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痔瘡手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痔瘡是直腸下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塊,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的肛腸疾病。根據其所在部位可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肛腸科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對患者進行良好的飲食調護,是成功的實施整體護理中的重要一環。患者通過手術治療,配合合理的飲食調護對減輕術后的復發和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起到積極作用。在飲食護理中,護士必須具有一定的飲食和營養方面的知識,要充分意識到進食和飲水也是一種愉快的享受,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護理需求。
1術前飲食調護
痔瘡術前的飲食一般要根據麻醉方式和醫生的要求而進行調整和準備。痔瘡手術一般采用局麻或骶管麻醉,所以手術前不要求禁食。痔瘡術前患者的飲食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營養適中為好。一般情況下,手術前1d可進食少渣飲食如面條、稀飯等。手術當日進流質飲食如蛋湯、米湯、稀飯等。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酒精性飲料。洋蔥、大蔥、豆制品、乳制品等也要少吃。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因擔心術后排便時疼痛而控制飲食,但術前不吃早飯或吃得很少,容易在手術中或手術后發生低血糖性反應,導致心慌、暈厥等不適。因此,痔瘡術前合理的的飲食安排關系到術后的愈合情況,不可忽視。
2術后飲食調護
2.1術后各期的飲食譜 痔瘡術后需結合患者全身狀況與創面的不同時期輔以食療。
手術當日(較重者延至次日)可進流質食物,如蛋湯、米湯、藕粉等。以控制大便在術后第1~2d左右排出,在流質中不宜吃雞湯等含脂肪多的湯汁。對術中出血較多者可適當的給予豬肝湯。
術后第1d仍以清淡的流質飲食為主,如面條﹑米粉等。
術后第2~4d宜進易消化少渣的半流質食物,如稀飯、雞絲面條及香蕉等,但不能飽餐。此時當鼓勵患者按時排便,不使正常的排便反射失調。
術后5d可進普食,適當食用雞、魚、肉等營養滋補食品及蔬菜水果。
在術后7~10d內含纖維素多的食品不宜多吃,以精、細、軟為主,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因此期正值切口處線頭脫落,若糞便過多或排便次數頻繁均易導致切口繼發性出血,感染,影響傷口愈合。
手術11d以后即可恢復正常膳食。
2.2術后飲食調護的重要性 痔瘡手術以后,1~2次/d大便是正常的。每天定時大便有利于感覺和收縮功能的早期恢復,如果一味想通過限制飲食量控制排便,不但不利於功能的盡早恢復,而且會因營養不良造成傷口愈合緩慢。
手術后當天可適量吃一些易消化且柔軟的流質食物,便于體力恢復。痔瘡手術后第2d就可以吃一些易消化的新鮮水果和蔬菜,粗纖維食物具有促進腸蠕動和通便的作用,而患者擔心大便會擦傷創面,不敢吃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殊不知這樣反易導致糞便干結滯留在腸內,待排便時干糞更易擦傷創面,延緩切口的愈合。
要保證正常排便,就要保證足夠的飲食量,因此,充足及科學﹑合理地攝取食物,既能保持大便通暢,又是調節大便軟硬度的前提條件。由于機體的恢復和創面的修復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充,因此術后要給予足夠的營養,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保證創面愈合及防止并發癥發生。
2.3術后并發癥的飲食調護 痔瘡手術后有部分患者會發生一些術后并發癥,這時除及時予以對癥處理外,飲食調治也有助于并發癥的恢復。
術后常見的局部水腫,多發生于術后當日或次日。術后排尿困難,甚至尿閉也是一種常見的并發癥。術后當日或第2d,多因麻醉影響或手術刺激,傷口疼痛或敷料壓迫,引起反射性膀胱頸部括約肌疼痛、痙攣,導致術后排尿困難。此類患者可進食蘿卜湯、冬瓜湯、海帶、西瓜等食物,飲濃茶或甜開水增加尿量,刺激膀胱,增強尿意,也可放松壓迫傷口的敷料,促使排尿。仍不能排尿者,遵醫囑給予導尿。
痔瘡術后常有創面滲血,如果僅見于大便時衛生紙帶血,無需特殊處理。但術后1w左右因組織萎縮或因大便硬撐而使結扎線頭脫落,導致繼發性岀血,倘岀血不多可煮食連節藕、薺菜、茄子、蠶豆等具有止血作用或收斂作用的食物,岀血多者應局部止血。
