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習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說起雷鋒,婦孺皆知。雷鋒是一個用心服務群眾、無私奉獻社會的楷模,他擁有一顆樸素而偉大的愛心。幾十年來,我們的國家和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而雷鋒精神歷經(jīng)歲月變遷,仍然在廣大國人心目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感染力。這說明雷鋒精神蘊含著超越時間的價值,能夠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和情感上的共鳴。雷鋒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有助于新時代人與人之間融洽和諧,有助于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F(xiàn)在各行各業(yè)都掀起了學習雷鋒的熱潮。老師說:“學雷鋒不是掛在口頭上,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中。雷鋒干的事人人都可做,重要的是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積小成大。”
“學習雷鋒:心動不如行動”!把雷鋒服務社會的精神融入自己的生活,才是對雷鋒真正的學習。學習雷鋒,我一方面有“常規(guī)行動”,如給陌生人指路、公交車上給乘客讓座、揀起操場上的廢紙、主動打掃教室和寢室、幫助學習上或生活上有困難的同學等等,另一方面,我也有“特別行動”,這就是在住宅小區(qū)回收“污染小炸彈”,讓小區(qū)的環(huán)境變得更加美好。
事情要從本學期的一節(jié)“保護環(huán)境”班會課說起。班會課上,班主任說起廢舊電池的種種危害:廢電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屬汞、鎘、錳、鉛等。汞具有強烈的毒性,對人體中樞神經(jīng)的破壞力很大,上世紀五十年生在日本的震驚中外的水俁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鎘主要造成腎損傷以及骨質(zhì)疏松、軟骨癥及骨折……當廢電池表面皮層銹蝕了,其中的成分就會滲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人們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土地生產(chǎn)的農(nóng)作物或是喝了受污染了的水,這些有毒的重金屬就會進入人的體內(nèi),慢慢的沉積下來,對人類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科學家認為:一節(jié)一號電池爛在土壤里,可以使一平方米土地失去利用價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一個扣鈕電池可以污染60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jié)節(jié)的廢舊電池,真可以說是一枚枚“污染小炸彈”! 班會課上,全班同學達成了共識,即用班費進行懸賞:每回收一節(jié)廢舊電池,獎勵二毛錢,稱之為“綠色環(huán)保獎”。我在老爸的協(xié)助下,在我家所在的小區(qū)二十幾個綠色塑料垃圾桶外面先粘上網(wǎng)上買來的塑料小掛鉤,再掛上加厚的塑料袋。垃圾桶正面醒目位置貼上一張紙條,上面用打印機打印的字是:“為了避免廢舊電池內(nèi)的有毒重金屬污染您喝的水,請將廢舊電池隨手放入回收袋內(nèi)!”就這樣,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就回收了300多個廢舊電池,拿到了60多塊錢的“綠色環(huán)保獎”。
物質(zhì)獎勵對我來說并不是最重要的,我真正看重的是來自班級的精神鼓勵。我心里那個爽呀!那實在是一種強烈的精神上的享受——我在享受自已心靈中最美好的那部分!
看似微不足道的“綠色環(huán)保獎”,在我看來,卻有不比尋常的含金量。目前,電池在我們生活中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已深入到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個角落。手機、數(shù)碼相機、計算器、煤氣灶、掛鐘、鬧鐘等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都需要電池作為動力。我國是電池消費大國,據(jù)統(tǒng)計,目前全國每年公私消費的電池超過一百億枚。專家認為:每年拋棄的過百億枚的廢舊電池如果全部都未得到妥善處理,幾十年過后,自來水廠汲取的地下水將成為直接危害人類健康的“毒水”!以消除廢舊電池對人類的危害而言,將廢舊電池混入普通垃圾后送至垃圾處理站處理,那是“揚湯止沸”式的“治標”;回收廢舊電池,則是從源頭上思考問題,從根本上徹底消除廢舊電池對人類的危害,是“釜底抽薪”式的“治本”! 從小到大,老師都要我們“學雷鋒,做好事”。以回收廢舊電池的方式消除環(huán)境隱患、關(guān)愛群眾健康不就是“學雷鋒,做好事”的具體體現(xiàn)嗎?
