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戰略地位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實現**戰略地位的歷史復興,是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福祉所在,也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市委十屆六次全會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從**的市情出發,全面分析新時期、新階段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提出到2010年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從而實現**戰略地位的歷史復興。這是一個鼓舞人心、令人奮進的目標。
然而,實現**戰略地位的歷史復興,任務十分艱巨而繁重。**作為老工業基地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經濟總量、城市綜合實力以及發展速度都曾在全國大城市中居前列。隨著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逐步打破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長期積累的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使**失去了許多原有的優勢,往日雄風多有衰落,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的位次一再后移。
在黨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一個思想大解放、經濟大發展、社會大進步的熱潮正在興起,一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競相發展的態勢正在形成。國內各地區競相發展的新形勢,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和嚴峻的挑戰,給**追趕先進城市增加了前所未有的難度。重振老工業基地雄風,實現**戰略地位歷史復興的目標,需要我們采取超常的舉措,付出艱苦的努力,扎扎實實奮斗,腳踏實地建設,切實把我們的潛力充分釋放,把我們的優勢轉化為競爭力。市委十屆六次全會按照十六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緊緊抓住當前這個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出“我市的經濟總量、城市綜合實力再上一個新臺階,實現經濟和社會的跨越式發展”。應該說做到了這一點,我市的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位次就會逐步前移,就會重新確立**在全國經濟格局中的戰略地位。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實現**戰略地位歷史復興的根本途徑。因此,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拓寬發展思路。首先,必須牢固樹立工業立市的思想。**是工業大市,工業興則**興。近年來,我們通過實施以“結構升級”為重點的工業結構調整,使工業經濟開始步入持續快速發展的軌道,有力地拉動了全市經濟的增長。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中,要把發展工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切實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發展。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圍繞建設先進裝備制造基地,做強做大汽車、機械裝備、電子信息、醫藥化工、食品飲料等優勢產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培育壯大新興支柱產業,做粗做長產業鏈,形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工業產業新優勢,努力把**建設成為現代工業的強市。
其次,必須加快發展服務業。這是提高國民經濟運行水平,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力、集聚力和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市場優勢。必須以建設區域性社會服務中心為目標,以優化結構,提升水平為重點,加快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努力拓展**中心城市功能。要大力發展金融、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電子商務和網上購物等新興業態,加快發展會展、旅游、房地產、現代物流及都市文化產業,進一步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第三,必須夯實農業的基礎地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民。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市人民的小康,也就談不上**的發展振興。**既是工業大市,也是農業大市。一定要堅持以提高農民收入為核心,以促進縣區財政增長為重點,推進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國際化進程。要緊緊圍繞全市工業主導產業和農產品深加工,發展農村工業,抓好縣區工業園建設,盡快實現農村工業化、工業園區化、園區城鎮化。積極發展設施農業、生態農業,重點發展畜牧、蔬菜、乳業等具有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扶持和壯大龍頭企業,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逐步走出一條以城市帶動農村、以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村工業化的路子。
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再創老工業基地的輝煌,任重而道遠。只要我們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市委十屆六次全會的部署,同心協力,艱苦奮斗,我們就一定能實現**戰略地位的歷史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