3結論
日常生活習慣、飲食結構與痔瘡治愈有密切關系[1]。若食物過細過精,會造成腸蠕動減慢,引起便秘,導致直腸部位靜脈曲張;若食物中辣椒或胡椒攝入過多,則會造成直腸部位血管充血擴張;若飲食攝入過多或攝入過粗食物,易造成術后大便次數過多,引起傷口感染。在手術前后飲食調理得當,不僅能使手術順利進行,而且對創面的修復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傷口愈合,同時可防止和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在工作中,護士要積極與患者溝通,向患者講解飲食與人體健康和疾病痊愈的關系,給予相應的飲食指導,確認患者存在或潛在的有關營養需要的問題,協助患者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充分意識到飲食與營養的重要意義不僅僅在于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發育和各種生理活動,還可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從而使人能保持健康和增進健康。
關鍵詞:中藥配方藥劑坐浴;痔瘡手術切除;傷口愈合時間;護理措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6年7月—2018年5月本院接診且行痔瘡切除手術治療的病患70例,按照奇偶數字分組的方式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均有35例。實驗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在19~76歲,平均(49.15±6.82)歲;外痔者11例,內痔者14例,混合痔者1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在19~78歲,平均(49.52±6.34)歲;外痔者12例,內痔者15例,混合痔者8例。患者都有手術適應證,臨床資料完整,依從性良好,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對2組的痔瘡類型等基線資料進行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予以對照組高錳酸鉀坐浴和常規護理,予以實驗組中藥配方藥劑坐浴和針對性護理,詳細如下:①中藥配方藥劑坐浴。組方:五倍子8g,蒲公英5g,艾葉5g,大黃5g,荊芥5g,蒼術5g,芒硝8g,苦參5g,地榆5g,川椒5g。用法:將上述中藥研制成碎末,待充分混合后,制作成粉末并將之置于紗布中保存待用,同時將配方藥劑置于干燥陰涼的環境中進行保存。取中藥配方藥劑1份,并將之倒入容器中,然后再加入開水(2000ml)。告知患者中藥配方藥劑坐浴的相關知識,包括流程、目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項等,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坐浴時,首先利用蒸汽對患者的部位進行熏烤,但要注意調整好溫度,以免對患者造成燙傷,隨后,溶液溫度降低到身體的耐受溫度,此時,再對患者施以坐浴治療,20min/次,2次/d,需維持治療2周。坐浴期間,需仔細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若發現患者有不適感,立即通知相關醫師進行處理。②針對性護理。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等,采取床旁宣教、發放健康手冊以及利用圖文、視頻等方式,向患者詳細介紹痔瘡的相關知識,并對患者提出的問題作出詳細的解答,幫助患者消除心中的疑慮,提高治療配合度。利用溫和的語言安慰、關心患者,予以患者足夠的照護、尊重、體貼和理解,讓患者能夠充分信任和依賴護士,從而有助于護患間和諧、友好關系的建立。治療過程中,利用屏風將患者隔開,盡量安排男女患者在不同的病房中,并在護理期間利用浴巾亦或者是棉被對患者的隱私部位進行遮蓋。合理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囑咐患者盡量選擇食用高鈣營養、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以及高蛋白質的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適當飲水,多食新鮮的蔬果,可用蜂蜜泡水喝,以起到對糞便進行軟化的作用,防止便秘。針對存在便秘癥狀的病患,需對其腹部進行科學的按摩,并指導做適量的運動,若通過上述處理后患者的便秘癥狀仍未緩解,可采取灌腸法對患者的糞便進行有效的清除。告訴患者術后發生疼痛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生理狀態,應及時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并指導患者采取聽音樂、談話以及觀看電視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感。若疼痛比較劇烈且無法忍受,可嚴格遵醫囑對患者施以止痛泵處理。囑咐患者術后多休息,避免對皮膚造成損傷。指導患者取最舒適的,按時協助進行翻身,按摩局部受壓皮膚,以免發生壓瘡。
