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地質災害防治實施方案

地質災害防治實施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質災害防治實施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地質災害防治實施方案

地質災害防治實施方案范文第1篇

一、宣傳培訓目的

通過開展年度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培訓,有效提高我鎮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水平,增強廣大人民群眾識災、防災、避災能力及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等技能,堅持“預防為主、避讓在先”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特別是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二、宣傳培訓對象

鎮級培訓主要對象為各鎮鎮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全鎮所有村的村書記、村主任、文書及10個預案點的組長、地質災害監測人員及地質災害危險區的群眾等。

三、宣傳培訓主要內容

(一)《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四川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涼山州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及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的學習,以及如何組織建立群測群防體系,如何指導群測群防工作等。

(二)地質災害的類型及識別。

(三)工程建設業主單位和施工單位防災體系建設。

(四)山區農村房屋、水電、公路等建設工程及礦山開采活動中的施工工地、生活營區、工棚等的選址安全,如何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有意識地預防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

(五)水電、交通、礦山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可能進行的切坡、棄渣堆放等安全問題的防范工作。

(六)汛期和地質災害易發、多發時段,如何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險情巡查。

(七)如何制定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預案,臨災前如何啟動和實施預案。

(八)如何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及宣傳要點。

四、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為加強宣傳培訓工作領導、協調、監督和指導,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取得實效,成立鎮級宣傳培訓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組長:

副組長:

地質災害防治實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一、*年地質災害發生情況。

安陽市為地質災害多發區域,特別是林州市和安陽縣西部地區,是地質災害多發區域,如遇汛期大雨,極易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年我市發生多起小型地質災害。*年8至9月份期間,我市安林公路兩側發生多起山石小規模崩塌災害,從公路兩側的山坡上滾落的石頭隨處可見,未造成人員傷亡,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對過往的車輛行人造成很大威脅;*年8月18日,石板巖鄉高家臺村委西側40米處山體突然發生塌陷,方量約2000立方米,堵塞損壞道路、飲水管道、灌溉渠道各300余米,破壞耕地一畝,林木500余棵,直接經濟損失約615萬元;安陽縣許家溝鄉下莊礦區、泉門礦區多個礦山范圍內出現地裂縫;安林煤礦采空區造成子針村附近耕地出現地裂縫、部分村民房屋出現裂縫。從發展趨勢看,我市的地質災害有加重的趨勢。

二、主要地質災害點的分布及其威脅對象

安陽市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分布在林州市和安陽縣西部地區。其中林州市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山區、北部和東部礦區、紅旗渠沿線及旅游區內。安陽縣地質災害防范重點區域為各鐵礦煤礦礦區、小南海水庫周圍等。

1.林州市任村鎮馬家巖村北山坡崩塌隱患危巖體。該處有多塊危巖體,巖體結構松散,抗風化能力不強,已發生多處裂縫,*年汛期以來裂縫明顯增多、滑動速度加快。雖然多方籌集資金3萬余元,對部分危巖體采取了支檔、固定和破碎移取等措施,但仍未根除隱患,如遇雨天,極有可能滑動產生崩塌,危險性極大,將威脅巖體下40戶300間房屋,160人的生命安全,經濟損失預測上百萬元。

2.林州市紅旗渠拱水和任村段,該地段地質環境條件復雜,渠基不牢,是滑坡、泥石流等災種的多發地段。

3.林州市番良——口上滑坡、崩塌、泥石流隱患區

該區面積558平方公里,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質隱患點14處。威脅周邊村民、小學學生的生命安全。

4.林州市桃花洞七疙道村,處于山坡滑坡體之上,7戶45間房屋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和歪斜,26人受到威脅。目前該滑坡體極不穩定。

5.安陽縣小南海水庫西善應村山體裂縫,該處山體裂縫不斷擴大,最大一條裂縫長260米,可見深度22米,中間最寬處15米,整個山體有多處不同程度的裂縫。由于潛在山體滑坡位于庫岸,且距西善應村不足百米,下方有鄉級公路通過。因此,一旦發生滑坡,水庫、公路必先遭受重創(*年8月公路曾發生局部塌陷),西善應村民財產安全受到極大威脅。初步估計,危害程度為特大型。特別是引發庫水涌浪,將有潰堤之險,這對下游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6.安陽鋼鐵公司李珍礦業公司尾礦庫,面積較大,所處地勢較高,未實施治理工程之前部分地段尾礦壩體窄,壩基不牢固,由廢礦碴堆成,局部壩體已被破壞。洪水時節很容易發生大規模泥石流,目前經過治理,隱患基本消除,但仍應加強防范。

