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新聞傳播主體多樣化及其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互聯網的出現,使傳統的由單一新聞主體構成的新聞傳播格局被打破。在網絡時代,除了傳統的新聞傳播主體,一些非專門新聞傳播機構也能夠通過網站進行新聞的傳播,而普通的網民也可以利用微博、空間等手段向世界傳播新聞信息。所以,在各個網絡新聞傳播主體憑借自身優勢和特點取得一定的發展前景的基礎上,網絡新聞傳播主體也開始向多樣化的發展。一方面,在網絡新聞傳播轉型階段,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由于擁有實體新聞機構和專業新聞人才,所以仍然有一定的新聞傳播優勢。在新聞的編輯方面,傳統媒體可以利用原有機構的完善程序,繼而使新聞展現出較強的專業性。所以,面對來自更多的網絡新聞傳播主體的競爭,傳統新聞機構仍然會取得一定的發展;另一方面,網絡上出現的眾多新聞網站雖然沒有專門的機構,但是卻可以持續完成新聞的報道。同時,通過與專門的新聞通訊社合作,這些非專門機構可以獲得更多的新聞來源,并且通過轉載完成國外新聞報道的編譯。所以在網絡時代,從事新聞傳播的非專門機構也將作為主要的新聞傳播主體得到一定的發展。此外,由于網絡的交互性,新聞受眾已經不需要依靠固有的新聞傳播者新聞信息。在個人可以通過微博、空間和聊天軟件進行網絡新聞的基礎上,新聞信息傳播的壟斷時代已然結束。雖然個人新聞傳播將受到人力和物力的限制,但由于網民的數量仍在不斷的增加,所以個人新聞傳播主體也將得到不斷的發展。
二、傳播主體多樣化發展為新聞傳播帶來的影響
(一)實現了新聞資源共享
在網絡媒介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媒介資源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電腦、智能手機等通信設備的出現,為人們利用多種媒介形式傳播新聞信息提供了條件,繼而實現了更大程度的資源共享。在這種發展趨勢下,網絡新聞傳播主體開始進行傳統身份的解構,傳統新聞媒體獨家壟斷新聞資源的情況也得到了改善。而在新聞傳播媒體組織化的限制被打破后,新聞的生產開始變得去中心化和開放化。在過去,一些重要的公共信息的傳播受到了時空的限制,繼而導致了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信息無法得到大范圍的傳播。而互聯網的出現,則使這些信息得以在網上集中,繼而使新聞資源開始變得共享化。但是,由于一些信息仍然掌握在專業新聞傳播主體手中,因此想要真正地實現新聞信息資源的共享,還要需要多個傳播主體聯合起來。
(二)實現了全民生產新聞的局面
在網絡時代,新聞受眾已經不僅僅是新聞的消費者,同時也是新聞的生產者。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新聞生產主要由專業新聞人完成,所以新聞生產方式顯得更加專業化和制度化。而進入全民生產新聞的時代,新聞生產由社會公眾、非專業新聞人和專業新聞人共同完成,繼而使新聞的生產變得自由化和普遍化。就目前來看,新聞生產已經開始變得社會化,即由不同的新聞傳播主體合作生產。而現階段的合作生產模式有兩種,即合作性互動共產和沖突性互動共產。因此,在新聞傳播主體的多樣化發展趨勢下,傳統新聞生產主體的結構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繼而實現了全民生產新聞的局面。
(三)打破了新聞傳播的時空限制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新聞傳播媒介將受到時間、空間和政治因素的影響,所以新聞傳播的時效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尤其在報道國外新聞時,這種現象更加嚴重。而互聯網的出現,則為重大突發事件的報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徑,繼而使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得到了加強。在這種發展形勢下,新聞傳播也不再受國家的限制,世界各國的新聞都可以在網絡上進行跨境傳播。但與此同時,具有一定網絡技術優勢的發達國家開始對其他國家的新聞傳播事業進行控制,繼而使一些國家容易遭到他國新聞屏蔽和新聞滲透。因此,面對來自網絡新聞傳播的挑戰,發展中國家需要盡快提升自身相關技術水平。
(四)造成了嚴重的網絡新聞失真
網絡新聞傳播主體的多樣化發展,直接導致了網絡新聞的失真。一直以來,傳統新聞傳播媒體都承擔著過濾新聞信息的責任。而經過媒體反復挑選和審查后,不實的新聞信息將得以刪除,繼而確保新聞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但在互聯網環境中,網絡新聞傳播主體比較多元化,繼而造成了新聞質量的參差不齊。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不良信息和虛假新聞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繼而給社會安定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因此,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尋找方法完成對大量網絡新聞的審查,繼而避免虛假信息的不斷傳播。
(五)加劇了新聞媒介之間的競爭
網絡眾多新聞媒介的出現,給傳統新聞媒介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在新聞報道方面,網絡媒介由于具有時效性強和傳播范圍廣等特點,所以取得了較大的新聞傳播優勢。而移動終端的普及,則為人們接觸網絡媒介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因此,面對網絡媒介的挑戰,新聞媒介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繼而導致報刊等傳統媒介的發展陷入了困境。
三、結論
在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逐漸改變的情況下,新聞傳播的方式必將被打破,新聞傳播主體也必將向著多樣化發展。而網絡新聞傳播主體的多樣化發展,不僅會給新聞傳播帶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會給新聞傳播帶來消極的影響。因此,傳統新聞媒介應該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以便促進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李冬 單位:武漢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