當然,回收廢舊電池,會要自己投入一點金錢和時間,但這不過是我們?yōu)楸Wo社區(qū)環(huán)境、服務社區(qū)居民所付出的小小代價而已。大家不妨這么想想:今天,我支付一分代價去呵護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那么,將來更加美麗的家園便會十分、百分地報答我們!
回收一個廢舊電池是最普通不過的小事,可正因為普通,才容易被人們忽略;也正因為普通,才最容易做到!回收一個廢舊電池,的確微不足道,但“滴水見大海”,“小處見精神”,這個世界需要的正是我們那顆呵護環(huán)境、服務社會的心。“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我們做了這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長期堅持,就能像雷鋒那樣養(yǎng)成“做好事”的習慣,從外在的行為深入到內(nèi)在的心靈,進而將雷鋒“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融入自己的血肉靈魂。通過這些細小的好事來讓雷鋒精神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fā)芽乃至長成參天大樹,這難道不足以讓人為之自豪嗎?
學習雷鋒,要從我做起,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厥諒U舊電池,呵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應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個人的行為也許微不足道,但把我們每個人的力量聯(lián)合起來,便足以形成一種“學雷鋒,愛家園,見行動”的精神文明,而這種精神文明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健康、美好,能讓我們像魚中水、林中鳥一樣享受人和環(huán)境諧和的快樂。
在學校里,我們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榜樣。例如:在課間時,一位同學正在思考一道題目,可他不管怎么想,就是想不到。這時,另一名同學走到他身邊,主動的教他,告訴了他解題的思路,那位同學立刻就明白了,提筆就寫下了答案。一位同學在走廊跑步時,不小心撞到了手臂,另一名同學馬上把她扶起來,并像個大姐姐一樣的對她說:“沒事把?要小心一點,下次不要在走廊里跑步了,還好這次沒有什么大礙,萬一撞到同學就不好了。”那位同學羞紅了臉,并點了點頭。在雨天時,一位同學在上學的路上沒有帶傘,另一位同學主動走過去,對他說:“來,我倆一起走吧!”
榜樣可不只這些呢!在籃球場上,一位同學在運動時不慎扭傷了腳,無法走路,幾名不相識的同學輪流背著把他送到了醫(yī)務室。事后,那位同學表示要答謝這幾位同學,但他們卻推辭到:“一點小事,不用客氣。”
在學校外面也有這樣的榜樣。清潔工阿姨每天手持掃把,往返于這些大街小巷。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炎炎,她都從未間斷過。正是她的辛勤工作,換來了今天這條干凈整潔的路。走在這條寬闊整潔的馬路上,你會感覺心情像這條路一樣敞亮。
在公交車上,一位年邁的老奶奶上了公車,找不到座位。一位年輕人立刻站起來,對老奶奶說:“老奶奶,您坐吧!”這也是我們的榜樣。他們都有許多優(yōu)點值得我們學習。
在很多人眼里,道德就像一塊糖,開始很甜,但是又有誰能做到永遠不讓這塊“道德”糖融化?在我眼里,道德是一杯苦咖啡,很苦很苦,所以需要一直一直做道德的事,就像給這杯苦咖啡加了幾粒糖,感覺不那么苦了,越來越好喝……
就在去年的三月五日,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向雷鋒同志學習,做有道德的人”的活動,主要是慰問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去的人主要是我們這級的團員。
我們在去的路上,迎面有許多人對我們發(fā)出了贊嘆的目光,到了敬老院之后,那里的老人都坐在那里等著我們的到來,還有許多醫(yī)護人員在那里等著。我們按班級站好之后,就開始表演節(jié)目了,這些節(jié)目都是由我們政教處的老師們精心篩選的,目的就是讓這些孤寡老人們感受到溫暖,在觀看節(jié)目的時候,有些老人留下了眼淚,我想這是他們激動的淚花,開心的淚花。
節(jié)目也表演完了,我們開始打掃衛(wèi)生了,男生們主要負責掃地,而我們女生則負責給老人們收拾屋子,我們找了一間沒有人的屋子,開始收拾了起來,我們先給她(之所以說是她,是因為在房間里我們發(fā)現(xiàn)了老奶奶的物品)疊被子,然后又給她掃了掃個地,之后我們給她刷碗,洗圍裙,過了一會,我們就開始集合了,看看這里的一切,仿佛有說不出的話語。再回去的路上,我們齊唱“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恨分明,不忘本?!?/p>
晚上,我坐在教室里回想著今天做的一切,我感覺十分高興,因為這次活動對我的觸動十分大,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我們應善待老人。只有善待老人,孤寡老人才會更少!
