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速新型工業發展的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全面落實節能降耗措施。全縣規模工業迎來了高速運行的良好態勢
一、規模工業運行良好
1-6月份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4.02億元,同比增長65.8%;實現工業增加值9.14億元,同比增長49.13%,位居全市的第二位。完成工業銷售產值33.47億元,同比增長62.99%;產銷率為98.38%。工業生產與銷售協調發展,全縣工業經濟運行保持較高水平。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46億元,同比增長62.59%;實現利稅總額20997萬元,同比增長106.74%。總產值超過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6家,過1億的有2家,旺化螢石、鼎力鉛業、隆豐冶煉、遠景鎢業、春暉化工、祥力運輸機械、澤豐園、天津大橋焊材、特斯克汽車零部件等一批支柱企業產值增幅都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趨勢。工業園區經濟發展更是喜人,1-6月我縣工業園區已有進園企業39家,現有開工企業20家,其中進入規上工業企業的有8家。截止6月園區工業完成總產值3.6億元,同比增長1.5倍,實現產銷率100%,完成稅收1180萬元,增長30%。
二、全縣工業運行面臨的主要問題
受冰凍災害和夏季限電的影響我縣大部分企業都不同程度損害,但我縣工業經濟總體運行良好,在上年穩步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生產平穩增長、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工業經濟運行中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㈠產業層次低。落后產能、落后工藝、落后企業占相當大比例,缺乏深加工、精加工企業,產業鏈不長,產品附加值低。
㈡工業結構不合理。輕重工業結構失衡,重工業占全部工業產值的80%,其中冶煉化工、礦產工業傳統產業所占比重達70%。小冶煉、小礦山等高能耗企業,如受產業政策調整影響,全縣工業經濟后果不堪想象。
㈢煤、油、運及工業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企業成本壓力加大,導致部分行業和企業盈利空間縮小。
㈣資金供求矛盾突出,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起步慢。企業融資難,銀行貸款難。近年來銀行存貸比一直低于35%,銀行貸款用于工業發展的不足三分之一,這一情況嚴重制約了重點項目和重點產業的發展。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建設,科技服務體系機制建設、現代物流業等現代服務業體系建設基本沒有起步,企業發展動力不足。
三、推進我縣新型工業化的幾點建議
㈠解放思想,強化理念,切實優化發展環境。我縣經濟發展的差距在工業、潛力在工業,希望在工業,著力點也應該是在工業。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看,工業化是現代化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階段。從客觀必然性和現實緊迫性看,工業化是解決現實矛盾的根本舉措,是實現富民強縣的根本途徑。當前,困擾全縣的主要是兩大難題,一是財政實力弱,二是就業難。要解決這兩大難題,工業化是繞不開的主題。必須把工業化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中心任務,強化“農業是基礎,工業是主導”的觀念,全力以赴謀工業、抓工業,推動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的轉變。要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營造全縣上下大辦工業,各部門服務工業、全社會支持工業的濃厚氛圍。要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下大力深化行政審批體制改革,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營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下大力落實好各項優惠政策,從土地、財稅、融資、服務等方面扶持工業企業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大力推進依法治縣,營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環境。通過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努力營造“低市場成本、低生產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會成本”的投資環境。
(二)夯實基礎,加快速度,促進總量擴張和產業優化升級。新型工業化的基礎和前提是工業化,是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條件下實現工業現代化的途徑選擇。我縣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過程中必須走出一條符合本地實際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1、著力培育重點產業。一是繼續做大做強冶煉化工業。按照“扶大扶強、助精助深”的原則,引導冶煉企業加快技改步伐,加強落后產能、落后工藝的淘汰,積極引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大項目、精深加工項目。二是加快發展糧食、食用菌為主的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加快發展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三是培育整合煙花爆竹業的發展。爭取用2—3年內將煙花爆竹產業發展成為全縣工業支柱產業之一。四是積極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做好承接沿海地區電子信息產業梯度轉移工作,著力引進一批電子信息設備制造業,提高工業信息化水平。
2、突出抓好項目建設。加強對重點工業項目的協調服務,要繼續加大工業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引進對我縣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產業集群建設起示范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項目、精深加工項目、機械制造項目。
3、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要把握發展方向,充分考慮產業導向、優惠政策、環境保護、市場需求等因素,大力發展能耗低、污染小、發展前景看好的工業產業,大力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精深加工業。要主動承接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發展電子、針紡、農產品加工和煙花爆竹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做大做強做優衡南企業品牌。要加快發展循環經濟,重點做好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的規劃,對工業園區要在更高層次上實施整體規劃,在環保、循環、生態上做文章,在資源綜合利用上做文章,把工業集聚區做成一個環保型、循環型、生態型園區。
(三)統籌規劃,加強引導,推進工業集聚、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工業集中區建設,推進企業向園區集中、產業集聚發展和土地集約利用。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生態環保的原則,做好園區發展規劃與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的銜接,全面整合和提升工業園區。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入園發展,促使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總體來看,全縣工業發展面臨許多機遇,雖然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但總體環境還是有利于我縣工業經濟的發展。隨著工業強縣理念逐步深化,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我縣工業經濟發展迅速,投資需求持續擴大,只要我們采取有力措施,積極進行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我縣工業經濟就會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