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立夏的習俗

立夏的習俗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立夏的習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立夏的習俗范文第1篇

【關鍵詞】內涵;結構;特征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03-0060-03

【作者簡介】尤小平,南京市第一中學(南京,210001)校長,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一、教案改革的緣由

傳統意義上的教案可分為兩類,一是“怎么教”的教案,二是“教或學什么”的學案。學案關注內容即學什么,不太關注目標或呈現方式,也不太關注評價。因而在現實的課堂上,我們常可以發現有這樣兩類教師:一類教師比較傾向關注自己“怎么教”,在信息傳遞或呈現方式上,想方設法,絞盡腦汁,費盡心力,豐富了“教”的內涵;第二類教師傾向關注“教或學什么”即內容,竭盡自己之能事,只關注了學習信息轟炸式的輸入,至于學生學習真正發生的狀況幾乎無法顧及。當下改良的“學案”或“導學案”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知識學習,但淺層學習、虛假學習現象依然普遍存在,教學中學生立場的中心地位得不到真正落實。為了讓學習真正發生,教案必須摒棄教師立場、內容立場,轉為基于學生立場。

基于以上的觀察與思考,為了改變目前課堂教學的不足,學校依托華東師范大學崔允t教授團隊的理論支持,提出了大膽的改革設想,從改革教案入手,把變革后的教案稱為“學歷案”,期望“學歷案”實現四大功能的轉變,即實現由教中心向學中心轉變,實現從知識傳授為主向能力培養為主轉變,實現從課堂學習為主向多種學習方式轉變,實現由淺層學習向深度學習轉變。

二、學歷案的內涵和結構

“學歷案”是在班級教學情景下,基于學生立場,圍繞某一具體的學習單位(主題、單元),從期望“學會什么”出發,設計并展示“學生何以學會”的過程,以便學生自主建構或社會建構經驗與知識的專業方案。一份完整的學歷案包括:學習主題/課時、學習目標、評價任務、學習過程、檢測與作業、學后反思等六個要素。這六個要素體現以一個主題的學習為單位,以“何以學會”為中心,以形成性評價為指引,分解目標達成的過程,為學生自主或有指導的學習提供清晰的“腳手架”(見表1)。它是教師設計的、規范或引導學生學習用的文本,是一種學校課程計劃、學習的認知地圖、可重復使用的學習檔案,是師生、生生、師師互動的載體,也是學業質量監測的依據。

三、學歷案的特征

特征一:體現了課程理念。

學歷案圍繞一個主題(單元),以系統思考為統籌,把評價作為切入點,以學生發展為最高目標,從整體上建構師生學習共同使用的文本。學歷案的內容體系很好地體現了課程的四個要素――“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由于單元或主題或課時是最小的學習單位,是課程“細胞”,因此,學歷案也可稱之為“微課程”,它很好地體現了課程的元素。

特征二:體現了學生立場。

李希貴說:有學生立場才有真正的教育。傳統意義上的教案,教師站在自身立場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已有的教學經驗來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而對學生差、起點、經驗、興趣、感受、儲備、需要、智慧等考慮不夠。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水平,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動機心理學告訴我們目標設定必須關注學生尊重學生最近發展區,班級學習必須承認學生差異的客觀存在。學歷案的設計則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弱化教師強權,置學生立場為所有教學行為的原點,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把學生發展作為最高目標。關注“差”和“異”的存在,從學生實際出發恰是學歷案的核心理念之一。

特征三:體現了“教―學―評”一致性。

從應然的“目的”走向實然的“目標”。這是課程作為一個獨立領域出現的標志,是課程走向專業化的第一步。課程成為一種專業的最重要的標志在于評價,即我們何以知道預設的目標已經達成,何以清晰地知道“學生學會了什么”。課程思維需要一致性地思考在目標統領下的教學、學習、評價的問題,所有單一或點狀的思考都不是課程思維,而是通常說的教學思維。由于學歷案的設計體現了課程的理念,學歷案自然已置于課程視域。特別是學歷案在編制的次序上與傳統的教案、學案有重大變化,首先設定學習目標,將評價任務設計前置到教學過程設計,因而“教―學―評”一致性根本就不是問題。

特征四:促進深度學習。

20世紀50年代中期,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開展了一系列對學習過程的實驗研究,并在1976年聯名發表的《學習的本質區別:結果和過程》[1]一文中根據學習者獲取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將學習者分為深度水平加工者和淺層水平加工者,首次提出并闡述了“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和“淺層學習”(Surface Learning)這兩個相對的概念。2005年黎加厚教授首先介紹了“深度學習”的概念,提出“深度學習”是指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者能夠批判地學習新思想和事實,并將它們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能夠在眾多思想間進行聯系,并能夠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的學習。[2]隨著學習研究的深入,對學習的認識也日益深刻,當下對深度學習已形成的共識包括:深度理解概念的重要性、注重學與教、創設學習環境、學習者在先前知識基礎上建構知識的重要性以及反思的重要性。[3]

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如果實現了深度學習,那才是真正學會了。如何理解從“教了”到“學會”的學理問題?從課堂信息傳遞來看,從教到學是第一次信息轉換,從學到學會是第二次信息轉換。經過兩次信息轉換,學生才能學會。[4]只關注第一次,不關注第二次,學生是難以學會的。但第二次比第一次更復雜、更重要。第一次轉換是信息的人際轉換,即從教師到學生。第二次轉換是信息的自我轉換,即學生對信息的精加工,如將新接收到的信息從短時記憶轉換成長時記憶,便于及時提取;從單個新學的概念同化到原有的概念網中,使之結構化;將兩個及以上看似不相關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知識。基于學歷案的課堂能較好地實現二次轉換,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發生。

