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藥學研究

藥學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藥學研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藥學研究

藥學研究范文第1篇

英文名稱:Pharmaceut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主管單位: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主辦單位:江蘇省藥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蘇省南京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3-7806

國內刊號:32-1773/R

郵發代號:80-170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3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藥學研究范文第2篇

香菇菌多糖片處方篩選及制備工藝優化張國喜榮融周興偉(352)

阿奇霉素膠囊人體生物利用度研究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 孫俊陳磊方靜(354)

不同種類離體皮膚及人工合成膜對川芎貼膏體外透皮試驗的影響祖強趙曉莉狄留慶黃耀洲于燕燕黃燕(358)

西洛他唑微粉化片劑的制備和溶出度測定徐成周勘丁峰(360)

HPLC-MS法鑒別唐樂舒膠囊中非法添加的格列本脲、格列齊特、格列美脲成分夏順寧王貞媛李丹(363)

其它

江蘇省藥學會第六屆“常生杯”優秀藥師名單(365)

江蘇省第七屆藥師周大會在南京召開振飛(374)

HPLC法測定鹽酸西替利嗪咀嚼片含量及有關物質劉杰周學敏(389)

抗生素的使用規則大河(393)

獲取信息的新方式——合理利用網絡開放存取出版(414)

《藥學與臨床研究》第3屆編委會成立大會紀實章甫(429)

《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2006年總目錄(431)

綜述

慢病毒——基因轉移的潛在新載體羅望張泓許淼顧林孫倍成(366)

rAd-P53基因治療概況及在婦科腫瘤領域的應用進展王俐趙德晟(371)

藥物合成

苯甲酸利扎曲坦的合成張愛華沈義鵬(375)

那氟沙星的合成趙文鏡曹玉峰羅永慧王曉梅(377)

藥物分析

膠束毛細管電泳法分離維A酸與異維A酸夏軍徐志洲(379)

HPLC-MS法測定氯酚偽麻緩釋片中對乙酰氨基酚的血藥濃度楊政李榮珊郭曉峰丁黎(381)

RP-HPLC法測定羥苯磺酸鈣分散片中的有關物質王靜林志立吳建偉(384)

HPLC法同時測定復方地芬諾酯片中鹽酸地芬諾酯和硫酸阿托品含量姚克榮王玉紀宇王鳳云(386)

RP-HPLC法測定氨酚偽麻片中對乙酰氨基酚和鹽酸偽麻黃堿含量倪曉霓楊燕飛許前輝許小紅(391)

中藥與天然藥物

HPLC法測定黃精贊育膠囊中四羥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魯萍孫照普吳俊(394)

RP-HPLC法測定萬通筋骨片中士的寧含量潘桂玲孫桂斌(396)

不同產地虎杖中總黃酮含量的比較陳怡杭太俊許欣欣(399)

苦李根對鉛染毒大鼠血清SOD活性及肝組織MDA含量的影響王潔梁榮感李麗亞韋京辰徐慶(401)

HPLC法測定正柴胡飲顆粒中芍藥苷的含量徐康康陳剛(403)

HPLC法測定肺氣腫片中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的含量羅春華管倫興(405)

藥物與臨床

潘托拉唑聯合心得安治療肝源性潰瘍37例臨床分析沈鵬臻畢小剛周文雄(407)

醫院藥學

中藥飲片“零庫存”試點實踐與體會唐玉林(408)

2005年南京市22家醫院循環系統藥物利用分析姚軍紅馮琳侯曉云高娟戴惠珍(410)

天舒膠囊與復方丹參片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藥物經濟學評價劉慶洪賈世俊陳宗福(413)

不良反應

334例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分析殷建忠(415)

氟西汀致眩暈1例汪春運(417)

藥事管理

從“魚腥草”事件談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的賠償機制丁錦希(418)

醫院制劑質量控制的幾個環節錢正婁晟(420)

經驗交流

復方當歸注射液含量測定的改進倪萍(421)

