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行政管理總結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這次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全國、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市20*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表彰先進,安排部署20*年工作。上午,受到省局和市局表彰的4個縣局、先進個人和“六個十佳”的代表發言介紹了他們的成績和經驗,其他縣區局也都提交了書面匯報。發言和匯報都從不同角度展示了20*年的工作成果,對今后的工作有借鑒指導意義。我代表市局黨組,向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熱烈的祝賀!向為我市工商事業發展辛勤工作的全系統干部職工表示親切的慰問和感謝!一會兒,丁市長還要對我們的工作做重要指示。下面,我代表市局黨組,對20*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進行總結,對20*年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20*年工作簡要回顧
20*年,全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工商總局、省工商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全局,堅持“抓班子、帶隊伍、保穩定、促發展”的總體要求,倡導“和諧、敬業、務實、創新”的*工商精神,以保障生產和消費安全為重點深入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以信息化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市場監管方式改革,以“四大興農工程”為重點積極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以規范化建設為重點努力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市局和各縣區局全部進入市級文明單位行列,其中市局和灤平縣局榮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消保工作受到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表彰,是全國工商系統三個獲獎單位之一。市局和隆化縣局、*縣局被省局評為先進單位,另有10個工商所、15名同志受到省局表彰。
一、以保障生產和消費安全為重點,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取得新成效
(一)“紅盾護農”集中執法行動成效明顯。全面落實農資市場監管責任制和農資經營“兩帳兩票一卡一書”制度,推行種子經營留樣備查制度,加強宣傳和社會監督,加大執法力度。檢查企業5027戶次,整頓市場56個,監測化肥100批次,監測種子41批次,監測農膜14批次,監測農機配件17批次,查處農資違法違章案件335起,案值157.8萬元,罰沒款45.09萬元,其中罰沒款萬元以上大案3起,沒收假劣農資2750公斤,查辦案件數量和罰沒款數量分別是上年的3.3倍和5.8倍;受理農民投訴31起,為農民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702萬元。全市農資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全年涉及農資的投訴較上年下降60%以上。《*日報》以《為了大地的豐收——全市工商機關“紅盾護農”集中執法行動綜述》為題進行了長篇專題報道。
(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亮點突出。先后開展了“食品安全執法月”、熟肉制品專項整治、“一縣一品”專項整治和節日市場專項整治,查處食品類違法案件746件,收繳罰沒款46.4萬元。對食品經營主體進行了全面清查,取締無照經營267戶。組織食用油、熟肉制品、蔬菜、調味品、元宵、月餅、茶葉等食品類質量監測236個批次,監測出不合格食品27個品種。以市場監管責任網、食品流通安全網和群眾監督網為內容的食品安全“三網”建設,成為我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中的亮點,受到省局領導和省局檢查組的充分肯定,國家工商總局政務信息、《中國工商報》、《工商行政管理》刊登了我局的做法,《*日報》頭版頭條以《阻斷問題食品的通道——我市工商系統建立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綜述》為題進行了長篇報道。
(三)治理商業賄賂取得明顯突破。積極與有關部門配合。先后兩次召開專題調度會,根據我市實際明確檢點,開展業務培訓,進行工作交流。積極與有關部門配合,爭取領導支持。針對商業賄賂案件隱蔽性強、查處難度大的特點,實行了大要案督辦和聯辦制度,加大執法力度。全年立案查處商業賄賂案件39起,罰沒款71.1萬元。市局兩次在市有關會議上發言匯報,市政府和省局對我們的工作都給予了肯定。