特征五:為翻轉課堂奠基。

“翻轉課堂”把傳統教學結構顛倒了個,改變了自夸美紐斯以來的傳統課堂結構、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理念和班級集體教學的傳統教學流程。其結果是: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最終實現學習成績提升。課堂以學生為核心,教師則升格為學生學習的設計者、指導者、幫助者和學習伙伴。學歷案文本的欄目設置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需求、學習差異,能為不同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幫助和指導,又能為同伴間交流提供對話平臺,為自主學習與同伴互助學習奠定基礎。作為師生互動載體,為實現信息的互動提供了可能,很好地實現了學習的層次性、自主性、多樣性,因而為翻轉課堂學習奠定了基礎。

結語:當下,孤立記憶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識的淺層學量存在,課堂教學普遍存在“虛假學習、游離學習”的問題。相比傳統的教案、學案,學歷案不是對前兩者的全盤否定,它P注教什么、學什么,更強調從學生立場設計學習過程及何以學會了。自主或社會建構的過程讓學習過程“看得見”;知識條件化、情境化、結構化的學習過程實現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說中學、做中學、教中學、悟中學讓學習方式多樣化,在自我指導與管理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發展自己的能力。

【參考文獻】

[1]Marton F, Saljo 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 sin learning: I-Outcome and proces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6,46:4-11.

[2]何玲,黎加厚.促進學生深度學習[J].現代教學,2005(05).

立夏的習俗范文第2篇

委婉語既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從民俗文化學角度看,它屬于民俗禁忌的一種。在社會風俗的影響下,女性獨特的生理現象一直被作為一種文化隱諱,由此產生的生理委婉語不斷流變,折射出了不同的時代內涵。

關鍵詞:

女性;生理委婉語;民俗文化

從古到今,女性生理現象的委婉語大量存在,古有“月水”“月事”“月信”“經水”“天癸”“桃花癸水”“月露”“姅”“見紅”“汛”“紅鉛”等,其中一些隱語甚至還被賦予了文雅色彩,如“月客”“天癸”“月露”“桃花癸水”等。現代漢語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委婉語,如“大姨媽”“例假”“好朋友”“日本國旗”“倒霉了”“來喜”“騎馬”“身上來”“客人來”“不干凈”等。本文對女性的生理委婉語進行初步探討。

一、“月”“經”二字的由來推斷

《漢語大詞典》對“月經”一詞的解釋為:月經是女子生殖細胞發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現象。經期約3~5天,通常4周至1月1次,故名。又名月水、月事、月信。一般女子從十三四歲起行經,到45~50歲經止。亦指行經期流出的經血[1]。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人•婦人月水》云:“﹝釋名﹞:月經、天癸、紅鉛。時珍曰:月有盈虧,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故謂之月水、月信、月經。經者常也,有常規也。”[2]從構詞理據上看,“月經”的命名可以從構詞語素上找到直接關系。關于“月”,一方面《周易•系辭》說:“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周易》卷八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3]月,素有“太陰”之稱,被認為是群陰之本,故多用來形容女子及與女子相關的事物。這是道家的陰陽學說為男女兩性作的定位。另一方面,古代歷法以月作為計時單位,并分為“朔、弦、望、晦”。《尚書》云:“二曰月,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所以紀一月也”[4]。可見計時單位“月”與這一生理現象出現的時間頻率很相似。所以,在月經隱語中許多稱謂都是由“月”字構成的。

《說文》最早收釋“經”字。《說文•糸部》云:“經,織從絲也。從糸,巠聲。”[5]可見,“經”字的本義是指織布機上縱向繃緊的絲線,后引申為中醫學術語“人體的經絡、經脈”。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6]天癸、太沖脈、任脈即為經脈。可見,在古人眼里,這些經脈的盛衰與這一特殊生理現象密切相關。其次,與女性的社會分工定位有一定關聯。我國的封建時代是一個農耕文明占主流的時代,“男耕女織”描述了當時的社會概況。《詩•大雅•瞻卬》云:“婦無公事,休其蠶織”[7]。婦女長期從事紡織,以織布機上的經線代指與女子相關之事物。與之相應形成了“男外女內”的男女社會分工。女性一直處于“男外女內”之“女內”的位置上,大多數情況下女子長期從事分擔家庭經濟負擔的方式是靠在家“織”也。故“經”字的選用當與古人的醫學認知及女性社會分工相關。“月經”這一稱謂被沿用至今,不屬于委婉語范疇,在當代作為這一生理現象的科學稱謂。較之于其他稱謂,這個稱謂更能貼近該現象的特質,更能為大眾心理所接受。

二、古代民間常用的生理委婉語

在封建時代,有貴族士大夫和布衣百姓之別,不可否認,后者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了前者,而平民百姓尤其是女性受教育的機會較少,這勢必使委婉語通俗化。俗文化在民眾之中影響很大,且由于其傳播具有廣泛性和不穩定性,因此導致女性生理現象委婉語數量眾多。

