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局加強財政運行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區財政局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財稅部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屆六中全會、“*”大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財政工作,積極應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堅持依法理財,調優收支結構;發揮財政職能,支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財稅運行總體情況良好。
一、今年財政運行情況
*年區財政總收入完成14122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60%,完成區人代會計劃的107.46%。其中:上劃中央收入7875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01%,完成區人代會計劃的103.45%;市、區地方財政收入完成6247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93%,完成區人代會計劃的112.99%。在市、區地方財政收入中,區級固定收入完成449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2.86%,完成區人代會計劃的164.05%。
國稅部門完成9218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12%,完成區人代會計劃的104.40%;地稅工商稅收完成3880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12%,完成區人代會計劃的108.83%;財政性收入完成1024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7.54%,完成區人代會計劃的137.17%。
*年全區一般預算支出45028萬元,同比增長29.80%,完成區人代會計劃的125.50%。
二、主要措施及做法
(一)圍繞收入主線,征收工作實績獲新高
今年是我區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之年,抓好組織收入這一主線意義重大。因此,全局上下鎖定收入目標不放松,把確保財政收入開門紅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在組織收入工作上爭時間、爭主動,強化收入分析、部門協作工作,年初下達各鎮(開發區)收入目標任務,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按月建立各鎮(開發區)收入進度通報制度,掌握收入進度第一手資料,加強收入預測分析,督促各鎮(開發區)抓好組織收入工作。同時,定期召開財稅聯席會,隨時關注稅收動態變化,及時預測增收難度,凝聚征管合力,解決困難。每季度下達收入任務,增強各鎮(開發區)抓收入的緊迫性和主動性;完善對國地稅和各鎮(開發區)財政收入考核機制,加大收入考核力度,使財政收入在去年高增長基礎上實現持續增長,為圓滿完成年度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二)發揮財政職能,支持經濟事業有新措
努力落實重點農業企業和農村綜合開發項目立項、實施工作。主動幫助有關部門銜接和協調好農業政策和農業項目工作,全區共申報農業項目44個,申請上級財政補助資金2194萬元,有力支持農業發展。做好發放臺帳的登記工作,減少撥付環節,足額發放*年度農戶購置大型農業機械補助工作和禽流感畜禽補助資金288萬元。按照“工業經濟發展年”的總體要求,集中財政資金,重點扶持新型紡織、木業、電磁線、電梯等支柱產業的發展,培植骨干財源。主動幫助一批生產規模大、產品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向上爭取資金,共向上申報各類科技項目255個,其中國家級28個,省級128個,市級99個,爭取補助資金近5000萬元。積極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促其爭創品牌。支持以旅游業為重點發展第三產業,積極向省、市爭取旅游項目補助資金和區本級財政投入旅游建設資金。安排好旅游商貿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旅游景點開發,發展后續財源。
(三)協調惠民工程,促進和諧共進出新績
一是推行民生工程,確保重點支出。一方面加大做好社會保障工作的力度。區財政按照建設公共財政要求,繼續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推行控壓并舉,確保重點支出。切實把有限的資金用在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就業就學就醫、社會保障和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等方面。為適應住房公積比例調整,測算財政支出安排方案,全面完成區機關、各鎮(開發區)住房公積金調整和審批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對教科文衛等社會事業投入。在支出預算安排與執行過程中,注重統籌兼顧,不斷優化支出結構,在確保機關和事業單位正常運轉的同時,千方百計籌措資金保證各項法定支出需要,今年累計安排資金3052萬元保障農林水事務支出需要;撥付5287萬元用于科技、衛生、文化事業需求;著實安排好教育經費16112萬元,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二是推進“百千”工程,全面整合資源。一方面加大對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保證資金投入*鎮創建國家衛生鎮建設和生態區建設。另一方面想方設法籌措資金用于區重點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積極向上申報“城鄉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建設省級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和“垃圾集中運輸項目扶持資金”60萬元。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努力拓寬籌資渠道,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已投入“百千”工程資金2444萬元,支持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三是落實惠農工程,建設農民補貼網。按照財政部的要求,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制訂工作方案,深入調研,加強培訓,逐級負責,已全面完成農民補貼網建設工作,共采集錄入農戶數為10.45萬戶,相關信息達794.3萬條,建立了全區農戶種糧補貼及相關信息統計制度,實現網絡化管理。
(四)立足改革創新,提升財政監管新水平
一是推行部門預算改革,按照*年區級部門預算編制實施方案,落實定員定額的編制方法,實行預算內外資金的統籌安排,提高部門預算編制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金財工程”這一平臺,實現資金申撥、指標管理、會計核算的系統化管理,提高財政管理現代化水平。二是開展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已確定區水利局、區旅游局、區團委、區信息中心作為首批國庫集中支付試點單位。主動調研取經,為正式啟動運行做準備。三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全面開展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召開全區機關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動員會,及時解答疑難問題,確保各部門上報的數據準確輸入。制定國有企業會計委派工作招聘實施方案,做好國有企業會計委派招聘、聘任工作。四是推行績效評價制度改革,規范資金使用程序,對專項資金實施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跟蹤問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五)兼顧各項機制,樹立財政形象效績顯著
一是加強財務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強各鎮(開發區)財政財務管理,推行大額支出審批制度,完善財務審批制度。開展各鎮(開發區)財務互查工作,強化各鎮(開發區)財政預算執行分析能力,針對出現的不足,及時研究改進措施。為規范各鎮(開發區)債務管理,研究制定并下達了各鎮(開發區)*年度債務收支計劃,做到項目審批與債務風險指標相結合,規范舉債行為,防范財政風險。
二是加強內部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內部責任制考核,完善《干部責任考核制度》,定期實行考核,激發機關干部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深化ISO質量管理體系,用ISO9000族質量管理,優化局內部管理,促進全局干部職工服務意識的增強,提高財政工作的規范性、科學性、系統性,推進政務公開,進一步提高財政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財政工作效率和財政管理現代化水平。
三是加強會計管理機制。做好會計法規的培訓與宣傳,加大對財務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力度,提升財務人員業務水平,強化財務人員服務意識。同時,開展《會計法》執法情況檢查,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崗位設置、內控制度建設及會計人員持證上崗、繼續教育等情況進行摸底檢查,取得一手資料完善會計人員信息庫,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管理和會計隊伍建設。
四是加強學習教育機制。深入開展以“創建廉潔高效機關”為主題的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教育活動,把專題教育活動與開展“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組織上好黨課,強化全體財政干部職工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進一步增強黨性修養和拒腐防變能力,牢固構筑思想道德防線。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訓制度,堅持“星期一夜校”學習制度,以時事政治理論、財政基礎理論、現代管理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培訓,提高干部職工的政治理論水平和運用科學理論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落實*年懲防責任體系,明確工作職責,從教育、制度、監督三方面完善措施,努力提高財政部門有效預防腐敗的能力。
五是加強機關效能建設。以“作風建設年”為契機,切實提高機關效能,做好議案辦理工作,加強與代表、委員們的溝通與聯系,深入調查研究,層層落實責任,認真辦理議案答復,確保在規定時限內辦結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滿意率達100%。積極做好創建滿意基層窗口工作,提升窗口服務水準和質量。實行領導聯鎮村制,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每月下訪兩次,切實深入基層,為民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