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美育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領略自然美,感悟生命的真諦。老師要盡可能利用學校的生活環境,引領學生領略大自然的美,感悟生命的真諦。當學生欣賞巍峨的高山,浩淼的大海等自然景觀時,將會被自然的無限性和永恒性折服,才會認識到人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暫。當學生欣賞經人們改造過的自然物的美時,才會認識到人類的偉大。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博愛,開闊視野、開闊胸襟、走出狹隘封閉的天地,讓學生的身心接受自然美的感染和熏陶,與自然高度融合。長期的審美積淀,會使學生的作文帶來預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寫作時,被他們訴諸筆端的自然已經具有人化了的自然美。學生健康的情趣,積極向上的精神意志同作品中的自然物融為一體。這樣,他們寫出的作品才會散發出美的芳香。
(2)體驗社會美,關愛寶貴的生命。什么是社會美呢?社會美指社會生活的美。老師要引導學生用一顆關愛生命的心到社會生活中去體驗人物的內在心靈美。著名作家孔慶東說:“作文糟糕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技巧而是愛。”他認為,關愛生命就是讓學生“愛鮮活的生命”、“愛獨特的生命”、“愛整體的生命”。他所談到的生命,首先指人的生命,然后是動物、植物、宇宙萬物的生命。從人的角度來看,怎樣讓學生愛鮮活的生命、愛獨特的生命、愛整體的生命呢?愛鮮活的生命,就是要讓學生懷著興趣去探索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去感受人們的聰明智慧,無私的愛、堅定的意志、誠實善良的性格。有愛就有恨,學生也要恨那些破壞生命、不善不真、不尊重生命的人。老師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培養和發揚他們自身人性中美的因素。愛獨特的生命,是指每個學生要懷有一顆博愛的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擴大對別人的興趣。不必要強調自己的個性,因為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的個性。學生擁有質疑的精神,養成看出問題的習慣,寫出來的文章也就有了思想。愛整體的生命,就是要學生不論尊卑貴賤,關愛眾生,培養學生具有一種“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這樣,學生才能寫出健康的文章來。
(3)感受藝術美,獲取心靈的自由。藝術美指藝術作品的美。藝術是人審美意識和審美對象最集中的體現。那么,藝術美的呈現方式有哪些呢?一般來說,有雕塑、繪畫、戲劇、電影、工藝、建筑、音樂、舞蹈、文學等。
(一)農村學生閱讀量太少,缺少美文的熏陶。家長教育意識不強,教育方法不當。他們過分強調學生成績,偏中理科,農村現在仍然流行這個順口溜:“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忽視學生對閱讀的渴求,甚至將課外書視為“閑書”藏起來,怕影響孩子學習。作文所需要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閱讀,但由于學生平時很少有機會閱讀,缺少課外積累,沒有寫作材料,造成對作文望而生畏。
(二)學生閱歷太少,缺少直接經驗。贊可夫說:“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學生的感情經驗,激起學生的感情。”農村家長整天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帶學生體驗自然和生活。寫作,尤其是創作需要豐富的經歷,而學生除了上網、寫作業,基本上就沒有什么有意義的活動了。這就造成學生無話可說、無事可寫。
(三)沒有養成認真觀察的習慣。網絡的普及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讓學生變得麻木,不關心他人,不關注身邊小事。學生或只有作業,或沉湎于網絡,沒有太多的機會接觸更多的人或物,每天重復著同樣的生活,缺少觀察和探索的沖動。寫出來的文章毫無美感可言。
加強作文教學,不僅有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有效地促進聽、說、讀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利于全面完成語文學科的任務。因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讓寫作變成美妙的過程,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下多費點心思。針對以上種種現象,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鑒賞“美”。加強學生課外閱讀,在鑒賞中提高審美與寫作能力?!伴喿x,架起了由模仿到創作的橋梁?!币箤W生作文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必須注意積累寫作材料,提倡多閱讀文章。