(一)月水“月經”之所以稱“月水”,應該是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月球運動引發的潮汐與之相似,每月一潮一汐只有幾日。《本草綱目•人部•婦人月水》說:“女子,陰類也,以血為主。其血上應太陰,下應海潮,月有盈虧,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故謂之月水、月信、月經。……女人之經,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復有變常,而古人并未言及者,不可不知。有行期只吐血衄血,或眼耳出血者,是謂逆行……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是謂暗經。”[2]另一方面,水與人類的孕育密切相關,古人已有一定的認識。《管子•水地》云:“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這一生理特征無疑是性的象征,即女子的生育能力。《醫經原理》說:“氣盛脈通,故月事下而有子”,行經期間所分泌之物呈血水狀,故曰“月水”。該詞很早就出現了,如《博物志》卷二云:“涂毒藥于鏑鋒,中人即死。其俗誓不以此藥治語人。治之,飲婦人月水及糞汁,時有差者”。

(二)月信(月事)根據定期性,“月經”又稱“月信”。“月信”之“信”證實古人已對女性月經規律有一定的認識,每月出現的日子總是如期而至,如潮有信。(《本草綱目•人部•婦人月水》)湯顯祖的《南柯記•偶見》亦云:“[老]咳,俺去不得。俺真是個信女,把水月觀音倒做了。[小旦]怎么說?[老]月信來了。”女性的生理期一般每月一次,也稱“月事”。該詞出現很早,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七歲,腎氣盛,歲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時下,故有子。”王冰注說:“所以謂之月事者,平和之氣,常以三旬而一見也。”[6]

(三)汛由于女子的生理期又稱“汛期”,所以又稱“月經”為“汛”。《辭源》釋義為:有季節性的漲水,后來多用潮汛稱之。又轉稱婦女月經為汛[8]。《漢語大詞典》可能是考慮該義的隱諱問題,故未收錄該義。汛為天地之流,人為乾坤之精,以汛之規律來隱喻月經,同是天地造化之物,以彼喻此,不分高低,暗含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樸素思想。

(四)姅“月經”也可稱“姅”。《說文•女部》說:“姅,婦人污也。”段玉裁注:“謂月事及免身及傷孕皆是也。《廣韻》曰:‘姅,傷孕也’。”[5]如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庚娘》云:“既暮,曳女求歡。女托體姅,王乃就婦宿”,“姅”,乃取此意。許慎用“污也”來解釋女子月經諸事,表現出男性對女性生理現象的偏見。段玉裁指出“姅”即“月事”,也就是“月經”。同時,“月經”也可婉稱為“姅變”,因為“姅”是一種變化,由干凈到骯臟再到干凈的過程。清代褚人穫的《堅瓠三集•月事》曰:“陳眉公《群碎錄》云:‘姅變,婦人有污也;姅變,月事也’。”《漢律》又曰:“見姅變不得侍祠。”作為古人重大生產生活事件的祭祀活動明令禁止處于生理期的女性參加,并以國家的法律來限制處于生理期的女性,直至現代社會,尤其是農村社會仍然有此習俗,月經期間的女性不得參與重大活動,不得進寺廟等。古往今來,上至廟堂,下至民間仍然存在對女性生理期的錯誤認識和盲目排斥。

(五)見紅由于《漢語大詞典》對“紅”的其中一項釋義為“血的婉辭”[1],因此“見紅”通俗來說就是指女性有血流出。多指流出的血跡,在一些地區也代指女性月經。無疑“紅”是對“血”的婉稱,在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民族范圍內,對“血”等具有死亡意味的生理指涉幾乎都采用了委婉語的稱謂,而避免了直接指稱,表現出相當程度的一致性。與此同時,這類稱謂雖通俗易懂,但隱語的程度較低。

(六)身上“月經”也稱“身上”。“身”代指妊娠,“身上”代指月經當出于類似考慮,但《漢語大詞典》未收錄。馮夢龍收集的一首民謠《身上來》云:“年當悔,月當災,撞著了情郎正遇巧身上來。郎做了巡檢司門前個朱紅棍,姐做了池里鮮魚穿子腮。”現在四川不少地方女性也稱月經為“身上”,“月經來”就說成“身上來”或“身上來了”。以上多數委婉語稱謂至今仍能為民眾所理解,其詞義變化較小,從側面體現出了民俗文化傳承的延續性,而這些委婉語能保留的根本原因在于詞義的高度通俗化。如上述“月水”“月信”“汛”皆以水暗指生理現象的流狀物,“見紅”則通過二者在色彩上的相似性立說,既貼切又通俗易懂。通俗詞的運用既滿足了社會文化對生理避諱的需要,又降低了民眾對艱深語的把握難度,使得通俗委婉語的傳播范圍大、使用頻率高。此外,較為常見的還有“經月”“經水”等名,在此不再贅述。

三、帶有審美意味的生理委婉語

龐大的民眾基礎決定了對生理期稱謂的通俗化。在傳統的含蓄民族心理影響下,古月經隱語符合民眾對于“性”的心理接受要求。在此基礎上,也衍生出一些對生理現象的審美稱謂,既體現了古人對“性”的審美認識,又在某種程度上烙下了男權思想的印跡。

