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證券投資學

證券投資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證券投資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證券投資學

證券投資學范文第1篇

關鍵詞:證券投資教學;模擬炒股比賽;教學改革

證券投資學作為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金融專業的必修課,相較于其他專業課程更加強調實踐操作能力。在當前三本院校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要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迫切的需要對當下的教學進行改革。目前傳統的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主要通過教師講授的方式展開,相關的實踐課程教學時間短,實踐模式單一,教師很難對每個同學進行輔導,教學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此外傳統講授模式,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效果較差;缺少實踐練習的機會,導致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現行的證券投資學教學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此提出一些個人的拙見。

一、現有的證券投資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證券投資學教材適用性較差

首先證券投資學是一門注重實踐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最突出的是教材的適用性問題。我校采用的是人民大學出版社,吳曉求老師的《證券投資學》,該書理論嚴謹,但很多同實際投資相關的知識缺失。學生反饋看完整本書后,依然不清楚如何進行股票買賣和分析。這也是目前高等院校教材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股票的除息除權問題基本沒有涉及,融資融券交易,分級基金等內容幾乎為零。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指定教材和高職高專出版的證券投資學教材主要面對面對高中畢業生,因此多是相關知識的簡單堆砌,缺乏內在邏輯性和教材作者對于這門學科的思考。比較典型的例子是這些教材中證券投資的基本面的環節,給出的內容都大同小異,沒有具體的案例講解。因此編寫一本適應性更好的教材是當下一項迫切的任務。

(二)證券投資學過于理論化

在教學中,一個非常明顯的感受就是:學生需要與教師教學內容的差距過大,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在圖書館和各大書店中,主流的證券投資的書籍集中在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方面。市場是以成敗論英雄的,學生學習這門課程也是希望能夠學到證券交易方法,普遍都希望能夠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從市場上獲利。這一現實需要值得我們在教學予以高度重視,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否認學生的這種想法。但是證券投資學教學中更多的內容集中在資本定價模型,股利貼現模型,套利定價模型等理論教學中。但類似估值模型在中國市場中失真非常嚴重。比如利用股利貼現模型計算貴州茅臺的股票價格,股票市價250元,但計算得到的理論值僅為54.4元,存在-78%的差距。學生也普遍表示對于這一系列模型的不認可。在這一方面更加需要我們把相關理論的本土化研究提上日程,避免類似知識變成考試專利,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

(三)證券技術分析過于簡略

在技術分析方面,教材相關內容介紹太過簡略,同一圖形或技術指標在不同的時期內,在不同的股票上會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情況,而教材對這類問題的處理太過簡略,缺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用貴州茅臺2000年到2016年的行情數據來檢驗技術指標的有效性,其中MACD指標給出43次交易信號,盈利次數16次,其余27次都發生了虧損,勝率為37%。教材只是將前人的觀點簡單的復述了一遍,缺少對這些觀點的檢驗,學生如果在真實的投資環境中利用這些觀點很可能給自己帶來巨大的虧損。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需要不斷加強相關知識的研究和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明白這些分析手段的局限性和背后的邏輯。

二、引入模擬炒股對教學的幫助和出現的問題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針對傳統證券投資學實踐教學的短板,采用模擬炒股比賽作為實踐有效的補充。筆者先后在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舉辦了4屆模擬炒股大賽,同時還帶隊參加了大智慧、國泰君安等機構組織的炒股大賽。通過模擬炒股大賽來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取得一些教學成果的同時也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模擬炒股比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參賽同學業余時間也不再打游戲逛淘寶,而是選擇分析研究股票行情。同時學生有了一個理論聯系實踐的平臺,在操作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教師能夠更加準確和及時的把握同學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比賽的排名機制也讓學生相互激勵,學習的熱情高漲。在指導同學模擬炒股的同時,也可以將相關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接受起來更加自然。有些同學的問題正好也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解答一個問題,其他同學也能因此受益。而且模擬炒股可以鍛煉同學獨立思考,辯證的看待問題的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也能讓學生建立起科學理性的投資價值觀。