7.安陽縣李珍村附近在采坑西壁約6米處出現一條地裂縫,其走向與壁沿走向一致,長約15米,寬約20~40厘米,在縫西約10米處就是鄉間柏油公路,對行人和車輛構成較大威脅。

8.安陽縣磊口鄉泉門村村北老爺山山體裂縫。一旦發生崩塌,估計有數萬方崩塌物翻滾而下,危及山下農田、礦山及人、畜安全。造成的經濟損害可能在百萬元以上。

9.安陽縣下莊礦區、泉門礦區、李珍礦區、都里礦區等礦區的部分鐵礦由于長期開采,部分地段出現地表裂縫、地面變形下陷,容易造成地面塌陷災害,如許家溝鄉下莊鑫盛鐵礦、許家溝鄉下莊昌華鐵礦、磊口鄉安河西坡鐵礦、安陽市津安礦業公司西坡鐵礦等目前已經出現地表塌陷,對過往的行人生命安全構成威脅。

10.林州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中劃定出的50處地質災害危險點、隱患點,包括因采礦活動引起的塌陷隱患區,如上臺南山礦區、栗家溝金山礦區、東崗校場礦區、石村鐵礦礦區、晉家莊鐵礦礦區等地段,其中有的地方已發生一定程度的塌陷,如林州市鋼鐵公司鐵路專用線北段多次發生地面塌陷,對林州市鋼鐵公司的鐵路運輸造成極大的威脅。栗家溝村南也發生地面塌陷,形成直徑約10米,深約20米的塌陷坑。

11.滑縣王莊鎮新集村和城關鎮劉店村共100余座房屋裂縫,對房屋安全產生破壞性影響。汛期對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較大威脅。

12.林州市任村鎮南谷洞水庫大壩右岸(任村—石板巖公路左側)山體有一崩塌隱患危巖體。該危巖體南北長120米,東西寬50多米,平均厚度5米,裂縫最寬處12米,上下位移14米,總方量約32萬立方米。該危巖體下面為任石公路及南谷洞水庫,嚴重威脅職工生命安全及水庫安全。

對于以上提到的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縣(市、區)政府要組織國土資源、建設、水利、交通等部門和責任單位加強監測和預防,依據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主要區段,圈定出重點防范范圍,并具體落實到鄉(鎮)、村、居民點和各有關單位。其它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縣(市、區)也要引起足夠重視,加強巡查、監測和預防,并通過巡查、監測發現新的重大隱患點,采取預防措施,減少災害損失。

三、重點防范期

根據我市的氣候特點,6~9月份為主汛期,所以地質災害防治重點期在6~9月份,但如果出現氣候反常,雨季提前或推后,則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重點防范期。

四、地質災害防治及監督管理措施

1.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組織有關部門采取防災救災措施和開展地質災害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提高公眾的自救、互救能力,全面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工作。

2.各縣(市、區)要抓緊組建和完善縣、鄉級政府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防治體系,編制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以應對各種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工作。

3.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建設、水利、交通、旅游等有關部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河南省交通廳、河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做好我省公路沿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豫國土資發〔*〕132號)、《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河南省旅游局關于加強旅游區(點)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豫國土資發〔*〕232號)和《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河南省氣象局關于聯合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的通知》(豫國土資發〔*〕139號)的要求,迅速組織人員對本轄區內地質災害重點隱患地區進行全面排查。對發現的災害危險點要登記,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議,建立防災明白卡,并及時將防災明白卡發放到受威脅的單位和人員手中,切實將災害監測任務落實到鄉鎮、村和單位,同時明確具體責任人,務必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建立健全群測群防網絡,建立監測記錄臺帳,并共同編制本轄區的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轉實施。

4.要認真落實汛期值班制度和地質災害速報制度,速報內容和時間要求按有關規定執行。在汛期,各單位要有專門人員日夜值班,責任到人,值班到位,值班電話于汛期前報有關主管部門。如果突發地質災害,必須按規定上報,并報請當地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及單位進行應急處理。

5.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建設、水利、交通、旅游等有關部門要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險情巡查工作,要求在汛期前及汛期中加強對各責任區內主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工作。巡查各主要災害點是否進行了監測,是否登記、建卡,是否明確了監測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是否制定了預測預報方式和防災避災措施,群測群防網絡是否健全等,巡查中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并將巡查情況及時報市主管部門,同時抄報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國土資源局)。

6.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與氣象部門要加強聯系和協作,共同做好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及時向社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

