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攝影藝術意境表現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攝影作為一種大眾藝術形式,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藝術樂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攝影作品都刻印被稱之為藝術作品,其意境是提升其藝術格調的重要方式。本文首先對意境以及攝影藝術的內涵進行了簡單的闡述,然后結合攝影藝術意境中存在的問題,對其主要表現手法展開了具體討論。
關鍵詞:攝影藝術;意境;表現;問題
一、攝影藝術和意境概述
1、意境的內涵
在我國的藝術發展史中,不同的時代會賦予其不同的含義,但是不管時代如何變化,其核心內容卻始終如一,即在藝術作品中,創作主體的情感和創作客體的景致之間的高度統一和完美融合,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縱觀藝術發展的長河,優秀的藝術作品都能夠實現情景交融的完美統一,也就是藝術家們在塑造形象和創造審美價值過程中所追求的境界。對一件藝術作品而言,營造的意境好,就能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否則就會降低其藝術價值。由此可知,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意境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攝影藝術釋義
攝影藝術主要是指在借鑒繪畫等藝術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將攝影技術應用在藝術創作上產生的一種新型藝術,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攝影藝術是一種獨立發展的新興藝術形式,和其他藝術相比,具有強烈的大眾化特色,自由、民主而且具有鮮明的個性人特色。攝影藝術和其他藝術存在共性,主要表現為,攝影家的內心情感和他們對現實生活的認知程度是其展現藝術想象的主要來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通過畫面中的藝術形象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和觀賞者形成情感共鳴,充分調動觀賞者的理解例、思維力和想象力。但是攝影藝術和其他藝術形式也存在較大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它的語言工具是的攝影者個人的攝影技術和水平,藝術表現語言是通過攝影技術和攝影材料來實現的,記錄的是真實的社會形象。
3、攝影藝術意境
“意”和“境”是攝影畫面意境構成的兩個基本元素。“意”就是指攝影家的內心情感,相關的藝術經驗,審美水準以及美學中的想象力等內容;而“境”則是指外界客觀存在的現實,經過攝影家的篩選、提取和加工之后的景物影像。所以,攝影藝術意境的內涵就是,攝影藝術家在客觀物象的基礎上,有目的的對景物進行取舍,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內心情感,從而讓外在客觀物質世界與內心主觀世界高度融合。
二、攝影藝術意境的表現方式
在專業的攝影領域,對作品的意境進行討論非常廣泛,但是仍有不少人對攝影藝術意境的理解并不全面,有的認為,攝影意境就是實現構圖方式和攝影方法的創新,但這只是打破了傳統的表現手法,在作品內涵上的拓展不足,忽略了提升自身的認知深度。還有的攝影作品的立意和題材都比較優秀,但是卻忽略了構圖的重要性,導致創作力欠佳,無法成為優秀的攝影藝術品。還有的攝影家過分強調捕捉物象,而且拍攝技巧嫻熟,角度深入細致,但是卻沒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只是對生活情景的現實反映,無法和觀賞者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所以也不存在深遠的意境。針對上述攝影藝術意境表現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對如何在攝影藝術中表現意境提出了幾點建議:
1、堅持以現實生活為基礎
藝術源于生活,攝影作品的意境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只有攝影家對現實生活有明確的認知和深入的理解,才能綜合運用多種攝影技巧和表現手法,在活生生的現實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實現情景的高度融合和完美統一,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景交融”或“觸景生情”,攝影藝術的意境也由此誕生。由此可知,攝影家對現實生活的認識態度和程度決定可其作品意境的廣度和深度。同時,意境具有一定的傾向性,不是作品的外在表現,而是側重于其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包括攝影家創作的目的,對生活的體驗等,是體現在藝術形象或意境中的創作者主體方面的特征。要提高攝影作品的意境,需要攝影家對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創作主體進行認真、細致地觀察,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保持正確的認知。如果攝影家對于自身生活的環境具有比較強烈的感情,還能根據創作的主題來選擇合適的攝影藝術表現方式,就能提高和升華攝影作品的藝術意境。
2、進行充分的藝術加工
立足于現實生活的攝影作品要想具有深遠的意境,離不開藝術加工。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攝影者都傾向于比較含蓄的表現方式,也是他們共同的藝術追求。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作品在欣賞的過程中不能一覽無余。所謂含蓄,就是指含而不露,在有限的內容內蘊藏無限的情感,不管是景物的虛實,還是情感的表達,都追求婉轉和曲折。正如《圍爐詩話》所言:“詩貴有含蓄不盡之意”,攝影藝術也可遵循這一原則。例如《霧繞雙峰》,這幅作品就繼承了山水畫的表現方式和傳統的審美方式,力求表現霧蒙蒙的細雨中雙峰若隱若現的意境,氣韻生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這是表現攝影藝術意境的另一種重要方式。攝影藝術的內涵,就是指作品的畫面形象包含了某種寄托,從表現形式上來說,就是其中蘊藏著一定的寓意。如果缺少寓意,攝影作品就會平淡無奇,不會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在繪畫藝術中,畫家會經常借助梅蘭竹菊等表達自己的志向,或者用山水畫月來寄托自己的情感。這種表現方法同樣適用于攝影藝術。其實攝影作品中的寓意給讀者的印象往往很深刻,因為攝影富有真實感。黃翔拍攝的《十月的螃蟹》,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借用螃蟹美酒,歌頌我們黨和人民粉碎“”,共同歡慶勝利的心情。
除此之外,創造作品意境的表現手法還有很多,例如:虛實結合、明暗對比、遺貌取神等等,中外攝影家無不悉心經營,以期望提升攝影藝術的意境。
參考文獻
[1]許亮,王莉莉.攝影藝術的美學探討[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03):117-121.
[2]鐘林卡.中國攝影藝術的民族化進程[J].江西社會科學,2010,08(21):227-230.
[3]呂姣姣.淺析郎式集錦攝影——攝影藝術對中國意境的表現與再現[J].設計,2015,05(16):96-97.
[4]霍利.探析攝影技術與照片意境的營造[J].中國傳媒科技,2012,24(02):216-217.
作者:陳巧靈 單位:武漢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