(二)模擬炒股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在模擬炒股教學中也發出現了一些消極結果。因為筆者無法對每個同學都進行指導,即使指導主要是針對虧損的同學進行指導,就容易出現同學獲利了也不明所以的情況。同學因為僥幸盈利,而產生一些對市場錯誤看法,對于證券投資的教學反而是有害的。還有現行的評估系統都是基于同學最終的收益率,但這個結果有極大的偶然性。在2014年到2015年的牛熊交替中,第三屆同學的整體盈利不如第二屆,市場因素對結果產生了很大影響。此外求勝心理也讓同學有一些不當行為,2015年下半年新股上市后,有同學利用系統漏洞,通過早盤集合競價掛零星小單的方式買入新股,輕松使得盈利大幅超越其他同學。在教學中還發現模擬炒股出現虧損的同學繼續參與的積極性明顯下降。在第四屆比賽中190名同學參賽,最后收益為正的36位同學中有4名同學選擇空倉不再操作,盈利的同學賬戶活躍度超過89.9%;相反在余下的154名同學中因為虧損而選擇空倉不再操作的人數達到50,虧損同學賬戶活躍度67.5%。

三、結論

采用模擬炒股作為傳統的證券投資學教學的補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思考課本教授的知識。同學之間的相互競爭,學習成果立刻通過市場的漲跌予以反饋,極大的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效果。目前也有大量學生畢業后從事證券行業,獲得不錯的反響。但也需要注意到模擬炒股的不足之處。筆者也會不斷進行改進,比如對模擬炒股成績進行系統化考核,不僅關注同學的最終受益,還關注同學投資期間資產的最大回撤幅度,捕捉買賣時機的能力,選擇黑馬股票等的能力,讓學生不僅學到相關的知識,擁有實際操作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投資理念,同時也為我國培養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曉求.證券投資學第四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2]刑天才.證券投資學第三版[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4.

[3]念延輝.模擬投資在證券投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1.

[4]汪紅玲.模擬法在證券投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5]欒東妮.行為金融視角下的證券投資分析[J].金融經濟,2011.

[6]于麗紅,蘭慶高.證券投資學課程研究性學習教學理論與實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7]張薇薇.證券投資學實踐教學過程探討[A].決策論壇——系統科學在工程決策中的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5.

[8]賈明東.“模擬公司”與行為導向法在證券投資課程教學中的應用[A].2008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8.

[9]中國證券業協會編.證券投資分析[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證券投資學范文第2篇

關鍵詞:獨立學院;證券投資;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8-0058-01

獨立學院現在已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支生力軍,為教育的大眾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獨立學院整體的教育發展還是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所以很多方面還受到母體院校的影響。這種教學思路忽視了獨立學院個體差異性,阻礙了獨立學院自身發展。證券投資學集知識、技能為一體的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獨立學院教授證券投資學教師必須放棄原有的教學觀念和模式,結合獨立學院特點,進行教學改革。

一、獨立學院證券投資學教學中存在問題

(一)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由于獨立學院的招生體制,學生與一本、二本學生分數相差較大,基礎知識薄弱,學習主動性缺乏,即使遇到非常簡單的問題,也總是依賴于教師解答,再加上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入大學學習階段,很多學生不能夠適應獨立自主的學習環境。尤其是一旦課程難度加大,學生就跟不上教學節奏,久而久之,產生厭學心理,消極逃避學習。產生這種結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學生挫折承受力和自我調整能力差一些,不能夠正確面對現實,努力奮斗,更多是放棄學習,所以很多學生內心自卑感很強。