7.必須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大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基本知識及經驗。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災意識,增強防御地質災害的能力。

8.各縣(市、區)境內一旦發生地質災害,所在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要迅速了解災情,按照《安陽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要求,立即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織干部群眾進行自救互救,安置和疏散災民,維護社會安定。力爭將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9.市政府將組織國土資源、建設、水利、交通、旅游等有關部門對各縣(市、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檢查。

五、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責任人

地質災害防治實施方案范文第3篇

一、全市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一)地質災害發生的時段和類型

根據我市地質環境條件和人類工程建設活動的強度,結合汛期氣象趨勢預測,我市今年地質災害發生的幾率仍然較高。

預測20*年地質災害多發時段主要集中在4月—7月的梅雨期、梅汛期、臺風期。在降水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極易引發山區風化殘積土體和公路邊坡、礦山宕面,及廢棄礦點崩塌為主的地質災害;8月—10月臺汛期強降雨引發滑坡泥石流等突發地質災害的概率較大。因此,我市地質災害的主要防范期為4月—10月。重點時段為梅雨期和臺風期。

(二)地質災害發生的重點地區

根據我市的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時空分布特征以及地質災害發生歷史頻率和強度。預測地質災害發生的重點地區為昌北、昌西、昌化、高虹、橫畈等地,這些地區地質構造發育,巖性較破碎,節理裂隙密度較大,巖層的主要成分是硅泥質頁巖,軟硬不均,半堅硬中厚層狀巖夾軟弱碎屑巖,這些巖性組成的地層遭受修路、削坡建房等人類工程活動的破壞,使山體失去平衡,一旦遇到強降雨,地質災害發生的幾率就較高。

上述地質災害重點防范鄉鎮應針對轄區重點防災地段,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災減災與應急預案。市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對防災減災措施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年終要將防災實施情況作認真總結,書面報告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

二、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明確責任,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

地質災害的防治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和工程建設的安全,各級各部門必須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要求,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克服麻痹思想,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自覺性。

各鄉(鎮)、街道應積極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眾對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掌握和自救能力,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要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層層落實責任,加強群測群防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

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組織實施好防治工程并加強監督。

建設部門要全面掌握地質災害易發區群眾居住分布情況,加強城鄉居民點的規劃、審批和建設工程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氣象、水利(水文)部門要加強雨情、水情預測工作,尤其要提高基層氣象、水利(水文)部門的預測預報能力,及時作出強降雨和洪水預報,并報告當地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及有關單位,遇緊急情況要以最快速度通知有關單位和群眾,為防止和減少地質災害創造條件;水利部門負責做好水庫周邊與河道兩側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嚴防地質災害危及水庫和河道安全及引發次生災害。

交通部門負責做好公路沿線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發現險情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在隱患路段設立醒目的警示牌,提示過往的車輛和行人注意,同時做好監測和預警、預報工作,對于公路建設形成的高陡邊坡和不穩定斜坡,交通部門要責成建設或項目法人單位及時治理,確保治理工程和公路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旅游部門要督促各旅游區(點)管理單位做好區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其他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做好有關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預防為主,嚴防建設工程引發新的地質災害。

各鄉(鎮)、街道和各有關部門、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在編制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以及水利、交通等重大建設項目規劃時,應當充分考慮地質災害防治要求,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應當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作為其組成部分。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編制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時,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未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不得批準。對經評估認為可能引發地質災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質災害的建設工程,應當配套建設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應當與主體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同時進行。配套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未經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的,主體工程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三)加強動態監測和險情巡查,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

在汛期來臨之前,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要對本轄區所有的地質災害危險點、隱患點和交通沿線進行一次實地檢查,對地質災害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作出分析評價,提出具體可行的防范意見和防災減災措施。汛期來臨時,鄉(鎮)、街道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要加強已知地質災害隱患點、切坡建房點和鄉村公路切坡處的巡回檢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和報告。國土資源部門在汛期前應對各地群測群防網絡的建立和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要對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持有情況進行檢查,凡未發放到位的要督促有關人員及時發放,已遺失的要盡快補發。

三、地質災害治理計劃

20*年地質災害治理任務包括20*年尚未完成的治理工程共9處,具體如下:

*

地質災害防治實施方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輸電線路;地質災害;預防措施;勘測設計

中圖分類號:TM72 文獻標識碼:B

一、概述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電力的需求和依賴越來越大。輸電線路作為電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得到大力興修和發展,隨著輸電線路建設越來越多,地質災害頻發,給輸電線路建設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熟悉掌握輸電線路地質災害常見類型并分析原因,然后根據原因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對保證輸電線路建設質量和正常運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輸電線路地質災害的常規表現方法

