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外匯投資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國家外匯管理局的75號文,雖然以“通知”的形式的,但表露了政府方面對待民營企業國際化投融資和貿易的政策上會逐步趨于市場化、公平化和自由化的動意。即使這個動意日前并不是相關各部委協調一致的結果,但至少證明政府面對WTO規則和民企國際化發展的要求,只能是“退讓”的。
一、相對于國際規則和市場需求而言,75號文略顯蒼白
75號文闡明了“特殊目的公司”的概念,這個概念并不能涵蓋所有境外設立公司所寄期的目的。以境內公司的資產及融資為基本要素和滿足財務要求,通過境內外股權置換使得境外公司上市融資,再返投回境內,這僅僅是在境外設立公司的目的之一,或稱為“初始目的“。還有很多情況,就沒有在75號文件中體現。例如:境內公司為使其經營的產業有上下游的銜接,需要在境外發展某一生意,這時,在境外融資僅僅是滿足資金需求的手段,而真正目的是在境外投資。僅就開發礦業而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礦藏資源相當豐富,開礦投資人也沒有國籍之限定,政府的政策方面更是寬松和鼓勵,而中國的礦業開發,政府的審批和限制十分繁雜,沒有一定的實力基礎,很難就取得“勘探證”和“開采證”等許可而搞定政府的。那么,對于有一定礦業專業資質,又有客戶資源的礦業企業來講,就期望在澳大利亞設立公司,或買下一家現有的公司,將國內的其擁有所有權企業的資產裝進澳大利亞這個公司,以此為公司的財富基礎,在澳上市融資,融資后的資金直接購買礦業,開采和篩選加工,再進口到中國或其他國家。
我認為,75號文的作用僅僅是政府“退讓”政策的信號,要想真正達到75號文所稱“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之目的,政府各相關部委應盡快統一協調,出臺一部較全面、可操作、有效率的《支持民企境外融資的實施細則》。
二、促進投資貿易自由化、公平化、擴大世界資源充分利用,是WTO規則的目的
WTO組織的直接目的,就是通過國家之間的貿易和經濟事務,擴大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發展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創造一個世界范圍內的企業之間公平競爭的國際環境。
【論文關鍵詞】外匯儲備;金融全球化;資本項目
【論文摘要】截止到2008年3月份,我國外匯儲備已達到16821.77億美元。中國超過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如何運用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文章由此對我國外匯儲備進行了探討。
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急劇上升,2000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僅為1656億美元,2001年同比增長28.1%,達到2122億美元。此后幾年,外匯儲備余額同比增長速度都超過30%。2007年12月末,我國外儲備余額為15282.49億美元,同比增長43.32%。截止到2008年三月份,我國外匯儲備已達到16821.77億美元。中國超過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如何運用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在金融全球化的宏觀背景下,保持相當數量的外匯儲備,是保證對外支付并穩定本幣幣值的重要手段。但同時,我們更應該認識到,作為一種金融資產,外匯儲備并非多多益善,過多的外匯儲備反而會帶來一定的資源浪費和效率損失。首先,一國的外匯儲備過多,占用基礎貨幣的增多,削弱了貨幣政策的調控能力,也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并導致貿易摩擦加劇,增加了宏觀經濟的調控難度;其次,過多的外匯儲備造成資金的閑置與積壓,也同時容易遭受匯率的損失。
而依據國際上通用的方法來科學衡我國外匯儲備,我國外匯儲備存在過剩現象。2007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249,529.90億元,而外匯儲備為15282.49億美元,經過換算為41.89%,遠遠超過適度指標10%;從2007年末外匯儲備相當于當年月平均進口額看,中國月平均進口額為796.5億美元,相當于19.2個月,大大超過3個月的標準;從對外債務總額之比,我國2007年末對外負債總額為373,618,089千美元,外匯儲備為外債的4.09倍,遠遠高于30%,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外匯儲備過剩情況。
我國外匯儲備激增的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流動性過剩的表現;流動性過剩的成因;綜合性應對流動性過剩的政策調整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巨額貿易順差、引進和利用外資的政策不合理、存貸款利率過低且存貸差過大、外匯儲備管理體制單一、積極調整涉外經濟金融政策、進一步改革外匯儲備管理體制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CPI貿易順差流動性過剩