(二)獨立學院不夠重視實踐教學環節。證券投資學這門課程應用性強,與實踐聯系密切,采用課堂理論講授的方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學習的積極性不能夠被激發出來,容易導致學習興趣缺失。而現在的獨立學院對實踐教學環節缺乏重視,僅僅簡單設立幾個課程的教學實驗室,關于證券投資學這門課程教學實驗室更是少之又少。即使設立起來的實驗室基本設施也不能夠到位,影響了教學質量。校外實踐環節幾乎為零,即使成立了培訓基地,也是名存實亡,對學生的學習不能夠起到指導作用。因此建立和鞏固校外證券投資學實驗教學基地應引起獨立學院足夠的重視。

(三)實踐指導教師經驗不足。目前,實踐指導環節未受到獨立學院重視,所以,一般實踐環節還是由授課教師指導。但是,由于獨立學院成立時間不長,整個教師隊伍還是以年輕教師為主。這部分教師一般是由學校畢業直接到學校工作,沒有具體證券從業經驗,所以對證券操作自身都缺乏實踐認識,那么由他們來指導學生,效果必然不夠理想。

二、獨立學院證券投資學課程改革對策建議

(一)轉變教學觀念。證券投資學這門課程實踐性強,所以不應當是教師單方面教學,而應當以教師與學生互動,促進學生學習自主性與自覺性。這要求教師在教授過程中,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轉變原有教學觀念,創建適合的教學情景,靈活處理知識傳授模式,讓學生自覺融入其中,成為學習主體。同時,教師也要關注獨立學院學生學習心理,抗挫折能力較低和自卑心理較重,采用合適教學語言,以鼓勵和贊揚為主,讓他們能夠正確面對學習和現實,有一個健康學習心態,不再抗拒學習。

(二)豐富教學方法。證券投資學一般在大三開設,與其他課程有許多部分都交叉重復,所以,教師教授時應當注重銜接,對于重復的部分,采用講授與自學教學,加強學生運用知識能力。自學形式可采用教師提問學生答疑或者學生討論教師總結,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訓學習能力。

證券投資學這門課程整體教學應當采用教師講授、案例分析、實戰模擬三種方法。首先先由教師講授證券投資中的基本原理、概念、規則,以期幫助學生建立明晰的證券知識脈絡,為后面教學工作打好基礎;然后,在課程一些必要部分,采用案例討論形式,使學生夯實知識基礎同時,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識要點。要使得學生真正能夠融會貫通運用知識,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實際演練。

(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證券投資學課程實踐教學主要包括校內實驗室實踐教學和校外實習基地教學。校內實驗室實踐教學主要是根據該課程的課程設計在校內實驗室進行模擬操作包括模擬開戶、模擬分析、模擬交易等。方法主要是將學生進行分組,并且每組予以相同的模擬資金,交由學生進行模擬投資,根據每階段投資收益率高低對學生進行激勵。這樣可以鍛煉學生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是由學生親自動手去參與到各個環節,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獨立學院也可以與證券公司簽訂協議建立的教學基地。學院安排教師組織學生到實習基地進行校外實踐,可以深入了解和調研證券投資,并要求學生撰寫實習報告,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能力。

(四)充實實踐指導教師隊伍。鑒于目前獨立學院實踐指導教師缺乏,不能很好完成實踐教學目標,獨立學院應當加大引進和培養教師力度,建立一支實踐能力強、專業知識扎實的隊伍。定期將年輕教師安排到相關單位實習鍛煉,提高業務能力,豐富工作經歷,能夠使他們與社會同步,更好完成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同時,也可聘請業務部門專家為兼職教師,講授證券市場前沿問題、股市行情分析、投資經驗介紹等,為學生實踐學習提供一個平臺。

參考文獻

[1]李曉君.《證券投資學》教學方法探索[J].中國城人教育,2006,(10).

