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交通局年終總結及明年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7年度,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交通局認真貫徹執行年初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推行改革開放年活動,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以加速實現全縣所有行政村村村通為目標,加大城區建設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交通服務網絡,規范運輸市場秩序,強化行業管理,夯實交通基礎,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各項交通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發展。
一、工作成績
(一)干線公路建設
1、一年來,干線公路以養護為主,實現好路率91.7%,瀝青路面挖補4831.4平方米,灌縫75579米,更換標志187根,路基達標167公里,創建文明示范路段5公里,文明樣板路保持里程43.7公里。
2、完成唐棗路7.4公里大修工程,總投資970萬元。
(二)農村公路建設
1、認真按照省、市、縣十件實事中關于實現村村通水泥(油)路的承諾要求,精心組織,強力推進,全年共建設村村通道路363公里,全縣通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211.73公里,同時,強力組織4條46.2公里零公里縣鄉公路建設,目前已完成39.2公里,順利實現了全縣所有行政村村村通的目標。
2、縣鄉公路上橋梁建設。祁儀西河大橋全長125.16米,設計為6孔20米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橋,石板河中橋設計為1孔20米,祁儀北河橋設計為3孔10米,上沖中橋設計為1孔20米,上述黑祁路上五座橋梁已全部建成。郭灘大橋引線工程全長5公里,交通公路建設部門于9月份入駐后,在工程土方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克服困難,強力攻堅,共建設3.2公里,完成配套小橋涵4道,泄洪橋3道,預計至12月20日前可全部完成。
(三)城區道路建設
1、唐河第三大橋工程全長420米,總投資2700萬元,已于9月29日順利竣工通車,總投資2700萬元。
2、迎賓大道全長5公里,建設西路全長2.6公里,已全部建成通車,總投資3500萬元。
3、工業西路主體工程全長1468米,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總投資400萬元。
4、濱河西路全長1104米,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總投資570萬元。
5、三橋引線快車道已全部完工,慢車道已完成50%。
6、一橋至二橋,二橋至鐵路橋河灘土方工程已全部完工,總投資371萬元。
7、銀化路東270米及建設路東段514米路面升級改造任務全部完工,總投資170.6萬元。
8、體育場二期土方工程一萬余方已全部完工。
9、濱河路口至二橋路基加寬土方工程9000余方全部完工。
10、育英路東段320米及職高路950米路面升級改造任務全部完工,育英路投資110萬元,職高路投資83萬元。
11、城區挖補近3000余平方米工程已全部完工,投資21.5萬元。
12、鐵南路全長1300米,于5月底全部完工,總投資370萬元。
13、桐河橋加寬改造工程正在施工,總投資400萬元,預計年底前可以完工。
(四)運輸生產及規費征收
1、運輸生產
至11月底,共完成客運量計958萬人次,客運周轉量50649萬人公里;貨運量559萬噸,貨運周轉量37973萬噸公里。
2、交通規費征收