(四)打擊傳銷取得重大戰果。面對禁而不絕的傳銷和變相傳銷,我們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發現就打。全系統出動執法人員2112人次,驅散參與傳銷人員3277人,搗毀傳銷窩點25個,立案查處4起,向公安機關移交2人,沒收用于傳銷的工具價值6萬多元,罰款10萬多元。11月3日,市局組織機關和雙橋分局近百名執法人員,在公安部門的配合下,搗毀了“法國夢麗雅”傳銷團伙,查處傳銷人員247人,其中骨干45人。《中國工商報》在頭版以《“夢”斷熱河——*工商搗毀“法國夢麗雅”傳銷團伙始末》為題予以報道,省局金洪鈞副局長在報道上作出重要批示:“*市工商局這一仗打得很漂亮,向*工商執法人員表示敬意,請各市局學習*市局這種敢打硬仗的精神,認真貫徹11月22日全省打擊傳銷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狠抓工作落實,徹底鏟除傳銷這一危害社會的毒瘤”。市局協調市綜治委、市公安局出臺《關于禁止為傳銷行為提供經營培訓住宿場所的通告》,推進了對傳銷行為的綜合治理。
此外,全系統開展企業年檢和個體工商戶驗照,查處違法企業2*戶,個體工商戶1200多戶;查處無照經營16000余戶,引導辦照6049戶;開展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集中執法行動,查處商標違法案件20余件;開展廣告市場專項整治,查辦違法廣告案件45起;嚴厲打擊商業欺詐行為,查處商業欺詐案件44起;開展汽車市場專項整治,查處監測不合格車輛19個批次;開展房地產市場專項整治,查處房地產市場違法案件14起;嚴格企業動產抵押登記,加強拍賣業監管,規范維修行業服務行為,進行了星級市場評選和守重企業公示;在安全生產檢查、環保檢查、文化市場整治、校園周邊環境治理、鐵路護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中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市局被推薦為*市綜合治理平安創建先進單位。
二、以信息化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市場監管方式改革取得新成效
(一)加大投入力度,信息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全系統投資近300萬元推進信息化建設,新增、更換了一批設施,全系統電腦已達7*臺。市局機關電腦配備基本達到人均一臺,各工商所配備電腦兩臺以上。省、市、縣(區)三級視頻會議系統正式開通,省、市、縣(區)、工商所四級網絡基本暢通。組織了全員信息化技能培訓,網絡應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基本實現非保密文件和企業登記等數據網上傳輸。業務軟件逐步得到應用,數據庫建設逐步完善,工商所全面實現了微機收費。
(二)完善工作機制,12315行政執法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完善了12315指揮網絡系統、快速指揮短信平臺和各項工作制度,加強受理信息錄入,全系統集中受理、迅速分派、快速反應、及時反饋的工作機制初步形成。全市12315受理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建議80932件,是上年的14.5倍。其中受理消費者咨詢71119件;受理申訴4927件,辦結率99.95%,較上年提高了7.88個百分點;受理消費者舉報3965件,辦結率99.77%,較上年提高12.47個百分點;調解成功率88.43%,較上年提高32.49個百分點。
(三)推進“一會兩站”建設,消協組織作用進一步發揮。精心組織了全市“3.15”紀念活動,推薦39個“一會兩站”建設先進集體和個人受到省政府表彰。著力抓了鄉村領導班子換屆期間“一會兩站”建設,培訓“兩站”工作人員6*0人次。認真組織“一會兩站”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討論,參與廣泛受到省局通報表揚。不斷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消協工作的社會知名度不斷提升。組建消費維權律師團,建立仲裁委聯絡處,創新消費糾紛解決方式。全市消協組織接待咨詢47500余人次,受理消費投訴3*2件,為消費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60余萬元,其中“一會兩站”咨詢25000人次,受理消費者投訴案件2949件,為消費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12.15萬元。經省局和總局推薦,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評審委員會評選,我局獲得第15屆“保護消費者杯”。