證券投資學范文第3篇

【關鍵詞】證券投資學;教學改革;模擬教學;全程跟蹤實訓

《證券投資學》是國家教委規定的高等院校財經類核心課程,也是金融專業中與證券市場聯系最緊密的課程。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證券市場的改革證券市場,《證券投資學》課程不論是從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上,都迫切需要進行全面的改革,以優化學生的相關知識結構,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本文從證券投資學的課程特點出發,分析了我國證券投資學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一系列有關證券投資學教改方面的建議。

一、證券投資學的課程新特點

首先,證券投資學在教學內容上具有綜合性,它綜合了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宏觀經濟學、投資學、財政與金融、會計、企業管理等學科的知識。投資者需要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為投資決策提供支持,這就致使剛剛接觸專業課的學生在學的時候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構架,否則理解知識的難度就會加大;其次,證券投資學具有很強的現實性,一方面證券投資理論來源于證券市場的總結歸納,證券市場是一個充滿機會與風險、信息時效性強、紛繁復雜的市場。中國特色的證券市場更是具有很多新的內容需要更新和學習,如國有股減持、QFII、QDII、ETF、LOF、權證、股指期貨、央行票據、可分離交易債券、融資融券、市價委托、大宗交易、開放式回購、中小板市場、三板市場等。因此,學生需要根據現實中證券市場的變化而不斷進行理論的總結并不斷尋求中國證券市場運作中的規律。最后,證券投資學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以往僅注重書本理論的講述而脫離實際的傳統教學方式,學生是無法真正掌握證券投資操作的知識和技巧的。在現代,網絡資源豐富,模擬軟件是實際操作成為可能的條件下,將學生帶入到投資環境中,以投資者的角色進行學習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干中學”,實踐中掌握理論并學以致用,這才是證券投資學課程的最終教學目的。

面對該課程的新特點,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顯然不能滿足現代證券投資人才的培養需求,如果不加以改進,后患無窮。

二、傳統的證券投資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重理論、輕實踐,課程結構設計不合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多數高校開設證券投資學時,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課時量較多,則會少量安排實踐課時,如果課時量少,則可能全部的教學皆為理論教學,這種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的教學模式,其結果是:學生聽課時覺得理論抽象、難以理解,慢慢地就失去了學習興趣,學完之后就只懂得理論知識,動手操作能力很差,這就與證券投資學以致用的目標相背離了。

2.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手段落后。在對相關專業的學生授課時,我們多數采用的是“粉筆+教材”的“滿堂灌”教學方式。而這種方式在講授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是尚且可以,但在講解證券投資技術分析時會涉及大量的圖表,需要看大盤才能理解理論知識。這些圖表想在黑板上畫出來比較困難或者根本不可能實現,結果造成老師講課空洞、乏味,學生也是被動地接收,限制了學生的能動性,無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聽課效率低下。

3.教學內容及知識更新滯后,跟不上證券市場的改革與創新步伐。自2005年以來,我國證券市場基本解決了上市公司股權分置的問題,各項證券市場的基礎制度安排得到了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規模和質量不斷提高,新的投資工具大量推行上市,機構投資者逐步成為投資主體,這一系列的變化都需要我們不斷更新證券投資學的教學內容,緊跟市場變化。