(一)最常見的地質災害——滑坡與垮塌

輸電線路建設中最常出現的地質災害就是滑坡和垮塌,不僅給線路造成巨大的損失,而且治理是一個費時間和精力的難題。比如某地區在2001~2004年,就發生了22起重大鐵塔基礎滑坡事故,造成5處鐵塔搬遷、7處使用抗滑樁進行處理、2處改線等現象,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此外,根據滑坡體的深度不同,線路電壓等級的不同,發生滑坡的大小和頻率也就不盡相同,比如500kV線路比22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線路發生滑坡的概率要大得多,主要是因為500kV線路的鐵塔承重比220kV及以下線路大3~10倍。

另外,垮塌也是輸電線路常見的地質災害,某地區在2004年發生了30多起危及塔基安全的垮塌事件,主要是110kV~500kV線路,且一般垮塌缺陷有100多起。垮塌發生的原因主要有:雨季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和下邊坡棄土不當等人為破壞。因此,在進行輸電線路建設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和地質條件,嚴格按照要求施工建設。

(二)其他類型的地質災害

此外,山洪、泥石流、地質沉降也是輸電線路中比較常見的地質災害,在一定程度上給輸電線路建設和運行造成影響。主要原因可能是輸電線路周圍地段地質環境比較復雜,也可能是輸電線路建設處于常年降水量多且高度集中的地區,也可能是由于建設中破壞了環境等等。此外,輸電線路也可能出現地震等比較嚴重的災害。

三、輸電線路地質災害問題的成因

(一)客觀原因:輸電線路通過不良地質構造地帶

輸電線路地質災害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然條件的影響,具體原因可能有:一是輸電線路通過地段地質環境比較復雜,地質結構不穩,比如說山體巖層結構破碎,泥石流和大面積的山體滑坡常發生;二是輸電線路通過的地區可能年降水量比較多且集中,對山體進行頻繁的沖刷,難免會導致山體滑坡等災害的發生。

(二)主觀原因:人為施工不當

輸電線路地質災害頻發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人為施工不當,破壞了周圍環境,遭到自然的懲罰。具體來說,人為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線路施工引起環境地質的變化。輸電線路工程完成后,塔基重量的施壓會使原先山坡體的應力發生變化,尤其是有一定坡度的坡體,使下方坡體荷載增大,導致山體變形,同時在工程完成后人們的日常生活活動,比如開荒種地、植被破壞等造成水土流失。二是施工中對塔基周圍的棄土處理不當。在輸電線路中進行塔基施工時,對挖掘的土層進行隨意的堆放,特別是堆放在塔基的下方坡置,在降雨比較大且集中的季節,會對下方坡體進行頻繁的沖刷,從而造成滑坡和垮塌等地質災害,給輸電線路造成威脅。

四、進行輸電線路地質災害預防的有效措施

(一)工程勘測設計準備階段,做好地質勘測工作

進行輸電線路建設之前,要做好工程勘測設計工作,進而在施工時盡量避免地質比較復雜的地段。首先,要全面掌握輸電線路工程環境的地質相關情況,可以是通過網上查閱資料,最好是向當地地質局收集當地環境資料,主要包括當地總體地質結構資料、氣象資料、水文資料、環境資料等等。其次,進行現場勘測。在工程施工前,必須對施工現場進行勘測,對照資料進一步了解線路沿線的地質地貌、環境等,并進行相應監測設施的設置,比如現場觀測站、GPS測量儀器等。同時可以對當地的居民進行訪問調查,進一步完善資料。總之,觀測前期勘測是十分重要的,是預防地質災害的關鍵所在,因此要重視觀測勘測工作,邀請工作經驗豐富的專家和技術員進行工程的勘測工作,保證工程勘測的精確度。

(二)工程圖紙設計階段,充分掌握詳細正確的地質資料

在進行前期工程勘測之后,要做好工程圖紙設計工作。一方面,在進行設計時盡量避免地質比較復雜的地段。輸電線路工程建設是一項技術活,是多學科、多工種、多工序的集合體,所以在進行圖紙設計時,要充分聽取相關專家的意見,加強各部門溝通與協作,同時依據前期勘測資料,在圖紙設計中盡量避免地質不穩的地段,從源頭上杜絕地質災害發生。另一方面,如果工程不可避免的會通過一些地質不良的地段,就要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范。比如說與當地地質局進行及時溝通,學習他們的地質災害預防手段,比如說做好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治理,對山坡進行植被種植和加固等,最重要的是在施工中嚴格按照圖紙設計執行。

