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會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國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會,是國防生培養工作中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對及時上傳下達、互通情況,集思廣益、解決問題,任務牽引、鍛煉骨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為開好日常例會,必須搞準概念、摸清現狀、找準癥結、分析原因,結合國防生和高校實際,建制度、抓規范、定措施,確保日常例會開出質量、開出效益。
【關鍵詞】國防生教育管理例會
1國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會的基本情況
(1)日常例會的概念。
例會,是指依據約定的慣例每隔一定期限舉行一次的會議,通常用于處理國防生日常教育管理事務。例會的進行,通常需要制度來規范,所以又稱為例會制度。
(2)日常例會的主要類別。
國防生教育管理的日常例會,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①駐校選培辦和高校軍選辦層面主要有:每周一次的交班例會,每月一次的情況通報會,每學期一次的聯席會和每年一次的國防生培養工作例會。②國防生模擬營連層面主要有:每月必開的連務會、排務會和每周必開的班務會,以及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召開的骨干會、國防生(軍人)大會等。
(3)日常例會的特點及要求。
駐校選培辦和高校軍選辦層面的例會,是完全意義上的例會,其目的和作用是解決國防生教育培養中的實際問題,促進工作落實。其主要特點及要求:①交班例會,每周召開1次,主要是駐校選培辦與學校軍選辦小結上周工作,安排下周工作。②情況通報會,每月召開1次,主要是駐校選培辦、學校軍選辦與擔負有國防生培養任務的專業學院,互相通報當月國防生教育管理信息,作為與會各方調整日常管理方法手段和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③聯席會,每學期召開1次,由駐校選培辦會同學校軍選辦協調召開,學校分管領導、機關和有關專業學院負責人參加,主要總結國防生該學期專業學習、軍政訓練、作風紀律等方面的具體表現。④國防生培養工作例會,每年召開1次,應當請學校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召集全校國防生培養工作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主要學習國防生培養工作相關法規和軍區選培工作例會精神,總結上一年度工作,部署下一年度工作等。國防生模擬營連層面的例會,帶有模擬見習性質,除例會本身的作用外,還具有鍛煉國防生軍政綜合素質特別是組織管理能力的功能。其主要特點及要求:①班務會每周召開1次,由班長主持,一般不超過1小時,主要是檢查小結一周工作。②排務會每月至少召開1至2次,由排長主持,班長參加,研究本排工作。③連務會每月至少召開1次,提倡每周召開1次,由連骨干主持,班長以上骨干參加,主要是分析本連隊國防生專業學習、政治教育、軍事訓練、完成任務、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總結、講評、研究部署工作。④骨干會,全體在職骨干參加,可根據需要召開,提倡每月至少召開1次。⑤國防生(軍人)大會,每季度召開1次,由連骨干主持,全體國防生參加,主要是連骨干向大會報告工作,傳達和布置任務,發揚民主,聽取國防生對連隊工作的意見建議。
2當前國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會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當前,國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會,在國防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開不起來”、“議不進去”、“落不下去”等問題,影響了國防生日常教育管理的質量。其原因,既有高校不同于部隊工作運轉、國防生自身經驗欠缺、制度不健全、形式不規范等客觀方面的原因,也有重視不夠、組織不經常等主觀方面的原因。
(1)會議條文不明確。
目前,對國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會,各級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迄今為止,關于國防生日常教育管理例會的文件只有一份,就是教育部、人事部和四總部于2007年聯合下發的《國防生教育管理規定》。其中關于日常教育管理的也就是一句話:“高校有關部門、院系和駐校選培辦建立工作例會或者合署辦公制度,定期分析國防生教育管理形勢”。其中提到的例會,我們理解,實際上指的是駐校選培辦和學校軍選辦層面的例會,還沒有涉及到國防生模擬營連層面的例會。對駐校選培辦和學校軍選辦層面的例會,也沒有作出具體的規定和明確,目前主要還是由各校各辦各自為陣制定會議制度,雖然各有特點,但不夠統一規范,權威性顯得也不夠,執行起來隨意性比較大。
(2)會議形式不規范。
由于日常例會召開的時間沒有統一規定,議題設置沒有基本的規范,議事規則沒有基本的套路,有的就靠會議組者臨時確定,致使例會不能例開、議題比較隨意、議事不能深入。有時會前準備不充分、倉促上陣,有時議題設置混雜、記錄不夠規范,有時議而不決、決議落不下去,這些不太規范的開法都影響了日常例會的質量和效果。實際上,現在國防生召開連務會每學期也就1到2次;排務會多數是根據排長的臨時決定召開,沒有準確的時間節點。班務會盡管每周都開,但只有主題班務會比較正規,多數開得也比較隨意。由于骨干是輪換上崗,本來對召開例會的方法流程掌握不是很好,加之開會次數少,很難把例會開好開完整。有的把例會開成了“訴苦會”“茶話會”,有的開成了“推諉會”“批斗會”,還有的是為了開會而開會,該召開的例會沒開,不該上會議研究的事項卻組織召開會議研究。