論文摘要:流動性過剩已經成為很長一段時閻以來人們所關注的重點,這主要是由于流動性過剩對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構成了一定的阻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本文通過近年來所存在的一些經濟現象引出了流動性過剩,詳細闡述了流動性過剩的表現、產生原因以及對策。
一、流動性過剩的表現
所謂流動性過剩,簡單地說就是貨幣當局貨幣發行過多、貨幣量增長過快,銀行機構資金來源充沛,居民儲蓄增加迅速。在宏觀經濟上,它表現為貨幣增長率超過GDP增長率;就銀行系統而言,則表現出銀行超額儲備過多,具有很強的放款能力。
(一)CP!居高不下
[論文關鍵詞]外匯儲備居民存款安全感和諧社會
[論文摘要]首先介紹了近幾年我國外匯儲備及居民存款的發展情況,然后分析了政府和居民安全感的缺失以及這種狀態對外匯儲備和銀行存款的影響,最后從建立和諧社會的角度分析提高政府和居民安全感的必要性。
一、我國外匯儲備的發展情況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經濟持續增長,多年來外國投資的涌入和外貿高速發展,使外匯收入大量增加。為了維持人民幣的穩定,央行幾乎買下了全部流入國內的外匯,這些外匯最終變成了國家外匯儲備。近兩年,我國外匯儲備以每年2000億美元的速度不斷攀升,2006年2月就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國。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增外匯儲備2663億美元,超過了去年全年新增額2473億美元。截止到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已超過1.33萬億美元,且增速迅猛。
一般認為,外匯儲備以滿足進口需求、償還外債和干預匯率需要為主要目的,要滿足這一目的,我國大約只需要7000億美元外匯儲備。現在,每天仍有大約10億美元源源不斷地流入國內,而央行為此每天需要投放70多億人民幣,這些錢最終流向銀行和市場,帶來了流動性過剩的矛盾。“1萬億元是個大數目,但也是塊燙手的山芋。”當2006年10月底我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萬億美元時,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如是說。同時,國務院總理表示,“外匯儲備的增加增強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國際支付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過他也承認,“外匯儲備流回地方金融系統,助長了經濟結構的扭曲”。
二、我國居民存款的發展情況
【論文關鍵詞】外匯儲備;金融全球化;資本項目
【論文摘要】截止到2008年3月份,我國外匯儲備已達到16821.77億美元。中國超過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如何運用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文章由此對我國外匯儲備進行了探討。
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急劇上升,2000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僅為1656億美元,2001年同比增長28.1%,達到2122億美元。此后幾年,外匯儲備余額同比增長速度都超過30%。2007年12月末,我國外儲備余額為15282.49億美元,同比增長43.32%。截止到2008年三月份,我國外匯儲備已達到16821.77億美元。中國超過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如何運用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在金融全球化的宏觀背景下,保持相當數量的外匯儲備,是保證對外支付并穩定本幣幣值的重要手段。但同時,我們更應該認識到,作為一種金融資產,外匯儲備并非多多益善,過多的外匯儲備反而會帶來一定的資源浪費和效率損失。首先,一國的外匯儲備過多,占用基礎貨幣的增多,削弱了貨幣政策的調控能力,也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并導致貿易摩擦加劇,增加了宏觀經濟的調控難度;其次,過多的外匯儲備造成資金的閑置與積壓,也同時容易遭受匯率的損失。
而依據國際上通用的方法來科學衡我國外匯儲備,我國外匯儲備存在過剩現象。2007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249,529.90億元,而外匯儲備為15282.49億美元,經過換算為41.89%,遠遠超過適度指標10%;從2007年末外匯儲備相當于當年月平均進口額看,中國月平均進口額為796.5億美元,相當于19.2個月,大大超過3個月的標準;從對外債務總額之比,我國2007年末對外負債總額為373,618,089千美元,外匯儲備為外債的4.09倍,遠遠高于30%,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外匯儲備過剩情況。
我國外匯儲備激增的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