(一)月月紅“月月紅”本是一種薔薇科花類,其色多為紅色,花期較長,故以“月月紅”指代該花。該詞成為月事的別稱,跟其色澤與花期的特征相符合。另外,我國素有以花喻人的傳統,盡管花亦可指代男子之品性,但以花比喻女子則更為多見,如《五代詩話》卷五云:“前輩作花詩,多用美女比其狀”,花多嬌弱,女子亦然。可見,以“月月紅”來隱喻生理現象十分妥貼。“月月紅”之自然特征與月事特征相似,而且以花之嬌美比喻女子,隱喻妥帖,既含蓄又體現了美感。

(二)天癸(癸水)“天癸”指腎中精氣充盈到一定程度時產生的具有促進人體生殖器官成熟,并維持生殖功能的物質。在男則為“精”的別稱,如《黃帝內經•太素》云:“天癸,精氣也”。人們又用“天癸”專指女子月事,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就提到女子14歲“天癸至”“女子月事以下”[6]。宋代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記事二》云:“屯田郎中張諲妻,年四十而天癸不至,溫叟察其脈曰:‘明年血清乃死。’既而果死。”清代和邦額的《夜譚隨錄•梨花》又云:“怪底守身如處子!且十八九歲,天癸未至。今若此,復何疑哉!”女子月經為何稱“天癸”呢?“天”是言其來源于先天;“癸”,五行中屬陰水。男之精,女之血,先天得之以成形,后天得之以有生,故曰“天癸”。“癸水”也可隱指月事,五代南唐已經出現,如張泌的《妝樓記•紅潮》云:“紅潮,謂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又如沈起鳳的《諧鐸•搗鬼夫人》云:“自與君春風一度,癸水不復來,倘旦晚臨蓐,安得復歸仙籍?”如上所述,“癸”是十天干的末支,《易經》預測中其五行屬“陰”“水”,在道家陰陽學說里將女性定位為陰的代表。《周易》卷七云:“坤道成女。”《周易》卷八云:“坤,陰物也。”故“癸水”又可理解為“陰之水”,進一步可推測其代指生理現象[3]。

(三)桃花癸水“桃花癸水”一詞在五代南唐已經出現,如張泌的《妝樓記•紅潮》云:“紅潮,謂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紅潮”“入月”與“桃花癸水”都是對生理期的婉稱。“桃花”既指代年輕女子如桃嬌媚,又指桃果實繁多,比喻多子多福,生理現象本身就帶有性的象征,可見,以此命名是希冀女性為家族綿延子嗣,體現了血緣文化在封建時代占有重要地位。如《詩經•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7]這是女子出嫁時的唱詞,贊美了女子的美貌,也表示對其婚姻的祝福(多子)。再者,生理期所流出的分泌物呈暗紅色。在中華民族的顏色文化中,“紅”象征喜慶、吉祥,亦形容女子之貌美,如“紅顏”一詞。而分泌物之紅契合了中華民族對于“紅”的喜愛,而桃花色為粉紅,與“癸水”之色相似,又多了幾分美感,頗具文雅色彩。在以上的“天癸”“癸水”“桃花癸水”三詞中皆出現了“癸”字,其選用體現了古人關于五行陰陽說的智慧,五行間相生相克,包含了事物的運動和轉化。“癸”屬“水”,而“水”又處太陰之極,太陰過甚則需太陽彌合,從而達到中正平衡。用太陰之“癸”指代月事相關事項,以樸素的哲學思想隱諱地指稱生理事宜,是古人對于生理、性別指涉的思考。因此,形成了后世關于女性屬陰、屬水的民間傳統,也形成了獨特的民族審美隱諱文化。

四、新時代的委婉語

現當代,對生理現象的稱謂依舊采用委婉語,“月經”一詞依舊是公眾語境的禁忌,即使是女性之間也很少直呼“月經”其名,這與我國傳承下來的含蓄民族心理密不可分。盡管如此,在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風氣的日益開放,男女權利趨于平等的現當代,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指稱這一現象,比如生理期間的感受、使用產品的特征及調侃、娛樂等方面。

(一)大姨媽(姑媽)為什么將月經別稱為“大姨媽”有許多的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是:正常的女性生理期為3~7日,期間大多會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適,且有諸多的不便,如忌口、忌冷、忌性事等,心情煩悶。正如親戚“大姨媽”到家中做客幾日,而接待女性長輩須謹慎周全,十分繁瑣,使人心情煩悶,與月事間需小心照顧的情況有相似之處,故稱“大姨媽”。另一說是因為香港電影中稱月經為“大姨媽”而得到推廣。而類似的“姑媽”一詞大致與“大姨媽”同義,故也被用來代指生理期。“大姨媽”“姑媽”等稱謂在當代女性話語中的使用十分頻繁,折射出女性在生理期間的不適感受,又頗帶調侃之意,是新時代女性委婉表達自己感受的獨特方式。