(三)工程施工階段,嚴格把握質量關及提高監管力度

在進行輸電線路工程施工時,要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圖進行,且要對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和工序進行嚴格的監管,在一個環節或工序完成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個環節或下一道工序。一方面,由于輸電線路建設具有施工面大、施工范圍廣、施工難度大、工序多等特點,在施工現場難免會出現一些意料外的地質情況,比如在開挖土層時,發現地下水豐富或者地基巖體比較破碎等,這時現場監理工程師就要及時向上級反映情況,經討論商議后進行圖紙設計的更改或者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避免工程出現一些安全隱患。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現場監理工程師的作用。現場監理工程師要積極引導施工單位進行科學合理的施工,堅持不破壞周圍環境的原則,比如對塔基開挖的土層要放置在恰當位置,杜絕一切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人為因素。

(四)工程竣工階段,注重對遺留問題的解決

工程竣工階段作為輸電線路工程施工建設的最后一個環節,在預防地質災害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要做好工程竣工工作,完美的解決施工中的遺留問題。在進行工程竣工時,嚴格按照合同要求進行操作,對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隱患進行全面仔細的排查,比如塔基周圍平整問題等,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因竣工遺留問題造成地質災害。

(五)加強對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管理

在輸電線路工程建設完成后,要加強輸電線路運用維護管理,保證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首先,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專門的地質災害檔案,把地質災害發生頻率、地質資料等分別進行建檔,根據資料對地質災害常見類型和頻發地段進行分段,對比較常見的地質災害和頻發地區進行重點監視和預防。其次,加強對輸電線路的巡視檢查,及時發現線路周圍地質情況的變化,為線路運行維護提供依據。①對輸電線路進行定期巡查。在輸電線路投入使用后,要每個月對線路進行巡視,不僅要對線路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檢查,更要加強對線路附近環境的檢查,特別是地質變化,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同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定期巡視,比如在雨季來臨前或結束后的巡視工作,主要是檢查防洪設施是否完善,排水溝是否順暢等。②進行重點巡視。對地質不良的地段要加強巡視力度,及時發現地質變化并上報,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地質災害防范。③輸電線路的巡視檢查堅持“專業巡視與群眾護線結合、專業巡視為主,群眾護線為輔”的原則。由于輸電線路工程面和工程范圍比較廣,加上線路周圍自然環境的影響,如果只靠專業人員的巡視檢查,可能難以及時的完成巡視任務和發現問題,所以要積極調動周圍居民進行護線工作,對線路進行不定期巡視,而且當地群眾對本地的環境比較了解,能有針對性的進行線路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上報。所以要加強對當地群眾的宣傳工作和提高群眾的線路檢查能力,建立專門的群眾護線站。但要注意主次順序,要堅持以專業人員巡視檢查為主,群眾護線為輔,保證線路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自然地質條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在輸電線路建設中常出現地質災害,給輸電線路施工建設及正常運行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要對輸電線路中常出現的地質災害進行掌握和分析,追溯原因,對癥下藥,從做好工程勘測工作、科學合理的圖紙設計、施工質量把控、加強運行維護管理等幾個方面預防輸電線路地質災害,保證輸電線路建設的質量和正常運行,促進電力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江來.輸電線路地質災害的表現形式及防范[J].商情,2012(31).

地質災害防治實施方案范文第5篇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將宣傳工作落到實處,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秀山縣科協成立了以主席為組長,單位班子成員、鄉鎮(街道)科協主席、各協(學)會負責人為成員的防汛抗旱、預防地質災害科普宣傳領導小組,落實一名專職副主席具體負責此項宣傳工作,組織科協系統開展防汛抗旱、預防地質災害科普宣傳,要求各基層科協要成立防汛抗旱、預防地質災害科普宣傳服務隊,負責對轄區內的人民群眾開展科普宣傳。

制定方案,廣泛宣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州市| 铜梁县| 南和县| 绵阳市| 大余县| 商河县| 方正县| 霍山县| 吴忠市| 会昌县| 堆龙德庆县| 兰溪市| 盐池县| 清苑县| 枣强县| 武城县| 渭南市| 普兰店市| 岳阳县| 屏东县| 昌图县| 南宁市| 临泽县| 文安县| 将乐县| 苍梧县| 腾冲县| 同江市| 建宁县| 涟水县| 文山县| 白水县| 桃园县| 邹城市| 连云港市| 兰考县| 云安县| 明溪县| 遵化市| 兴隆县| 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