溫度與時間對呋喃西林溶液配制工藝的影響金仁達萬紅衛錢佳星(424)

用摩爾法測定棕銨合劑中氯化銨的含量錢紅薈(425)

提高血氧分壓對不同儲存期血液紅細胞影響的探討詹彤陶靖劉衍春張寧祥黃兵(427)

環孢素A亞微乳的制備及表面電荷對家兔眼部藥代動力學的影響謝建翔宋煜(245)

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 不同濃度和純度川續斷皂苷Ⅵ小鼠在體腸吸收比較研究吳豐喆楊中林李萍(249)

羥基喜樹堿固體自微乳和速釋微球結腸定位膠囊的大鼠體內藥動學鄭曉清張鈞壽周建平(253)

藥學研究

HPLC法測定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含量的不確定度分析朱靜毅房克慧(258)

銀杏內酯B對離體大鼠胸主動脈收縮活動的影響方芳李運曼方偉蓉鄧艷(262)

米諾環素對沙鼠腦缺血再灌注腦組織病理變化的實驗研究楊劍文胡治平(265)

亞甲基二膦酸(MDP)的合成工藝改進陳志明吳二明虞燕華(268)

光纖傳感系統在線監測不同廠家尼莫地平片溶出度武海萍張曉丹古卓良周國華(270)

羥基喜樹堿脂質體的制備及質量評價研究郭偉謝俊楊靜周建平(274)

附子醚提物及微波輔助水提物的HPLC指紋圖譜研究楊春艷丁黎喬德水(278)

曲尼司特的殼聚糖納米粒的制備和體外釋放研究李飛豹欒立標(282)

不同純度苦杏仁苷巴布劑的透皮吸收比較研究周小鳳楊中林李萍馮云鵬(285)

綜述

受體介導的腫瘤靶向治療研究進展陳慧李娟(288)

反義核酸技術在受膠原基因表達調控的肝纖維化研究中的應用王世春沈雁(292)

藥效觀察

河車大造膠囊治療卵巢早衰閉經35例臨床觀察任青玲張昱殷燕云(297)

依達拉奉與亞低溫聯合治療急性顱腦損傷臨床療效觀察蘇剛彭波朱慶林王洪杰李濤范薏(299)

胸腺肽α1對腫瘤患者淋巴細胞亞群影響黃靚(302)

更昔洛韋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療效觀察馬千紅(305)

信息

關于召開江蘇省第八屆藥師周大會暨征文的通知(304)

抗生素質量與安全性論壇(第一輪通知)(318)

合理用藥及不良反應

糖皮質激素注射用藥的監護申國慶龔春燕(307)

紅霉素致嚴重藥疹并嘔吐1例朱文玉(308)

藥事管理

精益理論與方法在醫院藥品采購與庫存管理中的應用許重遠王晉豫付源霍啟錄侯連兵(310)

Access數據庫在藥品GMP認證技術審查管理中的應用王金偉(313)

泛談醫院藥房托管時友忠李泰平(316)HttP://

中藥保護品種臨床試驗的法律依據及幾點探析郝明虹(319)

經驗交流

靜態化學發光法測定左炔諾孕酮的含量葉朝清肖大偉(322)

注射用頭孢呋辛鈉不溶性微粒檢查的不確定度分析邱海強劉曉瑜(325)

HPLC法測定鹽酸美他環素片的含量徐春明(328)

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檢測氯法拉濱中的殘留溶劑趙珺陳祥峰(330)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復方膽通膠囊中羥甲香豆素的含量鄭麗容梁丹陳瑜(333)

順鉑脂質體含量及其包封率的測定莊翌周全周興偉張杰吳濱濱郝翌程光(335)

RP-HPLC法測定固沖止血口服液中羊藿苷的含量馮亞寧高向東楊俊(338)

降壓中藥鼻腔噴霧劑的揮發油環糊精包合工藝研究吳曉明狄留慶謝新張波(340)

