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安全生產情況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回顧20*年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分析形勢,部署落實20*年工作任務。根據會議安排,我分兩個部分向大會作安全生產工作報告。一是20*年安全生產工作進展情況;二是20*年重點任務。
一、20*年全市安全生產工作進展情況
20*年,各地、各部門和各單位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安全生產的決策和部署,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監管,密切配合,較好地完成了安全生產各項目標任務,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總體平穩、繼續趨于好轉的態勢。全市累計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3067起、死亡647人,同比分別下降19.40%、10.7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72人,工礦商貿企業事故死亡30人,消防火災事故死亡4人,全部控制在省安委會下達給我市的控制指標以內。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連續6年實現“雙下降”。在20*年度省安全生產目標考核中我市榮獲優秀等次。回顧20*年全市安全生產工作,重點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安全責任。各地、各部門和各單位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明確工作目標和保障措施,嚴格安全生產責任,進一步重視和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一是落實責任體系。市政府與各縣(市)、區政府簽訂了20*年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書,對目標管理責任進行了細化和量化,增強了目標體系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了較完善的責任目標和考核指標控制體系。各地、各有關部門把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基層和生產經營單位,進一步強化了“兩個主體”和“兩個負責制”,完善了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有力地促進了安全生產工作。二是加強督查考核。在推進安全生產重點工作和目標考核工作中,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各地、各部門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實行了定期督查、定期通報,強化監督約束和過程控制,進一步增強了目標意識。從市政府組織的考核情況看,去年各地、各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目標完成情況普遍好于往年,絕大多數在良好以上。三是嚴肅追究安全生產責任。各地區、各部門在評先評優中普遍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各類事故認真調查處理,僅全市安監系統會同紀檢監察和檢察機關依法查處安全生產事故65起,建議按黨紀、政紀處分41人,建議追究刑事責任3人。
(二)落實工作責任,排查治理隱患。一是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面行動的通知》和《江蘇省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總體實施方案》的精神,結合我市安全生產實際,迅速成立了以市政府領導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印發了《南通市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總體實施方案》,召開了全市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推進會,全面部署和落實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同時把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列入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內容,促進了各地各級開展工作的力度。二是全面排查,扎實推進。各地、各部門和各單位根據全市的部署和要求,深刻吸取我市近年來發生的重大事故、重復事故和險情的教訓,深入宣傳,廣泛發動,全面排查。各類企業按照要求,認真開展自查,在治理上狠下功夫。各地、各部門在企業自查的基礎上,及時對本行政區域、本行業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進行了督促檢查。市安委辦多次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對各地、各有關部門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以及打擊非法建設、生產和經營情況進行督查,有力推進了全市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20*年底,全市排查出各類隱患20731個。三是掛牌督辦,務求實效。市安委會辦公室根據各地自查上報的情況,進行了匯總梳理,召開市安委會主任辦公會議,對4個省級、16個市級重大事故隱患進行掛牌督辦,建立三級督辦責任制,明確了整改責任單位、督辦單位、督查單位及責任。去年底,20個掛牌督辦整改的事故隱患,已有14個整改到位,其余的均制定了整改方案,落實了安全措施。
(三)加大工作力度,深化專項整治。20*年,全市在9個行業開展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明確整治目標,落實整治措施,探索長效監管辦法,進一步改善了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狀況,有力地遏制和減少了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道路交通方面,圍繞“壓降事故、治亂保暢、夯實基礎,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的整治目標,全面落實“五整頓、三加強”工作措施,突出開展了城市道路交通綜合治理、高速公路交通違法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等系列專項行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環境有所改善。水上交通(渡口渡船)方面,著力開展了轄區內長江水域8條客(汽)渡線43艘汽渡船違章航行整治、船舶載運危險貨物專項整治、防船舶碰撞泄漏專項整治、住家船舶專項整治和農用自備船非法載客專項整治,加強了洋口港、蘇通大橋等水上重點建設工程的安全監管,確保了長江航道南通段的安全平穩和水上重點工程的安全建設。