(二)例假“例假”一詞,顧名思義,意為“例行請假”,《漢語大詞典》已收錄,但未舉文獻例證。2010年鳳凰網轉自《江門日報》的名為《女知青追憶知青歲月:來了例假照樣在冷水里勞動》的文章中寫到:“女知青們來了例假,都不好意思說,照樣把雙腿插在刺骨的冷水里,默默地忍著,堅持‘輕傷不下火線’。”從這一段文字中我們看到女知青們為了完成任務沒有向組織“例行請假”,若當下女性遇上行經期間下冷水的情況,想必就會向相關單位履行請假手續了。上文說到在封建時代,社會對于兩性分工的定位是“男外女內”,在這種分工模式下,女子在家庭中的活動相對較多。在現當代,隨著女性意識的增強和家庭經濟負擔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女性走出家門,走上社會工作崗位,而女性的先天條件決定了在每月行經期間特別需要休息調整,在必要時向工作單位“請假”,故稱“例假”。這一稱謂體現了現當代女性在社會分工上與古代女性的區別,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現當女性在參與社會工作上的地位提升。盡管各行業中還存在著性別歧視,但較之古代女性,現當代女性確實有了更多的“人身自由”。雖有“例行請假”這一說,但在實際工作中幾乎是被忽略了,女性在先天的特殊生理狀況下依舊需要堅持工作,從某種意義來說,是社會對女性關愛的一種缺失,也是“男女平等”口號下的不平等。

(三)好朋友“好朋友”稱謂如上“大姨媽”的稱謂,有個“朋友”總是每月定時來看望自己,故而“好”。“好朋友”的使用范圍不及“大姨媽”廣泛。若把“好朋友”中的前兩字的部首拆開,最后一字換為另一同音字“有”則為“女子月月有”,是古漢語“合文”現象及諧音文化在當代的運用。“好朋友”稱謂較為廣泛地運用于青年女子之中,隨著醫學的日益發展以及商業產品———衛生巾的使用(衛生巾發明之前使用月事條),大大降低了女性生理期間的不便,以“好”相稱,故可瞥見女性面對生理期不適的從容。

(四)日本國旗說到這個別稱需要先了解衛生巾這個月事專用物。衛生巾是用來吸收女性生理期所排出的分泌物,主要的材質為棉狀紙漿和高分子吸收體。眾所周知,日本國旗為白底旗幟加圓形紅日,與女性行經留在衛生巾上的“下白上紅”有相似之處。這一稱謂在一些高校和部分網絡用語中比較流行。“經血”在中國乃至相當大的范圍內被認為是“污穢”“不潔之物”,故這一稱謂本身意不在指稱月經本身,而是帶有民間大眾的政治、歷史主見。

(五)那個“那個”一詞作為指示代詞可以指示許多事物,但在女性言語指月經,用具有如此多指示功能的詞匯指代月事而能夠被女性心領神會,可見女性使用隱語之間的高度契合和排他性。

(六)好事月經的別稱也有“壞事兒了”“倒霉了”一說,而“好事”與之相悖。同一個事物有截然相反的指稱方式,原因在于兩種相對立的心理狀態。“好事”一稱可能涉及到醫學方面的問題。月事作為女性生理現象具有規律性特點,即在每月較為固定的時間段來潮,否則,則暗示月事不調、紊亂等女性疾病的癥候;還有一種情況,則意味女性妊娠。現代女性,尤其是都市女性面臨家庭、社會的雙重壓力,對于妊娠有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擔憂,而準時來潮就可消除她們對于疾病、妊娠的顧慮,故而稱為“好事”。

(七)倒霉(壞事)倒霉多指遇事不順,女性將月事別稱為“倒霉”多是覺得在生理期受到了一定的束縛,行經期間的不適感是一個重要原因。其次,現當代女性較之古代女性具有更多的自由,如求學、工作、出行等,而生理期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女性的生活節奏,故而不順,故而倒霉壞事。另外,民間對于月經的禁忌一直影響著人們對這一現象的認知。古時有“紅馬上床,家破人亡”之說,是指娶親時遇到新娘正處月事就會不吉利。至今在四川等一些地區仍有對月經的禁忌,如生理期間的女子不得參加祭祀活動。月事禁忌隱含了對女性的歧視,女性自身更應當自覺消除這一社會禁忌文化意識,批判這一觀點。月經,應當走出禁忌。在新時代語境下的委婉語,其稱謂命名較之古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方面古代的稱謂多是與月事相關聯或具有相似性的詞匯命名,而現當代稱謂則與月事聯系較少,側重于用月事期間的感受命名;另一方面,由于古稱謂與月事關聯性較大,其隱喻程度相對現當代則較低,在現當代的委婉語稱謂中多用既存詞匯,單從字面意思上難以把握其指涉含義,需進入女性言語社團內部才能領悟其意。

五、結語

女性獨特的生理現象帶有性象征,而作為崇尚含蓄美的中華民族更傾向于使用委婉語稱謂,這一現象將會在更長的歷史長河中存在。作為月經隱語的委婉稱謂,其名稱及其變化折射了不同的社會文化內涵,值得我們思考和發掘。

參考文獻:

[1]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

[2]李時珍.本草綱目[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楊天才,楊善文.周易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4.