米諾環素在神經系統疾病中的保護作用楊劍文胡治平(433)

黏膜黏附材料在陰道給藥中的應用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 馬曉華蔣曙光周建平(437)

運動對心血管系統調節肽的影響陳定炫俞竹麗(441)

論著

人參皂苷Rb3對缺血及正常神經元持續性鈉電流的影響江煒煒姜正林柯開富(444)

太子參栽培土壤環境的質量評價房克慧劉訓紅曾艷萍(449)

信息

《華西藥學雜志》2008年征訂征稿啟事(448)

雙膦酸鹽類藥物可能與腎損害有關(467)

科學家發現肺癌基因有助研制抗癌新藥(486)

我國白血病基礎研究和誘導分化治療獲重要新進展(502)

2007年《藥學與臨床研究》總目錄(515)

藥學研究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氟他胺中有關物質黃東(453)

口服氨溴索對特布他林體內藥代動力學的影響李曉明孫軍謝祖宏方可建(456)

四物湯及其加減方對痛經模型小鼠干預作用的研究張暢斌陸段金廒宿樹蘭唐于平尚爾鑫(459)

以藥效實驗篩選四味止咳劑的制備工藝李三紅李麗(462)

不同采收期春柴胡中總黃酮的含量測定周平謝東浩陳俊倪瑋燁蔡寶昌(464)

藥效觀察

減量CTOP方案治療高齡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觀察李秀梅莊萬傳韓秀華何耀(468)

生長抑素治療Ⅰ型肝腎綜合征的療效觀察秦向榮(470)

雷貝拉唑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十二指腸潰瘍療效觀察曹洋施瑞華(473)

腦苷肌肽注射液(凱洛欣)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療效觀察朱玲玲(476)

愈咳散聯合羅紅霉素、氨溴索治療支原體感染后痙咳30例臨床觀察張建忠方平(479)

紫杉醇聯合順鉑雙周和周療法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比較王麗萍趙文艷曹洪富鐘皎(481)

用藥分析

525例圍手術期患者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調查分析賀晴趙敏王燕(484)

對我院2003~2006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甲氨蝶呤血藥濃度監測結果的統計分析繆麗燕謝誠錢美英(487)

108例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分析劉綱(489)

合理用藥及不良反應

氯氮平引起流涎的治療汪春運(491)

藥事管理

口服降糖藥物治療Ⅱ型糖尿病的藥物經濟學研究李麗高照(494)

建立規范化藥歷提高藥學服務水平劉燕(496)

關于醫用輸液、輸血、注射器具無菌試驗中有關問題的探討李玉芹(498)

經驗交流

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 法西多曲合成工藝的改進王曉梅張玉斌趙文鏡羅永慧陳成(500)

酮康唑乳膏含量及有關物質測定方法改進姜力勛王正澤范婧(503)

甘草酸二銨注射液的細菌內毒素檢查法陳紅(506)

氣相色譜法測定治凍靈軟膏中樟腦的含量吳陳軍吳迪宏桑小兵(509)

藥學研究范文第3篇

關鍵詞:藥店;藥學服務;綜述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3003301

1我國零售藥店藥學服務研究綜述

1.1宏觀理論研究

張廣立(2007)認為藥學服務對于藥店是至關重要的,要做好這項工作就應從規范藥學服務,提高服務技能,明確藥學服務的內容等幾方面入手。涂登云,黃久平,李金陽(2007)對我國零售藥店藥學服務的工作現狀及對策進行探討,認為我國目前藥學服務隊伍不夠穩定,技術力量和業務能力不夠,認識存在誤區,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等。藥學服務人員應著重核心服務、人本服務及長效服務。

1.2研究對象方面

1.2.1藥師

李陽(2011)通過對我國執業藥師工作內容的發展思考,認為應把藥師隊伍的發展與提高素質結合起來,樹立藥師形象,指導安全用藥,培訓店員醫藥知識,強化職業道德。李秋惠,邱紅(2011)從駐店藥師的職責和素質出發,闡述了駐店藥師在兒童安全用藥中的作用,并認為駐店藥師認真履職盡責、充分發揮作用是促進兒童安全用藥的關鍵環節;駐店藥師不斷提高素質是兒童安全用藥的保證。