三、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設想

1.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改變傳統講授模式的有效方式,主要是通過對證券市場發生的典型事件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提高其對影響證券市場行情的重大事件和信息的敏感性,為能主動撲捉投資機會。規避風險奠定基礎。在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首先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選擇符合教學目的和教學計劃的案例;其次,比較系統而簡明地講解所需理論知識;最后再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案例,并用理論知識進行解釋,提出問題,使學習者明確本案例的學習目的;引導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2.模擬交易教學。證券投資學模擬交易教學指的是通過互聯網接入交易所的實時行情,運用各種行情分析軟件,對證券交易進行動態觀察,并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模擬分析和判斷,對證券投資學課程的主要內容進行實際驗證,從而達到理論和實際的有效結合。證券交易模擬需安排五大實驗,包括證券交易模擬實驗、K線及K線組合分析實驗、形態分析實驗、技術指標分析實驗、綜合分析實驗。基本思路:首先,選取大盤指標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進行全程跟蹤,目的主要是解決教學案例的連續性和聯系實際活學活用的問題。證券市場是變幻無窮的。證券投資者面對的就是以股票市場為中心的資本市場,而通過互聯網,課堂上隨時可以瀏覽世界各地的證券、期貨、外匯等市場行情。其次,全程跟蹤大盤指標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通過對所選擇跟蹤的證券的價格和價值的對比,認識價格的市場特性。證券投資價值分析涵蓋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諸多內容。由于課時有限,課堂上不可能一一進行嘗試和驗證,只能選取個別重點內容進行驗證性試驗。債券的價值驗證比較直觀,通過驗證,要讓學生把握各種因素對于債券價格的影響。最后,結合單元和熱點的實盤講評。這部分主要由學生完成,是實盤案例在課堂以外的延伸,是強化實盤案例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內容上包括三個方面,即基本分析部分和技術分析部分的專門討論課以及市場熱點的臨時性評論。每個學生通過模擬交易,在交易帳戶上的盈虧變化將綜合反映學生的操盤能力,而這種操盤能力是學生在運用書本基礎知識上的綜合表現。

3.小組學習和討論。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我在教學中廣泛使用小組學習和討論方法,讓學生集思廣益,運用各自掌握的專業知識,大家互相辯論,在辯論中論點論據日益成熟,并最終達成共識。在這種近似真實的社會職業交往活動中,師生的互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實踐,都將有效地建構起職業教育所要求必備的能力。

總之,經過教學改革,我們想要達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讓學生在用中學,學后再總結理論,提升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證券投資學范文第4篇

關鍵詞:證券投資學;教學改革

英國商科《證券投資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綜合性與應用性很強。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對投資類人才需求不斷增加。因此,完善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構建適應新常態環境下證券投資課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英國高等的教育,特別是英國商科教育,在世界領域享有盛譽。由于商科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因此采用獨特的教學理念和先進教學方法,值得借鑒與思考。本文從證券投資學課程特點出發,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1.證券投資學課程的特點

1.1涵蓋多門課程,理論與實踐并存。具體來看,證券投資學課程主要包括四個部分:證券基礎知識、證券基本分析、證券技術分析和證券組合量化投資。證券基礎和證券基本分析部分涉及西方經濟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學、企業戰略管理、會計學等多門課程理論知識。證券技術分析以應用為主,注重實戰經驗積累,要求學生不斷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

1.2具備嚴謹的分析能力,數學功底較深厚。證券投資學課程要求學生構建結構化分析思路,比如證券基礎分析中三觀分析(宏中微觀),在分析過程中,建立個性化的思想、意識,并不斷在實踐過程中找到關聯性,挖掘其內在含義并利用分析結果對未來做出預測,同時檢驗成果。形成閉環,不斷完善分析思路。由于數學可以很好地將邏輯的嚴密性和概念的抽象性結合在一起,因此證券投資學包含較多數理模型,特別是在證券組合量化投資環節,比如資產定價模型,期權定價模型等。因此對學生數學功底有一定要求。

1.3以本地化為主,面向國際化。由于證券投資學課程興起于歐美發達地區,由于資本市場發達程度不一致,因此部分理論在國內資本市場無法應用。在長期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國內為主兼顧國外市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面向海外投資需求日益凸顯,因此適當開展雙語教學和合作辦學,適應新常態下的突出特點。

2.當前證券投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方法與考核模式單一。目前教學組織形式普遍采用課堂教學為主,實驗教學為輔,以講授法貫徹課程全部內容,由于涉及知識太多,往往采用多媒體輔助方式,導致學生上課忙著記筆記,沒有時間對內容思考,同時沒有使其學會自主學習。同樣,考核模式單一,采用試卷考試方法,使得學生在期末期間突擊抄筆記背筆記,憑借短時間記憶力以謀求通過考試,沒有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忽略教學考核的意義。