[4]孔穎達.尚書正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段玉裁.說文解字段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3.[6]黃帝內經[M].姚春鵬,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

[7]詩經[M].周振甫,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

立夏的習俗范文第3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師素質;新課改;提高

受傳統教育教學理念和“應試”教育評價方式的影響,教師只是一個被動地執行者,簡單重復機械性的教學活動,這使得教師過分依賴教科書及參考書,離開了教參、教案就不知道怎么去教?教什么?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同時也影響了教育教學水平的發揮和專業知識的不斷更新。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以課本為主、以說教為主、以灌輸為主,著眼于知識的記憶、整理。在這種氛圍下,教師是知識的權威者、掌握者,甚至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充當主角作用。而學生只能是知識被動接受者,處于極端被動地位。因此,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改革舊的教學方式、收集學生對學習方法掌握情況,有效地指導學生科學地學習,這需要中學數學教師具備多種素質和能力。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對教師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深有感悟,做了以下簡單的闡述。

1 教師要對自己的工作有責任心

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和事業,要滿懷熱情地去投入到教學中去,這是因為,教師工作不僅僅是完成幾節課的教學那么簡單,它還包括言傳身教、思想品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教育并非通過簡單的說教來完成,它需要我們從細微處做起,在授課的時候教師的點點滴滴都在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言行。讓學生感受到我們在用心在授課,讓學生感受到我們是多么地愛他們。我們懷著這樣的情感去授課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為了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為了對社會負責,也為了對我們自己負責,我們就該以極大的熱情與責任心投身于教育工作。

2 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之快,使得以前的那種傳統的中學數學教育方式和方法被淘汰,這無疑對中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斷促使中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要適應當今的社會發展步伐,更主要的是要適應學生的學習習慣。新的教學方法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為基礎。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數學專業在世界范圍的重要性,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很有用,這樣他們就會對這個學科產生興趣,令教學活動更為生動和有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 數學教師要有深厚的數學基礎

中學數學教師肩上擔負著巨大的責任,必須有較高的數學專業素質和能力。因為只有教師自己有了這種素質和能力才會去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所以中學數學教師不能每天按部就班地講解課本上的知識,也要多看一些課外的書籍來充實自己。目前還有好多中學數學教師在數學專業素質和能力方面薄弱,因而也就很難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我覺得應該從以下方面改變這種狀況。首先,數學教師要擴寬自己的知識層面。教師要學習現代化信息知識,不斷地吸收現代化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去給學生傳授知識。學生看到自己的老師什么問題也難不倒,不管多難的數學問題都能很透徹給他們解答,會從內心里對教師產生了一種欽佩的感覺。其次,要求中學數學教師把數學教學作為數學活動的教學,在教學中師生要能夠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教師和學生去共同研究問題和解答問題,讓學生也參加進來,讓他們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4 數學教師要有綜合運用各類科學知識的素質與能力

現實生活和教學活動中,問題是多種多樣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新課程標準下強調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們創造一個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地提問題,然后分組討論,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動腦能了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因此,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必須具備多學科知識綜合運用的素質與能力。

5 教師要和學生走到一起,共同討論問題和分析問題

立夏的習俗范文第4篇

關鍵詞:信息化;高速公路;機電工程

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增大,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獲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在高速公路機電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積極應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管理模式的不斷優化與完善,以保障機電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益,推動我國高速公路建設行業的發展。

1高速公路機電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行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具體建設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機電設備,工作人員應保障機電工程的施工質量,以此促進高速公路的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交通出行服務。在高速公路機電管理工作中包含高速公路監控系統、收費站、通信系統等多個部分,施工涉及面積廣、技術性高,導致傳統工程管理模式已難以滿足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的實際施工管理需求。通過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施工進度、成本、安全、質量、環境等的有效控制,提升施工質量水平。通過互聯網、現代技術的應用,可提升高速公路施工監理水平,減少機電工程管理中的人工成本,提高管理質量、高速公路施工效益。

2信息時代下高速公路機電施工管理的優化策略

2.1完善智能信息化管理制度

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提升了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的施工水平,在進行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的信息化管理過程中,需要進行現有管理手段的不斷創新與更新,充分發揮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應用優勢。我國高速公路施工企業應加強對管理層的信息化管理培訓、創新意識培訓工作,使管理人員明確信息化管理制度,深化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應用效果。為了充分發揮信息管理技術在機電工程施工與維護管理中的作用,各業務部門應進行信息化溝通平臺的構建,強化不同業務部門間的溝通,做好施工、維護流程的養護工作。該過程中應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將機電維護信息及時通知管理人員,避免信息延誤等問題發生,以獲得良好的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管理效果。

2.2強化對生產資料的管理力度

物資資料作為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管理內容,應做好物資資料的管理工作,保障項目的施工成本與效應,為機電設備的后期養護工作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撐。在高速公路機電工程施工中,涉及較多的物資資料,管理人員可以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對各種物資材料的有效分類,再進行物資編號、檔案的統一編制。項目管理人員對物資情況進行查詢時,只需在物資管理信息化系統中輸入關鍵詞,可獲取物資的購買時間、單價、數量、型號等基本信息,為機電工程管理決策的制定提供數據依據,減少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一系列管理問題發生。通過設備檔案的構建,實現對機電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提升機電設備的利用率、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

2.3加強管理軟件的開發與應用力度

我國在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已形成完善的管理經驗,不同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內容與建設特點存在較大差異,在機電工程管理過程中,單一的信息管理系統難以獲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高速公路施工企業應不斷加強管理軟件的開發力度。機電工程管理軟件涉及項目運作、采購、庫存、生產、服務等多項工作內容,可使企業迅速響應客戶需求,提升機電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針對性。通過強化管理軟件開發與應用力度,可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的管理作用,進一步提高高速公路的機電工程管理水平。