1.3評價指標記錄
2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以及傷口疼痛時間,并對其作出比較。
1.4療效判斷[3]
治愈:水腫與疼痛等癥狀徹底消失;顯效:水腫與疼痛等癥狀顯著改善;有效:水腫與疼痛等癥狀有好轉的趨勢;無效:水腫與疼痛等癥狀未緩解。2組總有效率以[(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公式進行計算。
1.5統計學方法
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研究數據,t檢驗用于計量資料,即(x珋±s);χ2檢驗用于計數資料,即(%),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指標分析
實驗組的傷口愈合時間以及傷口疼痛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組間差異顯著(P<0.05)。
2.2治療效果分析
實驗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7.14%,比對照組的77.14%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
在痔瘡手術進行前后的一段時間內,為了配合手術順利進行,并促進術后傷口恢復,需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合理安排。
術前飲食護理:手術前一天進食少渣飲食,如面條、稀飯等;手術當日進流質飲食,如蛋湯、米湯、稀飯等。不宜進食牛奶及含油脂較多的湯汁,以盡量使患者在術后1~2天內不排便,利于傷口愈合。
術后飲食護理:術后第一天進食流質食物,第2~3天可進普食。為了保持大便通暢和營養補償,可指導患者多吃新鮮果蔬,如香蕉、菠菜、魚湯等易消化少脂食物,但不能飽餐,并鼓勵患者按時排便。術后5~7天正值切口處線頭脫落期,囑病人少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精、細、軟為主,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蒜、牛羊肉等,以免排便次數過多或過硬導致切口繼發出血、感染,影響傷口愈合。
術后3日尚無便意者:指導病人適當增加一些含植物油脂的食物,如芝麻、肉湯等,也可晚上睡前用開水沖服少量麻油或蜂蜜,經上述食療后,一般能排出大便。若仍不能排出,可用開塞露小灌腸。若術后出現腹瀉,可指導病人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飲食衛生,禁食生冷;并可飲濃茶,以利小便而使大便成形,必要時可用止瀉藥。
第一:具體費用很難確定的,這個應該根據醫院的等級和所處的城市而言,費用有所不同,先去有能夠治療資質的醫院咨詢一下。
第二:對于痔瘡,平時要注意飲食,要清淡,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要保持大便通暢,同時也要注意衛生,每天進行清洗。
第三:臨床上,痔瘡是直腸底部及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痔瘡的早期癥狀有便血,疼痛,便時有物脫出,瘙癢,墜脹不適,便秘,有異物感等。一般可以通過藥物治療,若是癥狀比較嚴重,建議手術治療為宜。
(來源:文章屋網 )
痔瘡的發生多與飲食不節、久蹲、久坐、久站、疲勞、過度、生活無規律、妊娠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醫療界有報道,痔瘡的發生與遺傳因素也有較密切的關系。久蹲、久坐,壓力增加,均易誘發痔瘡。筆者所在醫院是地州級二甲醫院,痔瘡患者歸納為普外科,于2010年1月成立了肛腸科,從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肛腸手術患者537例。現將預防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537例患者中,年齡18~71歲,以30~50歲年齡發病最多,男247例,女290例。混合痔患者160例,肛瘺患者122例,直腸周圍膿腫患者110例,肛裂患者120例,狹窄患者19例,單純性外痔患者6例。