1.2.2用藥對象

包淑云,張婕(2009)對巢湖市廬江縣的 5 個社區進行抽樣問卷調查,來了解安徽省巢湖市廬江縣顧客對該縣零售藥店藥學服務的需求與期望,調查發現巢湖市廬江縣的被調查者對零售藥店藥學服務的總體需求較大,但對開展的藥學服務的認知度和滿意度不高,要加快培養藥學服務的專業隊伍,從不同層次完善藥學服務,并且要加強宣傳,提升消費者對藥學服務的認知度。李維涅,邢利寶(2011)采用頻數分析描述性分析等方法對海口市消費者進行任意抽樣問卷調查,發現零售藥店是消費者購藥的重要終端,消費者已形成了“大病去醫院,小病去藥店”的自我藥療意識,對于專業化的藥學服務需求迫切,對于多元化產品和服務的認可范疇有一定的局限。

1.2.3政策監管方面

倪永兵,黃文龍,陳永法(2008)從藥品監管的角度深刻分析現階段零售藥店開展藥學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與藥學服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缺失,零售藥店的準入條件與開展藥學服務的必備條件不相匹配,零售藥店監管現狀與開展藥學服務不相匹配,改善途徑從完善法律、提高準入標準以及加強監控方面入手;樊迪(2010)分析了《優良藥房工作規范》(GPP)的實施現狀以及必要性,探討了零售藥店藥學服務人員提高藥學服務的模式的構建。

1.2.4質量評價

方宇、黃泰康、楊世民等(2007)采用問卷調查法,應用結構方程模型,建立并驗證西安市藥店藥學服務的影響因素的結構方程模型,研究藥師等對藥店開展藥學服務的影響因素的認知情況,探討各影響因素的相互關系及其對藥店藥學服務的影響程度,結果顯示,所獲數據能夠較好地擬合結構方程理論模型,部分研究假設得到了驗證。倪永兵,褚淑貞,黃文龍(2010)選取南京地區500名零售藥店的顧客作為研究對象,對零售藥店的藥學服務質量評價模型進行研究。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提出了服務的周到性、服務的能力、服務的可信性、服務的環境、服務的便利性五個維度的評價模型。并通過驗證性因子分析(CFA),對模型進行修正,用于國內零售藥店的藥學服務質量的評價。

2國外零售藥店藥學服務研究綜述

2.1宏觀理論研究

Galt等闡明了論文的目的就是調查“服務”的概念及其與藥學的關系。論文主要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服務的定義,作為行為的服務,關懷行為與健康的關系,關懷行為與結果的關系以及關懷行為的教學。文章建議制定具體的滿足患者需求的藥劑師關懷行為列表,在實行的專業標準中引入具體的關懷行為并在病患照顧過程中按程序實施關懷行為。Nahata,Milap C不僅闡述了藥學服務的不同定義并說明了其包含的具體能容,文章同時也研究了藥劑師的干預對于藥物治療結果的影響。研究者對于藥學服務中出現的問題給出了合理的建議。

2.2對象研究

Farris等研究了評價實踐拓展計劃在培訓社區藥劑師提供藥學服務中的成效。結論顯示參與這項為期16個月的綜合實踐拓展計劃的社區藥劑師主要將精力集中在藥學系統和藥劑師實施藥學服務能力上,參與該項目的藥劑師擁有在超過干預率水平提供藥學服務的能力。Anna T.Montgomery 等通過定性研究對16位開處方者和5位藥劑師進行集體采訪,對11位醫生進行半結構化電話采訪。研究的目的就是確定開處方者、藥劑師和醫生的以患者藥歷信息顯示的藥學服務中的藥方和經驗。研究結果顯示有患者藥歷信息協助的藥學服務的提供對于開處方者的日常工作和對于他們職業角色的觀點都有積極的作用。當開處方者和藥劑師把患者藥歷信息應用到藥學服務的概念和工作中時,他們變得更加自信,患者們也很樂意與更了解個人藥物治療需求的自信的專家接觸。

