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困難黨員關懷幫扶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實地調研,科學確定活動載體。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縣區的重點在農村,農村的重點在困難黨員。農村黨員共6335名,其中困難黨員306名,占農村黨員總數的4%。如何幫助農村困難黨員走出困境,使他們盡快脫貧,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課題。通過調研分析,了解到導致農村部分黨員生活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發展產業難。家庭經濟來源單一,發展產業缺乏資金、技術和信息,人均收入低,這類情況占困難黨員總數的50%左右。二是生產生活困難。因長期患病或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難,此類情況占40%左右。此外還有6%的黨員因自然災害或突發事故等原因導致家庭生活特別困難。三是實現就業難。缺乏一技之長,特別是一些年齡偏大的黨員,就業難問題尤為突出。
針對農村困難黨員面臨的“三難”問題,縣委按照“突出激勵引導、注重扶志,立足當前生活、注重扶困,著眼長遠發展、注重扶業”的原則,制定下發《建立農村困難黨員“三聯三幫”關懷機制的通知》,建立“3+1”困難黨員幫扶工作模式。“三聯”即1名農村困難黨員由1名縣鄉機關事業單位科級黨員領導干部、1個村黨組織和1名黨員致富帶頭人三個方面共同幫扶;“三幫”即采取困難黨員所在村黨組織統籌幫扶、黨員領導干部聯系幫扶、黨員示范戶包抓幫扶的形式,從幫產業、幫就業、幫生活三個方面形成幫扶合力,力爭通過五年努力,使困難黨員家庭盡快脫貧,實現共同富裕。
二、明確對象,夯實幫扶責任。一是建立困難黨員幫扶檔案。對農村困難黨員實行動態管理,每年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摸底,對于已經脫貧的進行調整,對于沒有脫貧的繼續安排進行幫扶,建立縣鄉村三級困難黨員檔案。二是落實“三聯”任務。每年安排300多名縣鄉機關事業單位黨員領導干部、300名黨員科技致富示范戶與300多名農村困難黨員結成“一幫一”幫扶對子,明確黨員領導干部、村黨組織和黨員科技致富示范戶的幫扶任務。三是簽訂幫扶責任書。每年由黨員領導干部、村黨組織和黨員科技致富示范分別與困難黨員簽訂幫扶協議書,由縣鄉村三級黨組織負責審核把關,統一報縣委組織部備案,進一步夯實幫扶責任。四是建立雙向幫扶聯系制度。制作并填寫幫扶困難黨員聯系卡,建立幫扶紀實檔案,由幫扶的黨員領導干部所在黨組織、鄉鎮黨委和黨員科技致富示范戶、村黨組織對幫扶活動進行詳實記載,將幫扶活動開展情況納入鄉鎮、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三、落實措施,明確幫扶職責。一是幫助發展產業。針對產業單一的困難黨員家庭,本著“缺什么幫什么”原則,對具備發展產業條件的,從資金、項目、技術和信息等方面進行幫扶,培植發展主導增收產業;有產業的,幫助壯大主導產業和擴大規模,從技術指導、標準化經營到市場銷售等方面,為困難黨員提供服務。二是積極幫助就業。推薦困難黨員參加“陽光工程”等免費就業技能培訓,黨員科技示范戶為幫扶的困難黨員進行“田間地頭”培訓,使其掌握一至兩項就業技能。對有一技之長的,及時提供務工信息。鄉鎮和村黨組織在開發環境衛生等公益性崗位時,優先安排困難黨員或家庭成員就業。三是幫助解決生活困難。村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積極協調民政部門將困難黨員家庭納入“低保”對象;對于因病因災等原因導致生活特別困難的,聯系民政部門予以救濟,同時啟動困難黨員幫扶基金進行救助。
四、建立“四項制度”,構建黨內關懷的長效機制。為推動“三聯三幫”活動深入開展,縣委立足實際,著眼長遠,建立四項配套制度,使活動開展實現經常化、制度化。一是建立黨內關懷幫扶制度。依據《黨章》和《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建立《黨內關懷幫扶制度》,明確規定黨內關懷幫扶的對象、范圍、工作內容等,為活動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二是建立困難黨員幫扶基金。制定《困難黨員幫扶基金管理辦法》,每年從縣管黨費、縣財政、社會捐助等渠道籌資25萬元,在縣委組織部設立困難黨員幫扶基金,用于農村困難黨員慰問和救助。三是建立定期走訪慰問制度。每年在春節、“七一”等重大節日,由縣鄉村三級黨組織對農村困難黨員進行走訪慰問,黨員領導干部也對幫扶的困難黨員進行走訪慰問,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四是建立醫療保健幫扶制度。統一為困難黨員發放“醫療優惠卡”,免收掛號費,減免10-50%的檢查費、床位費和診療費,解決就醫難問題。
“三聯”架起了黨內幫扶的連心橋,“三幫”形成了黨內幫扶的整體合力。“三聯三幫”活動建立農村困難黨員關愛幫扶的組織體系,通過實施“農村困難黨員關愛工程”,有力地促進了黨內和諧。
“幫產業”使農村困難黨員走上致富路。近年來,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共幫扶困難黨員1200人次,協助解決產業發展資金120多萬元;幫助新栽獼猴桃800畝,大櫻桃160畝,紅提葡萄面積500畝,發展大棚蔬菜150畝,養殖小區2處,90%的困難黨員家庭有了主導產業。
“幫就業”拓寬了農村困難黨員增收致富的渠道。多渠道開展就業培訓,開展創業、就業技能培訓8期400多人次,使65%的困難黨員有了一技之長。組織困難黨員參加勞務輸出洽談會266人次,開發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困難黨員或家庭成員就業,有120人實現了就業。
“幫生活”激發了農村困難黨員的榮譽感和歸屬感。活動開展以來,縣鄉村三級黨組織累計走訪慰問困難黨員1500多人次,送慰問金76萬元,為62戶生活困難黨員家庭落實低保金18.6萬元,60%以上的困難黨員家庭實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