卉及食用花卉的市場需求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們開始更加注重飲食的合理化和多樣化,注重自然食品的開發利用。為了養生、減肥、美容,已把目光投向花卉食品。國內外近年來的餐飲業都非常注重這一傳統的、有特色的菜肴,使食用花卉成為熱門。有專家預測,花卉食品將是近年內市場走俏的十大食品之一。
隨著對食用花卉研究的逐步深入,一方面,將會有大批鮮為人知的食用花卉被發掘出來,成為可為人類利用的食品資源,食用花卉的保健功效也將逐步被發掘出來,為人類健康服務。另一方面,在大力開發現有的、已具一定加工技術和規模的花卉食品的同時,不斷創新工藝,使食品結構和種類更加豐富。第三,利用高新技術提取花卉中有效成分將成為花卉利用的重要途徑。例如,玫瑰精油在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價格昂貴,國內市場8000~10000元/kg;香子蘭中,香蘭素含量1.5‰~3.0‰,是調制高級香煙、名酒、冰淇淋、巧克力、糕點、可可等必不可少的調香原料。
觀賞兼食用藥用花木因其可一花多用,用途廣泛,深受廣大城鄉居民和花卉愛好者的喜愛,繁育、生產、種植、市場銷售前景非常看好。同時根據調查,多種觀賞兼食用藥用花木被列入食用、飲用、藥用、保健品行列,使觀賞兼食用藥用花木緊缺,漲價幅度較大,廣大花農應抓住機遇、因地制宜發展生產。適時種植繁育市場緊缺、用量加大的觀賞兼食用的花木品種。這些市場緊缺的花木品種有:盆栽葡萄、銀杏、橘子、石榴、佛手、庫拉索蘆薈等,盆栽的觀賞兼食用花木要求株型緊湊、結實率好、產量高、抗病蟲能力強,要選用大花盆栽培,要注意合理施用肥水,加強夏秋季節的管理。
大力種植繁育市場需求量大、十分暢銷的觀賞兼飲用的花木品種。這些品種有:桂花、、玫瑰、金銀花、大麗花、茶花、忍冬、月季、郁金香、香花槐等,這些花木不僅用于觀賞,其花朵、花蕾等經加工處理后,還可泡酒、泡茶,或者作為許多飲品的佐料,市場價格較高,應用前景廣闊。
加快發展市場需求旺、用量大的觀賞兼藥用花木品種。市場需求量大、緊缺的品種有:遠志、甘草、射干、防風、白術、黃芩、黃芪、巴豆、半夏、桔梗、紅花、北沙參、人參、西洋參、黨參、三七、生地等。在分析這些需求的過程中,廣大花農還應該種植繁育以上花木且應搞好市場調查,或到相關企業搞好考查,訂好合同,減少盲目性,防止上當受騙,才能達到高效益、高收入。尤其是繁育栽培種植技術上要咨詢有關方面的專家,與市場掛鉤,做到有貨能銷、價格合理。有關食品和營養專家預言,“花卉必將成為人類的又一新食物源”,可食性花卉產業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參考文獻
就業越來越成為當前輿論關注的重心,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然而,在討論如何促進就業的時候,有個方向性的問題還是需要明確,就是靠什么來增加就業機會?答案應當是繼續推進市場化的改革而不是相反。
對于有13億人口而且有9.34億農村人口的中國來說,增加就業歷來是一項重大而且艱巨的任務。就業壓力一度集中于農村,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原有1.3億人的基礎上,每年又以1600萬人的速度增長,三分之一以上處于就業不充分狀態。這些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加速,大量國有企業產業工人下崗失業,加上每年城鎮新增勞動力的增長,更加劇了整個就業市場的供求失衡。截至今年6月,中國下崗職工已達2611萬人,他們中九成以上先后在本企業的“再就業中心”領取微薄的生活補貼,相當一部分處于隱性失業狀態,而實現持久再就業則困難重重。
新情況的出現使人們對就業壓力加劇有非常切近的感受,亦使關系下崗職工前途和命運的“再就業”問題顯得格外重要(參見本期封面文章《失業之憂》)。
然而,究竟應當選擇什么樣的途徑,來解決下崗職工和其他失業人群的就業問題呢?一個辦法是放緩或停止國企改革和結構調整的步伐,維持舊有的不符合市場要求的就業崗位,或是靠行政之手來“增加”新的就業崗位;另一個辦法是繼續原定的改革和調整,但又努力消除現有體制中不利于就業的因素,依靠市場化改革創造新的更多的就業機會。理性的選擇當然應是后者。
就業從來就不是孤立的問題,而是整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其狀態與經濟發展的模式緊密相關。中國的就業不可能與西方福利國家具有同一內涵,也不可能繼續傳統模式,靠行政之手統籌安排。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通過推進市場化改革來擴大就業空間,逐步實現良性循環。由于受傳統思維范式的影響,中國過去在相當時期內對于增加就業缺乏充分自覺的認識,在進行經濟戰略與政策選擇時未能充分考慮就業含量,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但20年來的市場化改革為中國提供了巨大的新增就業機會畢竟是個事實,不僅1億多農村富余勞動力借此解決了就業問題,而且數以千萬計的城市新增勞動力與下崗職工,也主要通過市場途徑獲得了就業的機會。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后的幾年,曾出現過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拉動增加就業崗位240萬個的可喜局面;90年代以來這個增勢卻有減緩,因而令人擔憂,但還是能夠維持在70萬個崗位的水準。這已說明改革、發展與就業之間積極互動的關系。現在需要的只是對這種互動有更主動、積極的把握。
當前一些傳統國有企業正在進行的結構調整力度很大,的確帶來了大量下崗和失業。但舊有結構下的就業崗位本來就已經難以為繼,而調整是順應市場潮流的必要舉措,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說到底還是會為產生新的就業機會創造條件。我們所需要的不是放慢甚至停止調整的步伐,而是從調整帶來的失業沖擊中體會到在其他領域加速改革的壓力,以較大的力度從方方面面降低就業門檻,消除計劃慣性導致的價格、稅收等各種扭曲,從而創造出更好的外部環境以催生更多新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