藥學研究范文第4篇

目的 對茄科藥用植物十萼茄進行生藥學研究。方法 采用性狀鑒別、顯微鑒別和理化鑒別的方法。結果 在該植物中有兩種腺毛及分枝狀非腺毛,3種類型的結晶。莖的橫切面的顯微特征中,維管柱鞘由一列石細胞組成。結論 該鑒定方法可靠,為制訂十萼茄質量標準提供依據。

【關鍵詞】 十萼茄 生藥學 薄層鑒別 性狀鑒別

Abstract: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pharmacognostical features of 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 by its microscopic characters.Methods Morphological,microscopic and physicochemical identifications were used.Results Branched nonglandular hairs, two kinds of glandular hairs and three kinds of crystals were observed in this plant. In the transverse cross of the stem,the pericycle composed of stone cells was observed.Conclusion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were proved to be reliable,which could be used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

Key words: 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 pharmacognosy; TLC

十萼茄為茄科紅絲線屬植物雙花紅絲線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Solanum biflorum Lour.]干燥的葉及全草,又名貓耳草、紅絲線、紐扣子、毛藥、血見愁[1]。生長在荒野、山谷、路旁、水邊及林下。分布于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也有分布[2]。夏季采收,通常鮮用[3]。作為民間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止咳補虛的功效[4]。目前,對該植物的研究較少,德國學者Ripperger H[5]從其葉和莖中分得5個甾體生物堿。我國學者楊光忠等[6,7]研究發現產于廣西的紅絲線三氯甲烷提取物有強烈的細胞毒活性,并從該提取物中分離得到10種化合物。為了對該植物進一步深入的研究,本文對十萼茄的性狀、顯微及理化鑒別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以期提供更多的研究資料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1 材料與儀器

1.1 材料 十萼茄采自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經廣東藥學院中藥學院姬生國副教授鑒定為茄科紅絲線屬植物雙花紅絲線Lycainthes biflora (Lour.) Bitt。

1.2 儀器 Nikon YS 100生物顯微鏡(日本尼康公司);DFT200手提式高速中藥粉碎機(溫嶺市林大機械有限公司);WD9403C型紫外分析儀(北京六一儀器廠);HK3300H超聲波清洗器(上海科導超聲儀器有限公司);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瑞利有限公司)。實驗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2 性狀鑒別

本品莖呈類圓柱形,表面具有縱棱線,多分枝,基部木質化,嫩枝被黃色柔毛。葉多皺縮破碎,單葉互生,展開后完整葉片卵狀或卵狀橢圓形,長9~15 cm,寬3~7 cm,先端漸尖,基部狹楔形,葉基下延至葉柄成窄翅,全緣,兩面具疏柔毛。花皺縮,黃褐色,數朵聚生于葉腋,花萼杯狀,先端10裂,裂片三角形。漿果球形,干癟,黑色,直徑6~8 mm,種子多數,淡黃色,三角狀卵形。氣微,味苦。

3 顯微鑒別

3.1 莖橫切面

表皮細胞1列,排列整齊,外被角質層,可見非腺毛。厚角細胞2~3層,棱脊處3~5層。皮層較窄,薄壁細胞中可見草酸鈣砂晶、簇晶。中柱鞘為石細胞層,排列成環。韌皮部細胞排列緊密,厚15.6~68.3 μm。木質部較寬,導管徑向排列,木纖維常與導管間隔排列;髓部寬廣,環髓有石細胞存在,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薄壁細胞多有草酸鈣砂晶。見圖1、圖2。