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話言簡意賅地向我們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學生在汲取豐富知識的時候,感受到美的景、美的人、美的情。日積月累,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收獲美的語言、美的素材、美的情感。文章自然就會有靈性,有血有肉。為了燃起學生閱讀熱情,我組織了許多與閱讀相關的活動:“好書我推薦”、“名著大家讀”、“美文經典誦讀”、“讀書演講比賽”、“唐詩宋詞品析”等活動,學生的閱讀興趣空前高漲,在書海中汲取營養,將優美的詞句、好的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二)發現“美”。要教會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力求寫實。“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睂懽鞯脑搭^活水就是五彩繽紛的生活。熱愛生活、觀察生活、積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擁有自己的思想,對周圍的點點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獨到的見解??吹矫利惖木拔铮蕾p悅耳的音樂,一定會感到心曠神怡;看到丑惡的事物,聽到刺耳的聲音,一般會感到厭惡憎恨。一切外部信息要通過觀察才能進行,只有熱愛生活并且善于觀察的人,才能從生活中發現許多可寫的素材,并產生寫作愿望。我們應鼓勵學生全景式的掃描生活,用自己的眼發現真善美,以自己的心去謳歌贊美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動心靈的寶藏,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走進生活,擁抱生活,在生活的浸潤下打開思路,拓寬視野。此外,在作文教學中,還必須積極地創設情境,渲染氣氛,為學生創造“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燃起寫作的熱情,激發寫作的愿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記錄“美”。積累點滴生活,并以隨筆的形式呈現。一般來說,學生課外時間有限,過分要求寫整篇文章,會讓他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學生平時可以進行多練筆,多記日記,多寫片段,讓自己真實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不僅可以得到一種精神享受和審美情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寫作水平。為此,在平時作文教學中,我強調每位學生每天至少練筆一次,大至對社會現象的評價,小至遣詞造句,不一而足。學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練習,筆頭熟了,素材也豐富了,有些內容還運用到作文中去,從而減輕了寫作的難度。學生有了自己的寫作心得,我就要求他們分享成果,互相學習。以課前演講、美文共賞、辯論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寫作水平。隨著學生觀察視野不斷擴大,寫作內容越來越豐富:班級的生活與風波,家庭的歡樂與憂愁,社會見聞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盡入筆底。在隨筆里,我看到了學生的寫作欲望,也感受到了學生因創作熱情而引出的觀察興趣。不僅有話可寫,而且更真實,更貼近生活。學生的作文不再有干巴巴的敘事,更有生動細膩的描寫和真情實感的流露,讀罷帶給人美的享受。
這天,我又在媽媽嘮叨聲中入睡了……
第二天,我真是一覺睡到自然醒,慢悠悠的睜開了眼——咦!這不是我熟悉的天花板??!懷顧四周——這,不是媽媽和萌萌的房間嗎?我怎么會睡在這里?我想坐起來,忽然發現這很難辦到——我的頭根本抬不起來,我張嘴想要喊道:“媽媽——”但原來清晰的發音變成了“啊哇哇——”
媽媽走過來,臉上洋溢出溫柔,她輕聲地說:“哦!萌萌!你醒了!”萌萌?我……我不是陳鈺嗎?再舉起我肉肉的小手,什么?怎么變得這么“袖珍”了?天哪,我變成妹妹了?!那妹妹是不是變成我了!真是太好了!
媽媽抱起我,來到我的房間,沖著“我”大喊:“陳鈺!起床啦,星期六也要應該早起寫作業!”只見“我”一臉疑惑的起了床。她驚奇的看著自己靈活自如的手腳,指著變成妹妹的我,結結巴巴說我-們-怎-么-換-啦!媽媽又開啟了嘮叨模式:“換什么呀?快點吃早飯寫作業了!”
一會,媽媽將我攬入懷中,給我喂奶,我張開嘴準備享受甘甜的乳汁,可是沒有我想的那么美味,那妹妹怎么吃的那么香甜。吃完奶放入嬰兒車拿出了幾個玩具給我玩——撥浪鼓?熊玩偶?還有一本被撕得破破爛爛的書?這么小兒科的玩具也給我玩!我勉強拿本妹妹撕破的書看看。我想:妹妹還總是哭,當小孩多好呀!不是吃就是玩嗎?
中午吃飯的時候媽媽端著一碗白米粥要喂我喝,不對,我要可口的雞翅,我要紅燒排骨,看著變成妹妹的“我”,右手拿著一塊排骨,左手抓著雞翅,拼命的塞進嘴里,我眼饞的口水都流出來了,嗯嗯的想要肉,可是媽媽卻不停地往我嘴里喂白粥……
