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文體藝術培訓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活動主題;活動時間;活動內容;活動要求這幾個方面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藝術節開幕式暨“為祖國歌唱”紅色經典演唱會;“為祖國獻禮”特色作品展;青少年文化活動周;“我們的節日”傳統慶典活動;企退人員社會化管理5周年系列活動;文體藝術培訓活動;電影放映月活動;閉幕式;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廣泛動員,精心組織;立足社區,拓展視野等,具體材料請詳見下文:
為隆重紀念建國*周年,結合省級文化示范區創建活動,充分展示社區文化成果,進一步促進社區文化建設,經研究,決定開展*街道第九屆社區文化藝術節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共建幸福美好家園,共享文化生活品質
二、活動時間
20*年5月——20*年10月
一、總體目標
按照《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復查暫行辦法》(文人發〔2004〕16號)的要求,對照新的《全國文化先進單位評選標準》,不斷鞏固和提高我縣創建成果,確保順利通過文化部“全國文化先進縣”的復查驗收。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文化“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以鞏固提升全國文化先進縣創建成果為主線,全面加強文化設施和文化隊伍建設,豐富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城鄉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推動三個文明建設健康協調發展。
三、工作重點
㈠鞏固文化陣地,完善硬件設施
一、藝術教育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一)開展藝術教育,提升群眾文化藝術修養。
大力開展文化藝術講座、藝術品展覽等活動,使社區成員能夠掌握必要的文化藝術知識,具備基礎的文化藝術欣賞能力、培養正確導向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精神。
(二)促進青少
年全面發展,培養青少年創造精神。通過文化藝術教育,使青少年藝術與科學思維能力相互滲透交織,開發其智力與創造意識。通過藝術獨特的文化培育功能對青少年的心理狀態進行價值引導,塑造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三)豐富老年人日常生活。
*年,*街道在區委、區政府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在區文化局等相關部門的悉心指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當前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構建“和諧*、文明*”的總體部署,立足社區、面向群眾,堅持以人為本,合理有效的整合社區資源,認真履行職責,積極發揮優勢,結合自身實際,切實加強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鞏固社區文化隊伍,開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動,營造了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圍,在全面推進社區文化建設的同時,不斷提升文化品位,豐富和滿足了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受到了廣大居民群眾的喜愛和好評,為構建和諧社區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礎。現將一年來的文化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
20*年在街道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把街道文化工作提上了議事日程并列入了街道全年工作計劃;街道確定了一名黨政領導主抓文化工作,由街道文化站和社區文化組織具體負責社區的文化工作任務,形成了人員分工明確、層層有人抓的文化工作體系,因地制宜開展了各種文化活動。
二、抓好設施建設、整和社區資源
文化活動室及活動設施、活動陣地的建設是開展街道社區文化活動的根本,活動陣地和設施的多少、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社區居民對文化生活的要求。街道為了滿足社區居民的文化需求和創造一個優良的活動環境,采取“上級援助一點、轄區單位贊助一點、自己籌措一點”的辦法,改善了街道社區的室內外活動場所、文化設施等基礎性建設。到目前為止,街道所轄8個社區均已成立了自己的文化活動室,各活動室均達到了“文化氛圍濃厚、服務功能齊全、站舍清新整潔、環境優雅和諧”的要求。作為街道、社區文化工作開展的陣地,各文化活動室均配備有專門的管理人員,活動室總面積達300余平方米,圖書千余冊,活動器材總值一萬五千余元。除此之外,街道還努力挖掘、整合社區文化資源,組建腰鼓隊、秧歌隊、太極扇隊、健身操隊、太極拳隊、武術舞劍隊、老年書法隊等專項文體團隊。各文體團隊積極參與市、區政府和街道組織的各項活動,累計全年開展活動一百余次,時時為廣大群眾奉獻著豐富的文化盛宴。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保持了街道、社區的文化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增強了居民的文化認同感,滿足了居民群眾對文化生活多元化的需求。
三、開辟宣傳陣地、推進社區文化發展。
大力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經驗材料
為更好地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市人事局認真總結近年來開發農村實用人才建設的經驗做法,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大力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建設。
一是加強政策指導。出臺了第一份關于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規范性文件——《**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選拔和管理辦法》。確定“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在農村種植、養殖、農機、加工、購銷、捕撈、文體藝術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長并做出一定貢獻的人員中推薦選拔。并根據本市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制定“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培訓計劃,定期組織“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參加各類專業培訓。建立“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對“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分類登記、歸檔入庫,及時了解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的工作、學習、生活情況,為后續管理提供依據。
二是抓好隊伍建設。目前,已經初步建立一支由“市、縣、鄉、村”四級組成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十五”期間,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11645人,占全市人才總量的2.9%,隨著我市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到2010年,我市農村實用人才要達2萬人左右;獲得高、中、初級職稱農村實用人才比例將由目前的1.7:5:4.3上升到2010年的2.5:4:3.5。
三是強化表彰獎勵。為激勵農村實用人才成長,建立完善了農村實用才激勵機制。2005年,根據《**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選拔和管理辦法》規定,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對為100名有突出貢獻的農村實用人才進行了表彰獎勵,并授予了“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榮譽稱號。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四是注重培養“帶頭人”。2002年以來,結合“一村一品”工作,先后派出了26名農村產業帶頭人赴日本大分縣學習先進的農村發展經驗,通過培養“帶頭人”,起到了明顯的輻射作用,有力推動了農民科技素質的提高,帶動實用技術成果的廣泛推廣,也為培養更多的農村實用人才創造了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