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規范林業用地管理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為加強對我縣林地的保護管理,合理開發利用林地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和《安徽省林地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現提出以下林地使用管理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林地管理的重要性。林地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建設和林業生產的物質條件。林地包括喬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跡地、未成林地、苗圃地和宜林荒山。林地不是人們習慣稱的有林木的林地,無林地的荒山、荒地等也是林地,它們是林業用地統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林地是農用地的二級土地,它的使用管理同樣屬于土地管理的重要內容。因此,必須扭轉人們對林地的片面認識,把林地管理放在土地管理的重要位置,做好林地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二、實行林地用途管制,落實林地保護責任縣政府嚴格限制改變執地用途,確保全縣林地用量,按照確定的年度定額進行供給和管理。同時,按照占補平衡的原則,做到“占一還一”,確保全縣林地面積總量不減少。縣政府對全縣范圍內的林地保護負總責,各鄉鎮對其行政區域內的林地保護工作負責,確保林地管理科學化、法制化和效率化。
三、加強定額管理,做到合法使用。實行林地征占用定額管理,是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一項具體措施,是建立健全用地定額標準、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規模的有效手段。是節約、集約使用林地,保障、支持和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通過實行定額管理,對使用林地的項目實行宏觀調控,形成“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合理供地、節約用地”的使用林地機制,不斷提高林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四、加強源頭管理,規范使用行為。縣政府規定,除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外,對全縣范圍內的重點公益林區、森林公園、風景旅游區、省、國道、鐵路、高速公路、淮河、濠河等交通、河流干線兩側的林地等生態顯要位置劃定為“禁止使用區”,對石英石、石灰石等巖石裸露地、土層脊薄地等林地劃定為“可以使用區”,對一些生態脆弱地和其它林地劃定為“限制使用區”。同時對任何規范使用林地的行為結束后,要恢復林業生產條件。
五、落實規費管理,依法審核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使用林地,必須經縣級以上林業部門審核審批,取得《林地審核同意書》或相關批準文件;同時依法繳納林地補償費、林木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森林植被恢復費等“四費”用地單位憑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后,才能依法使用。杏則將追究使用者的法律責任。
六、嚴肅查處林地違法使用行為。多年來,由于少數人存在對林地的序畝認識,造成林地流失現象嚴重,特別是我縣蘊藏著大量石英石和石灰石資源,造成無序開采,不僅破壞了林地資源,也造成了環境污染。對此,縣政府將協調發改委、林業、土地、安監、環保、公安等部門,加強對林地的綜合管理;對任何非法使用林地的單位和個人,從事開墾、開礦、采石、采砂、取土、建筑等改變林地用途行為,縣林業、公安等行政執法部門將依法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