3.2 葉橫切面

表皮細胞外被角質層,可見非腺毛,偶見腺毛。柵欄組織一列位于上表皮的下方,海綿組織細胞大排列疏松,含有草酸鈣簇晶、方晶和砂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呈新月形,導管排列整齊,上下表皮內側均有數列厚角細胞。韌皮部較窄,細胞細小。見圖3、圖4。

3.3 粉末顯微特征

粉末黃綠色。上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不等式或不定式;非腺毛由3~11個細胞組成,長102.2~234.7 μm,有的具分支;腺毛有兩種,一種腺頭類球形,4~8個細胞組成,腺柄3~7個細胞組成;另一種呈腺頭扁球形或倒圓錐形,10~15個細胞組成,腺柄3~8個細胞組成,腺毛及非腺毛表面具有疣狀突起。草酸鈣簇晶、方晶、砂晶較多;可見螺紋導管及纖維。見圖5。

4 理化鑒別

4.1 化學定性鑒別

生物堿類成分鑒別:取本品粉末1 g,加入用稀鹽酸調pH值至2~3的蒸餾水20 mL,超聲提取45 min,濾過。取試管4支,分別加入1mL濾液,編號:1號試管滴加1~2滴碘化汞鉀試劑,有淺黃色沉淀生成;2號試管滴加1~2碘化鉍鉀試劑 ,有橘紅色沉淀生成;3號試管滴加1~2滴碘碘化鉀試劑,有淺棕色沉淀生成;4號試管滴加1~2滴硅鎢酸試劑,有淺黃色沉淀生成。

還原性糖類成分鑒別:取本品粉末0.5 g,加入乙醇10 mL,超聲45 mL,過濾;取提取液1 mL,加入5%萘酚乙醇液1~3滴搖勻后沿試管壁緩緩加入濃硫酸,兩液面間有紫色環產生。

皂苷類成分鑒別:取本品粉末0.5 g,加入水10 mL,加熱至沸騰15 min,過濾,振搖提取液,產生大量泡沫,泡沫持續15 min不消失。

黃酮類成分鑒別:取本品粉末0.5 g,加入乙醇10 mL,超聲45 mL,過濾;取提取液1 mL,加入少許鎂粉振搖,再滴加幾滴濃鹽酸,置熱水中2 min,溶液顯紅色。

4.2 薄層色譜鑒別

取本品粉末1 g,加入三氯甲烷10 mL,超聲提取45 min,濾過,濾液濃縮至2 mL,作為供試品溶液。吸取供試品溶液5 μL,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體積比8.5∶1.5)為展開劑,上行展開,取出,晾干,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在Rf值0.16、0.32處有兩個綠色熒光斑點,在Rf值0.48處有一個紅色熒光斑點,在Rf值0.74處有一個橙紅色熒光斑點。在薄層板上噴以碘化鉍鉀試液,在Rf值0.26、0.42、0.48、0.65、0.79處顯紅色,初步判斷該幾處為生物堿類成分。

5 討 論

5.1 顯微鑒別中,十萼茄莖的中柱鞘部位由一列石細胞組成,環髓部位有大量石細胞存在,為該植物的鑒別特征。葉上表皮氣孔極少,下表皮較多,柵欄組織只有一列,說明其葉片為異面葉。粉末顯微特征中非腺毛較多,由多細胞組成,有的分支細胞壁上均具有壁疣;腺毛有兩種,細胞壁上同樣具有壁疣。組織中同時具有草酸鈣簇晶、針晶、砂晶3種結晶。

5.2 理化鑒別可以初步判斷十萼茄中含有生物堿、黃酮、皂苷以及還原性多糖類成分。

參考文獻

[2] 黃泰康,丁志遵,趙守訓,等.現代本草綱目[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1:550.

[3] 趙國平,戴慎,陳仁壽.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603-604.

[4] 余傳龍,黃泰康,丁志遵.中藥辭海[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1114.

[5] RIPPERGER H,PORZEL A. 2αHydroxysoladulcidine from Lycianthes biflora[J]. Phytochem,1992,31(2):725 -726.

