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兩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改革開放30余年來,我國通過優先發展輕工業,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第一產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比重穩步提高,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也逐年增加,產業結構逐漸趨于協調,并向優化和升級的方向發展。但產業結構調整中存在的問題仍不容忽視。代表委員紛紛就如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發表意見和建議。
調整的愿望比任何時候都迫切
“經濟發展過度依賴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還相當有限,農業的基礎地位依然薄弱,產業化水平低,有些地方甚至‘一產不穩、二產不強、三產不大’,產業結構問題影響我國當前經濟增長。”貴州省委統戰部長、貴州大學黨委書記龍超云委員說。
“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鋼鐵等傳統產業接受了一次全面‘體檢’,從暴露的諸多問題,我們認識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迫切。”**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代表深切地說。
由于前些年鋼鐵行業的高利潤,大部分企業都選擇單純依靠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方式,造成大量低水平的重復建設。**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這些落后產能嚴重擠壓了先進鋼鐵產能的市場和利潤空間。產業集中度低下的狀況使企業對市場的控制能力大打折扣,進而使得暴漲暴跌成了鋼鐵市場運行的常態。
“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也已經不能適應新環境的要求。”**省東方市市長吉明江代表說。他認為,一方面大批農民進城務工,向城鎮、新型社區集中,一方面以土地為主的生產資料大量閑置,生產資料的閑置、浪費,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內在動力。
“產業結構調整要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推動經濟發展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三高一低’型模式盡快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和高效益‘三低一高’型模式轉變。”龍超云表示。
破解“大而不強”、“新而不強”
“產業結構調整,實際上是生產要素由低效益產業向高效益產業流動,由需求萎縮的產業向需求擴張的產業流動。調整的最終目的是要適應資源結構和環境的變化。”龍超云說。
一年多來,**鋼鐵集團從重組中獲益匪淺。2009年,依靠全面的整合重組,集團全年節約財務費用3.6億元,降低采購費用13億元。在淘汰400多萬噸落后產能的基礎上,實現年銷售收入1770億元,實現利稅70億元。“集中度低是大多數傳統產業的‘軟肋’,破解‘大而不強’難題的關鍵,是要加快推進實質性聯合重組,通過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生產要素配置。”**說。
吉明江建議,在農業生產中也應當推動生產要素的集中整合。“通過土地流轉,將分散、閑置土地集中,發展地方特色農業、優勢農業,不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可以使農業生產由傳統的分散型向集約、規模型轉變。”
“新型工業的發展,必須堅持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重復建設的原則。”吉明江說。**國際旅游島提出的“集約發展新型工業”,實際上就是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加快發展戰略型新興產業。目前東方市已經依托海上天然氣資源建成國內最大的尿素生產基地,開發動物廢油回用技術,建成國內唯一的生物柴油生產基地。配合已有和正在建設的風電、水電項目,東方市將發展成為**省最大的新型能源基地。
企業是產業調整結構的主體
**省政府日前下發了《2010年金融服務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意見》,決定在今年完成十大任務,促進金融服務業的跨越發展,鼎力支持國際旅游島建設。**將構建以旅游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
“在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政府的首要工作是規劃引導,隨后是項目帶動、投入推動、服務促進。企業是結構調整的實踐者,是被引導、被服務的對象。”吉明江這樣定位政府與企業的關系。
**也建議,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因此更應該成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實踐者,努力改變觀念,依靠科技創新,提升競爭力。政府則應完善相關的配套措施,建立落后產能的市場退出機制。“在落后產能退出方面,政府應該先疏后堵,而不能一味地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