海洋漁業(灘涂養殖)方面,圍繞“平安漁業、和諧海洋”的總體目標,積極推進灘涂養殖企業“三化五覆蓋”工作,切實解決灘涂養殖生產組織管理松散的突出問題,努力提高灘涂養殖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危險化學品方面,通過強化危化品生產儲存專門區域安全監管、強化危化品企業試生產安全監管、強化違法違規化工生產企業的查處等工作,重點解決了危化品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全年關閉小化工生產企業124家,完成了省下達的指標,促進了危化品行業的安全發展。農業機械方面,以“平安農機”為載體,積極開展農機掛靠專項行動,消除監管盲區,提高了農機具上牌率、參檢率和投保率。消防安全方面,以火災隱患普查及“三合一”場所整治為切入點,集中查處習慣性違法行為,強勢推進重大火災隱患掛牌督辦工作,取得連續6年無重大火災事故的可喜成績。建設工程方面,以企業施工許可、安全報監、建筑意外傷害保險辦理等為抓手,強化企業安全生產資格和執業人員的資格管理,進一步規范了建筑市場安全管理。特種設備方面,以化工生產企業特種設備、土鍋爐、氣瓶等特種設備為重點,加大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薄弱環節的監管力度,推進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建立動態和長效管理機制,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作業場所高毒物品職業危害方面,以化工、鋼絲繩以及使用液氨、液氯等高毒物品的企業為專項整治重點,開展了有毒有害氣體的專項普查,摸清了危險源的基本情況,加強對有毒有害使用企業和存在封閉、半封閉空間等缺氧危險作業場所的安全監管,改善了作業場所的職業衛生狀況。
(四)加強安全教育,提升安全素質。強化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著力提高全社會安全意識和素質。一是繼續推進百萬職工安全生產知識電視培訓工作。20*年,全市職工電視培訓人數累計達到24.5萬人,形成了電視職工培訓的“南通模式”,企業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安全生產知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得到提高。全國致公黨名譽副主席楊紀珂專程來通作重要指示并對我市的做法和經驗給予高度肯定和評價。二是扎實開展了“安全生產月”、“安康杯”競賽等活動,強化了全民安全意識。活動中,全市緊緊圍繞“綜合治理、保障平安”的活動主題,開展了送“安全”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鄉村,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安全生產咨詢日,事故警示教育等宣傳教育活動。全市共發放宣傳資料100萬多份,社會受教育人數超過176萬多人。共有2175家企事業單位、53萬多名職工參加了“安康杯”競賽活動。三是廣泛開展了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舉辦了鄉鎮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專題培訓班,145名鄉鎮(街辦)分管安全生產的領導參加了培訓,提高了鄉鎮(街辦)分管領導的業務素質和履職能力。加強了對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等重點崗位從業人員培訓考核工作,有效提高了重點崗位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
(五)加強源頭管理,夯實工作基礎。一是落實《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依法加強源頭管理。在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非煤礦山、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嚴把市場準入關、嚴格審核,督促有關單位、企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生產水平。二是深入推進生產型企業安全生產分類評估監管工作。20*年實行分類評估監管的企業范圍已從工業定報企業擴大到所有工業企業,有力提高了安全生產監管效率。全年完成9268家7人以上工業企業安全生產的分類評估,其中:A類企業138家,B類企業7027家,C類企業2057家,D類企業46家。三是切實抓好危險化學品試生產安全監管。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創建危險化學品安全試生產縣(市)、區活動,加強試生產企業的服務、指導和監督,提高了企業的本質安全度。四是加強基層安全生產監管網絡建設。以建設新農村為契機,深入開展了鄉鎮(街道)安全達標和創建活動,進一步加強鄉鎮安監機構建設,延伸監管網絡,基層安全監管力量得到加強。去年底,全市9個縣(市)區全部成立了鄉鎮(街道)安監站(所)。五是積極實施安全生產經濟政策。市政府辦公室轉發了市安監局等部門制定的《南通市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實施意見》,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安監局等部門制定了《南通市工傷保險浮動費率管理暫行辦法》,建立了促使企業自覺增加安全投入、自覺防范事故的機制。據統計,全市工傷保險費率下調的企業達到2898家,江山農化半年就少支出30余萬元。六是加強了重大項目、重大活動的安全監管。亞藝節等“五大活動”期間,全市未發生有影響的安全事故,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當前,安全生產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安全發展理念、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宣傳貫徹還不夠深入。相當部分同志的思想認識問題并未真正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仍然停留在表面上,“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嚴格不起來,落實不下去”的現象仍然存在,不能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的關系,安全生產責任層層衰減。二是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還不夠到位。有些企業安全投入不足,歷史欠帳較多,生產安全設施設備落后;無視法律法規,為了追求利潤,不顧職工生命安全,違法違規生產;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亂,違章指揮、違規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現象屢禁不止。三是隱患排查治理還不夠深入。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發展不平衡,部分地區、單位僅滿足于一般性地布置、號召,并未真正開展;已經排查出來的隱患,尚未得到根治,新的隱患還在不斷滋生,隨時可能釀成安全事故。四是安全監管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9個縣(市)、區的鄉鎮(街道)都已成立了安全監管站(所),但監管力量不足、監管不到位、監管效率低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基層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尚不完善、未能形成合力等現象比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