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設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企業的人事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日常工作中通過計算機來高效處理人事管理工作,能夠滿足當前企業管理發展的需求,也是促進人事管理更加現代化、科學化以及規范化的發展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析的內容包含了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以及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的設計。
【關鍵詞】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設計
引言
在所有企事業單位、公司以及工廠中,人事管理都是必要存在的,其主要工作內容含有人事檔案的打印輸出、更新、查詢以及統等。在當前的現代企事業單位中,企業人事管理系統是管理日常考勤、工資以及人員的主要系統之一,具有工資管理、日常考勤管理、打印輸出人事信息、員工離職、員工調動,同時還可以查詢、修改、刪除以及增加人事信息等作用。
1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分析
1.1分析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的功能性需求
在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中,任何一個系統都存在其獨有的功能。在當前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事管理系統可以提供一套高效以及便捷的工作平臺給人事管理工作人員,這個工作平臺就是人事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重點是管理企業的人事,主要含有人事信息統計、工資管理、考勤管理、員工管理、部門管理以及系統管理等作用。系統具有完成文件導出、報表、修改、刪除、添加、查詢以及瀏覽企業各種勞動人事信息等功能。
1.2分析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的可行性研究和分析
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的可行性,主要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最小的代價,來確認是否可以妥善地處理問題,其主要目的不是單純地處理問題,而是確認此問題是否值得解決以及能否被解決。分析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的可行性,主要是分析項目開發的必要性以及可能性,規避盲目投資。由此可知,系統開發具有操作可行性、經濟可行性以及技術可行性的要求。只有在時間以及規模方面,對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的可行性進行考慮,可以將項目的風險降低。主要從以下三個主要方面來考慮以及分析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的可行性:①技術可行性。②操作的可行性,相關人員利用人事管理系統,可以很好地處理實際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但系統的使用者以及管理者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同時也已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技術。③經濟可行性,開發本系統需要投入的成本比較少,運行開發的系統后,能夠實現計算機人事管理,可以節約更多的物力以及人力,減少出現的人工登記或查找錯誤等,可以節約時間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
2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的設計
2.1設計人事管理桌面的公共模板
在設計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的時候,設計人員需要將那些被重復使用的功能,設置成函數或編寫為通用的過程,之后將其放入標準的模板中,這個標準的模板是設計的公共模板,可以方便日后進行維護,也能夠將代碼量減少。
2.1.1數據庫連接函數
數據庫連接函數主要有以下兩種:①數據庫連接函數Cn-Str,其實質上就是將數據庫中的字符串連接起來的一種函數。②數據庫連接函數Cnn,其實質上就是用于連接兩個數據庫的函數。
2.1.2部分公用變量
部分公用變量主要有以下兩種:①布爾型公用變量,其主要作用是判斷是修改狀態,還是添加狀態:blnAddGCQJ是對請假記錄進行修改或添加的標記、blnAddBM是對部門信息進行修改或添加的標記、blnAddRS是對員工信息進行修改或添加的標記。②字符型公用變量:sql1的主要作用是對SQL語句進行傳遞,tb1的主要作用是對數據表名進行傳遞。
2.2設計人事管理桌面系統的功能
結構人事管理桌面系統的功能結構模板主要有以下幾種:①人事信息統計模塊,主要用于根據統計需求,從而全面地統計人事信息;②工資管理模塊,主要用于對工資信息的管理,根據工資的月份,導出相應的工資數據;③考勤管理模塊,主要包含了設置修改或添加請假、出勤的記錄功能;④系統管理模塊,主要用于維護以及管理系統,包含了數據恢復、數據備份、修改密碼以及添加用戶等;⑤人事管理模塊,用于查詢、修改以及添加員工的檔案信息,設計員工離職以及人事調動等;⑥部門管理模塊,主要用于修改或添加部門的信息。
3結語
綜上所述,在一定程度上,設計好計算機人事管理的桌面系統,可以將人事管理的效率提高,良好的計算機人事管理的桌面系統也是企業正規化以及科學化管理的標志。同時,設計良好的計算機人事管理桌面系統,還可以全面提高數據管理、查詢以及錄入等工作的效率,要可以發揮其備份存檔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波,彭東洪.分析計算機桌面安全防護系統設計和管理[J].科技風,2014,23(19):199.
[2]程靜.計算機桌面安全防護系統設計和管理[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6(14):246~249.
[3]胡衛,張昌宏,廖巍.計算機桌面安全防護系統安全管理功能設計[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0,31(19):4172~4174
作者:熊婷 單位: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