2.2教學內容寬與專的矛盾。由于目前大學需要安排較多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課時有所縮減,而證券投資學課程涉及內容比較多,因此如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成為主要問題。由于涉及分析內容,因此授課過程中要求勢必細致準確。同時,由于專業基礎課開設較早,多為其他課程的先修課程,因此,教學過程中不斷補充相關課程知識讓學生知識更寬闊,有限的課時變得更為緊張,使得寬與專的矛盾更突出。

2.3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由于證券投資學課程中大量模型和分析方法,使得學生感覺到理論知識枯燥,同時由于缺乏相關平臺實踐,難以將這些模型公式與其實踐相聯系,從而難以理解相關意義,導致學生動手能力不強。同時由于授課教師來自高校而非證券業從業的一線,因此從源頭上束縛了開展實踐教學的能力,使得“理論—實踐—再學習—再理論—再實踐”的循環一直無法形成。

3.關于證券投資學教學改革的幾點啟示

3.1采用靈活教學組織模式,構建自主學習環境。英國高校一年分為3個學期,課程安排證券投資學安排一般都是理論課在第一學期,實踐課程安排在第二學期。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是新學期開始課程時,授課教師會提前上傳教學計劃,課程課件,參考資料和作業等材料至學校網站,供學生下載,這樣學生可以自主預習和復習。筆者就讀的學校在上課之前會發本節課程講義打印稿,預留空白讓學生記筆記,這樣有利于學生課上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輔導課也被稱為小課,輔導老師和授課老師不是同一人,一般在1個小時左右,人數控制在30人以內,通常是以小組討論和教師輔導為主,課上疑點或者習題難點都可以問輔導老師,組員之間可以交流想法和認識,一般氣氛比較活躍,自主學習熱情很高。

3.2教學內容模塊化,考核形式多樣化。英國高校的一個特色就是沒有一本固定教材,每門課會有一個參考書目(ReadingList),教師可以自主選定內容,因此可以及時增加最新的理論和案例模塊,而國內學校基本教學內容受制于教材內容,教材編制往往追求“高”“大”“全”,這樣反而導致多門課程內容重復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厚。而且教材編訂時間都是5至10年前,陳舊的內容也影響到教師教學。同樣英國高校考核形式多樣,比如小組講演,小組報告,小組論文,個人小論文,個人大論文,平時考試,期末考試,等等,一般選取3項左右以組合形式考核。特別注重平時過程考核,比如提交小組人員分配名單,小組會議紀要等。相對國內平時成績只注重出勤率而言,這種考核更精細,同樣促使學生真正意義上小組自主學習。

3.3授課教師團隊化,實踐課程專業化。國內強調課程一致性或者連貫性,因此一門課程通常是一位老師完成一學期任務。英國高校采用是團隊模式教學,一般多以3人完成一門課程。比如FinancialTradingTechniques課程,有效市場假說和公司財務模塊是一個老師,股票和外匯交易技術模塊是另外一個老師,期權與期貨交易模塊再是一個老師。每個老師根據自身專長授課,這樣既減輕授課教師負擔,又高質量完成教學,且學生學習熱情很高。同時,實踐教學老師一般都來自金融機構一線。比如講授“FinancialTrad-ingTechniques”,老師一般都是來自投行或者金融機構兼職老師,富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不拘泥于章節,理論與實踐結合非常完美。

3.4校內講座固定化,校外合作基地化。英國高校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每周都有固定講座或者公開課,每周一個主題結合當前經濟形勢或者社會環境。主講的嘉賓一般校內和校外兼可,這樣一方面拓寬學生視野,了解前沿動態,另一方面激發學生興趣,在與嘉賓討論中不斷完善理論知識,也為學生就業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與此同時,英國高校通過建立校友會,聯系各地校友,開展實踐合作。比如組織學生去校友所在的交易所參觀,或者去金融行業實習,同時針對金融機構提出問題開展研究,也提高授課教師實踐和研究能力。

4.結語

以上結合英國高等教育色提出幾點啟示,當然國情不同,還需要不斷探索和改進,高等教育目的在于培養社會需要的專門人才,在當今新常態環境下,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

作者:章麓 楊榮明 單位:池州學院

參考文獻:

[1]楊建平.關于證券投資學課程建設的文獻綜述[J].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38-41.

