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云課堂在基礎護理學課程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伴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云課堂教學模式”作為當下基礎護理學課程發展的重要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近年來大多研究發現,“云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性與創新性對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效率提高影響頗大。該研究將對云課堂在基礎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研究,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提供依據參考。
關鍵詞:云課堂;基礎護理學;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質量
“云課堂教學模式”是當下我國高職教學模式戰略創新形式之一,具有較大的意義和影響。然而現階段有關我國云課堂在基礎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相對又較少,基于該問題現狀,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例如,建立課前預習、建立課中學習、建立課后復習等,該研究對云課堂在基礎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
1“云課堂”概述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其中,“云課堂”作為當下高效率教學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云課堂是指基于網絡技術、網絡背景下,采用線上、線下配合方式,通過微信軟件、網課平臺、QQ、媒體課件等實現線上教學、遠程教學。規避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滯后性、等待性,提升了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1-2]。云課堂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個特點,豐富了教學內容及資源,云課堂通過網絡教學資源應用,為教師、學生提供更為豐富、海量的教學、學習資源及相關內容。第二個特點,促進了師生互動,實現了“互動教學”,云課堂通過在線視頻講解、問題反饋、在線交流等方式,拉近了師生距離,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硬式”教學,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堅實基礎。第三個特點,調動了學習興趣,通過云課堂教學模式應用,轉變了傳統教學活動,賦予其更多的趣味性元素,提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學習欲望及興趣調動,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從而為提升學習的質量打下重要的基礎[3]。第四個特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云課堂對其進行監控,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掌握學生課后復習情況,并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優化教學的方案,改進教學的方法,選擇合理的教學資料,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云課堂在基礎護理學課程應用具體措施
2.1建立課前預習
針對基礎護理學課程的特殊性,在對其進行云課堂應用中,主要以“建立課前預習”為主,課前預習建立不是片面的簡單流程,而是更為科學、合理的系統布局,具體如下:第一,做好課堂準備工作,教師可以將基礎護理學課程內容制作成媒體課件,以微視頻、參考資料、PPT、實際案例、內容圖片為主要形式,并將其教學指導建議、學習方法、技巧等進行上傳,為下一步云課堂開展做好必要準備。第二,進行小組劃分,按照學生實際人數進行科學分組,通常為6人一組,分為4組,每組對教師下發的課前視頻學習材料、內容等進行觀看,并做好相關理論筆記。例如:在對“心臟驟停”出現主要原因與類型進行講解中,其心肺復蘇主要適用于哪些情況、對其心臟按壓基本原理具體指什么、心搏驟停如何對其進行臨床診斷、心肺復蘇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實施有效按壓、針對不同患者如何開放氣道、如何判斷心肺復蘇成功等。教師可以讓每組對其進行組內討論,最后為建議形成,由組長進行匯總,教師給予小組評價。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云課堂中的時間統計功能,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程、時長進行了解掌握。當然也可以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實時監督,對沒有完成學習任務的同學進行在線提醒。學生在課前預習過程中對其難點、疑點也可以進行提出,教師可以在線進行解答、分析[4]。
2.2建立課中學習
課中學習是提升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基于云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充分做好課中教學準備,在課中教學中應該對基礎護理學課程內容進行導入,并結合網上教學資源,通過小視頻、小圖片、小動畫等形式,讓學生自主分析、自主發現、自主消耗,教師可以針對性給予一定引導,對其知識點、難點、疑點等進行小節講解。在課中學習中,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通過護理學中的臨床知識、處理技巧、預防流程等進行實時提問,而教師作為課程內容教學的引導者,可以理論知識進行立體展現,如示范視頻、動作要領視頻、緊急處置時視頻的制作,讓學生更為清晰、明了的掌握護理知識、護理要領、護理目的[5]。以《無菌技術基本操作》課程為例來說,教師應利用互聯網途徑,收集一些與醫院無菌技術相關的圖片與視頻,在課堂上將這些視頻與圖片播放給學生,學生通過對這些視頻與圖片的觀看,準確了解無菌技術的重點,掌握無菌操作的基本流程、作用等,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學校還可以利用當前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構建出云課堂系統,教師可以在該系統內針對教學內容,構建出相應的模擬情景,利用該模擬情景,完成整個教學活動。對于該模擬情景來說,與實際情況非常貼近,學生可以在該情景內,完成各種基礎護理操作。學生操作的同時,教師對每個學生的云桌面進行監控,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相應的指導。而且,教師還可以利用這一平臺,向學生一些習題,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病人運送法》課程為例來說,教師可以在云課堂系統內,可以模擬出腫瘤、骨折或者是其他疾病的護理場景,并要求學生將這些“病人”運送至病房或診室。這時,學生就會利用以往學習到的知識,對“病人”進行運送,若學生出現搬運體位不正確、忽略周圍環境、動作不準確、運送前后缺乏有效交流等問題時,應給予指正,以確保學生掌握正確的病人運送法。
2.3建立課后復習
針對課前、課中的預習、學習,建立課后復習尤為重要。建議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通過網絡及遠程教學技術,實現云課堂課后復習。首先,教師可以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整理,通過任務下發等方式,讓學生在線上完成習題解答,并利用云課堂任務完成及打分模塊功能,對學生復習成績進行評測。以《患者晨晚間護理》為例來說,教師可以在教學完成后,通過云課堂系統向學生以下任務:“患者護理時,休息與活動都有哪些意義?”“對患者護理的過程中,哪些因素會對休息與睡眠造成影響?”“活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以及會對患者身體機能帶來什么樣的影響?”等。學生接收到這些任務之后,就要對這些任務進行解答,并將解答結果傳回給教師,教師針對反饋回的結果,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準確評價,有利于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其次,做好在線解答工作,對學生可能在復習過程中出現的疑問進行講解。以《飲食與營養護理》課程為例來說,學生在復習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如:冠心病患者是否可以吃雞蛋,為什么?需要補充鈣元素的患者是否只需要喝骨頭湯,為什么?等,這些內容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還影響到未來工作。當學生遇到這些疑問后,就可以通過云課堂平臺,將其提交給教師,教師獲取這些信息后,就會利用自身的學術知識,向學生進行深入的講解。這樣由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解答問題,具有較高的針對性,能夠解決每個學生遇到的問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后,教師根據課后復習效果及難點進行最終講解,消除學生疑問及困惑,起到提升復習質量的實際作用。以《病人排尿異常護理》課程為例來說,應總結出以下幾方面內容:糞便評估的方法,排便異常的護理方法,各類灌腸法的目的、操作方法與注意事項,影響排便的因素等,并將這些內容傳遞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內,針對自身實際情況,自主進行學習,以更好地掌握病人排尿異常護理的知識點。
3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云課堂在基礎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云課堂”概述、云課堂在基礎護理學課程應用具體措施,其包括建立課前預習、建立課中學習、建立課后復習等,多方面、多角度對云課堂在基礎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進行闡明,為下一步工作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梅.基于云課堂下微課教學法在《醫學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8,34(9):113-114.
[2]梁麗萍.基于職教云和云課堂的“水泥工藝及設備”混合式教學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6):131,139.
[3]王佳.基于云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3):9-10.
[4]陳魯,陳德,李長松,等.高職護理《常用護理技術》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探討———以“插鼻胃管術”為例[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9):3034-3036.
[5]高薇,孫靜,盧玉仙,等.基于云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學生《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23):2904-2905.
作者:張麗肖 李麗娟 單位: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