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局科學發展觀統籌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20*年水利工作回顧
即將過去的一年,全市各級水利部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學習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的奮斗目標,積極開展“解放思想、激發活力、創業富民、創新強市”大討論大實踐活動,團結一致,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扎實工作,推動了水利事業的科學發展,為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貢獻。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主要特點是:
(一)精心準備、周密部署,防汛防臺工作取得全面勝利
1、領導重視,開展了大規模的防汛檢查督查。今年來,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防汛防臺工作,市委書記孫文友、市長馬以等市領導專門安排時間檢查防汛工作,并對做好今年的防汛防臺工作提出要求。市防指春節前就做好汛前準備和檢查作出部署,通過汛前大檢查與水政、水庫安全專項檢查相結合,基層自查與縣區重點查、市防指抽查相結合,及時發現了一批影響防汛安全的隱患問題。各縣區防指對檢查發現的177項安全隱患問題,采取切實措施認真整改,市防指對其中10項重點安全隱患問題進行了跟蹤督查,使各項安全隱患問題全部整改到位。
2、未雨綢繆,抓深抓實抓細汛前各項準備。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制,并層層分解任務,確保防汛工作有人抓,責任有人負。市、縣(區)層層儲備防汛搶險物資、建立防汛搶險隊伍。舉辦了全市鄉鎮分管領導防汛防旱知識培訓班,開展警民防洪搶險聯合演練。修編完善各類工程控運計劃和防洪預案。對需跨汛施工在建水利項目均落實度汛方案。結合《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的頒布,通過電視、報刊、發放手冊等方式積極開展防汛宣傳。
3、以人為本,科學防御臺風災害。今年我市遭受了“韋帕”、“羅莎”強臺風的襲擊,特別是16號臺風(羅莎)給我市局部地區造成了較大損失。在防御臺風過程中,全市上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臺抗災,把防臺抗臺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抓。按照“防、避、搶、救”的工作方針,適時啟動預案,依靠科學防御,應用機制抗災。臺風影響前,密切監視臺風動向,認真分析臺風形勢,明確防御重點對象和區域,組織太湖船舶回港避風、人員轉移,據統計,今年兩次臺風共緊急轉移群眾6萬多人次,回港避風船舶5178艘次。臺風影響期間,市防指及時啟動相應防臺預案,各級防指、水利、氣象等部門根據雨水情,科學分析,合理調度。特別是在“羅莎”臺風期間,對大型水庫及全市重要堤防閘站累計實施25次調度,充分發揮了水利工程的防洪減災作用。在臺風影響的關鍵時期,市委書記孫文友、市長馬以親自指揮全市防臺抗臺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副市長、市防指指揮楊建新坐鎮指揮防臺抗臺工作,各級水利部門派出專家工作組,趕赴基層和水管單位組織指導搶險,各級防指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臺抗災工作,為實現“不死人、少傷人,損失最小”的抗臺目標作出了貢獻。
(二)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水利工程建設取得新成效
1、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積極推進。以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為契機,啟動實施大錢港整治工程。目前整治工程已正式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億元。積極支持配合濱湖大道建設,環太湖公路浙江段(環湖大堤加固)工程項目建議書由省水利廳出具審查意見報太湖流域管理局辦理規劃同意書。完成北排鳳橋港延伸段護岸工程5.2公里等。
2、農村水利建設取得較大進展。主動將水利建設與新農村實驗示范區相結合。全面實施河道清淤工作,全市完成河道清淤865公里,完成年度計劃的123%。大力實施千庫保安工程,消除水庫安全隱患,已基本完成省廳下達我市18座水庫除險保安建設任務。開展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新建、續建5項“千萬畝十億方節水灌溉工程”,完成吳興區東林灌區初步驗收工作,完成8萬畝標準農田水利設施規劃設計和建設管理。
3、“苕溪清水入湖”工程綜合治理前期工作初見成效。按照省、市的部署,各級水利部門加強領導,組織力量、深入調研、理清思路。編制了《*市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水利部分),并多次赴水利部、省水利廳、太湖流域管理局進行匯報、溝通。目前,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杭嘉湖平原環太湖婁港綜合整治、平原河網清淤、南太湖生態修復帶、水資源監測與預警系統等項目已納入水利部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方案并送國家發改委。
(三)關注民生、服務大局,水資源保障和水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強化