雷鋒,一個普通的農(nóng)家孩子,在黨和人民的培養(yǎng)下,用他短暫的22年生命,留下了許多發(fā)人深省的感人故事,譜寫了一部壯麗的人生詩篇,樹起了一座令人敬仰的精神豐碑。
1963年3月5日,主席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全國掀起了學習雷鋒的。此后,每年的3月5日,便成了全民學雷鋒的日子。2013年,是雷鋒逝世51周年,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大家依然懷念他,因為大家熱愛他這樣的人;大家依然學習他,因為大家崇敬雷鋒精神!
前任主席指出:“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歷史發(fā)展中始終煥發(fā)著光彩。”是的,51年來,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里,涌現(xiàn)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和先進人物,他們沿著雷鋒走過的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一條條金色的人生旅途。他們中有舍己為人的張華,助人為樂的徐龍,“當代雷鋒”郭明義……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拿郑瑫r時在我們耳邊回響!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少年兒童一直走在學習雷鋒的浩蕩隊伍中。“學雷鋒愛心小組”、“學雷鋒助殘小隊”、“手拉手助學小組”,等等,在各地不斷涌現(xiàn),成為中華大地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進入21世紀,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已然成為社會的需要、時代的召喚。作為少年兒童,我們怎樣理解學雷鋒的時代意義呢?怎樣才能更好地領會雷鋒精神的實質(zhì)內(nèi)涵呢?
第一,學習雷鋒的堅定信念,愛黨愛國愛家,放眼未來,立志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學習雷鋒的助人為樂,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做一個新時代的好公民,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第三,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努力學習,善于思考,學好真本領,做一個對國家建設有用的人。
第四,學習雷鋒的勤儉節(jié)約,從現(xiàn)在做起,從你我做起,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爭做實現(xiàn)民族復興、國家強盛的棟梁之才。
第五,學習雷鋒的求實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昌盛做出自己的貢獻。
洪祖龍,整整八年與年老體衰的母親寸步不離。生活條件拮據(jù)。洪祖龍,每天洗洗涮涮,忙這忙那,不停的照顧母親,不曾睡一個安穩(wěn)覺,每晚總得起身兩三回,給媽媽翻身,看看有沒有大小便。這是何等的堅強偉大!洪祖龍你的孝敬令我折服,是我學習的榜樣。
重慶萬州云嶺小學的李琳主動幫助同學蒲博巍補課。蒲博巍出了水痘,一個月沒來上課,工課落下了一大截。有一次,李琳幫助蒲博巍補習到晚上十二點,第二天,沒有充沛的精力。雖然受到老師的誤解,但是仍制定計劃幫助蒲博巍補習,幾天后,蒲博巍落下的功課全都補齊了,在測驗中取得了好成績。而李琳卻累得生病了。李琳這種對同學的友誼像天上的云朵,純潔高尚!是我學習的榜樣。
許許多多的雷鋒形象縈繞在我眼前,我不禁浮想聯(lián)翩。
我弟兄五個,一個姐姐,兩個妹妹,一個弟弟。我們家原來在云南省,家庭環(huán)境不好,所以才到河北省屯莊。雖然這里比云南好得多,不過還是沒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巴巴靠賣糖葫蘆養(yǎng)家,每天早出晚歸,媽媽,在家里種地,給我們做飯。一到星期天,媽媽就出去打工,媽媽起得很早,先幫我們做了早飯,她才去上班,有時候把飯煮熟了,自己還沒吃呢,就出去了。中午,媽媽不放心我們,還回來幫我滿做飯。讀了這本書以后,我覺得以后應該孝敬父母,多幫幫媽媽做家務,照看弟弟妹妹。
雖然我是云南人,但是同學們從不嫌棄我,還經(jīng)常幫助我。有一次,我摔倒了把手擦傷了,幾個同學看見了,連忙把我扶起來,還不停的問我 “疼嗎”。有一個同學就拿出自己心愛的手絹,幫我包扎起來 。同學們對我的關(guān)心,不正是雷鋒精神的表現(xià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