收費站征收治理工作,以政府為主導,全面出擊,嚴厲打擊了繞站及闖站現象,杜絕了特權車、人情車行為,通行費征收額穩步上升,漏征率控制在了2%以內。至11月底共完成公路通行費古城站1195.5萬元,太山站368.1萬元。完成汽車養路費2040萬元,拖養費178萬元,摩養費175萬元,客附費36.2萬元,貨附費113萬元,運管費195萬元。其中汽車養路費和摩托車養路費已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分別超額12.1%和2.9%。
(五)運輸管理
全年以全市開展的客運市場清理整頓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客運市場整頓管理力度,鞏固了客運市場,規范了物流秩序,理順了駕培市場,加大了維修監管,行業管理進一步規范有序,促進了唐河客流、物流的繁榮發展。
(六)路政管理
以治理超限超載工作為龍頭,進一步強化了路政巡查制,加大了路產路權損害(案)事件的查處力度,全年共處理侵犯路產路權案事件575起,索賠經濟損失56.35萬元,索賠率達98.1%。超限管理進一步規范,湖陽超限監控站依法收取監測費33.2萬元,卸貨1000余噸,檢測車輛1.6萬臺。
(七)地方海事管理
進一步強化了縣、鄉、村、船主四級聯動的安全管理責任制,加強了地方政府對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視和領導,對全縣渡口及客渡游船強化了目標責任書的簽訂管理,加強了日常監督檢查,有力地促進了水上安全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同時,認真進行渡口改造普查,至目前共完成6個渡口改造任務。
(八)安全生產
堅持防范與管理并重,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進一步強化了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和事故責任追究制,全面加強安全生產教育,根據部門特點,按照全國和省、市安全生產有關指示精神,堅持規范化的制度管理和經常性的檢查督促相結合,在全系統運輸企業中認真開展了“安全生產月”活動,并積極進行地毯式、拉網式的安全生產自查,加強了對全縣干線公路、縣鄉公路、客貨運輸以及虎山水庫、濱河路游覽區、渡口碼頭等重點部位的經常性檢查,并一一予以整改落實,確保了行車安全三項頻率均低于省定標準,沒有發生大的運輸生產和施工責任事故。尤其在春運和“五一”黃金周期間,實現了暢通安全、快捷有序的理想目標。
(九)法制建設
交通行政執法從完善制度、整頓隊伍入手,著力加強交通法制建設,對全系統一線執法人員進行了思想作風紀律整頓及業務知識培訓活動。并重新修訂了《內部管理規定》、《執法過錯追究制度》以及《防止公路“三亂”具體措施》等規章制度。運管所、征稽所堅持每月進行一次執法隊伍整頓培訓,并定期進行閉卷考試,不合格者,直到補考合格為止,做到長抓不懈,警鐘長鳴。交通行政執法實行“陽光執法”,采取“查車不處理,處理不查車”的管理辦法,使行政執法更加科學,規范和透明化。為加大執法力度,成立了公安局交通派出所,聯合公安、交通兩家執法力量,集合專門力量,為交通事業的發展保駕護航,自1月16日成立以來,成功處理涉及交通案(事)件32起,有效地保證了交通工作正常運行。今年,交通局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十)服務全縣中心工作
為積極響應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投入資金和技術,幫助試點村委搞好村內村外道路建設,村頭小廣場建設,村容村貌改善等工作。在農田水利建設、防汛、征兵、“三夏”生產、中高招等各項工作中,我局都勇于承擔責任,立足崗位,認真做好扶助工作,維護了全縣大局工作,被唐河縣委評為“最佳服務部門”??h行政服務中心交通窗口被推薦為省、市級文明服務窗口。招商引資也全部完成縣定目標,共完成政策性引資3625.1萬元,完成社會化引資504.8萬元。
(十一)其它工作
