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究大型體育賽事在城市競爭力視域下的效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城市競爭力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國家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城市之間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區域經濟的競爭優勢,不僅取決于區域內自有的要素資源及開放利用能力,而且取決于區域外要素資源的流入,或者說是區域吸引外部要素資源的能力。作為國家競爭下層主體的城市,如何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樹立自己的競爭優勢,已成為各個地區重點考慮的內容。
舉辦大型賽事是對一個城市綜合能力的大檢閱,對城市的各方面發展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綜觀國內外體壇,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不僅對展示城市形象、體現城市精神、拉動經濟發展、推動文明建設、增進國際交流等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使整個城市增值,而且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甚至一個國家的發展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憑借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機會,一些國家和城市實現了后發超越式發展,一舉跨入發達國家或世界名都市行列。因此,研究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對城市競爭力的影響,對挖掘和提升城市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1城市競爭力的概念及其內涵
城市競爭力,是指一個城市在與其它城市相比,在國內外競爭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的強弱,以及一個城市所具有的自身創造財富和推動地區、國家或世界創造更多社會財富的能力。從競爭主體的角度看,可看作是單個競爭主體能力或素質的直接表現;從競爭對象的角度來看,直接表現為競爭主體對競爭對象的吸引力或獲取力;從競爭的目的來看,表現為競爭主體最終獲取某種資源,取得某種收益或利益的能力。
可見,城市競爭力的概念是一個既包括靜態結果,又涵蓋動態過程的綜合概念。因此,城市競爭力是一種比較優勢,體現為一個城市的適應和發展能力,也可以說是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其實質是對生產要素和有利于競爭主體發展的其他稀缺性資源的爭奪,并反映為城市的生產能力、生活質量、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對外影響等。其內涵體現為:第一,城市競爭力是個相對的概念,競爭力的主體應是城市,并體現為城市在國內外市場上較競爭對手獲取更多財富的能力,只有與其他城市比較才能反映城市力量高低;第二,城市競爭力是受經濟、社會文化、政策制度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所以不僅著眼于現實狀態,更強調城市潛力和后勁,其發展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三,城市競爭力本質上是為城市發展在其所從屬的區域內進行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戰略目標是促進區域和城市經濟的高效運行和持續高速增長。
在現代經濟中,提升城市競爭力,在城市發展中可產生積極的效應:一是有利于城市吸引力與輻射力的擴散,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二是有利于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服務功能的完善;三是有利于要素市場的完善;四是有利于生態環境、文化環境、社區環境的建設與發展;五是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能力。由此可見,提升城市競爭力,對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以及對區域經濟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
2大型體育賽事對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意義
大型體育賽事是一種以競技運動為載體,以實現某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及滿足人民大眾的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提供競賽產品和相關服務產品的特殊事件,其規模和形式受競賽規則、傳統習俗和其它多種因素的制約,“從系統外部看,涉及有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人文素養問題、環境保護因索、科技發展水平等等;而從賽事內部來看,又有許多要素,諸如場館建設、運動員和教練住宿、委派、后勤、媒體轉播和宣傳、安保、醫務、信息技術、門票、交通、通訊、財政、風險管理、政府作用、協議、志愿者服務、運作管理行為如營銷計劃和贊助協定簽訂、實際比賽等等”。因此,大型體育賽事是一個集多種要素于一體的系統,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能夠迎合不同參與體分享經歷的需求,達到多種目的與目標,并能夠對社會和文化、自然和環境、政治和經濟、旅游等多個領域發生沖擊影響,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對于承辦城市的發展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劉維新研究認為,“個性與特色,也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說,只有個性和特色才能給人們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才具有吸引力與擴散力,吸引力就是競爭力。”隨著城市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大型體育賽事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體育競技比賽,它還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經濟活動,不僅給主辦城市一個展示特色與魅力的舞臺,而且成為塑造城市形象、彰顯城市個性與特色的平臺,在推進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其他社會活動所無法替代的角色。大型體育賽事以其強大的創造性激發了城市的活力,直接成為城市之間相互聯系的紐帶,并構成城市競爭力的主要來源。其功能已超越了競技體育范疇,成為一種規模宏大的社會和經濟活動,帶動了舉辦城市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使其更具活力和競爭力,有效地帶動舉辦城市和地區對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促進若干產業的迅猛發展,圍繞大型綜育賽事產生的巨大效益,已成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嶄新的形式。而且大型體育賽事對舉辦城市的影響是持久的,從申辦階段、籌備階段到舉辦階段,甚至是大型體育賽事后期的余波效應可維持若干年,在這個時段內,大型體育賽事的輻射功能極大的拉動了舉辦城市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