3信息化條件下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的管理應用

3.1在設備建檔登記中的應用

在高速公路機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會應用較多的機電設備數量、種類,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對機電設備的出廠與安裝環節進行詳細記錄,為后續的施工與維護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傳統管理模式中,多通過紙質檔案進行安裝信息的記錄與存檔工作,易出現檔案信息失真等問題,影響機電設備的后期使用與維護。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應用,可實現對各項機電設備出廠與安裝資料的存檔、登記工作,可直接形成電子檔案,提升設備建檔登記水平,滿足高速公路機電工程建設、管理及養護工作的實際需求。目前,我國高速公路企業在進行機電工程的設備管理工作中,其采用條碼的承載信息量有限,存在容錯率較低的問題。設備信息需要采用專業的識讀設備方可進行讀取,無法進行設備信息的溯源。針對這一問題,高速公路施工企業應不斷加強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力度,并通過物聯網技術或二維碼技術,加強對機電工程建設中各種設備的跟蹤管理水平,借此獲得良好的機電設備管理效果。

3.2機電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構建

在信息化條件下進行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管理工作時,需要在結合具體管理需求基礎上合理設置系統架構做好對各業務數據的收集、存儲、計算、分析工作,實現對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的精細化管理、可視化管理,對機電工程的安裝施工流程起到良好的優化效果,確保機電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開展信息化技術采購合同管理工作時,可通過計算機軟件明確高速公路的機電設備建設需求,在結合項目投資方具體需求的基礎上進行采購合同的編制。通過應用物聯網等技術,可對機電設備的采購進度狀況進行實時控制,保障采購工作的有序開展。通過在信息系統中引入合同采購數據信息的方式,可實現機電設備采購流程的全過程管理。通過機電設備的采購需求進行采購計劃的制定、,在機電設備采購到位后,需要核查機電設備的質量、數量,針對機電設備的到貨計劃,進行施工方案的優化與完善。在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機電設備的安裝管理時,可明確工程施工現場的機電設備數量、型號,在此基礎上編制與優化項目施工方案,提升工程項目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施工技術人員在機電設備的安裝過程中,應及時將安裝的設備信息錄入相關信息管理系統中,需要在系統內錄入設備安裝期間存在的問題,可為后續的機電設備養護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

3.3實現機電工程的網上監管

在進行高速公路機電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需要構建網上審批模塊,借此保障施工安全性。在網上監管系統中可通過信息采集、跟蹤、反饋等操作形式,將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的施工進度計劃管理、施工現場管理轉變為網上的實時監控,提升監管效率跟監管質量,及時發現高速公路機電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處理。在施工計劃管理工作中可分為施工計劃月報、次日施工預報、現場施工精報三個方面的內容,在施工現場管理模塊中需要包含施工現場檢查、施工問題整改等方面的內容。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應用,可實現對機電工程項目的集約化管理,明確具體施工單位對自身的施工內容、管理權責,保障機電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施工效益,對高速公路工程整體施工水平的提升有積極意義。

3.4完善機電養護信息化管理

在機電設備養護工作中通過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應用,主要對機電設備的相關運行數據信息進行整合與統計,隨后對機電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在出現質量問題的第一時間內進行處理。為了有效發揮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機電養護管理中的作用,管理人員應明確機電系統中的設備型號,在明確機電設備的系統功能、型號、類型、安裝位置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應用情況進行合理分類,隨后對所有機電設備進行統一編碼與管理,為后續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機電系統、相關設備出現運行故障后,可通過信息化養護管理系統準確定位故障所在區域,減少故障的檢測與處理時間,提升高速公路機電系統的運行可靠性。通過信息化管理技術,可實現對機電系統與設備運行狀態的動態檢測,并做好相關運行故障的預防管理,提高機電系統的運行質量和安全性。

立夏的習俗范文第5篇

[關鍵詞]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影響因素;互聯網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16-00-02

互聯網的普及與發展使人類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對于企事業單位而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不僅僅意味著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更意味著工作內容與工作流程的巨大變化。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企事業單位的運營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信息化環境下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諸多的挑戰。當前,如何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優化,確保其能夠更加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是學術界關注的焦點。有鑒于此,筆者對信息化條件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進而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措施,對于促使人力資源管理更加符合信息化時代的要求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信息化條件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因素

1.1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反映人力資源管理及其運行明顯特征的管理形式,以及使人效仿的標準管理樣式,是時代特征與企業發展現狀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直接體現。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企事業單位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使企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模式出現了變革,對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文化因素,包括精神文化(如精神、道德、風氣等)、制度文化(如企業規章制度等)、物質文化3個組成部分,信息化環境下變動最大的是制度文化與物質文化兩個方面。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相關規章制度的制定不僅需要考慮到傳統因素,更要考慮到隨著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而出現一些新因素,例如:在信息化時代相關規章制度的制定要重點突出程序員、計算機操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等,而從物質文化的角度來看,信息化時代到來所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人力資源管理設施的變化,例如:人力資源管理軟件的開發和使用等。二是發展戰略因素,不同的發展戰略所選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自然有所不同,例如:擴張性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以外部招聘、定量考核和短期雇傭為特征,發展性戰略則重視人才的內部培養和長期穩定雇傭。