黨建工作以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基礎,以“講正氣,樹新風”教育活動及經濟環境治理年活動為契機,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厲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大力開展糾風治亂和政風行風建設,立足防范,從嚴治政,增強了全系統干部職工的政治素質和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綜合治理工作以穩定為龍頭,防微杜漸,效果明顯。尤其在系統內101名“五項人員”幫扶上作了大量的工作,保證了一方平安。其它如計生、工青婦、艾防、信息報道等各項工作,也都堅持立足大局,發揮職能,縱深服務,確保了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健康運行,收到了良好效果,繼續在縣里保持了先進位次。
二、2007年交通工作的主要特點
(一)以村村通工程建設為核心,進一步加快公路建設步伐。
公路事業是交通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今年做為村村通工程建設的攻堅年、掃尾年,交通局不等不靠,積極組織,緊張施工,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步伐,取得了顯著成效,呈現了五個特點:
一是建設里程長,推進速度快。2007年度,我縣共安排村村通建設項目347公里,里程之長,任務量之大,時間要求之緊均為歷年來之最,為圓滿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實現省政府關于2007年全面實現所有行政村村村通的承諾,我縣本著早安排、早動員、早行動的原則,科學部署,周密組織,力爭把工作干在前頭,讓農民群眾早日受益。今年,我縣結合村村通工程點多面長、分散廣的特點,廣泛吸納具有資質和施工經驗的社會施工隊共同參與施工,由交通部門統一培訓、統一組織、統一管理,今年共吸收社會施工隊80余個,自三月份開工起就迅速開展了70個作業面,從而形成了四面開花、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二是資金籌措到位,政府支持得力。資金是工程建設順利推進的前提和保證,今年我們繼續把資金作為村村通順利實施的突破口和著眼點,分任務,壓擔子,真抓實干,一是分配目標,倒排日期??h委、縣政府連續召開兩次專題會,進一步明確村村通質量的責任主體是交通局,資金責任目標主體是各鄉鎮政府,鄉鎮長是第一責任人,強調六月底全額完成配套資金,不講客觀,不講價錢,完不成的縣財政直接從鄉財政中扣除,確保配套資金足額到位,不拉工程后腿。二是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全縣以鄉鎮政府為主導,利用群眾大會等方式,把村村通工程有關精神傳達到每一個群眾,作對比,講效益,通過深入淺出的實例教育,讓群眾從心底上理解村村通是造福一方的好事,從行動上熱情支持、踴躍參與,采取了“群眾籌一點,向在外人員募一點,地方企業捐一點”的辦法,使配套資金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源潭鎮一位五保老人,把辛苦積攢的500元錢捐上來,修建鄉村道路,桐寨鋪碾盤橋村一鄭州工作人員聽說家鄉修路,主動寄回18萬元,該鎮史莊村委十幾名在外打工人員,共同募積6萬元支持家鄉修路建設;昝崗鄉一深圳企業老板,接到家鄉修路的報喜電話,第二天即為村里寄了38萬元。三是通報督促,電視公示??h政府辦對各鄉鎮配套資金落實情況半月一排隊,以政府工作通報的形式下發各鄉鎮,并在縣電視臺公示,好的表揚,差的曝光,將資金到位情況與鄉鎮年度目標考核及鄉鎮長工作實績聯系起來,加壓增責,使資金成為群眾關心的熱點,鄉鎮工作的重點。在配套資金落實上,縣委、縣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在建設資金尚未到位工程全面鋪開的情況下,縣財政一次性借支給交通局700萬元,為村村通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前期啟動資金。縣政府還允諾完不成任務的鄉鎮先從縣財政中借支資金用于本鄉鎮的村村通建設。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各鄉鎮的積極配合,保障了配套資金的充沛到位,我縣沒有出現一起因資金不足而停工、誤工事件,有力推動了村村通建設的順利、有序開展。