1、水源工程建設全力推進。老虎潭水庫工程今年完成投資2.5億元,累計完成5.64億元。水庫大壩施工按計劃完成各階段計劃目標,重力壩段填筑基本完成,兩座副壩抓緊施工,房屋拆遷進入尾聲。庫區公路、電力、通訊、廣電等基礎設施復建工程基本完成。完成老虎潭水庫引水工程項目可研報告、初步設計審批和引水工程招投標工作。合溪水庫工程完成投資2.83億元,水庫拆遷安置點土地征用、場地平整和庫區土地征用等工作按計劃推進,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年底前開工建設。圍繞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加大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管理。全市完成10項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改善16.6萬農民的飲水條件,完成省政府下達我市的建設目標任務。
2、藍藻防范和水環境治理工作措施有力。針對今年太湖藍藻暴發、威脅群眾飲水安全,按照市里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把做好藍藻防范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利用沿湖水文站點加強水質監測,為領導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同時,制定提出藍藻暴發時水利工程調度等各類應急措施;協助有關部門探索建設環湖大堤沿岸生態恢復和凈化功能防護帶。制定太湖沿岸區域和*中心城區區域河道清淤方案,并在資金、計劃安排上實行傾斜政策,加快了清淤進程。組織力量開展了“引江濟太”實施對*的影響分析。編制完成《*市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市水資源綜合規劃》、《*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并報省水利廳復審。
3、水資源管理和水政執法力度加大。按照省廳的統一部署,啟動實施了全市116個水功能區確界立碑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開展省、市級河道管理和保護范圍劃界工作,完成省級河道劃界199公里,市級河道劃界60公里的任務。開展了全市陸地水域調查工作,完成了調查成果匯總、審查。編制完成《*市中心城市水域保護規劃》、《*市區水域保護規劃》。組織開展了涉水重點工程建設水政執法大檢查活動,對開發建設項目施工中非法設障、毀損堤防、未按批準的施工方案建設等違法行為進行依法查處。加強涉水項目審批和水土保持方案實施的監督檢查,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圍繞“水利發展與和諧社會”主題,開展了水法律法規宣傳,舉辦了水政執法人員培訓班,全社會水法制意識進一步增強。
(四)強化管理、優化服務,水利的服務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
1、加強水利行業監督管理。開展了全市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全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層層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人,確保了今年全市水利系統安全生產無重大事故。開展全市水利專項資金執法檢查,確保了資金使用安全、規范。加大對水利工程建設“四制”監督檢查,切實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安全。
2、認真開展機關作風建設活動。按照省、市委統一部署安排,全市水利系統積極開展了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制訂實施作風建設活動方案,明確領導干部要“樹立五方面形象”,黨員干部要“實現五個轉變”,確定了“加強新農村水利建設”等27項重點工作。通過開展作風建設,廣大干部職工深入基層、為民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有力地推動了各項水利業務工作的落實。
3、加強黨風廉政和干部隊伍建設。認真學習《中共中央紀委關于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定》,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努力構建具有水利行業特點的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開展文明單位創建、“雙千萬結對幫扶工程”走訪慰問活動。制訂并實施*市“*”水利人才規劃。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市水利與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進程相比仍然滯后,與建設現代水利、可持續水利的要求相比差距較大,主要表現為:一是防洪抗災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隨著一輪“治太”、一期城防工程建設的完成,重點區域防洪體系基本形成,但平原河網地區面廣量大的圩堤塌損嚴重、圩區防洪形勢依然嚴峻;預防和抵御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能力還很薄弱。二是依法治水能力需要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特別是開發建設單位及少數部門領導水法制意識比較淡薄,占用水域、圍堵河道現象難于有效遏制,水域占補平衡難于落實到位。三是水環境整治任務繁重。全市農村河道淤積十分嚴重,水生態環境惡化,人民群眾要求加快河道整治呼聲十分強烈。同時,一些經過清淤的河道由于沒有及時建立長效保潔機制,致使水草、水葫蘆等水生物重新蔓延。四是水管單位體制改革工作進展不夠平衡。部分縣區對水管單位體制改革存在畏難情緒,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導致改革工作進展遲緩。五是水利建設投資需求與供給存在矛盾。等等,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我們既要保持清醒、深刻的認識,又要采取積極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