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學教學在高職護理實踐教學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分析醫學模擬教學在高職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學校高職護理二年級兩個班級學生各50名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教學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采用醫學模擬教學法)和對照組(采取常規實踐教學法)。比較兩組高職護生的最終考核成績以及兩組對實踐教學活動評價的差異。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理論成績分別為(88.9±5.6)分和(82.6±4.1)分,操作成績分別為(86.5±5.2)分和(80.2±3.9)分,觀察組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對實踐教學活動評價分別為92.0%和74.0%,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醫學模擬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提高護理實踐教學質量,學生對醫學模擬教學滿意。
【關鍵詞】醫學模擬教學;高職護理;實踐教學
護理專業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專業,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生的專業素養,從而讓其快速適應臨床護理工作,在人才培養中需要通過實踐教學來培養護生的臨床護理能力[1]。但是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滯后,加上現代醫患關系比較緊張,導致很多護生無法直接參與臨床護理工作,影響了實踐教學效果,無法有效提高護生的專業能力[2]。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近幾年提出在實踐教學中采用醫學模擬教學的方法,其主要是利用經過規范化、系統化培訓的模擬患者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營造的模擬環境來替代真實的醫療環境,有助于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3]。為了進一步研究醫學模擬教學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對在校高職護理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分析研究,以期通過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崗位勝任力及專業素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在校高職護理二年級兩個班級學生各50名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實踐教學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采用醫學模擬教學法,共計50名)和對照組(采用常規實踐教學法,共計50名)。觀察組50名護生均為女生,年齡平均為(20.4±0.5)歲。對照組50名護生均為女生,年齡平均為(20.7±0.3)歲。兩組護生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實踐教學,主要是在實踐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情景教學法,在教學前將經典案例發放給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學習;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案例相關護理知識與技能進行整理,然后小組進行模擬訓練,之后通過集中討論總結和樹立相關知識與技能。觀察組采用醫學模擬教學法:1)教學前準備措施:首先根據教學大綱整理教學資源,包括課件、視頻、微課、圖片以及習題等資料上傳至班級群內,學生自行下載并開展自主學習。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招募幾名護生作為培訓對象,熟悉腳本劇情、患者的心理狀態、臨床癥狀等,并通過系統化、規范化的培訓來提高模擬場景的真實性,并將學生對模擬對象的表現情況作為教學評價的重點觀察內容。教師在課前劃出重點,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及文獻尋找解決方案及措施。2)實踐教學過程:在實訓室內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本次教學的案例以及情境,讓學生匯報自主學習提出的護理措施,然后隨機抽選幾位學生進行情景模擬訓練,包括病情評估、急救配合、護患溝通、護理實施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其他學生則認真的觀察和思考。經過培訓的護生扮演患者的角色,然后讓模擬患者評價護生在情景模擬訓練中的表現;其他學生對模擬患者及模擬訓練護生的表現進行點評,最后教師進行總體點評及總結與反思。
1.3效果評價。對兩組高職護生理論考核成績、操作考核成績比較以及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高職護生對實踐教學活動的評價。
1.4觀察指標。比較兩組高職護生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以及對實踐教學活動評價的差異。1.5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高職護生考核成績的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理論成績分別為(88.9±5.6)分和(82.6±4.1)分,操作成績分別為(86.5±5.2)分和(80.2±3.9)分,觀察組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高職護生對實踐教學活動評價的比較。通過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觀察組與對照組對實踐教學活動評價滿意度分別為92.0%和74.0%,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現代醫患關系的日益緊張,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實踐學習的資源減少,臨床實踐機會也不斷減少,尤其是各個重要的科室,如手術室、急診等科室[4]。醫學模擬教學通過專業化的訓練之后,能夠讓培訓者模擬各種臨床癥狀與體征,還可以利用對話來營造相應的情境,盡可能將問題集中在一個案例上呈現,從而較好的控制情境的發展,突破常規教學模式的限制[5]。在模擬環境下的情景教學中,還可以讓同學們設身處地的明白病人的需求,擁有良好的同理心,是醫護專業學生最應該具備的能力[6]。本研究發現醫學模擬教學讓護生在模擬真實的臨床環境中鍛煉其臨床思維及護理技能,強化其責任意識及探索護患溝通的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個人成長及形成良好的職業價值觀[7]。護生通過醫學模擬教學在問診、體格檢查以及綜合分析、護患溝通、人文關懷等方面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提升[8]。教學過程中除了常規的教師點評之外,還加入了模擬患者點評以及其他護生的點評,從而激發護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護生的臨床綜合應用能力[9]。此外還豐富了實踐教學活動,在醫學模擬教學過程中可模擬一些臨床上罕見的病例,而且可以重復使用同樣的病例和場景[10],解決了醫療教學資源缺乏的問題;通過臨床護理帶教老師的訪談,帶教老師均認為通過醫學模擬教學學習的學生,在臨床應變能力、病情觀察與分析、護患溝通、人文關懷、團隊協作、自我防護意識等方面的表現,均優于傳統實踐教學的學生。醫學模擬教學可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提供良好的平臺[11],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滿足學習需求,絕大多數護生喜歡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在真實的實踐情境下學習,可以拉近理論和實踐之間距離,逐漸消除教學和臨床之間差距。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效果好,課堂氣氛活躍,真正地體現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良好,醫學模擬教學有利于培養出更加貼近臨床需求的護理人才。將醫學模擬教學應用于高職護理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護理綜合能力,并為學生將來的臨床護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2]。但是醫學模擬教學的應用也對模擬患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模擬患者表現的更加真實和生動,才能更好的提高模擬教學中的學習效果,因此還需要不斷的完善相關培訓措施進行持續的改進,進一步提升醫學模擬教學的應用效果,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護理人才。
作者:嚴秀梅 陳建新 單位: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護理臨床學院護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