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管理學對稅務管理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新公共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
“新公共管理”是上世紀70年代至今西方政府行政改革中的一種新的行政管理模式,也是近年來西方規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體指導思想之一。它主張運用市場機制和借鑒私人部門的管理經驗來提高政府績效,又被稱為“企業化政府”。新公共管理理論以現代經濟學和私營企業的管理理論與方法作為理論基礎,不強調利用集權、監督以及加強責任制的方法來改善行政績效,而是主張在政府管理中采納企業化的管理方法來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來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強調公共管理以市場或顧客為導向來改善行政績效。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第一,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機構,政府服務應以顧客為導向,以公民為顧客,強調顧客的價值,政府為服務組織,向顧客提供最佳服務,以顧客滿意度作為衡量績效的標準;第二,重視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改變過去只關心投入而不關心產出的做法,重視組織的戰略目標和長期計劃,強調政策、規劃、項目的成本效益關系;第三,更多地注重管理的結果、激勵和績效評估,反對傳統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規,輕績效測定和評估的做法,主張實行嚴明的績效目標控制;第四,強調采用私營部門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競爭機制,取消行政服務供給的壟斷性。
近年來,我國積極借鑒公共管理理念,作為加快行政管理改革的有益參照,并取得初步成效,如建設“服務型政府”、“問責型政府”、“企業型政府”、“學習型機關”等都是發源于新公共管理相關理論。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確立和傳播對作為政府公共部門的稅務機構完善行政管理職能,按照“調動人力,減少成本,優化服務”的基本方針,建立服務理念和制度、服務精神和形式高度統一的,稅務機關與納稅人和諧互動的,稅務人員激勵約束機制趨于完善的,稅務機關服務和中介機構有機結合的管理模式有著重要意義。
(一)增強納稅服務意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觀念的更新和轉變是優化納稅服務的關鍵,納稅服務觀念要努力實現以下兩個方面轉變:
1.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淡化權利意識,充分認識到搞好服務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把尊重納稅人、理解納稅人、關心納稅人貫穿征管工作始終,積極、主動、及時地為納稅人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經濟的服務。
2.由“監督打擊型”向“管理服務型”轉變。從稅收管理實踐看,以往強調“剛性”管理,而忽視“柔性”服務,應站在管理者的立場,改變注重對納稅人防范、檢查和懲罰的觀念,相信大多數納稅人能夠依法誠信的履行納稅義務,將服務基點從對納稅人的不信任轉變到相信納稅人、尊重納稅人、服務納稅人,牢固樹立“服務就是管理”的思想,以服務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務之中,通過優化納稅服務來預防涉稅犯罪,使管理執法和優質服務相互融合、互相促進,在一定程度上積極引導了納稅遵從,優化了稅收秩序,提高了征管效率和質量。
(二)建立有利于提高納稅服務效率與效能的服務體系
稅收工作應把“經濟、效率、效能”作為納稅服務追求的目標,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應用網絡和信息技術,加快建立規范的納稅信息服務體系,整合稅務信息資源,提供涉稅公共信息和個性化信息服務、稅收征收管理服務和實時在線服務,實現全天候的“一站服務”或“無站服務”,減少納稅服務的中間環節,降低服務費用,提高服務效率,實現足不出戶就能獲得納稅服務。
2.運用流程再造理論,開展結果導向的管理,深化稅務行政審批改革,使程序運作現代化,解決辦稅程序繁瑣、效率不高的現象。
3.加強過程控制,把優化服務滲透到稅收征管的每項工作、每個崗位、每道環節,建立以納稅人滿意度為衡量標準的納稅服務質量評價體系。
4.納稅服務更多的通過市場化方式進行,稅務機關雖然是納稅服務的核心主體,但并不是唯一的主體,在納稅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以稅務機關為主導,多種服務組織共同參與的納稅服務體系,將具體的納稅服務事項交由社會中介機構或民間非贏利組織通過市場化方式進行。
(三)綜合運用定性和定量指標體系,完善績效評估機制建設
績效評估機制的設計要以稅務機構的戰略目標為基礎,制定明確的績效考核目標,并以此制定出客觀可衡量的績效指標,避免管理者盲目管理、工作人員失去工作方向。稅務機關的績效評估可分為組織績效評估和個人績效評估兩套機制。組織績效評估機制要設計定量指標,引入外部力量進行評估,定期根據綜合效能考核指標對內部部門進行綜合效能考核;個人績效評估機制不宜采用定量指標,部門內部根據崗責指標考核到人,由直接上司和部門負責人來評估下屬的績效。一個完整的績效評估應該有五個階段,即制定績效目標、指標→實施考核評估→評估對象對評估報告的反饋→公布評估報告→績效改進反饋,目前的稅務績效考核中后三項比較缺乏。
(四)設計科學的激勵機制,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一方面,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完善職務與能級相結合的薪酬激勵機制。同時,創新人才評價機制,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等要素作為評價人才的主要指標,完善推薦、測評、評議制度,建立上級考核、同級評比、下級評議、自我評價相結合的人才評價體系,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使稅務人員的行為與稅務機構的戰略目標統一協調起來。另一方面,實施人本管理,做到“知人善任”,激發干部工作熱情,充分調動人力資源。創造良好的行政管理環境,加強稅收文化建設,用先進的文化來培育人;在稅務人員中形成一種共有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道德觀念、行為標準,使這種文化意識滲透到稅務機關的行政管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制約稅務人員的行政行為;開展豐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營造有特色的行政文化氛圍,推動行政機關的精神文明建設,增強全體機關人員的群體性和凝聚力,推動行政管理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