藥學研究范文第5篇

黑面神為大戟科黑面神屬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 (Linn.) Argow)的全株。拉祜名為瓦打尾列,其性涼,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散淤止痛,止癢的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于散瘀止痛,治療胸痛、偏頭痛、產后子宮收縮痛,還用于濕疹、過敏性皮炎、皮膚瘙癢等疾病[1]。黑面神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散生于山坡、平地曠野灌木叢中或林緣。筆者采用來源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理化鑒定的方法對黑面神進行了系統的生藥學研究,詳細描述黑面神的生藥學特征,為黑面神的鑒別,質量標準的制定及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依據。

1來源鑒定

樣品采自云南普洱市思茅區,經趙琪鐘副主任中藥師鑒定為:大戟科黑面神屬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 (Linn.) Argow)的全株[1]。

2植物形態

灌木,高1~3m;莖皮灰褐色;枝條上部常呈扁壓狀,紫紅色;小枝綠色;全株均無毛。葉片革質,卵形、闊卵形或菱狀卵形,長3~7cm,寬1.8~3.5cm,兩端鈍或急尖,上面深綠色,下面粉綠色,干后變黑色,具有小斑點;側脈每邊3~5條;葉柄長3~4mm;托葉三角狀披針形,長約2mm。花小,單生或2~4朵簇生于葉腋內,雌花位于小枝上部,雄花則位于小枝的下部,有時生于不同的小枝上;雄花:花梗長2~3mm;花萼陀螺狀,長約2mm,厚,頂端6齒裂;雄蕊3,合生呈柱狀;雌花:花梗長約2mm;花萼鐘狀,6淺裂,直徑約4mm,萼片近相等,頂端近截形,中間有突尖,結果時約增大1倍,上部輻射張開呈盤狀;子房卵狀,花柱3,頂端2裂,裂片外彎。蒴果圓球狀,直徑6~7mm,有宿存的花萼。花期4~9月,果期5~12月。產于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散生于山坡、平地曠野灌木叢中或林緣。越南也有分布[2],見圖1。

3性狀鑒別

長1~2m,全株均無毛;莖皮灰褐色;小枝灰綠色,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革質,卵形或寬卵形,長3~6cm,寬2~3.5cm,兩端鈍或急尖,全緣,上面有蟲蛀斑紋,下面灰白色;托葉三角狀披針形,枝及葉干后為黑色。花單生或2~4朵簇 [1];雄花花萼陀螺狀,長約2mm;雌花花萼鐘狀,直徑約4mm,萼片近相等。蒴果,圓球狀,直徑6~7mm,有宿存的花萼。根呈長圓柱形,橫向延長,長短不等,質堅硬,難折斷,斷面類白色,氣微,味淡。

4顯微鑒別

4.1葉橫切面顯微組織特征表皮細胞類方形,外壁突起。上下表皮內側各有1~2列柵欄細胞,海綿組織中含大量草酸鈣簇晶,主脈維管束為外韌型。見圖2。

4.2葉片上表面觀組織特征葉片上表皮細胞緊密呈類方形,上有極少平軸式氣孔,副衛細胞2個,偶見草酸鈣簇晶。見圖3。

4.3葉片下表面觀組織特征葉片下表皮細胞多角形,呈不規則彎曲,細胞大小不等。氣孔多為平軸式,較少為不定式。見圖4。

4.4根橫切面顯微組織特征根類圓形,表皮細胞數層,類方形或扁圓形;表皮細胞下為5~7層緊密排列的類方形木栓層細胞,較表皮細胞小;基本薄壁組織有7~8列細胞組成,細胞較大,大小均勻;內皮層有1~2列細胞組成,細胞較小,排列緊密;中柱鞘外薄壁細胞3~4列,環繞維管束,維管束為外韌型,射線有2~5組成。木質部中導管大小不一,類圓形,韌皮部較狹窄。見圖5。

