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發展行政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中華民國時期的行政管理
我們知道現代行政管理教育是起源于西方國家的,對于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行政管理教育是從民國時期開始的。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國較為詳細論述國家行政管理的第一人,他博大精深的行政思想對新時期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具有借鑒和指導意義。在國內外行政管理學理論與實踐推動下,在國民黨統治區和共產黨的革命根據地的一些高等院校也相繼開設行政管理學,到新中國建立以前,許多院校也開設了行政學課程,并有一定數量的留學生出國深造。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國一些學者就開始了翻譯和引進一些著名的行政管理學著作,這在行政管理學的教學科研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引進和翻譯國外著作,中國的原創行政學著作也陸續問世。1935年由張金鑒編寫的《行政學之理論與實際》,被稱為中國第一本行政學專著。與此同時,中國也開始了行政教育上的實踐。1934年,在國民黨統治區由當時的國民政府設立名為“行政效率研究會”,專門從事行政管理問題研究,并出版了名為《行政效率》半月刊。還有一些體現學科相對獨立形的學術團體———學會組織宣告成立。比如1943年春成立的“中國行政學會”,以及1944年夏成立的“中國行政學學會”。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也曾進行過一些實踐上的嘗試,比如在革命根據地延安建立過行政學院,開設行政學課程。可是在當時那種動蕩的時代背景下,行政管理教育在社會上很難產生廣泛的影響,更別說造成學科研究的強勢。所以總體上看當時的行政學教育僅僅處于初始階段。
二、解放初期的行政管理
建國以后,我國的許多院校都曾有行政學方面的研究和教育。新中國建立以后,幾乎一切都在準備作新舊更替,真是百廢待興、千頭萬緒。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從我國國情和不同階段的不同任務出發,對改善我國的國家行政管理狀況作了巨大、艱苦的努力,積累了一定的行政管理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新中國的高等院校很快恢復上課,并且按照新的需要對課程設置實施了初步的改革。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主要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和前蘇聯高等教育體制等的影響,許多高等學校在院系調整和學科建設認識上存在問題,一些院系從原來的規模較大的大學分離和獨立出來,而一些院系要么合并要么取消。其中各大院校取消了行政管理學的有關專業和課程,從而導致了該學科的研究和傳播。行政學改名“行政組織與管理”后僅存在不到三年,即告中斷。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后才迎來新政管理學的春天,不過這一中斷一直持續了30年。
三、改革開放以來的行政管理
(一)醞釀階段(1982—1985)
改革開放是全方位的改革,當然也包括行政領域的改革。而政府行政領域的改革,隨著改革開放不斷地深入發展,愈來愈處在突出地位,行政體制改革的研究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1980年12月中國政治學學會的成立,可以說是行政管理學的醞釀恢復和發展,從此政治學研究逐漸重新被重視起來。從1981至1984年期間:我國進行了改革開放后的首次政府機構改革;舉辦行政學習班,為行政學的發展在全國培訓了一批骨干力量;通過輿論喚起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者對行政管理學研究的極大熱情;1984年“行政科學研討會”的成功召開為全國恢復和重建行政學起了極大的推進作用。此后,在全國范圍內很快掀起一股學習和研究行政管理學的熱潮,不少大學和研究單位先后設置了行政管理學專業或開設了行政管理學課程,同時成立了一批行政管理干部學院,行政管理學甚至被視為我國幾千萬黨政干部的必修課。
(二)恢復階段(1986—1992)
恢復階段是中國行政管理教育體系初步形成的階段,經過幾年的醞釀和準備之后,從1986年開始中國行政管理教育進入了恢復和重建的階段,總結此階段行政學發展的特點,可以將其歸結為兩發面:一是恢復了在改革開放初期因為“左傾”思潮等錯誤指導思想被迫停止的行政學,一些普通高等院校重新開設了行政管理學的相關專業和課程,健全本專科層次的行政管理教育,之又逐步建立了行政學碩士專業。二是中國的行政管理教育體系初步建立起來。1987年在召開的中共“十三大”會議上首次提出了要在中國建立公務員制度。該項決定無疑給中國剛剛恢復重建的行政管理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雖然在恢復時期的最后階段然由于一些風波,原定公務員制度的推行計劃被推遲,從而使得之后兩三年的行政管理學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恢復的速度明顯放慢。但是總的來說從1986年到了1992年經過6年多的恢復和重建,中國的行政管理教育已經初成體系。
(三)壯大階段(1993—1999)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行政管理教育又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之所以稱此階段為行政教育發展的壯大階段,是因為中國經濟體制的轉變為其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歷史機遇。這主要要歸功于1992年鄧小平南巡視察發表著名的“南方講話”和中共“十四大”會議的成功召開。中國在此期間對政府職能進行了重大調整,對政府機構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革,并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起已被拖延幾年的公務員制度。但同時九十年代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為未來行政教育的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四)轉型階段(1999—現在)
目前,我國的行政管理教育既面臨巨大的挑戰又面臨許多難得的機會。對于挑戰這方面,首先來自與中國本身經濟社會轉型和發展的需要,也來自于新時期中國政府機構職能轉變,還有來自于新時期經濟社會的新特點。而對于機遇這方面,行政管理教育面臨向多學科模式轉型和高層次專業化等一系列難得的全新機遇。在同時面對挑戰和機遇的關鍵時期,中國行政管理教育從此開始步入轉型和發展的新階段。
四、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從新千年開始,我們進入了“新經濟”時代。同時對于我們自身來說,不管是從國內還是國際上看,都處在一個歷史非常時期,中國正在經歷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此,我們的政府管理也必須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和需要,向著更良性的方向發展。所以中國行政管理教育又將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我們相信,我國的行政管理教育要想從根本上實現歷史性的突破,只要認真分析總結行政管理教育發展的經驗與教訓,正確地面對挑戰,把握好機遇,勇于改革和創新,我們就一定能迎來行政管理教育事業的美好未來。
作者:柴讓措 單位:青海民族大學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