3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競爭力的效益分析
3.1對城市經濟實力競爭力的提升
經濟實力反映一個城市的總體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階段,是城市競爭力的基礎因素和最重要標志。大型體育賽事作為一種“眼球事件”,從體育產業的發展角度來看也是一種可以產生效用的服務產業,擁有巨大現實基礎和開發潛力。在全球化不斷加快的進程中,再度促進了體育產業的發展及其重要性的突顯,使體育產業與城市競爭力的相互作用日漸凸顯:一方面,體育產業以其巨大的文化附加值及其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正在使整個城市增值,并以巨額利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而它所催生的城市新環境,又加快城市人流、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動速度,從而大大提升了現代城市的集聚和擴散功能。另一方面,城市競爭力的增強也使體育產業從中獲得堅實的支撐,使體育產業的能級逐層形成、提升與發展。城市競爭力與體育產業的相向推動已成為全球化進程的一個發展態勢。第三,生活環境的改善不僅使市民身心愉悅地享受生活,精神飽滿地投人工作,還能吸引眾多人才與投資商的到來,使城市經濟得到更大發展。
大型體育賽事作為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服務產品,能夠聚集大量觀眾觀賞而形成大規模公眾場合,必然引起社會普遍的關注和重視,成為人們大眾關注的焦點,因此使賽事擁有了巨大的無形資產和極高的商業媒介價值。首先,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會極大的提高舉辦城市的知名度,同時,為舉辦城市帶來滾滾客流,使旅游業、服務業等的消費增加。其次,大型體育賽事為舉辦城市的相關企業提供了向世界展示其良好形象的機會,有些企業甚至借助舉辦賽事的機會一舉成長為世界知名的企業。同時,由于賽事對人們體育熱情的激發作用,也使得城市里體育用品和體育觀賞消費人群有增大的趨勢,這也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刺激動力。
3.2對城市基礎設施競爭力的提升
基礎設施是為城市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基礎條件的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行業及其設備、設施,是一個城市基本建設的硬件系統,是城市經濟、社會活動的基本承載體,是城市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運轉和保障人民生活的物質基礎,它集中體現了城市建設的水平。
由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不僅要有高規格的體育比賽場館,而且要有高度發達的內外交通、高效優質的通訊服務、充足的水電供應、良好的廢污處理和可靠的防災系統等配套設施,因此,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往往伴隨著較大規模市政基礎設施的改造和興建。這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市容環境改造工作,以及一大批造型特異靚麗的體育場館,極大地豐滿了城市視覺(景觀)形象,直接地促進了城市競爭力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如慕尼黑投資1315億馬克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一躍成為“歐洲的明珠”;巴塞羅那耗資362億比賽塔,使城市道路增加了15%;綠化帶和海濱旅游區增加了78%,人工湖和噴泉增加了268%;亞特蘭大總投資10億美元,在整個城市范圍內進行基礎設施改建,使亞特蘭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逐步成為今日美國東南部的工商業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成為“全球最佳經濟環境城市”、“擁有國際跨國公司最多的城市”,在全球各項大城市的綜合排名中名列前茅,在“全球10個房地產市場前景最佳的城市”評選中名列第一。
事實上,大型的全國各類比賽、洲際運動會、奧運會等賽事,已經成為主辦城市作為推動市政建設、促進公共事業發展的一項主要動力。申奧成功以后,為了確保2008年奧運會賽事的正常運轉,北京新建奧運場館12個,改建場館11個,加上8個臨時場館,所有大中型比賽場館共計31個。尤其是在道路、水、氣、熱、電、污水、垃圾、園林綠化等公共領域,北京加大了對城市建設的投入,2002年至2007年,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從411.9億元一直增長到1175.8億元,投資總額增長了1.85倍;基礎設施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也由2002年的22.7%上升到2007年的29.6%,2007年比2002年提高近7%。經過不懈努力,北京在城市道路、公用事業、環境整治、房地產開發、城市市容與古城風貌恢復、奧運專項工程等領域的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青島為舉辦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投資200多億元用于建設鐵路、海上交通、信息、通信、生態環境等。這些現代化高水平的場館及公共設施,提升了城市基礎設施競爭力,為創建國際化大都市提供了雄厚的基礎條件。