三是認真加強監管,確保工程質量。質量是工程的生命線,是政府放心不放心、群眾滿意不滿意的關鍵。今年,我局堅持把“質量第一”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嚴把四關抓效果:一是把好施工資質關。我們采取了鄉鎮推薦施工隊統一調配、異地施工的辦法,并專門召開了全縣村村通工程建設質量專題會議,出臺了《施工隊施工管理辦法》和《村村通建設質量獎懲措施》,要求施工隊入場建設,必須配齊鋼模板、震搗棒、振動梁、滾杠、拌和機、切割機等施工機具,不符合條件的待備齊后方可開工建設。二是把好監督檢查關。我們針對每個施工項目都逐個下派質量監理,全天候跟班作業,實行全過程監督,把質量問題發現在苗頭,解決在源頭。并督促鄉鎮與村組選出群眾監督代表,經過培訓后掛牌上崗,對照交通部門公布的施工工藝要點,逐項督促施工隊抓好落實。同時強化施工過程管理,對路基處理、基層、面層鋪筑和路肩培土都作了詳細的規定,明確每個施工流程必須有檢查、有驗收,并做好檢驗紀錄,負責人簽名備案。三是把好建設原材料關。我們對施工用砂石標準做出明確限定,堅決杜絕以次充好等不按標準用料現象,對施工用水泥,采取統一招標采購的辦法,按工程進度分批組織撥付。四是把好問題處理關。對檢查發現的質量問題,實行嚴管重罰,明確每500米為一個抽檢單位,凡抽檢出厚度不足、寬度不夠、抗壓強度不達標等情況,除下發整改通知書責令糾正外,還折合工程造價給予1—3倍的罰款。對問題突出的,責令停工,對連續三次整改仍存在問題的,列入施工“黑名單”,清退出公路施工市場??h農村公路建設督查組堅持每個項目必檢,每個流程必看,確保管理到家,質量到位,每個建設項目完工后,必須經村組監督員、交通部門質檢員、交通部門包片領導、縣質量監督組簽字后,方可組織驗收,驗收通不過,不安排新的項目。今年,經交通部門初檢,已建公路合格率達100%,優良率達80%以上。驗收時,交通局局長李瑞林、主管局長竇秀侃親到現場,實地勘驗,確保工程質量各項要求落到實處,今年10月份,順利通過了省、市組織的檢查驗收。
四是狠抓配套工程,確保整體推進。今年我們在要求路基、路面工程要達標的基礎上,強調要求路肩培土、邊溝清理也要達標,堅決避免“半拉子”工程現象。每個工程隊開工前一律簽訂施工合同,實行工程押金制,路面工程完工后,如果路肩培土、邊溝清理不到位,一律不予驗收。交通局局長李瑞林對工程驗收工作也提出了“活做一遍凈”的要求,并堅持每一條路都親自走到、看到、驗到,對配套工程落實不力的,當即下發通知書,限期完善,對連續兩次檢查出仍不落實的,除扣除工程押金外,還禁止施工隊進入下一個項目施工,從而確保了村村通工程的整體推進,為發揮其最佳效益奠定了扎實基礎。在今年市、縣人大觀摩中,我縣村村通建設配套工程和完善實施成為工作的一大亮點,上級給予了充分肯定。
五是強化養護管理,確保公路暢通。今年省、市推出了農村公路養護的一攬子舉措,指導各縣結合實際,制訂出符合縣情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我縣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制訂了“縣道縣養,鄉道縣鄉養,村道鄉養”的養護模式,明確縣鄉財政每年將養護資金納入預算,縣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鄉道每年每公里2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于7月9日出臺了唐政辦[2007]67號文件,使農村公路養護有了根本的制度和資金保障。養護政策制訂后,交通部門迅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全縣損壞農村公路進行細致的普查摸底分類,對已建設多年、損壞嚴重的湖蒼路和雙桐路,首先采取了砂石硬料回填的辦法,保證暢通,同時,積極向省、市匯報,爭取列入上級建設計劃,在上級計劃尚未下達的情況下,積極爭得縣政府支持,組織施工隊,計劃年底即實施改建,明年春高標準建成。同時對04年以前修建的村村通損壞路段21.8公里進行了小修保養,確保了公路安全暢通。
(二)以規范執法行為為重點,努力營建良好部門形象。