[2]李曉慧.會計教學體系研究:來自英國大學的借鑒[J],會計研究,2009(10):78-79.

證券投資學范文第5篇

(一)教學與實踐相脫離

國外教材重“教”不重“用”,國內教材重“用”不重“教”,使《證券投資學》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相脫節。《證券投資學》課程的特點就在于實用性較強,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就在于它與現實聯系緊密,能解決投資過程中分析、操作、獲利等各環節遇到的問題。學生甚至將這門課程作為解決證券投資問題的萬能藥,對這門課程抱有很高的期望。然而,如果選用的教材“教而不用”,勢必造成學生紙上談兵,缺乏“實際應戰”能力,也漸漸磨滅了學生原有的激情。反之,選用教材“用而不教”,實際的證券投資分析沒有指導性的理論作為基礎,則如上層建筑缺乏牢固的地基,遲早是要坍塌的。學生根據一知半解的證券知識盲目地進行證券交易,最終也會削弱學生原有的樂趣。因此,教學過程中注意“教與用”的結合是教師最為棘手的問題。

(二)“用而不賽”,實踐教學不得當

有些教師已深刻感受到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也同步配套了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模擬實驗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確實為理論學習與實際演練的結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學生能夠腦手并用。但是,一味地“教用”結合,只能算作“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對于教師費時費力收集到的案例也只是“左耳進右耳出”,到了網絡模擬實驗室,更是三五成群地聯網打游戲、視頻聊天,根本沒有充分地利用網絡資源去關注市場動態、探討社會經濟新聞、及時觀察行情走勢,與教師培養高素質投資人才的教學目的完全相悖。

二、改進《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的具體措施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筆者提出一些建議,以供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一)不斷完善教學內容

教材的修訂速度有限,而證券市場卻瞬息萬變。將二者完美結合,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證券知識的積累與自身素質的提高,多渠道了解國內外證券市場現狀,及時更新、彌補現行教材的漏洞,引入最新的案例,輔助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拓展學生學習證券投資的深度與廣度,為切實培養適應證券業發展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奠定基礎。

(二)加大實踐考核力度

《證券投資學》的考核內容包括考勤、平時作業完成情況、實驗成績、以及最后的期末考試成績,其中實驗成績只占總成績的10%。實驗成績所占考核比重較低,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很多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時往往期末死記硬背就得高分,其中不乏一些高分低能的學生,只在考前記得概念,考后對證券投資知識一無所知。只有加大實驗能力的考核力度,引起學生對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視,才能讓學生摒除考前臨陣磨槍的學習習慣。如果學生能夠真正踏實地在實踐中親身使用幾遍所學的證券交易技術,理解操作流程并不難,甚至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用、賽”一體化教學

教學內容與模擬實驗的結合畢竟只是虛擬流程的演練,與實際操盤相比,缺少了盈利后金錢帶來的刺激以及虧本后心理帶來的壓力,其結果也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能夠將模擬實驗組織成為一種比賽,帶給學生另一種競爭的,那么學生主動走進股市,體會這門課程的實際意義就成為可能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延庆县| 内黄县| 武陟县| 民丰县| 龙门县| 富顺县| 苏州市| 正定县| 浙江省| 前郭尔| 准格尔旗| 英德市| 山丹县| 武安市| 东平县| 东源县| 娄底市| 绥阳县| 霍城县| 昔阳县| 鸡东县| 嘉荫县| 潞城市| 开原市| 泰州市| 南丰县| 威海市| 南通市| 体育| 三河市| 闻喜县| 天气| 开远市| 会泽县| 腾冲县| 定南县| 泉州市| 大洼县| 韩城市|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