三、以實施“四大興農工程”為重點,積極服務經濟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實施“四大興農工程”,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政策扶農。促進農業產業化企業發展,登記注冊“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企業64戶,農民專業合作社10戶,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的個體私營企業290戶,農村農產品加工種植業及農業生產服務業269戶,以糧食為主要原料的農村加工業81戶,農村畜禽良種繁育企業513戶。二是經紀活農。出臺《關于積極培育和規范發展農村經紀人的意見》,扶持成立*市經紀人協會和*市農產品經紀人協會,對經紀人進行調查和規范。組織了百名農村經紀人外出簽約活動,到北京等9個省市簽訂合同1*份,合同金額1.28億元。全市已登記農村經紀人2295戶,執業人員21825人,全年經紀額19.2億元。三是品牌富農。推動農產品商標注冊,對爭創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的農產品龍頭企業實行跟蹤指導,全市涉農注冊商標已達237件。四是維權保農。開展“紅盾護農”集中執法行動,整頓農村食品市場秩序,推進“一會兩站”建設,組織了“服務維修到農村”公益活動,有效地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四大興農工程”得到黨委、政府和社會的關注,市委、市政府轉發了我局《關于實施四大興農工程促進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日報》頭版以《政策扶農、經紀活農、品牌富農、維權保農——市工商局實施“四大興農工程”紀實》為題進行了長篇報道。
(二)改革登記制度,完善注冊登記綠色通道。各級進一步加強登記窗口建設,完善落實便民服務措施,改革登記制度,除特定的關系生產和消費安全行業由主管局長核準外,其他行業企業委托核準員核準,個體工商戶委托給工商所登記。支持企業改革發展,共辦理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登記76戶,在公司制企業年檢中,除股份有限公司、高危行業的有限公司以及注冊資本有問題的有限公司,對其他公司不再要求提交審計報告,實行上門年檢、巡回年檢,為企業節省費用325萬元。落實國家鼓勵就業再就業政策,為1231名從事個體經營的下崗職工和大中專畢業生減免收費130余萬元。
(三)積極開展招商引資,促進個體私營經濟有了新發展。各級個私協會對前兩屆招商洽談會上簽約項目落實情況進行調查和跟蹤服務,促使項目履約率達到93%。同時積極進行新項目的開發、儲備、包裝和工作,新開發包裝了130余個招商引資項目,組織招商引資活動40余人次,組織項目會3次,已有6個項目正式簽約,投資金額達5.25億元,有2個項目達成簽約意向,投資金額約1億元。全市新登記私營企業1747戶,總數達到7100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3304戶,總數達到65399戶;新登記企業集團3戶,總數達到29戶;個體私營經濟年產值營業額352億元,較上年增長9.7%;社會商品零售額98億元,較上年增長24%。
(四)主動調研積極宣傳,實施商標戰略取得新進展。市局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先后向市委、市政府呈報了《關于我市商標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和《關于加快實施*市商標戰略的意見》,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均轉發全市。各級以各種形式開展宣傳,深入企業進行指導服務,突出重點進行培育。全年新發展注冊商標1*件,有11件注冊商標被省政府認定為河北著名商標。目前,全市有效注冊商標1319件,其中中國馳名商標2件,河北省著名商標26件。
四、以規范化建設為重點,不斷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不斷推進規范化建設,基層和機關出現新變化。一是繼續推進工商所改革建設。適應市場監管需要,撤并工商所5個,新增1個,工商所總數減至76個。全年投入970余萬元,新建工商所7個,改建2個,較高標準所達到43個,占總數的57%。為工商所新配一批微機和執法車輛。統一工商所辦公和生活設置,統一工商所標志,初步形成了*工商行政管理行業識別系統,行風監督員應邀視察工商所規范化建設時給予了好評。二是開展了機關規范化建設。市局新辦公樓投入使用,灤平、興隆、寬城、雙橋等縣區局也對辦公樓進行了改造,機關辦公條件和環境大大改善。總結工商所規范化建設和灤平、興隆、*縣局試點經驗,出臺了《關于加強機關規范化的意見》,編印了《機關工作規程手冊》,召開了全系統機關規范化建設大會。結合規范化建設推進文明單位建設,機關規范化建設全面展開并初見成效。市局和灤平縣局跨入河北省文明單位行列,其他縣區局均跨入市文明單位行列。
(二)狠抓執法行為規范,行政執法水平有了新進步。以湖南“桃源事件”、陜西“潼關事件”為戒,先后開展了兩次隊伍教育整頓,利用半年時間開展了“推進依法行政、規范執法行為”專項活動。完善了《工商行政管理權力目錄》,制定了《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規范(試行)》等制度,形成了較完善的執法制度體系。開展法律法規學習,請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辦了行政訴訟法講座,與市政府法制辦共同舉辦了2期股、所長培訓班。開展了案件質量大檢查,各縣區局對一般程序案件進行了全面檢查,市局對各縣區行政處罰和登記檔案進行抽查。開展規范執法行為集中檢查月活動,走訪4308家企業、個體工商戶和14個集貿市場;開展了陽光大接訪活動,接待群眾咨詢3000多人次,受理來訪800余人次,現場解決問題224件。