4.5莖橫切面顯微組織特征莖木栓層細胞數列,排列緊密,類方形;皮層由數列薄壁細胞,散有大量淀粉粒,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內皮層由1列細胞組成。韌皮部較狹窄,。木質部較寬廣,導管單個莖向排列;木射線明顯,較寬廣,由3~5列組成。髓部細胞類圓形,細胞較大,細胞內含大量草酸鈣簇晶。見圖6。

4.6植株粉末顯微鑒別淀粉粒大量散在,大小不一,直徑較小,多為類圓形,多存在于薄壁細胞。草酸鈣簇晶大量存在于葉片組織、莖的髓部。葉片組織草酸鈣簇晶數列排列成緊密的條狀,有時單個散在;莖髓部草酸鈣簇晶大量散在。網紋導管較發達,直徑較小,極多。木纖維較明顯,壁厚。見圖7。

5理化鑒別

5.1糖和苷類化合物[3]取黑面神的熱水提取液1ml,加入5%α-萘酚乙醇液2~3滴,搖勻后沿試管壁緩緩加入濃硫酸1ml,在試液與濃硫酸交界面產生紫色或紫紅色環。取黑面神的熱水提取液1ml,加入1ml堿性硫酸銅試劑,水浴加熱5min有磚紅色沉淀。 取黑面神的熱水提取液5ml,加入2ml正丁醇進行萃取,正丁醇萃取液蒸發去溶劑加入5%α-萘酚乙醇液2~3滴,搖勻后沿試管壁緩緩加入濃硫酸1ml,在試液與濃硫酸交界面產生紫色或紫紅色環。

5.2黃酮類化合物[3]取黑面神的熱水提取液20ml趁熱過濾的沉淀物,溶于1ml的乙醇,加熱少許鎂粉振搖,再滴加3滴濃鹽酸,2~3min內即可顯較淡紫紅色。

5.3鞣質類化合物[3]取黑面神的丙酮提取液1ml,加熱1ml明膠溶液,立即變渾濁,隨之生產部分白色沉淀。取黑面神的丙酮提取液1ml,加1ml入醋酸鉛,生產黃綠色渾濁。

5.4三萜類化合物[3]取黑面神的乙醇提取液5ml置于蒸發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殘留物加1ml氯仿溶解,并轉移至小試管中,沿著試管壁加入濃硫酸1ml,硫酸層顯紅色,氯仿層于紫外燈下有綠色熒光。取黑面神的乙醇提取液1ml ,滴于濾紙上,噴2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加熱至100℃,呈紅色,逐漸變為紫色。

5.5揮發油[3]取黑面神的石油醚提取液滴于濾紙上,油斑在室溫下揮發,留有少許痕跡。

5.6檢查生物堿[3]取黑面神的乙醚提取液,經酸提堿沉后,用有機溶劑氯仿萃起,取氯仿層溶液1ml,加入2~3滴碘化鉍鉀試劑,無沉淀。取黑面神的乙醚提取液,經酸提堿沉后,用有機溶劑氯仿萃起,取氯仿層溶液1ml,加入2~3滴碘化汞鉀試劑,無沉淀。取黑面神的乙醚提取液,經酸提堿沉后,用有機溶劑氯仿萃起,取氯仿層溶液1ml,加入2~3滴硅鎢酸試劑,無沉淀。

6分析與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张北县| 巴林左旗| 仲巴县| 黔南| 肇源县| 江川县| 手游| 芜湖市| 永寿县| 夏津县| 锡林浩特市| 沙洋县| 黄大仙区| 鹤岗市| 岐山县| 铜山县| 西乡县| 阿拉善盟| 乐昌市| 江城| 温泉县| 临泉县| 揭阳市| 罗平县| 沭阳县| 济南市| 威远县| 都兰县| 沙河市| 尚义县| 天镇县| 彰化市| 庄浪县| 凌源市| 汉源县| 馆陶县| 锡林浩特市| 平南县| 辽阳县|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