2 痔瘡的預防
2.1 加強身體鍛煉:可使精力充沛,血液循環旺盛,人體各系統功能正常,并能避免靜脈血液淤積于肛腸部,防止血管發生曲張,從而可預防痔瘡等肛腸疾病。
2.2 注意節制飲食:暴飲暴食,會改變胃腸的正常功能,導致排便紊亂,發生直腸疾病,或發生消化不良和消化道潰瘍。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性飲食,如辣椒、胡椒、芥末以及烈性酒類,可食蔬菜和肉類、粗糧和細糧,適量飲水,每日合理配備食品,定時定量,亦不偏食。
2.3 保持正常排便:不要有意控制排便,遇有便意即應入廁排出,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不可用力排便,糾正久蹲習慣,入廁時不要看書、看報,要養成每日一次正常排便的習慣,大便或干或稀,直接影響肛腸的活動,便干必用努責的方法才能排出,易損傷造成腫脹和裂傷;便稀可使肛腸充血、發炎而引起疾病。
2.4 注意衛生:衛生十分重要,如便后擦拭不凈,留有糞便和稀便,可刺激皮膚,造成瘙癢、發炎、濕疹,甚至引起疔、癤和癰腫,導致多種肛周疾病。有條件者可用消毒藥棉或清洗,避免刺激會陰和引起炎癥。
3 痔瘡手術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介紹醫院環境、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及手術方案,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認識、減輕焦慮、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和安全感。讓患者手術時不要過度緊張,盡量放松。對有些焦慮、緊張過度的患者,術前夜里按醫囑適當口服鎮靜劑,保證充足的睡眠,以良好的狀態接受手術治療。
3.1.2 注意合理調節飲食,術前1 d無需禁食,只要適當控制飲食的結構和攝入量即可,食物以軟食、無渣為好。要勸說患者戒煙戒酒,勿食辛辣和生冷不潔食物,避免術后刺激,加重疼痛感。
3.1.3 做好腸道清潔準備。很多痔瘡患者常伴有習慣性便秘、脫肛等癥狀,如果術前不把積糞排出,將會增加術后排便的難度,對傷口愈合不利,故應在術前2 h用開塞露,排出糞便,這樣有利于手術的操作,減少術后排便的次數,延緩排便時間,有利于傷口的生長愈合。
3.1.4 對有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手術前夜及當日晨起要測血壓,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按醫囑對癥治療或改期手術。
3.2 術中護理
3.2.1 提前15 min接患者,醫護人員邊準備手術,邊向患者做心理咨詢,讓患者精神放松,消除恐懼心理,配合醫生手術,幫助患者擺,同時與患者交談,以分散其緊張情緒。
3.2.2 試麻醉平面時,向患者講解骶管神經阻滯麻醉,雖然阻斷痛覺,但不等于失去知覺,術中患者始終是清醒的等等,幫助患者正確反映麻醉效果。
3.2.3 手術開始后,巡回護士除配合手術臺上的需要外,還要耐心指導患者如何配合醫生手術,盡量使患者全身放松。由于患者意識清楚,醫護人員要注意保護性醫療制度,避免對患者造成不良刺激。
3.2.4 手術結束后,向患者講解目前手術順利,一切正常,身體會很快恢復正常,使患者感到親切感。
3.3 術后護理
3.3.1 術后立即測體溫、血壓,觀察脈搏、刀口敷料等情況,需及時帶丁字帶,并給患者講解丁字帶的作用主要是壓迫止血。根據麻醉情況,全麻需去枕平臥6 h,3~4 h才可飲水,局麻需側臥,鼓勵多飲水,以利于排尿,6 h排尿正常。發生尿潴留后,首先可用熱水袋熱敷下腹部或會以促使局部神經功能恢復,必要時可請醫生根據情況取出直腸內的填塞物以去除對尿道的壓迫,暢通尿道。另外,利用流水聲可以誘發尿意而促進排尿,還可用針刺治療來糾正尿潴留,常用穴位包括中級、關元、三陰交等,經上述處理無效,實施導尿。
3.3.2 術后疼痛是每個患者術后首先遇到的問題,大多數患者經過解釋、疏導,疼痛可以忍受,但少數患者對疼痛難以忍受,此時通知醫師按醫囑服用鎮痛、鎮靜類藥物,臨床常用奧貝,也可針刺承山、長強等穴,已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3.3.3 術后當天不要排便,要控制在術后48 h為宜,勿久蹲、用力過猛,防止因擦傷創口而引起出血,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適當下床活動,多飲水,食蔬菜、水果及粗糧等,忌辛辣、肥甘厚味之品,禁煙酒;便后要薰洗及坐浴,每日便后洗凈,用溫水或中藥薰,待溫度合適可侵入水中,坐浴時間2~3 min,用小毛巾輕擦干凈,坐浴水量為小盆一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