(三)加強政治和法紀教育,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取得新成績。組織了新黨章學習貫徹活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文選學習。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按照市局黨組及成員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反腐敗工作任務,明確了領導班子及成員23項責任目標。組織全系統學習《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學習《領導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讀本》,觀看《懺悔錄》等光盤,開展預防職務犯罪教育、治理商業賄賂自查自糾。多種形式開展機關廉政文化建設。加強制度建設和落實,嚴格隊伍管理,查處違紀案件3件,紀律處分4人。毫不放松地抓民主評議行風和基層所行風創建活動,市局和興隆等6個縣區局繼續免評;在國稅和地稅參加評比的情況下,豐寧、隆化、平泉縣局和雙灤、開發區分局均獲得免評,圍場縣局獲得第二名。
(四)突出預算管理,財務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規范票據管理,推行微機收費,實行網絡監控,適時進行調度,發現并堵塞收費漏洞,在落實扶持就業政策,對特殊群體減免登記費和管理費130余萬元,對個體客運退費170余萬元、減免管理費500余萬元的情況下,全系統仍實現收入7*4.3萬元,完成預算的102%。強化預算約束,堅持量入為出,嚴格開支項目審查,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全年完成支出8616萬元,完成預算114.4%,在保障了市局辦公樓建設、系統網絡建設和9個工商所建設的同時,還償還歷史欠帳468萬元。對縣區財務主管和財務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組織了財務審計和互查,發現和糾正存在問題,進一步完善了財務管理工作制度。
(五)圍繞中心突出亮點,信息宣傳調研工作再上新臺階。進一步加大對信息宣傳和調研工作的領導力度,整合資源,圍繞中心,突出亮點,適時調度,注意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市局編發《簡報》39期、《快報》187期,計編發信息536條,已知被市以上領導機關采用176條,其中被省局采用89條,被國家工商總局采用26條,年度成績在全省各市局中排名第二。全系統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發表新聞稿件2058篇,是上年的2.4倍。其中在國家級媒體發表121篇,是上年的4.2倍。市局編發《*工商》7期,編發稿件144篇,全系統在市級以上媒體發表調研稿件33篇,較上年增加60%,12篇調研成果在省局和省工商學會論文評選中獲獎。
一年來,各級老干部工作、機關黨務、后勤服務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各級直屬單位的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回顧20*年工作,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也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部分干部執法指導思想還不夠端正,重監管輕服務、重處罰輕規范的問題仍然存在;二是市場監管不到位,無照經營、假冒偽劣商品等市場安全隱患不可忽視;三是機關規范化建設剛剛起步,工商所建設進展不平衡,監管執法水平和信息化應用亟待提高,隊伍整體素質與各級黨委、政府對我們的要求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與我們肩負的任務還不相適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新的一年里下大氣力進行整改和克服。
同志們,今年的工作任務和要求已經十分明確,下一步的關鍵在于狠抓落實。要建立和完善抓落實的責任機制,健全督查制度,市局辦公室要配合相關科室對各項重點工作立項督查,定期通報工作進度和完成情況,加強對基層工作的明察暗訪,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做到每一項工作都有布置,有檢查,杜絕坐而論道、只說不干或者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等不良現象。各級要結合地方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在全面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著力謀劃和抓好對全局有影響力和帶動力的亮點工作。我們要始終保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始終保持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團結一致,齊心協力,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任務,以新的更大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