(3)會議參與度不高。
國防生參加日常例會的積極性普遍不高,有的一到開會就借口專業學院老師有事安排不能參加,有的勉強參加了也是人到心不到,搞得會議現場很尷尬。一是心理難接受。依據學生的心理,往往認為,一些事情沒必要鬧大、層層開會。比如,傳達學習一些重要文件,在部隊往往要求連、排、班層層召開會議,這在國防生們看來是很難理解和接受的。學生往往認為,既然選培辦干部和學院老師已經集合全體人員講得很清楚了,回頭骨干還要再開會動員,純屬多余。二是人員難集中。國防生模擬營連各級骨干,甚至部分模擬班的人都來自不同的專業班,各人上課、自習、作業、實驗和參加專業學院課外活動的時間都不太一樣,要找一個人員能夠到齊的時間還比較困難。因此,骨干確實很難把人員集中起來開會。三是傳統方式難吸引。有的學生覺得以召開會議的方式進行傳達通知、征求意見等,形式呆板,手段落后,沒有吸引力,也不愿意發表意見,而在網上組織學習、討論等卻能夠暢所欲言。事實上,現在QQ、微信等網絡即時通信軟件功能很強大,例會所要研究討論的問題,國防生可能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就可在網上發表意見、完成討論,并形成商議結果和表決意見。
3對策建議
(1)健全制度。
一是建立會議登記制度。不管什么類型、什么級別、什么規模的例會,均要建立會議記錄,詳細登記會議時間、地點、與會人員、缺席人員及原因、會議議題、會議討論發言情況、會議決議等內容。二是建立會議報告制度。每個例會結束后,要向直接上級報告會議情況,報告會議主要過程,解決的主要問題,任務完成的時限等。三是會議監督制度。每個例會召開,會議的直接上級必須派人參加或進行現場巡視巡查,檢查會議的召開情況,督促會議開出成果、開出實效,避免會議流于形式、走過場。四是建立會議講評制度。上級要對下級組織的例會及時進行講評,指出存在的問題,表揚好人好事,尤其是對會議中精神狀態差、發言質量低、落實會議決議不積極的個別人要指名道姓的點評,保證會議越開越實,越開效果越好。
(2)抓好規范。
一是確定例會的數量和規模。要進一步研究探索,明確駐校選培辦、高校及軍選辦和國防生模擬營、連、排、班,應召開的例會數量及與會人員級別和規模。二是明確例會召開的時間和間隔。明確各類例會召開的大體時間點及相鄰例會間隔的時間段。三是規范例會的內容和任務。對各類例會的主要議題、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務,進行適當的規范和統一。四是統一例會的方法和路子。逐個類型的例會建立示范會議小分隊,組織高校相關人員和軍選辦老師、全體國防生進行示范觀摩,統一例會的組織流程,個人發言套路,研究討論的方法和落實會議決議的措施等的方法路子。這次,軍區選培辦下發的《嚴格駐校制度落實若干措施》(討論稿),就對駐校選培辦、高校及軍選辦應召開的例會的數量和與會人員規模、召開的時間和間隔、各例會的內容和任務都作了明確規定。下一步,建議對國防生模擬營、連、排、班的例會也作個相應明確,方便統一執行。
(3)加強幫帶。
要注重對國防生骨干組織例會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要強化主持人的組織素質。通過開展相關業務培訓,觀看教學示范片,駐校干部手把手教、一招一式地帶,培養一批明白人。嚴格日常輪換制度,安排國防生輪流負責日常例會的準備和組織工作,并做好相關講評記錄。通過組織流程的歷練,提升國防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同時因為自己組織開會,調動主人翁意識,激發學生主動上位、積極思考、認真參學的熱情,消除對例會的逆反情緒。加強日常督導檢查,駐校干部和輔導老師在抓好例會的規范性,并注重下班、排參例會,了解第一手信息,做好現場督導和幫帶。
(4)強化落實。
一是抓好會前醞釀準備。每個例會召開前,主持會議的主要領導或干部骨干要提前召開碰頭會。其中,校級例會可提前8-10天,院級例會可提前6-8天,模擬營骨干例會可提前4-6天,其他例會可提前2-3天。結合會議主題和當前工作實際,初步確定會議議題,并提前幾天通知全體與會人員充分醞釀,確實做好會議準備工作。二是抓好會上研究討論。會議上,與會人員以單位為家,充分發揮主人翁意識,結合本人或本單位教育管理工作實際發言。發言要有質量,不能言之無物,泛泛而談,更不能當老好人,避而不談;會議組織者不能搞一人獨大,搞一言堂,要廣開言路,引導大家暢所欲言,充分調動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與會人員研究討論問題要能把問題查找準,把癥結原因剖析清,把對策措施研究透,把職責分工區分好。三是抓好會后貫徹落實。會議形成決議后,會議的主要負責人要根據會議明確的職責分工,及時跟蹤各個工作線條的進度,督促各項工作的負責人抓好相關工作的貫徹落實,確保會議決議和要求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黃春尼.關于增強國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會規范性有效性的分析與思考[J].傳承,2016(02).
[2]楊慶宏.當國防生培養模式的問題與對策[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12.
作者:陳啟宇 單位:駐廣西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后備軍官選拔培訓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