3.3對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的提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城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力支撐。科技創新永遠是城市發展的動力源泉,是實現增量發展和跨越式發展的需要,對城市競爭力貢獻具有倍增效應,是城市競爭力決定性的推動力,也是衡量科學技術對城市社會和經濟發展推動作用的一個重要依據。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技創新與競爭將進一步成為城市綜合實力比較的關鍵因素,科技特色和創新優勢也將成為城市發展和制勝的重要砝碼。因此,增加科技創新的有效供給,推動政府、企業和個人廣泛開展自主創新和合作創新,逐步培育和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構建率先發展的新優勢,注重知識的消化、吸收和應用,這是實現創業形態提升和增長方式轉換的有效途徑和重要任務。例如,在北京奧運會上,以“智能交通、綠色奧運”為理念的TMC(TrafficMassageChannel)技術車載導航終端的問世填補了我國智能導航技術領域的空白;加氫站、車載輕質高壓儲氫容器的研發,打破了外國公司對高壓儲氫技術的壟斷,對加快氫能實用化、提高中國先進能源裝備制造業的技術水平意義深遠;“鳥巢”全部自主研制的Q460E高強度鋼,打破了這種鋼材依賴國外進口的歷史;“水立方”是世界唯一一個完全由膜結構來進行全封閉的公共建筑,也是唯一把膜作為功能性外維護結構的建筑;北工大體育館“大跨度預應力弦支穹頂”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為我國預應力鋼結構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北大體育館虹吸系統進行屋面排水,給北京補充了大量的地下水;奧運村生活熱水供應百分之百采用太陽能,90%的奧運場館草坪燈、路燈利用太陽能提供照明,其規模和技術先進性居世界領先水平……
城市科技創新能力既是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具體化,又是城市范圍內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綜合與集成。憑借自主創新的力量,2008年奧運會成為了北京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并惠及社會的發展平臺,解決了北京的能源、水資源的保護、利用和開發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使北京以創新型城市的全新面貌,成為中國高新技術和創新實力的應用和展示窗口,而科技奧運理念帶來的弘揚科學精神、促進科技發展等無形影響,必將進一步加速偉大祖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步伐,在中華民族文明發展史上樹起一座里程碑,加速我國科技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3.4對城市國際化競爭力的提升
國際化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狀態和制度力量,為城市經濟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有效配置提供了必須的條件。國際化和開放程度體現了城市參與國際分工的深入程度,表現為一個城市為帶動區域內經濟的發展在國際市場進行國際貿易和國際融資的能力,體現著一個城市吸引力和擴散、輻射作用的大小。為適應國際化與經濟全球化的新趨勢,許多城市正加快融入國際城市體系的進程,不斷提升城市自身的實力優勢、體制優勢和特色優勢,整體強化城市的國際比較優勢,并相繼確定自身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口號。
從大眾視角來說,一個城市的最終品牌化就是讓人們了解和知道某一區域,并將某種形象和聯想與這個城市的存在自然聯系在一起,讓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讓競爭與生命和這個城市共存。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具有強大的國際、國內展示功能,這使舉辦城市在籌備和舉辦過程中可以全方位充分向世界展示自己。在舉辦一次成功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后,舉辦國的聲望往往會獲得相當程度的提高。另外,城市文化,尤其是文化遺存、文化古跡,是一個城市區別于其它城市的特色標致,是城市特有的重要資源。城市的歷史文化積淀越深厚、歷史建筑遺存越豐富,它的景觀特色就愈強烈,城市形象也就越豐富和迷人,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就越大。通過舉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舉辦城市將自己的城市文化充分展示在世人面前,借助新聞媒體的宣傳報道,舉辦地的城市文化得以迅速走向世界,國際影響力得以增強。
3.5對城市政府管理競爭力的提升
政府管理競爭力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協同力量,是影響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政府管理競爭力包含政府規劃能力、政府營銷能力、政府凝聚力、政府財政能力、政府執法能力、政府服務能力、政府創新能力等內容。在增強城市競爭力中,政府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政府不應是經濟發展的直接提供者和簡單的行政干預者,而應是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的制定者、公共服務的提供者、經濟與社會發展環境的改善者、規則的制定與監管者。
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是一項涉及人力資源調配、安全保障、賽事推廣經營、資金的籌措與使用等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諸多方面,政府相關部門如果沒有很強的組織協調運作能力,將很難保證大賽的順利進行,因此,舉辦城市政府的配合及協調能力對大賽能否成功舉辦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由于大型體育賽事有其自身的特點,對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保證賽事的順利舉辦,政府相關工作人員必將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全心全意的投人到賽事工作中去,從而在賽事舉辦過程中各個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即賽事的規范化運作能夠促進政府服務水平和行政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促進舉辦城市政府的行政手段更加法制化、規范化;另一方面,重大體育賽事由于其自身運作要求很高,賽事的成功舉辦也就為舉辦城市的政府各相關部門貼上了高效、勤政、廉潔的標簽,無疑會極大的提升政府在各界中的良好形象。
4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競爭力提升的重點,必須實事求是地依據本身的個性和特色確定,不同性質的城市有不同的著重點,不能千篇一律照一種模式去操作。從這個角度分析,用城市競爭力指標結果分析去進行城市之間的評比,尤其是排名次的做法,對城市本身的發展是沒有多少實際益處的,還可能對城市領導產生誤導。
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已經為中國城市開啟了一扇走向世界的窗口,而在這扇窗口關閉之前,中國城市一定會竭盡全力去打開一扇門,這扇大門將引領中國城市品牌進入到前所未有的新格局。中國城市品牌營銷,已經拉開了跨時代的序幕,進入到全新的國際化競爭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