1.2 人力資源管理技術

人力資源管理技術(方法)是人力資源管理目標實現的基本路徑,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源管理技術的內涵逐步擴大,成為人力資源管理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究其原因就在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力資源管理出現了巨大的變革,對人力資源管理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對比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技術和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技術,可以發現其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招聘錄用環節,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對人才的招聘錄用主要是通過人才市場或者校園招聘來完成的,更多的是依靠招聘人員的眼光和素質,而信息化時代下的人才招聘則主要以網絡招聘為主,一個良好的招聘測試軟件對于人才招聘有著直接的影響。其次,在績效考核上,傳統的績效考核受技術和人力的限制往往較為模糊,難以實現精準考核,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選取相應的考核指標,建立績效考核模型,從而實現了績效考核的精準化。最后,人才培訓上信息化條件下的人才培訓基本實現了即時性人才培訓,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將人才的培訓貫穿于工作生活的每一個環節。

1.3 人力資源管理平臺

人力資源管理平臺信息化時代出現的一個全新概念,其和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檔案基本類似,但功能更加復雜。具體而言,一個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平臺需要滿足以下幾點要求。一是要能夠滿足人力資源部門隨時調動人力資源管理檔案的需求,從而為人力資源管理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二是能滿足對職工績效進行自動化記錄和整合的要求,以此來減少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壓力,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例如:工作中常用的簽到機就屬于人力資源管理平臺的延伸。三是要滿足人力資源部門對人才查詢的需求,即人力資源部門在進行人事調動之前將崗位需求輸入人力資源管理平臺,人力資源管理平臺能夠自動提供符合要求的人才信息。

1.4 執行力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效果是建立在企事業單位執行力的基礎之上的,缺少足夠執行力的企事業單位哪怕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與企事業單位發展現狀相契合,人力資源管理技術很先進都很難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從這個角度來說,企事業單位的執行力高低是決定人力資源管理的根本因素,而執行力的實現需要以執行文化為基礎、以執行機制為保障、以執行流程為關鍵、以執行落地為目標。其中執行文化指的就是要在企事業單位內塑造“說必行,行必果”的文化氛圍,以此來確保改革后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能夠得到貫徹而不是流于形式。執行機制指的是要根據信息化條件下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建立保障機制,以此來監督人力資源管理措施的執行狀況。執行流程指的是要根據信息化特點對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流程進行優化,例如:將人才測評軟件的使用等納入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等。執行落地指的是新人力資源管理措施要貫徹落實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

2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實現

2.1 建立全面人力資源管理生態鏈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實現不是簡單的實現信息化辦公,而是需要建立一個與信息化相匹配的人力資源管理生態鏈,為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實現奠定穩固的基礎。對此筆者認為需要著重考慮以下幾點因素。首先,從人力資源部門整體來看,要確定人力資源部門的職責范圍,包括人力資源計劃、招聘、在職管理(包括人事信息管理、考勤休假管理、培訓管理、績效管理及薪酬管理等),以此來確保人力資源管理能夠在有效的范圍內進行。其次,確定部門領導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地位,對此筆者認為關鍵在于部門領導能夠不通過人力資源部門的幫助就可以自主獲取人力資源管理信息,達到監督與信息共享的目的。最后,從普通職工的角度來看,要對其職責范圍進行劃分,例如:根據人事基礎信息、內部招聘信息、個人當月薪資及歷史薪資管理、個人福利累計、個人考勤休假等設置相應的工作崗位,避免出現職工無頭緒工作的現象。

2.2 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數據環境的規范化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與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最大區別就是人才數據庫的使用,這是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在精準度上遠遠超過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根本原因,因此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數據環境的規范化是必要且重要的。對此,筆者認為需要實現數據信息標準化與業務及信息流程標準化。其中數據信息標準化包括員工編號、部門編號、職務序列編號、崗位編號、標準編號及試題編號等標識性信息的唯一性、簡單性、適應性和可擴展性。要求標識符能唯一確定一條信息記錄,并方便輸入與各輸入信息,嚴格按照規范格式及要求進行錄入,描述性信息盡量表達簡潔而清楚,注意語言的規范性,提高查詢效率兩個部分。

業務及信息流程標準化則主要指的是對當前人力資源信息整合如員工基本信息、崗位信息等,然后建立相應的數據庫,重新制定人力資源管理規章制度,確保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能夠始終以數據庫為基礎進行。以員工招聘為例,傳統人力資源管理中員工招聘主要是在統計所需崗位個數的基礎上憑借招聘者的經驗進行的,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則是借助數據庫分析出所需的崗位個數、人才的基本素質,進而根據這一結果制作人才測評軟件,確保招聘的人才能夠符合崗位需求。

3 結 語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企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出現了巨大變革,也對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例如:信息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人力資源管理績效考核體系的重新構建等。對此,要在相關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人力資源管理現狀,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以此來確保人力資源管理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1]張才明,王燁.信息化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影響研究[J].中國信息界,2010(12)

[2]尹英范.人力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影響因素與建設對策[J].黑龍江檔案,2015(4).

相關期刊更多

安徽文學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人民司法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最高人民法院

診斷病理學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原北京軍區聯勤部衛生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牙克石市| 德化县| 文山县| 龙游县| 鲜城| 玉溪市| 灵山县| 龙口市| 闻喜县| 韶关市| 墨江| 云南省| 建昌县| 常德市| 峨边| 临泉县| 綦江县| 玉门市| 汪清县| 宜阳县| 广水市| 岐山县| 兰坪| 河西区| 德安县| 虞城县| 丹巴县| 庆阳市| 简阳市| 黄龙县| 米泉市| 阜康市| 大方县| 当阳市| 肥东县| 莱阳市| 磴口县| 阿拉善左旗| 台安县| 新宾|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