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行風建設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根據教育局黨委《二00七年上海市奉賢區教育政風行風建設工作計劃》的要求,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紀委七次全會和國務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提高教職員工的師德涵養,改進學校的管理工作,促進學校黨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培育學校教育新風,優化學校育人環境,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發揮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示范作用。
一、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以黨風促行風。學校黨總支要按照上級黨委的要求,把“班子堅強、隊伍過硬、工作扎實、思想活躍、監督有力”作為班子建設的目標,把學校黨總支建設成富有活力的堅強戰斗堡壘,通過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組織自身的先進性吸引、感染教職工群體,以抓好自身建設促進行風建設。
1、抓好班子的自身建設。組織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加強自身的廉潔自律建設;提高班子成員自身修養,提倡:“多一點服務、多一點實干、多一點思考、多一點反思”的做法。學校每位中層以上干部必須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
2、積極開展保持黨員先進性的主題教育活動。各支部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可行的教育計劃,責任到人,層層落實。進一步規范黨組織“”、“黨員民主評議”、“黨員學習”、“黨員責任區”等制度。
3、進一步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學校黨總支要緊緊圍繞學校教育改革和發展工作,積極參與學校重大問題的研究和決策。
4、進一步加強領導,重視收費專管員隊伍的建設。根據黨委的要求,我們對學校收費專管員要定期召開會議,組織學習相關的政策和收費標準,要求收費專管員經常與上級主管部門聯系,熟悉和了解相關政策,規范做好收費工作。同時,將收費工作責任到人,并列入年度考核,與評優獎勵等結合起來。
二、加強學校行政管理,以政風導行風。學校以“政治素質要高,思想作風要好,業務能力要強,工作方法要新,管理效果要好”等五項要求,進一步健全機制,完善管理,創造團結、協調和愉快的工作氛圍;營造辦學方向明、專業技術精、創新意識強,富有戰斗力的工作集體,形成廉潔奉公,以身作則,埋頭苦干,不計得失的工作風格。
1、調整行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以季洪旭校長為組長,蔣樂群副
書記為副組長的學校行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聘請區政協委員擔任學校行風監督員。
2、組織全校教師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
道德規范》等重要法律法規。全面落實行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按照教育行政部門的總體要求,重點抓好教職工的從教行為,從全局考慮,從小事做起,要把教師的從教行為作為教師評優、晉級等的一項重要內容加以考核。
3、發揮工會、教代會的職能作用,履行檢查監督職責。組織全體教
師對校領導干部進行民主評議和考評,做到公正、公平、合理;繼續推行對中層干部的重點推進工作評議和監督制度;并通過教代會制定、修訂學校重大的規章制度。
4、堅持民主集中制,實行黨務、校務公開。凡屬全局性的問題,涉及教職員工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進行集體討論決定;領導班子成員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維護和增強領導班子的團結。
5、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與家長代表和家長保持密切的關系,主動聽取家長的意見,繼續把家長及學生對教職員工的滿意度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師德師風不佳的實行一票否決制。
6、嚴格收費項目和標準,管好教學經費。加強財務管理,使用財政規定的收費票據;增強收費的透明度,每次收費向學生和家長詳細公布收費的項目、標準和文件依據(文號),并在校務公開欄上公布;嚴格代辦費的收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加強學習資料管理,嚴格執行標準和審批制度,不得私自征訂;每學期末向學生、家長公布代辦費收支情況;嚴格實行財務收支兩條線管理,收好管好用好各項教育經費;盡力壓縮、節省非教學方面的開支,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教育教學的工作上。
三、優化學校師德建設,以師風凈行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倡導全體教師修身正身,育德養心,增強敬業愛生、教書育人、依法從教意識,發揚“五種精神”,即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樹立“五種形象”,即無私奉獻形象,敬業愛崗形象,自尊自重形象,艱苦奮斗形象,為人師表形象。
1、積極營造干部以德治校、教師以德育人、學生以德修身的“德
潤人和,文化人賢”的校園氛圍。因校制宜,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師德教育活動。開展以“讀一本好書、交一位知心朋友、轉變一名特殊學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為主題的師德師風教育。組織好《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師德建設的專題學習,舉辦師德建設論壇,并著重從制度上規范教師的從教行為。要建好黨建工作網站,以正確的輿論引導教職工,做到以身立教,為人師表。
2、以“師德建設月活動”為契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積極爭創
群體師德創優先進集體。教師要提倡巧用“四相”,即親切“相迎”,以平等、民主、和藹、和諧與微笑的姿態迎接每一位學生,一視同仁地接待他們;真誠“相識”,以快速相識法認識班里每一位學生,并主動向全班同學作自我介紹,把心交給學生,把底亮給學生;無間“相知”,師生間親密無間,無話不談;最后是依依“相送”。
3、繼續開展愛心行動。發動學校教職工繼續做好一年兩次的“獻愛
心”捐款活動,完善學校愛心基金管理辦法。堅持黨員、班主任走訪經濟困難、心理行為有偏差的學生家庭,奉獻一片愛心。
4、繼續辦好校長信箱,開好座談會,科學實施問卷調查,熱心接待家長的來電、來訪與投訴,認真處理好師生、家長反映的問題,做到件件有落實,件件有回音,事事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