行風建設是體現交通行業業務水平、管理水平、工作作風、服務質量的綜合反映,是交通部門行政能力的具體體現。一年來,我們以學習為主,以制度為綱,緊緊結合“講正氣,樹新風”教育活動,多次在系統內開展轉變行業新風尚,樹立交通新形象的活動,局里還明令禁止執法人員著裝出入酒店及娛樂場所,以及執法車輛違規亂停等現象,努力營建一支素質高、業務精的執法隊伍。在管理上以培訓和發展交通服務體系為中心,以客運市場管理為重點,以理順駕培市場和發展交通服務體系為突破口,積極轉變行業觀念,勇于開拓創新,運管所在去年成功成立了安達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站,收到了良好效益,年檢車量達到1500臺。在此基礎上又計劃在三夾河南側、唐棗路東側建立占地40畝的安達駕校。一運公司積極籌備,自籌資金,擬在河西新城區G312線與S335線交叉處建立一座汽車客運站,占地73.8畝,設計日發量13673人次,有關手續已辦齊,待上級計劃批復后即可組織實施。在日常工作中,運管部門采取源頭管理,手續辦理實行了上門服務、一條龍服務、二十四小時待機服務等便民措施,受到了運輸業主的好評。在文明執法的基礎上,我們要求交通執法部門對客商、外商車輛一律不準濫查亂扣,在車輛的規費、證照等辦理上本著能免則免,能少則少的原則,從簡從優,為客商提供實實在在的便利。征稽所在實行大廳收費的基礎上,進一步推行“八公開一監督”等服務措施,堅持每月月底、月初收費集中日星期天、節假日不休息等一系列便民服務措施,得到了運輸業主的好評,截至10月底,該所汽車養路費和摩養費征收已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分別超額11.1%和2.9%。兩所還結合實際,創新管理,分別成立了行政執法辦公室,采取查車不處理,處理不查車,查處兩條線的管理辦法,進一步促進了交通行政執法規范化、透明化。
(三)以農村公路發展為契機,全力構建公路運輸服務新體系。
隨著村村通農村公路的發展延伸,按照上級關于“路站運”一體化的要求部署,今年我們緊扣公路運輸市場脈搏,實施了三步規劃,一是進一步加大了鄉鎮客運場站的建設力度,2006—2007兩年共建設鄉鎮客運站19個,投入使用7個。同時本著一切為了方便群眾出行的宗旨,積極開拓新的農村客運班線,力爭使客運服務網絡的觸角延伸到各鄉鎮、各村莊的每一個角落。目前共開通鄉村客運線路53條,擁有客車247臺,奔波在縣域2185公里城鄉客運線路上,出門上路、出村有車、招手即停的農村客運服務網絡初具規模,極大地方便了農村群眾日常出行,正如群眾所說“如今出行不用愁,班車開到家門口”。今年,客運市場還深入開展了“精品班線”創建活動,共創建唐河至鄭州、唐河至南陽等三條精品班線,以優質、文明、高效的服務為廣大乘客提供便利。二是年初經過資源整合,成立了公交公司,42臺公交車輛奔波在9條城區公交班線上,不但有力服務了城鄉群眾日常出行,也成為唐河城區的一條亮麗的風景線。近日,經過認真考察,擬成立出租汽車公司,采取合資經營的方式投入資金,籌備先期投入100臺出租車運營,預計至2008年年底,發展到200臺左右,目前計劃已經向上申報,待批復后即可實施。三是根據市場需求,規劃籌建綜合客運站。一運公司目前正籌資1600余萬元,籌備建設集長、短途客運、維修、加油、停車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一級客運站。與飛速發展的公路建設相配套的客運服務體系發展勢頭強勁,后勁十足,有力的服務了群眾生產生活和地方經濟發展。
(四)以班子建設為龍頭,推動系統行業發展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一年來,交通局堅持以班子建設為根本立足點,抓班子,求實效,局領導班子實行一崗雙責,既抓好承擔的分工,又包分管單位夯責任,從局領導班子到下屬單位(部位)領導班子,都嚴格紀律,規范行為,堅決從全局中心工作出發,互相抽臺,利用團隊的力量推動工作的深入開展。運管所、征稽所領導班子從自身做起,實行了任務聯動、工效掛鉤的辦法,在責任落實上,壓擔子,分任務,強化了職責意識,激發了干勁,運管所在征收摩養費過程中,班子領導親自帶頭,分片下去稽查,營造了聲勢,取得了良好效果。征稽所還成立了專項治理行動領導小組,分片包鄉,采取上路查,到戶查,下處罰單等方式,形成了嚴密的稽查網絡。公路局、縣鄉所采取班子成員分包各口,既分工,又協作,推動了工作的良性運行。一運、二運利用班子整體的力量,對工作重點共同出擊,集中突破,維持了企業生產的有序運轉。全系統班子建設的成功開展,有力促進了全局工作的良性運行,也確保了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健康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