一轉眼到了下午,妹妹在旁邊看著我,她悠閑的吃著薯片,喝著可樂,而我只能眼巴巴的觀望。我嗯嗯的叫起來——“我要吃!”可惜,誰也不懂我的語言,媽媽手忙腳亂的給我遞玩具,八音盒?不要,小鈴鐺?不要,我一直要不到喜歡的東西,急得哇哇大哭,奮力向前一躍,近了,更近了,眼看就要碰到薯片,媽媽一把將我拽回去,說你可不能吃薯片,妹妹還在我面前拿著薯片晃了一下,然后壞笑著放到嘴里。
那么,我們如何靈活地運用比喻寫“美”我們的作文呢?2012年高考滿分作文中有好多精美的范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尋那些高考的“尖子”們是如何巧以比喻“美”作文的:
1.凸顯形象美。
比喻的基本作用是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人可感可觸,可聞可見,喜、怒、哀、懼、愛、惡、欲,都可通過比喻使之形象鮮明。
2012年天津高考滿分作文《感受愛,感恩愛》中就有一組很美的比喻:“父母的愛,如春天里的縷縷微風,撫摸著我們稚嫩的臉頰;父母的愛,像夏天里的習習涼風,掠去我們心中的燥熱;父母的愛,似秋天的累累碩果,讓我們解渴,給我們的心田注入甘泉;父母的愛,仿佛冬天的烈日,趕跑我們心中的嚴寒?!边@位考生巧用比喻,把“父母的愛”這一抽象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了,使人置身其中,可感其溫馨與甜美。
2.凸顯含蓄美。
如果說比喻的形象美使語言具有畫面感和直觀性,那么它的含蓄美在另一個層面上可使語言更像音樂,具有意蘊無限、耐人尋味的特點。
2012年廣東高考滿分作文《生于此岸,心無岸》中的比喻就很有含蓄美:“生于此岸,認真走好每一步,盡管歲月的跫音落在了此岸,靈魂卻盡情地游蕩,去感受過去的淳樸,揣摩未來的發展。著名作家熊召政便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獨自行走在黃山的雨夜中,他不感到寂寞,因為黃山的每一山、每一水、每一木都是等待了他千年的酒友,陪他把酒言歡,與他在崇山峻嶺間完成了一次心靈的對話,讓他領略了千百年時光留下的箴言?!薄包S山的每一山、每一水、每一木”,這是實景,是本體,作者把其比喻成“等待了他千年的酒友,陪他把酒言歡,與他在崇山峻嶺間完成了一次心靈的對話”,喻體含蓄而富有意蘊。
3.凸顯創造美。
創造是語言表達的靈魂,它主要體現在修辭的運用上,而比喻是最常用的最富有想象和幻想的創造性修辭之一,它能使想象和幻想插上翅膀,或形或質或聲或色或情,只要有一點相似,就能以“喻”給語言涂上絢麗的色彩。
2012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憂與愛》就創造性地運用了比喻:“擺好攤子后,半瞎蹲在旁邊用僅剩的左眼溫柔地迎著三三兩兩的行人。丑兒卻躲在驢影里,仿佛驢影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這時的他,簡直就似害病的眼怕光,破碎的皮怕汗?!相l哪里的瓜???’‘汴塘瓜,不甜不要錢!’半瞎起身應道,每個字像下了保證金似的,他身為農人確是從不吹牛?!弊髡甙选绑H影”比喻成“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很有文學色彩,生動地寫出了“丑兒”覺得陪爹賣瓜丟人的心理;把“半瞎”說“汴塘瓜,不甜不要錢”比喻成“下了保證金”,活化了“半瞎”的誠摯與熱心。多么富有創造性的比喻,使得一句平凡的話、一個“驢影”呈現出了“美”的色彩。
4.凸顯意境美。
南方的梅雨時節一到,那種悶熱而壓抑的氣氛就隨之而來了。天空既不爽朗,也似乎沒有要下雨的意思,只是一個勁地散發越來越悶的空氣,真是叫人急壞了。梅雨,似乎是在考驗大家的耐心,它等到大家都實在受不了這悶悶的空氣時,才姍姍來遲。梅雨,就像個頑皮的孩子,有時它慢悠悠地來到,稀稀拉拉地下一點小雨,又“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地走了;有時它似乎生氣了,于是突然而至,嘩啦啦地潑下來,把仍在樓下玩耍的孩子們澆成了落湯雞,然后又如同它來時那樣突然地走了。
梅雨對于南方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有時一家人看到太陽高照,剛剛準備出去郊游,一場大雨卻排空而至,真讓人無奈。有時,連續多日下雨,這可憋壞了在家呆不住的小狗們,他們一個勁地朝著我叫喚,懇求我帶它們到外面去玩。好吧,居然不知雨滋味,就讓你們自己嘗嘗吧。我剛把單元門打開,它們就歡快地沖了出去,但緊接著就跑回樓洞,外面還在密密地下著雨呢。于是,它們只能呆呆地看著這一層雨簾。更糟糕的是,一連半天的傾盆大雨,讓地下水系統連連告急。人們忙碌著從地下車庫開出自己的愛車,小區的道路上、廣場上于是立即停滿了車輛,真是一個“亂”字了得。
然而梅雨也時不時地帶給人們欣喜的感受。瞧,一陣大雨過后,樹葉被清洗得青翠欲滴,讓原先陰沉沉的好像只是掛在路燈上的天空變得又高又遠。今天下午的一場小雨,更是讓小區對面的紫金山繚繞起團團白霧,久久不去。乍一看,真有珠穆朗瑪峰那千年不化的雪山的氣勢!稍后,那些霧團分散在了紫金山上各處,于是整個山體就顯得朦朦朧朧。那種美是羞澀的、欲蓋彌彰的!
現在,一場雨又結束了。短暫的涼爽隨之到來。然后又會慢慢悶熱。誰知道,下一場及時雨又在哪里呢!梅雨,就是這般神秘,這般可愛!
江蘇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初二:湯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